第七百四十六章 亩产多少斤?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古代农家日常最新章节!
胡员外两眼一黑,差点摔倒在地。
他不就是想装个逼吗?怎么立刻就遭雷劈了呢?
工部尚书,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而且这么巧,他刚才的话还被人家听见了。
要是喝斥他几句倒不要紧,可如果这位吴尚书回了京后把今天这事跟自家那位“内兄”王海林一说,他打着王海林耀武扬威、欺压乡邻的事肯定就捂不住了。到时候,王海林还不知道会怎么收拾他呢。他跟王海林真正的关系传扬出去,他在润州这一亩三分地上就呆不下去了。
这么一想,他的腿就软了。
“吴尚书恕罪,杜大人恕罪,小人糊涂,您二位大人不要跟小人一般见识。小人给您二位赔礼了。还请大人不计小人过,饶过小人一回吧。”
说着,胡员外二话不说就跪了下去,还一个劲地给两人磕头,全然不顾他们此时正站在田梗上,到处是泥巴。
周里正看得目瞪口呆。
这还是平日里趾高气扬的胡员外吗?
吴尚书和杜锦宁都不知道胡员外跟王海林的真正关系,只觉得这位胡员外反应有些大。不就是借着王海林的权势摆了点架子吗?再如何不至于怕成这样吧?
不过想想吴尚书是王海林的顶头上司,他们倒也能理解。
吴尚书厌恶地摆摆手:“行了行了,赶紧走吧,我们还有要事要做,没时间陪你在这里胡闹。”
“是,是,多谢吴尚书不跟小人计较,小人这就滚,这就滚。”
胡员外也顾不得周里正了,从地上爬起来,看都不敢看吴尚书等人一眼,弯着腰揖着手一路后退,一不小心差点退到稻田里去。好在关键时刻他的随从拉住了他,才没有当着众人的面再出丑。
杜锦宁一直就没把这个跳梁小丑看在眼里,笑着作了个手势:“金公公请,吴大人请。”
一行人沿着田梗,朝前面走去。
这是杜锦宁在润州种双季稻,第一次早稻收割,意义重大。她禀报到京城后,赵晤便派了他殿前的太监小金子和工部官员过来察看。
本来是想随便叫一个工部的主事或是郎中过来的,但吴证却觉得这是工部的大事,一旦杜锦宁的双季稻收成极好,证明润州这个地方能种植双季稻,明年在润州以南都种上双季稻,大宋的粮食产量就能实现番翻。
所以他便自动请缨,亲自到润州来走一遭。
这才恰好碰上了刚才那一幕。
一行人沿着田梗走了有一盏茶功夫,就看到庄子上的壮劳力们已经到达地头了。
“为何开工这么早呢?”金公公问道,“他们还没吃早饭吧?”
此时天才亮没多久,相当于现代的六点钟。而古人生活节奏慢,平时总要辰时,即八九点钟吃过早饭后才开始上工干活,所以金公公才有此一问。
吴尚书身为工部尚书,自然是精通农事的。但因江南一直都是一年一季稻谷,平时收割都要到农历九月份了,那时候天气凉爽,又不用抢时间,庄户人家自然也没那么早到田地里干活。
所以听到金公公这样问,他也用询问的目光看向杜锦宁。
杜锦宁指指天:“现在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到了中午,太阳火辣,气温极高,人在野外便受不了,极容易中暑。所以这个时节收割稻谷,需得早晚干活,中午歇息,合理地安排时间。”
“杜大人想得着实周到,老夫佩服。”吴尚书由衷地道。
称赞完杜锦宁,他就心有余悸。
像这种细节,是极容易被忽视的,因为大家的注意力全都放在种植方法以及亩产多少斤上了。而一旦忽视了这个细节,导致农人中暑身亡,哪怕只有十来起这样的事件,也必会给双季稻蒙上阴影。一旦有人造谣说双季稻不吉利,会死人,想要大面积推广就难了。
可谓是细节决定成败。
这么一想,他看向杜锦宁的目光就不一样了。心里暗暗打着算盘,到明年一定要让杜锦宁主导双季稻的推广,而不是让他再呆在润州这个小地方,埋头做他的什么“农事研究”。
“吴大人谬赞了。”杜锦宁朝吴尚书拱拱手,又继续向金公公解释道,“这种时间,因为要抢时间,是没办法让佃农们慢悠悠在家里做饭的。所以我已让家中女管家组织庄子上的妇孺天未亮就做了大饭团,用竹叶裹了,每人两个,他们从庄子上走过来的路上便吃了,也不耽误时间。等午时回去,也是统一吃大锅饭,不用自己做饭了。”
她倒是想给这些人做包子馒头吃呢,无奈这里是产米地区,交通又不便利。自产的米要比从北方运过来的面便宜许多。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照顾大家的口味上来看,都是做饭团更好。
“受教了。”吴尚书觉得又是一个收获。
打小呆在深宫里的金公公更是听得津津有味,不停地问着各种问题。
这两人领了皇命到此,是特意来亲眼看看亩产多少斤的。
本来按庄子上的规矩,自然是各家干各家的活。而一家子里,总有老人、小孩儿、妇女掺杂在其中,这样一来,干活就慢了。金公公和吴尚书不可能一直呆在田地边晒着大太阳等着,更不可能一等许多天。
于是杜锦宁专门抽调了三十五个壮汉,吴尚书指着哪亩田地,他们就飞快地收割哪亩田地,收割完之后直接称重,让吴尚书带来的下属记录下来。
吴尚书是精于农事的,他把上、中、下田各抽了两块,还把犄角旮旯的田地也抽了两块,将它们各自的亩产一一记录,这叫抽样,以便做统计之用。
这么多亩田地,他本来以为需得两三天才能收割完的,却不想因为杜锦宁抽调的壮丁给力,一早一晚各两个时辰就做完了。许多时间还浪费在了走路上。
“大丰收啊。”看着下属本子上的记录数据,吴尚书感慨万分,看向杜锦宁的目光越发复杂。
一般宋代的水稻亩产都在两石左右,可杜锦宁种这早稻,就算是下等田都接近三石,上等田更是高达四石,一季就实现了亩产翻番。
如果加上晚稻的产量,一亩田地那岂不是要比往年单季稻时翻上三番的粮食产量?
三番啊,这是什么概念?这能让多少人吃饱饭了啊!
吴尚书想想就觉得激动不已,热血沸腾。
胡员外两眼一黑,差点摔倒在地。
他不就是想装个逼吗?怎么立刻就遭雷劈了呢?
工部尚书,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而且这么巧,他刚才的话还被人家听见了。
要是喝斥他几句倒不要紧,可如果这位吴尚书回了京后把今天这事跟自家那位“内兄”王海林一说,他打着王海林耀武扬威、欺压乡邻的事肯定就捂不住了。到时候,王海林还不知道会怎么收拾他呢。他跟王海林真正的关系传扬出去,他在润州这一亩三分地上就呆不下去了。
这么一想,他的腿就软了。
“吴尚书恕罪,杜大人恕罪,小人糊涂,您二位大人不要跟小人一般见识。小人给您二位赔礼了。还请大人不计小人过,饶过小人一回吧。”
说着,胡员外二话不说就跪了下去,还一个劲地给两人磕头,全然不顾他们此时正站在田梗上,到处是泥巴。
周里正看得目瞪口呆。
这还是平日里趾高气扬的胡员外吗?
吴尚书和杜锦宁都不知道胡员外跟王海林的真正关系,只觉得这位胡员外反应有些大。不就是借着王海林的权势摆了点架子吗?再如何不至于怕成这样吧?
不过想想吴尚书是王海林的顶头上司,他们倒也能理解。
吴尚书厌恶地摆摆手:“行了行了,赶紧走吧,我们还有要事要做,没时间陪你在这里胡闹。”
“是,是,多谢吴尚书不跟小人计较,小人这就滚,这就滚。”
胡员外也顾不得周里正了,从地上爬起来,看都不敢看吴尚书等人一眼,弯着腰揖着手一路后退,一不小心差点退到稻田里去。好在关键时刻他的随从拉住了他,才没有当着众人的面再出丑。
杜锦宁一直就没把这个跳梁小丑看在眼里,笑着作了个手势:“金公公请,吴大人请。”
一行人沿着田梗,朝前面走去。
这是杜锦宁在润州种双季稻,第一次早稻收割,意义重大。她禀报到京城后,赵晤便派了他殿前的太监小金子和工部官员过来察看。
本来是想随便叫一个工部的主事或是郎中过来的,但吴证却觉得这是工部的大事,一旦杜锦宁的双季稻收成极好,证明润州这个地方能种植双季稻,明年在润州以南都种上双季稻,大宋的粮食产量就能实现番翻。
所以他便自动请缨,亲自到润州来走一遭。
这才恰好碰上了刚才那一幕。
一行人沿着田梗走了有一盏茶功夫,就看到庄子上的壮劳力们已经到达地头了。
“为何开工这么早呢?”金公公问道,“他们还没吃早饭吧?”
此时天才亮没多久,相当于现代的六点钟。而古人生活节奏慢,平时总要辰时,即八九点钟吃过早饭后才开始上工干活,所以金公公才有此一问。
吴尚书身为工部尚书,自然是精通农事的。但因江南一直都是一年一季稻谷,平时收割都要到农历九月份了,那时候天气凉爽,又不用抢时间,庄户人家自然也没那么早到田地里干活。
所以听到金公公这样问,他也用询问的目光看向杜锦宁。
杜锦宁指指天:“现在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到了中午,太阳火辣,气温极高,人在野外便受不了,极容易中暑。所以这个时节收割稻谷,需得早晚干活,中午歇息,合理地安排时间。”
“杜大人想得着实周到,老夫佩服。”吴尚书由衷地道。
称赞完杜锦宁,他就心有余悸。
像这种细节,是极容易被忽视的,因为大家的注意力全都放在种植方法以及亩产多少斤上了。而一旦忽视了这个细节,导致农人中暑身亡,哪怕只有十来起这样的事件,也必会给双季稻蒙上阴影。一旦有人造谣说双季稻不吉利,会死人,想要大面积推广就难了。
可谓是细节决定成败。
这么一想,他看向杜锦宁的目光就不一样了。心里暗暗打着算盘,到明年一定要让杜锦宁主导双季稻的推广,而不是让他再呆在润州这个小地方,埋头做他的什么“农事研究”。
“吴大人谬赞了。”杜锦宁朝吴尚书拱拱手,又继续向金公公解释道,“这种时间,因为要抢时间,是没办法让佃农们慢悠悠在家里做饭的。所以我已让家中女管家组织庄子上的妇孺天未亮就做了大饭团,用竹叶裹了,每人两个,他们从庄子上走过来的路上便吃了,也不耽误时间。等午时回去,也是统一吃大锅饭,不用自己做饭了。”
她倒是想给这些人做包子馒头吃呢,无奈这里是产米地区,交通又不便利。自产的米要比从北方运过来的面便宜许多。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照顾大家的口味上来看,都是做饭团更好。
“受教了。”吴尚书觉得又是一个收获。
打小呆在深宫里的金公公更是听得津津有味,不停地问着各种问题。
这两人领了皇命到此,是特意来亲眼看看亩产多少斤的。
本来按庄子上的规矩,自然是各家干各家的活。而一家子里,总有老人、小孩儿、妇女掺杂在其中,这样一来,干活就慢了。金公公和吴尚书不可能一直呆在田地边晒着大太阳等着,更不可能一等许多天。
于是杜锦宁专门抽调了三十五个壮汉,吴尚书指着哪亩田地,他们就飞快地收割哪亩田地,收割完之后直接称重,让吴尚书带来的下属记录下来。
吴尚书是精于农事的,他把上、中、下田各抽了两块,还把犄角旮旯的田地也抽了两块,将它们各自的亩产一一记录,这叫抽样,以便做统计之用。
这么多亩田地,他本来以为需得两三天才能收割完的,却不想因为杜锦宁抽调的壮丁给力,一早一晚各两个时辰就做完了。许多时间还浪费在了走路上。
“大丰收啊。”看着下属本子上的记录数据,吴尚书感慨万分,看向杜锦宁的目光越发复杂。
一般宋代的水稻亩产都在两石左右,可杜锦宁种这早稻,就算是下等田都接近三石,上等田更是高达四石,一季就实现了亩产翻番。
如果加上晚稻的产量,一亩田地那岂不是要比往年单季稻时翻上三番的粮食产量?
三番啊,这是什么概念?这能让多少人吃饱饭了啊!
吴尚书想想就觉得激动不已,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