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七章 为人作嫁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唐朝败家子最新章节!
齐州城里,还有个人同样对目前的局面很不满意。
毫无疑问,这个人正是王君度。
这场叛乱他算是半个导演,但是很可惜剧情的发展并未按照他的预期,而且偏差很大。
对谢逸的刺杀失败了,还让他顺利溜走,并且带走了徐孝德,如今翁婿两人联手,直接拖延了齐州叛乱扩散的速度。
更要命的是谢逸手中还有一份便宜行事的圣旨,名正言顺地调动来了周围州县的兵马,着让王君度有种深深的挫败感。说明不仅自己的行踪早早暴露,李世民还提前做了安排,这道便宜行事的圣旨便是最好的明证。
人家早有准备,这让王君度有种被算计的感觉,事事落于人后,事实在别人预料之中,毫无先机可言。现在落得如此局面,与此算是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齐州兵马迟迟过不了的东平郡,也不知道阴弘智是怎么想的,怎么指挥的。虽然自己在齐王府里安排了不少人,但起不到决定作用,无法影响到决定权,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佑和阴弘智胡闹,而无可奈何。
不,并不是这样。
王君度觉得自己或许能够做点什么,比如面见阴弘智,和他好好商讨一下出兵之事的……
然而只是想想,王君度便放弃了,阴弘智为人如何他还是知道的,比较自以为是。和这样一个人并不那么容易打交道,反正阴弘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齐王府和大军的掌控权,即便是见面又能如何?
指望他听取你几个意见,然后做出调整吗,然后又重大进展?而且以阴弘智的性格,或许会想办法将自己这边的力量全部挖走,为他所用。
可能吗?两个擅长搞阴谋诡计的人如何在一起合作?所以王君度还是果断放弃了这个想法,只能是另行寻觅解决方案了。
齐州的军事形势已经无法控制。现在只能在其他方面想一些办法,吴王李恪到了东平郡,据说留下来和淮阳侯谢逸联手。
这不就是个机会吗?战场上形势不利,我们可以在背后捣鼓点事情嘛!比如往长安送点消息,是吴王李恪和谢逸联手逼迫,或者诱导李佑谋反等等,总之把这件事运作成为兄弟阋墙,手足相残的内斗。
到时候,李世民会怎么想?天下人会怎么想?谢逸和李恪还能安稳地在东平作战吗?听说谢逸与那位身在河东,在背后为后援支持的英国公李绩关系匪浅。如果他们之间再传出点什么牵连,李世民又该怎么想?
皇帝是天下最敏感的人,猜忌心最重,一个儿子,一个年轻优秀的天子近臣,一个手握重兵的柱国大将相互勾结,他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王君度暗暗冷笑,虽然不确定效果会怎么样。但这些手段完全可以一试,兴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当此之时,死马当活马医,但凡有机会都要尽力一试。
除此之外。长安那边也得想想办法,如果能把其他的皇子也扯进来,唐庭会乱成什么样?李世民会闹心成什么样?
李唐的皇子们本来就勾心斗角,现在给他们制造这些借口。必定会有几个借题发挥之人,如果能够将事情闹大,那就再好不过了。
皇子内斗是李家素来的传统。想必李世民的这些儿子也不会让人失望吧?王君度脸上满是冷笑,却又有几分苦涩。
……
事情的发展往往就是这么意外,最先出问题的地方竟然在齐州城里。
有刺客要刺杀齐王李佑,事后得出的结论是刺客是从宋州而来,不需要多说话,矛头自然而然指向了吴王李恪。
然后开始有各种各样的传言与所谓的证据出现,然后悄无声息地送到了长安城里,送到了他应该出现的那些人案头。
仓促之间,齐州和东平郡的战事似乎不那么重要了,长安城里却再次风起云涌。许多公侯之家,朝廷重臣,甚至是亲王府邸,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地方,此刻都有些不安。
齐州之乱是吴王挑起的……
齐王是被吴王和淮阳侯联手引诱逼迫的……
吴王、淮阳侯和英国公之间有勾结……
齐王有给皇帝陛下的泣泪血书被人中途查扣……
总而言之,各种各样的消息全都是针对谢逸和吴王李恪,所谓的证据并不确凿,但也都似似而非,如果综合起来似乎并非没有可信度。尤其是吴王到达东平郡之后并未如同众人预期的那样离开,而是留下来与谢逸联手。
这样的举动着实古怪,某种程度上成为这些传言的佐证。但也许完全是伪造的,压根经不起推敲的污蔑……
但事实究竟是怎样已经不重要,收到消息的每一个人主要考虑的还是消息对自己是否有利,是否有用。再往大里说,如果这些所谓的传言坐实,后果相当可怕,对大唐而言也会是灾难。
所以于公于私,在朝为官的人都应该关注,忧国忧民,为君父分忧解难。然而这些冠冕堂皇的说辞之下,全都是包藏祸心。
这边工部尚书杜楚客匆匆进了魏王府,一进书房便道:“殿下可曾听说齐州来的消息?”
魏王李泰点头道:“已经听说了,杜长史匆匆而来有什么见教吗?”
“殿下言重了,臣不敢当,臣只是觉得此事事关重大,须得前来与殿下商议。”杜楚客是魏王府长史,与李泰关系甚笃。
李泰点头问道:“那杜长史以为这个消息是真是假?”
“这……”显然,这是个很关键,却也干系重大的问题,杜楚客略微沉吟,并未正面回答,而是说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这句话简直回答的绝妙,事实怎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这件事是真的会怎么样?杜楚客自然是清楚把握到了魏王殿下的心思。巧妙的回答也降低问题的本质进行了转换。
如果此事是真的,对朝廷而言会怎样?会是产生更大的动乱是毫无疑问的结果,于公而言是这样,这也是任何举动的一个借口和理由。
不过做事总要有个动机,这件事如果是真的,对魏王府的的影响才是这件事的动机由来。如果吴王李恪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有这样的手段,先是搬掉了齐王李佑,那下一步会怎么办呢?
唇亡齿寒,魏王府是不是也该自保呢?尤其是当手握重兵的英国公李绩也被牵连进去之后。事情就显得越发复杂了。
吴王府的威胁一下子就显得很大,其他皇子们有些自保的手段和行为就显得理由充足,素以做点什么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当然了,这些理由的呃的多少有些冠冕堂皇,但如果利用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做点文章,那也是很好的。显然这是个好机会,李泰有这个心思,杜楚客显然也是这么想的,并且深谙魏王殿下的心思。在恰当的时候前来到访。
不需要明言,只是这一句话,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李泰心中当即明白,同时对这个长史是越发信任了。完完全全进入亲信的行列。
此时此刻,杜楚客不是朝廷的工部尚书,只是魏王府的长史,他的出发点正是在替魏王殿下考虑。显然。这是李泰希望看到的局面,此刻心中相当安慰。
“杜长史说得对,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本王虽然相信三哥,但有道是无风不起浪,传言不会空穴来风。”
李泰貌似感慨道:“所谓无论是为了三哥的清誉,还是朝廷法度与朝廷安定,此事都必须要重视。”
“是,当此之时吴王殿下最好是尽快离开东平郡,回长安述职,自证清白……不过事关重大,朝廷最好是加强些许防备。”
杜楚客道:“这些事都需要陛下圣裁,不过身为臣子为国分忧,上疏提醒劝谏是应该的……”
李泰当然明白杜楚客的意思,笑道:“确实如此,虽然父皇英雄神武,自会察觉主意。但身为人臣,还是应当尽职尽责,上疏提醒劝谏也在情理之中。”
“嗯!”杜楚客笑道:“殿下说的是,有几位新晋入长安的官员心气颇高,颇有抱负,想必是愿意上疏的。”
听到这句话,李泰满意地笑了,杜楚客果然是有备而来。进入王府之前把该做的事情全都做好了,可谓忠心耿耿啊!
李泰笑道:“有劳了。”
“殿下客气,身为长史,为殿下效力是应该的。”杜楚客义正言辞,完全一副赤胆忠心的感觉。
李泰满意地点点头,有了杜楚客这样决然的效忠之后,等于京兆杜氏已经完全成为自己背后的支持者。
至于驸马杜荷为首的杜家长房完全不在考虑之中,年纪轻轻有什么能耐和影响?除了长房子孙和驸马这两个不太顶用的身份之外,他们还有什么?
反倒是杜楚客,身为工部尚书,且年纪居长,身后还有太多的人支持者和人脉影响,这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这次联手针对吴王李恪是个很好的开端,这件事也很有必要,毕竟李恪比自己年长,且有本事。而父皇在许多地方显露出对李恪的爱护也让他惴惴不安,如果现在能想办法对付他,抹黑他,甚至是将其推入万劫不复之地自然是最好不过。
机会难得啊,眼下这个局面出现的太过意想不到,如果成功的话等于是同时毁掉了两个皇子,一下子就少了两个竞争者。
不过这似乎不是重点,最要紧的竞争者还在,还稳稳地坐在东宫里。所有的一切有个前提,那就是将太子李承乾从储君的位置上拖下来,然后赶出东宫,负责一切都是白搭。
即便是其他的皇子全部挂掉或者废掉,失去竞争资格,只要李承乾步出东宫,自己压根就没有机会,反倒是给旁人作嫁衣裳。
所以李泰沉吟片刻后,缓缓道:“杜长史,有个消息不知道你知晓与否?”
“请殿下示下?”杜楚客眉头一动,并不知道李泰所指的是什么,毕竟最近一段时间大唐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多。
“阴弘智此人离开长安之前曾经与纥干承基多有来往,过从甚密。”李泰沉声道:“本王还听说一些消息,李佑到齐州之后曾经多次给东宫送礼,以前只觉得是兄弟间相互友爱,互赠礼物,但如今看来似乎就有几分敏感了。”
李泰只是陈述了些许听闻的消息事实,并未有什么态度或者吩咐之类的言辞,更未提出任何要求。但杜楚客清楚地把握到了李泰的意图,魏王殿下这是想要一石三鸟,连带着把东宫也拉下马的意思啊!
想法真的很宏达,如果成功的话,一下子三个皇子全都出局,包括最为重要的东宫太子。
那么接下来,储君之位看似悬而未决,却像是对某人打开了一扇大门。此计算不上多么精妙,但是结果却是那么的诱/人,让人忍不住想要尝试。
只是……
杜楚客心中确不免有几分打鼓,趁此机会想办法收拾一下吴王李恪,无论成功与否,至少让其名声受损,或者在皇帝心中留下一丁点猜疑或者不良印象,只要将其排斥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之外就行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难,是有可能性的。但是如果还要连带着打击太子李承乾,恐怕就有些……
打击面太广,目标太多,难度自然也就上升了,搞不好还会把事情弄的很糟糕。所以杜楚客不由面露难色,沉吟片刻之后才悠悠道:“殿下,要不我们换个思路,吴王那边交给其他人……我们主要将目标对准东宫,抑或者是见机行事。”
“这个……”李泰先是略微有点失望,但随后见到杜楚客的神情十分凝重,便知他不是推诿,而是事情难度确实比较高。
想想也是,一下子想要达成这么多目标确实比较难。只是先针对东宫,会不会为他人作嫁衣裳呢?
此时此刻,李泰心中莫名其妙浮现出了九弟李治的身影……(未完待续。)
齐州城里,还有个人同样对目前的局面很不满意。
毫无疑问,这个人正是王君度。
这场叛乱他算是半个导演,但是很可惜剧情的发展并未按照他的预期,而且偏差很大。
对谢逸的刺杀失败了,还让他顺利溜走,并且带走了徐孝德,如今翁婿两人联手,直接拖延了齐州叛乱扩散的速度。
更要命的是谢逸手中还有一份便宜行事的圣旨,名正言顺地调动来了周围州县的兵马,着让王君度有种深深的挫败感。说明不仅自己的行踪早早暴露,李世民还提前做了安排,这道便宜行事的圣旨便是最好的明证。
人家早有准备,这让王君度有种被算计的感觉,事事落于人后,事实在别人预料之中,毫无先机可言。现在落得如此局面,与此算是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齐州兵马迟迟过不了的东平郡,也不知道阴弘智是怎么想的,怎么指挥的。虽然自己在齐王府里安排了不少人,但起不到决定作用,无法影响到决定权,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佑和阴弘智胡闹,而无可奈何。
不,并不是这样。
王君度觉得自己或许能够做点什么,比如面见阴弘智,和他好好商讨一下出兵之事的……
然而只是想想,王君度便放弃了,阴弘智为人如何他还是知道的,比较自以为是。和这样一个人并不那么容易打交道,反正阴弘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齐王府和大军的掌控权,即便是见面又能如何?
指望他听取你几个意见,然后做出调整吗,然后又重大进展?而且以阴弘智的性格,或许会想办法将自己这边的力量全部挖走,为他所用。
可能吗?两个擅长搞阴谋诡计的人如何在一起合作?所以王君度还是果断放弃了这个想法,只能是另行寻觅解决方案了。
齐州的军事形势已经无法控制。现在只能在其他方面想一些办法,吴王李恪到了东平郡,据说留下来和淮阳侯谢逸联手。
这不就是个机会吗?战场上形势不利,我们可以在背后捣鼓点事情嘛!比如往长安送点消息,是吴王李恪和谢逸联手逼迫,或者诱导李佑谋反等等,总之把这件事运作成为兄弟阋墙,手足相残的内斗。
到时候,李世民会怎么想?天下人会怎么想?谢逸和李恪还能安稳地在东平作战吗?听说谢逸与那位身在河东,在背后为后援支持的英国公李绩关系匪浅。如果他们之间再传出点什么牵连,李世民又该怎么想?
皇帝是天下最敏感的人,猜忌心最重,一个儿子,一个年轻优秀的天子近臣,一个手握重兵的柱国大将相互勾结,他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王君度暗暗冷笑,虽然不确定效果会怎么样。但这些手段完全可以一试,兴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当此之时,死马当活马医,但凡有机会都要尽力一试。
除此之外。长安那边也得想想办法,如果能把其他的皇子也扯进来,唐庭会乱成什么样?李世民会闹心成什么样?
李唐的皇子们本来就勾心斗角,现在给他们制造这些借口。必定会有几个借题发挥之人,如果能够将事情闹大,那就再好不过了。
皇子内斗是李家素来的传统。想必李世民的这些儿子也不会让人失望吧?王君度脸上满是冷笑,却又有几分苦涩。
……
事情的发展往往就是这么意外,最先出问题的地方竟然在齐州城里。
有刺客要刺杀齐王李佑,事后得出的结论是刺客是从宋州而来,不需要多说话,矛头自然而然指向了吴王李恪。
然后开始有各种各样的传言与所谓的证据出现,然后悄无声息地送到了长安城里,送到了他应该出现的那些人案头。
仓促之间,齐州和东平郡的战事似乎不那么重要了,长安城里却再次风起云涌。许多公侯之家,朝廷重臣,甚至是亲王府邸,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地方,此刻都有些不安。
齐州之乱是吴王挑起的……
齐王是被吴王和淮阳侯联手引诱逼迫的……
吴王、淮阳侯和英国公之间有勾结……
齐王有给皇帝陛下的泣泪血书被人中途查扣……
总而言之,各种各样的消息全都是针对谢逸和吴王李恪,所谓的证据并不确凿,但也都似似而非,如果综合起来似乎并非没有可信度。尤其是吴王到达东平郡之后并未如同众人预期的那样离开,而是留下来与谢逸联手。
这样的举动着实古怪,某种程度上成为这些传言的佐证。但也许完全是伪造的,压根经不起推敲的污蔑……
但事实究竟是怎样已经不重要,收到消息的每一个人主要考虑的还是消息对自己是否有利,是否有用。再往大里说,如果这些所谓的传言坐实,后果相当可怕,对大唐而言也会是灾难。
所以于公于私,在朝为官的人都应该关注,忧国忧民,为君父分忧解难。然而这些冠冕堂皇的说辞之下,全都是包藏祸心。
这边工部尚书杜楚客匆匆进了魏王府,一进书房便道:“殿下可曾听说齐州来的消息?”
魏王李泰点头道:“已经听说了,杜长史匆匆而来有什么见教吗?”
“殿下言重了,臣不敢当,臣只是觉得此事事关重大,须得前来与殿下商议。”杜楚客是魏王府长史,与李泰关系甚笃。
李泰点头问道:“那杜长史以为这个消息是真是假?”
“这……”显然,这是个很关键,却也干系重大的问题,杜楚客略微沉吟,并未正面回答,而是说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这句话简直回答的绝妙,事实怎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这件事是真的会怎么样?杜楚客自然是清楚把握到了魏王殿下的心思。巧妙的回答也降低问题的本质进行了转换。
如果此事是真的,对朝廷而言会怎样?会是产生更大的动乱是毫无疑问的结果,于公而言是这样,这也是任何举动的一个借口和理由。
不过做事总要有个动机,这件事如果是真的,对魏王府的的影响才是这件事的动机由来。如果吴王李恪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有这样的手段,先是搬掉了齐王李佑,那下一步会怎么办呢?
唇亡齿寒,魏王府是不是也该自保呢?尤其是当手握重兵的英国公李绩也被牵连进去之后。事情就显得越发复杂了。
吴王府的威胁一下子就显得很大,其他皇子们有些自保的手段和行为就显得理由充足,素以做点什么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当然了,这些理由的呃的多少有些冠冕堂皇,但如果利用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做点文章,那也是很好的。显然这是个好机会,李泰有这个心思,杜楚客显然也是这么想的,并且深谙魏王殿下的心思。在恰当的时候前来到访。
不需要明言,只是这一句话,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李泰心中当即明白,同时对这个长史是越发信任了。完完全全进入亲信的行列。
此时此刻,杜楚客不是朝廷的工部尚书,只是魏王府的长史,他的出发点正是在替魏王殿下考虑。显然。这是李泰希望看到的局面,此刻心中相当安慰。
“杜长史说得对,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本王虽然相信三哥,但有道是无风不起浪,传言不会空穴来风。”
李泰貌似感慨道:“所谓无论是为了三哥的清誉,还是朝廷法度与朝廷安定,此事都必须要重视。”
“是,当此之时吴王殿下最好是尽快离开东平郡,回长安述职,自证清白……不过事关重大,朝廷最好是加强些许防备。”
杜楚客道:“这些事都需要陛下圣裁,不过身为臣子为国分忧,上疏提醒劝谏是应该的……”
李泰当然明白杜楚客的意思,笑道:“确实如此,虽然父皇英雄神武,自会察觉主意。但身为人臣,还是应当尽职尽责,上疏提醒劝谏也在情理之中。”
“嗯!”杜楚客笑道:“殿下说的是,有几位新晋入长安的官员心气颇高,颇有抱负,想必是愿意上疏的。”
听到这句话,李泰满意地笑了,杜楚客果然是有备而来。进入王府之前把该做的事情全都做好了,可谓忠心耿耿啊!
李泰笑道:“有劳了。”
“殿下客气,身为长史,为殿下效力是应该的。”杜楚客义正言辞,完全一副赤胆忠心的感觉。
李泰满意地点点头,有了杜楚客这样决然的效忠之后,等于京兆杜氏已经完全成为自己背后的支持者。
至于驸马杜荷为首的杜家长房完全不在考虑之中,年纪轻轻有什么能耐和影响?除了长房子孙和驸马这两个不太顶用的身份之外,他们还有什么?
反倒是杜楚客,身为工部尚书,且年纪居长,身后还有太多的人支持者和人脉影响,这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这次联手针对吴王李恪是个很好的开端,这件事也很有必要,毕竟李恪比自己年长,且有本事。而父皇在许多地方显露出对李恪的爱护也让他惴惴不安,如果现在能想办法对付他,抹黑他,甚至是将其推入万劫不复之地自然是最好不过。
机会难得啊,眼下这个局面出现的太过意想不到,如果成功的话等于是同时毁掉了两个皇子,一下子就少了两个竞争者。
不过这似乎不是重点,最要紧的竞争者还在,还稳稳地坐在东宫里。所有的一切有个前提,那就是将太子李承乾从储君的位置上拖下来,然后赶出东宫,负责一切都是白搭。
即便是其他的皇子全部挂掉或者废掉,失去竞争资格,只要李承乾步出东宫,自己压根就没有机会,反倒是给旁人作嫁衣裳。
所以李泰沉吟片刻后,缓缓道:“杜长史,有个消息不知道你知晓与否?”
“请殿下示下?”杜楚客眉头一动,并不知道李泰所指的是什么,毕竟最近一段时间大唐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多。
“阴弘智此人离开长安之前曾经与纥干承基多有来往,过从甚密。”李泰沉声道:“本王还听说一些消息,李佑到齐州之后曾经多次给东宫送礼,以前只觉得是兄弟间相互友爱,互赠礼物,但如今看来似乎就有几分敏感了。”
李泰只是陈述了些许听闻的消息事实,并未有什么态度或者吩咐之类的言辞,更未提出任何要求。但杜楚客清楚地把握到了李泰的意图,魏王殿下这是想要一石三鸟,连带着把东宫也拉下马的意思啊!
想法真的很宏达,如果成功的话,一下子三个皇子全都出局,包括最为重要的东宫太子。
那么接下来,储君之位看似悬而未决,却像是对某人打开了一扇大门。此计算不上多么精妙,但是结果却是那么的诱/人,让人忍不住想要尝试。
只是……
杜楚客心中确不免有几分打鼓,趁此机会想办法收拾一下吴王李恪,无论成功与否,至少让其名声受损,或者在皇帝心中留下一丁点猜疑或者不良印象,只要将其排斥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之外就行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难,是有可能性的。但是如果还要连带着打击太子李承乾,恐怕就有些……
打击面太广,目标太多,难度自然也就上升了,搞不好还会把事情弄的很糟糕。所以杜楚客不由面露难色,沉吟片刻之后才悠悠道:“殿下,要不我们换个思路,吴王那边交给其他人……我们主要将目标对准东宫,抑或者是见机行事。”
“这个……”李泰先是略微有点失望,但随后见到杜楚客的神情十分凝重,便知他不是推诿,而是事情难度确实比较高。
想想也是,一下子想要达成这么多目标确实比较难。只是先针对东宫,会不会为他人作嫁衣裳呢?
此时此刻,李泰心中莫名其妙浮现出了九弟李治的身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