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火花发报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鹰扬德兰士瓦最新章节!
策马进入约翰内斯堡城区,一行人的视觉和嗅觉立刻被污得不轻。与比勒陀利亚的整洁优美形成反差,这里街道狭窄肮脏,整个城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臭烘烘的气味。
约翰内斯堡居民大约有十万人,其中五万多白人,绝大多数白人是布尔人口中的外侨,剩下的都是黑人、马来人、印度人等仆役奴隶阶层。布尔人打心眼里鄙夷这座城市,虽然这里给他们的国家带来了税收和财富。信奉新教并且性格保守固执的布尔人,视有色人种卑贱如草芥,即使是对白人外侨,他们也充满厌恶。厌恶这些不请自来的家伙挖走他们国家的财富,厌恶外来者不讲荷兰语、不喜欢吃猪肉、不去新教教堂礼拜等等。
在这种心态下,德兰士瓦政权除了加强驻防城市的警察部队外,几乎削减了一切对约翰内斯堡的公共投资。此外布尔人还针对性地制定选举政策,将这个城市中的绝大部分白人排斥在公民权力之外,即使他们有些人已经居住了很多年,即使这些人已经全额缴纳税款。
安妮口中的亲戚是她舅舅,母亲特雷西的亲弟弟布瑞恩。她没来过约翰内斯堡,手中只有通信地址,所以只能靠打听。同比勒陀利亚相反,这里绝大多数人讲英语,如果有人讲荷兰语,立刻会收到周围敌视的目光。
牵着马走过脏兮兮的小巷,简陋的房舍,说明安妮的这个舅舅境遇很不好。
“请问,布瑞恩先生住在这里吗?”
安妮问正蹲在地上看蚂蚁的小男孩。
“小姐,你问的是爱尔兰疯子布瑞恩吧,最边上的房子”,小男孩仰起脸,手指了指靠西边的房间,后面一句话差点让安妮哭出来,“那个可怜的家伙快被房东赶走了。”
“噢,上帝,小安妮,你怎么自己找来了。”
听到院子里的对话,三十多岁的白人男子冲出房门,展开双臂,一个熊抱搂住安妮。
“布瑞恩舅舅,我不是想你了嘛,就直接过来了。”
安妮从舅舅怀中挣脱出来,俏挺的小鼻子在布瑞恩身上嗅了嗅,不满地问道。
“布瑞恩,你这是多长时间没洗澡了?”
“呵呵”
男人尴尬地笑笑,扭头看见牵着马站在院子中的两个人,于是立刻转移话题。
“感谢你们把安妮护送过来。”
“布瑞恩舅舅,还是赶紧帮我们找个住的地方,然后好好填饱肚子。”
安妮话里有些撒娇,应该是以前关系很亲近。
梁洪站在一边旁观,布瑞恩目前经济状况可能很糟,不过从脖子上挂着的单片眼镜看,可能受过良好的教育。再看他住的房子,窗子外立着一根铁竿,足有五六米高。莫非这是天线?爱尔兰疯子这个绰号,到底疯狂在哪里,他很想进屋看个究竟。
住宿被安排在附近的金马车客栈,晚餐是在布瑞恩住处吃的,从巷口的熟食店买回来肉食和瓶装酒。据说约翰内斯堡的小酒馆很危险,经常会打架,几乎人人带着枪,梁洪觉得很像美国西部电影里的牛仔酒吧。这个城市让人没有归属感,所以都是来短暂淘金的,其中也就掺杂了更多的亡命之徒。
“很抱歉,安妮,让你和朋友受委屈了。”
布瑞恩站起来端起酒杯,脸上满是歉意。梁洪看出来他手头很窘迫,在熟食店便抢着结账,反倒让布瑞恩觉得给安妮丢了面子。
“布瑞恩舅舅,这里也很好,我们可不想在酒馆里,跟酒疯子打起来。”安妮劝慰道。
保罗闷着头在吃饭,这里大家都讲英语,他听不懂。梁洪则在打量着房间,屋里很凌乱,墙角堆放着很多书籍,大都是理工类图书,尤其以电学方面居多。窗户敞开着通风换气,窗台上有导线连通内外,外面似乎连接那根铁竿,里面则连接书桌上的大线圈。除了线圈,两个离得很近的铜球柱也挺惹眼,柱子下面都接了电线。
在炮兵学院学过无线电,很快就看明白了整套装置的原理。线圈通电产生电磁吸力,吸动开关断电。电磁力消失后,开关落下又重新接通,于是线圈再次产生电磁吸力。如此循环反复,另一侧的线圈就会产生高压交流电,两个铜球不断放电产生电火花。于是交流电让线圈感应出电磁波,顺着天线传向空中。这套装置,应该是很简陋的火花式发报机,意大利人马可尼在1896年公开演示过。
“唉,都是舅舅没用,你妈妈供了我上大学,结果她女儿来了,我居然——”
另一边布瑞恩说到激动处,趴在桌子上哽咽起来。安妮想劝,又不知道如何劝慰,只能在旁边跟着抹眼泪。
“安妮,布瑞恩在大学是什么专业?”梁洪掉过头突然问道。
“纽约市立学院物理学。”
安妮冷淡地回答。心情不好,谁还有心思搭理你,更何况一个土著仆人。
“布瑞恩先生,你在搞火花式发报机吧?”
梁洪瞥了一眼安妮,索性拍了拍布瑞恩肩膀,直接问当事人。
“你怎么知道这个名字?”
布瑞恩像被电击了一下,猛地抬头看向梁洪。
“不但知道名字,还清楚这里面的道理。”
“我不信,你,你只是个土著。”布瑞恩声音近乎尖叫。
于是,曾经鄙视的土著,站在无线电装置前,从电磁力、交流电、电火花,一直讲到感应出的电磁波传向远方。每讲出一项原理,他搞出来的成果就像被当众剥去一层衣袍。
“你这个发报机,有两个重大缺陷。”梁洪说。
“缺陷?”
布瑞恩半信半疑地反问,如果梁洪更早之前说这话,他肯定会翻脸把人轰出去。
在一百多年后,火花发报机早已经被淘汰,但是在十九世纪末,却是高深的研究课题。布瑞恩的装置,相比马可尼最成熟的设计,缺少了检波回路,能量被过度分散了。此外马可尼使用了庞大的天线阵,才最终成功地跨大西洋收发报。除了这两点,其实还有非技术的因素,那就是经济上的。十九世纪末,既没有电子管更没有晶体管,无线电发报只能依靠大功率,相对于此时的电力工业,简直堪称耗电的吞金兽。
使用天线阵和大功率,布瑞恩想到过,但是没有那份经济能力。至于检波回路,他几乎没听说过,此刻放下了架子诚心讨教。于是,一场甥舅重逢被演变成了无线电专业研讨。
安妮一直坐着冷眼旁观,直到两个人说累了,才板着脸突然问道。
“梁,你到底是什么人?”
房间里的人都沉默了,对安妮和布瑞恩而言,实在很诡异。梁洪决定说一部分实话,起身关上窗户,然后才回答。
“我其实是明部落的首领,也就是法尔部落。”
相比安妮,他更看重醉心研究的布瑞恩,相信在超时代知识指点下,会超越马可尼,研发出能满足他需要的无线电利器。
“那他呢”,安妮手指向保罗。
“白人雇员。”
“怪不得路上就觉得你们之间怪怪的。”
梁洪汗,幸亏不是在后世,否则这句话会产生歧义的。
“梁,你知道的东西很先进,我相信即使在欧洲,也很少有人明白。”这回是布瑞恩在问。
“这个,部落里请的白人老师,恰好精通。”
很牵强的解释,每个人都有秘密,布瑞恩也不好继续追问。
房间里陷入尴尬,梁洪突然想起潜艇的先驱者霍兰也是爱尔兰人,并且也移居到了美国。或许他们听说过,甚至没准还认识。
“布瑞恩先生,我听老师讲过,有位在美国的爱尔兰人很出名,想跟你打听一下。”
“他叫什么名字?也是研究电磁波的?”布瑞恩很惊讶,“研究电磁波的我肯定认识,如果是做其他学问的爱尔兰人,这么有名气,即使不认识也肯定听说过。”
“那位先生叫霍兰,专门搞潜艇的。”
“约翰·菲利普·霍兰”
异口同声,安妮和布瑞恩都叫出了霍兰的全名。
“太好了,你们都认识,看来老师说得没错。”
梁洪很兴奋,老师,并不一定是真人,书本也一样。
“这人只是听说,好像跟美国海军合作。”这是安妮的回答。
“人品很差。”这是布瑞恩的回答。
“人品差?”
梁洪有点糊涂了,一个专心搞研究的,人品能差到哪里去?而且人物传记里写,好像还是一位民族主义者,曾经帮助爱尔兰独立运动的组织研制潜艇。那个组织叫什么了的,他努力回忆。
“对,是芬尼亚社。”
他想起来了,情不自禁也顺嘴念叨出来。
“你怎么知道这个名字?”
布瑞恩厉声追问,很紧张,手中握着餐刀。
问我怎么知道的,总不能说是看历史资料吧。芬尼亚社好像是在美国的爱尔兰人搞起来的,布瑞恩是在美国读的大学,莫非他也是——
梁洪再仔细看神情紧张的布瑞恩,更加确定这种猜测。
“其实看英国不顺眼的人很多,想从英国分割出去的人也很多,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甚至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当然更包括你们爱尔兰人。”
梁洪的回答很含混,但有一种意思很明确,就是我也看英国不顺眼。为了表达更明确,又追加了一句。
“英国人在非洲杀的人也不少,在纳塔尔的祖鲁人、罗得西亚的马绍纳人,还有开普殖民地的科伊科伊人,甚至地处偏僻的桑人。”
说到桑人,他想起了霍拉看见白人的恶毒眼神,仇恨的种子埋下去,是会在心里生根发芽的。爱尔兰人对英国人的仇恨,最近的渊源恐怕是十九世纪中叶,爱尔兰饥荒时英国人的恶毒吧。
“噢,看来你们非洲人也挺恨英国人的。”
布瑞恩稍微放松了一下,没承认也没否认同芬尼亚社的关系。可是他却忘记了旁边坐着的安妮,直到听见女孩的厉声质问。
“布瑞恩舅舅,你不是对妈妈发誓,再也不参加那些危险活动了吗?”
布瑞恩只是尴尬地苦笑,相当于默认了。
策马进入约翰内斯堡城区,一行人的视觉和嗅觉立刻被污得不轻。与比勒陀利亚的整洁优美形成反差,这里街道狭窄肮脏,整个城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臭烘烘的气味。
约翰内斯堡居民大约有十万人,其中五万多白人,绝大多数白人是布尔人口中的外侨,剩下的都是黑人、马来人、印度人等仆役奴隶阶层。布尔人打心眼里鄙夷这座城市,虽然这里给他们的国家带来了税收和财富。信奉新教并且性格保守固执的布尔人,视有色人种卑贱如草芥,即使是对白人外侨,他们也充满厌恶。厌恶这些不请自来的家伙挖走他们国家的财富,厌恶外来者不讲荷兰语、不喜欢吃猪肉、不去新教教堂礼拜等等。
在这种心态下,德兰士瓦政权除了加强驻防城市的警察部队外,几乎削减了一切对约翰内斯堡的公共投资。此外布尔人还针对性地制定选举政策,将这个城市中的绝大部分白人排斥在公民权力之外,即使他们有些人已经居住了很多年,即使这些人已经全额缴纳税款。
安妮口中的亲戚是她舅舅,母亲特雷西的亲弟弟布瑞恩。她没来过约翰内斯堡,手中只有通信地址,所以只能靠打听。同比勒陀利亚相反,这里绝大多数人讲英语,如果有人讲荷兰语,立刻会收到周围敌视的目光。
牵着马走过脏兮兮的小巷,简陋的房舍,说明安妮的这个舅舅境遇很不好。
“请问,布瑞恩先生住在这里吗?”
安妮问正蹲在地上看蚂蚁的小男孩。
“小姐,你问的是爱尔兰疯子布瑞恩吧,最边上的房子”,小男孩仰起脸,手指了指靠西边的房间,后面一句话差点让安妮哭出来,“那个可怜的家伙快被房东赶走了。”
“噢,上帝,小安妮,你怎么自己找来了。”
听到院子里的对话,三十多岁的白人男子冲出房门,展开双臂,一个熊抱搂住安妮。
“布瑞恩舅舅,我不是想你了嘛,就直接过来了。”
安妮从舅舅怀中挣脱出来,俏挺的小鼻子在布瑞恩身上嗅了嗅,不满地问道。
“布瑞恩,你这是多长时间没洗澡了?”
“呵呵”
男人尴尬地笑笑,扭头看见牵着马站在院子中的两个人,于是立刻转移话题。
“感谢你们把安妮护送过来。”
“布瑞恩舅舅,还是赶紧帮我们找个住的地方,然后好好填饱肚子。”
安妮话里有些撒娇,应该是以前关系很亲近。
梁洪站在一边旁观,布瑞恩目前经济状况可能很糟,不过从脖子上挂着的单片眼镜看,可能受过良好的教育。再看他住的房子,窗子外立着一根铁竿,足有五六米高。莫非这是天线?爱尔兰疯子这个绰号,到底疯狂在哪里,他很想进屋看个究竟。
住宿被安排在附近的金马车客栈,晚餐是在布瑞恩住处吃的,从巷口的熟食店买回来肉食和瓶装酒。据说约翰内斯堡的小酒馆很危险,经常会打架,几乎人人带着枪,梁洪觉得很像美国西部电影里的牛仔酒吧。这个城市让人没有归属感,所以都是来短暂淘金的,其中也就掺杂了更多的亡命之徒。
“很抱歉,安妮,让你和朋友受委屈了。”
布瑞恩站起来端起酒杯,脸上满是歉意。梁洪看出来他手头很窘迫,在熟食店便抢着结账,反倒让布瑞恩觉得给安妮丢了面子。
“布瑞恩舅舅,这里也很好,我们可不想在酒馆里,跟酒疯子打起来。”安妮劝慰道。
保罗闷着头在吃饭,这里大家都讲英语,他听不懂。梁洪则在打量着房间,屋里很凌乱,墙角堆放着很多书籍,大都是理工类图书,尤其以电学方面居多。窗户敞开着通风换气,窗台上有导线连通内外,外面似乎连接那根铁竿,里面则连接书桌上的大线圈。除了线圈,两个离得很近的铜球柱也挺惹眼,柱子下面都接了电线。
在炮兵学院学过无线电,很快就看明白了整套装置的原理。线圈通电产生电磁吸力,吸动开关断电。电磁力消失后,开关落下又重新接通,于是线圈再次产生电磁吸力。如此循环反复,另一侧的线圈就会产生高压交流电,两个铜球不断放电产生电火花。于是交流电让线圈感应出电磁波,顺着天线传向空中。这套装置,应该是很简陋的火花式发报机,意大利人马可尼在1896年公开演示过。
“唉,都是舅舅没用,你妈妈供了我上大学,结果她女儿来了,我居然——”
另一边布瑞恩说到激动处,趴在桌子上哽咽起来。安妮想劝,又不知道如何劝慰,只能在旁边跟着抹眼泪。
“安妮,布瑞恩在大学是什么专业?”梁洪掉过头突然问道。
“纽约市立学院物理学。”
安妮冷淡地回答。心情不好,谁还有心思搭理你,更何况一个土著仆人。
“布瑞恩先生,你在搞火花式发报机吧?”
梁洪瞥了一眼安妮,索性拍了拍布瑞恩肩膀,直接问当事人。
“你怎么知道这个名字?”
布瑞恩像被电击了一下,猛地抬头看向梁洪。
“不但知道名字,还清楚这里面的道理。”
“我不信,你,你只是个土著。”布瑞恩声音近乎尖叫。
于是,曾经鄙视的土著,站在无线电装置前,从电磁力、交流电、电火花,一直讲到感应出的电磁波传向远方。每讲出一项原理,他搞出来的成果就像被当众剥去一层衣袍。
“你这个发报机,有两个重大缺陷。”梁洪说。
“缺陷?”
布瑞恩半信半疑地反问,如果梁洪更早之前说这话,他肯定会翻脸把人轰出去。
在一百多年后,火花发报机早已经被淘汰,但是在十九世纪末,却是高深的研究课题。布瑞恩的装置,相比马可尼最成熟的设计,缺少了检波回路,能量被过度分散了。此外马可尼使用了庞大的天线阵,才最终成功地跨大西洋收发报。除了这两点,其实还有非技术的因素,那就是经济上的。十九世纪末,既没有电子管更没有晶体管,无线电发报只能依靠大功率,相对于此时的电力工业,简直堪称耗电的吞金兽。
使用天线阵和大功率,布瑞恩想到过,但是没有那份经济能力。至于检波回路,他几乎没听说过,此刻放下了架子诚心讨教。于是,一场甥舅重逢被演变成了无线电专业研讨。
安妮一直坐着冷眼旁观,直到两个人说累了,才板着脸突然问道。
“梁,你到底是什么人?”
房间里的人都沉默了,对安妮和布瑞恩而言,实在很诡异。梁洪决定说一部分实话,起身关上窗户,然后才回答。
“我其实是明部落的首领,也就是法尔部落。”
相比安妮,他更看重醉心研究的布瑞恩,相信在超时代知识指点下,会超越马可尼,研发出能满足他需要的无线电利器。
“那他呢”,安妮手指向保罗。
“白人雇员。”
“怪不得路上就觉得你们之间怪怪的。”
梁洪汗,幸亏不是在后世,否则这句话会产生歧义的。
“梁,你知道的东西很先进,我相信即使在欧洲,也很少有人明白。”这回是布瑞恩在问。
“这个,部落里请的白人老师,恰好精通。”
很牵强的解释,每个人都有秘密,布瑞恩也不好继续追问。
房间里陷入尴尬,梁洪突然想起潜艇的先驱者霍兰也是爱尔兰人,并且也移居到了美国。或许他们听说过,甚至没准还认识。
“布瑞恩先生,我听老师讲过,有位在美国的爱尔兰人很出名,想跟你打听一下。”
“他叫什么名字?也是研究电磁波的?”布瑞恩很惊讶,“研究电磁波的我肯定认识,如果是做其他学问的爱尔兰人,这么有名气,即使不认识也肯定听说过。”
“那位先生叫霍兰,专门搞潜艇的。”
“约翰·菲利普·霍兰”
异口同声,安妮和布瑞恩都叫出了霍兰的全名。
“太好了,你们都认识,看来老师说得没错。”
梁洪很兴奋,老师,并不一定是真人,书本也一样。
“这人只是听说,好像跟美国海军合作。”这是安妮的回答。
“人品很差。”这是布瑞恩的回答。
“人品差?”
梁洪有点糊涂了,一个专心搞研究的,人品能差到哪里去?而且人物传记里写,好像还是一位民族主义者,曾经帮助爱尔兰独立运动的组织研制潜艇。那个组织叫什么了的,他努力回忆。
“对,是芬尼亚社。”
他想起来了,情不自禁也顺嘴念叨出来。
“你怎么知道这个名字?”
布瑞恩厉声追问,很紧张,手中握着餐刀。
问我怎么知道的,总不能说是看历史资料吧。芬尼亚社好像是在美国的爱尔兰人搞起来的,布瑞恩是在美国读的大学,莫非他也是——
梁洪再仔细看神情紧张的布瑞恩,更加确定这种猜测。
“其实看英国不顺眼的人很多,想从英国分割出去的人也很多,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甚至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当然更包括你们爱尔兰人。”
梁洪的回答很含混,但有一种意思很明确,就是我也看英国不顺眼。为了表达更明确,又追加了一句。
“英国人在非洲杀的人也不少,在纳塔尔的祖鲁人、罗得西亚的马绍纳人,还有开普殖民地的科伊科伊人,甚至地处偏僻的桑人。”
说到桑人,他想起了霍拉看见白人的恶毒眼神,仇恨的种子埋下去,是会在心里生根发芽的。爱尔兰人对英国人的仇恨,最近的渊源恐怕是十九世纪中叶,爱尔兰饥荒时英国人的恶毒吧。
“噢,看来你们非洲人也挺恨英国人的。”
布瑞恩稍微放松了一下,没承认也没否认同芬尼亚社的关系。可是他却忘记了旁边坐着的安妮,直到听见女孩的厉声质问。
“布瑞恩舅舅,你不是对妈妈发誓,再也不参加那些危险活动了吗?”
布瑞恩只是尴尬地苦笑,相当于默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