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 补饷的困难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崇祯聊天群最新章节!
原本崇祯皇帝以为,缺饷多少就发多少下去,很容易的事情。可没想到,最终还是户部尚书毕自严和兵部尚书申用懋为此打了御前官司,才让他意识中,这里面的事情很复杂。
事情一开始的时候,是兵部尚书申用懋上本弹劾户部尚书毕自严克扣军饷,不按册补发欠饷。崇祯皇帝当时一听,勃然大怒,这样的事情还了得,立刻传旨户部尚书觐见。
毕自严其实早就有思想准备了,一见崇祯皇帝,立刻反过来弹劾兵部尚书道:“陛下,兵部所存军黄册乃是天启年间核实而已,如今战乱频繁,军卒多有死伤。如若还按军黄册补发军饷,臣弹劾兵部尚书意图吃空饷!”
“陛下,臣亦弹劾户部尚书克扣军饷!”申用懋也跟着奏道,针锋相对,丝毫不让。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便知道自己想简单了。他也不马上就下定论,只是皱着眉头想了会后,才对申用懋道:“申卿,毕卿听起来言之有理。当然,朕亦不信申卿会吃空饷,这其中缘故,可否解释一二?”
吃空饷的事情,其实是肯定有的。崇祯皇帝也知道这点,不过他还真不信,兵部尚书敢明着来吃空饷,那胆子就太大了。
申用懋听了,感激地一躬身,而后直起身子奏道:“陛下,我大明地方辽阔,军兵众多达百万之巨。如若要使军黄册和实际一样,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历来做法,都是按军黄册作为凭证的。如今要是再进行一次全国范围的核查清军,等数目报上来之后,臣估计户部已无余银!”
他说完之后,自己都有点纳闷。按说他所了解的毕自严,以前可不会这么不配合。朝廷说要发饷,兵部去领了就是。只是不知道,这一次为何毕自严竟然斤斤计较如此。
崇祯皇帝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感觉有点无语。这申用懋是看到户部现在有钱,所以赶紧要了,就怕以后要不到钱。
想到这里,他眼睛看向毕自严,还没想好说什么。却被毕自严误会了,只见他立刻严肃地奏道:“陛下,此理由甚是荒谬!臣掌户部,亦当为国库负责,为陛下尽责!”
别人可能没法理解他的坚持,其实他是受够了户部没钱的苦。想想看,这个找他要钱,他没钱;那个找他要钱,他也没钱;他要办这事,没钱,他要办那事,还是没钱。
当上户部尚书后,缺钱这事儿,甚至都成了他的恶梦。他的亲兄弟,辽东巡抚毕自肃,就是因为没钱最终送掉了性命。如果说大明谁最怕听到钱这个字儿,恐怕不是大明皇帝,而是户部尚书。
如今,户部终于有了钱。毕自严是穷怕了,自然格外珍惜现在手中的钱。谁要往他手里把钱往外领,他都得好好掂量掂量。
要是换以前的话,户部反正没钱,你兵部一纸公文过来说还欠饷多少多少。他就一个态度,随你的便,反正我没钱。可如今不同了,你一纸公文过来,他知道这里肯定要花冤枉钱,那他就不干了。
崇祯皇帝听了毕自严的回答,觉得他说得在理,也是点点头,而后目光看向兵部尚书。
申用懋一见,好像皇上被户部尚书说动了,就急了,连忙奏道:“陛下,如若此时清军,涉及到都察院,地方各级官吏卫所,不要说要花多少时间才有个结果,光是最终呈上来清军之后的军黄册,也不见得就确凿无误了啊!反正早也不准,晚也不准,不如先行补发部分欠饷也成!”
他知道皇上是非常关心欠饷的事情,去年底在朝会上,甚至还着重强调过欠饷的危害。加上就怕户部的银子用完,说话都带了点耍无赖的意思了!
崇祯皇帝听了,他有点搞糊涂了。毕竟这一世的崇祯皇帝,是从藩王突然间当了皇帝,对于军制清军事情自然不可能了解,而后世的他,就更不可能知道了。因此,他就不明白,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曲折?
这情况不了解,他就没法做出正确的裁决。无奈之下,他只好让两位尚书下回去,等他补了功课之后再说。
崇祯皇帝随后花了整整一天,才算了解了其中的内情。这要说起来,又是大明开国皇帝留下的锅。
话说起来有点长,长话短说,就是朱元璋基于唐朝时候府兵多募兵而被将帅利用,致产生武装割据而对中央构成危胁的教训,就效法元朝实行军户世袭,避免藩镇割据之忧。
可这么一来后,世袭军户从开国之初就开始逃亡。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
一是众所周知的军户地位低,主要表现在军户要有五丁以上的方许充吏。但民户即使仅有两丁,只要识字,便可入充;另外人身自由也受到限制,不能过房,不许随便入赘,不许学唱,不许下棋打双陆,不许做买卖,还不能随便结婚等等。要是犯罪,比起民户,那是罪加一等。
第二,军户赋役及额外负担沉重。每家军户,要有一人当正兵,另外再派一人跟随当余兵,就是打下手的那种,要正兵没了就补上。另外还要再准备一个继丁,也是打下手供应正兵日常并当替补。这也就是说,一户人家至少3个壮丁废了。
军户在赋和役上虽有优免,但真正被免除的只是一些“杂泛差役”。例如里甲、均徭等名色的差役都是不能减免的,他们还必须承担与民丁差不多的差徭。
第三,正军、余丁的基本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正军、余丁在营虽有月粮六斗。但妻小需要糊口,加之月粮或因军官克扣,或因拖欠不给,或因折银给发等,往往不足养赡。
第四,军士不得在本籍从军,而是南北更戎,备尝水土不服之苦,死人的事儿不少。
这么苦的事儿,逃亡是必然了,这也是明军为什么总不能满员的原因。可以说,吃空饷这事儿,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当然了,在朱元璋时代,就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情况,也有采取措施,这就是清军。
原本崇祯皇帝以为,缺饷多少就发多少下去,很容易的事情。可没想到,最终还是户部尚书毕自严和兵部尚书申用懋为此打了御前官司,才让他意识中,这里面的事情很复杂。
事情一开始的时候,是兵部尚书申用懋上本弹劾户部尚书毕自严克扣军饷,不按册补发欠饷。崇祯皇帝当时一听,勃然大怒,这样的事情还了得,立刻传旨户部尚书觐见。
毕自严其实早就有思想准备了,一见崇祯皇帝,立刻反过来弹劾兵部尚书道:“陛下,兵部所存军黄册乃是天启年间核实而已,如今战乱频繁,军卒多有死伤。如若还按军黄册补发军饷,臣弹劾兵部尚书意图吃空饷!”
“陛下,臣亦弹劾户部尚书克扣军饷!”申用懋也跟着奏道,针锋相对,丝毫不让。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便知道自己想简单了。他也不马上就下定论,只是皱着眉头想了会后,才对申用懋道:“申卿,毕卿听起来言之有理。当然,朕亦不信申卿会吃空饷,这其中缘故,可否解释一二?”
吃空饷的事情,其实是肯定有的。崇祯皇帝也知道这点,不过他还真不信,兵部尚书敢明着来吃空饷,那胆子就太大了。
申用懋听了,感激地一躬身,而后直起身子奏道:“陛下,我大明地方辽阔,军兵众多达百万之巨。如若要使军黄册和实际一样,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历来做法,都是按军黄册作为凭证的。如今要是再进行一次全国范围的核查清军,等数目报上来之后,臣估计户部已无余银!”
他说完之后,自己都有点纳闷。按说他所了解的毕自严,以前可不会这么不配合。朝廷说要发饷,兵部去领了就是。只是不知道,这一次为何毕自严竟然斤斤计较如此。
崇祯皇帝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感觉有点无语。这申用懋是看到户部现在有钱,所以赶紧要了,就怕以后要不到钱。
想到这里,他眼睛看向毕自严,还没想好说什么。却被毕自严误会了,只见他立刻严肃地奏道:“陛下,此理由甚是荒谬!臣掌户部,亦当为国库负责,为陛下尽责!”
别人可能没法理解他的坚持,其实他是受够了户部没钱的苦。想想看,这个找他要钱,他没钱;那个找他要钱,他也没钱;他要办这事,没钱,他要办那事,还是没钱。
当上户部尚书后,缺钱这事儿,甚至都成了他的恶梦。他的亲兄弟,辽东巡抚毕自肃,就是因为没钱最终送掉了性命。如果说大明谁最怕听到钱这个字儿,恐怕不是大明皇帝,而是户部尚书。
如今,户部终于有了钱。毕自严是穷怕了,自然格外珍惜现在手中的钱。谁要往他手里把钱往外领,他都得好好掂量掂量。
要是换以前的话,户部反正没钱,你兵部一纸公文过来说还欠饷多少多少。他就一个态度,随你的便,反正我没钱。可如今不同了,你一纸公文过来,他知道这里肯定要花冤枉钱,那他就不干了。
崇祯皇帝听了毕自严的回答,觉得他说得在理,也是点点头,而后目光看向兵部尚书。
申用懋一见,好像皇上被户部尚书说动了,就急了,连忙奏道:“陛下,如若此时清军,涉及到都察院,地方各级官吏卫所,不要说要花多少时间才有个结果,光是最终呈上来清军之后的军黄册,也不见得就确凿无误了啊!反正早也不准,晚也不准,不如先行补发部分欠饷也成!”
他知道皇上是非常关心欠饷的事情,去年底在朝会上,甚至还着重强调过欠饷的危害。加上就怕户部的银子用完,说话都带了点耍无赖的意思了!
崇祯皇帝听了,他有点搞糊涂了。毕竟这一世的崇祯皇帝,是从藩王突然间当了皇帝,对于军制清军事情自然不可能了解,而后世的他,就更不可能知道了。因此,他就不明白,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曲折?
这情况不了解,他就没法做出正确的裁决。无奈之下,他只好让两位尚书下回去,等他补了功课之后再说。
崇祯皇帝随后花了整整一天,才算了解了其中的内情。这要说起来,又是大明开国皇帝留下的锅。
话说起来有点长,长话短说,就是朱元璋基于唐朝时候府兵多募兵而被将帅利用,致产生武装割据而对中央构成危胁的教训,就效法元朝实行军户世袭,避免藩镇割据之忧。
可这么一来后,世袭军户从开国之初就开始逃亡。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
一是众所周知的军户地位低,主要表现在军户要有五丁以上的方许充吏。但民户即使仅有两丁,只要识字,便可入充;另外人身自由也受到限制,不能过房,不许随便入赘,不许学唱,不许下棋打双陆,不许做买卖,还不能随便结婚等等。要是犯罪,比起民户,那是罪加一等。
第二,军户赋役及额外负担沉重。每家军户,要有一人当正兵,另外再派一人跟随当余兵,就是打下手的那种,要正兵没了就补上。另外还要再准备一个继丁,也是打下手供应正兵日常并当替补。这也就是说,一户人家至少3个壮丁废了。
军户在赋和役上虽有优免,但真正被免除的只是一些“杂泛差役”。例如里甲、均徭等名色的差役都是不能减免的,他们还必须承担与民丁差不多的差徭。
第三,正军、余丁的基本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正军、余丁在营虽有月粮六斗。但妻小需要糊口,加之月粮或因军官克扣,或因拖欠不给,或因折银给发等,往往不足养赡。
第四,军士不得在本籍从军,而是南北更戎,备尝水土不服之苦,死人的事儿不少。
这么苦的事儿,逃亡是必然了,这也是明军为什么总不能满员的原因。可以说,吃空饷这事儿,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当然了,在朱元璋时代,就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情况,也有采取措施,这就是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