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小说网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 第13章 百家姓(4)
第13章 百家姓(4)
推荐阅读: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最新章节!
罗
【姓氏起源】
周代有罗国,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国人以原国名罗为姓。二源于唐朝时,西突厥可汗斛瑟罗入中国,其子孙后以斛瑟罗为氏,改为罗姓。三源于鲜卑族复姓所改。南北朝时北魏复姓破多罗氏,随魏孝文帝南迁都中原洛阳后,改为罗姓。四源于清代皇族爱新觉罗氏,后代有改姓罗。
【名人】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太原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著有《三国演义》。
罗隆基,字努生,江西安福人。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并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世界和平大会宣传部长等职。
毕
【姓氏起源】
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受封于毕邑(现陕西咸阳),世称毕公高,其子孙后代遂以毕为姓。二源于鲜卑族复姓所改。南北朝时,北魏有复姓出连氏,随魏孝文帝南迁都中原洛阳后,改为毕姓。
【名人】
毕昇,湖北英山人。北宋发明家。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
毕淑敏,女,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曾获当代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项。国家一级作家。
郝
【姓氏起源】
商王帝乙时,子期受封于郝乡(现山西太原),其子孙后以邑名郝为姓。二源于唐朝时,南方土蛮有郝、杨、刘三大姓。
【名人】
郝隆,字仕治,东晋名士,博学有名。官至南蛮府参军。“郝隆晒书”表示人腹中装书,很有学问。
邬
【姓氏起源】
春秋时,晋国有大夫祁臧受封于邬邑,其后遂有邬姓。又有晋国司马弥牟为邬郡大夫,其后有邬姓。
【名人】
邬单,春秋时人,孔子72弟子之一。
邬彤,唐朝书法家,人称“寒林栖鸦”。擅写草书,师从怀素。
安
【姓氏起源】
东汉灵帝时,西域安息国太子安清,来当时的京城洛阳,潜心学佛,后定居洛阳,以安为姓。至南北朝时,又有安息世子来中国定居,亦为安姓。二源于鲜卑族复姓所改。南北朝时北魏复姓安迟氏,随魏孝文帝南迁都中原洛阳后,改为安姓。三源于西域时安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曾一度由唐朝管辖,唐高帝时归附中原,后为安姓。又有唐朝胡人安禄山本姓为康,后改为安姓,其后遂以安姓。
【名人】
安期生,一名安期,人称千岁翁、安丘先生,秦琅琊(现山东诸城)人。师从河上公,重视个人修炼,得黄老哲学与仙道文化之传。
常
【姓氏起源】
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子康叔封其子于常邑,其子孙后遂以常为姓。二源于避讳而改。春秋时楚国公族恒惠公之后有恒氏,为避宋真宗赵恒之名讳,取常和恒义同,改为常姓。
【名人】
常遇春,安徽怀远人。明代开国将领,生得体伟勇力,猿臂善射。元末曾参加起义,后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获战功。明洪武年间北征元上都,俘元宗王与将士万名。后于回师途中,暴病而卒。
乐于时傅皮卞齐康伍余元卜顾孟平黄
乐
【姓氏起源】
春秋时,宋国国君宋戴公之子名衎,字乐父。乐父孙子后以祖父字乐为姓,遂有乐姓。
【名人】
乐毅,战国时燕国著名军事将领,曾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其作战指导方略和政治思想对当时和后世都有着重要影响。
乐进,字文谦,三国时魏国曹操猛将。擅打仗,投奔曹操,后跟随曹操讨吕布,攻张绣,战袁绍,多有战功。与张辽共破孙权。
于
【姓氏起源】
周武王第三子受封于邘国,世称邘叔,其后子孙去阝旁为于,遂有于姓。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东海于公裔孙,随魏孝文帝南巡迁都中原洛阳后,改为于姓。三源于唐代淳于氏,为避唐宪宗李纯名讳(音同淳),改为于姓。
【名人】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清山西永宁(现山西离石)人。官至两江总督,以卓著政绩和清廉刻苦著称,深得康熙帝赞誉,百姓爱戴,时称天下廉吏第一。
时
【姓氏起源】
春秋时,宋国公子来受封于时邑,其后子孙遂以邑名时为姓。
【名人】
时大彬,明末清初人,著名紫砂四大家之一的时朋之子。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极有研究。
傅
【姓氏起源】
商王武丁在傅岩(今山西平陆)求得贤人说,后任说为宰相。因说曾于傅岩居住,故称傅说,其后子孙以地名为姓。二源于周朝时,黄帝后裔大由受封于傅邑,是以傅为姓。
【名人】
傅恒,号春和,原姓富察氏。清朝满洲镶黄旗人。曾任尚书、川陕总督、保和殿大学士等职。
傅雷,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南汇人。翻译家,文艺评论家。著有《傅雷家书》,主讲如何教育孩子。译作有罗曼·罗兰、伏尔泰、巴尔扎克的作品,其中以译巴尔扎克作品贡献卓越。
皮
【姓氏起源】
周公的后裔鲁献公之子仲山甫,因辅佐周宣王有功,受封于樊国,人称樊侯,其后子孙遂有以皮为姓。
【名人】
皮日休,唐代文学家。早年立志于功名,游历各地,曾任苏州刺史从事、太常博士。皮日休诗文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继承白居易新乐府传统,语言平易近人;另一种以在苏州时与陆龟蒙唱和时描写吴中山水之作为代表。
卞
【姓氏起源】
周武王之弟叔振铎受周武王封于曹,人称曹叔振铎。曹叔振铎的后裔中有个勇士名庄,受封于卞邑,人称卞庄子,其后子孙遂以卞为姓。
【名人】
卞和,春秋时楚国人,一作和氏,和氏璧的发现者。因献玉而闻名古今。曾先后两次献玉给楚厉王与楚武王,因被鉴定为不是真玉,而获欺君之罪,先后断其左脚与右脚。到楚文王时,他再次献玉,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宝玉。
齐
【姓氏起源】
西周初年,姜子牙受封于营丘(现山东临淄),建齐国,后人以国名齐为姓。二源于春秋时,卫国大夫字齐子,其后有子孙以王父(祖父)之字齐为姓。三源于西北少数民族所改。
【名人】
齐白石,名璜,字苹生,号白石山人,湖南湘潭人。善诗、书、画、篆刻。著有《古树归鸦》《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传》等。曾任北平艺术专科学院教席等职。
康
【姓氏起源】
周朝初年,文王第七子姬封受封于康邑,世称康叔,其后以祖之谥号康为姓。二源于以国名为姓。西域康居国的使者和从康居来中国者,以康为姓,如汉代康孟详。三源于昭武九姓之一(见何姓)。四源于匡姓,宋代为避宋太祖赵匡胤的名讳,改为康姓。
【名人】
康有为,著名学者、思想家、政治家、社会改革家。著有《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等。信奉儒家学说,致力将儒学改造成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任孔教会会长一职。
伍
【姓氏起源】
源于芈姓,以名为姓。春秋时楚国大夫姓芈,名伍参,其后遂以伍为姓。
【名人】
伍员,字子胥,春秋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与父亲兄弟三人在楚为仕,后楚王听信谗言,杀其父兄。伍员逃至吴国,辅佐吴国,后伐楚报仇。吴王夫差灭越后,不听伍员谏,释放越王勾践回国,伍员因吴王信谗被杀,死前他预言越必灭吴,九年后,果然。
余
【姓氏起源】
春秋时,由余本为晋国人,后入秦国为相,其子孙后人以祖名“余”为姓。
【名人】
余日德,明江西南昌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福建按察副使。著有《余德甫集》《午渠集》。与魏裳、汪道昆、张佳胤、张九一并称“后五子”。
余光中,当代著名诗人,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曾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大学。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敲打乐》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
余秋雨,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校长。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曾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著有《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等。
元
【姓氏起源】
元(yuán)姓源出有五:一出自殷商元铣之后,世代相传姓元。二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之后,以地名为氏。三出自拓跋姓,为鲜卑族的后代,至北魏孝文帝时下诏改姓为元氏。四出自复姓纥骨氏、是云氏所改。五出自玄姓,为北宋时为避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圣祖赵玄朗名讳,改姓元氏。
【名人】
元稹,字微之。唐朝时河南(今洛阳市)人,著名诗人,“新乐府”代表人物,著有《元氏长庆集》。
卜
【姓氏起源】
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夏启属下巫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巫师,在夏、商王朝时期掌管卜筮;周王朝时期,掌管卜筮的官员称卜正,其子孙便以职官为姓,世代称卜氏。
【名人】
卜偃,春秋时晋国人,为晋献公掌卜大夫。所有大事举行前,都要由他预卜是否吉利。
顾
【姓氏起源】
夏朝有附庸小国顾国,被商汤起兵灭后,其国人遂以原国名顾为姓。二源于越王勾践的七世孙闽君摇,摇之子后受封为顾余侯,后人以顾为姓。
【名人】
顾恺之,晋无锡人。著有《画论》《画云台山记》《女史箴图》《魏晋胜流画赞》等。博学有名,有才绝、艺绝、痴绝三绝之称。
孟
【姓氏起源】
源于以次序为姓。古时,兄弟之间排行次序为伯(或孟)、仲、叔、季。其中伯为嫡长子,孟为庶长子。春秋时鲁国鲁恒公之子庆父之后孟孙氏,因作乱弒君,后改为孟姓。二源于春秋时卫襄公之子,其字孟公,后子孙以王父字孟为姓。
【名人】
孟明视,百里奚之子,春秋时秦穆公将领。曾被晋俘,归国后,悉心雪耻,背水一战破晋军。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孟子》七篇,世称孟子,后世尊称亚圣。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唐代诗人。著有《孟浩然集》,其诗属于自然一派。
孟郊,唐代著名诗人,著有《孟东野诗集》。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说。
平
【姓氏起源】
战国时期韩国君韩哀侯,将子诺封于平邑(今山西临汾市一带),他的子孙就以封地为姓,相传姓平。
【名人】
平当,字子思,汉朝平陵人,他是当时的明经博士,对于夏禹治水的情形颇有研究,因此成帝封他为骑都尉,负责开合筑堤,防止水患。
黄
【姓氏起源】
颛顼后裔受封于黄,后黄国(现河南潢川)被楚国所灭,其后代子孙四地散居,以国名为姓。二源于古代南方蛮族有黄姓。
【名人】
黄歇,战国时期楚国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封为春申君。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黄香,东汉时文人,历史上的二十四位孝子之一,9岁时,母亲去世,他对父亲格外孝敬,夏天他将床枕扇凉,冬天用身体把被褥温暖后,才让父亲安睡。广读儒家经典,精心钻研道德学术,能写文章,当时京师称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黄庭坚,字鲁直,江西诗派的开创人,并擅行、草书。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苏门四学士”。
和穆萧尹姚邵湛汪祁毛禹狄米贝明臧
和
【姓氏起源】
尧舜帝时有羲和为掌管天地四时之官,其后遂有以和为姓。又说楚国人卞和发现“和氏璧”玉璞,其子孙后代遂以和为姓。
【名人】
和凝,现山东省东平人,初仕后唐,继为后晋宰相。凝生平为文章,长于短歌艳曲,有“曲子相公”之称。著有《红叶稿》,又名《香奁集》。
和岘,字晦仁,北宋浚义(现河南开封)人。自幼博览群书,宋初著名词人。曾任太常博士。
穆
【姓氏起源】
春秋时,宋宣公之弟名和,让自己儿子离开宋国到郑国居住,而将爵位传给宣文公之子夷。名和死后,后人崇其德封谥号为“穆”。其后子孙遂有穆姓。二源于鲜卑族复姓所改。南北朝北魏丘穆陵氏,隋魏孝文帝迁都中原洛阳后,改为穆姓。
【名人】
穆宁,唐朝人。为人正直,为官刚明。官至秘书监。安史之乱时,与颜真卿起兵共抗安禄山。
穆孔晖,字伯潜,号玄庵,现山东聊城东昌人,明代理学家。历任翰林院检讨、南京礼部主事、翰林院侍讲学士、南京太常寺卿等官。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是研究考据学的著作,著有《读易录》《尚书困学》《大学千虑》《玄庵晚稿》等。
萧
【姓氏起源】
周代,宋国微子之后有功受封于萧,建宋之附庸小国萧国(现安徽萧县)。后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以国名为姓,其后即有西汉相国萧何。二源于古代部落首领柏翳之后孟亏,曾在萧国作官,其后人遂以萧为姓。
【名人】
萧何,秦末沛县(现江苏沛县)人,西汉初年大臣。早年曾任秦沛县狱吏,后从刘邦起兵。刘邦称帝后,开国首功,位列三杰,以功最高,被拜为相国。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
尹
【姓氏起源】
源于以官为姓。师尹即太师,为官名。二源于以邑名为姓。少昊之子殷受封于尹城(现河南新安),其后遂以尹为姓。
【名人】
尹喜,字公度,号文始先生,周代楚康王之大夫。著有《关尹子》。通历法,善天文,习占星,知前古而预未来。
尹文,战国齐人。哲学家,著有《尹文子》。与宋钘齐名,思想对后期儒家思想有深刻影响。
姚
【姓氏起源】
传说舜的母亲在姚虚(现山东濮县)生下舜,舜之后裔遂有以姚为姓。
【名人】
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峡石(现河南三门峡)人。政治家,官至相国。武则天、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三朝宰相。
姚鼐,姚范的侄子,与方苞、刘大槐创立了清代散文重要流派——桐城派,曾参与《四库全书》的编纂,其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
罗
【姓氏起源】
周代有罗国,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国人以原国名罗为姓。二源于唐朝时,西突厥可汗斛瑟罗入中国,其子孙后以斛瑟罗为氏,改为罗姓。三源于鲜卑族复姓所改。南北朝时北魏复姓破多罗氏,随魏孝文帝南迁都中原洛阳后,改为罗姓。四源于清代皇族爱新觉罗氏,后代有改姓罗。
【名人】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太原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著有《三国演义》。
罗隆基,字努生,江西安福人。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并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世界和平大会宣传部长等职。
毕
【姓氏起源】
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受封于毕邑(现陕西咸阳),世称毕公高,其子孙后代遂以毕为姓。二源于鲜卑族复姓所改。南北朝时,北魏有复姓出连氏,随魏孝文帝南迁都中原洛阳后,改为毕姓。
【名人】
毕昇,湖北英山人。北宋发明家。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
毕淑敏,女,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曾获当代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项。国家一级作家。
郝
【姓氏起源】
商王帝乙时,子期受封于郝乡(现山西太原),其子孙后以邑名郝为姓。二源于唐朝时,南方土蛮有郝、杨、刘三大姓。
【名人】
郝隆,字仕治,东晋名士,博学有名。官至南蛮府参军。“郝隆晒书”表示人腹中装书,很有学问。
邬
【姓氏起源】
春秋时,晋国有大夫祁臧受封于邬邑,其后遂有邬姓。又有晋国司马弥牟为邬郡大夫,其后有邬姓。
【名人】
邬单,春秋时人,孔子72弟子之一。
邬彤,唐朝书法家,人称“寒林栖鸦”。擅写草书,师从怀素。
安
【姓氏起源】
东汉灵帝时,西域安息国太子安清,来当时的京城洛阳,潜心学佛,后定居洛阳,以安为姓。至南北朝时,又有安息世子来中国定居,亦为安姓。二源于鲜卑族复姓所改。南北朝时北魏复姓安迟氏,随魏孝文帝南迁都中原洛阳后,改为安姓。三源于西域时安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曾一度由唐朝管辖,唐高帝时归附中原,后为安姓。又有唐朝胡人安禄山本姓为康,后改为安姓,其后遂以安姓。
【名人】
安期生,一名安期,人称千岁翁、安丘先生,秦琅琊(现山东诸城)人。师从河上公,重视个人修炼,得黄老哲学与仙道文化之传。
常
【姓氏起源】
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子康叔封其子于常邑,其子孙后遂以常为姓。二源于避讳而改。春秋时楚国公族恒惠公之后有恒氏,为避宋真宗赵恒之名讳,取常和恒义同,改为常姓。
【名人】
常遇春,安徽怀远人。明代开国将领,生得体伟勇力,猿臂善射。元末曾参加起义,后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获战功。明洪武年间北征元上都,俘元宗王与将士万名。后于回师途中,暴病而卒。
乐于时傅皮卞齐康伍余元卜顾孟平黄
乐
【姓氏起源】
春秋时,宋国国君宋戴公之子名衎,字乐父。乐父孙子后以祖父字乐为姓,遂有乐姓。
【名人】
乐毅,战国时燕国著名军事将领,曾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其作战指导方略和政治思想对当时和后世都有着重要影响。
乐进,字文谦,三国时魏国曹操猛将。擅打仗,投奔曹操,后跟随曹操讨吕布,攻张绣,战袁绍,多有战功。与张辽共破孙权。
于
【姓氏起源】
周武王第三子受封于邘国,世称邘叔,其后子孙去阝旁为于,遂有于姓。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东海于公裔孙,随魏孝文帝南巡迁都中原洛阳后,改为于姓。三源于唐代淳于氏,为避唐宪宗李纯名讳(音同淳),改为于姓。
【名人】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清山西永宁(现山西离石)人。官至两江总督,以卓著政绩和清廉刻苦著称,深得康熙帝赞誉,百姓爱戴,时称天下廉吏第一。
时
【姓氏起源】
春秋时,宋国公子来受封于时邑,其后子孙遂以邑名时为姓。
【名人】
时大彬,明末清初人,著名紫砂四大家之一的时朋之子。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极有研究。
傅
【姓氏起源】
商王武丁在傅岩(今山西平陆)求得贤人说,后任说为宰相。因说曾于傅岩居住,故称傅说,其后子孙以地名为姓。二源于周朝时,黄帝后裔大由受封于傅邑,是以傅为姓。
【名人】
傅恒,号春和,原姓富察氏。清朝满洲镶黄旗人。曾任尚书、川陕总督、保和殿大学士等职。
傅雷,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南汇人。翻译家,文艺评论家。著有《傅雷家书》,主讲如何教育孩子。译作有罗曼·罗兰、伏尔泰、巴尔扎克的作品,其中以译巴尔扎克作品贡献卓越。
皮
【姓氏起源】
周公的后裔鲁献公之子仲山甫,因辅佐周宣王有功,受封于樊国,人称樊侯,其后子孙遂有以皮为姓。
【名人】
皮日休,唐代文学家。早年立志于功名,游历各地,曾任苏州刺史从事、太常博士。皮日休诗文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继承白居易新乐府传统,语言平易近人;另一种以在苏州时与陆龟蒙唱和时描写吴中山水之作为代表。
卞
【姓氏起源】
周武王之弟叔振铎受周武王封于曹,人称曹叔振铎。曹叔振铎的后裔中有个勇士名庄,受封于卞邑,人称卞庄子,其后子孙遂以卞为姓。
【名人】
卞和,春秋时楚国人,一作和氏,和氏璧的发现者。因献玉而闻名古今。曾先后两次献玉给楚厉王与楚武王,因被鉴定为不是真玉,而获欺君之罪,先后断其左脚与右脚。到楚文王时,他再次献玉,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宝玉。
齐
【姓氏起源】
西周初年,姜子牙受封于营丘(现山东临淄),建齐国,后人以国名齐为姓。二源于春秋时,卫国大夫字齐子,其后有子孙以王父(祖父)之字齐为姓。三源于西北少数民族所改。
【名人】
齐白石,名璜,字苹生,号白石山人,湖南湘潭人。善诗、书、画、篆刻。著有《古树归鸦》《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传》等。曾任北平艺术专科学院教席等职。
康
【姓氏起源】
周朝初年,文王第七子姬封受封于康邑,世称康叔,其后以祖之谥号康为姓。二源于以国名为姓。西域康居国的使者和从康居来中国者,以康为姓,如汉代康孟详。三源于昭武九姓之一(见何姓)。四源于匡姓,宋代为避宋太祖赵匡胤的名讳,改为康姓。
【名人】
康有为,著名学者、思想家、政治家、社会改革家。著有《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等。信奉儒家学说,致力将儒学改造成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任孔教会会长一职。
伍
【姓氏起源】
源于芈姓,以名为姓。春秋时楚国大夫姓芈,名伍参,其后遂以伍为姓。
【名人】
伍员,字子胥,春秋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与父亲兄弟三人在楚为仕,后楚王听信谗言,杀其父兄。伍员逃至吴国,辅佐吴国,后伐楚报仇。吴王夫差灭越后,不听伍员谏,释放越王勾践回国,伍员因吴王信谗被杀,死前他预言越必灭吴,九年后,果然。
余
【姓氏起源】
春秋时,由余本为晋国人,后入秦国为相,其子孙后人以祖名“余”为姓。
【名人】
余日德,明江西南昌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福建按察副使。著有《余德甫集》《午渠集》。与魏裳、汪道昆、张佳胤、张九一并称“后五子”。
余光中,当代著名诗人,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曾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大学。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敲打乐》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
余秋雨,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校长。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曾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著有《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等。
元
【姓氏起源】
元(yuán)姓源出有五:一出自殷商元铣之后,世代相传姓元。二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之后,以地名为氏。三出自拓跋姓,为鲜卑族的后代,至北魏孝文帝时下诏改姓为元氏。四出自复姓纥骨氏、是云氏所改。五出自玄姓,为北宋时为避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圣祖赵玄朗名讳,改姓元氏。
【名人】
元稹,字微之。唐朝时河南(今洛阳市)人,著名诗人,“新乐府”代表人物,著有《元氏长庆集》。
卜
【姓氏起源】
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夏启属下巫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巫师,在夏、商王朝时期掌管卜筮;周王朝时期,掌管卜筮的官员称卜正,其子孙便以职官为姓,世代称卜氏。
【名人】
卜偃,春秋时晋国人,为晋献公掌卜大夫。所有大事举行前,都要由他预卜是否吉利。
顾
【姓氏起源】
夏朝有附庸小国顾国,被商汤起兵灭后,其国人遂以原国名顾为姓。二源于越王勾践的七世孙闽君摇,摇之子后受封为顾余侯,后人以顾为姓。
【名人】
顾恺之,晋无锡人。著有《画论》《画云台山记》《女史箴图》《魏晋胜流画赞》等。博学有名,有才绝、艺绝、痴绝三绝之称。
孟
【姓氏起源】
源于以次序为姓。古时,兄弟之间排行次序为伯(或孟)、仲、叔、季。其中伯为嫡长子,孟为庶长子。春秋时鲁国鲁恒公之子庆父之后孟孙氏,因作乱弒君,后改为孟姓。二源于春秋时卫襄公之子,其字孟公,后子孙以王父字孟为姓。
【名人】
孟明视,百里奚之子,春秋时秦穆公将领。曾被晋俘,归国后,悉心雪耻,背水一战破晋军。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孟子》七篇,世称孟子,后世尊称亚圣。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唐代诗人。著有《孟浩然集》,其诗属于自然一派。
孟郊,唐代著名诗人,著有《孟东野诗集》。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说。
平
【姓氏起源】
战国时期韩国君韩哀侯,将子诺封于平邑(今山西临汾市一带),他的子孙就以封地为姓,相传姓平。
【名人】
平当,字子思,汉朝平陵人,他是当时的明经博士,对于夏禹治水的情形颇有研究,因此成帝封他为骑都尉,负责开合筑堤,防止水患。
黄
【姓氏起源】
颛顼后裔受封于黄,后黄国(现河南潢川)被楚国所灭,其后代子孙四地散居,以国名为姓。二源于古代南方蛮族有黄姓。
【名人】
黄歇,战国时期楚国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封为春申君。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黄香,东汉时文人,历史上的二十四位孝子之一,9岁时,母亲去世,他对父亲格外孝敬,夏天他将床枕扇凉,冬天用身体把被褥温暖后,才让父亲安睡。广读儒家经典,精心钻研道德学术,能写文章,当时京师称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黄庭坚,字鲁直,江西诗派的开创人,并擅行、草书。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苏门四学士”。
和穆萧尹姚邵湛汪祁毛禹狄米贝明臧
和
【姓氏起源】
尧舜帝时有羲和为掌管天地四时之官,其后遂有以和为姓。又说楚国人卞和发现“和氏璧”玉璞,其子孙后代遂以和为姓。
【名人】
和凝,现山东省东平人,初仕后唐,继为后晋宰相。凝生平为文章,长于短歌艳曲,有“曲子相公”之称。著有《红叶稿》,又名《香奁集》。
和岘,字晦仁,北宋浚义(现河南开封)人。自幼博览群书,宋初著名词人。曾任太常博士。
穆
【姓氏起源】
春秋时,宋宣公之弟名和,让自己儿子离开宋国到郑国居住,而将爵位传给宣文公之子夷。名和死后,后人崇其德封谥号为“穆”。其后子孙遂有穆姓。二源于鲜卑族复姓所改。南北朝北魏丘穆陵氏,隋魏孝文帝迁都中原洛阳后,改为穆姓。
【名人】
穆宁,唐朝人。为人正直,为官刚明。官至秘书监。安史之乱时,与颜真卿起兵共抗安禄山。
穆孔晖,字伯潜,号玄庵,现山东聊城东昌人,明代理学家。历任翰林院检讨、南京礼部主事、翰林院侍讲学士、南京太常寺卿等官。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是研究考据学的著作,著有《读易录》《尚书困学》《大学千虑》《玄庵晚稿》等。
萧
【姓氏起源】
周代,宋国微子之后有功受封于萧,建宋之附庸小国萧国(现安徽萧县)。后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以国名为姓,其后即有西汉相国萧何。二源于古代部落首领柏翳之后孟亏,曾在萧国作官,其后人遂以萧为姓。
【名人】
萧何,秦末沛县(现江苏沛县)人,西汉初年大臣。早年曾任秦沛县狱吏,后从刘邦起兵。刘邦称帝后,开国首功,位列三杰,以功最高,被拜为相国。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
尹
【姓氏起源】
源于以官为姓。师尹即太师,为官名。二源于以邑名为姓。少昊之子殷受封于尹城(现河南新安),其后遂以尹为姓。
【名人】
尹喜,字公度,号文始先生,周代楚康王之大夫。著有《关尹子》。通历法,善天文,习占星,知前古而预未来。
尹文,战国齐人。哲学家,著有《尹文子》。与宋钘齐名,思想对后期儒家思想有深刻影响。
姚
【姓氏起源】
传说舜的母亲在姚虚(现山东濮县)生下舜,舜之后裔遂有以姚为姓。
【名人】
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峡石(现河南三门峡)人。政治家,官至相国。武则天、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三朝宰相。
姚鼐,姚范的侄子,与方苞、刘大槐创立了清代散文重要流派——桐城派,曾参与《四库全书》的编纂,其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