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小说网 > 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 > 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_分卷阅读_49
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_分卷阅读_49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最新章节!
另外,诏书又提到司马伷、王浑、王濬等人仍然受贾充节度,再次重申了贾充最高统帅的地位,并让贾充从荆州襄阳转移到离建邺更近的豫州项城督战。这意味着伐吴之役即将进入围攻建邺的决战阶段了。
纵使远在洛阳的司马炎都能洞悉战局,可临近前线的贾充却再次打起退堂鼓,他上疏道:“吴国仓促间难以平定,眼看快到夏天,南方湿气重,军中恐怕会蔓延疫病,请陛下火速召回诸军。考虑到此战损失重大,臣请腰斩张华告谢天下!”朝廷里,中书监荀勖跟贾充沆瀣一气,同样主张撤军。贾充和荀勖为什么对伐吴这样抵触?除了对军事方面感觉过于迟钝,也是担忧“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司马炎自然不糊涂,他答复贾充说:“张华的意思就是朕的意思。”言外之意,你还敢腰斩我不成?
贾充无奈,只好老老实实移屯到项城。
紧跟着,司马炎又单独给王濬写了封诏书:“你顺流直取建邺,不用顾及别的。”
总之,王濬经过羊祜多次举荐,又得到杜预和司马炎的鼎力支持,终于被推向了最耀眼的舞台。
4月中旬,王濬得到杜预一万七千兵增援后越过江陵,继续顺长江向东,沿途联合王戎攻克武昌,又联合胡奋攻克夏口,并得到王戎和胡奋共一万三千兵的增援。最终,王濬率八万水军直逼吴都建邺。
最后的丞相
益梁都督王濬打得顺风顺水。与此同时,在东战线,扬州都督王浑也进驻到建邺西南五十公里处的横江,把长江北岸的吴国势力扫荡一空。
建邺城临江矗立,在建邺城外的江面上,停驻着吴国丞相张悌率领的三万吴军,他刚刚奉命要去迎战王浑。
张悌溯江行进四十多公里后,已经能望见长江北岸的王浑大军了。丹杨太守沈莹言道:“听说王濬正率水军逼向建邺,不如我们就在这里迎战王濬。如果我们去江北打王浑,就没人能守护建邺了!”
张悌惆怅地叹了口气:“无论怎样做,吴国灭亡都无法避免了。若等王濬逼近,我军恐怕连最后一战的勇气都会丧失殆尽,到时候陛下出城投降,君臣无一人为社稷殉难,这难道不是耻辱吗?”
“那您打算……”
“我打算渡过长江,和王浑决一死战。如果我临阵战死,全当报效社稷,无悔无憾!”
沈莹为张悌舍身赴死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在下誓追随丞相左右。”
适逢初春,江面上吹起和煦的暖风,带走了去年冬天的寒气。这寒气不正像暴虐的孙皓,终会被春风吹散吗?然而,张悌却固执地想要为这邪恶的王朝殉葬。春风拂过张悌的脸颊,他最后一次回首,看了眼建邺。然后,他悲壮地下令:“全军进驻江北!”
在今天的马鞍山市一带,长江向东北流,横江便在这一段流域的西北岸。很快,驻守在横江的晋军统帅王浑即将面临吴国最后也是最猛烈的抵抗。
张悌派沈莹为前锋,王浑则派豫州刺史周浚为前锋,两军展开激战。
沈莹麾下五千人号称“青巾兵”,本是战斗力极高的山越人。但眼下,“青巾兵”的攻势却显得相当疲软。沈莹一连发起三轮突击,结果都被周浚挡了回去,而他自己也死在乱军之中。沈莹一死,吴军士气土崩瓦解,纷纷掉头逃往长江方向,晋军紧追不舍。数万人都在狂奔,犹如洪水泄堤,不可阻挡。然而,却有一个人伫立在战场上一动不动,静静地准备着拥抱死亡。
张悌将宝剑插在地上,抬头漠然望着前方,一拨又一拨的吴军从他身旁飞奔而过,距他前面百米,晋军犹如凶神恶煞般冲杀过来。
吴国右将军诸葛靓拽着张悌的衣袖:“巨先(张悌字巨先),存亡有天命,不是你能左右的。没必要轻生啊!”这位诸葛靓,正是当年诸葛诞在淮南发动叛乱前送往吴国做人质的幼子。
张悌摇了摇头道:“我年幼时就受过你家诸葛公的提携,我常担心自己辜负贤士知遇之恩。今天,我以身殉国,死得其所!”他所说的诸葛公,即是吴国名臣诸葛瑾,也就是诸葛靓的堂叔。
诸葛靓还是紧紧拽着张悌的衣袖不放,希望带张悌逃离战场。
张悌甩了甩袖子:“仲思(诸葛靓字仲思),你本是魏国人,不该死在这里,你自己逃吧,以后还能回到故乡!”
诸葛靓听到这里,只好独自逃命。他跑了百余步后回头望去,只见张悌已被晋军砍得血肉模糊。而诸葛靓则成功逃离战场,在不久后,还有关于他的一段故事。
这场战争致使两千名吴军横死。死,有轻如鸿毛,有重如泰山。按说守卫疆土应该是军人的本分,但吴国有这么一个混账皇帝祸害天下,而全天下都渴望统一,那么这些阵亡的吴国将士到底算不算死得其所呢?
总而言之,张悌,这位吴国最后的丞相终于得偿所愿,以死殉了社稷。
乱世终结
就在张悌和王浑展开决战的时候,东战线的另一位晋军统帅——司马伷也进驻建邺以北三十公里处的涂中,他隔着长江,紧盯吴都建邺。更具威慑力的,则是顺长江而下,日益向建邺逼近的王濬水军舰队。
孙皓派张象率一万水军溯江而上,迎击王濬。但当张象远远望见江面上的晋军旗帜后,果断倒戈,加入了晋军。
4月,孙皓最后会集了两万人,将皇宫中零零散散的珍宝都拿了出来:“击退晋军,这些珍宝都是你们的!”
众人垂涎欲滴地盯着珍宝,纷纷振臂高呼:“誓为陛下决一死战!”可他们心里想的却是:珍宝属于谁,现在已不是你能说了算的。当晚,这临时拼凑的两万吴军即发动哗变,抢走珍宝,又放火烧了孙皓的皇宫。
孙皓彻底绝望,吴国再没有任何力量能抵御晋军了。
现在,晋军各路统帅均已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都在静候朝廷下一步部署,而只有益梁都督王濬仍风驰电掣般向建邺挺进。他即将要路过王浑所在的横江。
王浑麾下何恽谏言:“请将军现在就攻打建邺,否则功劳肯定被王濬抢走。”
王浑回答:“朝廷不准我冒进,若抗命,战胜不能免责,战败更是重罪。况且,此前诏书让王濬受我节度,到时候我与王濬合流,一起攻向建邺岂不稳妥?”
“王濬气势如虹,怎么可能甘心听您的命令?”
前面说过,司马炎在战役之初下了一道诏命,让王濬接近建邺时归王浑管辖,可随后,司马炎力挺王濬,就没有再提这回事。那么王濬、王浑究竟该如何处理?就全看个人理解了。
王浑对何恽的提醒不以为然,他给王濬写了封信,邀请对方途经横江时上岸召开军事会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王浑以书信的形式“邀请”王濬上岸,这并非军令,也没有配兵符。王浑为何这么客气?究其原因,恐怕也是司马炎前后矛盾的诏书让他没有十足的底气。
4月30日,王濬舰队开到三山(今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时,收到王浑送来的书信。在他前方五十公里处的长江西北岸,就是王浑驻军的横江,越过横江再前进五十公里,则是此战的最终目的地——建邺。
攻克建邺,意味着终结近百年乱世。这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僚属提醒道:“将军,再往前就到横江了,王浑请您上岸军议。”
王濬呆呆地望着建邺方向出神,喃喃自语:“功名……停不下来啊……”
“将军?您说什么?”
王濬一咬牙,一跺脚:“就跟王浑说,风太大,船停不下来!”他距离横江尚有五十公里路程,如果想停,当然能停下来。然而,功名,散发着强烈的诱惑力,让他奋不顾身地奔向建邺。王濬的心停不下来了。
与王濬同行的巴东都督唐彬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他预感到王濬和王浑日后免不了争功,他不想牵扯进这场复杂的争斗,便对王濬道:“在下近来偶染风寒,想先停船休息几天再走。”
然后,唐彬果断命令自己的舰队停止前进,表示出不想跟同僚争功的态度。
当夜,王浑收到了王濬的回信。他抬眼望去,只见王濬的舰队正从江面上径自飞驰而过。几天前,他还在为自己击溃了这场战役中吴国最强的军队沾沾自喜,他也因那封让王濬受他节度的诏书信心满满。可现在,他内心只有愤怒和懊悔。
“混账东西!”王浑狠狠地将王濬的信踩在脚下,心急火燎地下令,“周浚!马上率前锋开拔!一定要赶在王濬之前攻入建邺!”随后,他自己也率主力向建邺挺进。那么,周浚到底能否抢到王濬前面攻进建邺呢?按照两军的正常速度,应该说绝无可能。然而,后面两天发生了一系列事件,竟导致局面出现了变化。
5月1日上午,王濬舰队开到建邺城西的石头城。这座石头城距离建邺仅几公里,是建邺的卫星城,也是保护建邺的最后一道屏障。石头城沦陷,意味着建邺形同裸城。
此时,王濬收到孙皓送来的投降书。
“把降书送给王浑,让他来建邺会师。”王濬吩咐道。事实上,孙皓的降书本就是一式三份,同时送给了王濬、王浑、司马伷三位晋军统帅。王濬主动将降书送给王浑,仅仅是卖个顺水人情,因为以目前的形势,他知道王浑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抢在自己前头了。
5月1日中午,王濬抵达建邺城下,但他没有进城。不需要了。孙皓袒胸露背,自缚双手,带领二十一位宗室成员出建邺城外,向王濬叩首跪拜,正式宣告国祚终结。王濬把孙皓搀扶起来,他向建邺城内瞭望,只见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原来是孙皓的皇宫正在熊熊烈焰中燃烧……
自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至公元280年孙皓投降,吴国历经五十一年后灭亡。但实际上,早在公元196年孙策割据江东时,吴国版图便已粗具雏形,算起来,吴国可以说有八十四年的历史了。在这近一个世纪中,孙氏一直把压制江东本土豪族作为对内的首要政策,而孙氏皇族内部自相残杀,大概应该归因于孙权无意中给他后代树立的价值观。有人说,如果当年没有发生“南鲁党争”,太子孙和顺利继位,那么吴国或许会良性健康地延续下去。也有人说,纵然如此,孙皓毕竟是孙和的儿子,孙和死后还是免不了轮到孙皓继位,吴国终无法逃脱这位混账皇帝的魔掌。但是,如果孙和没有被孙权、孙鲁班、孙亮、孙峻一帮所谓的亲人陷害,孙皓是否会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成为一个心理健全的人呢?
总之,吴国就这样灰飞烟灭于历史的长河中了。历时两个月的战役,终于结束了近百年的乱世。
争名夺利
5月1日傍晚,王濬接到王浑发来的军令。他一边看,脸色一边变得阴沉起来。军令中写道:“为防孙皓逃跑,命王濬即刻围攻建邺!”
王浑担心王濬率先攻破建邺,居然想用这种办法拖住王濬。
“战争都结束了,吴国没了,王浑还让我围攻建邺,简直莫名其妙!”王濬冷笑。然而,王浑这回发来的不是简简单单的书信,而是搭配兵符的军令。王濬深知自己有抗命嫌疑,遂一直停留在建邺城外,以免落下口实。接受孙皓投降已是头功,进不进建邺又有什么所谓呢?
是夜,王濬得到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王浑恨自己独揽大功,打算在建邺城下跟自己火并。
眼看要闹出大事了,僚属何攀(曾建议王濬征调益州驻军督造舰队)献策:“赶紧把孙皓送给王浑,以免事态不可收拾!”
王濬也觉得是,便将孙皓送给王浑。一场危机暂时得以化解。顺便提一句,孙皓在王浑的军营没住几天,就又被王浑转赠给了司马伷,最后由司马伷送给了朝廷。这位亡国之君,作为危机公关的礼物,就这样被几位统帅送来送去。
与此同时,王浑麾下的豫州刺史周浚赶到,率先进入建邺。可是,无论王浑还是周浚,心里都相当憋屈,因为孙皓已经向王濬投降,周浚入建邺,其性质并非攻破敌国首都,而是进入自国城池,这还得感谢王濬等了他大半天,功劳自然大打折扣。
5月2日,王濬尾随在周浚之后,率军开进建邺。
几天后,王浑、司马伷甚至杜预等人的军队也纷纷赶到,转眼间,建邺会集了二十万晋军,在这闹哄哄的局面下,王浑和王濬的纠纷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王浑先下手为强,上疏弹劾王濬贪功心切,抗旨不遵。此事在朝中激起轩然大波。本来,这很容易裁定,可复杂的是,王浑和王濬之间并不是一场公平的较量。前文说过,王濬出道甚晚,六十多岁成为羊祜的僚属,年近七十才出任益州地方官,且从未涉足朝廷的政治核心。王浑则不然,他的爸爸王昶是司马懿亲手提拔的荆州都督,他的老婆钟琰之是重臣钟毓的孙女,他的儿子王济又娶了司马炎的女儿——常山公主为妻。王浑这个太原王氏家族,绝对算西晋一等一的世家豪门。
朝臣大多和王浑私交很好,纷纷上疏请求将王濬收押。
司马炎猜到其中原委,他有心挺王濬,同时还要避免驳王浑的面子,便压住群臣,只是责问王濬道:“先前朝廷发出诏书,让你受王浑节度,王浑按甲休兵等你,你怎么不听王浑命令直抵建邺?你纵然有功,也应尊崇王法,这样抗命,朕还怎么号令天下?”
王濬上疏辩解:“臣在正月二十二日(公历为3月10日)接到诏书,命臣顺流东下(这封诏书确实提到让王濬受王浑节度,可是被王濬含混省略过去了),臣受诏出兵。后又接到诏书(4月4日诏书),命臣和司马伷、王浑、唐彬等人皆受贾充节度,并没有单独说让臣再受王浑节度(司马炎写这封诏书时已改变了初衷,不想再束缚王濬的手脚)。臣途经三山时,王浑给臣发来一封信,邀请臣上岸军议,也没有提到让臣受他节度的意思(王浑对王濬的‘客气’成了把柄)。臣的舰队顺风疾行,根本停不下来,没办法掉转船头回去和王浑会合(这就有点胡扯了)。不出一天,臣接到孙皓的降书,臣不敢耽搁,当即告知王浑。三月十五日(公历为5月1日)傍晚,臣才见到王浑的兵符,命臣围攻建邺。可当时孙皓已经出城归降。难道臣要发兵围攻自国城池吗?再者,书信传达需要时间,这期间又变故频生。假使臣孤军深入打了败仗,给臣定罪还说得过去。但臣统领八万水军,令孙皓望风而降。王浑屯驻江北,不能洞悉战场虚实,看臣得了头功就眼红,希望陛下不要误听谗言。”
司马炎看毕,点头认可,他当然知道王濬钻了些空子,但至少表面上说得条条在理。
王浑不罢休,他授意豫州刺史周浚上疏,诬陷王濬的军队私藏吴国宝物,火烧建邺皇宫。
周浚很不情愿,劝说王浑:“当初您打败张悌后没抓住机遇,致使王濬抢了头功,现在却又和王濬争功,这么干不太合适。”
王浑不听。周浚只好上疏弹劾王濬,这下,他把自己也搁了进去。
王濬不是个忍气吞声的人,他再次上疏申辩:“二月(公历为4月上旬),孙皓把大批财物赏赐给下臣,那时候皇宫中已经没有什么宝物。三月(公历为4月下旬),孙皓决定出降的时候,近侍又把剩下的宝物盗走,并放火烧了皇宫。臣派到皇宫的人是去救火,不是放火!而且,臣派到皇宫审查书籍典章的人还遭到周浚擅自扣押。周浚在十六日(公历为5月2日)比臣早一步进入皇宫,就算有宝物,也是被周浚先到先得,臣无缘得之。另外,王浑比臣先一步登上孙皓的楼船,如果船上有宝物,那肯定是被王浑偷了。还有,周浚部下八百人在建邺城中抢劫,臣缉捕其中二十余人遣送给周浚处置,周浚至今也没给臣一个交代。再向陛下禀报一事,此前,王浑与张悌在横江一带战斗,吴军被斩两千人,而王浑、周浚谎称有八千七百人,以上这些,都希望陛下明察。”
王濬本为自辩,可他气不打一处来,变被动为主动,居然弹劾起王浑和周浚。
跟王浑关系要好的朝臣纷纷进言:“王濬在自辩书里根本没有写清楚他历次接到诏书的详细日期,肯定是钻了空子。再加上他违抗王浑军令,请押往廷尉治罪!”
司马炎说道:“诏书在传递途中或有稽留延误,不能因此指责王濬抗命。王濬功大于过,瑕不掩瑜。”他为什么要这样袒护王濬呢?首先,必须要说司马炎明白事理。其次,王浑一族,也即是太原王氏,乃是齐王司马攸的坚定盟友,司马炎有心想压制齐王党势力。这和之前在贾充、任恺的派系斗争中,他袒护任恺是同样道理。关于王浑父子与司马攸的故事,后面还会讲到。
亲近王浑的朝臣不依不饶,誓要整死王濬:“王濬擅自烧毁吴国舰船一百三十五艘,应该让廷尉出面审理。”
司马炎不耐烦地摆摆手:“行了行了,别再为难他了!”
随后,他命廷尉刘颂考核王浑和王濬的功勋大小。他的本意,是希望刘颂能抬王濬,抑王浑。
然而刘颂却裁定王浑的功劳高于王濬。
司马炎很不高兴,责备刘颂有失偏颇,将刘颂降职处分。继而,他亲自裁定,赏赐王浑食邑八千户,赏赐王濬则高达一万户,又特别授予王濬诸多超越其官位的特权。
伐吴这一年,王濬已七十四岁高龄,他终于在古稀之年凭借自己的努力官拜镇军大将军,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耀和地位。他家门前那条宽阔的大道,也终于迎来了长长的鼓吹仪仗队。可是,王濬过得并不舒心,他的政敌隔三岔五地弹劾他,同时,他对王浑更无时无刻不保持着强烈的戒备心。
有时,王浑因公事要和王濬会面,王濬便紧张兮兮地在周围部署好卫队才同意相见。而他每次觐见司马炎,总是提起伐吴功劳,并满腹牢骚地讲述自己被王浑压抑的冤屈,最后连司马炎都听烦了。
王濬在荣耀、压抑、警惕中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六年,于八十岁高龄时去世。
王浑后入朝官任尚书左仆射,后拜司徒。他原本担任扬州都督时中碑不错,可自从当上司徒后,声誉却反不如前。想来,他度过了人生的巅峰,也没太大心气再折腾什么了。关于王浑和他的儿子王济,以及太原王氏一族,在后文还有故事。
功臣们
讲完王濬和王浑,再说说伐吴战役中的其他功臣。
杜预受赐食邑九千六百户。他将自己的功绩篆刻在两块碑文上,一块立在万山脚下,另一块立在岘山之巅。
“多年以后,高山变深谷,深谷变丘陵,到那时不知道世人还会不会记得我!”他是个执着于让自己留名千古的人。
早在正始年间,他的爸爸杜恕得罪司马懿,被弹劾流放,途中忧愤而死。杜预的仕途也戛然而止。一直到司马师死后,司马昭让妹妹高陆公主嫁给杜预为妻,从此终结两家的怨仇,杜预才得以再度出仕。如今,他成为西晋统一天下的最大功臣之一。
战后,杜预继续留镇荆州,可他打算急流勇退,遂多次上疏:“臣家累世文吏,不擅武事,请求辞去荆州都督之职。”
司马炎没有同意。
而后,杜预频频贿赂洛阳权贵。
有人不解,问道:“杜公行贿,是打算求官职,还是求爵位?”
“我但求那帮人别害我,哪敢奢望他们帮我!”
杜预晚年沉浸在对《春秋左氏传》的研究中,并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左氏传音》《春秋左氏传评》《春秋释例》《春秋长历》等书。他经常向司马炎旁敲侧击地表明自己与世无争、潜心于学术的愿望,言道:“王济有马癖,和峤有钱癖,臣有《左传》癖。”王济是王浑的儿子,和峤是夏侯玄的外甥、王浑的女婿,这两个人后面即将讲到。
五年后,杜预被征入朝,不幸在前往京都的路上病逝,终年六十三岁。
王濬麾下的巴东都督唐彬受赐食邑六千户。后来,他历任幽州都督、雍州刺史,颇有作为。十四年后善终。
另外,诏书又提到司马伷、王浑、王濬等人仍然受贾充节度,再次重申了贾充最高统帅的地位,并让贾充从荆州襄阳转移到离建邺更近的豫州项城督战。这意味着伐吴之役即将进入围攻建邺的决战阶段了。
纵使远在洛阳的司马炎都能洞悉战局,可临近前线的贾充却再次打起退堂鼓,他上疏道:“吴国仓促间难以平定,眼看快到夏天,南方湿气重,军中恐怕会蔓延疫病,请陛下火速召回诸军。考虑到此战损失重大,臣请腰斩张华告谢天下!”朝廷里,中书监荀勖跟贾充沆瀣一气,同样主张撤军。贾充和荀勖为什么对伐吴这样抵触?除了对军事方面感觉过于迟钝,也是担忧“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司马炎自然不糊涂,他答复贾充说:“张华的意思就是朕的意思。”言外之意,你还敢腰斩我不成?
贾充无奈,只好老老实实移屯到项城。
紧跟着,司马炎又单独给王濬写了封诏书:“你顺流直取建邺,不用顾及别的。”
总之,王濬经过羊祜多次举荐,又得到杜预和司马炎的鼎力支持,终于被推向了最耀眼的舞台。
4月中旬,王濬得到杜预一万七千兵增援后越过江陵,继续顺长江向东,沿途联合王戎攻克武昌,又联合胡奋攻克夏口,并得到王戎和胡奋共一万三千兵的增援。最终,王濬率八万水军直逼吴都建邺。
最后的丞相
益梁都督王濬打得顺风顺水。与此同时,在东战线,扬州都督王浑也进驻到建邺西南五十公里处的横江,把长江北岸的吴国势力扫荡一空。
建邺城临江矗立,在建邺城外的江面上,停驻着吴国丞相张悌率领的三万吴军,他刚刚奉命要去迎战王浑。
张悌溯江行进四十多公里后,已经能望见长江北岸的王浑大军了。丹杨太守沈莹言道:“听说王濬正率水军逼向建邺,不如我们就在这里迎战王濬。如果我们去江北打王浑,就没人能守护建邺了!”
张悌惆怅地叹了口气:“无论怎样做,吴国灭亡都无法避免了。若等王濬逼近,我军恐怕连最后一战的勇气都会丧失殆尽,到时候陛下出城投降,君臣无一人为社稷殉难,这难道不是耻辱吗?”
“那您打算……”
“我打算渡过长江,和王浑决一死战。如果我临阵战死,全当报效社稷,无悔无憾!”
沈莹为张悌舍身赴死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在下誓追随丞相左右。”
适逢初春,江面上吹起和煦的暖风,带走了去年冬天的寒气。这寒气不正像暴虐的孙皓,终会被春风吹散吗?然而,张悌却固执地想要为这邪恶的王朝殉葬。春风拂过张悌的脸颊,他最后一次回首,看了眼建邺。然后,他悲壮地下令:“全军进驻江北!”
在今天的马鞍山市一带,长江向东北流,横江便在这一段流域的西北岸。很快,驻守在横江的晋军统帅王浑即将面临吴国最后也是最猛烈的抵抗。
张悌派沈莹为前锋,王浑则派豫州刺史周浚为前锋,两军展开激战。
沈莹麾下五千人号称“青巾兵”,本是战斗力极高的山越人。但眼下,“青巾兵”的攻势却显得相当疲软。沈莹一连发起三轮突击,结果都被周浚挡了回去,而他自己也死在乱军之中。沈莹一死,吴军士气土崩瓦解,纷纷掉头逃往长江方向,晋军紧追不舍。数万人都在狂奔,犹如洪水泄堤,不可阻挡。然而,却有一个人伫立在战场上一动不动,静静地准备着拥抱死亡。
张悌将宝剑插在地上,抬头漠然望着前方,一拨又一拨的吴军从他身旁飞奔而过,距他前面百米,晋军犹如凶神恶煞般冲杀过来。
吴国右将军诸葛靓拽着张悌的衣袖:“巨先(张悌字巨先),存亡有天命,不是你能左右的。没必要轻生啊!”这位诸葛靓,正是当年诸葛诞在淮南发动叛乱前送往吴国做人质的幼子。
张悌摇了摇头道:“我年幼时就受过你家诸葛公的提携,我常担心自己辜负贤士知遇之恩。今天,我以身殉国,死得其所!”他所说的诸葛公,即是吴国名臣诸葛瑾,也就是诸葛靓的堂叔。
诸葛靓还是紧紧拽着张悌的衣袖不放,希望带张悌逃离战场。
张悌甩了甩袖子:“仲思(诸葛靓字仲思),你本是魏国人,不该死在这里,你自己逃吧,以后还能回到故乡!”
诸葛靓听到这里,只好独自逃命。他跑了百余步后回头望去,只见张悌已被晋军砍得血肉模糊。而诸葛靓则成功逃离战场,在不久后,还有关于他的一段故事。
这场战争致使两千名吴军横死。死,有轻如鸿毛,有重如泰山。按说守卫疆土应该是军人的本分,但吴国有这么一个混账皇帝祸害天下,而全天下都渴望统一,那么这些阵亡的吴国将士到底算不算死得其所呢?
总而言之,张悌,这位吴国最后的丞相终于得偿所愿,以死殉了社稷。
乱世终结
就在张悌和王浑展开决战的时候,东战线的另一位晋军统帅——司马伷也进驻建邺以北三十公里处的涂中,他隔着长江,紧盯吴都建邺。更具威慑力的,则是顺长江而下,日益向建邺逼近的王濬水军舰队。
孙皓派张象率一万水军溯江而上,迎击王濬。但当张象远远望见江面上的晋军旗帜后,果断倒戈,加入了晋军。
4月,孙皓最后会集了两万人,将皇宫中零零散散的珍宝都拿了出来:“击退晋军,这些珍宝都是你们的!”
众人垂涎欲滴地盯着珍宝,纷纷振臂高呼:“誓为陛下决一死战!”可他们心里想的却是:珍宝属于谁,现在已不是你能说了算的。当晚,这临时拼凑的两万吴军即发动哗变,抢走珍宝,又放火烧了孙皓的皇宫。
孙皓彻底绝望,吴国再没有任何力量能抵御晋军了。
现在,晋军各路统帅均已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都在静候朝廷下一步部署,而只有益梁都督王濬仍风驰电掣般向建邺挺进。他即将要路过王浑所在的横江。
王浑麾下何恽谏言:“请将军现在就攻打建邺,否则功劳肯定被王濬抢走。”
王浑回答:“朝廷不准我冒进,若抗命,战胜不能免责,战败更是重罪。况且,此前诏书让王濬受我节度,到时候我与王濬合流,一起攻向建邺岂不稳妥?”
“王濬气势如虹,怎么可能甘心听您的命令?”
前面说过,司马炎在战役之初下了一道诏命,让王濬接近建邺时归王浑管辖,可随后,司马炎力挺王濬,就没有再提这回事。那么王濬、王浑究竟该如何处理?就全看个人理解了。
王浑对何恽的提醒不以为然,他给王濬写了封信,邀请对方途经横江时上岸召开军事会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王浑以书信的形式“邀请”王濬上岸,这并非军令,也没有配兵符。王浑为何这么客气?究其原因,恐怕也是司马炎前后矛盾的诏书让他没有十足的底气。
4月30日,王濬舰队开到三山(今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时,收到王浑送来的书信。在他前方五十公里处的长江西北岸,就是王浑驻军的横江,越过横江再前进五十公里,则是此战的最终目的地——建邺。
攻克建邺,意味着终结近百年乱世。这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僚属提醒道:“将军,再往前就到横江了,王浑请您上岸军议。”
王濬呆呆地望着建邺方向出神,喃喃自语:“功名……停不下来啊……”
“将军?您说什么?”
王濬一咬牙,一跺脚:“就跟王浑说,风太大,船停不下来!”他距离横江尚有五十公里路程,如果想停,当然能停下来。然而,功名,散发着强烈的诱惑力,让他奋不顾身地奔向建邺。王濬的心停不下来了。
与王濬同行的巴东都督唐彬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他预感到王濬和王浑日后免不了争功,他不想牵扯进这场复杂的争斗,便对王濬道:“在下近来偶染风寒,想先停船休息几天再走。”
然后,唐彬果断命令自己的舰队停止前进,表示出不想跟同僚争功的态度。
当夜,王浑收到了王濬的回信。他抬眼望去,只见王濬的舰队正从江面上径自飞驰而过。几天前,他还在为自己击溃了这场战役中吴国最强的军队沾沾自喜,他也因那封让王濬受他节度的诏书信心满满。可现在,他内心只有愤怒和懊悔。
“混账东西!”王浑狠狠地将王濬的信踩在脚下,心急火燎地下令,“周浚!马上率前锋开拔!一定要赶在王濬之前攻入建邺!”随后,他自己也率主力向建邺挺进。那么,周浚到底能否抢到王濬前面攻进建邺呢?按照两军的正常速度,应该说绝无可能。然而,后面两天发生了一系列事件,竟导致局面出现了变化。
5月1日上午,王濬舰队开到建邺城西的石头城。这座石头城距离建邺仅几公里,是建邺的卫星城,也是保护建邺的最后一道屏障。石头城沦陷,意味着建邺形同裸城。
此时,王濬收到孙皓送来的投降书。
“把降书送给王浑,让他来建邺会师。”王濬吩咐道。事实上,孙皓的降书本就是一式三份,同时送给了王濬、王浑、司马伷三位晋军统帅。王濬主动将降书送给王浑,仅仅是卖个顺水人情,因为以目前的形势,他知道王浑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抢在自己前头了。
5月1日中午,王濬抵达建邺城下,但他没有进城。不需要了。孙皓袒胸露背,自缚双手,带领二十一位宗室成员出建邺城外,向王濬叩首跪拜,正式宣告国祚终结。王濬把孙皓搀扶起来,他向建邺城内瞭望,只见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原来是孙皓的皇宫正在熊熊烈焰中燃烧……
自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至公元280年孙皓投降,吴国历经五十一年后灭亡。但实际上,早在公元196年孙策割据江东时,吴国版图便已粗具雏形,算起来,吴国可以说有八十四年的历史了。在这近一个世纪中,孙氏一直把压制江东本土豪族作为对内的首要政策,而孙氏皇族内部自相残杀,大概应该归因于孙权无意中给他后代树立的价值观。有人说,如果当年没有发生“南鲁党争”,太子孙和顺利继位,那么吴国或许会良性健康地延续下去。也有人说,纵然如此,孙皓毕竟是孙和的儿子,孙和死后还是免不了轮到孙皓继位,吴国终无法逃脱这位混账皇帝的魔掌。但是,如果孙和没有被孙权、孙鲁班、孙亮、孙峻一帮所谓的亲人陷害,孙皓是否会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成为一个心理健全的人呢?
总之,吴国就这样灰飞烟灭于历史的长河中了。历时两个月的战役,终于结束了近百年的乱世。
争名夺利
5月1日傍晚,王濬接到王浑发来的军令。他一边看,脸色一边变得阴沉起来。军令中写道:“为防孙皓逃跑,命王濬即刻围攻建邺!”
王浑担心王濬率先攻破建邺,居然想用这种办法拖住王濬。
“战争都结束了,吴国没了,王浑还让我围攻建邺,简直莫名其妙!”王濬冷笑。然而,王浑这回发来的不是简简单单的书信,而是搭配兵符的军令。王濬深知自己有抗命嫌疑,遂一直停留在建邺城外,以免落下口实。接受孙皓投降已是头功,进不进建邺又有什么所谓呢?
是夜,王濬得到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王浑恨自己独揽大功,打算在建邺城下跟自己火并。
眼看要闹出大事了,僚属何攀(曾建议王濬征调益州驻军督造舰队)献策:“赶紧把孙皓送给王浑,以免事态不可收拾!”
王濬也觉得是,便将孙皓送给王浑。一场危机暂时得以化解。顺便提一句,孙皓在王浑的军营没住几天,就又被王浑转赠给了司马伷,最后由司马伷送给了朝廷。这位亡国之君,作为危机公关的礼物,就这样被几位统帅送来送去。
与此同时,王浑麾下的豫州刺史周浚赶到,率先进入建邺。可是,无论王浑还是周浚,心里都相当憋屈,因为孙皓已经向王濬投降,周浚入建邺,其性质并非攻破敌国首都,而是进入自国城池,这还得感谢王濬等了他大半天,功劳自然大打折扣。
5月2日,王濬尾随在周浚之后,率军开进建邺。
几天后,王浑、司马伷甚至杜预等人的军队也纷纷赶到,转眼间,建邺会集了二十万晋军,在这闹哄哄的局面下,王浑和王濬的纠纷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王浑先下手为强,上疏弹劾王濬贪功心切,抗旨不遵。此事在朝中激起轩然大波。本来,这很容易裁定,可复杂的是,王浑和王濬之间并不是一场公平的较量。前文说过,王濬出道甚晚,六十多岁成为羊祜的僚属,年近七十才出任益州地方官,且从未涉足朝廷的政治核心。王浑则不然,他的爸爸王昶是司马懿亲手提拔的荆州都督,他的老婆钟琰之是重臣钟毓的孙女,他的儿子王济又娶了司马炎的女儿——常山公主为妻。王浑这个太原王氏家族,绝对算西晋一等一的世家豪门。
朝臣大多和王浑私交很好,纷纷上疏请求将王濬收押。
司马炎猜到其中原委,他有心挺王濬,同时还要避免驳王浑的面子,便压住群臣,只是责问王濬道:“先前朝廷发出诏书,让你受王浑节度,王浑按甲休兵等你,你怎么不听王浑命令直抵建邺?你纵然有功,也应尊崇王法,这样抗命,朕还怎么号令天下?”
王濬上疏辩解:“臣在正月二十二日(公历为3月10日)接到诏书,命臣顺流东下(这封诏书确实提到让王濬受王浑节度,可是被王濬含混省略过去了),臣受诏出兵。后又接到诏书(4月4日诏书),命臣和司马伷、王浑、唐彬等人皆受贾充节度,并没有单独说让臣再受王浑节度(司马炎写这封诏书时已改变了初衷,不想再束缚王濬的手脚)。臣途经三山时,王浑给臣发来一封信,邀请臣上岸军议,也没有提到让臣受他节度的意思(王浑对王濬的‘客气’成了把柄)。臣的舰队顺风疾行,根本停不下来,没办法掉转船头回去和王浑会合(这就有点胡扯了)。不出一天,臣接到孙皓的降书,臣不敢耽搁,当即告知王浑。三月十五日(公历为5月1日)傍晚,臣才见到王浑的兵符,命臣围攻建邺。可当时孙皓已经出城归降。难道臣要发兵围攻自国城池吗?再者,书信传达需要时间,这期间又变故频生。假使臣孤军深入打了败仗,给臣定罪还说得过去。但臣统领八万水军,令孙皓望风而降。王浑屯驻江北,不能洞悉战场虚实,看臣得了头功就眼红,希望陛下不要误听谗言。”
司马炎看毕,点头认可,他当然知道王濬钻了些空子,但至少表面上说得条条在理。
王浑不罢休,他授意豫州刺史周浚上疏,诬陷王濬的军队私藏吴国宝物,火烧建邺皇宫。
周浚很不情愿,劝说王浑:“当初您打败张悌后没抓住机遇,致使王濬抢了头功,现在却又和王濬争功,这么干不太合适。”
王浑不听。周浚只好上疏弹劾王濬,这下,他把自己也搁了进去。
王濬不是个忍气吞声的人,他再次上疏申辩:“二月(公历为4月上旬),孙皓把大批财物赏赐给下臣,那时候皇宫中已经没有什么宝物。三月(公历为4月下旬),孙皓决定出降的时候,近侍又把剩下的宝物盗走,并放火烧了皇宫。臣派到皇宫的人是去救火,不是放火!而且,臣派到皇宫审查书籍典章的人还遭到周浚擅自扣押。周浚在十六日(公历为5月2日)比臣早一步进入皇宫,就算有宝物,也是被周浚先到先得,臣无缘得之。另外,王浑比臣先一步登上孙皓的楼船,如果船上有宝物,那肯定是被王浑偷了。还有,周浚部下八百人在建邺城中抢劫,臣缉捕其中二十余人遣送给周浚处置,周浚至今也没给臣一个交代。再向陛下禀报一事,此前,王浑与张悌在横江一带战斗,吴军被斩两千人,而王浑、周浚谎称有八千七百人,以上这些,都希望陛下明察。”
王濬本为自辩,可他气不打一处来,变被动为主动,居然弹劾起王浑和周浚。
跟王浑关系要好的朝臣纷纷进言:“王濬在自辩书里根本没有写清楚他历次接到诏书的详细日期,肯定是钻了空子。再加上他违抗王浑军令,请押往廷尉治罪!”
司马炎说道:“诏书在传递途中或有稽留延误,不能因此指责王濬抗命。王濬功大于过,瑕不掩瑜。”他为什么要这样袒护王濬呢?首先,必须要说司马炎明白事理。其次,王浑一族,也即是太原王氏,乃是齐王司马攸的坚定盟友,司马炎有心想压制齐王党势力。这和之前在贾充、任恺的派系斗争中,他袒护任恺是同样道理。关于王浑父子与司马攸的故事,后面还会讲到。
亲近王浑的朝臣不依不饶,誓要整死王濬:“王濬擅自烧毁吴国舰船一百三十五艘,应该让廷尉出面审理。”
司马炎不耐烦地摆摆手:“行了行了,别再为难他了!”
随后,他命廷尉刘颂考核王浑和王濬的功勋大小。他的本意,是希望刘颂能抬王濬,抑王浑。
然而刘颂却裁定王浑的功劳高于王濬。
司马炎很不高兴,责备刘颂有失偏颇,将刘颂降职处分。继而,他亲自裁定,赏赐王浑食邑八千户,赏赐王濬则高达一万户,又特别授予王濬诸多超越其官位的特权。
伐吴这一年,王濬已七十四岁高龄,他终于在古稀之年凭借自己的努力官拜镇军大将军,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耀和地位。他家门前那条宽阔的大道,也终于迎来了长长的鼓吹仪仗队。可是,王濬过得并不舒心,他的政敌隔三岔五地弹劾他,同时,他对王浑更无时无刻不保持着强烈的戒备心。
有时,王浑因公事要和王濬会面,王濬便紧张兮兮地在周围部署好卫队才同意相见。而他每次觐见司马炎,总是提起伐吴功劳,并满腹牢骚地讲述自己被王浑压抑的冤屈,最后连司马炎都听烦了。
王濬在荣耀、压抑、警惕中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六年,于八十岁高龄时去世。
王浑后入朝官任尚书左仆射,后拜司徒。他原本担任扬州都督时中碑不错,可自从当上司徒后,声誉却反不如前。想来,他度过了人生的巅峰,也没太大心气再折腾什么了。关于王浑和他的儿子王济,以及太原王氏一族,在后文还有故事。
功臣们
讲完王濬和王浑,再说说伐吴战役中的其他功臣。
杜预受赐食邑九千六百户。他将自己的功绩篆刻在两块碑文上,一块立在万山脚下,另一块立在岘山之巅。
“多年以后,高山变深谷,深谷变丘陵,到那时不知道世人还会不会记得我!”他是个执着于让自己留名千古的人。
早在正始年间,他的爸爸杜恕得罪司马懿,被弹劾流放,途中忧愤而死。杜预的仕途也戛然而止。一直到司马师死后,司马昭让妹妹高陆公主嫁给杜预为妻,从此终结两家的怨仇,杜预才得以再度出仕。如今,他成为西晋统一天下的最大功臣之一。
战后,杜预继续留镇荆州,可他打算急流勇退,遂多次上疏:“臣家累世文吏,不擅武事,请求辞去荆州都督之职。”
司马炎没有同意。
而后,杜预频频贿赂洛阳权贵。
有人不解,问道:“杜公行贿,是打算求官职,还是求爵位?”
“我但求那帮人别害我,哪敢奢望他们帮我!”
杜预晚年沉浸在对《春秋左氏传》的研究中,并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左氏传音》《春秋左氏传评》《春秋释例》《春秋长历》等书。他经常向司马炎旁敲侧击地表明自己与世无争、潜心于学术的愿望,言道:“王济有马癖,和峤有钱癖,臣有《左传》癖。”王济是王浑的儿子,和峤是夏侯玄的外甥、王浑的女婿,这两个人后面即将讲到。
五年后,杜预被征入朝,不幸在前往京都的路上病逝,终年六十三岁。
王濬麾下的巴东都督唐彬受赐食邑六千户。后来,他历任幽州都督、雍州刺史,颇有作为。十四年后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