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基金不是慈善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重生军营成长记最新章节!
正式开学以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沈一一开始和班里的男生有了交集。这里面有多重原因。学校到了大三的课程设置上的变化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大一和大二的课程主要还是基础课。基础课还是在知识的灌输为主的。学生本人在上课时听进去多少,全看个人的吸收能力。所以在那个时候,沈一一扮演的是独行侠。她不需要和同学们有什么交集,也可以自己把自己的课程学得不错,同时还能够在期末结束考核的时候,捍卫自己的神童的名誉。
而到了大三,除了开始上起了专业课以外,学校里给同学们提醒要提前开始准备论文了。因为完全没有课纯给同学们写论文的时间只有大四的最后半个学期。而那个时候大家应该已经没找到工作的急着找出路,找到工作的要开始提前上班。那时候的毕业论文已经是纯交差,谈不上什么质量了。而这样的论文,显然在学校的老师的眼中是属于不能体现清华水平的“渣”论文了。这几年开始,清华的老师们对以往的这种大四下开始写毕业论文的安排有了反思的声音。
所以从大三开学开始,老师就会耳提面命地要求同学们从现在就开始构思自己的论文课题,探讨一下自己的论文结构和立论依据之类的要务。可是,在这个时候,学校却也没有专门的课程,教学生们到底什么样的毕业论文是合格的。学生们唯一的学习方法就是自己去思考如何写自己的论文。在这样的情况下,同学们自己往往会在思考时有疑惑,而疑惑时彼此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学校的领导在无意间也算是实践了一次西方式的开放式教学。
清华的学生底子都不错。他们也可以到学校图书馆里所馆藏的历届毕业生的优秀毕业论文中,寻找到一点自己写作的灵感。但是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本科论文所能获得的资源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太宏大艰深的课题还是等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阶段再去研究比较好。可是没有经过完整论文训练的同学们哪里会有这样的意识呢?还好,他们自发地形成了一个小组,在放学后找个教室,对论文一事进行研讨。
沈一一是有经验的人。她在前世也算是早就写过了大大小小的不少论文。也正因为她成为了这个小组的一员,所以在最初的那些不适应之后。清华本届电子系大三的同学们竟然能够自己找到写论文的“谱”了。
当然,沈一一之所以会成为小组的一员,也是缘于同学们的邀请。
经过了课程成果专利一事,那些男生们的确是感到了自己和沈一一之间的关系似乎是近了一些了。这可都算是一个基金会的人了。当然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条船上的人了。所以,他们还请了看上去和沈一一之间关系还不错的刘以豪同学作为代表,邀请沈一一同学加入了大家为了准备论文而组成的一个团队来。他们其实对于沈一一的头脑还是很迷信的。这入学时的神话在校园里流传甚广,而沈一一入学后持续占据了成绩榜前列的位置也证明了她的实力。同学们相信,有了沈一一和刘以豪这两个在班级里成绩数一数二的高手的加入。和课程设计时一样,他们的毕业设计一定会创造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论文的一个传奇。
对于大家的信任,沈一一是求之不得。她可是一直想把这些在自己看来都是难得的人才笼络在自己的身边的。不然她也不用再想办法搞一个什么基金的作为彼此的联结了。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她当然是一口答应。哪怕来的不是刘以豪,而是任何一个其他同学,她也是不会说不的。
而且,因为大家在一起讨论论文,让她不至于过早地回寝室自找没趣。因为现在寝室里有一个不知怎么和自己反目的人存在在那里,相处得有点尴尬。
也正因为大家开始切磋各种论文的写法,热情都很高涨。直接导致大家伙儿最近的行动都比较一致。比如一块儿去打饭,一块儿去图书馆之类的。男生们打球的次数也减少了。因为要保留更多的时间进行头脑风暴。
当然,在沈一一不知道的某处,她也被人又记上了一笔账。
和大家在一起讨论课题的时候,沈一一仿佛又回到了之前自己参与的那几个大项目的时候了。比如在沈阳做动力伞的时候。再比如之前和大家一起完成那个课程作业的时候。这种彼此智慧火花的撞击,让她也感到十分带劲儿。相比之下,自走平衡车的设计更像是由她发包的一个仿制项目,不存在什么让她激动的创造性。
初期的讨论中,大家对于各自的论文的题目,有着天马行空的设想。沈一一觉得有些设想还是很有创意的。而且当中有几个还真的是代表着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在后世大行其道的设计。
只是,在她这个过来人看来,那样的课题总是显得太大,不适合本科生来写。沈一一提醒他们:“本科生的论文一般不超过10000字的。你们真的觉得这个问题可以在这样的篇幅内搞定吗?还是你只想做一篇综述性的论文?那样的论文可不符合毕业论文的要求啊!”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够残酷。
自己的设想不能实现,当然会使同学们有些失落。当中也有人问沈一一:“沈一一同学,我们新成立的那个基金不是正好要支持同学们的科研设想吗?那能不能资助我这篇论文呢?”
听起来这个提议很有道理。很多其他的同学也是眼睛一亮。但是沈一一却毫不留情地给拒绝了。
“你如果是指你的这篇毕业论文的话,那我是不会同意为这篇论文提供资助的。”沈一一很坚定地不给对方任何希望,“因为以你的论文的篇幅和深度,投入你的研究不会创造预期的效益。”
看到对方有些失望的样子。沈一一耐着性子对他解释。
“我不是说你的论文题目不值得写。恰恰相反,你的论文题目体现了你敏锐的洞察力和天才的想象力。我相信如果再过个十来年,你的题目一定会结出硕果。”沈一一先肯定了对方的题目的意义。当然,前面的花团锦簇往往意味着后面的无情转折。
果然,沈一一接着说道:“但是,正因为这个题目内容过于丰富。也过于超前,导致你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如果你硬要做,那也只能完成一个肤浅的第一步。这样的成果写一篇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可以了的。但是不能化成真正的成果的研究,不是我们成立的这个基金的支持对象。因为我们的基金是风险投资基金。而不是慈善基金。即使我们可以承受失败的风险,但至少在选择对象的时候要让我们看来成功的希望。而你的这个题目,显然目前是没有成功的希望的。”
沈一一是想把这个风投基金做成大家联系的纽带的话,那就必须能够成员们带来持续的回报。显然,做慈善搞捐助只会浪费基金而不是创造价值。所以。类似这种要求,她都是要第一时间挡住的。
刘以豪见气氛似乎有一点僵硬,进来打圆场说:“是啊。你的这个课题如果将来不能够出一个卖得出钱的成果的话,那可就等于一下子就把我们的基金给用完了一部分了。那可就白费了当初大家都同意不先分钱,留着做更有意义的事情的美意了。“
那位同学不以为意地对刘以豪说:”没事儿。你也不用劝我。我能明白的。我只是有些可惜我这个题目,似乎是显得有些空,没有什么迫切性。要是能再想出当时那个课题设计一样的题目就好了。那样的题目才符合我们的基金的资助标准。“
刘以豪见对方全都明白,也算是心里松了一口气。他回过头对沈一一说:”还好,我们的团队成员都能够彼此理解,不会无理取闹。不过如果真的能够有一个短期可以出成果的题目的话。我们的那个基金也还是能够支持的对吗?“
沈一一看着刘以豪给使的眼色,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可以支持的。我们成立基金的目的就是支持有价值的技术发展。那么我们内部有同学有这样的技术需要,我们为什么不投资他呢?但是还是那句话,这个题目要符合我们支持的标准。“
看着周围的同学们都若有所思地重新开始拿着纸和笔在那里苦思冥想着有哪些符合沈一一所说的得以资助的条件的课题,刘以豪问沈一一:”如果围绕着一个可以转化成成果的课题,设计出一个每个人都可能贡献出部分力量的大项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每个人的题目也都符合了你的要求了?“
沈一一的眼睛一亮。其实刘以豪说的这种方法,她自己也有想过。把一个大课题给拆成若干个子课题,而每个子课题又恰好可以让每个同学独立完成。而每个同学完成的成果拼起来,就成为一个可以产品化的技术。这样的话。的确每个同学的课题在理论上都可以符合资助的条件。但沈一一自己没有主动提出,也是有她的道理的。
首先是她懒得想这样的课题。因为要找到一个工作量不大,又能够成为现实的成果的课题,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真的是那么简单。就不会每年产生那么一堆不能产品化的”垃圾专利“了。而且,即使找到了,沈一一还要费心思地针对自己这个队里的每个人的情况,按人数和能力分解出这么多的子课题。这也是很费脑力的。沈一一自觉事情繁多,本不愿意在这件事上太过费神。
再来就是,如果有这样一个大项目的话。的确每个同学都可以得到项目资助。可是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人所攒下来的那一部分经费,也就要马上付到每个人的课题上。这种情况下,风投基金可就一次用完了。她本来是想要借着成立这个基金收拢人心的,如果基金一下子花完了,那不是好梦只做了一小会儿吗?当然,理论上只要项目成功,这些付出去的钱,应该还能够马上回来,但毕竟一下子花完的做法,风险实在是有些大了。所以沈一一从内心里是反对这样的情况出现的。
可是,现在面对着刘以豪这样的问题,以及听到了刘以豪的问题,眼中闪现着希望的小伙伴们,沈一一感觉似乎这个问题自己回避不了了呢。
已经有人在那里附和着说:“是啊,找到这样一个大的课题,我们不就都可以更有意义地做毕业论文了吗?我说沈一一同学,还有刘以豪,你们两个脑子最好,快想一个吧。我们都想再向当时做课程设计时那样,和你们一起再创造一个完美的研究成果。”
“是啊!”
“是啊……想想吧!”
一时间,叫好的声音此起彼伏的。
沈一一看看刘以豪。而刘以豪则是希冀地看着沈一一。刘以豪是觉得沈一一同学的见识是远超过自己这一班人的。而且人家从小所接触的研究应该会比自己多,所以当然也应该比自己这种人要有办法才对。
沈一一有些没好气地对大家说:“你们啊,这就算是讹上我了对吧?!好吧。我来想想看,有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课题可以做。”
在心里面,沈一一给刘以豪也记了一笔。这家伙可能坏了自己的好事儿。如果到时候基金真的垮了,看自己怎么对付他!
不过,那也是后话。沈一一自己当然是不希望基金才成立就垮掉的。所以她当然会尽力找到一个好的有价值的题目,而且努力促使大家在这个课题中同样取得成功的。(未完待续。)
PS: 这些话不要钱。昨天的章节号发错了。不过今天也就将错就错了。所以有了二个527章,大家无视就好。
起点新更新的后台,还不熟悉,所以才发现作者的话放这里了。谢谢大家这几天的月票和打赏。也谢谢在读者区留言的各位。
正式开学以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沈一一开始和班里的男生有了交集。这里面有多重原因。学校到了大三的课程设置上的变化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大一和大二的课程主要还是基础课。基础课还是在知识的灌输为主的。学生本人在上课时听进去多少,全看个人的吸收能力。所以在那个时候,沈一一扮演的是独行侠。她不需要和同学们有什么交集,也可以自己把自己的课程学得不错,同时还能够在期末结束考核的时候,捍卫自己的神童的名誉。
而到了大三,除了开始上起了专业课以外,学校里给同学们提醒要提前开始准备论文了。因为完全没有课纯给同学们写论文的时间只有大四的最后半个学期。而那个时候大家应该已经没找到工作的急着找出路,找到工作的要开始提前上班。那时候的毕业论文已经是纯交差,谈不上什么质量了。而这样的论文,显然在学校的老师的眼中是属于不能体现清华水平的“渣”论文了。这几年开始,清华的老师们对以往的这种大四下开始写毕业论文的安排有了反思的声音。
所以从大三开学开始,老师就会耳提面命地要求同学们从现在就开始构思自己的论文课题,探讨一下自己的论文结构和立论依据之类的要务。可是,在这个时候,学校却也没有专门的课程,教学生们到底什么样的毕业论文是合格的。学生们唯一的学习方法就是自己去思考如何写自己的论文。在这样的情况下,同学们自己往往会在思考时有疑惑,而疑惑时彼此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学校的领导在无意间也算是实践了一次西方式的开放式教学。
清华的学生底子都不错。他们也可以到学校图书馆里所馆藏的历届毕业生的优秀毕业论文中,寻找到一点自己写作的灵感。但是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本科论文所能获得的资源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太宏大艰深的课题还是等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阶段再去研究比较好。可是没有经过完整论文训练的同学们哪里会有这样的意识呢?还好,他们自发地形成了一个小组,在放学后找个教室,对论文一事进行研讨。
沈一一是有经验的人。她在前世也算是早就写过了大大小小的不少论文。也正因为她成为了这个小组的一员,所以在最初的那些不适应之后。清华本届电子系大三的同学们竟然能够自己找到写论文的“谱”了。
当然,沈一一之所以会成为小组的一员,也是缘于同学们的邀请。
经过了课程成果专利一事,那些男生们的确是感到了自己和沈一一之间的关系似乎是近了一些了。这可都算是一个基金会的人了。当然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条船上的人了。所以,他们还请了看上去和沈一一之间关系还不错的刘以豪同学作为代表,邀请沈一一同学加入了大家为了准备论文而组成的一个团队来。他们其实对于沈一一的头脑还是很迷信的。这入学时的神话在校园里流传甚广,而沈一一入学后持续占据了成绩榜前列的位置也证明了她的实力。同学们相信,有了沈一一和刘以豪这两个在班级里成绩数一数二的高手的加入。和课程设计时一样,他们的毕业设计一定会创造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论文的一个传奇。
对于大家的信任,沈一一是求之不得。她可是一直想把这些在自己看来都是难得的人才笼络在自己的身边的。不然她也不用再想办法搞一个什么基金的作为彼此的联结了。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她当然是一口答应。哪怕来的不是刘以豪,而是任何一个其他同学,她也是不会说不的。
而且,因为大家在一起讨论论文,让她不至于过早地回寝室自找没趣。因为现在寝室里有一个不知怎么和自己反目的人存在在那里,相处得有点尴尬。
也正因为大家开始切磋各种论文的写法,热情都很高涨。直接导致大家伙儿最近的行动都比较一致。比如一块儿去打饭,一块儿去图书馆之类的。男生们打球的次数也减少了。因为要保留更多的时间进行头脑风暴。
当然,在沈一一不知道的某处,她也被人又记上了一笔账。
和大家在一起讨论课题的时候,沈一一仿佛又回到了之前自己参与的那几个大项目的时候了。比如在沈阳做动力伞的时候。再比如之前和大家一起完成那个课程作业的时候。这种彼此智慧火花的撞击,让她也感到十分带劲儿。相比之下,自走平衡车的设计更像是由她发包的一个仿制项目,不存在什么让她激动的创造性。
初期的讨论中,大家对于各自的论文的题目,有着天马行空的设想。沈一一觉得有些设想还是很有创意的。而且当中有几个还真的是代表着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在后世大行其道的设计。
只是,在她这个过来人看来,那样的课题总是显得太大,不适合本科生来写。沈一一提醒他们:“本科生的论文一般不超过10000字的。你们真的觉得这个问题可以在这样的篇幅内搞定吗?还是你只想做一篇综述性的论文?那样的论文可不符合毕业论文的要求啊!”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够残酷。
自己的设想不能实现,当然会使同学们有些失落。当中也有人问沈一一:“沈一一同学,我们新成立的那个基金不是正好要支持同学们的科研设想吗?那能不能资助我这篇论文呢?”
听起来这个提议很有道理。很多其他的同学也是眼睛一亮。但是沈一一却毫不留情地给拒绝了。
“你如果是指你的这篇毕业论文的话,那我是不会同意为这篇论文提供资助的。”沈一一很坚定地不给对方任何希望,“因为以你的论文的篇幅和深度,投入你的研究不会创造预期的效益。”
看到对方有些失望的样子。沈一一耐着性子对他解释。
“我不是说你的论文题目不值得写。恰恰相反,你的论文题目体现了你敏锐的洞察力和天才的想象力。我相信如果再过个十来年,你的题目一定会结出硕果。”沈一一先肯定了对方的题目的意义。当然,前面的花团锦簇往往意味着后面的无情转折。
果然,沈一一接着说道:“但是,正因为这个题目内容过于丰富。也过于超前,导致你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如果你硬要做,那也只能完成一个肤浅的第一步。这样的成果写一篇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可以了的。但是不能化成真正的成果的研究,不是我们成立的这个基金的支持对象。因为我们的基金是风险投资基金。而不是慈善基金。即使我们可以承受失败的风险,但至少在选择对象的时候要让我们看来成功的希望。而你的这个题目,显然目前是没有成功的希望的。”
沈一一是想把这个风投基金做成大家联系的纽带的话,那就必须能够成员们带来持续的回报。显然,做慈善搞捐助只会浪费基金而不是创造价值。所以。类似这种要求,她都是要第一时间挡住的。
刘以豪见气氛似乎有一点僵硬,进来打圆场说:“是啊。你的这个课题如果将来不能够出一个卖得出钱的成果的话,那可就等于一下子就把我们的基金给用完了一部分了。那可就白费了当初大家都同意不先分钱,留着做更有意义的事情的美意了。“
那位同学不以为意地对刘以豪说:”没事儿。你也不用劝我。我能明白的。我只是有些可惜我这个题目,似乎是显得有些空,没有什么迫切性。要是能再想出当时那个课题设计一样的题目就好了。那样的题目才符合我们的基金的资助标准。“
刘以豪见对方全都明白,也算是心里松了一口气。他回过头对沈一一说:”还好,我们的团队成员都能够彼此理解,不会无理取闹。不过如果真的能够有一个短期可以出成果的题目的话。我们的那个基金也还是能够支持的对吗?“
沈一一看着刘以豪给使的眼色,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可以支持的。我们成立基金的目的就是支持有价值的技术发展。那么我们内部有同学有这样的技术需要,我们为什么不投资他呢?但是还是那句话,这个题目要符合我们支持的标准。“
看着周围的同学们都若有所思地重新开始拿着纸和笔在那里苦思冥想着有哪些符合沈一一所说的得以资助的条件的课题,刘以豪问沈一一:”如果围绕着一个可以转化成成果的课题,设计出一个每个人都可能贡献出部分力量的大项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每个人的题目也都符合了你的要求了?“
沈一一的眼睛一亮。其实刘以豪说的这种方法,她自己也有想过。把一个大课题给拆成若干个子课题,而每个子课题又恰好可以让每个同学独立完成。而每个同学完成的成果拼起来,就成为一个可以产品化的技术。这样的话。的确每个同学的课题在理论上都可以符合资助的条件。但沈一一自己没有主动提出,也是有她的道理的。
首先是她懒得想这样的课题。因为要找到一个工作量不大,又能够成为现实的成果的课题,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真的是那么简单。就不会每年产生那么一堆不能产品化的”垃圾专利“了。而且,即使找到了,沈一一还要费心思地针对自己这个队里的每个人的情况,按人数和能力分解出这么多的子课题。这也是很费脑力的。沈一一自觉事情繁多,本不愿意在这件事上太过费神。
再来就是,如果有这样一个大项目的话。的确每个同学都可以得到项目资助。可是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人所攒下来的那一部分经费,也就要马上付到每个人的课题上。这种情况下,风投基金可就一次用完了。她本来是想要借着成立这个基金收拢人心的,如果基金一下子花完了,那不是好梦只做了一小会儿吗?当然,理论上只要项目成功,这些付出去的钱,应该还能够马上回来,但毕竟一下子花完的做法,风险实在是有些大了。所以沈一一从内心里是反对这样的情况出现的。
可是,现在面对着刘以豪这样的问题,以及听到了刘以豪的问题,眼中闪现着希望的小伙伴们,沈一一感觉似乎这个问题自己回避不了了呢。
已经有人在那里附和着说:“是啊,找到这样一个大的课题,我们不就都可以更有意义地做毕业论文了吗?我说沈一一同学,还有刘以豪,你们两个脑子最好,快想一个吧。我们都想再向当时做课程设计时那样,和你们一起再创造一个完美的研究成果。”
“是啊!”
“是啊……想想吧!”
一时间,叫好的声音此起彼伏的。
沈一一看看刘以豪。而刘以豪则是希冀地看着沈一一。刘以豪是觉得沈一一同学的见识是远超过自己这一班人的。而且人家从小所接触的研究应该会比自己多,所以当然也应该比自己这种人要有办法才对。
沈一一有些没好气地对大家说:“你们啊,这就算是讹上我了对吧?!好吧。我来想想看,有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课题可以做。”
在心里面,沈一一给刘以豪也记了一笔。这家伙可能坏了自己的好事儿。如果到时候基金真的垮了,看自己怎么对付他!
不过,那也是后话。沈一一自己当然是不希望基金才成立就垮掉的。所以她当然会尽力找到一个好的有价值的题目,而且努力促使大家在这个课题中同样取得成功的。(未完待续。)
PS: 这些话不要钱。昨天的章节号发错了。不过今天也就将错就错了。所以有了二个527章,大家无视就好。
起点新更新的后台,还不熟悉,所以才发现作者的话放这里了。谢谢大家这几天的月票和打赏。也谢谢在读者区留言的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