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冲突(补)
推荐阅读: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悠闲的旁观者最新章节!
午饭过后,珍小小的休憩了一会儿,下午一点刚过,她就来到了御书房,过了一会儿,太师等人也到了。
勤政殿是天子办公的地方,而在离它不远的地方,有一片与北辰宫相邻且一同隐藏在密林里的建筑群,名叫门下楼,乃是天子直属的两大机构之一的御前厅的驻地所在。另一个机构则是宫内厅,其驻地就在勤政殿边上的一个小楼里。
这两个机构拥有不同的职能,顾名思义,宫内厅主要管理着北辰宫内的大小事务,包括天子的衣食住行,以及其外出的保卫工作。
御前厅则是天子跟前的辅助机构,秘书机关。天子任命的‘三公’正是在这里任职办公,其下分设各司,职能包括与国士府、尚书台、大理寺的公文对接,按照天子的要求收集资料和情报等,不一而足。
至于御史台,虽然天子是其天然的最高上司,但是其拥有正规的组织程序,并没有凑到天子跟前。当初成立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制衡其它三方,所以从一开始它就在长安里办公,和国士府、尚书台是邻居。
和宫内厅不一样,御前厅不设长官令尹,三公按照各自的专长,各司其职。目前的状况则是,太师范镛是公士出身,历任西京太守,地官长,所以负责行政相关的事务。太傅曹显明是法学博士,前天京国子监山长,当过十几年的州大理寺正卿,所以司法相关的事务都归其整理。太保迟任则是退役的上将军,军事相关的事务自然由其处理。
这两个机构直属天子,经费也由天子支付,人员也是经过重重筛选,里面有不少是和黎叔夏一样世代为天子服务的家族中人。
所以,即使珍是刚刚上任的,连大学都还差半年实习期才能毕业的毫无经验的小年轻,有这两个机构在背后支撑,再加上三公们的教学,她也能不出差错的处理国事。
虽然到目前为止,真正需要天子出面的国事除了大理寺的那“三大案”以外,就只有一次意外的外交接待而已。
自八月十一日登基以来,珍花了八天的时间巡游天、西、南、东四京。在此期间,她认识了天朝各州的封疆大吏,也将原先许多的只闻其名却不识真人的各色高人名士、世家贵富囫囵吞枣似的给认全了,顺便出席了楠京的中秋庆典。在东京的时候,她第一次以天子的身份接待了外宾——来自南美的小国元首。
这一切看起来都意外的顺利,让原先有些紧张兮兮的珍放松了不少。然而让她没有想到是,第一个难题居然出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
在天朝的“四面体”政治框架中,御史台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一极。其本身拥有多重的属性——既是古老君权的最后残留又是权力极大的监察者,因此被某些派别的人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根据《天纲》的规定,御史台行使的是监察之权,监察的对象是所有公门,但因为御史台的组织形式,其还兼有体察民情为天子耳目的作用。
若遇到不法之事,御史们有两种方式来行使权力。其一是运用其自身的调查权,查清之后或移交给按察司深入调查,或移交给提刑司直接提起公诉,这一类通常针对的是个人的不法行为;其二则是以自身为公诉方,向大理寺直接提起诉案,这一类针对的则是政府的某一行为、政策或法令,目的是为了促进政府改进施政,甚至是令国士府更改法条。大多数情况下,各级御史们的工作都是围绕着前者进行的,因此经常被按察司的司员们抱怨说御史抢了他们的工作。而后者因为兹事体大,通常不会轻易发生,像需要天子首肯的正御史级的诉案更是要好几年才会有一次。而每一次诉案的发生,通常都意味着一次天子与公门的冲突。
对于公门(立法的国士府,行政的尚书台,辅助司法的按察司、提刑司都是公门),由其是看重政绩的政府来说,御史台的这种诉案是极其讨人厌的。这不仅是因为如果败诉,在应诉部门的公士将会被记上一笔,严重的甚至从此失去前途,更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天子用这种方式干涉政治。
而对于被《天纲》束缚,不得涉政的天子来说,这却是他唯二能间接涉政的方式,另一个则是大理寺第九寺卿的权力。因此,这些年来,天子与公门各方在不断的冲突之后算是达成了默契,天子不轻易发起诉案,公门一方加强自律提高治政水平的同时也不再谋求拆分御史台了。
可惜的是,这么多年的惯例在我一上任之后就被打破了。
珍仔细翻看着御史台送来的诉案卷宗,心里暗自嘀咕着,希望这案子不要让我失望,要不然就亏大发了。
卷宗的开头是案件的综述,省去了证据列举的部分,珍看起来简洁明了。一目十行的将综述看完之后,一股如火焰般的气息聚集在珍的胸膛,让她的气息不知不觉间加重了不少。
没有继续往后翻,珍用力的盖上的卷宗,抬头看向安坐的御史大夫和正御史崔希逸,问道:“证据确凿?”。
崔希逸是一个中年男子,脸型方正,很符合珍心中刚正不阿的形象,听到天子的问话之后,他起身回答道:“回陛下,所有调查臣下皆有参与,可以保证证据的真实性!”
御史大夫焦德玉也道:“伯肃(崔希逸字)的工作,老夫可以担保,请陛下放心。”
珍收回目光,看着卷宗的封面,自言自语道:“群体性的贪污、受贿,长期的操纵市场,明知不法却无视…”
这些人罪大恶极!
这是珍的直观感觉,但她知道按照律法这些人的罪再重也不过是罚金和长期监禁而已,至于某公司的垄断行为虽然可恶但也不是迫不及待的事情。
既然如此,御史台为什么非要提出诉案呢?而且是在这个时候!
上午焦大夫说的保密需要在我看来只是一个借口而已,里面肯定另有原因。
到底是什么呢?
珍非常不解,绞尽脑汁之后想出了几个怀疑的对象,但不敢确定。她看向正在闭目养神的太师,开口问道:“太师,您是不是有话要跟我说!”
范镛睁开眼,看着迷茫中透着一丝清明的天子,点点头后回道:“陛下稍等,待杨公来了,一切自然就清楚了!”
…
午饭过后,珍小小的休憩了一会儿,下午一点刚过,她就来到了御书房,过了一会儿,太师等人也到了。
勤政殿是天子办公的地方,而在离它不远的地方,有一片与北辰宫相邻且一同隐藏在密林里的建筑群,名叫门下楼,乃是天子直属的两大机构之一的御前厅的驻地所在。另一个机构则是宫内厅,其驻地就在勤政殿边上的一个小楼里。
这两个机构拥有不同的职能,顾名思义,宫内厅主要管理着北辰宫内的大小事务,包括天子的衣食住行,以及其外出的保卫工作。
御前厅则是天子跟前的辅助机构,秘书机关。天子任命的‘三公’正是在这里任职办公,其下分设各司,职能包括与国士府、尚书台、大理寺的公文对接,按照天子的要求收集资料和情报等,不一而足。
至于御史台,虽然天子是其天然的最高上司,但是其拥有正规的组织程序,并没有凑到天子跟前。当初成立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制衡其它三方,所以从一开始它就在长安里办公,和国士府、尚书台是邻居。
和宫内厅不一样,御前厅不设长官令尹,三公按照各自的专长,各司其职。目前的状况则是,太师范镛是公士出身,历任西京太守,地官长,所以负责行政相关的事务。太傅曹显明是法学博士,前天京国子监山长,当过十几年的州大理寺正卿,所以司法相关的事务都归其整理。太保迟任则是退役的上将军,军事相关的事务自然由其处理。
这两个机构直属天子,经费也由天子支付,人员也是经过重重筛选,里面有不少是和黎叔夏一样世代为天子服务的家族中人。
所以,即使珍是刚刚上任的,连大学都还差半年实习期才能毕业的毫无经验的小年轻,有这两个机构在背后支撑,再加上三公们的教学,她也能不出差错的处理国事。
虽然到目前为止,真正需要天子出面的国事除了大理寺的那“三大案”以外,就只有一次意外的外交接待而已。
自八月十一日登基以来,珍花了八天的时间巡游天、西、南、东四京。在此期间,她认识了天朝各州的封疆大吏,也将原先许多的只闻其名却不识真人的各色高人名士、世家贵富囫囵吞枣似的给认全了,顺便出席了楠京的中秋庆典。在东京的时候,她第一次以天子的身份接待了外宾——来自南美的小国元首。
这一切看起来都意外的顺利,让原先有些紧张兮兮的珍放松了不少。然而让她没有想到是,第一个难题居然出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
在天朝的“四面体”政治框架中,御史台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一极。其本身拥有多重的属性——既是古老君权的最后残留又是权力极大的监察者,因此被某些派别的人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根据《天纲》的规定,御史台行使的是监察之权,监察的对象是所有公门,但因为御史台的组织形式,其还兼有体察民情为天子耳目的作用。
若遇到不法之事,御史们有两种方式来行使权力。其一是运用其自身的调查权,查清之后或移交给按察司深入调查,或移交给提刑司直接提起公诉,这一类通常针对的是个人的不法行为;其二则是以自身为公诉方,向大理寺直接提起诉案,这一类针对的则是政府的某一行为、政策或法令,目的是为了促进政府改进施政,甚至是令国士府更改法条。大多数情况下,各级御史们的工作都是围绕着前者进行的,因此经常被按察司的司员们抱怨说御史抢了他们的工作。而后者因为兹事体大,通常不会轻易发生,像需要天子首肯的正御史级的诉案更是要好几年才会有一次。而每一次诉案的发生,通常都意味着一次天子与公门的冲突。
对于公门(立法的国士府,行政的尚书台,辅助司法的按察司、提刑司都是公门),由其是看重政绩的政府来说,御史台的这种诉案是极其讨人厌的。这不仅是因为如果败诉,在应诉部门的公士将会被记上一笔,严重的甚至从此失去前途,更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天子用这种方式干涉政治。
而对于被《天纲》束缚,不得涉政的天子来说,这却是他唯二能间接涉政的方式,另一个则是大理寺第九寺卿的权力。因此,这些年来,天子与公门各方在不断的冲突之后算是达成了默契,天子不轻易发起诉案,公门一方加强自律提高治政水平的同时也不再谋求拆分御史台了。
可惜的是,这么多年的惯例在我一上任之后就被打破了。
珍仔细翻看着御史台送来的诉案卷宗,心里暗自嘀咕着,希望这案子不要让我失望,要不然就亏大发了。
卷宗的开头是案件的综述,省去了证据列举的部分,珍看起来简洁明了。一目十行的将综述看完之后,一股如火焰般的气息聚集在珍的胸膛,让她的气息不知不觉间加重了不少。
没有继续往后翻,珍用力的盖上的卷宗,抬头看向安坐的御史大夫和正御史崔希逸,问道:“证据确凿?”。
崔希逸是一个中年男子,脸型方正,很符合珍心中刚正不阿的形象,听到天子的问话之后,他起身回答道:“回陛下,所有调查臣下皆有参与,可以保证证据的真实性!”
御史大夫焦德玉也道:“伯肃(崔希逸字)的工作,老夫可以担保,请陛下放心。”
珍收回目光,看着卷宗的封面,自言自语道:“群体性的贪污、受贿,长期的操纵市场,明知不法却无视…”
这些人罪大恶极!
这是珍的直观感觉,但她知道按照律法这些人的罪再重也不过是罚金和长期监禁而已,至于某公司的垄断行为虽然可恶但也不是迫不及待的事情。
既然如此,御史台为什么非要提出诉案呢?而且是在这个时候!
上午焦大夫说的保密需要在我看来只是一个借口而已,里面肯定另有原因。
到底是什么呢?
珍非常不解,绞尽脑汁之后想出了几个怀疑的对象,但不敢确定。她看向正在闭目养神的太师,开口问道:“太师,您是不是有话要跟我说!”
范镛睁开眼,看着迷茫中透着一丝清明的天子,点点头后回道:“陛下稍等,待杨公来了,一切自然就清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