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六章 独裁者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宋帆最新章节!
共和元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得稍早一些。
汴京,驸马府,也是如今的首相府。今年这儿要比前两年热闹上许多,这倒不仅仅是因为杨帆身晋太宰之位,家中宾客增多,还因为杨家众人今年皆已回到京城过冬。
自从驸马府建成以来,周若英一直坐镇江南,茂德帝姬也仅仅住过几个月而已。两年时间里,这儿多是杨帆一人居住,又加之他官位不显,府上自是门可罗雀、冷冷清清。至于周若英与茂德帝姬滞留江南不归之事,原先的说法是江南的冬日要暖和一些,两人乐不思京。
现如今周若英与茂德帝姬回京过冬,这样的说法自然是站不住脚。而对于聪明人来说,此时不难看出,杨帆家眷这两年里久居江南,其实是为了躲避京城的战乱。而当时虽然金人还未攻宋,在绝大多数人并不认为京城有险的情况下,杨帆早已料到了后来的状态。
时至今日,对于杨帆神机妙算之言可谓是老生常谈,但开始的惊艳过后,人们已经审美疲劳,相信他是天神下凡的人越来越少,而对于他之所以能够料事如神的原因,更多的人开始将它归结为杨帆拥有着一支庞大而神秘的暗探力量,至少官场之中杨帆的敌人已经深信此点,并且时时刻刻体会着它的可怕之处。
杨帆虽然被赵佶任命为太宰,但朝堂之内反对他的官员甚多,这些人有的公然对抗杨帆,结果自然是被踢出官场;而有的则是阳奉阴违,想在背后给杨帆使绊子,结果他们之中大多人亦被杨帆改组的“调查局”给揪了出来。
……
雪在地上堆积了白皑皑的一层,映着大街上的朱红灯笼,仿如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红霜。
夜深人静,北风凛冽,嚓嚓的轧雪之声响起,一辆黑色马车驶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之上,慢慢地来到了首相府的门前。身着黑色皮袍的燕青跳下马车,随着门前一名待卫进入府内。
来到杨帆的书房,便见房内灯火明亮,想来是杨帆正在处理着公务。燕青咳嗽一声,听见首相大人出声示意他进去,才轻轻推门而入。
“哪儿又出幺蛾子了?”杨帆抬头问道。
“是御史台的凌千秋,这厮今晚纠集了七名御史还有礼部三名官员,密谋联名写下血书,偷偷递与皇上。”
“哈!这凌千秋人品的确不怎么样,昨日里还亲自来我这儿送礼示好,今日便在背后捅我刀子。不过,上血书这么老土的办法还想用,看来他们也是黔驴技穷了。”
“不管什么书,他们根本呈不到皇上那儿,宫中属下盯得紧着呢,他们以为买通了里面的太监便可事成,殊不知一切全在咱们的掌握之中。”
“唉,其实他们就是把血书送到皇上面前,又能起什么作用?皇上经过这两次京城保卫战,早已对操持政务彻底厌倦。既然我承诺他让赵家子弟一代代地安享皇位,他自是乐得逍遥自在。”
“他们又没能力造反,自然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皇上身上。只是,大人,这些人该如何处置?”
“查过他们的底细没有,有没有掌握可以将他们罢官的证据?”
“自然是有,咱们大宋这帮官啊,别说罢官了,随便拉出一个杀头,都少有冤枉的。只是这段时间被咱们赶下台去的官员太多,属下担心朝庭的政务会有耽搁。”
“无妨!大宋最不缺的便是当官和想当官的人,少一些官员,便少一些尸位素餐之人,老百姓也会更轻松一些。至于那些政务,暂时由太学行政学院的实习生处理着,等明年科考之后再补齐关键位置便可。”
“是!”
“还有,对海陆空三个军官学院新入学人员的审查怎么样了?”
燕青挠挠头:“这段时间事情实在太多,属下人手有点紧,故而……”
“还得加紧才行。现如今是一个难得的和平时期,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敌对势力都暂时无暇武力对付我们。可这个时间不会太长,咱们必须尽快完成新军的组建。”
“是!属下会尽快摸清那些学员的底细。”
杨帆点点头:“人手不够的话,可先从林冲的新军第一师中挑选一些。”
“属下明白!”
杨帆再嘱咐几句,燕青才告退而去。
大宋共和元年的冬天算不得平稳。这个冬天里,京城的民居、茶馆、酒楼之中,时常有或明或暗的聚会人员被人揪出关入大牢,各地更有许多大小官员被突然罢官定罪。如此情形之下,个别地方的政务也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然则这些所谓的问题,最大不过是朝庭的税收征交不上、百姓的申诉无人处理等事罢了。这些问题在神工集团和一些实习太学生的联合解决下,大宋各地并未暴发大的混乱。
及至第二年的春天,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科考如期进行。正如杨帆所说,大宋并不缺想当官的人,莫说杨帆最多算是一个把持朝政的“奸臣”,便是真正历史上被金人给灭了国,汉人之中不照样多的是认了新主子、做了汉奸之臣的人?
到了共和二年的初夏,新的官场体系重新建立起来,杨帆基本完成对朝堂上下的清洗。而在那些下野官员的眼里,杨帆也彻底成了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独裁者”。
当然,很多的下野官员自不会甘心,他们仍是每日里奔走串连,誓要把杨帆这个奸臣赶下台去。他们发现,自从他们下野之后,只要不作奸犯科,不被抓住把柄,无论他们怎么折腾,杨帆一系都奈何不得他们。于是乎,这些人便渐渐对各项朝政找起茬来,后来还效仿神工集团开办起大大小小的报纸,用以对执政者的各项失误进行揭露和抨击。
对于这些形同“谋反”的行径,杨帆当局却是异常的温和,只要他们不搞武力暴动,便不去理会他们,甚至对于他们揭露的非法勾当,若是经查属实,还要公开处理,对“自己人”下手。
当然,因为没有权力在手,他们也无力将杨帆赶下台去。便在这种“独裁”与“反独裁”的争斗中,大宋悄然来到了共和五年。
共和元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得稍早一些。
汴京,驸马府,也是如今的首相府。今年这儿要比前两年热闹上许多,这倒不仅仅是因为杨帆身晋太宰之位,家中宾客增多,还因为杨家众人今年皆已回到京城过冬。
自从驸马府建成以来,周若英一直坐镇江南,茂德帝姬也仅仅住过几个月而已。两年时间里,这儿多是杨帆一人居住,又加之他官位不显,府上自是门可罗雀、冷冷清清。至于周若英与茂德帝姬滞留江南不归之事,原先的说法是江南的冬日要暖和一些,两人乐不思京。
现如今周若英与茂德帝姬回京过冬,这样的说法自然是站不住脚。而对于聪明人来说,此时不难看出,杨帆家眷这两年里久居江南,其实是为了躲避京城的战乱。而当时虽然金人还未攻宋,在绝大多数人并不认为京城有险的情况下,杨帆早已料到了后来的状态。
时至今日,对于杨帆神机妙算之言可谓是老生常谈,但开始的惊艳过后,人们已经审美疲劳,相信他是天神下凡的人越来越少,而对于他之所以能够料事如神的原因,更多的人开始将它归结为杨帆拥有着一支庞大而神秘的暗探力量,至少官场之中杨帆的敌人已经深信此点,并且时时刻刻体会着它的可怕之处。
杨帆虽然被赵佶任命为太宰,但朝堂之内反对他的官员甚多,这些人有的公然对抗杨帆,结果自然是被踢出官场;而有的则是阳奉阴违,想在背后给杨帆使绊子,结果他们之中大多人亦被杨帆改组的“调查局”给揪了出来。
……
雪在地上堆积了白皑皑的一层,映着大街上的朱红灯笼,仿如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红霜。
夜深人静,北风凛冽,嚓嚓的轧雪之声响起,一辆黑色马车驶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之上,慢慢地来到了首相府的门前。身着黑色皮袍的燕青跳下马车,随着门前一名待卫进入府内。
来到杨帆的书房,便见房内灯火明亮,想来是杨帆正在处理着公务。燕青咳嗽一声,听见首相大人出声示意他进去,才轻轻推门而入。
“哪儿又出幺蛾子了?”杨帆抬头问道。
“是御史台的凌千秋,这厮今晚纠集了七名御史还有礼部三名官员,密谋联名写下血书,偷偷递与皇上。”
“哈!这凌千秋人品的确不怎么样,昨日里还亲自来我这儿送礼示好,今日便在背后捅我刀子。不过,上血书这么老土的办法还想用,看来他们也是黔驴技穷了。”
“不管什么书,他们根本呈不到皇上那儿,宫中属下盯得紧着呢,他们以为买通了里面的太监便可事成,殊不知一切全在咱们的掌握之中。”
“唉,其实他们就是把血书送到皇上面前,又能起什么作用?皇上经过这两次京城保卫战,早已对操持政务彻底厌倦。既然我承诺他让赵家子弟一代代地安享皇位,他自是乐得逍遥自在。”
“他们又没能力造反,自然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皇上身上。只是,大人,这些人该如何处置?”
“查过他们的底细没有,有没有掌握可以将他们罢官的证据?”
“自然是有,咱们大宋这帮官啊,别说罢官了,随便拉出一个杀头,都少有冤枉的。只是这段时间被咱们赶下台去的官员太多,属下担心朝庭的政务会有耽搁。”
“无妨!大宋最不缺的便是当官和想当官的人,少一些官员,便少一些尸位素餐之人,老百姓也会更轻松一些。至于那些政务,暂时由太学行政学院的实习生处理着,等明年科考之后再补齐关键位置便可。”
“是!”
“还有,对海陆空三个军官学院新入学人员的审查怎么样了?”
燕青挠挠头:“这段时间事情实在太多,属下人手有点紧,故而……”
“还得加紧才行。现如今是一个难得的和平时期,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敌对势力都暂时无暇武力对付我们。可这个时间不会太长,咱们必须尽快完成新军的组建。”
“是!属下会尽快摸清那些学员的底细。”
杨帆点点头:“人手不够的话,可先从林冲的新军第一师中挑选一些。”
“属下明白!”
杨帆再嘱咐几句,燕青才告退而去。
大宋共和元年的冬天算不得平稳。这个冬天里,京城的民居、茶馆、酒楼之中,时常有或明或暗的聚会人员被人揪出关入大牢,各地更有许多大小官员被突然罢官定罪。如此情形之下,个别地方的政务也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然则这些所谓的问题,最大不过是朝庭的税收征交不上、百姓的申诉无人处理等事罢了。这些问题在神工集团和一些实习太学生的联合解决下,大宋各地并未暴发大的混乱。
及至第二年的春天,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科考如期进行。正如杨帆所说,大宋并不缺想当官的人,莫说杨帆最多算是一个把持朝政的“奸臣”,便是真正历史上被金人给灭了国,汉人之中不照样多的是认了新主子、做了汉奸之臣的人?
到了共和二年的初夏,新的官场体系重新建立起来,杨帆基本完成对朝堂上下的清洗。而在那些下野官员的眼里,杨帆也彻底成了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独裁者”。
当然,很多的下野官员自不会甘心,他们仍是每日里奔走串连,誓要把杨帆这个奸臣赶下台去。他们发现,自从他们下野之后,只要不作奸犯科,不被抓住把柄,无论他们怎么折腾,杨帆一系都奈何不得他们。于是乎,这些人便渐渐对各项朝政找起茬来,后来还效仿神工集团开办起大大小小的报纸,用以对执政者的各项失误进行揭露和抨击。
对于这些形同“谋反”的行径,杨帆当局却是异常的温和,只要他们不搞武力暴动,便不去理会他们,甚至对于他们揭露的非法勾当,若是经查属实,还要公开处理,对“自己人”下手。
当然,因为没有权力在手,他们也无力将杨帆赶下台去。便在这种“独裁”与“反独裁”的争斗中,大宋悄然来到了共和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