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工地生活(三)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静州往事最新章节!
村民与老廖对答太过熟悉,听到王桥耳中如昨日重现。
作为曾经的昌东县城管委副主任,王桥非常熟悉当前这种矛盾。不同之处在于以前他是作为政府部门的领导来处理这类事情,现在是站在企业工作人员的视角来旁观。
野外山风吹来,带来了田野的鲜活味道,王桥抽着烟,饶有兴致地听两人争执。
扛扛着锄头的老村民指着公路道:“这里原本有一条水沟。每年夏天都会有大雨,这个坡的水都要顺着水沟流走。你们现在把水沟堵上了,以后下大雨肯定要淹到我的田土,损失大得很。这个事情没有解决的时候,你们不准修路。”
老廖哭笑不得地用浅显语言解释道:“公路正在施工,还没有修正规的水沟,我们挖了临时排水沟,过水没有任何问题,今年夏天下了好几场大雨,没有淹着你的田土吧。等到把毛坯路面修好以后,肯定要修完整水沟,这是修路的基本规范。你随便到任何地方去看一看,从来没有哪一条公路没有修水沟。水沟修好以后,排水绝对没有问题,这个你就不要担心,这是修公路的基本规范。”
老∧,村民将锄头从肩膀上取下,提在手里,恶声恶气地道:“我才不管你什么几巴规范,到时候你们施工队伍走了,我找谁拿补偿,只有搬起石头打天。我今天把话扔在这里,你们不拿钱赔偿损失,别想修路。到时别怪我不客气。”
老廖试探道:“你说怎么赔?”
老村民道:“这块田有二十挑谷子,以后肯定每年都要被水淹。你们按产量赔三十年。”
老廖被气得笑了起来,道:“你这是狮子大开口。”
王桥太熟悉这些对话。在垃圾场堵场的日子里。他曾无数次被村民们围攻,尽管两地相隔甚远,阳和村民的逻辑和语气与这个老年村民如出一辙。
每个人立场不一样,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
从老村民的角度来说,他们是本地人,最了解当地的气候和地形,知道什么地方容易发生灾害。如果现在没有处理好,施工队离开以后遭受损失,他们连找人赔偿的地方都没有。
对施工队来说。想法又不一样。在他们的施工经历中,每个修桥修路的施工队都是唐僧肉,会被无数村民施压,施压的理由往往莫名其妙。
在老廖眼里,村民提的这事完全不能成立,他们肯定要修水沟,而且修的是标准化水沟,这样才能保证公路安全,所以说老村民提出的问题根本不存在。现在谈补偿款约等于敲诈勒索。
谈了半天,两人各持观点,无法谈拢。
谈崩了以后,老村民就发了狠话:“以后你们别想在这里施工。别怪我没有打招呼。”说完狠话后,他扛着锄头离开了。
从村民离开后神情,王桥知道必要有隐患。道:“老廖,你们以前遇到这种事情怎么办?”
老廖也是老江湖了。道:“没有更好办法,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算要打架也无所谓,在外面施工遇到这种事很平常。”
王桥站在政府干部的角度道:“你们为什么不找当地政府,通过座谈解决问题?”
老廖苦笑道:“当地政府的屁股都和村民坐在一条板凳上,他们十有八九会和稀泥,要求企业拿钱免灾。有时候你不把事情搞大,他们根本不管。这条路是成津和昌东两个县的政府工程,闹事以后自然有人替我们收场,如果一味将就,闹钱的事肯定越来越多。 ”
他挽起衣袖,道:“你看我手臂上的这条伤疤,就是上一次做工地和村民打架时留下的。我们和当地政府谈好了补偿,把钱给了政府,据我所知政府的补偿也已经到位。但是村民和政府之间因为其他事情有矛盾,他们不去找政府,反而阻挡我们施工。工地都是有成本的,每耽误一天,我就要多发工资,还要付设备租用费。我被逼得忍无可忍,就带着工人与村民打了一架,打架后以后我被治安拘留了。”
他的胳膊上有一条长长的伤口,又粗又长。
“这个工程做完以后,我基上没有赚到钱,还小亏了一点。陈总是我的老朋友,他知道我日子不好过,就把我叫到这里来。我来时给陈总说我还是搞技术,陈总不同意,他说搞技术的人有,还是要让我搞协调。”老廖自嘲道:“我是工程队里唯一与政府机关和村民都打过交道的人,算是稀缺人才吧!我其实最烦做这些事,技术才是我的本行。但是论技术我无论如何都比不上陈总,所以只能来搞协调。”
老廖是在自己人面前吐苦水,没有掺杂什么夸大言辞。
王桥对他的说法深有感慨:“现在做什么事情都难,没有什么事能一帆风顺。”
老廖道:“那些当官的就可以坐地发财,动动嘴皮子,什么事情都有人给他办好。”
若是放在一年多前,王桥或许会认同这种观念。他如今当过城管委副主任和县府办副主任,体会又不一样,“你只看过当官的吃肉,没有看见当官的受罪。这一次,昌东县的县长和常务副县长都被双规了,还有很多二级部门的领导也被双规,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老廖道:“你是做哪一行的?我看陈总对你客气得很。”
王桥道:“前一阵子我还陪着宫方平副县长来看过工地,现在被贬到档案局工作,无所事事,到陈总这边散心。”
两人说着话走回到工地。
陈强背着手,守着技术人员做压实度实验,神情十分专注。
以前他在看守所的时候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任由人侮辱欺负。来到工地上,他作为技术权威和掌舵者。是工地上的王者,气场十分强大。所有工人在他的指挥下一丝不苟地工作,没有任何人懒散和嬉笑。
陈强看到老廖回来,问道:“事情处理的怎么样?”
老廖讲了村民提出的要求,道:“我估计还有麻烦,那个村民是一根筋,不论怎么解释都不会听。”
王桥又提出建议:“陈总,可不可以找政府协调?”
陈强神情很是无奈:“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找政府协调没有什么用,现在政府也很难,政府说的话。村民可以听也可以不听,没有什么约束力。我最怕的是开了一个头,把钱给了村民,以后沿线所有村民都照着葫芦画瓢,这事就没完没了。我们暂时放一放吧,看他怎么闹,他出什么招我们就出什么招。”
王桥道:“村民才是真正的地头蛇,能避免冲突就避免。如果他们那闹得过份了,我还是出面找镇政府解决。虽然我现在落难。凭着以前的余威,或许还管点用。”
陈强没有接受这个建议,道:“蛮哥有更大用处,就不要在这些小事上牵涉精力。”
王桥自嘲道:“我已经没有什么正事了。也起不到什么大作用,帮着工地解决具体事就是最正的正事。”
“如果真闹大了,蛮哥再出面。有时打一架也好。增强凝聚力,也锻炼了队伍。”陈强又对老廖道:“等会把老张、老刘和王三几个人叫上。我们一起到镇里吃饭,给蛮哥接风。”
陈强和王桥说话时的语气与用词总让老廖感到奇怪。陈强年龄超过五十。曾经在省交通厅担任过总工,技术霸道,还坐在监狱,在工地上很有威信。但是他这种资历和王桥说话之时是发自内心尊重,并没有表演和调侃的成分。
就算王桥是政府官员,职务也肯定比不上交通厅总工,更何况还有更高级别的官员来过工地,陈总都没有如此恭敬。
老廖尽管觉得奇怪,也没有多嘴,王桥是王晓的弟弟,几个公司高层的事情很复杂,关系很微妙,说求不清楚。
工地上事情多,陈强来到工地以后,不停地有员工汇报工作。陈强总是第一时间去现场,及时、准确、简洁地下达指令。终于忙完了杂事,陈强换好衣服,带着几个骨干到镇里面吃饭。平时陈强总和大家一起在工地吃饭,为了招待王桥,他才特意安排在镇里面餐馆,
“我这人做工程有洁癖,最看不惯工地里面各种设备设施摆得乱七八糟,摆得乱七八糟说明心中无数,计划做得不好……”一行人沿着小道穿过好几个标段,陈强一边走一边给身边的技术人员指点其他工地的得失。
王桥当过城管委副主任,检查过城管委施工队的施工现场,不完全算外行。仔细听了陈强对几个标段的评价,才明白城委管施工队确实是土八路,自己当初选择与陈强合作实在是英明之举。
边走边谈,很快就来到场镇。这是一个与旧乡非常类似的偏僻小镇,时光仿佛还停留在八十年代。施工队熟门熟路地来到取名为新兴饭店的小食店,这是一个专门卖豆花和蒸菜的小店,又脏又破,但是生意兴隆,客人绝大多数都是附近工地的人。
老廖是熟客,进来以后就道:“在屋外面摆一张桌子,每人一碗豆花,一个肥肠大笼,一个排骨大笼,弄点镇里酿的高粱酒。”
老板娘热情地道:“今天我们杀了猪,有新鲜的肠旺汤,要不要。”
老廖道:“要,来一大份。”
老板娘又道:“你们几位老板还是喝点好酒,我有瓶装酒。”
老廖道:“哪个喝你的瓶装酒,我们就喝本地高梁酒,不上头。”
豆花和蒸笼都是现成的,摆在座上散发着腾腾热气,香气十分诱人。王桥骑摩托车到工地,又在工地转了一大圈,肚子早就饿扁了。他放了一块肥肠在嘴里慢慢嚼,一股奇异香味就在口腔里呯呯爆炸。
老板娘用盆子装来一斤高粱酒,在高粱酒里面放了些米饭。据说用这种办法就可以除掉高粱酒里面的杂质,在昌东喝酒的人都喜欢这样做。
老廖给每人倒了一土碗酒,然后又专门为陈强找大蒜。
陈强举碗道:“蛮哥,我们哥俩碰一个。”
王桥举碗一饮而尽,发自肺腑地道:“今天跑工地感觉很不错,在大自然里做工程,比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勾心斗角要强的多。”
陈强道:“各有各的苦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生活。长期生活在偏僻的地方,与家人无法团聚,人会变得非常糙,我老婆开玩笑说我在劳改队里气色比现在还要好一些。其实,能团在这里的人每个都有故事,老廖打架被拘过,还有王三,老婆跟人跑了。我们几个人不想胡乱混一辈子,都想把公司做好,也扬个眉吐口气。人活一口气,这口气我一直憋着,他们几个也差不多。”
大家喝着酒正在聊天,从里屋走出来几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其中一个骂道:“陈强,你他马的,装什么逼,把我们的成本全部弄高了。听说你是贪污犯,在监狱呆过,是不是还没有呆舒服?”
(第二百八十三章)(未完待续。)
村民与老廖对答太过熟悉,听到王桥耳中如昨日重现。
作为曾经的昌东县城管委副主任,王桥非常熟悉当前这种矛盾。不同之处在于以前他是作为政府部门的领导来处理这类事情,现在是站在企业工作人员的视角来旁观。
野外山风吹来,带来了田野的鲜活味道,王桥抽着烟,饶有兴致地听两人争执。
扛扛着锄头的老村民指着公路道:“这里原本有一条水沟。每年夏天都会有大雨,这个坡的水都要顺着水沟流走。你们现在把水沟堵上了,以后下大雨肯定要淹到我的田土,损失大得很。这个事情没有解决的时候,你们不准修路。”
老廖哭笑不得地用浅显语言解释道:“公路正在施工,还没有修正规的水沟,我们挖了临时排水沟,过水没有任何问题,今年夏天下了好几场大雨,没有淹着你的田土吧。等到把毛坯路面修好以后,肯定要修完整水沟,这是修路的基本规范。你随便到任何地方去看一看,从来没有哪一条公路没有修水沟。水沟修好以后,排水绝对没有问题,这个你就不要担心,这是修公路的基本规范。”
老∧,村民将锄头从肩膀上取下,提在手里,恶声恶气地道:“我才不管你什么几巴规范,到时候你们施工队伍走了,我找谁拿补偿,只有搬起石头打天。我今天把话扔在这里,你们不拿钱赔偿损失,别想修路。到时别怪我不客气。”
老廖试探道:“你说怎么赔?”
老村民道:“这块田有二十挑谷子,以后肯定每年都要被水淹。你们按产量赔三十年。”
老廖被气得笑了起来,道:“你这是狮子大开口。”
王桥太熟悉这些对话。在垃圾场堵场的日子里。他曾无数次被村民们围攻,尽管两地相隔甚远,阳和村民的逻辑和语气与这个老年村民如出一辙。
每个人立场不一样,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
从老村民的角度来说,他们是本地人,最了解当地的气候和地形,知道什么地方容易发生灾害。如果现在没有处理好,施工队离开以后遭受损失,他们连找人赔偿的地方都没有。
对施工队来说。想法又不一样。在他们的施工经历中,每个修桥修路的施工队都是唐僧肉,会被无数村民施压,施压的理由往往莫名其妙。
在老廖眼里,村民提的这事完全不能成立,他们肯定要修水沟,而且修的是标准化水沟,这样才能保证公路安全,所以说老村民提出的问题根本不存在。现在谈补偿款约等于敲诈勒索。
谈了半天,两人各持观点,无法谈拢。
谈崩了以后,老村民就发了狠话:“以后你们别想在这里施工。别怪我没有打招呼。”说完狠话后,他扛着锄头离开了。
从村民离开后神情,王桥知道必要有隐患。道:“老廖,你们以前遇到这种事情怎么办?”
老廖也是老江湖了。道:“没有更好办法,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算要打架也无所谓,在外面施工遇到这种事很平常。”
王桥站在政府干部的角度道:“你们为什么不找当地政府,通过座谈解决问题?”
老廖苦笑道:“当地政府的屁股都和村民坐在一条板凳上,他们十有八九会和稀泥,要求企业拿钱免灾。有时候你不把事情搞大,他们根本不管。这条路是成津和昌东两个县的政府工程,闹事以后自然有人替我们收场,如果一味将就,闹钱的事肯定越来越多。 ”
他挽起衣袖,道:“你看我手臂上的这条伤疤,就是上一次做工地和村民打架时留下的。我们和当地政府谈好了补偿,把钱给了政府,据我所知政府的补偿也已经到位。但是村民和政府之间因为其他事情有矛盾,他们不去找政府,反而阻挡我们施工。工地都是有成本的,每耽误一天,我就要多发工资,还要付设备租用费。我被逼得忍无可忍,就带着工人与村民打了一架,打架后以后我被治安拘留了。”
他的胳膊上有一条长长的伤口,又粗又长。
“这个工程做完以后,我基上没有赚到钱,还小亏了一点。陈总是我的老朋友,他知道我日子不好过,就把我叫到这里来。我来时给陈总说我还是搞技术,陈总不同意,他说搞技术的人有,还是要让我搞协调。”老廖自嘲道:“我是工程队里唯一与政府机关和村民都打过交道的人,算是稀缺人才吧!我其实最烦做这些事,技术才是我的本行。但是论技术我无论如何都比不上陈总,所以只能来搞协调。”
老廖是在自己人面前吐苦水,没有掺杂什么夸大言辞。
王桥对他的说法深有感慨:“现在做什么事情都难,没有什么事能一帆风顺。”
老廖道:“那些当官的就可以坐地发财,动动嘴皮子,什么事情都有人给他办好。”
若是放在一年多前,王桥或许会认同这种观念。他如今当过城管委副主任和县府办副主任,体会又不一样,“你只看过当官的吃肉,没有看见当官的受罪。这一次,昌东县的县长和常务副县长都被双规了,还有很多二级部门的领导也被双规,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老廖道:“你是做哪一行的?我看陈总对你客气得很。”
王桥道:“前一阵子我还陪着宫方平副县长来看过工地,现在被贬到档案局工作,无所事事,到陈总这边散心。”
两人说着话走回到工地。
陈强背着手,守着技术人员做压实度实验,神情十分专注。
以前他在看守所的时候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任由人侮辱欺负。来到工地上,他作为技术权威和掌舵者。是工地上的王者,气场十分强大。所有工人在他的指挥下一丝不苟地工作,没有任何人懒散和嬉笑。
陈强看到老廖回来,问道:“事情处理的怎么样?”
老廖讲了村民提出的要求,道:“我估计还有麻烦,那个村民是一根筋,不论怎么解释都不会听。”
王桥又提出建议:“陈总,可不可以找政府协调?”
陈强神情很是无奈:“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找政府协调没有什么用,现在政府也很难,政府说的话。村民可以听也可以不听,没有什么约束力。我最怕的是开了一个头,把钱给了村民,以后沿线所有村民都照着葫芦画瓢,这事就没完没了。我们暂时放一放吧,看他怎么闹,他出什么招我们就出什么招。”
王桥道:“村民才是真正的地头蛇,能避免冲突就避免。如果他们那闹得过份了,我还是出面找镇政府解决。虽然我现在落难。凭着以前的余威,或许还管点用。”
陈强没有接受这个建议,道:“蛮哥有更大用处,就不要在这些小事上牵涉精力。”
王桥自嘲道:“我已经没有什么正事了。也起不到什么大作用,帮着工地解决具体事就是最正的正事。”
“如果真闹大了,蛮哥再出面。有时打一架也好。增强凝聚力,也锻炼了队伍。”陈强又对老廖道:“等会把老张、老刘和王三几个人叫上。我们一起到镇里吃饭,给蛮哥接风。”
陈强和王桥说话时的语气与用词总让老廖感到奇怪。陈强年龄超过五十。曾经在省交通厅担任过总工,技术霸道,还坐在监狱,在工地上很有威信。但是他这种资历和王桥说话之时是发自内心尊重,并没有表演和调侃的成分。
就算王桥是政府官员,职务也肯定比不上交通厅总工,更何况还有更高级别的官员来过工地,陈总都没有如此恭敬。
老廖尽管觉得奇怪,也没有多嘴,王桥是王晓的弟弟,几个公司高层的事情很复杂,关系很微妙,说求不清楚。
工地上事情多,陈强来到工地以后,不停地有员工汇报工作。陈强总是第一时间去现场,及时、准确、简洁地下达指令。终于忙完了杂事,陈强换好衣服,带着几个骨干到镇里面吃饭。平时陈强总和大家一起在工地吃饭,为了招待王桥,他才特意安排在镇里面餐馆,
“我这人做工程有洁癖,最看不惯工地里面各种设备设施摆得乱七八糟,摆得乱七八糟说明心中无数,计划做得不好……”一行人沿着小道穿过好几个标段,陈强一边走一边给身边的技术人员指点其他工地的得失。
王桥当过城管委副主任,检查过城管委施工队的施工现场,不完全算外行。仔细听了陈强对几个标段的评价,才明白城委管施工队确实是土八路,自己当初选择与陈强合作实在是英明之举。
边走边谈,很快就来到场镇。这是一个与旧乡非常类似的偏僻小镇,时光仿佛还停留在八十年代。施工队熟门熟路地来到取名为新兴饭店的小食店,这是一个专门卖豆花和蒸菜的小店,又脏又破,但是生意兴隆,客人绝大多数都是附近工地的人。
老廖是熟客,进来以后就道:“在屋外面摆一张桌子,每人一碗豆花,一个肥肠大笼,一个排骨大笼,弄点镇里酿的高粱酒。”
老板娘热情地道:“今天我们杀了猪,有新鲜的肠旺汤,要不要。”
老廖道:“要,来一大份。”
老板娘又道:“你们几位老板还是喝点好酒,我有瓶装酒。”
老廖道:“哪个喝你的瓶装酒,我们就喝本地高梁酒,不上头。”
豆花和蒸笼都是现成的,摆在座上散发着腾腾热气,香气十分诱人。王桥骑摩托车到工地,又在工地转了一大圈,肚子早就饿扁了。他放了一块肥肠在嘴里慢慢嚼,一股奇异香味就在口腔里呯呯爆炸。
老板娘用盆子装来一斤高粱酒,在高粱酒里面放了些米饭。据说用这种办法就可以除掉高粱酒里面的杂质,在昌东喝酒的人都喜欢这样做。
老廖给每人倒了一土碗酒,然后又专门为陈强找大蒜。
陈强举碗道:“蛮哥,我们哥俩碰一个。”
王桥举碗一饮而尽,发自肺腑地道:“今天跑工地感觉很不错,在大自然里做工程,比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勾心斗角要强的多。”
陈强道:“各有各的苦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生活。长期生活在偏僻的地方,与家人无法团聚,人会变得非常糙,我老婆开玩笑说我在劳改队里气色比现在还要好一些。其实,能团在这里的人每个都有故事,老廖打架被拘过,还有王三,老婆跟人跑了。我们几个人不想胡乱混一辈子,都想把公司做好,也扬个眉吐口气。人活一口气,这口气我一直憋着,他们几个也差不多。”
大家喝着酒正在聊天,从里屋走出来几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其中一个骂道:“陈强,你他马的,装什么逼,把我们的成本全部弄高了。听说你是贪污犯,在监狱呆过,是不是还没有呆舒服?”
(第二百八十三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