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楔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东晋门阀最新章节!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公元249年,发生高平陵之变。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随小皇帝曹芳拜谒高平陵,发动政变。司马懿命人关闭京城城门。假借太后诏,命‘司徒’桓范行中领军事,接管中领军曹羲的军队。桓范正要应命,但他的儿子以皇帝在曹爽那边,力劝桓范投奔曹爽。桓范最终改变主意还是去高平陵。
大司农桓范带着大司农印出城去找曹爽。司马懿听到后惊叹:“智囊往矣。”
蒋济则笑着说:“曹爽兄弟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桓范的计策。”
桓范见到曹爽兄弟后,劝他们带着皇帝到许昌,召命全国讨伐司马懿;有大司农印绶在手,担保不会缺粮。但曹爽兄弟都决心罢官投降,以为交出权力还可以维持奢华的侯爵生活,保存家族。
桓范见此大哭:“曹子丹(曹真)一向多谋果断。可他现在这三个儿子,简直是蠢猪!那会料想,谯国龙亢桓氏今天会因你们而将被灭族,天啊!”
桓范说的没错,他彻底得罪了司马家,身为三公却被司马家处决了。这个从东汉初年起成长起来的家族,就此沦落了。在整个西晋时期,这个家族上没出过高官,老老实实的在谯国龙亢种田读书。虽然他们仍然是庄园主,但是在政治上不被西晋重视。
岁月匆匆,这一晃便是七十年,直到永嘉之乱后,司马睿驻守江南,在琅琊王氏的帮助下,发起了统一江南的战争。公元317年,谯国发生流民叛乱,王导请其兄长王含为元帅,前去谯国平乱。
在那个士族统治的年代,每家士族在自己的庄园所在的县城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温峤建议,流民叛乱多迫于疾苦,本无心叛晋。先派谯国桓氏家族中的桓彝前去安抚,如若不成再动用军队。也算先礼后兵。
这时,谯国桓氏中的很多子弟已经南迁,其中声名最响的人物就是桓宣。王导就试着派桓宣前去安抚民情。龙亢桓氏在谯国老家拥有大量庄园,除了一些部曲以外,县内还有近半农民曾经依附过桓氏家族。(大庄园的赋税比例低)
坞主张平和樊雅分别自称豫州刺史和谯郡太守,各据一城,聚众数千人作乱。谯国龙亢桓氏在谯国根基深厚,去之前桓宣还先被任命为参军。最终张平和樊雅都派人随桓宣回建康表示臣服。至此桓宣留任谯国內史。派别人来就需要派兵跟随,多了晋室没有,少了不管用。桓宣不用一兵一卒便能镇守谯国。
乱世出英雄,桓宣到了谯国便成功说服流民,桓宣也被封为谯国內史,镇守谯国。级别并不高的谯国龙亢桓氏启动了他们家族的门阀之路。
谯国龙亢桓氏只用了两代人的时间,几乎靠桓温一人之力,便成长为东晋‘与司马共天下’的第三代门阀。本书将充分展述桓温的门阀之路。真实再现东晋名士风度。
温峤本来推荐的是桓彝,但是由于桓宣更加知名,而被王导启用。但是,那个士族社会里,士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作为江东八达的桓彝在温峤的一再推荐下,也慢慢的开始被晋廷看中。公元322年,王敦临死前想过把皇帝瘾,与东晋第二代皇帝晋明帝的争执越来越明显,战争一触即发。桓彝极力支持朝廷平叛,明帝擢升其为散骑常侍,参与朝廷的军机大事。凭着特有的智慧和能力,桓彝很快成了这位新皇帝的“智囊”人物。王敦的叛乱被平定之后,桓彝因其出谋划策的特殊功绩,被封为万宁县男。级别还是很低啊。
拥有精兵万余人的冠军将军苏峻因在平定王敦之乱时立下战功,而得到明帝信任,被封为历阳內史,保卫建康的江北门户。晋明帝司马绍活了26岁,只当了三年皇帝。他死后庾亮、王导以顾命大臣名义执政。庾亮嫌苏峻驻军离建康太近,而想将其召入京都,削其兵权。
公元327年12月,苏峻联合占据寿春豫州刺史祖约,以讨伐第二代门阀庾亮为名率兵反叛,很快天下大乱。这时,桓彝总想援助王师,拯救朝廷,于是迅速率军进驻泾县。
恰在这时,听闻苏峻叛军已攻占了京师建康。桓彝“慷慨泣涕”之际,决心坚守泾县城,抵抗叛军。此时,周围诸多州郡已降于叛军,苏峻指使他们轮番到泾县来劝降桓彝,均被桓彝一一严词拒绝。
苏峻的将领韩晃率部紧紧围困着泾县城,桓彝坚苦守城,韩晃强攻一月有余,县令江播叛节泾县才被攻破。随后桓彝被江播杀害于城中。
苏峻、祖约的叛乱,被东晋的重臣、名将温峤、陶侃率领的王师平定之后,桓彝被朝廷追赠为廷尉官衔。桓彝死时,他的五个儿子之中大儿子桓温只有十五岁,五子桓冲才两岁。
这之后,本书的主人公桓温年仅十五岁。在这个难得的太平之世,桓温和他四个弟弟与母亲相依为命,住在建康城外。白天习武,夜晚读书。
龙亢桓氏本来有很深的贵族底蕴,他的祖先桓荣做过东汉第二代皇帝汉明帝的帝师,家族世代以儒学见长。三国时,桓范位列三公,号称‘智囊’。家族藏书很多,后代弟子都默默学习。尤其是智囊桓范写就一本《世要论》,他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全部注入这本书中。书中不仅有谋略、军事,甚至还有卦数。为桓氏不传之秘。
后来,桓温听到人说,杀死其父的江播并未战死。而是在苏峻败后投降了东晋,不仅未死,还被封为县令。桓温听到后,痛哭流涕,发誓要为父亲报仇。从此以后,每日清晨练习剑术,即使晚上睡觉时也把宝剑压在枕下。
桓温的本名取“温”字,是因为他的父亲非常佩服温峤,而以“温”字为其起名。但是小小的桓温心中最佩服的大英雄,却是在北方独立作战多年的大将军刘琨。桓温梦想一雪家仇,为国夺回中原,收复旧都洛阳,成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公元249年,发生高平陵之变。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随小皇帝曹芳拜谒高平陵,发动政变。司马懿命人关闭京城城门。假借太后诏,命‘司徒’桓范行中领军事,接管中领军曹羲的军队。桓范正要应命,但他的儿子以皇帝在曹爽那边,力劝桓范投奔曹爽。桓范最终改变主意还是去高平陵。
大司农桓范带着大司农印出城去找曹爽。司马懿听到后惊叹:“智囊往矣。”
蒋济则笑着说:“曹爽兄弟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桓范的计策。”
桓范见到曹爽兄弟后,劝他们带着皇帝到许昌,召命全国讨伐司马懿;有大司农印绶在手,担保不会缺粮。但曹爽兄弟都决心罢官投降,以为交出权力还可以维持奢华的侯爵生活,保存家族。
桓范见此大哭:“曹子丹(曹真)一向多谋果断。可他现在这三个儿子,简直是蠢猪!那会料想,谯国龙亢桓氏今天会因你们而将被灭族,天啊!”
桓范说的没错,他彻底得罪了司马家,身为三公却被司马家处决了。这个从东汉初年起成长起来的家族,就此沦落了。在整个西晋时期,这个家族上没出过高官,老老实实的在谯国龙亢种田读书。虽然他们仍然是庄园主,但是在政治上不被西晋重视。
岁月匆匆,这一晃便是七十年,直到永嘉之乱后,司马睿驻守江南,在琅琊王氏的帮助下,发起了统一江南的战争。公元317年,谯国发生流民叛乱,王导请其兄长王含为元帅,前去谯国平乱。
在那个士族统治的年代,每家士族在自己的庄园所在的县城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温峤建议,流民叛乱多迫于疾苦,本无心叛晋。先派谯国桓氏家族中的桓彝前去安抚,如若不成再动用军队。也算先礼后兵。
这时,谯国桓氏中的很多子弟已经南迁,其中声名最响的人物就是桓宣。王导就试着派桓宣前去安抚民情。龙亢桓氏在谯国老家拥有大量庄园,除了一些部曲以外,县内还有近半农民曾经依附过桓氏家族。(大庄园的赋税比例低)
坞主张平和樊雅分别自称豫州刺史和谯郡太守,各据一城,聚众数千人作乱。谯国龙亢桓氏在谯国根基深厚,去之前桓宣还先被任命为参军。最终张平和樊雅都派人随桓宣回建康表示臣服。至此桓宣留任谯国內史。派别人来就需要派兵跟随,多了晋室没有,少了不管用。桓宣不用一兵一卒便能镇守谯国。
乱世出英雄,桓宣到了谯国便成功说服流民,桓宣也被封为谯国內史,镇守谯国。级别并不高的谯国龙亢桓氏启动了他们家族的门阀之路。
谯国龙亢桓氏只用了两代人的时间,几乎靠桓温一人之力,便成长为东晋‘与司马共天下’的第三代门阀。本书将充分展述桓温的门阀之路。真实再现东晋名士风度。
温峤本来推荐的是桓彝,但是由于桓宣更加知名,而被王导启用。但是,那个士族社会里,士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作为江东八达的桓彝在温峤的一再推荐下,也慢慢的开始被晋廷看中。公元322年,王敦临死前想过把皇帝瘾,与东晋第二代皇帝晋明帝的争执越来越明显,战争一触即发。桓彝极力支持朝廷平叛,明帝擢升其为散骑常侍,参与朝廷的军机大事。凭着特有的智慧和能力,桓彝很快成了这位新皇帝的“智囊”人物。王敦的叛乱被平定之后,桓彝因其出谋划策的特殊功绩,被封为万宁县男。级别还是很低啊。
拥有精兵万余人的冠军将军苏峻因在平定王敦之乱时立下战功,而得到明帝信任,被封为历阳內史,保卫建康的江北门户。晋明帝司马绍活了26岁,只当了三年皇帝。他死后庾亮、王导以顾命大臣名义执政。庾亮嫌苏峻驻军离建康太近,而想将其召入京都,削其兵权。
公元327年12月,苏峻联合占据寿春豫州刺史祖约,以讨伐第二代门阀庾亮为名率兵反叛,很快天下大乱。这时,桓彝总想援助王师,拯救朝廷,于是迅速率军进驻泾县。
恰在这时,听闻苏峻叛军已攻占了京师建康。桓彝“慷慨泣涕”之际,决心坚守泾县城,抵抗叛军。此时,周围诸多州郡已降于叛军,苏峻指使他们轮番到泾县来劝降桓彝,均被桓彝一一严词拒绝。
苏峻的将领韩晃率部紧紧围困着泾县城,桓彝坚苦守城,韩晃强攻一月有余,县令江播叛节泾县才被攻破。随后桓彝被江播杀害于城中。
苏峻、祖约的叛乱,被东晋的重臣、名将温峤、陶侃率领的王师平定之后,桓彝被朝廷追赠为廷尉官衔。桓彝死时,他的五个儿子之中大儿子桓温只有十五岁,五子桓冲才两岁。
这之后,本书的主人公桓温年仅十五岁。在这个难得的太平之世,桓温和他四个弟弟与母亲相依为命,住在建康城外。白天习武,夜晚读书。
龙亢桓氏本来有很深的贵族底蕴,他的祖先桓荣做过东汉第二代皇帝汉明帝的帝师,家族世代以儒学见长。三国时,桓范位列三公,号称‘智囊’。家族藏书很多,后代弟子都默默学习。尤其是智囊桓范写就一本《世要论》,他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全部注入这本书中。书中不仅有谋略、军事,甚至还有卦数。为桓氏不传之秘。
后来,桓温听到人说,杀死其父的江播并未战死。而是在苏峻败后投降了东晋,不仅未死,还被封为县令。桓温听到后,痛哭流涕,发誓要为父亲报仇。从此以后,每日清晨练习剑术,即使晚上睡觉时也把宝剑压在枕下。
桓温的本名取“温”字,是因为他的父亲非常佩服温峤,而以“温”字为其起名。但是小小的桓温心中最佩服的大英雄,却是在北方独立作战多年的大将军刘琨。桓温梦想一雪家仇,为国夺回中原,收复旧都洛阳,成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