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小说网 > 美梦设计师 > 第335章:自由女神的故乡

第335章:自由女神的故乡

推荐阅读: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美梦设计师最新章节!

    科尔马的灵性来自于城中的运河,蜿蜒曲折犹如一条缠绕在一个美丽姑娘身上的温柔的缎带,运河的小桥两端上都一脉相承的有鲜花装点,在运河的任何一个位置定格快门,都是一幅无与伦比的清新画面。

    而河道中最精华的部分,莫过于“小威尼斯”(PetiteVenise)了。

    威尼斯真是一个被神化了的名词,只要有水的地方,都会和威尼斯扯上干系。

    班贝格有“小威尼斯”,阿姆斯特丹是“北方威尼斯”,汉堡是“北德威尼斯”,安纳西是“阿尔卑斯的威尼斯”……不过,这个科尔马“小威尼斯”还着实有点味道。

    小威尼斯区位于法国阿尔萨斯大区科尔马市,这片区域内河道纵横,人文及自然风景异常优美,因此有了“小威尼斯”的美誉。

    它是科尔马最浪漫的地区。因其境内运河和花船而得名。从桥上可以看到以前船夫和洗衣店在水中的倒影,景色美丽。

    说够了科尔马的水,是该说说科尔马灵魂建筑的时候了。

    科尔马那些建于17、18世纪的木筋屋(Fachwerkhaus)是城市的精髓所在。

    一桩桩歪歪扭扭的房子,一根根横七竖八的木头支架,可爱倾斜的尖顶,这些极具德式建筑风格的特色让人仿佛置身德国某个熟悉的小镇。

    而路旁的咖啡浓香和法国大餐又让人真真切切的闻到了法国的殷实气息。

    自由女神像是美利坚的标志,但法兰西却是她的故乡。

    科尔马是自由女神像的作者巴托尔迪的家乡,在科尔马的环形路口,屹立着法国的自由女神像。而在科尔马的广场上,也同样树立着象征自由民主的雕像。

    一个法国小镇,竟然可以把德国建筑风格发挥到极至,这就是科尔马,一个浪漫到谷子里的法德混血儿。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尔马耐人寻味的历史会一直吸引千千万万的游客来感受它血脉中流淌的岁月沧桑。

    叶超站在科尔马的广场上,欣赏着美丽的自由女神像的……胸部,嘿嘿,然后是她的脸,她的手,她的火炬……

    自由女神,出自这个科尔马小镇,出自法国艺术家巴托乐迪之手,但她却是在美国,享誉世界。

    如今,她,自由女神像成为了美国的标志,象征着自由和民主,更象征着勇气。

    故事应该从1834年说起……

    1834年巴托尔迪出生在法国的一个意大利人家庭。

    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酷爱雕塑艺术,自由女神的形象很早就存在于他的心目中了。

    1851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推翻第二共和国后的一天,一群坚定的共和党人在街头筑起防御工事,暮色苍茫时,一个年轻姑娘手持熊熊燃烧的火炬,跃过障碍物,高呼“前进”的口号向敌人冲去,波拿巴分子的枪声响了,姑娘倒在血泊中。

    巴托尔迪耳闻这一事实,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此这位高擎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为他心中自由的象征。

    1865年,巴托尔迪在别人的提议下,决定塑造一座象征自由的塑像,由法国人民捐款,作为法国政府送给美国政府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

    有人认为自由女神像的设计和建造可追溯至1865年,一位在南北战争中支持北军的法国学者、政治活动家拉沃拉叶在其凡尔赛附近的家中一次晚饭后的闲谈中说:“如果应当建立一座雕像来纪念美国的独立,我认为只有我们两国共同建造才是天经地义的。”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在一份发布于2000年的报告中表示,这一说法来自于1885年募款的宣传小册子,并不准确;建造自由女神像的构想最可能出现于1870年。

    根据巴特勒迪自述,上述说法提到的闲谈中他也在场。拉沃拉叶的想法没有成为正式的提议,但启发了巴特勒迪。

    由于拿破仑三世的统治对思想自由的压制,巴特勒迪没有立刻行动,而是仅仅和拉沃拉叶进行了讨论。

    巴特勒迪还联系了埃及赫迪夫伊斯梅尔帕夏,后者曾计划在苏伊士运河塞得港附近建造一座古埃及女性法拉欣身披长袍、高举火炬的形象的巨型灯塔,并为之绘制了草图、制作了模型,最终没有建造。

    和苏伊士运河上这座灯塔类似的计划还有罗得岛太阳神铜像,这座太阳神赫利俄斯形象的古代铜像据推测超过100英尺(30米)高,同样位于港口的入口处,为来往的船只提供灯光引导。

    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中,巴特勒迪作为陆军少校参战。战争中,拿破仑三世被俘获并废黜,巴特勒迪的家乡阿尔萨斯被割让给普鲁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战后巴特勒迪计划前往美国,他和拉沃拉叶认为当时正是和一些有影响力的美国人讨论建造自由女神像的时机。1871年6月,巴特勒迪带着拉沃拉叶的介绍信横渡大西洋,来到美国。

    巴特勒迪甫一到达纽约港便注意到了贝德罗岛。

    他发现往来的船只必然经过这一小岛。他还得知此岛是为美国政府所有,进而欣喜的写信给拉沃拉叶,称此地为“所有州共有的土地”。巴特勒迪会见了很多纽约各界名流,还拜访了时任美国总统格兰特,并得到其保证,认为取得贝德罗岛作为雕像的选址不会太困难。

    巴特勒迪又乘火车两次横穿美国,会见了许多可能对雕像计划持乐观态度的美国人。

    然而,他仍认为美法两国公众对这一计划的支持程度尚不足,因此和拉沃拉叶决定继续等待合适时机。

    巴特勒迪早于1870年即为雕像制作了第一个模型。他的一个美国艺术家朋友将其访美期间带去的草图收藏于罗得岛州的工作室中。

    巴特勒迪返回法国后继续进行雕像的设计。他同时还参与了若干支持法国爱国精神的雕像设计,这其中包括贝尔福的标志性雕塑贝尔福雄狮。

    这座长73英尺(22米)的雕像是为了纪念普鲁士对贝尔福城堡长达三个月的围攻而建造的,表现了挑衅性的情绪,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风格。

    这种浪漫主义风格影响了巴特勒迪对自由女神像的设计没过多久,巴托尔迪在一次婚礼上同一位名叫让娜的姑娘邂逅,让娜长得美丽端庄,仪态万方。

    巴托尔迪认为让她来为“照亮全球的”自由女神像做模特是十分相称的,让娜欣然允诺。

    在雕塑过程中,他们之间产生了纯洁的爱情,终于结为夫妻。

    1869年自由神像的草图设计完成,巴托尔迪便开始全心全意地投入雕塑工作。他曾去过美国旅行,争取美国人对塑像计划的支持,但美国人迟迟没有意识到这一礼品的珍贵。

    1874年造像工程开工,1876年巴托尔迪参加在费城举行的庆祝独立100周年博览会时,为了引起公众的注意,便把自由女神执火炬的手在博览会上展出,才引起一场轰动。

    摆在人们面前的这只手仅食指就长达2.44米,直径1米多,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于是这件几天前还鲜为人知的雕塑品顿时身价百倍,成为美国人人渴望欣赏的艺术珍品。不久,美国国会便通过决议,正式批准总统提出接受女神像的请求,同时确定贝德罗岛为建立女神像的地点。

    1884年自由女神完全竣工,前后历时十年。7月6日,自由女神像正式宣布赠送给美国。

    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服装,头戴光芒四射冠冕,七道尖芒象征七大洲。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象征着挣脱暴政的约束和自由。

    所以,自由女神像,又称为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是法国在1876年赠送给美国的独立100周年礼物。

    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哈德逊河口附近,是雕像所在的美国自由岛的重要观光景点。

    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以法国巴黎卢森堡公园的自由女神像作蓝本,法国著名雕塑家巴托尔迪历时10年艰辛完成了雕像的雕塑工作,女神的外貌设计来源于雕塑家的母亲,而女神高举火炬的右手则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为蓝本。

    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她象征着自由、挣脱暴政的约束,在1886年10月28日落成并揭幕。

    雕像锻铁的内部结构是由后来建造了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居斯塔夫?埃菲尔设计的。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基座为93米,重225吨,是金属铸造,置于一座混凝土制的台基上。

    自由女神的底座是著名的约瑟夫?普利策筹集10万美金建成的,底座是一个美国移民史博物馆。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自由女神像称不上历史古迹,仅是一件人工塑造的艺术品。19世纪末,洲际旅行尚无空中航线,越过大洋的运输工具只有轮船,而纽约港是美国沿海最大的港口。

    作为进出美国的大多数旅客要经过的一个港口,人们在距曼哈顿岛西南角仅3公里远小岛上矗立起了这座自由女神像。

    由于自由女神像恰在航线的附近,进出港口的旅客都可以望见。当海轮驶入上纽约湾内时,由于海面的曲度,此时船上旅客尚不能望见纽约市内高楼,而首先映入眼帘就是这座巨大的雕像。

    雕像手握火炬、向空中高高举起,目视前方,姿态优美。此时,有的旅客向她招手,有的旅客给她拍照。尤其是夜间,火炬内的灯光通明,加上从小岛地面射向巨像的探照灯光,使自由女神雕像更为清晰、壮观。

    同样,当海轮驶离市区码头时,也要在她旁边经过。

    此时,虽然距雕像较远,但由于雕像有高大的基座,依然依稀可见。旅客中有的人向它摆手,有的大声同她“再见”。自由女神像已成为船舶进出纽约港的一大景观。

    一个多世纪以来,耸立在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铜像已成为美利坚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谊的象征,永远表达着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

    进入纽约港的船只上的乘客可以看见屹立的自由女神高举自由火炬。对成千上万个来美国的移民来说,自由女神是摆脱旧世界的贫困和压迫的保证,自由女神像成了美国的象征。

    “自由女神像”名扬世界,他是她一切的一切,都是从法国这个名叫科尔马的神奇小镇开始的。

    叶超还记得,犹太女诗人爱玛?拉扎露丝(Emma Lazarus)的十四行诗《新巨人》有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描述的就是自由女神像:

    不似希腊青铜巨人雕塑,

    拥有征服大地强硬臂膊。

    巍然屹立飞浪落霞关口,

    女神高擎火炬光芒卓烁。

    释放出禁锢已久闪电,

    流离者之母誉名远播。

    敞怀欢迎世界所有来客,

    目光温柔注视双城水郭。

    旧世界守你那浮华炫耀去!

    紧闭双唇迸发出撼世声波:

    把你的疲乏困倦交给我,

    把你的贫穷疾苦交给我,

    那渴望自由呼吸的蜷缩身躯,

    那彼岸无情遗弃的悲惨魂魄。

    不论是无家可归,

    不论是饱受颠簸,

    全都给我,

    全都给我!

    在这通向自由的金门之前,

    我高举照亮黑夜熊熊灯火。

    “自由女神,自由和勇敢的象征,我来了女神,我来解放这里的女神,呵呵……”说完,叶超向科尔马的自由女神像,致敬。

    这种敬意,她,值得拥有。

本站推荐:

美梦设计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龙门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含笑半步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含笑半步仙并收藏美梦设计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