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后宫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晚唐黄袍最新章节!
光叔即位后,一直生活在长安大明宫,又称东内,东内极大,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四倍多。
这么大的地方自然养着成千上万的女子,一旦登上后妃宝座,那就是享乐的天堂。
紫宸殿北有横街,街北即后妃居住的寝殿区。
李沂蹦蹦跳跳回了母亲史才人的宫殿中,史才人正站在门口观望儿子,听身边宦官说着李沂的事,她可是一会儿惊一会儿喜,搂着李沂一边往里走,一边一个劲地啃,嘴里念叨“儿啊”之类。
皇帝后宫一直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的说法,这是皇帝有正规名号的庞大妻妾群。
大唐后宫除皇后以外,另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为四妃即三夫人,正一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为九嫔,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为二十七世妇。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为八十一御妻。
纵观整个大唐后宫妃嫔,也只有光叔一人不仅没册立过皇后,且没册立过四妃。
光叔学习他父亲唐宪宗不立皇后,说是因为怕皇后吃醋,进而干涉自己宠爱别的女人,妨碍自己在三千粉黛中寻欢作乐。这借口令人啼笑皆非,也由此可见他的荒淫无度。
不立皇后,不仅皇帝可以随心所欲,粉黛三千想泡谁就泡谁,间接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则是,后宫的女人们窥视皇后的宝座,暗地里更是你争我夺,其结果必将促使她们更加痴情缠绵于皇帝身边,围着皇帝团团转。
这真是一箭双雕啊,应当说,唐宪宗的这门心思,这个小九九算盘打的确实挺高明。
或许也是唐宪宗很注重吸取历史教训,在他看来,之前的几位唐朝皇后,诸如高宗的武皇后、中宗的韦皇后、肃宗的张皇后。
她们要么牵制皇帝,觊觎皇权;要么党同伐异,拉拢山头;要么假传圣旨,搅乱宫廷。反正都是以皇后的高贵身份干预朝政,都让丈夫一筹莫展,忍气吞声。
唐宪宗的确是在有意压制后妃,只要没有名号,这些妃嫔就没有机会干预朝政,也就不会肆意兴风作浪。
要知道唐宪宗的郭贵妃可是名将郭子仪的孙女,郭子仪忠臣不造反,难保郭家后人效仿藩镇割据的事情再次发生,其目的也是为了避免郭家坐大。
唐宪宗执意不立皇后的做法,为后来的儿孙们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继任的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生前都没有册立过皇后。
显而易见,不立皇后的甜头,唐宪宗本人以及他的儿子、孙子都尝到了,作为男人,没有限制的欲望,使他们看起来活的很阳光灿烂。然而,在品尝到这种潇洒走一回的甜头时,他们也吞下了致命的苦果。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唐宪宗经常吃长生不老药以及壮阳药,这样一来,越吃身体越虚弱,越虚弱越吃,如此的恶性循环,致使其身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性情变得暴躁无常,以至于滥杀无辜,搞得身边人人自危,最后,愣是叫太监给毒死了。
至于他的那两个儿子、三个孙子,比如穆宗、敬宗、武宗皇帝,和他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御女多多,达到快感,他们经常吃方士配的金丹,淫乐不悛。
穆宗是吃药吃死了。敬宗呢?因为太荒淫无度,也叫宦官给杀了。
他们的年纪都不是很大,唐宪宗和敬宗是暴死的,那不用说了。穆宗活了三十岁;文宗活了三十三岁;武宗活了三十三岁;宣宗尽管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岁数虽然相对大一些,也只活了五十岁,但他在位仅十三年,亦算不上长寿。
很显然,他们如此的短寿,与他们的纵欲过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不立皇后,使唐宪宗及其后世子孙得到了性福,避免了来自皇后和外戚势力的干扰,同时也引发了不少问题。
一是虽满足了一己私欲,但却缺少了皇后的监管,致使皇帝大都荒淫短命;二是生母地位较低,皇太子缺失了应有的威信,无形中淡化了人们对于皇权的尊崇;三是没有了争权对手,宦官势力越发猖獗。
唐朝后期,宦官欺负太子、谋害皇帝如同儿戏,说让谁当皇帝就让谁当皇帝,虽说宦官手中掌握着宫中禁军左右神策军实权,但究其根源,不能不说与后位空虚有着莫大关联,至少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唐宪宗作为唐朝晚期不立皇后的皇帝,有着这样一位带头大哥,对晚唐而言,皇权旁落和帝国覆亡,唐宪宗有着不容忽视的责任。
光叔身边最大的妃嫔也只是吴昭仪,生了四皇子夔王李滋。其次是李沂目前所见过的张婕妤、梁美人、罗才人、长城郡夫人钱氏、武威郡夫人曹氏、南安郡夫人仇氏。
最受宠的当属于晁美人,生了光叔的长子李温,也就是后来的唐懿宗李漼。
娘俩儿正谈着心,皇帝圣旨来了。一番勉力,一顿赞扬,赏赐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一个则是可开府仪同三司守镇州大都督充成德军节度使镇冀深赵观察处置等使。
镇州大都督、成德军节度使、镇冀深赵观察处置等使,这是虚的,且不说是不是虚衔,安史之乱后,河北三镇就是独立的藩镇势力,赏这官职有点那种自我安慰的精神。
真正有用的是开府仪同三司,唐代散官的最高官阶,从一品。开府,指以自己的名义自置幕府与幕僚部属。开到什么级别,用什么级别的仪仗,明确了同三司一样的待遇。
三司,就是三公三师。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是为三公。
这表示庆王李沂可出阁开府了!不用生活在皇宫内院或呆在十六王宅里。从此可以树立旗帜,来处理自己所理军政事务,开府建牙可以自由任免下属官员,甚至有权利制定实行部分法律政策。
古代官僚根据级别不同,设置的府第形制、规模也不一样,即使有钱,也不能盖更大的府第,否则就是违制,而违制是谋反的前兆,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同样出门的仪式也有严格的制度,鸣锣开道,旗、牌、伞、扇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所以,开府仪同三司尽管不是具体的职务,但不仅仅是个荣誉,也是社会地位的肯定。
在唐代,官多而职位少,因此许多裁撤的官员给予散官,也是一种变相的储备人才。唐代以散官定官员班位,而以职事官定其职守。
散官,又被称为散位、本品或本阶,文武百官都拥有散位、本品,是随人走的,不论干什么都是不变的。职事官随个人的才能录用,迁徙不定;本品则依对官吏劳绩的考核而稳步上升。
在入仕之初,官员首先获得的是本品;在任满解职的时候,这本品依然维系着官员个人的身份地位;在授予职事官时,本品的高低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比如散官似军衔,决定的是级别和待遇问题;职事官则似军职,决定的是权力和义务的问题。
这让李沂很兴奋,不说做不做太子,最起码不用呆在皇宫坐以待毙,出去有府第了,总能想到办法,毕竟活下去才是第一条。
也是这一年,太皇太后郭氏崩于兴庆宫。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这位郭太皇太后可是唐宪宗的嫡妻郭贵妃,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前前后后经历了八个皇帝,五次位居皇太后或太皇太后之尊。
她是唐德宗的外甥女,唐顺宗的表妹兼儿媳妇,唐宪宗的表姑兼结发妻子,她是唐穆宗的母亲,后来又历经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四朝,地位相当尊贵之极。
光叔对于生母郑太后孝养至诚,亲奉在宫内。此时宫中除了郑太后以外,还有两位太后。一位是文宗生母积庆太后萧氏,另一位是当年郑太后曾经服侍过的郭贵妃,郭氏在其子穆宗登基后成为太后,孙子敬宗登基后又成为太皇太后。
郭氏自被穆宗尊为太后起,一直以来都是唐朝皇室的母仪代表,不论郭氏与每位皇帝之间亲疏与否,郭氏一直都受到每位皇帝的尊敬与孝养,即使敬宗、文宗各自尊生母为太后,对于郭氏的孝养依然如旧。
但是光叔登基后,因生母郑太后曾为郭太皇太后当年的侍女,主仆关系并不好,两人之间素有旧怨,连带着光叔也对郭太皇太后有所疏远,因此相较于先前诸帝,光叔对郭太皇太后的孝养较为疏薄,引起郭太皇太后的不悦。
因对光叔的礼薄不满,故郁郁不乐,郭氏与几名侍从登临勤政楼,准备跳楼自尽,左右侍从赶紧拦住。但这件事还是在宫内传开,多数人认为是光叔不孝所至。光叔听闻郭太皇太后跳楼一事后,非常愤怒。当晚,郭太皇太后在兴庆宫突然暴崩身亡。
朝野上下一致认为,郭太皇太后是被光叔派人毒死的。因为,下毒是唐代消灭仇敌的惯用手法,因此,谁又能否认,郭太皇太后之死与光叔毫无关系呢?当然,这是私下聊聊。
李沂以前只在电视剧里看到过后妃争宠,他现在可是亲眼目睹了宫闱斗争,不得不让人感慨!
史书后妃传中列有大唐皇后二十六人、妃嫔十人,还有见于史书的女子约六十人。传中的三十六个后妃,有十五个结局凄惨。九个死于政敌毒手,两个死于争宠,两个失踪,一个自杀,一个获罪而死。
宫闱斗争占了半数,后妃们这一生,何其可笑,何其可悲,又何其可叹!
后宫佳丽三千,有得意的,自然就有失意的,妒嫉、孤独、忧愁、烦恼,命运莫测,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坐在高座上的后妃们被这种种情绪所围扰,为了安享天年,叫她们如何不争不斗?
妃嫔互相之间勾心斗角,却又持着底线不伤人,争风吃醋,谋取皇帝的宠爱。
例如武则天。那纯粹是血淋淋的屠杀,当然这种情况往往是皇帝已经死了,或是皇帝太懦弱受制于后妃,或是后妃太得宠,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最怕的就是有计谋的争斗,甚至是政治斗争的延伸,这样的方式有很多,口蜜腹剑、勾结外臣、利用巫术、借刀杀人、冤狱陷害。多数时候,宫闱斗争不仅仅是女人之间争个宠那么简单,而是政治上的一种斗争。
参与进来的人何止嫔妃本人?宦官、外臣、长公主、皇帝奶妈都有可能是宫斗的主角。这完全已经不是后妃间的相斗了,而是后妃与第三方势力在争斗。
后宫风云着实令人无比唏嘘!
光叔即位后,一直生活在长安大明宫,又称东内,东内极大,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四倍多。
这么大的地方自然养着成千上万的女子,一旦登上后妃宝座,那就是享乐的天堂。
紫宸殿北有横街,街北即后妃居住的寝殿区。
李沂蹦蹦跳跳回了母亲史才人的宫殿中,史才人正站在门口观望儿子,听身边宦官说着李沂的事,她可是一会儿惊一会儿喜,搂着李沂一边往里走,一边一个劲地啃,嘴里念叨“儿啊”之类。
皇帝后宫一直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的说法,这是皇帝有正规名号的庞大妻妾群。
大唐后宫除皇后以外,另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为四妃即三夫人,正一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为九嫔,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为二十七世妇。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为八十一御妻。
纵观整个大唐后宫妃嫔,也只有光叔一人不仅没册立过皇后,且没册立过四妃。
光叔学习他父亲唐宪宗不立皇后,说是因为怕皇后吃醋,进而干涉自己宠爱别的女人,妨碍自己在三千粉黛中寻欢作乐。这借口令人啼笑皆非,也由此可见他的荒淫无度。
不立皇后,不仅皇帝可以随心所欲,粉黛三千想泡谁就泡谁,间接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则是,后宫的女人们窥视皇后的宝座,暗地里更是你争我夺,其结果必将促使她们更加痴情缠绵于皇帝身边,围着皇帝团团转。
这真是一箭双雕啊,应当说,唐宪宗的这门心思,这个小九九算盘打的确实挺高明。
或许也是唐宪宗很注重吸取历史教训,在他看来,之前的几位唐朝皇后,诸如高宗的武皇后、中宗的韦皇后、肃宗的张皇后。
她们要么牵制皇帝,觊觎皇权;要么党同伐异,拉拢山头;要么假传圣旨,搅乱宫廷。反正都是以皇后的高贵身份干预朝政,都让丈夫一筹莫展,忍气吞声。
唐宪宗的确是在有意压制后妃,只要没有名号,这些妃嫔就没有机会干预朝政,也就不会肆意兴风作浪。
要知道唐宪宗的郭贵妃可是名将郭子仪的孙女,郭子仪忠臣不造反,难保郭家后人效仿藩镇割据的事情再次发生,其目的也是为了避免郭家坐大。
唐宪宗执意不立皇后的做法,为后来的儿孙们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继任的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生前都没有册立过皇后。
显而易见,不立皇后的甜头,唐宪宗本人以及他的儿子、孙子都尝到了,作为男人,没有限制的欲望,使他们看起来活的很阳光灿烂。然而,在品尝到这种潇洒走一回的甜头时,他们也吞下了致命的苦果。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唐宪宗经常吃长生不老药以及壮阳药,这样一来,越吃身体越虚弱,越虚弱越吃,如此的恶性循环,致使其身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性情变得暴躁无常,以至于滥杀无辜,搞得身边人人自危,最后,愣是叫太监给毒死了。
至于他的那两个儿子、三个孙子,比如穆宗、敬宗、武宗皇帝,和他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御女多多,达到快感,他们经常吃方士配的金丹,淫乐不悛。
穆宗是吃药吃死了。敬宗呢?因为太荒淫无度,也叫宦官给杀了。
他们的年纪都不是很大,唐宪宗和敬宗是暴死的,那不用说了。穆宗活了三十岁;文宗活了三十三岁;武宗活了三十三岁;宣宗尽管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岁数虽然相对大一些,也只活了五十岁,但他在位仅十三年,亦算不上长寿。
很显然,他们如此的短寿,与他们的纵欲过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不立皇后,使唐宪宗及其后世子孙得到了性福,避免了来自皇后和外戚势力的干扰,同时也引发了不少问题。
一是虽满足了一己私欲,但却缺少了皇后的监管,致使皇帝大都荒淫短命;二是生母地位较低,皇太子缺失了应有的威信,无形中淡化了人们对于皇权的尊崇;三是没有了争权对手,宦官势力越发猖獗。
唐朝后期,宦官欺负太子、谋害皇帝如同儿戏,说让谁当皇帝就让谁当皇帝,虽说宦官手中掌握着宫中禁军左右神策军实权,但究其根源,不能不说与后位空虚有着莫大关联,至少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唐宪宗作为唐朝晚期不立皇后的皇帝,有着这样一位带头大哥,对晚唐而言,皇权旁落和帝国覆亡,唐宪宗有着不容忽视的责任。
光叔身边最大的妃嫔也只是吴昭仪,生了四皇子夔王李滋。其次是李沂目前所见过的张婕妤、梁美人、罗才人、长城郡夫人钱氏、武威郡夫人曹氏、南安郡夫人仇氏。
最受宠的当属于晁美人,生了光叔的长子李温,也就是后来的唐懿宗李漼。
娘俩儿正谈着心,皇帝圣旨来了。一番勉力,一顿赞扬,赏赐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一个则是可开府仪同三司守镇州大都督充成德军节度使镇冀深赵观察处置等使。
镇州大都督、成德军节度使、镇冀深赵观察处置等使,这是虚的,且不说是不是虚衔,安史之乱后,河北三镇就是独立的藩镇势力,赏这官职有点那种自我安慰的精神。
真正有用的是开府仪同三司,唐代散官的最高官阶,从一品。开府,指以自己的名义自置幕府与幕僚部属。开到什么级别,用什么级别的仪仗,明确了同三司一样的待遇。
三司,就是三公三师。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是为三公。
这表示庆王李沂可出阁开府了!不用生活在皇宫内院或呆在十六王宅里。从此可以树立旗帜,来处理自己所理军政事务,开府建牙可以自由任免下属官员,甚至有权利制定实行部分法律政策。
古代官僚根据级别不同,设置的府第形制、规模也不一样,即使有钱,也不能盖更大的府第,否则就是违制,而违制是谋反的前兆,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同样出门的仪式也有严格的制度,鸣锣开道,旗、牌、伞、扇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所以,开府仪同三司尽管不是具体的职务,但不仅仅是个荣誉,也是社会地位的肯定。
在唐代,官多而职位少,因此许多裁撤的官员给予散官,也是一种变相的储备人才。唐代以散官定官员班位,而以职事官定其职守。
散官,又被称为散位、本品或本阶,文武百官都拥有散位、本品,是随人走的,不论干什么都是不变的。职事官随个人的才能录用,迁徙不定;本品则依对官吏劳绩的考核而稳步上升。
在入仕之初,官员首先获得的是本品;在任满解职的时候,这本品依然维系着官员个人的身份地位;在授予职事官时,本品的高低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比如散官似军衔,决定的是级别和待遇问题;职事官则似军职,决定的是权力和义务的问题。
这让李沂很兴奋,不说做不做太子,最起码不用呆在皇宫坐以待毙,出去有府第了,总能想到办法,毕竟活下去才是第一条。
也是这一年,太皇太后郭氏崩于兴庆宫。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这位郭太皇太后可是唐宪宗的嫡妻郭贵妃,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前前后后经历了八个皇帝,五次位居皇太后或太皇太后之尊。
她是唐德宗的外甥女,唐顺宗的表妹兼儿媳妇,唐宪宗的表姑兼结发妻子,她是唐穆宗的母亲,后来又历经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四朝,地位相当尊贵之极。
光叔对于生母郑太后孝养至诚,亲奉在宫内。此时宫中除了郑太后以外,还有两位太后。一位是文宗生母积庆太后萧氏,另一位是当年郑太后曾经服侍过的郭贵妃,郭氏在其子穆宗登基后成为太后,孙子敬宗登基后又成为太皇太后。
郭氏自被穆宗尊为太后起,一直以来都是唐朝皇室的母仪代表,不论郭氏与每位皇帝之间亲疏与否,郭氏一直都受到每位皇帝的尊敬与孝养,即使敬宗、文宗各自尊生母为太后,对于郭氏的孝养依然如旧。
但是光叔登基后,因生母郑太后曾为郭太皇太后当年的侍女,主仆关系并不好,两人之间素有旧怨,连带着光叔也对郭太皇太后有所疏远,因此相较于先前诸帝,光叔对郭太皇太后的孝养较为疏薄,引起郭太皇太后的不悦。
因对光叔的礼薄不满,故郁郁不乐,郭氏与几名侍从登临勤政楼,准备跳楼自尽,左右侍从赶紧拦住。但这件事还是在宫内传开,多数人认为是光叔不孝所至。光叔听闻郭太皇太后跳楼一事后,非常愤怒。当晚,郭太皇太后在兴庆宫突然暴崩身亡。
朝野上下一致认为,郭太皇太后是被光叔派人毒死的。因为,下毒是唐代消灭仇敌的惯用手法,因此,谁又能否认,郭太皇太后之死与光叔毫无关系呢?当然,这是私下聊聊。
李沂以前只在电视剧里看到过后妃争宠,他现在可是亲眼目睹了宫闱斗争,不得不让人感慨!
史书后妃传中列有大唐皇后二十六人、妃嫔十人,还有见于史书的女子约六十人。传中的三十六个后妃,有十五个结局凄惨。九个死于政敌毒手,两个死于争宠,两个失踪,一个自杀,一个获罪而死。
宫闱斗争占了半数,后妃们这一生,何其可笑,何其可悲,又何其可叹!
后宫佳丽三千,有得意的,自然就有失意的,妒嫉、孤独、忧愁、烦恼,命运莫测,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坐在高座上的后妃们被这种种情绪所围扰,为了安享天年,叫她们如何不争不斗?
妃嫔互相之间勾心斗角,却又持着底线不伤人,争风吃醋,谋取皇帝的宠爱。
例如武则天。那纯粹是血淋淋的屠杀,当然这种情况往往是皇帝已经死了,或是皇帝太懦弱受制于后妃,或是后妃太得宠,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最怕的就是有计谋的争斗,甚至是政治斗争的延伸,这样的方式有很多,口蜜腹剑、勾结外臣、利用巫术、借刀杀人、冤狱陷害。多数时候,宫闱斗争不仅仅是女人之间争个宠那么简单,而是政治上的一种斗争。
参与进来的人何止嫔妃本人?宦官、外臣、长公主、皇帝奶妈都有可能是宫斗的主角。这完全已经不是后妃间的相斗了,而是后妃与第三方势力在争斗。
后宫风云着实令人无比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