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瘟疫大起斗法忙,倭寇东来袭金陵
推荐阅读: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大明仙人最新章节!
了尘摆明了不合作,乃至敌对的态度激怒了不少人。可当瘟疫的威力一步步显现,无分大小,也无分贵贱地肆虐开来之后,死亡的威胁逼得金陵的士绅们不得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有人让家中的下人代买,有人从已经拿过成药的百姓那里高价收购,有人试图用官府施压,有人甚至开始使用不那么和谐的手段来逼迫,更有了一张张大红名帖不要钱似的送到了廖府,准备拉拉关系,或者干脆来一场苦情戏。
了尘只想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任你是那家请来骗药的,也难逃了尘仙目神算,那些转卖了手中药材的百姓,若还想再骗一副的话,也不可能。了尘施药是为了救命,不是那这些家伙发财的。转卖了别人施舍的成药之后,便算是自己转卖掉了自己家人或者自己的性命,还想再拿第二付,回家洗洗等死吧!
至于家中的那一张张名帖,了尘嗤之以鼻,转身全扔出了墙外。了尘已经不准备在金陵呆了,何必委以虚蛇?来阴的,或者来硬的,了尘全都不怕。
无论宋明,对读书人都优容太过,升米恩,斗米仇说得真不错,两朝养出来的大部分都是王八蛋,就跟后世的砖家一样,嘴里冠冕堂皇,背地里蝇营苟且。还偏偏一副高高在上地教导别人“为国为民,君子不言利”的嘴脸。
了尘的施药店铺不是没有人打过注意,但在镇守太监府蛮横而不讲理的“包庇“下,一直岿然然不倒。有的药铺好不容易弄到了了尘药铺里放出了的成药,一味一味地开始检验药方,试图弄明白里面的配伍。却发现里面原本都只是些很平常而且非常廉价的药材。比如甘草之类的。几文钱一斤的药材,成了如今金陵救命的仙药。可一大帮经验丰富的名医,拿着成药就是复制不出来。无论换成什么样的君臣佐使,依旧是一点药效也无。
这不科学,怎么里面一点章法都不讲,而且好几副成药竟然配比一点都不相同!
这真的是见了鬼了。
到最后,被逼急了士绅们干脆堵上门来威逼利诱,不惜万金只为了一副成药,廖府却依旧是大门紧闭。当士绅们将目光转向了领到成药的百姓身上,开始强抢利诱无所不用其极的时候,了尘便把成药换成了汤剂,现场喝了再走。
当了尘和南京的士绅们都无法借用官府力量的时候,双方便形成了僵持,你来我往,斗法斗得不亦乐乎的时候。而金陵城的外面,情况也不太好。
那群新聚拢的灾民中疫病四起,城外黑烟蔽日,显然瘟疫大规模爆发了。
时刻关注着金陵城外的一群人顿时傻了眼。
不但集结而来的教民青壮病死无数,自己好容易找到的勾结对象,竟然也难逃瘟疫之祸。失去了手中的木偶,威逼朝廷,制造声势的戏还怎么唱。
没有战火的金陵陪都,怎么推动全天下的舆论?
了尘也很奇怪,他算到了南京的兵火之灾,却一直以为是城外的教民造反而来,却不想一场瘟疫,给金陵和以后的江南带来了巨大伤害的同时,竟然让一场蓄谋已久,迫在眉睫的“农民起义运动”消失于无形。
可南京的刀兵之灾还在,可它又会从何而来!
不是了尘《易》学不精,实在是天机演化,奥妙无穷,这是可以让人成千上万年都钻在里面出不来的无解之局。
历史有着无数的可能,所有的结果都是无数偶然和必然交织的结果。命运也不仅仅只是因果承负的体现,更多的是天意和人为相互作用的结果。
了尘可以看到几十,上百,上前年后的大势,却不一定能算得到眼前的细节。
一本《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能算出吉凶的便可谓高人,能算出走向的就是神人了。
天机本来就模糊难测,不能怪算命的总是模糊其词,实在的根本就不可能有人能算到每一个细节。即使有,恐怕也难容于天地之间,也少不得被天道忌惮,也根本不会给你成长的机会。
就在了尘纳闷的时候,江浙沿海的一处海面上突然冒出无数怪异的风帆。一群衣着怪异,提这长刀和各种奇奇怪怪武器的人哇哇啦啦地涉水登岸了。
这是一处无人的海滩,但不远处就有一处沿海的卫所。领头的首领拿着一副日月团扇,哇啦哇啦地吼叫一阵之后,上千人的队伍登时发出一阵江南居民无比痛恨,也无比恐惧地吼叫声,冲向了几里外的那个小小的百户卫所。
这是一群倭寇,真倭不少,假倭也很多。
当这大一群倭寇出现在了卫所的视线之内的时候,果不其然的就是一场轻松而肆意地屠杀。
没有人反抗,没有人去想着点燃烽火台。一心只有恐惧和逃命的绵羊,如何会是饿狼的对手。
不是江南兵真的那么弱,实在是江南人有面对生死的人真的不多。文风太盛,也就意味着武力的衰竭。江南的山水滋养的烟雨江南的文化,却也彻底埋灭的吴越地悍勇!
一群倭寇大笑着满意而归,开始享受自己的战果,锋利的长刀之下,鲜血仍在滴淌。唯有几个首领聚在了一起,在一个说着汉话,却穿着倭寇衣服的家伙带领下,站在了百户所的大厅里,摊开了一副大明的军用地图,对着地图指指点点。
一群人吵闹闹闹到最后差点拔刀相向,最后还是那个奇怪的汉话者一锤定音地将指头移到了一个了不得的地方。一个注定收获不小,风险很大,也能让天下震动的地方——大明陪都,金陵!
就在这只千余人的倭寇队伍开路一路北上,沿途竟然始汇合了其余几支小股倭寇之后,终于有了三千余人的队伍。
一时间整个江南风声鹤戾。无勇无耻的大明江南军队更是望风而逃,哪怕运气不好,撞上了也是扭头就怕,不需要自己跑多快,只要比战友跑得快就行!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大明的江南是兵熊将也熊,而且熊无可熊。
穷山恶水出刁民,但同时也出精兵,江南烟雨温柔婉约,再加上文官百年来的不懈努力,当年那支在大将军徐达带领下攻破北京,驱逐鞑伮,再造中华的军队已经彻底被江南的烟雨泡烂了,废物的程度简直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以至于后来的戚继光这样的将领都带不出来,不得招募新军,从头训练。大明江南军队绝对不少,但一支敢和倭寇正面迎战的都没有。
至于为什么不调动九边精兵,一方面是耗费太过,且江南士绅反对,怕那群外乡人祸害江南。更有南北水土不服的理由。
但这次可真是是江浙震动,江南震动,连瘟疫肆虐之下的南京都震得五荤七素了。
无他,大明的官兵闻风而逃,江南的民团闻讯而逃。倭寇们竟然可以一路攻城拔寨,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方向直指金陵!
了尘不知道现在金陵的那些官员们是什么感受,也没工夫去像朱厚照如何面对这样的奇耻大辱。但了尘却知道,再高的城墙,再宽阔的护城河也帮不了一群毫无羞耻之心,半点也无战死之念的将佐官兵啊!
若是南京提前出个头皮痒,水太凉,那乐子可就真的大了!
现在不但金陵城里的百姓人心惶惶,就连镇守太监府的谭公公都坐不住了。
金陵虽然城高池阔,是大明数一数二的坚城,但南京的官兵是人都知道是什么德行,天下人谁不清楚?若说杀良冒功,闹兵闹饷的确是把好手,但面对几乎在江南成为无敌成在的倭寇,上上下下几乎都是一点信心都没有。
更何况如今金陵城内瘟疫横行,士绅离心,这城守不守得住,还真有可能“万一”啊!
谭公公坐不住了,要图个心安。老百姓们一般会找个算命的问一问,如今大明还有比国师了尘更厉害的算命先生吗?
如是谭公公不惜违反和了尘的约定,亲自来府上拜见了尘了。
了尘听到门子的禀告,长叹了一声。千算万算,竟然没想到金陵的刀兵尽然是从海上来的。
这也是了尘前世没正经学过历史,要知道原本的历史是真的有一群倭寇打到过金陵城下的。而且人数好像还没有这次多。
客厅里,了尘面对谭公公心焦的求问,沉默不语。
不是了尘不回答,而是了尘现在也不知道具体如何了。
了尘算到了刀兵的到来,却猜错了方向。等知道倭寇来犯的时候,再欲推算的时候,突然发现事关己身,竟然天机模糊一片。出现太多的结果就等于没有结果。
了尘知道这种卦象一般都叫乱卦,表示老天都不想让你知道。
对上老天,了尘除了望之兴叹,还能如何?
“谭公公,如今金陵城内还有多少官兵,有没有精锐一点,不会望风而逃的那一种!”了尘没有回答谭公公的问题,反而问起了南京的防务。
“魏国公奉命北上带走的人马足有十万,这都是从整个江南千挑万选出来的,如今南京城里应该还有十万兵丁,可大多老弱病残,不堪一击啊!”谭公公说的是“应该”,就是应该不确定还有多少兵丁了。
明代军队吃空饷的情况,不是说北京京营才有。几乎就是普遍现象。这个事情原本全天下都知道,唯有皇帝不知道。现在连唯一不知道的皇帝都知道了,所以才会对大明的武臣不满,才会清洗京师的军队。但显然还没有顾及得到北京之外的军队。
谭公公的口气是明显对南京的军队不抱希望了,只希望希望凭借金陵那让人望而生畏的城防,不要让人攻破城池就好。
了尘沉思了片刻之后坚定地道:“唐公公放心,贫道不会让着做千年古都沦陷于倭寇之手的”。
大明经不起这样的奇耻大辱,华夏也经不起这样的切肤之痛。了尘管那帮子士绅作的什么打算,但金陵古都是绝不能沦陷的。
谭公公得到了了尘的保证之后,终于浑身轻松地告辞而去。
了尘却突然想起了朱载墲。
是时候让朱载墲看看大明内地军队的窝囊样了。大明太祖那尽想占便宜的军制到了不改不行了。
靠如今大明的内地军队,大明内部还好说,遇到外地真是要多丢脸有多丢脸。军队不行,大明的强盛从何说起,文人再吹嘘什么文治昌盛,经济发达也没用。如今的世界只认刀枪,之乎者也屁用没有。
倭寇几乎没有丝毫掩饰自己的目的,只要看得懂地图的都知道倭寇几乎是扑着直线向着金陵进军。大明的官府不是没想过阻截,但军队一哄而散,闻风转进三千里的情况下,孙子他老人家家亲自来指挥也没用。
了尘带着兴致勃勃的朱载墲一路驾云向着倭寇来袭的方向相向而去。
原本还可以被师公带上天的朱载墲还很是兴奋,但很快就所有的心情都被脚下那一场简直不算战争的战争弄得一点性质都没有。
明军人数过万,看起来兵强马壮,却远远看到了倭寇的影子,连照面都不敢,便一哄而散。将军骑着马逃,小兵用着两腿跑。哭爹叫娘,连小孩子的朱载墲都看的满脸通红。
朱载墲的小拳头捏的死紧,很是愤怒,难堪地问了尘:“师公,何以这些军队如此不中用?比废物还不如?”
了尘叹了口气。好像只要天下承平,军队腐化几乎就会是历朝历代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可在儒生们的指引之下,往往都只会把责任丢给君王,却不会想到军队的退化也是关键的一部分。
太深奥的现在说了朱载墲也不会懂,了尘干脆只说了一点道:“他们没有敢战之心,没有勇气面对敌人,就犹如羊群遇到了野狼,再多的绵羊也没用!”
朱载墲睁大了眼睛,闪着光芒地望着了尘道:“师公肯定有办法让羊打败野狼,是吧!”
了尘想了想道:“无论打架还是打仗,无非都是胸中的一口气罢了,说穿了就是士气。这群士兵只要有士气,未必会怕了这帮小鬼子!”
“师公,什么是小鬼子?”朱载墲道。
“下面那些倭寇”了尘答道。
“小鬼子好,那些倭寇不就是鬼吗?”朱载墲拍着手赞叹道。
了尘和小太子朱载墲说话的时候,下面的战争胜负已分。却不得不夸赞一下,这次遇到的明军还真不错,跑得挺快的。倭寇愣是没追上多少。一群溃兵见倭寇并没有追来,总算放心了一些。然后渐渐合拢,有志一同向着另一个地点汇合而去。
了尘看得有点目瞪口呆。
这算什么?败出了经验,还是真有这么神奇?(未完待续。)
了尘摆明了不合作,乃至敌对的态度激怒了不少人。可当瘟疫的威力一步步显现,无分大小,也无分贵贱地肆虐开来之后,死亡的威胁逼得金陵的士绅们不得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有人让家中的下人代买,有人从已经拿过成药的百姓那里高价收购,有人试图用官府施压,有人甚至开始使用不那么和谐的手段来逼迫,更有了一张张大红名帖不要钱似的送到了廖府,准备拉拉关系,或者干脆来一场苦情戏。
了尘只想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任你是那家请来骗药的,也难逃了尘仙目神算,那些转卖了手中药材的百姓,若还想再骗一副的话,也不可能。了尘施药是为了救命,不是那这些家伙发财的。转卖了别人施舍的成药之后,便算是自己转卖掉了自己家人或者自己的性命,还想再拿第二付,回家洗洗等死吧!
至于家中的那一张张名帖,了尘嗤之以鼻,转身全扔出了墙外。了尘已经不准备在金陵呆了,何必委以虚蛇?来阴的,或者来硬的,了尘全都不怕。
无论宋明,对读书人都优容太过,升米恩,斗米仇说得真不错,两朝养出来的大部分都是王八蛋,就跟后世的砖家一样,嘴里冠冕堂皇,背地里蝇营苟且。还偏偏一副高高在上地教导别人“为国为民,君子不言利”的嘴脸。
了尘的施药店铺不是没有人打过注意,但在镇守太监府蛮横而不讲理的“包庇“下,一直岿然然不倒。有的药铺好不容易弄到了了尘药铺里放出了的成药,一味一味地开始检验药方,试图弄明白里面的配伍。却发现里面原本都只是些很平常而且非常廉价的药材。比如甘草之类的。几文钱一斤的药材,成了如今金陵救命的仙药。可一大帮经验丰富的名医,拿着成药就是复制不出来。无论换成什么样的君臣佐使,依旧是一点药效也无。
这不科学,怎么里面一点章法都不讲,而且好几副成药竟然配比一点都不相同!
这真的是见了鬼了。
到最后,被逼急了士绅们干脆堵上门来威逼利诱,不惜万金只为了一副成药,廖府却依旧是大门紧闭。当士绅们将目光转向了领到成药的百姓身上,开始强抢利诱无所不用其极的时候,了尘便把成药换成了汤剂,现场喝了再走。
当了尘和南京的士绅们都无法借用官府力量的时候,双方便形成了僵持,你来我往,斗法斗得不亦乐乎的时候。而金陵城的外面,情况也不太好。
那群新聚拢的灾民中疫病四起,城外黑烟蔽日,显然瘟疫大规模爆发了。
时刻关注着金陵城外的一群人顿时傻了眼。
不但集结而来的教民青壮病死无数,自己好容易找到的勾结对象,竟然也难逃瘟疫之祸。失去了手中的木偶,威逼朝廷,制造声势的戏还怎么唱。
没有战火的金陵陪都,怎么推动全天下的舆论?
了尘也很奇怪,他算到了南京的兵火之灾,却一直以为是城外的教民造反而来,却不想一场瘟疫,给金陵和以后的江南带来了巨大伤害的同时,竟然让一场蓄谋已久,迫在眉睫的“农民起义运动”消失于无形。
可南京的刀兵之灾还在,可它又会从何而来!
不是了尘《易》学不精,实在是天机演化,奥妙无穷,这是可以让人成千上万年都钻在里面出不来的无解之局。
历史有着无数的可能,所有的结果都是无数偶然和必然交织的结果。命运也不仅仅只是因果承负的体现,更多的是天意和人为相互作用的结果。
了尘可以看到几十,上百,上前年后的大势,却不一定能算得到眼前的细节。
一本《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能算出吉凶的便可谓高人,能算出走向的就是神人了。
天机本来就模糊难测,不能怪算命的总是模糊其词,实在的根本就不可能有人能算到每一个细节。即使有,恐怕也难容于天地之间,也少不得被天道忌惮,也根本不会给你成长的机会。
就在了尘纳闷的时候,江浙沿海的一处海面上突然冒出无数怪异的风帆。一群衣着怪异,提这长刀和各种奇奇怪怪武器的人哇哇啦啦地涉水登岸了。
这是一处无人的海滩,但不远处就有一处沿海的卫所。领头的首领拿着一副日月团扇,哇啦哇啦地吼叫一阵之后,上千人的队伍登时发出一阵江南居民无比痛恨,也无比恐惧地吼叫声,冲向了几里外的那个小小的百户卫所。
这是一群倭寇,真倭不少,假倭也很多。
当这大一群倭寇出现在了卫所的视线之内的时候,果不其然的就是一场轻松而肆意地屠杀。
没有人反抗,没有人去想着点燃烽火台。一心只有恐惧和逃命的绵羊,如何会是饿狼的对手。
不是江南兵真的那么弱,实在是江南人有面对生死的人真的不多。文风太盛,也就意味着武力的衰竭。江南的山水滋养的烟雨江南的文化,却也彻底埋灭的吴越地悍勇!
一群倭寇大笑着满意而归,开始享受自己的战果,锋利的长刀之下,鲜血仍在滴淌。唯有几个首领聚在了一起,在一个说着汉话,却穿着倭寇衣服的家伙带领下,站在了百户所的大厅里,摊开了一副大明的军用地图,对着地图指指点点。
一群人吵闹闹闹到最后差点拔刀相向,最后还是那个奇怪的汉话者一锤定音地将指头移到了一个了不得的地方。一个注定收获不小,风险很大,也能让天下震动的地方——大明陪都,金陵!
就在这只千余人的倭寇队伍开路一路北上,沿途竟然始汇合了其余几支小股倭寇之后,终于有了三千余人的队伍。
一时间整个江南风声鹤戾。无勇无耻的大明江南军队更是望风而逃,哪怕运气不好,撞上了也是扭头就怕,不需要自己跑多快,只要比战友跑得快就行!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大明的江南是兵熊将也熊,而且熊无可熊。
穷山恶水出刁民,但同时也出精兵,江南烟雨温柔婉约,再加上文官百年来的不懈努力,当年那支在大将军徐达带领下攻破北京,驱逐鞑伮,再造中华的军队已经彻底被江南的烟雨泡烂了,废物的程度简直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以至于后来的戚继光这样的将领都带不出来,不得招募新军,从头训练。大明江南军队绝对不少,但一支敢和倭寇正面迎战的都没有。
至于为什么不调动九边精兵,一方面是耗费太过,且江南士绅反对,怕那群外乡人祸害江南。更有南北水土不服的理由。
但这次可真是是江浙震动,江南震动,连瘟疫肆虐之下的南京都震得五荤七素了。
无他,大明的官兵闻风而逃,江南的民团闻讯而逃。倭寇们竟然可以一路攻城拔寨,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方向直指金陵!
了尘不知道现在金陵的那些官员们是什么感受,也没工夫去像朱厚照如何面对这样的奇耻大辱。但了尘却知道,再高的城墙,再宽阔的护城河也帮不了一群毫无羞耻之心,半点也无战死之念的将佐官兵啊!
若是南京提前出个头皮痒,水太凉,那乐子可就真的大了!
现在不但金陵城里的百姓人心惶惶,就连镇守太监府的谭公公都坐不住了。
金陵虽然城高池阔,是大明数一数二的坚城,但南京的官兵是人都知道是什么德行,天下人谁不清楚?若说杀良冒功,闹兵闹饷的确是把好手,但面对几乎在江南成为无敌成在的倭寇,上上下下几乎都是一点信心都没有。
更何况如今金陵城内瘟疫横行,士绅离心,这城守不守得住,还真有可能“万一”啊!
谭公公坐不住了,要图个心安。老百姓们一般会找个算命的问一问,如今大明还有比国师了尘更厉害的算命先生吗?
如是谭公公不惜违反和了尘的约定,亲自来府上拜见了尘了。
了尘听到门子的禀告,长叹了一声。千算万算,竟然没想到金陵的刀兵尽然是从海上来的。
这也是了尘前世没正经学过历史,要知道原本的历史是真的有一群倭寇打到过金陵城下的。而且人数好像还没有这次多。
客厅里,了尘面对谭公公心焦的求问,沉默不语。
不是了尘不回答,而是了尘现在也不知道具体如何了。
了尘算到了刀兵的到来,却猜错了方向。等知道倭寇来犯的时候,再欲推算的时候,突然发现事关己身,竟然天机模糊一片。出现太多的结果就等于没有结果。
了尘知道这种卦象一般都叫乱卦,表示老天都不想让你知道。
对上老天,了尘除了望之兴叹,还能如何?
“谭公公,如今金陵城内还有多少官兵,有没有精锐一点,不会望风而逃的那一种!”了尘没有回答谭公公的问题,反而问起了南京的防务。
“魏国公奉命北上带走的人马足有十万,这都是从整个江南千挑万选出来的,如今南京城里应该还有十万兵丁,可大多老弱病残,不堪一击啊!”谭公公说的是“应该”,就是应该不确定还有多少兵丁了。
明代军队吃空饷的情况,不是说北京京营才有。几乎就是普遍现象。这个事情原本全天下都知道,唯有皇帝不知道。现在连唯一不知道的皇帝都知道了,所以才会对大明的武臣不满,才会清洗京师的军队。但显然还没有顾及得到北京之外的军队。
谭公公的口气是明显对南京的军队不抱希望了,只希望希望凭借金陵那让人望而生畏的城防,不要让人攻破城池就好。
了尘沉思了片刻之后坚定地道:“唐公公放心,贫道不会让着做千年古都沦陷于倭寇之手的”。
大明经不起这样的奇耻大辱,华夏也经不起这样的切肤之痛。了尘管那帮子士绅作的什么打算,但金陵古都是绝不能沦陷的。
谭公公得到了了尘的保证之后,终于浑身轻松地告辞而去。
了尘却突然想起了朱载墲。
是时候让朱载墲看看大明内地军队的窝囊样了。大明太祖那尽想占便宜的军制到了不改不行了。
靠如今大明的内地军队,大明内部还好说,遇到外地真是要多丢脸有多丢脸。军队不行,大明的强盛从何说起,文人再吹嘘什么文治昌盛,经济发达也没用。如今的世界只认刀枪,之乎者也屁用没有。
倭寇几乎没有丝毫掩饰自己的目的,只要看得懂地图的都知道倭寇几乎是扑着直线向着金陵进军。大明的官府不是没想过阻截,但军队一哄而散,闻风转进三千里的情况下,孙子他老人家家亲自来指挥也没用。
了尘带着兴致勃勃的朱载墲一路驾云向着倭寇来袭的方向相向而去。
原本还可以被师公带上天的朱载墲还很是兴奋,但很快就所有的心情都被脚下那一场简直不算战争的战争弄得一点性质都没有。
明军人数过万,看起来兵强马壮,却远远看到了倭寇的影子,连照面都不敢,便一哄而散。将军骑着马逃,小兵用着两腿跑。哭爹叫娘,连小孩子的朱载墲都看的满脸通红。
朱载墲的小拳头捏的死紧,很是愤怒,难堪地问了尘:“师公,何以这些军队如此不中用?比废物还不如?”
了尘叹了口气。好像只要天下承平,军队腐化几乎就会是历朝历代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可在儒生们的指引之下,往往都只会把责任丢给君王,却不会想到军队的退化也是关键的一部分。
太深奥的现在说了朱载墲也不会懂,了尘干脆只说了一点道:“他们没有敢战之心,没有勇气面对敌人,就犹如羊群遇到了野狼,再多的绵羊也没用!”
朱载墲睁大了眼睛,闪着光芒地望着了尘道:“师公肯定有办法让羊打败野狼,是吧!”
了尘想了想道:“无论打架还是打仗,无非都是胸中的一口气罢了,说穿了就是士气。这群士兵只要有士气,未必会怕了这帮小鬼子!”
“师公,什么是小鬼子?”朱载墲道。
“下面那些倭寇”了尘答道。
“小鬼子好,那些倭寇不就是鬼吗?”朱载墲拍着手赞叹道。
了尘和小太子朱载墲说话的时候,下面的战争胜负已分。却不得不夸赞一下,这次遇到的明军还真不错,跑得挺快的。倭寇愣是没追上多少。一群溃兵见倭寇并没有追来,总算放心了一些。然后渐渐合拢,有志一同向着另一个地点汇合而去。
了尘看得有点目瞪口呆。
这算什么?败出了经验,还是真有这么神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