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曾国藩的心思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龙腾1856最新章节!
曾国藩接到曾国荃和曾纪泽的书信,知道金陵已破,大喜,马上回信,说他即日就启程奔赴南京坐镇东南。但同时,他也考虑起以后的事。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平了长毛,大功告成,曾国藩却也忧心忡忡,时刻担心兔死狗烹,不测之祸临头。
那晚睡觉之前,曾国藩拿起《宋书·范泰传》。当读到范泰对司徒王弘说“天下务广而权要难居,卿兄弟盛满,当深存降挹”这句话时,就觉得这正是在对他和曾国荃敲的警钟。他提起笔来,在这句话的旁边加了一长串小圆圈,然后又在天头上批下一句:“处大位而兼享大名,自古能有几人深善末路者,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可以收场耳。”
曾国藩觉得有必要跟曾国荃悄悄警钟,于是修家书一封,叫来王荆七,命他将此书送给九帅:“而今以后,当与弟谋长保家族不衰之方。现遣荆七送来《范泰传》一篇,愿弟熟读深思之。古来成大功大名者,除千载一郭汾阳外,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愿与吾弟兢兢业业,各怀临深履薄之惧,以冀免干大戾。”
写完这封家书,也已经深了,曾国藩还是睡不着觉,在想“长保曾氏家族不衰之方”,这一次,朝廷会怎么赏赐曾家呢?曾氏家族,一门三杰:曾国藩、曾国荃、曾纪泽,都战功赫赫。咸丰皇帝有过“攻克金陵的首功之人封王”的金口纶音,这句话曾令他着迷了好长一段时期,现在他功成名就,克金陵的首功之人,非他莫属,自咸丰三年在湖南首倡团练,创立舟师,与塔齐布、罗泽南等屡建殊功,保全湖南郡县,克复武汉等城,肃清江西全境。东征以来,由宿松克潜山、太湖,进驻祁门,迭复徽州郡县,遂拔安庆省城以为根本,分檄水陆将士,规复下游州郡。兹幸大功告成,逆首诛锄,实由自己筹策无遗,谋勇兼备,知人善任,调度得宜。自己将有可能封王。不过,曾国藩也清楚,自从三藩之乱平定后,汉人已经不封王,咸丰皇帝说那句话时,很可能想到的只是琦善、和春、都兴阿等满人,并没有把汉人算在内。真的是汉人最先攻克金陵,还会封王吗?更何况现在咸丰皇帝驾崩,太后和恭亲王秉政,还会信守承诺吗?
虽说曾国藩一再叮嘱自己要以老庄之道养心,把名利看得淡些,但到底不能做到淡忘的地步。还有沅甫手下这一批骄悍的营官,论功劳都相差无几,若是恩赏差别过大,彼此不服气,难保不生意外。还有彭玉麟、杨岳斌,封锁江面,占据九洑洲要害,为攻克金陵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们并没有直接进城,他们的赏赐又是如何呢?还有曾纪泽、李鸿章,在浙江打仗的左宗棠,在江西打仗的沈葆桢,目前正在南下追杀逃兵的鲍超等等,他们或拖住了长毛各路兵力,或一道参与攻城,都为攻克金陵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战功,清廷又如何奖赏他们呢?这一系列问题,把曾国藩搅得心烦起来,一旦出了什么差错,都是他的责任。
“清廷要是不封王,我该怎么办?还有别的可能么?”曾国藩略为定了定神,燃起一枝安魂香,盘腿坐在床上,将一切细细地深深地思考,他想起一个人——赵匡胤。如今,他的处境跟陈桥兵变时差不多,领兵在外,皇上年幼,他功高震主啊。
也有很多将领劝他自立,真的自立,又怎么样呢?自立为帝这种话,曾国藩已经是四次听到了。第一次出自王闿运之口,他为之心跳血涌。第二次是彭胡左等人的劝说试探,他置之不理。第三次是王闿运为肃顺当说客,他视之为狂妄。第四次是王韬的无知妄言,他不客气地加以训斥。这一次,时机成熟了吗?曾国藩嘴角边露出一丝微笑。
朝廷对于长毛起事,吏治无能,民生凋敝,洋人欺凌,都是软弱无能、束手无策,唯独对汉人的防范,尤其是对握有重兵的汉人的防范,却是老谋深。眼下虽然湘军兵力在苏、浙、赣、皖南等处占着绝对优势,但官文、冯子材、都兴阿等环伺四周,尤其是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虎视眈眈。所有这一切,似乎早就为着防备湘军而部署的,只等湘军一有反叛端倪,便会四面包围。还有左宗棠、沈葆桢,位列督抚,战功赫赫,对曾国藩的不满情绪早已暴露,而朝廷竭力笼络,有意扩大内部裂缝,从而达到分化的目的。即使侥幸黄袍在身上穿稳了,他还要想着心高气傲、倔强狠恶的九弟,斧声烛影,千古之谜,老九不就是赵光义吗?
帝王之术,曾国藩不是不懂,他不太愿意把自己推到那样的处境。失败了,固然理所当然地要遗臭万年,猪狗不如;就算成功了,过去自己所说的那些忠诚敬上之类的话,不都是欺天瞒地的谎言假话?那些告诫子弟的谆谆家教,不都会成为后世训子的反面教材吗?一生抱负,千秋名节,都绝对不容许他曾国藩有丝毫不臣之念!还有,金陵已攻下,举国都盼望早息战火,铸剑为锄,若自己再树起反旗,岂不又把千千万万的人重新拖入血火之中?
笔直上升的烟柱忽地断掉,第二枝香也已燃完,要细心思考的问题太多了,曾国藩下得床来,又点上一枝。既然不起事,就必须更加事事小心谨慎,务必取得朝廷的充分信任。曾国藩想,最使朝廷放心不下的,便是手下这十多万水陆湘军。数百个军营皆系将官私募,三千里长江无一船不挂曾字旗,这在本朝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怎不令太后、皇上心神
不安?卧榻之侧,岂容旁人安睡?哪朝哪代的君王不是如此!况且进城后湘军的表现,也足使曾国藩失望了。不如裁去五万,既令朝廷放心,也甩掉一个沉重的包袱。
北京,紫禁城。恭亲王面带喜色,疾步来到勤政殿,启奏两宫皇太后,报喜:”天京攻克!”
慈禧与慈安均是脸色一喜,慈安长松了口气,拨弄着佛珠,口中吟道:“多谢佛祖保佑,保我大清江山永固。”
慈禧也道:“天京攻克,长毛也就跟着灭了,这总算是了却了咱们的一桩心腹大患,先帝在天有灵也必可宽慰了。曾国藩那一家,可算为咱大清立下了大功一件呀。”
恭亲王点头道:“圣母皇太后说得是,曾氏一门三杰,力挽狂澜,为大清立下奇功,咱们也是该商量该何封赏他们了。”
慈禧向慈安道:“姐姐,你觉着该怎么赏他们呢?”
慈安怔了一怔,道:“哀家记得先帝曾有圣言,攻克金陵者封王,先帝之言为重,就按他的意思办吧。”
慈禧微微一笑,道:“那六爷觉得该怎么着,封曾国藩个王吗?”
恭亲王显得有点不情愿,道:“先帝是说过这样的话,不过当时长毛声势正盛,先帝又龙体有恙,当时说这话可能是有点急。我大清自入关以来,汉人封王者,不过吴三桂等数人,可他们却……”
慈安有点不解:“六爷说得有点严重了吧,你不是一直都说曾国藩是个大忠臣吗?怎么将他和吴三桂相提并论?”
慈禧一哼,道:“就算他是个忠臣,若是给他封个王,那些八旗贵戚们能服吗?”
恭亲王道:“那圣母皇太后的意思是?”
慈禧又摆弄起了茶杯,笑道:“哀家和姐姐都是妇道人家,拿得了什么主意呢,这事儿啊。还得六爷看着办吧。”
恭亲王沉思片刻,道:“先帝之言,众人皆知,若不封王,我们还要想一想该如何说。”
“哀家这有几个折子,六爷可以看一看。”慈禧让安德海拿了三个折子给恭亲王,这是三个御史的参折,全是对着他曾氏兄弟和湘军而来的。一是御史朱镇奏陈金陵善后事,谓兵勇宜遣散,田宅宜清还,难民宜抚恤,商贾宜招徕,而曾国荃办善后,却先事扰民,毫无纲纪,遂使金陵城的善后越办越乱。奏请罢掉曾国荃的巡抚职务,另在朝中拣择干员前去办理。一份是御史廖世民奏曾国潢在湘乡仗其兄弟之势,要挟县令,干预公事,私设公堂,挟嫌报复,甚至以人头祭祖宗,致使县令每隔三五天便躲在屋里痛哭流泪,谓曾四爷又要借其手杀人了。奏请朝廷命湖南巡抚严惩劣绅曾国潢,以肃乡纪。一是御史蔡寿祺奏湘军种种不法情事,罗列曾国藩、曾国荃、李元度、刘蓉、鲍超等人纵容部属胡作非为,谓这些年来湘军攻城掠地,朝廷所得者少,所损者大。此次攻克金陵,纯因长毛气数已尽,非战之功。湘军本流氓之众,乘时而起,不少人已占军政高位,实非国家之福,诚为不测之患。此辈只宜授以卑职,不能寄以重任。
恭亲王一下子明白了慈禧太后的意思,暗自佩服她的手段,他还没有说话,慈禧又发话了,道:“这曾国藩封不封王暂且不说,他的儿子曾纪泽也不让人省心啊,哀家虽久居这深宫之中,可也听到了外边不少事。曾纪泽在江苏上任以来,办厂子,建军事学堂,买军舰,买枪炮,银子花得是一点都不心疼。可最近他竟然拿上海的土地做抵押跟洋人借款,大批大批向洋人买弹药,足够他淮军用上两三年的了。”
恭亲王说:“据他说是为了剿灭长毛,江苏境内长毛已平,可是浙江境内还有长毛。”
慈禧道:“浙江不是有左宗棠的楚军吗?他的淮军去凑什么热闹,再说了,余下的长毛用不了三五个月就可剿灭,曾纪泽囤积这么多弹药他是何用意,他这是要准备对付谁啊?”
自从曾纪泽北上勤王之后,慈禧就在密切关注曾纪泽的举动。恭亲王对于圣母皇太后的突发牢骚并非全然不知,事实上,他作为当朝议政王,这此事情,他本就应该更为关注。只是一直以来,他都对曾国藩十分的信任,特别是辛酉政变之时,与肃顺关系密切地曾国藩坚定站在了他们这边,未曾借机邀功请赏,反倒是更加专注于剿灭长毛,这让刚刚登上政坛巅峰的恭亲王甚至欣慰。
慈禧又继续说:“朝廷拨了一百多万两银子让曾纪泽建船厂,谁知这钱他只投一半进去。还有啊,他还在江苏把田地全部贱卖给农民,他到底存了一个什么念头。”
恭亲王对曾纪泽的这些做法倒很欣赏,他也想要办洋务,对曾纪泽还算支持,否定曾纪泽等于否定了自己的努力,于是他道:“东南战乱各省,以江苏恢复重建成果最为可喜。上海武器制造局师夷长技以制夷,也办得不错。天京虽克,但长毛的残部尚多,北方还有捻贼,曾纪泽他储备弹药,应该是为了接下的扫清发匪残部而备。至于卖土地,他也在奏折中说,只是为了尽管地恢复生产,那些地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贱卖给无地的农民,臣倒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慈禧的思想还比较保守,对恭亲王的话显然是不满,道:“罢了。哀家也只是随口唠叨两句,给六爷你个醒儿而已。我也明白眼下咱们要用他曾家父子,当然得忍着点。”
恭亲王道:“圣母皇太后放心,臣已令僧王的蒙古铁骑开赴安徽江苏边界,镇江的冯子材部也在增兵。左宗棠那边,早就跟曾国藩分道扬镳,离心离德,至于各省湘系督抚,朝廷给他们的封赏不可谓不厚,这些人早就没了湘军之初的那份团结,这几年的奏折中,多有相互参奏的,就算曾国藩有所异心,他也是成不了事。”
两宫太后这才放心,议完了对曾国藩等人的封赏,恭亲王拜退,慈安和慈禧各自回了东西两宫。
(未完待续。)
曾国藩接到曾国荃和曾纪泽的书信,知道金陵已破,大喜,马上回信,说他即日就启程奔赴南京坐镇东南。但同时,他也考虑起以后的事。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平了长毛,大功告成,曾国藩却也忧心忡忡,时刻担心兔死狗烹,不测之祸临头。
那晚睡觉之前,曾国藩拿起《宋书·范泰传》。当读到范泰对司徒王弘说“天下务广而权要难居,卿兄弟盛满,当深存降挹”这句话时,就觉得这正是在对他和曾国荃敲的警钟。他提起笔来,在这句话的旁边加了一长串小圆圈,然后又在天头上批下一句:“处大位而兼享大名,自古能有几人深善末路者,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可以收场耳。”
曾国藩觉得有必要跟曾国荃悄悄警钟,于是修家书一封,叫来王荆七,命他将此书送给九帅:“而今以后,当与弟谋长保家族不衰之方。现遣荆七送来《范泰传》一篇,愿弟熟读深思之。古来成大功大名者,除千载一郭汾阳外,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愿与吾弟兢兢业业,各怀临深履薄之惧,以冀免干大戾。”
写完这封家书,也已经深了,曾国藩还是睡不着觉,在想“长保曾氏家族不衰之方”,这一次,朝廷会怎么赏赐曾家呢?曾氏家族,一门三杰:曾国藩、曾国荃、曾纪泽,都战功赫赫。咸丰皇帝有过“攻克金陵的首功之人封王”的金口纶音,这句话曾令他着迷了好长一段时期,现在他功成名就,克金陵的首功之人,非他莫属,自咸丰三年在湖南首倡团练,创立舟师,与塔齐布、罗泽南等屡建殊功,保全湖南郡县,克复武汉等城,肃清江西全境。东征以来,由宿松克潜山、太湖,进驻祁门,迭复徽州郡县,遂拔安庆省城以为根本,分檄水陆将士,规复下游州郡。兹幸大功告成,逆首诛锄,实由自己筹策无遗,谋勇兼备,知人善任,调度得宜。自己将有可能封王。不过,曾国藩也清楚,自从三藩之乱平定后,汉人已经不封王,咸丰皇帝说那句话时,很可能想到的只是琦善、和春、都兴阿等满人,并没有把汉人算在内。真的是汉人最先攻克金陵,还会封王吗?更何况现在咸丰皇帝驾崩,太后和恭亲王秉政,还会信守承诺吗?
虽说曾国藩一再叮嘱自己要以老庄之道养心,把名利看得淡些,但到底不能做到淡忘的地步。还有沅甫手下这一批骄悍的营官,论功劳都相差无几,若是恩赏差别过大,彼此不服气,难保不生意外。还有彭玉麟、杨岳斌,封锁江面,占据九洑洲要害,为攻克金陵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们并没有直接进城,他们的赏赐又是如何呢?还有曾纪泽、李鸿章,在浙江打仗的左宗棠,在江西打仗的沈葆桢,目前正在南下追杀逃兵的鲍超等等,他们或拖住了长毛各路兵力,或一道参与攻城,都为攻克金陵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战功,清廷又如何奖赏他们呢?这一系列问题,把曾国藩搅得心烦起来,一旦出了什么差错,都是他的责任。
“清廷要是不封王,我该怎么办?还有别的可能么?”曾国藩略为定了定神,燃起一枝安魂香,盘腿坐在床上,将一切细细地深深地思考,他想起一个人——赵匡胤。如今,他的处境跟陈桥兵变时差不多,领兵在外,皇上年幼,他功高震主啊。
也有很多将领劝他自立,真的自立,又怎么样呢?自立为帝这种话,曾国藩已经是四次听到了。第一次出自王闿运之口,他为之心跳血涌。第二次是彭胡左等人的劝说试探,他置之不理。第三次是王闿运为肃顺当说客,他视之为狂妄。第四次是王韬的无知妄言,他不客气地加以训斥。这一次,时机成熟了吗?曾国藩嘴角边露出一丝微笑。
朝廷对于长毛起事,吏治无能,民生凋敝,洋人欺凌,都是软弱无能、束手无策,唯独对汉人的防范,尤其是对握有重兵的汉人的防范,却是老谋深。眼下虽然湘军兵力在苏、浙、赣、皖南等处占着绝对优势,但官文、冯子材、都兴阿等环伺四周,尤其是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虎视眈眈。所有这一切,似乎早就为着防备湘军而部署的,只等湘军一有反叛端倪,便会四面包围。还有左宗棠、沈葆桢,位列督抚,战功赫赫,对曾国藩的不满情绪早已暴露,而朝廷竭力笼络,有意扩大内部裂缝,从而达到分化的目的。即使侥幸黄袍在身上穿稳了,他还要想着心高气傲、倔强狠恶的九弟,斧声烛影,千古之谜,老九不就是赵光义吗?
帝王之术,曾国藩不是不懂,他不太愿意把自己推到那样的处境。失败了,固然理所当然地要遗臭万年,猪狗不如;就算成功了,过去自己所说的那些忠诚敬上之类的话,不都是欺天瞒地的谎言假话?那些告诫子弟的谆谆家教,不都会成为后世训子的反面教材吗?一生抱负,千秋名节,都绝对不容许他曾国藩有丝毫不臣之念!还有,金陵已攻下,举国都盼望早息战火,铸剑为锄,若自己再树起反旗,岂不又把千千万万的人重新拖入血火之中?
笔直上升的烟柱忽地断掉,第二枝香也已燃完,要细心思考的问题太多了,曾国藩下得床来,又点上一枝。既然不起事,就必须更加事事小心谨慎,务必取得朝廷的充分信任。曾国藩想,最使朝廷放心不下的,便是手下这十多万水陆湘军。数百个军营皆系将官私募,三千里长江无一船不挂曾字旗,这在本朝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怎不令太后、皇上心神
不安?卧榻之侧,岂容旁人安睡?哪朝哪代的君王不是如此!况且进城后湘军的表现,也足使曾国藩失望了。不如裁去五万,既令朝廷放心,也甩掉一个沉重的包袱。
北京,紫禁城。恭亲王面带喜色,疾步来到勤政殿,启奏两宫皇太后,报喜:”天京攻克!”
慈禧与慈安均是脸色一喜,慈安长松了口气,拨弄着佛珠,口中吟道:“多谢佛祖保佑,保我大清江山永固。”
慈禧也道:“天京攻克,长毛也就跟着灭了,这总算是了却了咱们的一桩心腹大患,先帝在天有灵也必可宽慰了。曾国藩那一家,可算为咱大清立下了大功一件呀。”
恭亲王点头道:“圣母皇太后说得是,曾氏一门三杰,力挽狂澜,为大清立下奇功,咱们也是该商量该何封赏他们了。”
慈禧向慈安道:“姐姐,你觉着该怎么赏他们呢?”
慈安怔了一怔,道:“哀家记得先帝曾有圣言,攻克金陵者封王,先帝之言为重,就按他的意思办吧。”
慈禧微微一笑,道:“那六爷觉得该怎么着,封曾国藩个王吗?”
恭亲王显得有点不情愿,道:“先帝是说过这样的话,不过当时长毛声势正盛,先帝又龙体有恙,当时说这话可能是有点急。我大清自入关以来,汉人封王者,不过吴三桂等数人,可他们却……”
慈安有点不解:“六爷说得有点严重了吧,你不是一直都说曾国藩是个大忠臣吗?怎么将他和吴三桂相提并论?”
慈禧一哼,道:“就算他是个忠臣,若是给他封个王,那些八旗贵戚们能服吗?”
恭亲王道:“那圣母皇太后的意思是?”
慈禧又摆弄起了茶杯,笑道:“哀家和姐姐都是妇道人家,拿得了什么主意呢,这事儿啊。还得六爷看着办吧。”
恭亲王沉思片刻,道:“先帝之言,众人皆知,若不封王,我们还要想一想该如何说。”
“哀家这有几个折子,六爷可以看一看。”慈禧让安德海拿了三个折子给恭亲王,这是三个御史的参折,全是对着他曾氏兄弟和湘军而来的。一是御史朱镇奏陈金陵善后事,谓兵勇宜遣散,田宅宜清还,难民宜抚恤,商贾宜招徕,而曾国荃办善后,却先事扰民,毫无纲纪,遂使金陵城的善后越办越乱。奏请罢掉曾国荃的巡抚职务,另在朝中拣择干员前去办理。一份是御史廖世民奏曾国潢在湘乡仗其兄弟之势,要挟县令,干预公事,私设公堂,挟嫌报复,甚至以人头祭祖宗,致使县令每隔三五天便躲在屋里痛哭流泪,谓曾四爷又要借其手杀人了。奏请朝廷命湖南巡抚严惩劣绅曾国潢,以肃乡纪。一是御史蔡寿祺奏湘军种种不法情事,罗列曾国藩、曾国荃、李元度、刘蓉、鲍超等人纵容部属胡作非为,谓这些年来湘军攻城掠地,朝廷所得者少,所损者大。此次攻克金陵,纯因长毛气数已尽,非战之功。湘军本流氓之众,乘时而起,不少人已占军政高位,实非国家之福,诚为不测之患。此辈只宜授以卑职,不能寄以重任。
恭亲王一下子明白了慈禧太后的意思,暗自佩服她的手段,他还没有说话,慈禧又发话了,道:“这曾国藩封不封王暂且不说,他的儿子曾纪泽也不让人省心啊,哀家虽久居这深宫之中,可也听到了外边不少事。曾纪泽在江苏上任以来,办厂子,建军事学堂,买军舰,买枪炮,银子花得是一点都不心疼。可最近他竟然拿上海的土地做抵押跟洋人借款,大批大批向洋人买弹药,足够他淮军用上两三年的了。”
恭亲王说:“据他说是为了剿灭长毛,江苏境内长毛已平,可是浙江境内还有长毛。”
慈禧道:“浙江不是有左宗棠的楚军吗?他的淮军去凑什么热闹,再说了,余下的长毛用不了三五个月就可剿灭,曾纪泽囤积这么多弹药他是何用意,他这是要准备对付谁啊?”
自从曾纪泽北上勤王之后,慈禧就在密切关注曾纪泽的举动。恭亲王对于圣母皇太后的突发牢骚并非全然不知,事实上,他作为当朝议政王,这此事情,他本就应该更为关注。只是一直以来,他都对曾国藩十分的信任,特别是辛酉政变之时,与肃顺关系密切地曾国藩坚定站在了他们这边,未曾借机邀功请赏,反倒是更加专注于剿灭长毛,这让刚刚登上政坛巅峰的恭亲王甚至欣慰。
慈禧又继续说:“朝廷拨了一百多万两银子让曾纪泽建船厂,谁知这钱他只投一半进去。还有啊,他还在江苏把田地全部贱卖给农民,他到底存了一个什么念头。”
恭亲王对曾纪泽的这些做法倒很欣赏,他也想要办洋务,对曾纪泽还算支持,否定曾纪泽等于否定了自己的努力,于是他道:“东南战乱各省,以江苏恢复重建成果最为可喜。上海武器制造局师夷长技以制夷,也办得不错。天京虽克,但长毛的残部尚多,北方还有捻贼,曾纪泽他储备弹药,应该是为了接下的扫清发匪残部而备。至于卖土地,他也在奏折中说,只是为了尽管地恢复生产,那些地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贱卖给无地的农民,臣倒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慈禧的思想还比较保守,对恭亲王的话显然是不满,道:“罢了。哀家也只是随口唠叨两句,给六爷你个醒儿而已。我也明白眼下咱们要用他曾家父子,当然得忍着点。”
恭亲王道:“圣母皇太后放心,臣已令僧王的蒙古铁骑开赴安徽江苏边界,镇江的冯子材部也在增兵。左宗棠那边,早就跟曾国藩分道扬镳,离心离德,至于各省湘系督抚,朝廷给他们的封赏不可谓不厚,这些人早就没了湘军之初的那份团结,这几年的奏折中,多有相互参奏的,就算曾国藩有所异心,他也是成不了事。”
两宫太后这才放心,议完了对曾国藩等人的封赏,恭亲王拜退,慈安和慈禧各自回了东西两宫。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