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嫁》·番外 今生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高门女最新章节!
千门次第开,首重数未央。
未央宫中之宣室,是大成朝历代帝王所居之正室和处理政事之地
只是李璟初进宫时,住在承明殿,至后正皇帝位,也不曾搬进宣室,及至陆辰儿进宫,日常起居在椒房殿,接待朝臣在宣室西北向的承明殿,宣室也就空置了下来,为此,这一年来,御史上折子让李璟搬进宣室的折子就没少见过。
除去大朝,李璟每日午后,都会在承明殿会见公孙丞相及大臣,尽管如此,但李璟并不过问朝中之事,许多事,仅仅只是旁听,不做决策,朝中一切军国之政,依旧皆归于公孙丞相。
在李璟刚即位不久,公孙丞相曾提过归政一事,然而,李璟并未曾答应,当时正愁无法推却,恰逢李璟因赶路进京,身体有失调养,寒毒复发,卧床长达一个月之久,便以身体不豫为由,推拒了,后来,李璟身体虽康复,但常有称病,至此后,君臣之间,仿佛有某种默契般,再不提此事。
而对于公孙丞相所推行的天佑新政,李璟是一力支持。
春日,细风和煦,阳光正好。
陆辰儿踏进承明殿的时候,公孙丞相正起身,尽管公孙丞相恭敬地上前行了礼,但陆辰儿却不敢接受,微微侧转了下身子,道了句:“丞相不必多礼。”
只在一瞬间,陆辰儿整个人神经绷紧起来。
望着眼前的公孙丞相,这些年,老了许多,两鬓尽染霜,但同时,也威严了许多,再不是当初那个常出入陆府,随在父亲左右的朝臣,身上的威权日重。
权力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极大的。
陆辰儿每每跟着李璟在承明殿,只要是公孙丞相进来,陆辰儿就无法放松起来,以至于公孙丞相一进承明殿,陆辰儿就不大愿意待在承明殿,就为这,李璟没少私下里说她。
公孙丞相走后,瞧着背影消失在殿外的廊沿下,陆辰儿才转身到李璟下首坐下,只瞧着案几前摆着一撂折子。
“史寺卿找你有何事?”李璟已不复方才的严肃,身体后仰,侍立在旁的余丙秋在他身后给垫上了一个明黄色锦缎靠垫。
一提起史修,陆辰儿明显放松了下来,“还能有什么事,不就为了搬进宣室的事,让我劝劝你。”
李璟挥手让余丙秋退下,两眼望向陆辰儿有丝迟疑,“没有别的事?”又仔细打量了陆辰儿一番,的确瞧不出陆辰儿脸上有什么异样。
陆辰儿摇了摇头,望向案几前的那一大叠的奏折,笑道:“这些该不会都是御史上的折子,这次也太达夸张了些。”因李璟不理朝中军国之事,往日来案几前的折子,也不过寥寥数本而已。
“倒不全是。”李璟看似随意拿了本,递给陆辰儿。
陆辰儿没有犹豫,历代没有皇后进入宣室,连当年临朝听政的文德太后,也不曾踏进宣室半步,但因李璟一直住在承明殿,况他身体不好,陆辰儿常随其左右,出入承明殿。
伸手接过,只片刻,陆辰儿脸色忽然一白。
“你又胡想什么,我只是让你看看。”
李璟的突然出声,陆辰儿抬起头来时,还有些茫然,一下子,却是明白过来,碰上李璟略带打趣的目光,忙地转开眼,扔下手上的折子,又拿起另一本翻开,连着翻开了几本,内容都大差不差。
折子里的内容无关其他,全是上折劝谏广纳嫔妃诞延皇嗣,陆辰儿只觉得这些折子有些烫手。
虽自李璟登位以来,她在心里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古来帝王,鲜少有**嫔妃空虚,身登帝位,手握重器,权力容易迷人眼,李璟选纳嫔妃,怕也是迟早的事,只是自入椒房殿后,李璟不提,她便也不提,而今,她都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以后,甚至这一辈子,俩人就应该是这么过了,就如同李璟在她面前,从不自称朕一样。
不想,今天突然被惊醒过来。
“他们说得……说得在理……陛下的子嗣是少了点……”
陆辰儿思绪混乱,说这话时几乎舌头打结,语气十分地仓促,甚至听到李璟唤了声辰儿,都不敢抬头去看李璟,直到紧抓住折子的手,手背覆上冰凉的触感,手上的折子给拿掉了,整个人笼罩在一阵清苦的药香当中,抬头,脸色一片煞白,不知什么时候,李璟俯身到她身前。
只瞧着李璟长臂一伸,握住她的手,把她揽住怀里,对上她那双此刻不甚清明的眼眸,无奈道:“你该相信我才是。”
“可这些……”陆辰儿嘴角升起了一抹苦笑,“在理呀。”
寻常人家,都盼望多子多福,况且皇家承继,子嗣是最要紧不过的。
若是安帝有嗣,或是明帝多有个儿子,这皇位,也不会轮到李璟。
“别说如今我们还有涛哥儿,纵使只有浚哥儿,我也没有这样的想法。”涛哥儿是陆辰儿半年前生下的二皇子,不同于浚哥儿,涛哥儿一生下来,身体十分康健。
李璟摸了摸陆辰儿的嘴角,微凉的手摩挲着陆辰儿的脸颊,低头认真道:“我的身体,我自己最清楚,可经不起折腾,如今,我盼着的不过是多活几年,能看着孩子成人,能多陪你些日子罢了,这方才是正经。”
陆辰儿听了这话,仿佛吃了一剂镇心丸,想着方才脑子里的胡思乱想,心头微微有些愧疚,忙呢喃了一句,“胡说什么,皇帝都是万万岁的。”
人靠在李璟胸前,安定了许多。
陆辰儿的变化,李璟看得分明,不由轻笑了一声,万万岁,他也想呀,可是他自小身体不好,能活到现在已是奇迹了,他实在不敢多奢望。
多活一年,他就是赚一年。
想及此,搂着陆辰儿的手臂,不自觉地紧了紧。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夕阳已西下,忽有宫人进来通报,北宫应太后病逝。
——*——*——
正和二年,六月,幽居北宫的安帝皇后应氏薨逝,因明敬太后坚持,卑不动尊,应氏未与安帝合葬,而是附葬安帝显陵。
秋,八月,荣王薨,享年三十,世子承位。
正和十年,正月,公孙丞相薨,举国哀悼,赠太傅,追谥号文成,有关谥号,朝堂曾有议为文正,只因公孙丞相临终前有遗本,方作罢。
二月,礼部尚书马晓,接任丞相之位。
正和十一年,夏五月,休阳长公主下嫁陆珏,休阳长公主,即陆辰儿和李璟之女李沐。
正和十三年,年仅十三岁的皇次子提前行冠礼,封唐王,就藩国,大婚,娶建安侯之女为正妃,建安侯即前高尚书第五子,正和十年,承先顺国公谭公羡嗣。
同年腊月,李璟崩于椒房殿东配殿,年四十九,追谥为康帝。
后世史书有云:康献皇后陆氏,康帝元后,陆太傅文贞公之女,帝在西苑,微时来归,感其义,曾有昵语,后登极二年,帝明发上谕,因身体不豫,不选嫔妾,后,果然,帝在位十三载,后*/宫无嫔御,帝与后同进同出,俨如民间夫妇……
千门次第开,首重数未央。
未央宫中之宣室,是大成朝历代帝王所居之正室和处理政事之地
只是李璟初进宫时,住在承明殿,至后正皇帝位,也不曾搬进宣室,及至陆辰儿进宫,日常起居在椒房殿,接待朝臣在宣室西北向的承明殿,宣室也就空置了下来,为此,这一年来,御史上折子让李璟搬进宣室的折子就没少见过。
除去大朝,李璟每日午后,都会在承明殿会见公孙丞相及大臣,尽管如此,但李璟并不过问朝中之事,许多事,仅仅只是旁听,不做决策,朝中一切军国之政,依旧皆归于公孙丞相。
在李璟刚即位不久,公孙丞相曾提过归政一事,然而,李璟并未曾答应,当时正愁无法推却,恰逢李璟因赶路进京,身体有失调养,寒毒复发,卧床长达一个月之久,便以身体不豫为由,推拒了,后来,李璟身体虽康复,但常有称病,至此后,君臣之间,仿佛有某种默契般,再不提此事。
而对于公孙丞相所推行的天佑新政,李璟是一力支持。
春日,细风和煦,阳光正好。
陆辰儿踏进承明殿的时候,公孙丞相正起身,尽管公孙丞相恭敬地上前行了礼,但陆辰儿却不敢接受,微微侧转了下身子,道了句:“丞相不必多礼。”
只在一瞬间,陆辰儿整个人神经绷紧起来。
望着眼前的公孙丞相,这些年,老了许多,两鬓尽染霜,但同时,也威严了许多,再不是当初那个常出入陆府,随在父亲左右的朝臣,身上的威权日重。
权力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极大的。
陆辰儿每每跟着李璟在承明殿,只要是公孙丞相进来,陆辰儿就无法放松起来,以至于公孙丞相一进承明殿,陆辰儿就不大愿意待在承明殿,就为这,李璟没少私下里说她。
公孙丞相走后,瞧着背影消失在殿外的廊沿下,陆辰儿才转身到李璟下首坐下,只瞧着案几前摆着一撂折子。
“史寺卿找你有何事?”李璟已不复方才的严肃,身体后仰,侍立在旁的余丙秋在他身后给垫上了一个明黄色锦缎靠垫。
一提起史修,陆辰儿明显放松了下来,“还能有什么事,不就为了搬进宣室的事,让我劝劝你。”
李璟挥手让余丙秋退下,两眼望向陆辰儿有丝迟疑,“没有别的事?”又仔细打量了陆辰儿一番,的确瞧不出陆辰儿脸上有什么异样。
陆辰儿摇了摇头,望向案几前的那一大叠的奏折,笑道:“这些该不会都是御史上的折子,这次也太达夸张了些。”因李璟不理朝中军国之事,往日来案几前的折子,也不过寥寥数本而已。
“倒不全是。”李璟看似随意拿了本,递给陆辰儿。
陆辰儿没有犹豫,历代没有皇后进入宣室,连当年临朝听政的文德太后,也不曾踏进宣室半步,但因李璟一直住在承明殿,况他身体不好,陆辰儿常随其左右,出入承明殿。
伸手接过,只片刻,陆辰儿脸色忽然一白。
“你又胡想什么,我只是让你看看。”
李璟的突然出声,陆辰儿抬起头来时,还有些茫然,一下子,却是明白过来,碰上李璟略带打趣的目光,忙地转开眼,扔下手上的折子,又拿起另一本翻开,连着翻开了几本,内容都大差不差。
折子里的内容无关其他,全是上折劝谏广纳嫔妃诞延皇嗣,陆辰儿只觉得这些折子有些烫手。
虽自李璟登位以来,她在心里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古来帝王,鲜少有**嫔妃空虚,身登帝位,手握重器,权力容易迷人眼,李璟选纳嫔妃,怕也是迟早的事,只是自入椒房殿后,李璟不提,她便也不提,而今,她都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以后,甚至这一辈子,俩人就应该是这么过了,就如同李璟在她面前,从不自称朕一样。
不想,今天突然被惊醒过来。
“他们说得……说得在理……陛下的子嗣是少了点……”
陆辰儿思绪混乱,说这话时几乎舌头打结,语气十分地仓促,甚至听到李璟唤了声辰儿,都不敢抬头去看李璟,直到紧抓住折子的手,手背覆上冰凉的触感,手上的折子给拿掉了,整个人笼罩在一阵清苦的药香当中,抬头,脸色一片煞白,不知什么时候,李璟俯身到她身前。
只瞧着李璟长臂一伸,握住她的手,把她揽住怀里,对上她那双此刻不甚清明的眼眸,无奈道:“你该相信我才是。”
“可这些……”陆辰儿嘴角升起了一抹苦笑,“在理呀。”
寻常人家,都盼望多子多福,况且皇家承继,子嗣是最要紧不过的。
若是安帝有嗣,或是明帝多有个儿子,这皇位,也不会轮到李璟。
“别说如今我们还有涛哥儿,纵使只有浚哥儿,我也没有这样的想法。”涛哥儿是陆辰儿半年前生下的二皇子,不同于浚哥儿,涛哥儿一生下来,身体十分康健。
李璟摸了摸陆辰儿的嘴角,微凉的手摩挲着陆辰儿的脸颊,低头认真道:“我的身体,我自己最清楚,可经不起折腾,如今,我盼着的不过是多活几年,能看着孩子成人,能多陪你些日子罢了,这方才是正经。”
陆辰儿听了这话,仿佛吃了一剂镇心丸,想着方才脑子里的胡思乱想,心头微微有些愧疚,忙呢喃了一句,“胡说什么,皇帝都是万万岁的。”
人靠在李璟胸前,安定了许多。
陆辰儿的变化,李璟看得分明,不由轻笑了一声,万万岁,他也想呀,可是他自小身体不好,能活到现在已是奇迹了,他实在不敢多奢望。
多活一年,他就是赚一年。
想及此,搂着陆辰儿的手臂,不自觉地紧了紧。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夕阳已西下,忽有宫人进来通报,北宫应太后病逝。
——*——*——
正和二年,六月,幽居北宫的安帝皇后应氏薨逝,因明敬太后坚持,卑不动尊,应氏未与安帝合葬,而是附葬安帝显陵。
秋,八月,荣王薨,享年三十,世子承位。
正和十年,正月,公孙丞相薨,举国哀悼,赠太傅,追谥号文成,有关谥号,朝堂曾有议为文正,只因公孙丞相临终前有遗本,方作罢。
二月,礼部尚书马晓,接任丞相之位。
正和十一年,夏五月,休阳长公主下嫁陆珏,休阳长公主,即陆辰儿和李璟之女李沐。
正和十三年,年仅十三岁的皇次子提前行冠礼,封唐王,就藩国,大婚,娶建安侯之女为正妃,建安侯即前高尚书第五子,正和十年,承先顺国公谭公羡嗣。
同年腊月,李璟崩于椒房殿东配殿,年四十九,追谥为康帝。
后世史书有云:康献皇后陆氏,康帝元后,陆太傅文贞公之女,帝在西苑,微时来归,感其义,曾有昵语,后登极二年,帝明发上谕,因身体不豫,不选嫔妾,后,果然,帝在位十三载,后*/宫无嫔御,帝与后同进同出,俨如民间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