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比下他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古代农家日常最新章节!
听得李一同这话,周东平不但没有欣然赞同,反而沉默着,眉头皱成了一团。良久,他朝后挥了挥手,示意李一同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李一同不解他是什么意思,不过这里是考场,不是说话的地方,他只得后退几步,坐了回去。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一同发现周东平表面上望着考场上的那些案首,眼睛却时不时地瞥向自己面前的文章,紧皱的眉头就一直没有松开,他发现自己完全不能理解周东平。
周东平做县令十年,做学政五年,做知府两年,这十七年来几乎年年做监考官,李一同与他一起四处任职,看过的考生的文章不计其数,深知在考场上能发现像杜锦宁这样水平的文章,那只能用走运来形容。难道周东平看到这两篇文章还不满足,还想再找一篇比这更好的八股文不成?
或者是因为这两篇文章写得太好了,在某些程度上超过了他,所以他心里不爽,妒贤疾能了?不可能啊,周东平向来不是那等心胸狭窄的。
那这到底是为什么?
不过没等他多想,另一个考生就拉了铃,然后被差役领了过来交卷。
周东平一见此人,一直阴沉的脸色一下子晴朗起来,笑问道:“吴语谋,福兴县人?”
“是的,大人。”吴语谋恭敬地行了一礼。
周东平点了点头,低头看向自己面前的试卷。
李一同也起身,走到了周东平身后,与他一起批阅起试卷来。
府试六七千份试卷,周东平不可能一个人批改,可以请自己的师爷一同承担。师爷是跟东家一体的,福祸共担,共同进退。因此这做法也是官场上默许的。
看了一会儿,李一同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草草把第二篇文章看完,他抬头看了吴语谋一眼,便退回去坐回了自己的座位。
这吴语谋他知道。
府试不是小事,不光这些考生们要提前做功课,他们这些监考官也要对考生提前做功课。本地的考生有多少,外地回原籍考试的考生又有多少。而这其中,从文风昌盛的地方回原籍考试的官二代或官三代又有多少。各地县案首的大致水平如何。他们对这些情况都有一定的了解。
这吴语谋是大县的县案首,因为大县参加考试的人比较多,虽县试录取的人数也比小县多上一倍,但县案首只有一个,因此这些县的县案首含金量比小县的更大。
吴语谋的父亲在京中翰林院任职。中进士时需名次靠前,且通过一定的考试才能入翰林,这才学自然比一般的进士厉害。吴语谋家学渊源,想来才学在这一届考生里也是佼佼者。周东平对他十分关注,觉得府案首很有可能会被这位考生摘走。
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要是没有杜锦宁珠玉在前,吴语谋这两篇文章也算不错的了。可两人的文章放在一起这么一比,他这两篇八股文就完全不够看了。
想来这位也是做过功课的,所以投其所好,写了两篇八股文。但因为八股文并不是科举考试规矩的文体,研究它的人不多,擅长写八股文的也不多。即便吴语谋做了功课,也学了八股文,但在李一同看来,他的火候差得还远。
李一同看向了周东平。
果然,周东平原先还如春风一般和煦的脸,在看了文章以后,一下子变成了冬天,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他抑制住自己心里的烦躁,极力对吴语谋挤出一个笑容,鼓励他道:“回去好好准备院试吧。”
吴语谋虽然对自己极有信心,但看周东平的脸色变来变去,心里也跟着像过山车一般一起一伏。此时听得这话,又见周东平给了自己笑脸,他的心一下子安定下来。
他深深作了一揖:“多谢大人。”
此时差役又领了一个人进来,禀道:“大人,此生交卷。”
每个考棚都有人监考,卷子交给监考者即可,并不一定非得交到周东平面前。差役之所以领此考生来此,是因为他是前十个交卷的。对于交头卷的十名考生,按旧例,周东平都会见上一见。
因为府案首很有可能在这十人中出现。
周东平瞥了新交来的试卷一眼,正要挥手叫差役领他们出去,可看到这考生的名字,他又改变了主意。
“方少华,原籍漓水县?”他问道。
“是的,大人。”
周东平点了点头,低下头去仔细批阅起试卷来。
这人他知道,是江浙回来的考生,在县试中排名第三。他倒想看看,这人跟杜锦宁差距到底有多大。
方少华心里忐忑。
县试被杜锦宁和梁先宽压了一头,他虽然服气,但仍有不甘。“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句话他最近深有体会,所以没敢放出狂言,一定要把府案首拿下。但他立志要在府试时考出好成绩,名次要在杜锦宁和梁先宽之上。
此时他格外希望监考官对自己的文章赞赏有加。
李一同又起身上前,跟周东平一起观看起文章来。
周东平不发话,即便现在没自己什么事了,吴语谋也不敢擅自离开。不过他也没想离开。他想看看这位考生的文章写得如何,周东平对他又会有什么样的评价。
而这一次周东平的脸色不如看吴语谋文章时那般难看。他看完文章时还点了点头,对方少华道:“文章写得不错,回去好好努力,准备参加院试吧。”
方少华大喜,朝周东平深深一揖,道了一声谢。
“行了,去吧。”周东平挥了挥手,示意差役领两人离开。
方少华临走前扫了最前排的考号一眼,寻找杜锦宁的身影。结果发现有两个考号是空的,杜锦宁却不见踪影。
难道这家伙又提前交卷了?
他心里嘀咕,跟着差役出了屋子后,忍不住问吴语谋:“这位兄台,请问在你交卷前,可有人交卷?那人是不是叫杜锦宁?”
吴语谋淡淡地瞥他一眼,没有理他。
刚才知府大人的话他可听到了,这人跟那十三岁的县案首是同一个县的。眼前这人也有十七八岁年纪了,长得还算人模狗样,衣服的料子也是顶好的,家境非富即贵。怎么就那么废材,被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孩子压在了底下呢。这样的人他才懒得理会呢。
望着他们一行人出去,李一同终于忍不住问周东平:“这文章虽比第二个好,但跟第一个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东翁你为何……”
听得李一同这话,周东平不但没有欣然赞同,反而沉默着,眉头皱成了一团。良久,他朝后挥了挥手,示意李一同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李一同不解他是什么意思,不过这里是考场,不是说话的地方,他只得后退几步,坐了回去。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一同发现周东平表面上望着考场上的那些案首,眼睛却时不时地瞥向自己面前的文章,紧皱的眉头就一直没有松开,他发现自己完全不能理解周东平。
周东平做县令十年,做学政五年,做知府两年,这十七年来几乎年年做监考官,李一同与他一起四处任职,看过的考生的文章不计其数,深知在考场上能发现像杜锦宁这样水平的文章,那只能用走运来形容。难道周东平看到这两篇文章还不满足,还想再找一篇比这更好的八股文不成?
或者是因为这两篇文章写得太好了,在某些程度上超过了他,所以他心里不爽,妒贤疾能了?不可能啊,周东平向来不是那等心胸狭窄的。
那这到底是为什么?
不过没等他多想,另一个考生就拉了铃,然后被差役领了过来交卷。
周东平一见此人,一直阴沉的脸色一下子晴朗起来,笑问道:“吴语谋,福兴县人?”
“是的,大人。”吴语谋恭敬地行了一礼。
周东平点了点头,低头看向自己面前的试卷。
李一同也起身,走到了周东平身后,与他一起批阅起试卷来。
府试六七千份试卷,周东平不可能一个人批改,可以请自己的师爷一同承担。师爷是跟东家一体的,福祸共担,共同进退。因此这做法也是官场上默许的。
看了一会儿,李一同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草草把第二篇文章看完,他抬头看了吴语谋一眼,便退回去坐回了自己的座位。
这吴语谋他知道。
府试不是小事,不光这些考生们要提前做功课,他们这些监考官也要对考生提前做功课。本地的考生有多少,外地回原籍考试的考生又有多少。而这其中,从文风昌盛的地方回原籍考试的官二代或官三代又有多少。各地县案首的大致水平如何。他们对这些情况都有一定的了解。
这吴语谋是大县的县案首,因为大县参加考试的人比较多,虽县试录取的人数也比小县多上一倍,但县案首只有一个,因此这些县的县案首含金量比小县的更大。
吴语谋的父亲在京中翰林院任职。中进士时需名次靠前,且通过一定的考试才能入翰林,这才学自然比一般的进士厉害。吴语谋家学渊源,想来才学在这一届考生里也是佼佼者。周东平对他十分关注,觉得府案首很有可能会被这位考生摘走。
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要是没有杜锦宁珠玉在前,吴语谋这两篇文章也算不错的了。可两人的文章放在一起这么一比,他这两篇八股文就完全不够看了。
想来这位也是做过功课的,所以投其所好,写了两篇八股文。但因为八股文并不是科举考试规矩的文体,研究它的人不多,擅长写八股文的也不多。即便吴语谋做了功课,也学了八股文,但在李一同看来,他的火候差得还远。
李一同看向了周东平。
果然,周东平原先还如春风一般和煦的脸,在看了文章以后,一下子变成了冬天,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他抑制住自己心里的烦躁,极力对吴语谋挤出一个笑容,鼓励他道:“回去好好准备院试吧。”
吴语谋虽然对自己极有信心,但看周东平的脸色变来变去,心里也跟着像过山车一般一起一伏。此时听得这话,又见周东平给了自己笑脸,他的心一下子安定下来。
他深深作了一揖:“多谢大人。”
此时差役又领了一个人进来,禀道:“大人,此生交卷。”
每个考棚都有人监考,卷子交给监考者即可,并不一定非得交到周东平面前。差役之所以领此考生来此,是因为他是前十个交卷的。对于交头卷的十名考生,按旧例,周东平都会见上一见。
因为府案首很有可能在这十人中出现。
周东平瞥了新交来的试卷一眼,正要挥手叫差役领他们出去,可看到这考生的名字,他又改变了主意。
“方少华,原籍漓水县?”他问道。
“是的,大人。”
周东平点了点头,低下头去仔细批阅起试卷来。
这人他知道,是江浙回来的考生,在县试中排名第三。他倒想看看,这人跟杜锦宁差距到底有多大。
方少华心里忐忑。
县试被杜锦宁和梁先宽压了一头,他虽然服气,但仍有不甘。“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句话他最近深有体会,所以没敢放出狂言,一定要把府案首拿下。但他立志要在府试时考出好成绩,名次要在杜锦宁和梁先宽之上。
此时他格外希望监考官对自己的文章赞赏有加。
李一同又起身上前,跟周东平一起观看起文章来。
周东平不发话,即便现在没自己什么事了,吴语谋也不敢擅自离开。不过他也没想离开。他想看看这位考生的文章写得如何,周东平对他又会有什么样的评价。
而这一次周东平的脸色不如看吴语谋文章时那般难看。他看完文章时还点了点头,对方少华道:“文章写得不错,回去好好努力,准备参加院试吧。”
方少华大喜,朝周东平深深一揖,道了一声谢。
“行了,去吧。”周东平挥了挥手,示意差役领两人离开。
方少华临走前扫了最前排的考号一眼,寻找杜锦宁的身影。结果发现有两个考号是空的,杜锦宁却不见踪影。
难道这家伙又提前交卷了?
他心里嘀咕,跟着差役出了屋子后,忍不住问吴语谋:“这位兄台,请问在你交卷前,可有人交卷?那人是不是叫杜锦宁?”
吴语谋淡淡地瞥他一眼,没有理他。
刚才知府大人的话他可听到了,这人跟那十三岁的县案首是同一个县的。眼前这人也有十七八岁年纪了,长得还算人模狗样,衣服的料子也是顶好的,家境非富即贵。怎么就那么废材,被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孩子压在了底下呢。这样的人他才懒得理会呢。
望着他们一行人出去,李一同终于忍不住问周东平:“这文章虽比第二个好,但跟第一个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东翁你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