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严嵩上书(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锦衣王侯最新章节!
虽然严嵩进京时间不长,就连码头都没拜过来,但是既然在这个圈子里混,一些关乎原则问题身家性命的大事,总要了解一下。像是这次的礼议之争,是当下大明朝第一大事,甚至还有人拉他一起下场参战,如何搞不清楚这里的厉害?
“首辅曾言,有异议者即奸邪,当斩。当然这话不能全信,可是严某不过一外来翰林,于京师之中并无根基,如果站出来替万岁和首辅打对台,纵然不斩。这流放三千里,怕是难免。下官今年已经三十八岁,纵然一事无成,也不能害的妻儿老小,跟着我去那远瘴之地受罪吧,还望杨世兄体谅一些。”
虽然是拒绝,但是语气上还是很恭顺,态度上也很诚恳,说的更是道理。不得不说,严嵩在另一个时空中能和皇帝合作那么久,不是没有理由的。单是一个谦恭的态度,就让人很难对他产生恶感。而且他说的,也确实是道理。
如果皇帝和首辅发生矛盾,不管未来谁胜谁败,位于交战中间的先锋军,注定是要团灭的。虽然翰林清贵无二,于官场品流中为最高,可是在首辅面前,这也算不了什么。
杨廷和随手丢个夹片上去,就能把严嵩发配到某个鸟不下蛋的地方去做个州佐官或是百里侯。
说到底,还是皇帝登基未久,根基不牢。从群臣的角度上,并不看好他能在与杨廷和的斗争中占到什么便宜,不把宝押在他身上,也是情理之中。
杨承祖并没着恼,而是笑了笑“严兄不必客气,吃菜。你要知道,兄弟我前些时回了一次安陆,对于京里的情形,其实并不十分清楚,好多事也要问你才行。万岁明明有自己的父母,为什么非要去认孝庙为父?把自己的父亲当成叔父来供,这总得有个道理吧。”
严嵩苦笑道:“道理?世兄这话说的就太过好笑了,首辅行事,还需要道理?再者,只要想找,道理这种事,还难的住杨家一门两才子?他们举的是汉哀帝继承成帝香火,宋英宗尊奉仁宗为皇考这两个例子。礼部的那些人,也不是吃白饭的,想找些依据,不算什么难事。”
“我懂得,他们指望这个吃饭,肯定是有些本事。不过严兄,我是个粗人,对于这些东西并不懂,若是你出来打对台,是否有话可说?还是说,他们真的完全占
住了道理,你就算想为国出力,也没有办法?”
严嵩当然不信,能写出那么多话本的人,会是个所谓的粗人。这种请教,大概就是考教吧。当然,一个锦衣官考教一个翰林,这怎么听怎么充满了违和感。但如果他是替皇帝来考试,那就是另一回事。
皇帝终究有长大的那一天,首辅也会随着万岁的逐渐长大而衰老,等到五六年之后,朝廷上是谁家天下,就难说的很了。
严嵩并没有意识到,这次的礼仪这争,实际是君权相权谁在这个帝国说了算的斗争,只是看成了皇帝与首辅间的小龃龉。自己这次即使不出手,只要让皇帝知道自己有本事,未来还怕得不到重用?毕竟自己比起杨廷和,终归是要年轻几十岁,年龄,就是自己最大的优势。
他沉吟片刻之后道:“这份奏疏虽然用典清楚,不过要说无懈可击,其实也谈不到。汉哀帝、宋英宗都是在汉成帝、宋仁宗死前就收养为皇子甚至是立为太子的,而当今天子是以兄终弟及身份入继大位,这就是第一个不同。再者,先皇遗诏中称天家为“兴献王长子”,如今又让天家称兴献王为“皇叔父”,岂不是自相矛盾?更何况圣母现在通州,若是以天家入继孝庙香火,则圣母就得按君臣之分,向万岁行君臣之礼。哪有人子接受生母跪拜之礼的道理?我大明既以孝而治天下,礼部此议,与孝道相违,自然大为不合。”
杨承祖心内暗道:严嵩不愧是个历史上成名的奸臣,不但拥有不俗的才干,更有着很出色的算计。他这些理由不可能是这么短时间内想出来的,可见礼部那礼议刚一出来,他就考虑着该如何驳斥。但是他不肯说出来,就是在等待时机,以作为晋身之阶。
虽然他再三表示不想充当炮灰,与杨廷和发生正面冲突,但是这不代表他不想站队。杨廷和那边人才济济,他一个翰林就算想投奔过去,也要看对方肯不肯接受。所以,从立场的角度看,他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嘉靖这方潜在的支持者。
不过这人为人比较阴柔,不肯明着站队,只有当杨承祖向他发出邀请时,他才展示了自己的才干。现在这些内容已经说出去,杨承祖如果想的话,完全可以雇个人,把这些东西整理成奏折丢到朝堂上。
别看杨廷和说的
凶狠,妄议者问斩,大明朝有的是不怕死的人,敢于向他起挑战。都察院里那些吃干当尽甚至连当票都要二次典当的御史都老爷们不要太多,为了几十两银子,就可以替人出头弹劾文武。杨承祖只要拿几百两银子出去,还怕找不到人出来,拿杨廷和刷自己的名声?
杨承祖微微一笑“严兄果然是大才,人说才子倚马千言,我原本是不信的。今日一见严兄,方信世间果有此等高才。区区一个翰林修撰,实在是配不起严兄的才学。”
“过奖了。不过严某人微言轻,见识浅薄,这些不过是书生之见,上不了大雅之堂。咱们在这里说说尚可,如果真的写成奏疏,那便是贻笑大方。怕是元翁到时候连制罪的兴趣都没有,把严某当成一个妄人,一笑置之。”
“严兄,你担心的事,我是知道的。不过我要说一句,你想的太多了。杨某现在本来应该在通州守卫圣母,你道我为什么进京?还不是为了替万岁,做一些跑腿的活计?我是个武臣么,没什么脑子,也就能卖点气力,跑一跑,转一转,传几句话。至于传话给谁,这都是天家定的名单,而大家的反映,我也要向天家回奏。
他边说边用手弹了弹桌子“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良,机会并不是随时都有,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次联系的人……很多,而位置……有限。我们一见如故,我是第一个到严兄你这里来的,其他人那里,我可能只会说两句话,然后就离开,至于吃饭喝酒,就没这个时间了。来来,咱们抓紧吃,菜别凉了。”
严嵩听到还有别人,心内一动,自古来法不责众,如果自己杀出去,可能会弹指间就死的连渣都不剩。但如果出来的人足够多,即便是杨廷和,也得考虑一下影响吧。
他试探着问道:“杨世兄,你接下来还有很多地方要去?”
“劳碌命,没办法的,这几天我都闲不住。也就是在你这里,才有闲暇吃上一顿饭,我可得多吃几口。”
杨承祖边说,边用筷子一指桌上的红烧鲤鱼“严兄,你知道我是滑县人,对这鲤鱼最清楚了。我们那边有个传说,黄河上的鲤鱼,每年春季,逆流而上登龙门山,天火自后烧其尾而化龙。所谓的鲤鱼跳龙门,就是这么回事。而现在,你的龙门,也来了。”
虽然严嵩进京时间不长,就连码头都没拜过来,但是既然在这个圈子里混,一些关乎原则问题身家性命的大事,总要了解一下。像是这次的礼议之争,是当下大明朝第一大事,甚至还有人拉他一起下场参战,如何搞不清楚这里的厉害?
“首辅曾言,有异议者即奸邪,当斩。当然这话不能全信,可是严某不过一外来翰林,于京师之中并无根基,如果站出来替万岁和首辅打对台,纵然不斩。这流放三千里,怕是难免。下官今年已经三十八岁,纵然一事无成,也不能害的妻儿老小,跟着我去那远瘴之地受罪吧,还望杨世兄体谅一些。”
虽然是拒绝,但是语气上还是很恭顺,态度上也很诚恳,说的更是道理。不得不说,严嵩在另一个时空中能和皇帝合作那么久,不是没有理由的。单是一个谦恭的态度,就让人很难对他产生恶感。而且他说的,也确实是道理。
如果皇帝和首辅发生矛盾,不管未来谁胜谁败,位于交战中间的先锋军,注定是要团灭的。虽然翰林清贵无二,于官场品流中为最高,可是在首辅面前,这也算不了什么。
杨廷和随手丢个夹片上去,就能把严嵩发配到某个鸟不下蛋的地方去做个州佐官或是百里侯。
说到底,还是皇帝登基未久,根基不牢。从群臣的角度上,并不看好他能在与杨廷和的斗争中占到什么便宜,不把宝押在他身上,也是情理之中。
杨承祖并没着恼,而是笑了笑“严兄不必客气,吃菜。你要知道,兄弟我前些时回了一次安陆,对于京里的情形,其实并不十分清楚,好多事也要问你才行。万岁明明有自己的父母,为什么非要去认孝庙为父?把自己的父亲当成叔父来供,这总得有个道理吧。”
严嵩苦笑道:“道理?世兄这话说的就太过好笑了,首辅行事,还需要道理?再者,只要想找,道理这种事,还难的住杨家一门两才子?他们举的是汉哀帝继承成帝香火,宋英宗尊奉仁宗为皇考这两个例子。礼部的那些人,也不是吃白饭的,想找些依据,不算什么难事。”
“我懂得,他们指望这个吃饭,肯定是有些本事。不过严兄,我是个粗人,对于这些东西并不懂,若是你出来打对台,是否有话可说?还是说,他们真的完全占
住了道理,你就算想为国出力,也没有办法?”
严嵩当然不信,能写出那么多话本的人,会是个所谓的粗人。这种请教,大概就是考教吧。当然,一个锦衣官考教一个翰林,这怎么听怎么充满了违和感。但如果他是替皇帝来考试,那就是另一回事。
皇帝终究有长大的那一天,首辅也会随着万岁的逐渐长大而衰老,等到五六年之后,朝廷上是谁家天下,就难说的很了。
严嵩并没有意识到,这次的礼仪这争,实际是君权相权谁在这个帝国说了算的斗争,只是看成了皇帝与首辅间的小龃龉。自己这次即使不出手,只要让皇帝知道自己有本事,未来还怕得不到重用?毕竟自己比起杨廷和,终归是要年轻几十岁,年龄,就是自己最大的优势。
他沉吟片刻之后道:“这份奏疏虽然用典清楚,不过要说无懈可击,其实也谈不到。汉哀帝、宋英宗都是在汉成帝、宋仁宗死前就收养为皇子甚至是立为太子的,而当今天子是以兄终弟及身份入继大位,这就是第一个不同。再者,先皇遗诏中称天家为“兴献王长子”,如今又让天家称兴献王为“皇叔父”,岂不是自相矛盾?更何况圣母现在通州,若是以天家入继孝庙香火,则圣母就得按君臣之分,向万岁行君臣之礼。哪有人子接受生母跪拜之礼的道理?我大明既以孝而治天下,礼部此议,与孝道相违,自然大为不合。”
杨承祖心内暗道:严嵩不愧是个历史上成名的奸臣,不但拥有不俗的才干,更有着很出色的算计。他这些理由不可能是这么短时间内想出来的,可见礼部那礼议刚一出来,他就考虑着该如何驳斥。但是他不肯说出来,就是在等待时机,以作为晋身之阶。
虽然他再三表示不想充当炮灰,与杨廷和发生正面冲突,但是这不代表他不想站队。杨廷和那边人才济济,他一个翰林就算想投奔过去,也要看对方肯不肯接受。所以,从立场的角度看,他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嘉靖这方潜在的支持者。
不过这人为人比较阴柔,不肯明着站队,只有当杨承祖向他发出邀请时,他才展示了自己的才干。现在这些内容已经说出去,杨承祖如果想的话,完全可以雇个人,把这些东西整理成奏折丢到朝堂上。
别看杨廷和说的
凶狠,妄议者问斩,大明朝有的是不怕死的人,敢于向他起挑战。都察院里那些吃干当尽甚至连当票都要二次典当的御史都老爷们不要太多,为了几十两银子,就可以替人出头弹劾文武。杨承祖只要拿几百两银子出去,还怕找不到人出来,拿杨廷和刷自己的名声?
杨承祖微微一笑“严兄果然是大才,人说才子倚马千言,我原本是不信的。今日一见严兄,方信世间果有此等高才。区区一个翰林修撰,实在是配不起严兄的才学。”
“过奖了。不过严某人微言轻,见识浅薄,这些不过是书生之见,上不了大雅之堂。咱们在这里说说尚可,如果真的写成奏疏,那便是贻笑大方。怕是元翁到时候连制罪的兴趣都没有,把严某当成一个妄人,一笑置之。”
“严兄,你担心的事,我是知道的。不过我要说一句,你想的太多了。杨某现在本来应该在通州守卫圣母,你道我为什么进京?还不是为了替万岁,做一些跑腿的活计?我是个武臣么,没什么脑子,也就能卖点气力,跑一跑,转一转,传几句话。至于传话给谁,这都是天家定的名单,而大家的反映,我也要向天家回奏。
他边说边用手弹了弹桌子“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良,机会并不是随时都有,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次联系的人……很多,而位置……有限。我们一见如故,我是第一个到严兄你这里来的,其他人那里,我可能只会说两句话,然后就离开,至于吃饭喝酒,就没这个时间了。来来,咱们抓紧吃,菜别凉了。”
严嵩听到还有别人,心内一动,自古来法不责众,如果自己杀出去,可能会弹指间就死的连渣都不剩。但如果出来的人足够多,即便是杨廷和,也得考虑一下影响吧。
他试探着问道:“杨世兄,你接下来还有很多地方要去?”
“劳碌命,没办法的,这几天我都闲不住。也就是在你这里,才有闲暇吃上一顿饭,我可得多吃几口。”
杨承祖边说,边用筷子一指桌上的红烧鲤鱼“严兄,你知道我是滑县人,对这鲤鱼最清楚了。我们那边有个传说,黄河上的鲤鱼,每年春季,逆流而上登龙门山,天火自后烧其尾而化龙。所谓的鲤鱼跳龙门,就是这么回事。而现在,你的龙门,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