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心在海洋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武道宗师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裂明最新章节!
属于大明朝的历史至此而终,但是大明皇帝最后的下落却是始终是一个秘,隆武最后的诏书只是宣告天下退位。而易飞也是终于在半强迫下登上了帝位,出乎易飞的意料,天下倒是没有什么沸腾的声音,除了个别的大明遗民的号哭,几乎没有任何置疑声音。对于这些大明遗民,易飞也并没有找他们的麻烦,如今国内矛盾已经近乎被铲除干净,目的已经达到,易飞也不想多造杀戮。
国号被定为‘中’,这个字易飞也是觉得亲切,而且取自易经‘龙德而正中者也’。若是按照易飞的心愿,中华帝国是个不错的名字,但是却是遭到了群臣的一致反对,言自古来便无这种离经叛道的国号。从善如流的易飞,也是没有勉强,定下了这个国号。
大中帝国,完全沿自大明。疆土也是承袭于大明,政治制度几乎是照搬大明的内阁制。但是唯一区别的是,内阁大臣从七人上升至九人,分为已经升级为九部的部长组成。如今的六司早已经不敷使用。如今更是扩充为九部,政务部、镇抚部、司法部、科技部、财政部、税务部、国安部、教化部以及完全独立的国防部。
其中改变最大的则是国防部,有了后世的经验,易飞也是定下了国防部最高领导必须是文官,而且这个文官也必须是从军队将领之中产生,一旦出任国防部长,就必须将军中职位全部放弃,从武官转为文官。而且这个位置任期五年,每人只能留任一届,也就是说任何人在这个位置上最多只能干上十年。十年是一个很有讲究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主事人也许刚刚形成足够大的人脉网和威严,但是却不会再有更多巩固的时间。
而如今的镇西军能够坐于这个位置的,大概也只有罗立一人,但是罗立早就已经在全军中树立了威严,但是好在易飞是开国皇帝,也是可以压制的住罗立。十年任期一满,再换上来的人根本不可能有罗立这种稳坐镇西军第二把交椅的威信,根本不可能号令的住全**马。
而国防部权力也是大大的缩水,而权力更加集中于政务部手中。国防部是以大明五军大都督府的基础上修改而来,而原本属于五军都督府的调兵权第一个被解除,而后勤保障更是收归政务部,国防部只保留训练、将官考核,以及和平时的对于各种假想敌,以及假想国进行战略层面上的分析,以及制定各种战略上的出兵方案。不过,一旦战时,国防部就会凌驾于各部之上,各种需要都会拥有优先权。
对于京城的政治格局,倒是没有太大的变化,大明这套制度在目前也是已经足够使用的了。但是放眼全国,大明制度却是有些漏洞,因为朱元璋设置十三省后,但是各省内有的府很大,而有的府又很小。李自成进京后,也是在省和府之间添加一个防御使,把那些小的府聚集在一个防御使手中。防御使这个职务是牛金星提出来的,后来这套改革思路被满清全盘抄了去,换了个名字叫道台。
不过如今的李自成显然还没有看到能够进京的希望,也就谈不上如何设置全国局面。因此,这个加强中央集权的办法也是毫不犹豫被易飞拿来用了,虽然他根本不想加强控制,也无意沿用传统的流官制,但是毕竟他接手的不是一个真正的帝国,而是一个完全的封建国家。要是搞出来大跃进,易飞自然知道会死的很难看。防御使这件事群臣倒没什么意见,虽然没有听说过,但是经过易飞的解说后,他们也是觉得防御使的工作是进一步加强省对地方的控制,这对于牢牢控制地方还是有着十分巨大的好处,因此设置这个防御使也是值得一试。
另外一点就是易飞也是将省长(巡抚)这个职务实体化。在明朝初年,朱元璋煞费苦心地在省一级搞分权制衡,设立了布政使、按察使和指挥使三个职务,把行政、检察和军权分开,指望这三者能互相牵制,减轻贪污腐化。
这套系统的效果不好说,毕竟是几百年前的事,谁都没有切身体会,但无疑不符合中央集权的思路。明初设立巡抚本来是用做地方巡查的,渐渐地演变成了集全省大权于一身的省长,完全控制了下面的三使。既然按察使不可能监督巡抚,中央就干脆再设立一个巡按来监督巡抚这个原本的监督官。
这也是拜牛金星的所赐,这个人的另外一项改革就是把明朝乱七八糟的巡抚制度实体化,每省只设立一个巡抚,理清权责。牛金星准备好了制度和典章没多久,李自成就被击败退出了北京,满清进北京之后,发现大顺的这套行政制度明显比明朝的合理,就抓过来自己用了,按照牛金星的设想,在全国完成了巡抚实体化和规范化。
易飞的这个提议也是立即得到了群臣的支持,谁也不想自己当官时掣肘太多。而易飞的考虑则是,已经在各地实行了镇抚制,官员有专门的监督机构,也不需要太多重叠于一块的部门,那样只会增加混乱和推卸、扯皮的机会。而且职权和管辖范围一定明确,再想扯皮代价就高了。
r/>不过,大顺和满清的巡抚实体化目的都是为了加强集权,从根本上确立巡抚掌握一省的行政、司法、立法全权。但在易飞的设想中,巡抚是只拥有行政权的省长,更像是朱元璋构想的布政使。因为九部的建立,各地也是会建立各种微型的九部,巡抚只是负责协调各部的运作,无法再深入的进行干预。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权利过大产生**的机会,但是至于效果如何,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毕竟在山西实行的这种制度已经体现出了其先进性,但是山西毕竟只是一隅,易飞亲自看管之下,若是再出现大规模的**,那也是太过于难堪了。这种经验在全国效果如何,就看日后的了。
在易飞心目中,是想建立一个以法制国的国家。但是他也是明白对于如今的大中来说言,这只是一个美丽的梦罢了。毕竟就算在科技、文化发展到后世那种几乎是瞬息便可通达全国的地步,以法制国也是存在着各种的问题,这个口号基本上也是停留在口号之上,更不用说这个完全靠官员道德自律的封建王朝时代了
内阁的权利进一步的加大,对于国事易飞也是直接下放了绝大多数的权力,除非天灾**,以及外敌入侵等特大事件,一般的事务都是可以由内阁自行定夺。而且就算皇帝发话推翻内阁的处理方案,内阁也是可以要求皇帝给出理由。若是皇帝拿不出来,则不得再行干预内阁的提案。当然在易飞统治的时代,内阁是不会有这个胆子与皇帝叫板的,但是却不妨碍易飞先将规矩定下来。
而为了让内阁可以有对抗皇帝的能力,易飞也是下旨,大中不因言获罪。但是这个因言获罪与大明又不太一样,倒有些象大唐时期李世民,仗义直言不附带个人利益者,则质疑皇帝也不为罪。但是若是再出现大明时期类似于‘国不与民争利’这种混蛋逻辑,大中的鬼首刀还是会直接砍将下来。
对于政权的改建,不是一踯而就的,更是需要在不断的施政中慢慢总结经验教训。因此,易飞制定的也是大方面的改造,而下放至地方之时,却是大多沿袭于大明。只是省府之间多加了一个防御使,而县、甲之间,则是多出一个亭,以方便朝廷更好的控制地方,避免大明末年豪强遍地,中央暗弱的局面。
在易飞看来,自大‘送’王朝以来,宋、明二朝也是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控制武人的办法,因此武人乱政的可能性已
经不太大了。既然武人乱政的可能性不大,那只要中央统治依旧有力,那么就算只是以效率低的令人发指的封建王朝对上西方,也可以做到压倒性的优势。
而稳步推行教育,让越来越多的百姓明白事理,不再愚昧,也是可以让越来越多的政fu硬伤暴露出来。易飞如今还三十不到,他觉得自己也是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对国家进行引导,将在时间的推移下慢慢暴露出来的问题一一解决,能给子孙后代少留一些麻烦,哪怕只是一成的麻烦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保持着这种半封建半近代的国家制度,大中朝就不会输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国家。而最重要的便是开放,只有越了解西方国家,才能够形成足够大的优势。只要大中朝不做海禁这种自废武功的蠢事,那大中朝未来两三百年就不会落后于人。当然,自己的基础打的越牢固,未来的大中朝就会越辉煌。如今,天下已经基本平定,只剩下局促于湖广、四川一带的李自成部与张献忠部,嗯,也许还要加上一个云南的沐王,刚刚收到的消息,一听到大明已经灭亡,自己登基,原本还算顺服的云南沐王也是立即举起了反旗。不过,凭借这些偏居西南的地方割据武装,根本无法撼动自己。易飞的目光并没有在西南停留多久,而是将目光再次投向大海。
..
属于大明朝的历史至此而终,但是大明皇帝最后的下落却是始终是一个秘,隆武最后的诏书只是宣告天下退位。而易飞也是终于在半强迫下登上了帝位,出乎易飞的意料,天下倒是没有什么沸腾的声音,除了个别的大明遗民的号哭,几乎没有任何置疑声音。对于这些大明遗民,易飞也并没有找他们的麻烦,如今国内矛盾已经近乎被铲除干净,目的已经达到,易飞也不想多造杀戮。
国号被定为‘中’,这个字易飞也是觉得亲切,而且取自易经‘龙德而正中者也’。若是按照易飞的心愿,中华帝国是个不错的名字,但是却是遭到了群臣的一致反对,言自古来便无这种离经叛道的国号。从善如流的易飞,也是没有勉强,定下了这个国号。
大中帝国,完全沿自大明。疆土也是承袭于大明,政治制度几乎是照搬大明的内阁制。但是唯一区别的是,内阁大臣从七人上升至九人,分为已经升级为九部的部长组成。如今的六司早已经不敷使用。如今更是扩充为九部,政务部、镇抚部、司法部、科技部、财政部、税务部、国安部、教化部以及完全独立的国防部。
其中改变最大的则是国防部,有了后世的经验,易飞也是定下了国防部最高领导必须是文官,而且这个文官也必须是从军队将领之中产生,一旦出任国防部长,就必须将军中职位全部放弃,从武官转为文官。而且这个位置任期五年,每人只能留任一届,也就是说任何人在这个位置上最多只能干上十年。十年是一个很有讲究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主事人也许刚刚形成足够大的人脉网和威严,但是却不会再有更多巩固的时间。
而如今的镇西军能够坐于这个位置的,大概也只有罗立一人,但是罗立早就已经在全军中树立了威严,但是好在易飞是开国皇帝,也是可以压制的住罗立。十年任期一满,再换上来的人根本不可能有罗立这种稳坐镇西军第二把交椅的威信,根本不可能号令的住全**马。
而国防部权力也是大大的缩水,而权力更加集中于政务部手中。国防部是以大明五军大都督府的基础上修改而来,而原本属于五军都督府的调兵权第一个被解除,而后勤保障更是收归政务部,国防部只保留训练、将官考核,以及和平时的对于各种假想敌,以及假想国进行战略层面上的分析,以及制定各种战略上的出兵方案。不过,一旦战时,国防部就会凌驾于各部之上,各种需要都会拥有优先权。
对于京城的政治格局,倒是没有太大的变化,大明这套制度在目前也是已经足够使用的了。但是放眼全国,大明制度却是有些漏洞,因为朱元璋设置十三省后,但是各省内有的府很大,而有的府又很小。李自成进京后,也是在省和府之间添加一个防御使,把那些小的府聚集在一个防御使手中。防御使这个职务是牛金星提出来的,后来这套改革思路被满清全盘抄了去,换了个名字叫道台。
不过如今的李自成显然还没有看到能够进京的希望,也就谈不上如何设置全国局面。因此,这个加强中央集权的办法也是毫不犹豫被易飞拿来用了,虽然他根本不想加强控制,也无意沿用传统的流官制,但是毕竟他接手的不是一个真正的帝国,而是一个完全的封建国家。要是搞出来大跃进,易飞自然知道会死的很难看。防御使这件事群臣倒没什么意见,虽然没有听说过,但是经过易飞的解说后,他们也是觉得防御使的工作是进一步加强省对地方的控制,这对于牢牢控制地方还是有着十分巨大的好处,因此设置这个防御使也是值得一试。
另外一点就是易飞也是将省长(巡抚)这个职务实体化。在明朝初年,朱元璋煞费苦心地在省一级搞分权制衡,设立了布政使、按察使和指挥使三个职务,把行政、检察和军权分开,指望这三者能互相牵制,减轻贪污腐化。
这套系统的效果不好说,毕竟是几百年前的事,谁都没有切身体会,但无疑不符合中央集权的思路。明初设立巡抚本来是用做地方巡查的,渐渐地演变成了集全省大权于一身的省长,完全控制了下面的三使。既然按察使不可能监督巡抚,中央就干脆再设立一个巡按来监督巡抚这个原本的监督官。
这也是拜牛金星的所赐,这个人的另外一项改革就是把明朝乱七八糟的巡抚制度实体化,每省只设立一个巡抚,理清权责。牛金星准备好了制度和典章没多久,李自成就被击败退出了北京,满清进北京之后,发现大顺的这套行政制度明显比明朝的合理,就抓过来自己用了,按照牛金星的设想,在全国完成了巡抚实体化和规范化。
易飞的这个提议也是立即得到了群臣的支持,谁也不想自己当官时掣肘太多。而易飞的考虑则是,已经在各地实行了镇抚制,官员有专门的监督机构,也不需要太多重叠于一块的部门,那样只会增加混乱和推卸、扯皮的机会。而且职权和管辖范围一定明确,再想扯皮代价就高了。
r/>不过,大顺和满清的巡抚实体化目的都是为了加强集权,从根本上确立巡抚掌握一省的行政、司法、立法全权。但在易飞的设想中,巡抚是只拥有行政权的省长,更像是朱元璋构想的布政使。因为九部的建立,各地也是会建立各种微型的九部,巡抚只是负责协调各部的运作,无法再深入的进行干预。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权利过大产生**的机会,但是至于效果如何,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毕竟在山西实行的这种制度已经体现出了其先进性,但是山西毕竟只是一隅,易飞亲自看管之下,若是再出现大规模的**,那也是太过于难堪了。这种经验在全国效果如何,就看日后的了。
在易飞心目中,是想建立一个以法制国的国家。但是他也是明白对于如今的大中来说言,这只是一个美丽的梦罢了。毕竟就算在科技、文化发展到后世那种几乎是瞬息便可通达全国的地步,以法制国也是存在着各种的问题,这个口号基本上也是停留在口号之上,更不用说这个完全靠官员道德自律的封建王朝时代了
内阁的权利进一步的加大,对于国事易飞也是直接下放了绝大多数的权力,除非天灾**,以及外敌入侵等特大事件,一般的事务都是可以由内阁自行定夺。而且就算皇帝发话推翻内阁的处理方案,内阁也是可以要求皇帝给出理由。若是皇帝拿不出来,则不得再行干预内阁的提案。当然在易飞统治的时代,内阁是不会有这个胆子与皇帝叫板的,但是却不妨碍易飞先将规矩定下来。
而为了让内阁可以有对抗皇帝的能力,易飞也是下旨,大中不因言获罪。但是这个因言获罪与大明又不太一样,倒有些象大唐时期李世民,仗义直言不附带个人利益者,则质疑皇帝也不为罪。但是若是再出现大明时期类似于‘国不与民争利’这种混蛋逻辑,大中的鬼首刀还是会直接砍将下来。
对于政权的改建,不是一踯而就的,更是需要在不断的施政中慢慢总结经验教训。因此,易飞制定的也是大方面的改造,而下放至地方之时,却是大多沿袭于大明。只是省府之间多加了一个防御使,而县、甲之间,则是多出一个亭,以方便朝廷更好的控制地方,避免大明末年豪强遍地,中央暗弱的局面。
在易飞看来,自大‘送’王朝以来,宋、明二朝也是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控制武人的办法,因此武人乱政的可能性已
经不太大了。既然武人乱政的可能性不大,那只要中央统治依旧有力,那么就算只是以效率低的令人发指的封建王朝对上西方,也可以做到压倒性的优势。
而稳步推行教育,让越来越多的百姓明白事理,不再愚昧,也是可以让越来越多的政fu硬伤暴露出来。易飞如今还三十不到,他觉得自己也是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对国家进行引导,将在时间的推移下慢慢暴露出来的问题一一解决,能给子孙后代少留一些麻烦,哪怕只是一成的麻烦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保持着这种半封建半近代的国家制度,大中朝就不会输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国家。而最重要的便是开放,只有越了解西方国家,才能够形成足够大的优势。只要大中朝不做海禁这种自废武功的蠢事,那大中朝未来两三百年就不会落后于人。当然,自己的基础打的越牢固,未来的大中朝就会越辉煌。如今,天下已经基本平定,只剩下局促于湖广、四川一带的李自成部与张献忠部,嗯,也许还要加上一个云南的沐王,刚刚收到的消息,一听到大明已经灭亡,自己登基,原本还算顺服的云南沐王也是立即举起了反旗。不过,凭借这些偏居西南的地方割据武装,根本无法撼动自己。易飞的目光并没有在西南停留多久,而是将目光再次投向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