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推荐阅读: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帝王师:刘伯温最新章节!
孛罗帖木儿和王保保几乎是同时发力,他们也想打破平衡,让自己独大。1363年,孛罗帖木儿派精锐兵团进入王保保的势力区域。这是一次试探性的攻击,但王保保毫不客气,集结重兵对孛罗帖木儿兵团进行了一次灭绝性打击。孛罗帖木儿见王保保不是好捏的柿子,就从老巢大同亲自领兵南下,这一次不是试探性攻击,而是真打,所以他的兵团很快就控制了王保保拥有的真定路境。
让孛罗帖木儿意想不到的是,王保保这次居然没有和他在战场上见面,而是跑到大都向元顺帝告状。1364年,元顺帝见平衡已被打破,而且从他那可怜的智慧库中搜寻出了王保保比孛罗帖木儿更可靠的信息后,就下旨削夺孛罗帖木儿的所有官职。其实他已没有了这样的能力,意料之中的是,孛罗帖木儿抗命,王保保趁机毛遂自荐,讨伐孛罗帖木儿。
元顺帝对王保保的主动请缨深为感动,还未等王保保动手,孛罗帖木儿已联合那位出去平叛却只带了一个伙夫回来的秃坚帖木儿挥师大都,攻破居庸关,要求元顺帝交出一直蛊惑军心的宦官朴不花。据王保保说,他还没有准备好,所以不能出兵。元顺帝只好忍泪将朴不花交给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就在阵前将这位无辜的宦官杀掉,但还不肯撤兵。元顺帝又只好对孛罗帖木儿加官晋爵。
关于朴不花这个宦官,有一点需要补充。朴不花其实是元顺帝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的忠实支持者,爱猷识理达腊和他老爹是两种人,他果敢坚毅,看上去是个英明的人。元顺帝一直不处理政事,所以许多政务都交给爱猷识理达腊,这就让他身边聚集了很多人,朴不花就是其中之一。而爱猷识理达腊对孛罗帖木儿印象极不佳,曾多次密谋铲除孛罗帖木儿的计划。所以说,孛罗帖木儿阵前处决朴不花,看着是清君侧,实际是杀鸡儆猴。
孛罗帖木儿杀了朴不花,得到了他应得的东西后,就撤回老巢。元顺帝再一次邀请王保保平定孛罗帖木儿。王保保当时正被残余红巾军的游击战困扰,所以不能马上接受命令。孛罗帖木儿得知这件事后,第二次领兵攻破居庸关,爱猷识理达腊这次冲冠大怒,领兵接战。但他的兵团远逊于孛罗帖木儿兵团,所以大败。元顺帝无奈之下,再次给孛罗帖木儿加官晋爵,还让他做了天下兵马大元帅。当然,这是虚职,至少王保保兵团,他就无法管理。
1365年,王保保终于腾出手来,打出了讨伐孛罗帖木儿的大旗。孛罗帖木儿以为好运气会永远跟随他,又领着他的兵团冲向居庸关。这一次,他心里暗暗发誓,顺便攻陷大都。
但是,好运气不可能永远跟随他,况且他遇到的是王保保兵团,双方就在平原上展开残酷的冲锋和反冲锋。结果,孛罗帖木儿的人越打越少,最后,他的部下想到了一个馊主意,要他亲自去见元顺帝,说明自己的忠心,保存实力要紧。孛罗帖木儿说谎话很不在行,所以他去见元顺帝时,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说的一番话。结局就是,元顺帝根本不相信他,趁机拿下他,处决。
元王朝最有实力的两支军队,现在只剩下王保保一支。王保保在大都做宰相才两个月,就要南下继续平叛。元王朝现在处于无相无将的境地,它能支撑多久,刘伯温早就看出来了。
但内讧还有续集。
王保保兵团内部早有矛盾,就是他和李思齐的矛盾。只是因为当时大家一致对付孛罗帖木儿,所以矛盾被逼到了墙角。现在,孛罗帖木儿归西,王保保和李思齐的矛盾立即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李思齐当然有充足的理由和王保保闹翻,当初他和王保保的老爹察罕帖木儿并肩战斗,大家是平等关系。可察罕帖木儿死后,王保保继承老爹的职务,就把李思齐当成了下级。李思齐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和王保保抗衡,就联合了另一位汉人将领张良弼,手挽手和王保保作对。
双方的争斗结果是,你打我来我打你,就是不打那些革命家。王保保本来是专心要去东南平叛的,可总被自己的人掣肘,于是掉头回到中原,专心致志地“先安内再攘外”。
元王朝最后的精锐部队都消耗在内斗中,元王朝的灭亡自然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刘伯温说,孽摇山中有一种鸟,一个身子九个头。平时九个脑袋亲如姐妹。但一得到食物,九个脑袋就不共戴天,拼命地抢夺,直到鲜血淋淋,羽毛乱飞。有只长了一个头的鸟看到后说:“你们这群蠢头,九张嘴吃食,都是到同一个肚子里去,抢什么呢!”
人人都希望有九头鸟这样的对手,因为可以等他们争得头晕目眩时,上前踩着他们的脖子,然后吃了他们的肉。世界上最好的对手,就是那些你没有动手、他自己先乱了阵脚的对手。
这使我们想到一个成语故事,叫卞庄刺虎。卞庄是个功夫高手,有一次发现两只老虎,立即拔出宝剑,准备吃虎肉。他的跟班说:“先不要动手,你看见没有,那两只老虎正在吃午餐牛排呢,它们一定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争斗起来。两虎相斗,大者伤,小者死。到那时候,将伤虎杀掉,可谓一举两得。”卞庄认为说得很有道理,就在一旁观看。果然如他的跟班所言,两只老虎互相斗了起来,力量小的最后被咬死,但活着的也伤痕累累,卞庄上去不费吹灰之力就干掉了那只老虎,扛着两只老虎回家了。
现在,刘伯温说,元王朝的内讧就是两虎争肉,就等着出一位卞庄式的人物来收拾他们了。其实这个寓言说的不是卞庄,而是卞庄那个跟班的。刘伯温是否认为自己就是那个跟班的呢?
传统智慧中的“主一”
什么是“主一”?用理学宗师程颐的话来说就是“主敬”,也就是专心致志,做一件事就专心地做,换作别的事也一样如此。这叫干一行钻一行,干一行爱一行。一旦爱上一个行业,你就能成为这个行业的翘楚,也就能由此找到天理了。
不过,理学的分支心学宗师王阳明却说,“主一”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他说,如果专心致志是干一行钻一行,那专心致志地好色可以吗,专心致志地追逐财富可以吗?
显然,这是反问句,答案是否定的。
王阳明总结说,这种专心致志不是专心致志,而是“逐物”。真正的主一不是专心于事物,而是专心于天理。“主一”是心中有定见,其实就是去做事中磨炼反炼内心。在良知指引下,做任何事都能专心,而这种专心反过来会验证天理。也就是说,“主一”是心役物,但“逐物”却是心随物动,就成了物役心。谁是谁非,一目了然。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曾举了个佛家的例子来说明“主一”:一只小笨狗被主人耍得团团转,原因是,主人向远方扔东西,小笨狗只盯着东西,主人扔什么,扔多远,它虽然能叼回来,可累个半死。其实,小笨狗应该盯着主人,主人扔什么,都不管,主人跑,它跟着就是了。
现在看来,芸芸众生里很少有人不是那只小笨狗。
刘伯温的《郁离子》中有篇文章叫《主一不乱》,关于“主一”的看法和程颐、王阳明大相径庭。不过,刘伯温比王阳明好的一点是,他喜欢用故事来说明主旨:屠龙子和都黎下棋,后者一直输,旁边有人来帮他,也是输。旁观者们很吃惊,认为屠龙子有高深的智慧,于是纷纷跑来帮助都黎。他们信奉一点,“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屠龙子的随从见这么多“多嘴驴”助阵主人的对手,就劝主人说:“俗话说‘寡不敌众’,他集中了众人的智慧,我担心您赢不了。”屠龙子不为所动,照旧下棋。都黎这次输得更惨,助战者们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却面面相觑,脸色从红到青。屠龙子摆好棋后,没有人敢来助战了。
从上面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刘伯温所谓的“主一”和聚精会神有关,但不大。他所谓的“主一”其实是说,人的智慧问题不是数学问题,比如一个人的智商是70,另外一个人是100,那么,两个人在一起做事的智商就是170。可能恰恰相反,两个人在一起后,智商会变成30。其实,三个臭皮匠从智商上根本顶不了一个诸葛亮。我们经常说,“集合众人的智慧”,但其实一大堆人在一起,根本就没有智慧可言,有的只是争吵。大家开始谁都不妥协,最终可能在外力压迫下妥协,但妥协的那部分肯定是智慧中最一般的。这很容易理解,有的人智慧高,但高的那块,不被别人理解,所以被放弃;有的人智慧低,低的那块更不会被人接受,所以也被放弃了。剩下来的是什么?当然是大家都能接受的那块,而那块恰好是低智商的人搞不明白、高智商的人不屑于搞的。
刘伯温讲述的下棋的故事恰好说明了这点。都黎可能和屠龙子的棋艺一样水平,但突然冒出个棋艺不怎么样的,他按他的智力商数来指点都黎,就把都黎的智力商数从高处拉了下来,所以都黎输了。后来智力商数不怎样的人都参与进来,谁都认为自己是最高明的,可谁都不认为对方比自己高明,所以吵来吵去,最终的结果肯定是,都黎采用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的智力方式,显而易见,他必输无疑。
刘伯温最后总结说,老虎之间打架,三只老虎肯定能咬死一只老虎,因为大家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可要是一千只狐狸和一只老虎打,前者永远打不过后者,原因很简单,狐狸太多,人多嘴杂,狐狸多了就会乱。一乱,就形不成统一的正能量,所以必输无疑。
在青田山中漫步时,刘伯温曾遇到过一只两头蛇,其中一个头要向左,一个头非要向右,结果,一天下来,这条蛇未挪动半步。
最后,刘伯温总结说,众志之多疑,不如一心之独决。
《郁离子》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有所指,那么,刘伯温想通过这个下棋的故事说明什么呢?
也许他说的是大都宫廷里的事。当时的元顺帝处境极为尴尬,他身边有两股势力,一股是皇太子势力,一股则是皇后势力。元顺帝做的每一项决策——如果他还有智慧做决策——都会受到这两股势力的牵绊。
也许他说的是江浙行省做官多年的所见所闻,比如泰不华,就是因为总受到朝廷乱哄哄的杂音攻讦,所以才被方国珍杀掉的。再比如石抹宜孙,一方面要对付叛贼,一方面还要拿出更大的精力来对付各路上级的“指导方针”。一个人如果处在杂音中,就会左右为难,正如一个人有两块手表,但时间却不一样,那他就不知道正确的时间了。
从这个论点,刘伯温又引申出另外一个论点:团结的力量。
很多人都知道豺,它是一种形状如狗的野生动物,经常和狼相提并论。但和狼不同的是,它们很少单独活动,它们永远把自己置身在一个团队中,特别是在捕猎时。豺这种动物非常狡猾,几只豺遇到老虎时,疯狂逃跑。但如果几十只豺撞到老虎时,老虎可就倒霉了。在它们向老虎进攻时,分工明确,谁去引诱老虎攻击,谁去攻击老虎后面、左面、右面,心有灵犀。它们是自然界中把团队的力量发挥到极致的动物之一。
刘伯温长叹说,有些人啊,智慧不如豺。比如长平之战那四十万被坑杀的赵军降兵。
关于长平之战,有如下补充:
公元前262年,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秦国包围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长治),上党郡长官冯亭将上党拱手送给了赵国,引发了秦、赵两国在长平的大战。赵国大将廉颇没有和秦军正面冲突,而是退守长平关,构筑营垒,坚守不出。秦军对廉颇的防御战法毫无办法,于是乞灵于诡计,派人到赵国的首都邯郸散播谣言说,秦国最怕的就是少壮派将领赵括,根本不怕廉颇。廉颇老了,过不了几天就会失去长平关。
赵王中计,临阵换帅,让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到战场上接过廉颇的指挥权。赵括只好去了。他一抵达战场,就推翻了廉颇的防御战术,对秦军发动进攻。秦军统帅白起下令中央位置的部队退却,两翼向前延伸,继而迅速合围。赵括深陷包围圈中,身中数箭,殒命沙场。
战国时代最大的一场会战长平之战落下帷幕,剩余的四十万赵军令人诧异地全部缴械投降,于是,白起把他们全部坑杀。
刘伯温感叹说,四十万人居然主动举手投降,如果他们能和豺一样,团结一心,和他们的敌人秦军死磕,胜负很难预料。
然而,这毕竟是个假设。人类的团结心是最难锻炼的一种心理。因为人人都有一颗心,千人千心,管束肉体容易,约束别人的心最难。
刘伯温说团结的问题,其实直指的是元王朝那些莫名其妙的内讧,在刘伯温看来,那些内讧虽然没直接毁灭元王朝,但却为别人毁灭元王朝推波助澜。
现在,在刘伯温的眼中看元王朝,元王朝就是这样的:
郁离子到集市上去,看见一处倒塌的住所便哭起来,而且哭得十分悲伤。
有人问他说:“这所房子还可修补好吗?”
郁离子回答说:“如果有古代鲁般(鲁班)、王尔那样的能工巧匠才可以修好这座房子,但是现在没有这样的工匠了,我们能和谁商量着修这处房子呢?我听说如果房子倒塌了,但是房子的正梁没有变曲的可以修好,现在这所房子所有的梁都朽烂折断了,用手一动就会倒下来,已经不能碰了。不如暂且让它保持老样子,那么一些还没有朽烂的椽子还有个依托的地方,等待着像鲁般、王尔这样的能工巧匠来收拾。如果现在动一下就会彻底毁了这所房子,那将会把房子修不好的责任推给修房子的人,这是一般工匠负不起的重任。何况,修理房子一定要换新材料,剔除那些被虫腐蚀的糟木,外表完好而中间溃烂的要全部清除掉。不能把只可做椽子的木料当作堂屋前的柱子用,也不应把可以做柱子的木材做成椽子。选取材料的时候,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质地优良,而不管它出产自什么地方。枫木、楠木、松木、槠木、柞木、檀木,没有一种木材不在选用的范围之内。大的木料可做栋梁,小的木料做木条和斗栱,长得弯曲的木料做柱子上的横木,生得直的木料做堂前的柱子,长的木料做椽子,短的木料做梁上的短木,只要不是中空的木料和湿料,就没有不能用的木材。现在天下的大树已经用完了,建房的圆规方矩大小都不固定,工匠失去标准,斧锯刀凿都不知道按什么标准使用,桂木、樟木、楠木、栌木都被砍伐成烧火用的木柴。因此,即使有鲁般、王尔这样的能工巧匠也不能施展他们的才干,何况没有这样的能工巧匠,我怎么不悲痛伤心呢?”
一切都是偶然
在关于人生的问题上,刘伯温主张偶然论。也就是说,我们所遇到的一切事其实都是偶然因素所决定的。为了验证自己这一思想,刘伯温用了“鲁酒薄而邯郸围”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有两个版本,不过都很有意思。先来看第一个版本:
春秋时期,霸主楚宣王召见诸侯,鲁恭公进献的酒太淡薄,宣王非常生气。鲁恭公听说楚宣王借酒的事情发飙,也火了,一甩手便带着人马回国了。
楚宣王更加愤怒,于是,跟齐国打声招呼,两国军队立刻压到了鲁国的边境上。
这时候的魏国很高兴,它已经觊觎赵国很久了,只是一直碍于楚国的压力,不敢贸然动手。眼看楚国现在无暇西顾,魏国果断出兵,攻打赵国,没过几天,便把赵国的都城邯郸包围了起来。
这个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
孛罗帖木儿和王保保几乎是同时发力,他们也想打破平衡,让自己独大。1363年,孛罗帖木儿派精锐兵团进入王保保的势力区域。这是一次试探性的攻击,但王保保毫不客气,集结重兵对孛罗帖木儿兵团进行了一次灭绝性打击。孛罗帖木儿见王保保不是好捏的柿子,就从老巢大同亲自领兵南下,这一次不是试探性攻击,而是真打,所以他的兵团很快就控制了王保保拥有的真定路境。
让孛罗帖木儿意想不到的是,王保保这次居然没有和他在战场上见面,而是跑到大都向元顺帝告状。1364年,元顺帝见平衡已被打破,而且从他那可怜的智慧库中搜寻出了王保保比孛罗帖木儿更可靠的信息后,就下旨削夺孛罗帖木儿的所有官职。其实他已没有了这样的能力,意料之中的是,孛罗帖木儿抗命,王保保趁机毛遂自荐,讨伐孛罗帖木儿。
元顺帝对王保保的主动请缨深为感动,还未等王保保动手,孛罗帖木儿已联合那位出去平叛却只带了一个伙夫回来的秃坚帖木儿挥师大都,攻破居庸关,要求元顺帝交出一直蛊惑军心的宦官朴不花。据王保保说,他还没有准备好,所以不能出兵。元顺帝只好忍泪将朴不花交给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就在阵前将这位无辜的宦官杀掉,但还不肯撤兵。元顺帝又只好对孛罗帖木儿加官晋爵。
关于朴不花这个宦官,有一点需要补充。朴不花其实是元顺帝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的忠实支持者,爱猷识理达腊和他老爹是两种人,他果敢坚毅,看上去是个英明的人。元顺帝一直不处理政事,所以许多政务都交给爱猷识理达腊,这就让他身边聚集了很多人,朴不花就是其中之一。而爱猷识理达腊对孛罗帖木儿印象极不佳,曾多次密谋铲除孛罗帖木儿的计划。所以说,孛罗帖木儿阵前处决朴不花,看着是清君侧,实际是杀鸡儆猴。
孛罗帖木儿杀了朴不花,得到了他应得的东西后,就撤回老巢。元顺帝再一次邀请王保保平定孛罗帖木儿。王保保当时正被残余红巾军的游击战困扰,所以不能马上接受命令。孛罗帖木儿得知这件事后,第二次领兵攻破居庸关,爱猷识理达腊这次冲冠大怒,领兵接战。但他的兵团远逊于孛罗帖木儿兵团,所以大败。元顺帝无奈之下,再次给孛罗帖木儿加官晋爵,还让他做了天下兵马大元帅。当然,这是虚职,至少王保保兵团,他就无法管理。
1365年,王保保终于腾出手来,打出了讨伐孛罗帖木儿的大旗。孛罗帖木儿以为好运气会永远跟随他,又领着他的兵团冲向居庸关。这一次,他心里暗暗发誓,顺便攻陷大都。
但是,好运气不可能永远跟随他,况且他遇到的是王保保兵团,双方就在平原上展开残酷的冲锋和反冲锋。结果,孛罗帖木儿的人越打越少,最后,他的部下想到了一个馊主意,要他亲自去见元顺帝,说明自己的忠心,保存实力要紧。孛罗帖木儿说谎话很不在行,所以他去见元顺帝时,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说的一番话。结局就是,元顺帝根本不相信他,趁机拿下他,处决。
元王朝最有实力的两支军队,现在只剩下王保保一支。王保保在大都做宰相才两个月,就要南下继续平叛。元王朝现在处于无相无将的境地,它能支撑多久,刘伯温早就看出来了。
但内讧还有续集。
王保保兵团内部早有矛盾,就是他和李思齐的矛盾。只是因为当时大家一致对付孛罗帖木儿,所以矛盾被逼到了墙角。现在,孛罗帖木儿归西,王保保和李思齐的矛盾立即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李思齐当然有充足的理由和王保保闹翻,当初他和王保保的老爹察罕帖木儿并肩战斗,大家是平等关系。可察罕帖木儿死后,王保保继承老爹的职务,就把李思齐当成了下级。李思齐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和王保保抗衡,就联合了另一位汉人将领张良弼,手挽手和王保保作对。
双方的争斗结果是,你打我来我打你,就是不打那些革命家。王保保本来是专心要去东南平叛的,可总被自己的人掣肘,于是掉头回到中原,专心致志地“先安内再攘外”。
元王朝最后的精锐部队都消耗在内斗中,元王朝的灭亡自然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刘伯温说,孽摇山中有一种鸟,一个身子九个头。平时九个脑袋亲如姐妹。但一得到食物,九个脑袋就不共戴天,拼命地抢夺,直到鲜血淋淋,羽毛乱飞。有只长了一个头的鸟看到后说:“你们这群蠢头,九张嘴吃食,都是到同一个肚子里去,抢什么呢!”
人人都希望有九头鸟这样的对手,因为可以等他们争得头晕目眩时,上前踩着他们的脖子,然后吃了他们的肉。世界上最好的对手,就是那些你没有动手、他自己先乱了阵脚的对手。
这使我们想到一个成语故事,叫卞庄刺虎。卞庄是个功夫高手,有一次发现两只老虎,立即拔出宝剑,准备吃虎肉。他的跟班说:“先不要动手,你看见没有,那两只老虎正在吃午餐牛排呢,它们一定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争斗起来。两虎相斗,大者伤,小者死。到那时候,将伤虎杀掉,可谓一举两得。”卞庄认为说得很有道理,就在一旁观看。果然如他的跟班所言,两只老虎互相斗了起来,力量小的最后被咬死,但活着的也伤痕累累,卞庄上去不费吹灰之力就干掉了那只老虎,扛着两只老虎回家了。
现在,刘伯温说,元王朝的内讧就是两虎争肉,就等着出一位卞庄式的人物来收拾他们了。其实这个寓言说的不是卞庄,而是卞庄那个跟班的。刘伯温是否认为自己就是那个跟班的呢?
传统智慧中的“主一”
什么是“主一”?用理学宗师程颐的话来说就是“主敬”,也就是专心致志,做一件事就专心地做,换作别的事也一样如此。这叫干一行钻一行,干一行爱一行。一旦爱上一个行业,你就能成为这个行业的翘楚,也就能由此找到天理了。
不过,理学的分支心学宗师王阳明却说,“主一”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他说,如果专心致志是干一行钻一行,那专心致志地好色可以吗,专心致志地追逐财富可以吗?
显然,这是反问句,答案是否定的。
王阳明总结说,这种专心致志不是专心致志,而是“逐物”。真正的主一不是专心于事物,而是专心于天理。“主一”是心中有定见,其实就是去做事中磨炼反炼内心。在良知指引下,做任何事都能专心,而这种专心反过来会验证天理。也就是说,“主一”是心役物,但“逐物”却是心随物动,就成了物役心。谁是谁非,一目了然。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曾举了个佛家的例子来说明“主一”:一只小笨狗被主人耍得团团转,原因是,主人向远方扔东西,小笨狗只盯着东西,主人扔什么,扔多远,它虽然能叼回来,可累个半死。其实,小笨狗应该盯着主人,主人扔什么,都不管,主人跑,它跟着就是了。
现在看来,芸芸众生里很少有人不是那只小笨狗。
刘伯温的《郁离子》中有篇文章叫《主一不乱》,关于“主一”的看法和程颐、王阳明大相径庭。不过,刘伯温比王阳明好的一点是,他喜欢用故事来说明主旨:屠龙子和都黎下棋,后者一直输,旁边有人来帮他,也是输。旁观者们很吃惊,认为屠龙子有高深的智慧,于是纷纷跑来帮助都黎。他们信奉一点,“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屠龙子的随从见这么多“多嘴驴”助阵主人的对手,就劝主人说:“俗话说‘寡不敌众’,他集中了众人的智慧,我担心您赢不了。”屠龙子不为所动,照旧下棋。都黎这次输得更惨,助战者们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却面面相觑,脸色从红到青。屠龙子摆好棋后,没有人敢来助战了。
从上面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刘伯温所谓的“主一”和聚精会神有关,但不大。他所谓的“主一”其实是说,人的智慧问题不是数学问题,比如一个人的智商是70,另外一个人是100,那么,两个人在一起做事的智商就是170。可能恰恰相反,两个人在一起后,智商会变成30。其实,三个臭皮匠从智商上根本顶不了一个诸葛亮。我们经常说,“集合众人的智慧”,但其实一大堆人在一起,根本就没有智慧可言,有的只是争吵。大家开始谁都不妥协,最终可能在外力压迫下妥协,但妥协的那部分肯定是智慧中最一般的。这很容易理解,有的人智慧高,但高的那块,不被别人理解,所以被放弃;有的人智慧低,低的那块更不会被人接受,所以也被放弃了。剩下来的是什么?当然是大家都能接受的那块,而那块恰好是低智商的人搞不明白、高智商的人不屑于搞的。
刘伯温讲述的下棋的故事恰好说明了这点。都黎可能和屠龙子的棋艺一样水平,但突然冒出个棋艺不怎么样的,他按他的智力商数来指点都黎,就把都黎的智力商数从高处拉了下来,所以都黎输了。后来智力商数不怎样的人都参与进来,谁都认为自己是最高明的,可谁都不认为对方比自己高明,所以吵来吵去,最终的结果肯定是,都黎采用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的智力方式,显而易见,他必输无疑。
刘伯温最后总结说,老虎之间打架,三只老虎肯定能咬死一只老虎,因为大家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可要是一千只狐狸和一只老虎打,前者永远打不过后者,原因很简单,狐狸太多,人多嘴杂,狐狸多了就会乱。一乱,就形不成统一的正能量,所以必输无疑。
在青田山中漫步时,刘伯温曾遇到过一只两头蛇,其中一个头要向左,一个头非要向右,结果,一天下来,这条蛇未挪动半步。
最后,刘伯温总结说,众志之多疑,不如一心之独决。
《郁离子》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有所指,那么,刘伯温想通过这个下棋的故事说明什么呢?
也许他说的是大都宫廷里的事。当时的元顺帝处境极为尴尬,他身边有两股势力,一股是皇太子势力,一股则是皇后势力。元顺帝做的每一项决策——如果他还有智慧做决策——都会受到这两股势力的牵绊。
也许他说的是江浙行省做官多年的所见所闻,比如泰不华,就是因为总受到朝廷乱哄哄的杂音攻讦,所以才被方国珍杀掉的。再比如石抹宜孙,一方面要对付叛贼,一方面还要拿出更大的精力来对付各路上级的“指导方针”。一个人如果处在杂音中,就会左右为难,正如一个人有两块手表,但时间却不一样,那他就不知道正确的时间了。
从这个论点,刘伯温又引申出另外一个论点:团结的力量。
很多人都知道豺,它是一种形状如狗的野生动物,经常和狼相提并论。但和狼不同的是,它们很少单独活动,它们永远把自己置身在一个团队中,特别是在捕猎时。豺这种动物非常狡猾,几只豺遇到老虎时,疯狂逃跑。但如果几十只豺撞到老虎时,老虎可就倒霉了。在它们向老虎进攻时,分工明确,谁去引诱老虎攻击,谁去攻击老虎后面、左面、右面,心有灵犀。它们是自然界中把团队的力量发挥到极致的动物之一。
刘伯温长叹说,有些人啊,智慧不如豺。比如长平之战那四十万被坑杀的赵军降兵。
关于长平之战,有如下补充:
公元前262年,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秦国包围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长治),上党郡长官冯亭将上党拱手送给了赵国,引发了秦、赵两国在长平的大战。赵国大将廉颇没有和秦军正面冲突,而是退守长平关,构筑营垒,坚守不出。秦军对廉颇的防御战法毫无办法,于是乞灵于诡计,派人到赵国的首都邯郸散播谣言说,秦国最怕的就是少壮派将领赵括,根本不怕廉颇。廉颇老了,过不了几天就会失去长平关。
赵王中计,临阵换帅,让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到战场上接过廉颇的指挥权。赵括只好去了。他一抵达战场,就推翻了廉颇的防御战术,对秦军发动进攻。秦军统帅白起下令中央位置的部队退却,两翼向前延伸,继而迅速合围。赵括深陷包围圈中,身中数箭,殒命沙场。
战国时代最大的一场会战长平之战落下帷幕,剩余的四十万赵军令人诧异地全部缴械投降,于是,白起把他们全部坑杀。
刘伯温感叹说,四十万人居然主动举手投降,如果他们能和豺一样,团结一心,和他们的敌人秦军死磕,胜负很难预料。
然而,这毕竟是个假设。人类的团结心是最难锻炼的一种心理。因为人人都有一颗心,千人千心,管束肉体容易,约束别人的心最难。
刘伯温说团结的问题,其实直指的是元王朝那些莫名其妙的内讧,在刘伯温看来,那些内讧虽然没直接毁灭元王朝,但却为别人毁灭元王朝推波助澜。
现在,在刘伯温的眼中看元王朝,元王朝就是这样的:
郁离子到集市上去,看见一处倒塌的住所便哭起来,而且哭得十分悲伤。
有人问他说:“这所房子还可修补好吗?”
郁离子回答说:“如果有古代鲁般(鲁班)、王尔那样的能工巧匠才可以修好这座房子,但是现在没有这样的工匠了,我们能和谁商量着修这处房子呢?我听说如果房子倒塌了,但是房子的正梁没有变曲的可以修好,现在这所房子所有的梁都朽烂折断了,用手一动就会倒下来,已经不能碰了。不如暂且让它保持老样子,那么一些还没有朽烂的椽子还有个依托的地方,等待着像鲁般、王尔这样的能工巧匠来收拾。如果现在动一下就会彻底毁了这所房子,那将会把房子修不好的责任推给修房子的人,这是一般工匠负不起的重任。何况,修理房子一定要换新材料,剔除那些被虫腐蚀的糟木,外表完好而中间溃烂的要全部清除掉。不能把只可做椽子的木料当作堂屋前的柱子用,也不应把可以做柱子的木材做成椽子。选取材料的时候,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质地优良,而不管它出产自什么地方。枫木、楠木、松木、槠木、柞木、檀木,没有一种木材不在选用的范围之内。大的木料可做栋梁,小的木料做木条和斗栱,长得弯曲的木料做柱子上的横木,生得直的木料做堂前的柱子,长的木料做椽子,短的木料做梁上的短木,只要不是中空的木料和湿料,就没有不能用的木材。现在天下的大树已经用完了,建房的圆规方矩大小都不固定,工匠失去标准,斧锯刀凿都不知道按什么标准使用,桂木、樟木、楠木、栌木都被砍伐成烧火用的木柴。因此,即使有鲁般、王尔这样的能工巧匠也不能施展他们的才干,何况没有这样的能工巧匠,我怎么不悲痛伤心呢?”
一切都是偶然
在关于人生的问题上,刘伯温主张偶然论。也就是说,我们所遇到的一切事其实都是偶然因素所决定的。为了验证自己这一思想,刘伯温用了“鲁酒薄而邯郸围”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有两个版本,不过都很有意思。先来看第一个版本:
春秋时期,霸主楚宣王召见诸侯,鲁恭公进献的酒太淡薄,宣王非常生气。鲁恭公听说楚宣王借酒的事情发飙,也火了,一甩手便带着人马回国了。
楚宣王更加愤怒,于是,跟齐国打声招呼,两国军队立刻压到了鲁国的边境上。
这时候的魏国很高兴,它已经觊觎赵国很久了,只是一直碍于楚国的压力,不敢贸然动手。眼看楚国现在无暇西顾,魏国果断出兵,攻打赵国,没过几天,便把赵国的都城邯郸包围了起来。
这个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