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小说网 > 三国名将: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 > 三国名将: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_分卷阅读_8
三国名将: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_分卷阅读_8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三国名将: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最新章节!
纵观以上五次出兵,他都能在军情发生突然变化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可见陈寿说他完全没有“应变将略”,并不符合事实。
理由之二,是不符合他老对手司马懿的评价。诸葛亮病危撤军之后,司马懿亲临现场视察了蜀军留下的营垒,由衷发出“天下奇才也”的赞叹,这明确记载于《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一个军事上的“天下奇才”,偏偏又缺乏“应变将略”,岂非自相矛盾?事实上,就连陈寿自己说这两句评价的时候,用的也是不完全肯定的揣测语气:“大概应对变化的将领谋略,不是他的长处吧?”他自己也预留了令人想象的空间。
既然这种负面评价,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老对手司马懿发自内心的真实看法,连陈寿自己的语气也有所犹豫,那么陈寿又为何会做出这样的评价呢?
以往有一种说法,见于唐代人撰写的《晋书》卷八十一《陈寿传》。说陈寿此举,是为了发泄私愤,因为陈寿的父亲曾经是马谡的下属,马谡在街亭失利被诸葛亮处死,陈寿的父亲也受到连累被处以髡刑,即剃光头发做苦工,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又轻视陈寿,云云。这种说法,既与事实不合,也没有触及深层的玄机。而玄机,就在诸葛亮的冤家对头司马懿身上。
诸葛亮在前线北伐的七年中,最后四年一直采取积极进攻,希望与对方的主帅司马懿一决雌雄。而从司马懿这边来看,二十多年军事生涯,恰好就是这四年,最为黯淡无光。在这之前,他曾经全歼孟达的叛军于上庸;在这之后,他远征辽东公孙渊,攻灭淮南王凌,那都是料敌如神,战功辉煌。唯独中间这四年,第一战就因自己指挥失误,造成名将张郃战死沙场;此后又一直采取缩头乌龟战略,据《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载,即使对方送来妇女的衣饰加以嘲笑,他也不出兵决战,连下属将领都敢当面说他“畏蜀如虎”。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对诸葛亮用兵才能的任何赞扬,都等于是对司马懿用兵才能的贬低。而陈寿的《三国志》,撰写在西晋武帝时期,西晋武帝司马炎是谁?就是司马懿的孙儿呀。于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用兵才能,就成为陈寿最难下笔的地方,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摊上大事儿。从人性的角度去观察,他做出这样的负面评价,虽然并不准确,但却可以理解。
更为麻烦的是,最先评价诸葛亮用兵缺乏应变才能的始作俑者,不是陈寿,而是司马懿本人。《晋书》卷一《宣帝纪》记载,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屯兵五丈原,一再向司马懿挑战。曹魏朝廷关注战况的发展,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就写信询问军情。司马懿在回信中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破之必矣。”诸葛亮志向大而不能预见机会,多谋略而少决断,好用兵而没有权变,攻破他是必然的了。司马懿的评价,明显带有安抚朝廷君臣的政治考虑,所以与诸葛亮死后,他发出的“天下奇才也”这一句自然流露迥然不同。但是,其中“好兵而无权”这一句,特别值得注意:喜好用兵而没有权变,这不正好同陈寿的“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含义完全相同吗?他的三弟司马孚,此时担任的是什么职务呢?据《晋书》卷三十七《司马孚传》记载,他当时是曹魏的度支尚书,负责全国军政经费的安排,特别是前方军费的筹措,是朝廷军机重臣之一。可见他向司马懿询问战局,既有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必要性,更有代表朝廷了解军情的急迫意向。司马懿当然清楚老弟的用意,所以要对战局做出极为乐观的回复。由于有这样的政治背景,司马懿的复信,就不再是兄弟之间的私密交流,而是肯定会在朝廷上公开宣布的前方战报。这段文字之所以能够写入《晋书》,就是明显的证据。
这样一来,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陈寿对诸葛亮的负面评语,特别是缺乏应变才能的负面评语,就更是非做不可了。首先,司马懿是与诸葛亮亲自鏖战了四年之久的当事人,又有二十多年的丰富用兵经验,他的评价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你陈寿能不采纳吸取吗?更要命的是,此时的司马懿,早已被西晋武帝司马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在皇家宗庙居中的神位上庄严供奉了。所以司马懿的评语,更上升到高祖宣皇帝,开金口发玉言钦定的政治高度,不仅具有权威性,更具有神圣性。在西晋王朝担任国史编撰官的陈寿,对如此高度敏感的文献资料,有胆量不尊重吗?除了将其老老实实写进诸葛亮的传记,他还有第二条路可走吗?
负面的评价正式写进去,人身安全有了保证之后,陈寿也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做出一些弥补。一是把司马懿由衷的正面赞叹“天下奇才也”,放在前面的传记正文中;二是在评价诸葛亮的行政才能时,尽量完美一点;三是把负面评价,弄成语气不完全肯定的揣测性语气。了解了以上复杂的政治背景,再来观察陈寿这些弥补性措施,他当时的心理活动,真可谓跃然纸上也。
以上,就是整个事情玄机的所在,也是第五个谜团的颠覆性答案。
当今的三国迷很多,迷上三国,所以爱看有关的三国的书。但是,读书人应当对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是书上说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可信的。孟子早就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老先生的话,表达方式稍微过激了一点,眼光却很敏锐。比如上面说到的八阵图,《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中,将其写成诸葛亮在夔门用乱石布下的阵势:“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吴将陆逊误入此阵后,“方欲出阵,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遮天盖地,无路可出”。这本来是小说家的虚构夸张描写,但是笔者在当地的多次考察中,看到有很多朋友信以为真,并且还在长江边的沙滩上,长期摆弄石头,企图复原神奇魔幻的八阵图,结果是徒然浪费时间和精力。不仅对于小说,就是对于史书,其中的内容也应当张开慧眼去鉴别,以免被假象蒙蔽了,上面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就是如此。这正是:
负面论评谁作俑,玄机何在请君听。
关于诸葛亮就讲到这里。下面要讲蜀汉战将型名将的第一名关羽。
战将型名将第一名——关羽
他在三国名将中知名度最高,形象的演变塑造也最大,从将领变身为帝王,从凡人抬升到神佛,因此成为三国名将中,在人世间拥有神庙最多的一位。历史上真实记载的关羽是什么样子?作为真实的名将,他又有哪些成功和失败呢?
一历史关公
本节登场亮相的这一位,他与刘备情同手足,能在万军之中轻取敌将的性命。他在三国名将中知名度最高,形象的演变塑造也最大,从将领变身为帝王,从凡人被抬升到神佛,成为三国名将中,在人世间拥有神庙最多的一位。他,就是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关羽。关羽在历史上真实记载中的形象,属于他的真身,可以称为“历史关公”;在文化上演变塑造的形象,属于他的化身,可以称为“文化关公”。要了解关羽,必须先从他的真身说起。那么历史上真实记载的关羽是什么样子?作为真实的名将,他又有哪些成功和失败呢?
关羽的家庭出身,民间传说很多。但是真正确凿可信的记载,还是《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这段记载很短,但是信息很丰富:首先,古人的名和字,在含义上总有某种联系。古代传说,长生不老的神仙,长了羽毛能够自由飞翔。所以羽毛的“羽”,和“长生”有关联。后来大概觉得“长生”二字太直白,没有文采,又改成“云长”,即辽阔的云海。长了羽毛的神仙飞翔云海,充满诗意啊!其次,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先世。当时非常重视先辈的出身,当过一官半职,总要记上一笔。根本不提,证明他是出生于草根平民家庭。第三,他不仅出身平民,而且还摊上了大事儿,年纪轻轻,被迫从河东郡的老家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解音同谢),向东翻越太行山,远远逃亡到涿郡。
在涿郡,关羽碰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就是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的刘备。刘备是西汉景帝的后裔,但是到他这一辈,家道早已破落。眼看政局衰败社会动荡,他决心拉起队伍来闯天下。于是,年龄小一点的关羽,还有涿郡本地人张飞,就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说他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后来《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故事,史书上没有根据,属于文学的虚构。其实在当时,不同姓的平辈男性,只要友谊深厚,都能以兄弟相称,并不需要焚香结拜的仪式。比如前面讲到的孙策、周瑜,吕蒙、鲁肃,都是这样。又比如,关羽曾经叫曹魏的大将徐晃为“大兄”,也就是大哥,这见于《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裴松之注引《蜀记》。吕布也曾经叫刘备为老弟,“名备为弟”,这见于《三国志》卷七《吕布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鲁肃与吕蒙,则互相称“大弟”“大兄”,这见于《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到了现今,范围就更加宽泛,连不认识的人都能叫哥叫姐,大衣哥呀,草帽姐呀,真的就像孔子曾经说的那样,“四海之内皆兄弟”了。
关羽在刘备手下领兵作战,从东汉中平元年(184)参加平定黄巾开始,到建安二十四年(219)被杀为止,三十五年间,明确记录在史书上的辉煌战功,主要有两件:一是斩杀颜良;二是围攻樊城。颜良是谁?关羽斩杀他的经过如何?其中又有哪些看点呢?
刘备一生的创业,以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为界,分为前后两段:前半段山穷水复,艰难困苦,后半段柳暗花明,渐入佳境。斩杀颜良,就在艰难困苦的前半段。而围攻樊城,则在渐入佳境的后半段。
建安四年(199),刘备夺取曹操的徐州。他派关羽镇守徐州的中心城市下邳(今江苏省邳州市),自己驻守下邳西边的沛县(今江苏省沛县),形成掎角之势。这沛县属于沛郡管辖,两者都带一个“沛”字。相对于沛郡而言,沛县的面积小,级别低,所以当时习称小沛。建安五年(200)正月,曹操进攻刘备,小沛被攻破,刘备仓皇向北逃走,前去投奔袁绍。留守在下邳的关羽,被曹操的大军包围,被迫投降曹操。斩杀颜良的表演,就在这样的背景中上演了。
二月间,袁绍出动精兵十万、铁骑一万,南下进攻曹操,刘备随同前往。大军进驻到黄河北岸边的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东),袁绍命令先头部队,强渡黄河,围攻曹军的前线据点白马县城(今河南省滑县东)。而先头部队的指挥官,便是袁绍手下第一名将,颜良。
这时黄河南岸的曹军主力部队,集中在白马西南大约二百里的官渡(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白马吃紧,曹操非常焦急,因为白马有失,官渡就等于被砍断了一只手臂。于是,他亲自前去救援白马,手下的精兵强将中,就有刚刚投降的关羽。
曹军到达白马西边十多里时,起劲攻城的颜良才发觉,赶紧转身迎战。曹操下令关羽、张辽二将充当前锋,直取颜良。颜良虽然号称袁绍手下的第一名将,无奈他面对的是两位非凡的角色:关羽名列蜀汉五虎上将之首,而张辽则是曹魏异姓五虎上将之首。颜良正在指挥部下行动,而他所在的位置,设置有主将仪仗队的特别标志,当时称为“麾盖”,即华美的旗帜和伞盖。关羽早就锁定麾盖的位置,策马如飞,径直向颜良冲去。颜良急忙招架,然而已经晚了,只见关羽手中的长兵器,寒光一闪,颜良就被刺倒在沙场之上。关羽跳下战马,拔刀砍下颜良的头颅。主将一死,颜良手下的人马,纷纷四散奔逃,白马的包围就被完全打破了。《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对此的记载是:“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斩杀颜良,是关羽参军打仗十六年来,建立的第一次辉煌战功,不仅为白马解了围,而且为此后曹操战胜袁绍,打好了开局之战的基础,可谓功不可没。曹操和袁绍,是当时割据势力中最强大的双雄,关羽在双方精兵强将众目睽睽的注视之下,独自展示武功绝技,压力真是很大。但是他的表演却是精彩绝伦,震惊全场。据《三国志》卷十四《程昱传》中的记载反映,从此“万人敌也”的美名,就在曹营中传开。清代学者赵翼,在他的《廿二史札记》中,列举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量例证,从而得出结论说:“汉以后称勇者,必推关、张。”换言之,关羽、张飞,成为后来评价战将是否神勇无敌的标杆。
但是,史书这段战况记录,还有两个看点:一是史文说关羽是“策马刺良”,可见他的夺命兵器,并非横向砍杀的大刀。后世说的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当时还真没有。那时马上使用的长兵器,最常见的是长矛和大戟,特别是纵向刺杀的长矛。1969年甘肃武威市雷台汉墓,也就是出土著名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地方,正是东汉后期的墓葬,在时代上与三国紧紧相连。这里还出土了当时的青铜骑兵队列俑,所持武器全都是长矛和大戟,并没有青龙偃月大刀。而当时人刘熙所著的《释名》卷七就说:“矛长丈八尺曰槊,马上所持;言其槊,槊便杀也。”一丈八尺长的矛,特称为槊,是骑兵马上所使用的兵器;之所以叫做槊,槊的意思是很方便杀敌。可见在当时,长矛被认为是骑兵最具杀伤力的长兵器。当时的一丈八尺,即今四点三米。张飞、吕布、典韦、公孙瓒、程普等名将,还有马超的铁骑兵团,他们所使用的兵器,史书都明确说是长矛。关羽刺翻颜良,最有可能的兵器也是长矛。
二是关羽的坐骑,史书没有说是赤兔马。吕布有赤兔宝马,《三国志》卷七《吕布传》确有记载:“布有良马曰赤兔。”但是吕布被曹操围攻杀死之后,宝马归了谁,史书上并没有交代。就算当时宝马还在,也轮不到关羽占有。何以见得?事实为证。吕布有个下属叫秦宜禄,妻子杜氏美貌绝顶。关羽事先请求曹操,打垮吕布后把杜氏赏给自己,曹操也欣然同意。但是曹操见到杜氏本人之后,承诺就不算数了,自己就欣然笑纳了。顶级的美女舍不得,顶级的宝马就更加舍不得了,因为宝马不仅能够赏心悦目,而且关键时刻还能救命。此前曹操多次在战场上遇险,打董卓,打张绣,都是全靠胯下的马儿跑得快,才没有丢掉性命。现今遇到天下无双的赤兔宝马,曹操还会让给你吗?
三国的名将,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战将型,凭借高强的武艺,冲锋陷阵所向无敌;另一类是主帅型,凭借非凡的智慧,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关羽斩杀颜良,充分显示出他战将型的能耐。而此后的围攻樊城,则是对他主帅型品质的严峻考验。围攻樊城是怎样发生的?关羽又显示出什么样的本领呢?
话说建安二十四年(219),也就是斩杀颜良十九年后,关羽从自己的大本营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出动上万大军,向北面曹魏的军事重镇樊城(今湖北省襄阳市),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要了解这场战役,先要明白战役发生的背景。当初建安五年(200)七月,就在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决战胜负之前,刘备找了一个借口脱离袁绍,往南到荆州襄阳投奔刘表。而关羽也借机逃离曹操,与刘备相会。他们在荆州寄人篱下,蹉跎了七年之后,三顾草庐寻访到诸葛亮。孔明出山之后的第二年,赤壁之战爆发,曹操败退回北方,刘备和孙权瓜分了荆州的大部分地盘,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后来双方暂时性和解,以湘水为界重新分配地盘:湘水以东的三个郡,归孙权;湘水以西的三个郡,归刘备。以上双方在荆州的这些恩怨纠结,前面讲周瑜、吕蒙时已有详细介绍。
暂时安定了东面的荆州后,刘备就在西面的益州,与曹操全力争夺北面的汉中(治所在今陕西省汉中市),而关羽则留在荆州的江陵镇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夏天,刘备攻占汉中,当年七月自称“汉中王”,正式在益州建立蜀汉政权的国家机器。在一片大好形势下,关羽也在东边进攻曹魏,要用辉煌战功作为对大哥光荣称王的献礼。于是,围攻樊城的战役正式开打。
就在刘备称王的七月间,关羽大举进攻正北方四百里开外的樊城。这樊城位于汉江的北岸,与南岸的襄阳隔江相对。自从赤壁之战结束以来,镇守樊城和襄阳的曹军主将,一直是曹操的族弟曹仁。曹仁考虑到襄阳位于汉水之南,容易直接遭受关羽从南面发起的进攻,就把防御的重心移往北岸的樊城,以便依靠汉江的屏障进行防守。他本人固守樊城,另外部署两员猛将于禁、庞德,率领重兵屯据在樊城的北郊,互成掎角之势。
八月间,关羽的大军刚刚把樊城包围住,就接连下了十多天的倾盆暴雨,汉水猛然涨上江岸,地形低下的樊城一带,平地水深五六丈,当时的一丈是二点四米,五六丈就是十多米,放眼望去一片汪洋。关羽不怕,他本来就有上千艘战船,用来运送兵员和物资,因为从江陵到襄阳,有一大段汉江的水道可以利用。如今平地起水,关羽的兵马立刻上船,由步兵变为水军,安然无恙。但是毫无预备的曹军可就苦了。
首先遭殃的是樊城北郊的驻军。于禁麾下的七支分队,地势最低,营帐物资全部被洪水冲走不说,人马也纷纷落水淹死。侥幸生存的将士,各自游往高处逃命。关羽望见于禁本人爬上一座小山头,立即乘坐大船包围猛攻。于禁虽然曾经当过虎威将军,名列曹军异姓五虎上将第三名,这时也骨头发软,举手投降。关羽俘虏了于禁,回转船头来再攻击庞德。此刻,庞德率领手下人马站在汉水堤岸的高处,顽强抵抗。从清晨恶战到午后,庞德等人的箭完全射光,关羽指挥军队再度发起冲锋。庞德支持不住,跳上小船准备逃进樊城。不料水急浪大,小船翻了,庞德落水,被对方擒获。那庞德不愧是一条好汉,他的老上司马超,堂兄庞柔,当时都在刘备手下效力,他却坚决不肯投降。不仅不投降,而且在关羽面前站立不跪,大声痛骂。关羽大怒,下令将其斩首。曹军在樊城北郊的兵马,至此全军覆没。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记载,关羽俘虏了“于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战果那是相当的辉煌。
紧接着,关羽指挥大军围攻樊城的城池。据《三国志》卷九《曹仁传》、卷三十六《关羽传》记载,洪峰的最高点,几乎要淹没城墙的顶端,城墙在洪水的冲击下又不断崩塌,城内的数千守军危在旦夕。同时,关羽又派兵围攻南岸的襄阳,曹操委派在这里的地方官员,先后投降,连曹魏内地中心城市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附近也有几个县举兵响应。一时间,关羽“威震华夏”。逼得曹操一度想把东汉的临时首都,从许县(今河南省许昌市东)迁到黄河以北,以便躲避关羽的锋芒。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眼看关羽就要攻下樊城和襄阳,从而取得完全的胜利,曹操却使出一手绝招,来为自己救急解困,于是关羽后方的荆州大本营,倒先被别人占领了。这是什么样的绝招呢?
曹操的绝招是三个字:请外援。外援是谁?就是江东的孙权。原来,这时孙吴的主帅,已经由吕蒙担任。前面讲吕蒙时已经说过,吕蒙早就在为孙权谋划,如何袭击关羽夺取荆州。就在准备行动之时,曹操派密使来了,而且还是来鼓动孙权去进攻关羽,并且许诺:事成之后,将把长江以南的地盘,全部作为对孙权的奖赏。这下子孙权没有了后顾之忧,立即命令吕蒙:进攻兵力空虚的荆州,并且很快就攻占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消息传来,关羽的军心彻底动摇。他只好从樊城的前线,撤退到江陵西北一百里处的麦城(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南)。此时,部下的将士纷纷逃亡,关羽见大势已去,准备从这里翻越西面的荆山,逃回益州。十二月,他和儿子在临沮县的章乡(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北)被俘虏,当场被杀。头颅被孙权送往洛阳,由曹操安葬在洛阳的南郊。关羽一死,刘备在荆州三个郡的地盘,全部落入孙权之手。诸葛亮在隆中所设计的两路夹击中原的战略,就再也无法实现了。
关羽虽然战死疆场,没有取得围攻樊城的最终胜利,但是他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依然应当得到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首先,在孙吴军事力量介入之前,关羽对战役全局的指挥和部署,能够充分利用天时和地利的客观条件,能够充分发挥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的主观优势,从而取得擒杀对方两员著名战将,俘虏对方的三万兵马,动摇对方中心地区政治局势的辉煌战果,表明他也完全具备主帅型名将的才能。如果没有孙吴军事力量的介入,他最终取得攻占樊城和襄阳的胜利,可能性很大。
其次,丢失荆州的责任,主要也不在关羽。以往不少学者认为,关羽骄傲自大,没有搞好与孙吴的联盟关系,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其实不然。原因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前面讲吕蒙的时候说到,当时孙权与刘备在荆州问题上的矛盾,其性质是双方核心利益的严重冲突。后来虽然暂时以湘水为界,重新调整地盘,但是核心利益的严重冲突,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关羽个人努力与孙吴搞好关系,作用也不大,该偷袭时孙吴照样要偷袭。倒是刘备应当深刻检讨。首先,他本人进攻曹操的汉中,专门安排首席大臣诸葛亮坐镇后方大本营成都,可见他对镇守后方的重要性,是有充分认识的。那么关羽出兵时,他为何不调派重量级人物,去为关羽镇守后方大本营呢?最合适的人选,就是赵云,不仅忠诚英勇,稳重周密,而且当时并没有特别任务在身,正好有档期,可是刘备却没有这样做。更为严重的是,他把麋芳这样无德无能的角色,委任为南郡太守,去担当为关羽镇守大本营江陵的重任。结果吕蒙的军队刚刚杀到,麋芳就乖乖举手投降,造成整个战局全面逆转。麋芳是谁?刘备小妾麋夫人的兄弟,也就是他的小舅子。其次,刘备不仅用人有点唯亲,而且对战局还盲目乐观。当对方的两位首脑,孙权和曹操,全都亲自赶往前线督战,亲自指挥和调动本国的所有资源,战争机器全速开动的时候,刘备自己却安坐在成都的王府不说,连赵云也不派去帮忙,让关羽在荆州一个人唱独角戏。因此,结论很清楚:是刘备的用人不当和盲目乐观,造成了丢失荆州;而首席辅佐诸葛亮,没有能及时提出建议和提醒,也有一定的责任。
综合关羽战将型的能耐和主帅型的品质,以及围攻樊城对曹魏产生的巨大影响,他完全应当评为蜀汉战将型名将的第一名,或者仅次于诸葛亮的主帅型名将第二名。这就是历史上关羽的真实形象。
关羽和张飞死时的年龄,史书都没有明确记载。两人最初追随刘备,是在中平元年(184)镇压黄巾军之时,年龄都应该在二十岁上下。这时刘备的年龄很明确,虚岁二十四。史书记载,关羽比刘备小,却比张飞大几岁。可见这时关羽的年龄应当在二十三岁左右,张飞应当在十九岁左右。根据这样的推断,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死时,应当在虚岁五十八左右。
刘备开创的蜀汉基业,最为兴盛的顶点,就在建安二十四年(219)的秋天。这时在西边的益州,刘备打下汉中,攻占了益州的全境;在东边的荆州,关羽围攻襄樊,声威震动了曹魏的中原地区:总之,两边都是形势喜人。但是,越是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人就越难保持头脑的清醒。因为喜讯会令人兴奋,兴奋就会失去心境的宁静;而心境失去宁静,思考就不能深远。用诸葛亮自己《诫子书》中的话来说,就是“非宁静无以致远”。因此,如果从自身去总结丢失荆州三郡的教训,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被重大胜利扰乱了心境的宁静,所以没有能够考虑到荆州的隐患。怎样才能保持心境的宁静?古代的哲人提供了“养心”的秘诀,孟子就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要想心境宁静,必须先减少欲念。但是,胜利本来就是一种强烈的欲念,又如何能够减少呢?看来只有对胜利持有通达的态度,既能受得起,又能放得下,才能恢复心境宁静,从而思考深远,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这正是:
面临胜利须通达,欲上层楼且养心。
要想知道关羽在文化上演变塑造的形象,请看下节。
二文化关公
三国的众多名将中,只有关羽的情况最特殊,因为他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即历史关公和文化关公。大体说来,从历史关公到文化关公的大变脸,经过了三个方面的演变和塑造,可以归结为三个“化”字:一是在外表和内涵上的完美化;二是在身份和头衔上的帝王化;三是在定位和本领上的神灵化。那么这三方面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是什么原因推动了这三方面进程的发生?最后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这一结果又有哪些特点呢?
先说外表和内涵上的完美化过程。在这方面,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虽然时间不是最早的,然而美化却是最全面的,所以作用也是最大的。书中树立起来的正面人物,君主群体的第一位是刘备,文臣群体的第一位是孔明。而武将群体的第一位,则非关羽莫属。证据在哪里呢?
首先是文字的分量。《三国演义》描写关羽的文字分量,远远领先于其他三国武将。在现今通行本的全书一百二十回中,关羽的名字和头衔,出现在回目的标题上,从而可以一眼判断该回目就是以关羽为主要角色的,比如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第二十六回“袁本初败兵折将关云长挂印封金”之类;以及关羽的名字虽然没有出现在回目的标题中,然而正文内容实际上是以关羽为主要角色的,如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之类,总共就有十四回之多。而其他三国武将,甚至是名将,最多只有几回。
其次是文字的内容。《三国演义》文字的内容,对关羽进行了全面的美化,这比文字的分量更加值得注意。
先看外表。开篇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对刘关张三人的外表都有描绘,其中关羽是:“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一是身高,书中武将中最高的九尺;二是胡须,最有男子气概的飘飘美髯;三是眼睛,最好看的丹凤眼;四是眉毛,最英俊的卧蚕眉。最特殊的第五点是脸色,最具震慑力的紫红色;所谓重枣,即重阳节时呈现紫红色的枣。总之,外表的各部分都是最顶尖的。然而五点当中,除了美髯这一条,在正史中有确切依据之外,其他部分,都是罗贯中自己的笔下生花。至于为什么会给他设计一张非常特殊的红脸,下一节将会深入破解其中的玄机。
再看内涵当中的品德。一是忠诚,无限忠于汉朝,无限忠于刘备,这在书中有多处描写,特别是第二十六回的“关云长挂印封金”,写他身在曹营心在汉,面对曹操的百般拉拢,毫不动心,依然要回到刘备身边。二是仁义,懂得感恩,第五十回“关云长义释曹操”,写他即使对待奸贼曹操时,依然选择报恩,在华容道放他一马。三是公正,不占便宜,与黄忠鏖战,黄忠战马失蹄摔倒在地,他刀下留人不杀黄忠。四是正派,不贪女色,曹操故意安排他与两位嫂嫂甘夫人和麋夫人住在一起,他却肃立室外,秉烛达旦。五是廉洁,不贪钱财,曹操赏赐他大量金银,他离开时全部封库奉还,分文不取。一句话归总,男性的所有主要美德,他全都不缺。然而,又是然而,和外貌的描写一样,五点当中除了回归刘备和奉还赏赐这两点,在史书上有据可查之外,其余的部分,也是作者自己的笔下生花。
再看内涵当中的才能。作为武将,关羽的才能主要体现在战功上。上一节已经详细讲过,关羽在历史上真实的辉煌战功,主要是两件,即斩杀颜良和围攻樊城。但是,罗贯中又笔下生花,添加了更多的功勋。其中最为典型的美化是两处:第五回中的“温酒斩华雄”,第二十七回中的“过五关斩六将”。第五回中,先将华雄写成董卓麾下骁勇无比的战将,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先后斩杀了四员战将,所向无敌。铺垫文章做够了,才让关羽出场,一出场,片刻功夫,便提了华雄的头颅回营,此前杯中的热酒,依然还有余温,完全是天下无双的神勇。但是,在真实的史书当中,斩杀华雄的却是孙坚:“孙坚复相收兵,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这明明白白记载在《三国志》卷四十六《孙坚传》中。这种手法,是典型的移花接木。至于过五关中所斩杀的六将,即孔秀、孟坦、韩福、卞嘉、王植、秦琪,在真实的史书中完全没有他们生平事迹的记载,连名字也全都出自虚构。这种手法,则是典型的无中生有。
显然,《三国演义》完全是把关羽作为古今第一名将来美化的。这样做的原因何在呢?前面讲周瑜时已经讲到,陈寿的《三国志》,是以曹魏为正统。一是因为曹魏最先称帝,而且皇冠直接从东汉献帝手中得来,属于古玩收藏家所说的“传承有自”。二是因为陈寿的书写在西晋,而西晋的皇冠又从曹魏得来;不以曹魏为正统,就是不以西晋为正统。果真如此,陈寿就会遭到现实政治的打压。但是此举,后来却引起“尊刘抑曹”人士的抵制。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南宋朱熹《通鉴纲目》,就都改以蜀汉为正统,来写三国的历史。东晋和南宋,都是中原汉族王朝灭亡之后,偏安江南的小王朝,处境与蜀汉类似,所以会有如此的反应。习凿齿影响小,儒学泰斗朱熹的影响却很大。《三国演义》恰好产生在朱熹之后不久的元末明初,因而也有浓厚的“尊刘抑曹”倾向。后来清代初年,毛宗岗全面整理《三国演义》,又在朱熹《通鉴纲目》的影响之下,再度加重了这方面的倾向。于是全面美化关羽,就和美化孔明一样,在书中出现了。
虽然《三国演义》对关羽进行了全面的美化,但是在关羽本人的身份和头衔上,依然保持了历史的基本真实,即依然还是君主刘备的臣僚,蜀汉朝廷的大将。但是,第二个方面的演变和塑造就不一样了,开始破格的大变脸。什么是破格大变脸?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破格大变脸的呢?
所谓的破格大变脸,就是把关羽的身份和头衔,进行破格的提升,不再是臣僚和侯爵,而是要称王称帝。概括起来是三个字:帝王化。
要知道提升如何破格,先要弄清楚关羽本来的位置。他生前的官职,是刘备给的前将军。生前的爵位,是当初斩杀颜良之后东汉朝廷封赏的汉寿亭侯。就官职而论,蜀汉沿袭东汉,常规的军职最高是大将军,以下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前将军排列在第五的位次,虽然是高级军职,但不算最高。为何蜀汉的第一武将没有得到最高的军职?史书没有交代。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当时刘备刚刚当上汉中王,还没有当皇帝,所以暂时先给一个前将军,留出空间,等稍后称帝的时候再往上提升。只可惜关羽没有等到大哥当皇帝的那一天,到死都只是前将军。至于爵位,当时有王、公、侯三个大等级;侯爵之中又有县侯、乡侯、亭侯之分。关羽的汉寿亭侯,是侯爵中的亭侯一等。亭,是乡下面的基层行政单位。总之,关羽本来的位置,官职上是高级武将,但不是最高一级;爵位上是侯爵,也只是侯爵的第三等,两方面都没有登峰造极。但是,在他死亡八百多年后,情况完全大变。
据梅铮铮《忠义春秋》,蔡东洲、文廷海《关羽崇拜研究》等书的研究,北宋徽宗封关羽为“忠惠公”,跳过乡侯、县侯,直接升公爵。后来又升格,封为“义勇武安王”。从侯爵到公爵,再到王爵,堪称爵位级别的三级跳。到了南宋又有新花样,就是在王爵的前后增加形容词。高宗在北宋封号的前边加两个字“壮缪”;高宗的儿子孝宗,又在后边加两个字“英济”,全名变成“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朝的神宗,也就是常说的万历皇帝,更是一步到位,直接把关羽的头衔提升为“协天护国忠义帝”,成为皇帝了。一个皇帝提升另一个人当皇帝,实在是相当搞笑的荒唐事。
更热闹的还要数清朝。顺治皇帝送上新封号“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个头衔值得注意的是两点:一是把“忠义”二字安排在最前面,突出清王朝关注的重点。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义”,不是指一般的仁义,而是指与忠诚密切相关的君臣大义。二是把“神圣”这两个顶尖级别的字,分别镶嵌了进去,关羽不仅是皇帝,而且还变成神人和圣人。以后的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每人都挖空心思,在后面加形容词,最后关羽的头衔就变成长达二十六个字的“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
如果说罗贯中对关羽的完美化,动机出自正统观念的话,那么历代君主对关羽的帝王化,动机又在哪里呢?答案是五个字:现实的利益。欧阳修《醉翁亭记》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同样,历代君主之意也不在遥远的古人关羽,而在眼前的统治秩序也。
徽宗所在的北宋末年,高宗所在的南宋初期,神宗所在的明朝后期,乾隆以后的清朝,都是危机四伏的时代。统治者企图通过对关羽的帝王化,竖立起一个最具光辉的忠义楷模,从而吸引大批忠义之士,努力帮助朝廷稳定统治,化解危机。于是,就出现了越是朝政败坏,帝王化关羽就越是起劲的怪现象。至于顺治和乾隆,他们虽然没有夕阳西下的恐惧,然而也想通过帝王化关羽,来争取民族的认同,缓和民族的矛盾,从而巩固清王朝的统治。现在常说软实力,其实对关羽的帝王化,就是一种软实力的培养和利用。
后世君主的帝王化,使关羽出现了破格的大变脸。不过,无论脸如何变,他总还是肉身凡胎的人。但是,第三方面的演变和塑造就大不一样了,这是一场造神运动,要使关羽从肉身凡胎的人,变成法力无边的神。那么是哪些力量在搞这场造神运动?他们又是怎样把关羽从人变成神的呢?
造神的力量主要有三支:最积极的就是明清两朝的皇家。据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五记载,又是明朝万历皇帝,他一连奉送关羽三个神灵名号:一是“三界伏魔大帝”。所谓三界,是佛教词汇,指众生世界的三个层次。这个头衔说白了就是,收拾全世界所有妖魔的全能上帝。二是“神威远镇天尊”。所谓天尊,是道教中最尊贵的天神,也是佛教中的佛。这样一来,关羽的神灵,就横跨了两大宗教。三是“关圣帝君”。既是人间世界的关圣人,又是神仙世界的大帝君,天上人间两边都占领了制高点。最后这个带有总结性的最高头衔“关圣帝君”,非常简练明白,也得到清朝皇帝的认同,后来最为流行。
清朝皇家的主攻方向,则主要是在具体的事迹上,努力宣传关羽的神通广大。比如清代官修的《清实录》,以及其他得到官方肯定和准许刊行的书籍中,就有多处记载,说是关公如何在各种场合,显示神灵的形象,施展无边的法力,来护佑王朝的江山,比如帮助官军取得作战的辉煌胜利,等等。
另一支造神力量是宗教。佛教的参与,起码在唐代就已经开始了。现今湖北当阳市西边的玉泉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千年名刹。唐代人董侹写的《贞元重修庙记》,说是寺院修建的时候,曾得到关羽神灵的大力帮助,山崩地裂填平深潭,大量木材自然涌现,于是寺院很快就修成了。当阳是关羽战死的地方,佛教在这里神化关羽,可谓顺理成章。此后,在各地佛教寺院中,往往就将关公作为护法的伽蓝神,进行供奉。还有道教,宋元时代的道教经典中,说关羽是接受玉皇大帝的特派,总管所有牛鬼蛇神的大神,还具有“清元真君”的名号。而“真君”,则是道教对神仙的专门称呼。
受到以上两种力量的带动,民间又出现了第三支造神力量。它虽然来自草根底层,其潜在能量却不可小觑,而且很有特色。具体情况下面就要讲到。
以上三支力量,皇家、宗教和民间,虽然都在造神,动机却不尽相同。朝廷的皇室,是在寻求神灵的庇护,延长自己的统治;还想借此化解民众的愤怒,以便把自己对民众反抗的血腥镇压,说成是神灵的意志和惩罚。至于宗教,则是为了自身的顺利传播。尤其是佛教这种外来文化,它在魏晋南北朝之后加快了本土化进程,而本土化的关键,则是与中国传统的儒家观念相适应。把体现儒家忠义观念的典型关羽,吸收到佛教当中,正是佛教本土化的特殊方面。至于民间大众,因为灾难深重,饱受痛苦,实在太需要一个神灵,而且是自己非常熟悉的神灵,来帮助自己解除现实的苦难了,所以就积极跟进,参与进来。
关羽的历史真身,经过完美化、帝王化和神灵化这三个方面的演变和塑造,最后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呢?这一结果又有哪些特点呢?
如果从态势比较明显的北宋徽宗算起,到清王朝灭亡为止,这三个方面的演变和塑造,从时间上说,长达八百年之久;从范围上说,上至皇家君主,下至草根底层,包括社会的多个阶层;不仅出现在中国本土,而且远播海外,包括东亚、南亚和欧美非各洲。最后的结果,使得历史的关羽,变成了文化的关羽,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当中非常奇特的一幕,即所谓的“关公文化”。
关公文化的载体,大体有七大类:文字作品、戏曲作品、图像作品、口头传说、神庙建筑、祭祀活动、组织帮会等。通过这些载体,关公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影响力几乎可以与孔子文化相比。比如祭祀关羽的神庙,就遍布全国各地和海外,现今数量依然不少。比如笔者所到过的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关帝庙、运城市常平村关帝庙(俗称关氏家庙)、湖北省当阳市关陵和玉泉寺小关庙、河南省洛阳市关林、许昌市关帝庙、安徽省亳州市关帝庙、福建省泉州市关帝庙、四川省自贡市关帝庙,都是其中的著名者,至今依然香火缭绕,人气旺盛。至于海外的关公庙,包括遥远的欧洲、美洲和非洲,往往与当地的华人同乡会馆相结合,从而在大家都一致认同的关公神灵之下,把原籍来源不同的移民组织起来,相互扶持,共同前进。
关公文化不仅影响巨大,而且很有特色。特色在哪里?主要有两点。一是内容的混杂性。没有什么统一标准和严格界线,历史与神话,凡人与神灵,人间与地狱,神仙与妖魔,都可以随意穿越,自由混搭。二是塑造的实用性。皇家的君主,将其塑造成忠于朝廷的护国神。寺院的宗教,将其塑造成自家宗教的护法神。民间的信众,当然也会如法炮制,按照各自的需求来塑造:发家致富谁不想啊?关公就变成财运之神。金榜题名谁不想啊?他又变成为文运之神。人在江湖漂,担心会挨刀,谁不想依靠帮会组织保护啊?他又变成结义之神。农民靠天吃饭,谁不怕旱灾啊?他又变成求雨之神。海外的移民,谁不想有一个精神认同和根源依靠啊?他又变成各种同乡会馆的统一主神。前年笔者在福建省泉州关帝庙,看到不断有情侣携手前来,双双跪拜,祈求婚姻美满,关公又变成姻缘之神了。我当时就很感叹:关公呀关公,真是够您老人家忙活的啊!
总而言之,在关羽身上,我们充分领略到文化在两方面的巨大力量:一方面,是把历史上的关羽形象,彻底加以改变和塑造,从而形成了面目全新的“关公文化”。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关公文化”,反过来又对后世产生了深广的影响;在这方面,不要说三国的名将,就是纵观整个古代中国的名将,也无人可与关羽相比,完全可以评他为总冠军。文化的这种力量,同古代中国五行学说中的水,可谓极其相似:既是软性的、无形的,然而其渗透和影响的力量,却强大到不可抵挡。用现今时尚的话来形容,就是软实力。怎样培养具有正能量的软实力,又怎样发挥软实力的正能量,是当今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回顾关公文化现象,会对我们有启迪。这正是:
关公演变成文化,影响人间八百年。
要想知道关羽身后留下的种种谜团,请看下节。
三谜团关公
三国的名将群体当中,关羽不仅名气极大,而且留下谜团也很多。这些谜团,往往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信息,其中的玄机值得破解,其中的风韵也值得领略。比如,与文化相关者,他为何会被赋予一张最具标志性的红脸?与科技相关者,神医华佗是否主动前去为他做过刮骨疗伤的外科手术?与军事和政治相关者,他是否在长沙恶战并且收降过黄忠?下面,就让我们一一道来。
第一个谜团,是关于关公的脸。说到他的脸,立即会想到《三国演义》第一回中“面如重枣”的描绘,也会跳出来那一句“红脸的关公战长沙”的歌词。关公为什么是红脸?背后有什么玄机吗?回答是确实有玄机,而且这一玄机还很有趣。玄机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原来,这与汉代以来,一种非常盛行的政治文化指导理论密切相关。这种理论叫做“五德终始”。
所谓“五德”,德者,性质也,即木、火、土、金、水这五行的特性。古人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物质世界的五种基本元素。五行的特性各不相同,具有相生或者相克两种关系。以相生关系而言,木材燃烧生成火焰,火焰生成灰烬即泥土,土层中矿石生成金属,金属融化生成水样的液态(另一种说法是水汽在冰冷的金属上凝成水珠),而水则滋润树木生长,这样就形成相生的循环。这种五行之说,后来又与政治发生结合,逐渐形成“五德终始”的理论,并且在汉代,开始对现实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广的影响。
按照东汉班固《汉书》中所引录的《世经》,这种理论是把中国古代的王朝,根据时间先后排序之后,再用循环相生的关系,将“五德”(也就是五行)与之对应匹配。第一位是伏羲氏,与之相对应的是木德。每经过五个君主和王朝,形成一个循环,然后周而复始。第三个循环,是从周王朝开始,对应木德。但是请注意,接下来并不是秦始皇的秦王朝,而是刘邦的汉王朝,对应的是火德。理由是此前的秦国,曾经是周王朝下属的诸侯国,即使后来完成统一,也不能算是承受天命而创建的崭新王朝,所以不能列入正规的序列当中。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属于汉王朝的中兴重建,并非革新天命之举,所以依然属于火德不变。
不难看出,这是一种为新兴王朝,尤其是东汉王朝,制造“奉天承运”的根据,从而将其政权神圣化的理论,在今天看来未免有点荒诞。然而在东汉和三国,以及三国之后的长时间内,这玩意儿却是正儿八经的指导性政治文化。刘备所建立的政权,自称继承东汉王朝,正式的国号依然是“汉”,而不是后世所说的“蜀”或“蜀汉”。这从《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所载蜀汉与孙吴订立的正式盟约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既然依旧是汉朝,所以也继续对应火德而不变。
木、火、土、金、水五行,分别又有五种颜色,即青、赤、黄、白、黑,所以同王朝对应的,还有五色当中的某一色。而对应的颜色,就是该王朝象征正统和吉祥的标志性颜色。汉朝既然对应火德,所以标志性颜色,就是赤色。由于赤色是汉家正统的标志,当时的人们又常用“赤心”一词,来形容对汉朝的忠诚之心。比如,董昭替曹操给杨奉写信说:“吾与将军闻名慕义,便推赤心。”这见于《三国志》卷十四《董昭传》。孙权给曹丕写信说:“权之赤心,不敢有他。”这见于《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裴注引《魏略》。所谓“赤心”,就是现今所说的一颗红心。
说到这里,背后隐藏的玄机就很清楚了:原来关公这张红脸,是一个具有双重文化内涵的图像标志,套用现今的时尚名词,就是英语词汇“标志”的logo:首先,它是在彰显汉朝的正统,表明关公只是汉朝,而非其他任何王朝的顶尖勇将;同时,它又在突出关公的品质,表明关羽是无限忠于汉朝的最大忠臣。换言之,它的双重文化内涵,就是两个具体的定位:一是朝代的定位,二是品质的定位。后世有一副赞美关公的对联,写得非常之准确:
青灯观青史,手中青龙偃月;
赤心辅赤帝,胯下赤兔追风。
其中“赤心辅赤帝”一句,就是上面双重文化内涵的简练表达。赤帝者,即汉室皇帝刘备也。
其实,就连当时另外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也与此密切相关。三国各自的第一个年号,曹丕称帝时是黄初,孙权称王时是黄武,称帝时是黄龙,都带“黄”字;唯独刘备称帝,取了一个章武。说穿了原因也很简单:曹丕和孙权,都认为自己是改朝换代的新兴正统王朝。旧的汉朝属火,对应的是红色;火生土,新王朝属土,对应的是黄色,所以第一个年号都带“黄”字,不然,就不能显示自己是正统所归而承受天命。刘备则不同,他是兴复汉室,并非改朝换代,所以不用“黄”字,要扫黄,取了一个“章武”。章武者,彰显武功从而兴复汉室的祖业也。还有,蜀汉灭亡那一年,曹魏军队大举进攻,面对生死关头,后主刘禅公布了最后一个年号,叫做“炎兴”。这是为什么?你看炎字怎么写?两个火字上下重叠,火上又加火,既是汉朝的象征,又表示国运会再度旺盛。再加上一个兴字,老天爷应当就会保佑自己的王朝渡过难关重新振兴了。还有,据《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记载,东汉时期的军装,是红色的“绛衣”。为什么是红色?因为这是汉朝的标志色呀!
第二个谜团,是《三国演义》中第七十五回,写了一个后来流传很广的故事。说是关公中了曹军的毒箭,神医华佗得知,专程前往进行刮骨疗毒的外科手术,而且义务献爱心,不取分文报酬。那么这个故事究竟是真还是假呢?
关羽刮骨疗毒,《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确实有记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令医劈之。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左臂被医生切口子动手术,右手却在切烤肉端酒杯,关大将军确实是一条好汉。然而非常遗憾,这位在关公左臂上动刀的,究竟是何方神医,史书却完全没有交代。《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说主刀者乃是神医华佗,时间在关羽进攻樊城水淹七军的时候,这就经不起认真的推敲了。为什么经不起推敲,必须先从华佗说起。
华佗其人,《三国志》卷二十九有专篇的传记。他本来姓华,名敷,字元化,沛郡谯县人氏(今安徽省亳州市),是曹操的小同乡。前面讲过,古人的名和字,总有意义上的某种联系。“敷”字的意思是分布、布施,他的表字“元化”,意思是基本的教化,合起来就表达了布施教化的意思,两者完全吻合。为什么后来名字又变成华佗了呢?据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精细考证,原因在于东汉佛教文化的影响:因为传播佛教的梵语当中,有一个表示药物的词汇“agada”,中文音译是“阿伽陀”。其后面两个音节“gada”,与当时中文“华佗”的读音相同,所以“华佗”,其实就是“药神”的意思。这是对医术高超的华敷,表示崇高敬意的特别称呼。
华佗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全能型医疗和保健学家。据《三国志》卷二十九《华佗传》记载,不仅内、外、妇、产、儿,科科医术精湛,而且还擅长健身和养生。在临床医疗上,他是口服麻醉剂“麻沸散”的发明者,病人口服之后失去知觉,他就开腹动手术,切除坏死的肠道,缝合后涂上自制的药膏,“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在健身上,他是中国第一套多动作组合式健身体操,即“五禽戏”的发明者,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五禽戏”的禽字,在这里泛指禽兽,而不单指飞禽。他的徒弟吴普坚持做,活到九十多岁。在养生上,他还创制了养生养颜的独家秘方,即“漆叶青黏散”。漆树的树叶,再加青黏,即中药的黄精,按比例配制。他的徒弟樊阿坚持服用,活到一百多岁。
华佗的贡献很巨大,命运却很悲惨。他不幸生在医生地位相当卑下的时代。当时皇帝、官僚统治下的人群,分为“士农工商”四等。士,即未来要当官的知识分子,后备官僚,第一等。农、工、商三类纳税人,又有本末之分。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的农业,被视为本业,基本产业,所以农民是较高的第二等;余下的工、商,被视为末业,次要产业,所以工匠、商人,是低级的第三、第四等。至于医疗行业,被归入工的大类,比农民还低一等。华佗本来是熟读儒经的士人,后来行了医,却以从事低贱的医疗行业为耻,所以经常后悔,即《华佗传》所说的“以医见业,意常自悔”。正是有了这样的心结,他才对曹操居高临下的随意驱使产生强烈的反感,便借故妻子有病,不去为曹操服务。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等级观念,曹操才对华佗很轻视,说是“天下当无此鼠辈耶”,这明确记载在《华佗传》中,意思是天下难道就再找不出这样的鼠辈贱人了吗!于是,华佗就惨死在曹操的屠刀之下。
在杀死华佗这件事上,曹操后来非常后悔。原来,他最喜爱的宝贝儿子曹冲,就是想出主意用船来称大象体重的那个神童,十三岁时生了重病,医生束手无策,不幸夭亡。曹操这才想到华佗的难得,悲叹说:“吾悔杀华佗!”
据《三国志》卷二十《曹冲传》明确记载,曹冲死在赤壁之战发生的建安十三年(208)。既然曹冲生病时华佗已经死去,所以华佗的死亡,应当比曹冲的死年,即建安十三年更早。但是,关羽围攻樊城水淹七军,却发生在曹冲死了十一年后的建安二十四年(219)。显然,华佗的医术再神奇,也绝不可能在自己死亡多年以后,重新死而复生,赶到水淹七军的樊城前线,去给关大将军主刀。可见罗贯中笔下的故事,只能是美丽的传说善意的穿越了。
然而无论怎么说,那位敢于给关大将军开刀做手术的无名医生,也是一位医术非同凡响之辈,应当对他表示敬意。事实上,在三国,还有不少医术精湛却未在青史上留名的外科医生。例如《三国志》卷十五《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记载,曹魏的大臣贾逵,颈部长了囊状大肿瘤,当时叫做“瘿”,并且流传有“十人割瘿九人死”的说法,即进行切除手术的话,十个人中会有九个人死亡。笔者的老伴就当过外科医师,据她判断,这很可能是现代医学所说的颈部甲状腺瘤,外科手术切除后的伤口观察期间,如果照顾不细致,造成伤口有血块淤积,未能及时清除,就会出现死亡的风险。而贾逵坚持要找高明的医生开刀切除,手术后却安然无恙。《三国志》卷五十五《凌统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又记载,孙吴的勇将凌统,在沙场上身负重伤,命悬一线,幸好军队中配备了治疗外伤的特效药,得以起死回生。这种神奇的药物,是一位姓卓的医生的独家秘方,当时明确标明为“卓氏良药”,可见已经具有了品牌意识,相当于三国时期的云南白药。总而言之,当时的中医临床外科手术,已经达到了比较高超的技术水准,所以那位无名医生,为关羽的左臂开刀动手术,并且将其疾患成功治愈,完全没有问题,只不过真实的主刀者,并非华佗而已。
至于华佗死亡的具体时间,据程喜霖先生《华佗之死及其生卒年》一文考证,认为也在建安十三年(208),死时六十七岁。
纵观以上五次出兵,他都能在军情发生突然变化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可见陈寿说他完全没有“应变将略”,并不符合事实。
理由之二,是不符合他老对手司马懿的评价。诸葛亮病危撤军之后,司马懿亲临现场视察了蜀军留下的营垒,由衷发出“天下奇才也”的赞叹,这明确记载于《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一个军事上的“天下奇才”,偏偏又缺乏“应变将略”,岂非自相矛盾?事实上,就连陈寿自己说这两句评价的时候,用的也是不完全肯定的揣测语气:“大概应对变化的将领谋略,不是他的长处吧?”他自己也预留了令人想象的空间。
既然这种负面评价,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老对手司马懿发自内心的真实看法,连陈寿自己的语气也有所犹豫,那么陈寿又为何会做出这样的评价呢?
以往有一种说法,见于唐代人撰写的《晋书》卷八十一《陈寿传》。说陈寿此举,是为了发泄私愤,因为陈寿的父亲曾经是马谡的下属,马谡在街亭失利被诸葛亮处死,陈寿的父亲也受到连累被处以髡刑,即剃光头发做苦工,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又轻视陈寿,云云。这种说法,既与事实不合,也没有触及深层的玄机。而玄机,就在诸葛亮的冤家对头司马懿身上。
诸葛亮在前线北伐的七年中,最后四年一直采取积极进攻,希望与对方的主帅司马懿一决雌雄。而从司马懿这边来看,二十多年军事生涯,恰好就是这四年,最为黯淡无光。在这之前,他曾经全歼孟达的叛军于上庸;在这之后,他远征辽东公孙渊,攻灭淮南王凌,那都是料敌如神,战功辉煌。唯独中间这四年,第一战就因自己指挥失误,造成名将张郃战死沙场;此后又一直采取缩头乌龟战略,据《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载,即使对方送来妇女的衣饰加以嘲笑,他也不出兵决战,连下属将领都敢当面说他“畏蜀如虎”。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对诸葛亮用兵才能的任何赞扬,都等于是对司马懿用兵才能的贬低。而陈寿的《三国志》,撰写在西晋武帝时期,西晋武帝司马炎是谁?就是司马懿的孙儿呀。于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用兵才能,就成为陈寿最难下笔的地方,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摊上大事儿。从人性的角度去观察,他做出这样的负面评价,虽然并不准确,但却可以理解。
更为麻烦的是,最先评价诸葛亮用兵缺乏应变才能的始作俑者,不是陈寿,而是司马懿本人。《晋书》卷一《宣帝纪》记载,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屯兵五丈原,一再向司马懿挑战。曹魏朝廷关注战况的发展,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就写信询问军情。司马懿在回信中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破之必矣。”诸葛亮志向大而不能预见机会,多谋略而少决断,好用兵而没有权变,攻破他是必然的了。司马懿的评价,明显带有安抚朝廷君臣的政治考虑,所以与诸葛亮死后,他发出的“天下奇才也”这一句自然流露迥然不同。但是,其中“好兵而无权”这一句,特别值得注意:喜好用兵而没有权变,这不正好同陈寿的“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含义完全相同吗?他的三弟司马孚,此时担任的是什么职务呢?据《晋书》卷三十七《司马孚传》记载,他当时是曹魏的度支尚书,负责全国军政经费的安排,特别是前方军费的筹措,是朝廷军机重臣之一。可见他向司马懿询问战局,既有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必要性,更有代表朝廷了解军情的急迫意向。司马懿当然清楚老弟的用意,所以要对战局做出极为乐观的回复。由于有这样的政治背景,司马懿的复信,就不再是兄弟之间的私密交流,而是肯定会在朝廷上公开宣布的前方战报。这段文字之所以能够写入《晋书》,就是明显的证据。
这样一来,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陈寿对诸葛亮的负面评语,特别是缺乏应变才能的负面评语,就更是非做不可了。首先,司马懿是与诸葛亮亲自鏖战了四年之久的当事人,又有二十多年的丰富用兵经验,他的评价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你陈寿能不采纳吸取吗?更要命的是,此时的司马懿,早已被西晋武帝司马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在皇家宗庙居中的神位上庄严供奉了。所以司马懿的评语,更上升到高祖宣皇帝,开金口发玉言钦定的政治高度,不仅具有权威性,更具有神圣性。在西晋王朝担任国史编撰官的陈寿,对如此高度敏感的文献资料,有胆量不尊重吗?除了将其老老实实写进诸葛亮的传记,他还有第二条路可走吗?
负面的评价正式写进去,人身安全有了保证之后,陈寿也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做出一些弥补。一是把司马懿由衷的正面赞叹“天下奇才也”,放在前面的传记正文中;二是在评价诸葛亮的行政才能时,尽量完美一点;三是把负面评价,弄成语气不完全肯定的揣测性语气。了解了以上复杂的政治背景,再来观察陈寿这些弥补性措施,他当时的心理活动,真可谓跃然纸上也。
以上,就是整个事情玄机的所在,也是第五个谜团的颠覆性答案。
当今的三国迷很多,迷上三国,所以爱看有关的三国的书。但是,读书人应当对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是书上说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可信的。孟子早就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老先生的话,表达方式稍微过激了一点,眼光却很敏锐。比如上面说到的八阵图,《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中,将其写成诸葛亮在夔门用乱石布下的阵势:“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吴将陆逊误入此阵后,“方欲出阵,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遮天盖地,无路可出”。这本来是小说家的虚构夸张描写,但是笔者在当地的多次考察中,看到有很多朋友信以为真,并且还在长江边的沙滩上,长期摆弄石头,企图复原神奇魔幻的八阵图,结果是徒然浪费时间和精力。不仅对于小说,就是对于史书,其中的内容也应当张开慧眼去鉴别,以免被假象蒙蔽了,上面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就是如此。这正是:
负面论评谁作俑,玄机何在请君听。
关于诸葛亮就讲到这里。下面要讲蜀汉战将型名将的第一名关羽。
战将型名将第一名——关羽
他在三国名将中知名度最高,形象的演变塑造也最大,从将领变身为帝王,从凡人抬升到神佛,因此成为三国名将中,在人世间拥有神庙最多的一位。历史上真实记载的关羽是什么样子?作为真实的名将,他又有哪些成功和失败呢?
一历史关公
本节登场亮相的这一位,他与刘备情同手足,能在万军之中轻取敌将的性命。他在三国名将中知名度最高,形象的演变塑造也最大,从将领变身为帝王,从凡人被抬升到神佛,成为三国名将中,在人世间拥有神庙最多的一位。他,就是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关羽。关羽在历史上真实记载中的形象,属于他的真身,可以称为“历史关公”;在文化上演变塑造的形象,属于他的化身,可以称为“文化关公”。要了解关羽,必须先从他的真身说起。那么历史上真实记载的关羽是什么样子?作为真实的名将,他又有哪些成功和失败呢?
关羽的家庭出身,民间传说很多。但是真正确凿可信的记载,还是《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这段记载很短,但是信息很丰富:首先,古人的名和字,在含义上总有某种联系。古代传说,长生不老的神仙,长了羽毛能够自由飞翔。所以羽毛的“羽”,和“长生”有关联。后来大概觉得“长生”二字太直白,没有文采,又改成“云长”,即辽阔的云海。长了羽毛的神仙飞翔云海,充满诗意啊!其次,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先世。当时非常重视先辈的出身,当过一官半职,总要记上一笔。根本不提,证明他是出生于草根平民家庭。第三,他不仅出身平民,而且还摊上了大事儿,年纪轻轻,被迫从河东郡的老家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解音同谢),向东翻越太行山,远远逃亡到涿郡。
在涿郡,关羽碰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就是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的刘备。刘备是西汉景帝的后裔,但是到他这一辈,家道早已破落。眼看政局衰败社会动荡,他决心拉起队伍来闯天下。于是,年龄小一点的关羽,还有涿郡本地人张飞,就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说他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后来《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故事,史书上没有根据,属于文学的虚构。其实在当时,不同姓的平辈男性,只要友谊深厚,都能以兄弟相称,并不需要焚香结拜的仪式。比如前面讲到的孙策、周瑜,吕蒙、鲁肃,都是这样。又比如,关羽曾经叫曹魏的大将徐晃为“大兄”,也就是大哥,这见于《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裴松之注引《蜀记》。吕布也曾经叫刘备为老弟,“名备为弟”,这见于《三国志》卷七《吕布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鲁肃与吕蒙,则互相称“大弟”“大兄”,这见于《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到了现今,范围就更加宽泛,连不认识的人都能叫哥叫姐,大衣哥呀,草帽姐呀,真的就像孔子曾经说的那样,“四海之内皆兄弟”了。
关羽在刘备手下领兵作战,从东汉中平元年(184)参加平定黄巾开始,到建安二十四年(219)被杀为止,三十五年间,明确记录在史书上的辉煌战功,主要有两件:一是斩杀颜良;二是围攻樊城。颜良是谁?关羽斩杀他的经过如何?其中又有哪些看点呢?
刘备一生的创业,以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为界,分为前后两段:前半段山穷水复,艰难困苦,后半段柳暗花明,渐入佳境。斩杀颜良,就在艰难困苦的前半段。而围攻樊城,则在渐入佳境的后半段。
建安四年(199),刘备夺取曹操的徐州。他派关羽镇守徐州的中心城市下邳(今江苏省邳州市),自己驻守下邳西边的沛县(今江苏省沛县),形成掎角之势。这沛县属于沛郡管辖,两者都带一个“沛”字。相对于沛郡而言,沛县的面积小,级别低,所以当时习称小沛。建安五年(200)正月,曹操进攻刘备,小沛被攻破,刘备仓皇向北逃走,前去投奔袁绍。留守在下邳的关羽,被曹操的大军包围,被迫投降曹操。斩杀颜良的表演,就在这样的背景中上演了。
二月间,袁绍出动精兵十万、铁骑一万,南下进攻曹操,刘备随同前往。大军进驻到黄河北岸边的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东),袁绍命令先头部队,强渡黄河,围攻曹军的前线据点白马县城(今河南省滑县东)。而先头部队的指挥官,便是袁绍手下第一名将,颜良。
这时黄河南岸的曹军主力部队,集中在白马西南大约二百里的官渡(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白马吃紧,曹操非常焦急,因为白马有失,官渡就等于被砍断了一只手臂。于是,他亲自前去救援白马,手下的精兵强将中,就有刚刚投降的关羽。
曹军到达白马西边十多里时,起劲攻城的颜良才发觉,赶紧转身迎战。曹操下令关羽、张辽二将充当前锋,直取颜良。颜良虽然号称袁绍手下的第一名将,无奈他面对的是两位非凡的角色:关羽名列蜀汉五虎上将之首,而张辽则是曹魏异姓五虎上将之首。颜良正在指挥部下行动,而他所在的位置,设置有主将仪仗队的特别标志,当时称为“麾盖”,即华美的旗帜和伞盖。关羽早就锁定麾盖的位置,策马如飞,径直向颜良冲去。颜良急忙招架,然而已经晚了,只见关羽手中的长兵器,寒光一闪,颜良就被刺倒在沙场之上。关羽跳下战马,拔刀砍下颜良的头颅。主将一死,颜良手下的人马,纷纷四散奔逃,白马的包围就被完全打破了。《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对此的记载是:“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斩杀颜良,是关羽参军打仗十六年来,建立的第一次辉煌战功,不仅为白马解了围,而且为此后曹操战胜袁绍,打好了开局之战的基础,可谓功不可没。曹操和袁绍,是当时割据势力中最强大的双雄,关羽在双方精兵强将众目睽睽的注视之下,独自展示武功绝技,压力真是很大。但是他的表演却是精彩绝伦,震惊全场。据《三国志》卷十四《程昱传》中的记载反映,从此“万人敌也”的美名,就在曹营中传开。清代学者赵翼,在他的《廿二史札记》中,列举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量例证,从而得出结论说:“汉以后称勇者,必推关、张。”换言之,关羽、张飞,成为后来评价战将是否神勇无敌的标杆。
但是,史书这段战况记录,还有两个看点:一是史文说关羽是“策马刺良”,可见他的夺命兵器,并非横向砍杀的大刀。后世说的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当时还真没有。那时马上使用的长兵器,最常见的是长矛和大戟,特别是纵向刺杀的长矛。1969年甘肃武威市雷台汉墓,也就是出土著名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地方,正是东汉后期的墓葬,在时代上与三国紧紧相连。这里还出土了当时的青铜骑兵队列俑,所持武器全都是长矛和大戟,并没有青龙偃月大刀。而当时人刘熙所著的《释名》卷七就说:“矛长丈八尺曰槊,马上所持;言其槊,槊便杀也。”一丈八尺长的矛,特称为槊,是骑兵马上所使用的兵器;之所以叫做槊,槊的意思是很方便杀敌。可见在当时,长矛被认为是骑兵最具杀伤力的长兵器。当时的一丈八尺,即今四点三米。张飞、吕布、典韦、公孙瓒、程普等名将,还有马超的铁骑兵团,他们所使用的兵器,史书都明确说是长矛。关羽刺翻颜良,最有可能的兵器也是长矛。
二是关羽的坐骑,史书没有说是赤兔马。吕布有赤兔宝马,《三国志》卷七《吕布传》确有记载:“布有良马曰赤兔。”但是吕布被曹操围攻杀死之后,宝马归了谁,史书上并没有交代。就算当时宝马还在,也轮不到关羽占有。何以见得?事实为证。吕布有个下属叫秦宜禄,妻子杜氏美貌绝顶。关羽事先请求曹操,打垮吕布后把杜氏赏给自己,曹操也欣然同意。但是曹操见到杜氏本人之后,承诺就不算数了,自己就欣然笑纳了。顶级的美女舍不得,顶级的宝马就更加舍不得了,因为宝马不仅能够赏心悦目,而且关键时刻还能救命。此前曹操多次在战场上遇险,打董卓,打张绣,都是全靠胯下的马儿跑得快,才没有丢掉性命。现今遇到天下无双的赤兔宝马,曹操还会让给你吗?
三国的名将,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战将型,凭借高强的武艺,冲锋陷阵所向无敌;另一类是主帅型,凭借非凡的智慧,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关羽斩杀颜良,充分显示出他战将型的能耐。而此后的围攻樊城,则是对他主帅型品质的严峻考验。围攻樊城是怎样发生的?关羽又显示出什么样的本领呢?
话说建安二十四年(219),也就是斩杀颜良十九年后,关羽从自己的大本营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出动上万大军,向北面曹魏的军事重镇樊城(今湖北省襄阳市),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要了解这场战役,先要明白战役发生的背景。当初建安五年(200)七月,就在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决战胜负之前,刘备找了一个借口脱离袁绍,往南到荆州襄阳投奔刘表。而关羽也借机逃离曹操,与刘备相会。他们在荆州寄人篱下,蹉跎了七年之后,三顾草庐寻访到诸葛亮。孔明出山之后的第二年,赤壁之战爆发,曹操败退回北方,刘备和孙权瓜分了荆州的大部分地盘,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后来双方暂时性和解,以湘水为界重新分配地盘:湘水以东的三个郡,归孙权;湘水以西的三个郡,归刘备。以上双方在荆州的这些恩怨纠结,前面讲周瑜、吕蒙时已有详细介绍。
暂时安定了东面的荆州后,刘备就在西面的益州,与曹操全力争夺北面的汉中(治所在今陕西省汉中市),而关羽则留在荆州的江陵镇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夏天,刘备攻占汉中,当年七月自称“汉中王”,正式在益州建立蜀汉政权的国家机器。在一片大好形势下,关羽也在东边进攻曹魏,要用辉煌战功作为对大哥光荣称王的献礼。于是,围攻樊城的战役正式开打。
就在刘备称王的七月间,关羽大举进攻正北方四百里开外的樊城。这樊城位于汉江的北岸,与南岸的襄阳隔江相对。自从赤壁之战结束以来,镇守樊城和襄阳的曹军主将,一直是曹操的族弟曹仁。曹仁考虑到襄阳位于汉水之南,容易直接遭受关羽从南面发起的进攻,就把防御的重心移往北岸的樊城,以便依靠汉江的屏障进行防守。他本人固守樊城,另外部署两员猛将于禁、庞德,率领重兵屯据在樊城的北郊,互成掎角之势。
八月间,关羽的大军刚刚把樊城包围住,就接连下了十多天的倾盆暴雨,汉水猛然涨上江岸,地形低下的樊城一带,平地水深五六丈,当时的一丈是二点四米,五六丈就是十多米,放眼望去一片汪洋。关羽不怕,他本来就有上千艘战船,用来运送兵员和物资,因为从江陵到襄阳,有一大段汉江的水道可以利用。如今平地起水,关羽的兵马立刻上船,由步兵变为水军,安然无恙。但是毫无预备的曹军可就苦了。
首先遭殃的是樊城北郊的驻军。于禁麾下的七支分队,地势最低,营帐物资全部被洪水冲走不说,人马也纷纷落水淹死。侥幸生存的将士,各自游往高处逃命。关羽望见于禁本人爬上一座小山头,立即乘坐大船包围猛攻。于禁虽然曾经当过虎威将军,名列曹军异姓五虎上将第三名,这时也骨头发软,举手投降。关羽俘虏了于禁,回转船头来再攻击庞德。此刻,庞德率领手下人马站在汉水堤岸的高处,顽强抵抗。从清晨恶战到午后,庞德等人的箭完全射光,关羽指挥军队再度发起冲锋。庞德支持不住,跳上小船准备逃进樊城。不料水急浪大,小船翻了,庞德落水,被对方擒获。那庞德不愧是一条好汉,他的老上司马超,堂兄庞柔,当时都在刘备手下效力,他却坚决不肯投降。不仅不投降,而且在关羽面前站立不跪,大声痛骂。关羽大怒,下令将其斩首。曹军在樊城北郊的兵马,至此全军覆没。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记载,关羽俘虏了“于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战果那是相当的辉煌。
紧接着,关羽指挥大军围攻樊城的城池。据《三国志》卷九《曹仁传》、卷三十六《关羽传》记载,洪峰的最高点,几乎要淹没城墙的顶端,城墙在洪水的冲击下又不断崩塌,城内的数千守军危在旦夕。同时,关羽又派兵围攻南岸的襄阳,曹操委派在这里的地方官员,先后投降,连曹魏内地中心城市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附近也有几个县举兵响应。一时间,关羽“威震华夏”。逼得曹操一度想把东汉的临时首都,从许县(今河南省许昌市东)迁到黄河以北,以便躲避关羽的锋芒。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眼看关羽就要攻下樊城和襄阳,从而取得完全的胜利,曹操却使出一手绝招,来为自己救急解困,于是关羽后方的荆州大本营,倒先被别人占领了。这是什么样的绝招呢?
曹操的绝招是三个字:请外援。外援是谁?就是江东的孙权。原来,这时孙吴的主帅,已经由吕蒙担任。前面讲吕蒙时已经说过,吕蒙早就在为孙权谋划,如何袭击关羽夺取荆州。就在准备行动之时,曹操派密使来了,而且还是来鼓动孙权去进攻关羽,并且许诺:事成之后,将把长江以南的地盘,全部作为对孙权的奖赏。这下子孙权没有了后顾之忧,立即命令吕蒙:进攻兵力空虚的荆州,并且很快就攻占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消息传来,关羽的军心彻底动摇。他只好从樊城的前线,撤退到江陵西北一百里处的麦城(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南)。此时,部下的将士纷纷逃亡,关羽见大势已去,准备从这里翻越西面的荆山,逃回益州。十二月,他和儿子在临沮县的章乡(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北)被俘虏,当场被杀。头颅被孙权送往洛阳,由曹操安葬在洛阳的南郊。关羽一死,刘备在荆州三个郡的地盘,全部落入孙权之手。诸葛亮在隆中所设计的两路夹击中原的战略,就再也无法实现了。
关羽虽然战死疆场,没有取得围攻樊城的最终胜利,但是他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依然应当得到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首先,在孙吴军事力量介入之前,关羽对战役全局的指挥和部署,能够充分利用天时和地利的客观条件,能够充分发挥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的主观优势,从而取得擒杀对方两员著名战将,俘虏对方的三万兵马,动摇对方中心地区政治局势的辉煌战果,表明他也完全具备主帅型名将的才能。如果没有孙吴军事力量的介入,他最终取得攻占樊城和襄阳的胜利,可能性很大。
其次,丢失荆州的责任,主要也不在关羽。以往不少学者认为,关羽骄傲自大,没有搞好与孙吴的联盟关系,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其实不然。原因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前面讲吕蒙的时候说到,当时孙权与刘备在荆州问题上的矛盾,其性质是双方核心利益的严重冲突。后来虽然暂时以湘水为界,重新调整地盘,但是核心利益的严重冲突,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关羽个人努力与孙吴搞好关系,作用也不大,该偷袭时孙吴照样要偷袭。倒是刘备应当深刻检讨。首先,他本人进攻曹操的汉中,专门安排首席大臣诸葛亮坐镇后方大本营成都,可见他对镇守后方的重要性,是有充分认识的。那么关羽出兵时,他为何不调派重量级人物,去为关羽镇守后方大本营呢?最合适的人选,就是赵云,不仅忠诚英勇,稳重周密,而且当时并没有特别任务在身,正好有档期,可是刘备却没有这样做。更为严重的是,他把麋芳这样无德无能的角色,委任为南郡太守,去担当为关羽镇守大本营江陵的重任。结果吕蒙的军队刚刚杀到,麋芳就乖乖举手投降,造成整个战局全面逆转。麋芳是谁?刘备小妾麋夫人的兄弟,也就是他的小舅子。其次,刘备不仅用人有点唯亲,而且对战局还盲目乐观。当对方的两位首脑,孙权和曹操,全都亲自赶往前线督战,亲自指挥和调动本国的所有资源,战争机器全速开动的时候,刘备自己却安坐在成都的王府不说,连赵云也不派去帮忙,让关羽在荆州一个人唱独角戏。因此,结论很清楚:是刘备的用人不当和盲目乐观,造成了丢失荆州;而首席辅佐诸葛亮,没有能及时提出建议和提醒,也有一定的责任。
综合关羽战将型的能耐和主帅型的品质,以及围攻樊城对曹魏产生的巨大影响,他完全应当评为蜀汉战将型名将的第一名,或者仅次于诸葛亮的主帅型名将第二名。这就是历史上关羽的真实形象。
关羽和张飞死时的年龄,史书都没有明确记载。两人最初追随刘备,是在中平元年(184)镇压黄巾军之时,年龄都应该在二十岁上下。这时刘备的年龄很明确,虚岁二十四。史书记载,关羽比刘备小,却比张飞大几岁。可见这时关羽的年龄应当在二十三岁左右,张飞应当在十九岁左右。根据这样的推断,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死时,应当在虚岁五十八左右。
刘备开创的蜀汉基业,最为兴盛的顶点,就在建安二十四年(219)的秋天。这时在西边的益州,刘备打下汉中,攻占了益州的全境;在东边的荆州,关羽围攻襄樊,声威震动了曹魏的中原地区:总之,两边都是形势喜人。但是,越是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人就越难保持头脑的清醒。因为喜讯会令人兴奋,兴奋就会失去心境的宁静;而心境失去宁静,思考就不能深远。用诸葛亮自己《诫子书》中的话来说,就是“非宁静无以致远”。因此,如果从自身去总结丢失荆州三郡的教训,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被重大胜利扰乱了心境的宁静,所以没有能够考虑到荆州的隐患。怎样才能保持心境的宁静?古代的哲人提供了“养心”的秘诀,孟子就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要想心境宁静,必须先减少欲念。但是,胜利本来就是一种强烈的欲念,又如何能够减少呢?看来只有对胜利持有通达的态度,既能受得起,又能放得下,才能恢复心境宁静,从而思考深远,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这正是:
面临胜利须通达,欲上层楼且养心。
要想知道关羽在文化上演变塑造的形象,请看下节。
二文化关公
三国的众多名将中,只有关羽的情况最特殊,因为他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即历史关公和文化关公。大体说来,从历史关公到文化关公的大变脸,经过了三个方面的演变和塑造,可以归结为三个“化”字:一是在外表和内涵上的完美化;二是在身份和头衔上的帝王化;三是在定位和本领上的神灵化。那么这三方面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是什么原因推动了这三方面进程的发生?最后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这一结果又有哪些特点呢?
先说外表和内涵上的完美化过程。在这方面,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虽然时间不是最早的,然而美化却是最全面的,所以作用也是最大的。书中树立起来的正面人物,君主群体的第一位是刘备,文臣群体的第一位是孔明。而武将群体的第一位,则非关羽莫属。证据在哪里呢?
首先是文字的分量。《三国演义》描写关羽的文字分量,远远领先于其他三国武将。在现今通行本的全书一百二十回中,关羽的名字和头衔,出现在回目的标题上,从而可以一眼判断该回目就是以关羽为主要角色的,比如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第二十六回“袁本初败兵折将关云长挂印封金”之类;以及关羽的名字虽然没有出现在回目的标题中,然而正文内容实际上是以关羽为主要角色的,如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之类,总共就有十四回之多。而其他三国武将,甚至是名将,最多只有几回。
其次是文字的内容。《三国演义》文字的内容,对关羽进行了全面的美化,这比文字的分量更加值得注意。
先看外表。开篇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对刘关张三人的外表都有描绘,其中关羽是:“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一是身高,书中武将中最高的九尺;二是胡须,最有男子气概的飘飘美髯;三是眼睛,最好看的丹凤眼;四是眉毛,最英俊的卧蚕眉。最特殊的第五点是脸色,最具震慑力的紫红色;所谓重枣,即重阳节时呈现紫红色的枣。总之,外表的各部分都是最顶尖的。然而五点当中,除了美髯这一条,在正史中有确切依据之外,其他部分,都是罗贯中自己的笔下生花。至于为什么会给他设计一张非常特殊的红脸,下一节将会深入破解其中的玄机。
再看内涵当中的品德。一是忠诚,无限忠于汉朝,无限忠于刘备,这在书中有多处描写,特别是第二十六回的“关云长挂印封金”,写他身在曹营心在汉,面对曹操的百般拉拢,毫不动心,依然要回到刘备身边。二是仁义,懂得感恩,第五十回“关云长义释曹操”,写他即使对待奸贼曹操时,依然选择报恩,在华容道放他一马。三是公正,不占便宜,与黄忠鏖战,黄忠战马失蹄摔倒在地,他刀下留人不杀黄忠。四是正派,不贪女色,曹操故意安排他与两位嫂嫂甘夫人和麋夫人住在一起,他却肃立室外,秉烛达旦。五是廉洁,不贪钱财,曹操赏赐他大量金银,他离开时全部封库奉还,分文不取。一句话归总,男性的所有主要美德,他全都不缺。然而,又是然而,和外貌的描写一样,五点当中除了回归刘备和奉还赏赐这两点,在史书上有据可查之外,其余的部分,也是作者自己的笔下生花。
再看内涵当中的才能。作为武将,关羽的才能主要体现在战功上。上一节已经详细讲过,关羽在历史上真实的辉煌战功,主要是两件,即斩杀颜良和围攻樊城。但是,罗贯中又笔下生花,添加了更多的功勋。其中最为典型的美化是两处:第五回中的“温酒斩华雄”,第二十七回中的“过五关斩六将”。第五回中,先将华雄写成董卓麾下骁勇无比的战将,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先后斩杀了四员战将,所向无敌。铺垫文章做够了,才让关羽出场,一出场,片刻功夫,便提了华雄的头颅回营,此前杯中的热酒,依然还有余温,完全是天下无双的神勇。但是,在真实的史书当中,斩杀华雄的却是孙坚:“孙坚复相收兵,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这明明白白记载在《三国志》卷四十六《孙坚传》中。这种手法,是典型的移花接木。至于过五关中所斩杀的六将,即孔秀、孟坦、韩福、卞嘉、王植、秦琪,在真实的史书中完全没有他们生平事迹的记载,连名字也全都出自虚构。这种手法,则是典型的无中生有。
显然,《三国演义》完全是把关羽作为古今第一名将来美化的。这样做的原因何在呢?前面讲周瑜时已经讲到,陈寿的《三国志》,是以曹魏为正统。一是因为曹魏最先称帝,而且皇冠直接从东汉献帝手中得来,属于古玩收藏家所说的“传承有自”。二是因为陈寿的书写在西晋,而西晋的皇冠又从曹魏得来;不以曹魏为正统,就是不以西晋为正统。果真如此,陈寿就会遭到现实政治的打压。但是此举,后来却引起“尊刘抑曹”人士的抵制。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南宋朱熹《通鉴纲目》,就都改以蜀汉为正统,来写三国的历史。东晋和南宋,都是中原汉族王朝灭亡之后,偏安江南的小王朝,处境与蜀汉类似,所以会有如此的反应。习凿齿影响小,儒学泰斗朱熹的影响却很大。《三国演义》恰好产生在朱熹之后不久的元末明初,因而也有浓厚的“尊刘抑曹”倾向。后来清代初年,毛宗岗全面整理《三国演义》,又在朱熹《通鉴纲目》的影响之下,再度加重了这方面的倾向。于是全面美化关羽,就和美化孔明一样,在书中出现了。
虽然《三国演义》对关羽进行了全面的美化,但是在关羽本人的身份和头衔上,依然保持了历史的基本真实,即依然还是君主刘备的臣僚,蜀汉朝廷的大将。但是,第二个方面的演变和塑造就不一样了,开始破格的大变脸。什么是破格大变脸?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破格大变脸的呢?
所谓的破格大变脸,就是把关羽的身份和头衔,进行破格的提升,不再是臣僚和侯爵,而是要称王称帝。概括起来是三个字:帝王化。
要知道提升如何破格,先要弄清楚关羽本来的位置。他生前的官职,是刘备给的前将军。生前的爵位,是当初斩杀颜良之后东汉朝廷封赏的汉寿亭侯。就官职而论,蜀汉沿袭东汉,常规的军职最高是大将军,以下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前将军排列在第五的位次,虽然是高级军职,但不算最高。为何蜀汉的第一武将没有得到最高的军职?史书没有交代。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当时刘备刚刚当上汉中王,还没有当皇帝,所以暂时先给一个前将军,留出空间,等稍后称帝的时候再往上提升。只可惜关羽没有等到大哥当皇帝的那一天,到死都只是前将军。至于爵位,当时有王、公、侯三个大等级;侯爵之中又有县侯、乡侯、亭侯之分。关羽的汉寿亭侯,是侯爵中的亭侯一等。亭,是乡下面的基层行政单位。总之,关羽本来的位置,官职上是高级武将,但不是最高一级;爵位上是侯爵,也只是侯爵的第三等,两方面都没有登峰造极。但是,在他死亡八百多年后,情况完全大变。
据梅铮铮《忠义春秋》,蔡东洲、文廷海《关羽崇拜研究》等书的研究,北宋徽宗封关羽为“忠惠公”,跳过乡侯、县侯,直接升公爵。后来又升格,封为“义勇武安王”。从侯爵到公爵,再到王爵,堪称爵位级别的三级跳。到了南宋又有新花样,就是在王爵的前后增加形容词。高宗在北宋封号的前边加两个字“壮缪”;高宗的儿子孝宗,又在后边加两个字“英济”,全名变成“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朝的神宗,也就是常说的万历皇帝,更是一步到位,直接把关羽的头衔提升为“协天护国忠义帝”,成为皇帝了。一个皇帝提升另一个人当皇帝,实在是相当搞笑的荒唐事。
更热闹的还要数清朝。顺治皇帝送上新封号“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个头衔值得注意的是两点:一是把“忠义”二字安排在最前面,突出清王朝关注的重点。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义”,不是指一般的仁义,而是指与忠诚密切相关的君臣大义。二是把“神圣”这两个顶尖级别的字,分别镶嵌了进去,关羽不仅是皇帝,而且还变成神人和圣人。以后的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每人都挖空心思,在后面加形容词,最后关羽的头衔就变成长达二十六个字的“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
如果说罗贯中对关羽的完美化,动机出自正统观念的话,那么历代君主对关羽的帝王化,动机又在哪里呢?答案是五个字:现实的利益。欧阳修《醉翁亭记》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同样,历代君主之意也不在遥远的古人关羽,而在眼前的统治秩序也。
徽宗所在的北宋末年,高宗所在的南宋初期,神宗所在的明朝后期,乾隆以后的清朝,都是危机四伏的时代。统治者企图通过对关羽的帝王化,竖立起一个最具光辉的忠义楷模,从而吸引大批忠义之士,努力帮助朝廷稳定统治,化解危机。于是,就出现了越是朝政败坏,帝王化关羽就越是起劲的怪现象。至于顺治和乾隆,他们虽然没有夕阳西下的恐惧,然而也想通过帝王化关羽,来争取民族的认同,缓和民族的矛盾,从而巩固清王朝的统治。现在常说软实力,其实对关羽的帝王化,就是一种软实力的培养和利用。
后世君主的帝王化,使关羽出现了破格的大变脸。不过,无论脸如何变,他总还是肉身凡胎的人。但是,第三方面的演变和塑造就大不一样了,这是一场造神运动,要使关羽从肉身凡胎的人,变成法力无边的神。那么是哪些力量在搞这场造神运动?他们又是怎样把关羽从人变成神的呢?
造神的力量主要有三支:最积极的就是明清两朝的皇家。据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五记载,又是明朝万历皇帝,他一连奉送关羽三个神灵名号:一是“三界伏魔大帝”。所谓三界,是佛教词汇,指众生世界的三个层次。这个头衔说白了就是,收拾全世界所有妖魔的全能上帝。二是“神威远镇天尊”。所谓天尊,是道教中最尊贵的天神,也是佛教中的佛。这样一来,关羽的神灵,就横跨了两大宗教。三是“关圣帝君”。既是人间世界的关圣人,又是神仙世界的大帝君,天上人间两边都占领了制高点。最后这个带有总结性的最高头衔“关圣帝君”,非常简练明白,也得到清朝皇帝的认同,后来最为流行。
清朝皇家的主攻方向,则主要是在具体的事迹上,努力宣传关羽的神通广大。比如清代官修的《清实录》,以及其他得到官方肯定和准许刊行的书籍中,就有多处记载,说是关公如何在各种场合,显示神灵的形象,施展无边的法力,来护佑王朝的江山,比如帮助官军取得作战的辉煌胜利,等等。
另一支造神力量是宗教。佛教的参与,起码在唐代就已经开始了。现今湖北当阳市西边的玉泉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千年名刹。唐代人董侹写的《贞元重修庙记》,说是寺院修建的时候,曾得到关羽神灵的大力帮助,山崩地裂填平深潭,大量木材自然涌现,于是寺院很快就修成了。当阳是关羽战死的地方,佛教在这里神化关羽,可谓顺理成章。此后,在各地佛教寺院中,往往就将关公作为护法的伽蓝神,进行供奉。还有道教,宋元时代的道教经典中,说关羽是接受玉皇大帝的特派,总管所有牛鬼蛇神的大神,还具有“清元真君”的名号。而“真君”,则是道教对神仙的专门称呼。
受到以上两种力量的带动,民间又出现了第三支造神力量。它虽然来自草根底层,其潜在能量却不可小觑,而且很有特色。具体情况下面就要讲到。
以上三支力量,皇家、宗教和民间,虽然都在造神,动机却不尽相同。朝廷的皇室,是在寻求神灵的庇护,延长自己的统治;还想借此化解民众的愤怒,以便把自己对民众反抗的血腥镇压,说成是神灵的意志和惩罚。至于宗教,则是为了自身的顺利传播。尤其是佛教这种外来文化,它在魏晋南北朝之后加快了本土化进程,而本土化的关键,则是与中国传统的儒家观念相适应。把体现儒家忠义观念的典型关羽,吸收到佛教当中,正是佛教本土化的特殊方面。至于民间大众,因为灾难深重,饱受痛苦,实在太需要一个神灵,而且是自己非常熟悉的神灵,来帮助自己解除现实的苦难了,所以就积极跟进,参与进来。
关羽的历史真身,经过完美化、帝王化和神灵化这三个方面的演变和塑造,最后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呢?这一结果又有哪些特点呢?
如果从态势比较明显的北宋徽宗算起,到清王朝灭亡为止,这三个方面的演变和塑造,从时间上说,长达八百年之久;从范围上说,上至皇家君主,下至草根底层,包括社会的多个阶层;不仅出现在中国本土,而且远播海外,包括东亚、南亚和欧美非各洲。最后的结果,使得历史的关羽,变成了文化的关羽,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当中非常奇特的一幕,即所谓的“关公文化”。
关公文化的载体,大体有七大类:文字作品、戏曲作品、图像作品、口头传说、神庙建筑、祭祀活动、组织帮会等。通过这些载体,关公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影响力几乎可以与孔子文化相比。比如祭祀关羽的神庙,就遍布全国各地和海外,现今数量依然不少。比如笔者所到过的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关帝庙、运城市常平村关帝庙(俗称关氏家庙)、湖北省当阳市关陵和玉泉寺小关庙、河南省洛阳市关林、许昌市关帝庙、安徽省亳州市关帝庙、福建省泉州市关帝庙、四川省自贡市关帝庙,都是其中的著名者,至今依然香火缭绕,人气旺盛。至于海外的关公庙,包括遥远的欧洲、美洲和非洲,往往与当地的华人同乡会馆相结合,从而在大家都一致认同的关公神灵之下,把原籍来源不同的移民组织起来,相互扶持,共同前进。
关公文化不仅影响巨大,而且很有特色。特色在哪里?主要有两点。一是内容的混杂性。没有什么统一标准和严格界线,历史与神话,凡人与神灵,人间与地狱,神仙与妖魔,都可以随意穿越,自由混搭。二是塑造的实用性。皇家的君主,将其塑造成忠于朝廷的护国神。寺院的宗教,将其塑造成自家宗教的护法神。民间的信众,当然也会如法炮制,按照各自的需求来塑造:发家致富谁不想啊?关公就变成财运之神。金榜题名谁不想啊?他又变成为文运之神。人在江湖漂,担心会挨刀,谁不想依靠帮会组织保护啊?他又变成结义之神。农民靠天吃饭,谁不怕旱灾啊?他又变成求雨之神。海外的移民,谁不想有一个精神认同和根源依靠啊?他又变成各种同乡会馆的统一主神。前年笔者在福建省泉州关帝庙,看到不断有情侣携手前来,双双跪拜,祈求婚姻美满,关公又变成姻缘之神了。我当时就很感叹:关公呀关公,真是够您老人家忙活的啊!
总而言之,在关羽身上,我们充分领略到文化在两方面的巨大力量:一方面,是把历史上的关羽形象,彻底加以改变和塑造,从而形成了面目全新的“关公文化”。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关公文化”,反过来又对后世产生了深广的影响;在这方面,不要说三国的名将,就是纵观整个古代中国的名将,也无人可与关羽相比,完全可以评他为总冠军。文化的这种力量,同古代中国五行学说中的水,可谓极其相似:既是软性的、无形的,然而其渗透和影响的力量,却强大到不可抵挡。用现今时尚的话来形容,就是软实力。怎样培养具有正能量的软实力,又怎样发挥软实力的正能量,是当今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回顾关公文化现象,会对我们有启迪。这正是:
关公演变成文化,影响人间八百年。
要想知道关羽身后留下的种种谜团,请看下节。
三谜团关公
三国的名将群体当中,关羽不仅名气极大,而且留下谜团也很多。这些谜团,往往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信息,其中的玄机值得破解,其中的风韵也值得领略。比如,与文化相关者,他为何会被赋予一张最具标志性的红脸?与科技相关者,神医华佗是否主动前去为他做过刮骨疗伤的外科手术?与军事和政治相关者,他是否在长沙恶战并且收降过黄忠?下面,就让我们一一道来。
第一个谜团,是关于关公的脸。说到他的脸,立即会想到《三国演义》第一回中“面如重枣”的描绘,也会跳出来那一句“红脸的关公战长沙”的歌词。关公为什么是红脸?背后有什么玄机吗?回答是确实有玄机,而且这一玄机还很有趣。玄机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原来,这与汉代以来,一种非常盛行的政治文化指导理论密切相关。这种理论叫做“五德终始”。
所谓“五德”,德者,性质也,即木、火、土、金、水这五行的特性。古人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物质世界的五种基本元素。五行的特性各不相同,具有相生或者相克两种关系。以相生关系而言,木材燃烧生成火焰,火焰生成灰烬即泥土,土层中矿石生成金属,金属融化生成水样的液态(另一种说法是水汽在冰冷的金属上凝成水珠),而水则滋润树木生长,这样就形成相生的循环。这种五行之说,后来又与政治发生结合,逐渐形成“五德终始”的理论,并且在汉代,开始对现实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广的影响。
按照东汉班固《汉书》中所引录的《世经》,这种理论是把中国古代的王朝,根据时间先后排序之后,再用循环相生的关系,将“五德”(也就是五行)与之对应匹配。第一位是伏羲氏,与之相对应的是木德。每经过五个君主和王朝,形成一个循环,然后周而复始。第三个循环,是从周王朝开始,对应木德。但是请注意,接下来并不是秦始皇的秦王朝,而是刘邦的汉王朝,对应的是火德。理由是此前的秦国,曾经是周王朝下属的诸侯国,即使后来完成统一,也不能算是承受天命而创建的崭新王朝,所以不能列入正规的序列当中。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属于汉王朝的中兴重建,并非革新天命之举,所以依然属于火德不变。
不难看出,这是一种为新兴王朝,尤其是东汉王朝,制造“奉天承运”的根据,从而将其政权神圣化的理论,在今天看来未免有点荒诞。然而在东汉和三国,以及三国之后的长时间内,这玩意儿却是正儿八经的指导性政治文化。刘备所建立的政权,自称继承东汉王朝,正式的国号依然是“汉”,而不是后世所说的“蜀”或“蜀汉”。这从《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所载蜀汉与孙吴订立的正式盟约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既然依旧是汉朝,所以也继续对应火德而不变。
木、火、土、金、水五行,分别又有五种颜色,即青、赤、黄、白、黑,所以同王朝对应的,还有五色当中的某一色。而对应的颜色,就是该王朝象征正统和吉祥的标志性颜色。汉朝既然对应火德,所以标志性颜色,就是赤色。由于赤色是汉家正统的标志,当时的人们又常用“赤心”一词,来形容对汉朝的忠诚之心。比如,董昭替曹操给杨奉写信说:“吾与将军闻名慕义,便推赤心。”这见于《三国志》卷十四《董昭传》。孙权给曹丕写信说:“权之赤心,不敢有他。”这见于《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裴注引《魏略》。所谓“赤心”,就是现今所说的一颗红心。
说到这里,背后隐藏的玄机就很清楚了:原来关公这张红脸,是一个具有双重文化内涵的图像标志,套用现今的时尚名词,就是英语词汇“标志”的logo:首先,它是在彰显汉朝的正统,表明关公只是汉朝,而非其他任何王朝的顶尖勇将;同时,它又在突出关公的品质,表明关羽是无限忠于汉朝的最大忠臣。换言之,它的双重文化内涵,就是两个具体的定位:一是朝代的定位,二是品质的定位。后世有一副赞美关公的对联,写得非常之准确:
青灯观青史,手中青龙偃月;
赤心辅赤帝,胯下赤兔追风。
其中“赤心辅赤帝”一句,就是上面双重文化内涵的简练表达。赤帝者,即汉室皇帝刘备也。
其实,就连当时另外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也与此密切相关。三国各自的第一个年号,曹丕称帝时是黄初,孙权称王时是黄武,称帝时是黄龙,都带“黄”字;唯独刘备称帝,取了一个章武。说穿了原因也很简单:曹丕和孙权,都认为自己是改朝换代的新兴正统王朝。旧的汉朝属火,对应的是红色;火生土,新王朝属土,对应的是黄色,所以第一个年号都带“黄”字,不然,就不能显示自己是正统所归而承受天命。刘备则不同,他是兴复汉室,并非改朝换代,所以不用“黄”字,要扫黄,取了一个“章武”。章武者,彰显武功从而兴复汉室的祖业也。还有,蜀汉灭亡那一年,曹魏军队大举进攻,面对生死关头,后主刘禅公布了最后一个年号,叫做“炎兴”。这是为什么?你看炎字怎么写?两个火字上下重叠,火上又加火,既是汉朝的象征,又表示国运会再度旺盛。再加上一个兴字,老天爷应当就会保佑自己的王朝渡过难关重新振兴了。还有,据《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记载,东汉时期的军装,是红色的“绛衣”。为什么是红色?因为这是汉朝的标志色呀!
第二个谜团,是《三国演义》中第七十五回,写了一个后来流传很广的故事。说是关公中了曹军的毒箭,神医华佗得知,专程前往进行刮骨疗毒的外科手术,而且义务献爱心,不取分文报酬。那么这个故事究竟是真还是假呢?
关羽刮骨疗毒,《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确实有记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令医劈之。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左臂被医生切口子动手术,右手却在切烤肉端酒杯,关大将军确实是一条好汉。然而非常遗憾,这位在关公左臂上动刀的,究竟是何方神医,史书却完全没有交代。《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说主刀者乃是神医华佗,时间在关羽进攻樊城水淹七军的时候,这就经不起认真的推敲了。为什么经不起推敲,必须先从华佗说起。
华佗其人,《三国志》卷二十九有专篇的传记。他本来姓华,名敷,字元化,沛郡谯县人氏(今安徽省亳州市),是曹操的小同乡。前面讲过,古人的名和字,总有意义上的某种联系。“敷”字的意思是分布、布施,他的表字“元化”,意思是基本的教化,合起来就表达了布施教化的意思,两者完全吻合。为什么后来名字又变成华佗了呢?据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精细考证,原因在于东汉佛教文化的影响:因为传播佛教的梵语当中,有一个表示药物的词汇“agada”,中文音译是“阿伽陀”。其后面两个音节“gada”,与当时中文“华佗”的读音相同,所以“华佗”,其实就是“药神”的意思。这是对医术高超的华敷,表示崇高敬意的特别称呼。
华佗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全能型医疗和保健学家。据《三国志》卷二十九《华佗传》记载,不仅内、外、妇、产、儿,科科医术精湛,而且还擅长健身和养生。在临床医疗上,他是口服麻醉剂“麻沸散”的发明者,病人口服之后失去知觉,他就开腹动手术,切除坏死的肠道,缝合后涂上自制的药膏,“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在健身上,他是中国第一套多动作组合式健身体操,即“五禽戏”的发明者,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五禽戏”的禽字,在这里泛指禽兽,而不单指飞禽。他的徒弟吴普坚持做,活到九十多岁。在养生上,他还创制了养生养颜的独家秘方,即“漆叶青黏散”。漆树的树叶,再加青黏,即中药的黄精,按比例配制。他的徒弟樊阿坚持服用,活到一百多岁。
华佗的贡献很巨大,命运却很悲惨。他不幸生在医生地位相当卑下的时代。当时皇帝、官僚统治下的人群,分为“士农工商”四等。士,即未来要当官的知识分子,后备官僚,第一等。农、工、商三类纳税人,又有本末之分。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的农业,被视为本业,基本产业,所以农民是较高的第二等;余下的工、商,被视为末业,次要产业,所以工匠、商人,是低级的第三、第四等。至于医疗行业,被归入工的大类,比农民还低一等。华佗本来是熟读儒经的士人,后来行了医,却以从事低贱的医疗行业为耻,所以经常后悔,即《华佗传》所说的“以医见业,意常自悔”。正是有了这样的心结,他才对曹操居高临下的随意驱使产生强烈的反感,便借故妻子有病,不去为曹操服务。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等级观念,曹操才对华佗很轻视,说是“天下当无此鼠辈耶”,这明确记载在《华佗传》中,意思是天下难道就再找不出这样的鼠辈贱人了吗!于是,华佗就惨死在曹操的屠刀之下。
在杀死华佗这件事上,曹操后来非常后悔。原来,他最喜爱的宝贝儿子曹冲,就是想出主意用船来称大象体重的那个神童,十三岁时生了重病,医生束手无策,不幸夭亡。曹操这才想到华佗的难得,悲叹说:“吾悔杀华佗!”
据《三国志》卷二十《曹冲传》明确记载,曹冲死在赤壁之战发生的建安十三年(208)。既然曹冲生病时华佗已经死去,所以华佗的死亡,应当比曹冲的死年,即建安十三年更早。但是,关羽围攻樊城水淹七军,却发生在曹冲死了十一年后的建安二十四年(219)。显然,华佗的医术再神奇,也绝不可能在自己死亡多年以后,重新死而复生,赶到水淹七军的樊城前线,去给关大将军主刀。可见罗贯中笔下的故事,只能是美丽的传说善意的穿越了。
然而无论怎么说,那位敢于给关大将军开刀做手术的无名医生,也是一位医术非同凡响之辈,应当对他表示敬意。事实上,在三国,还有不少医术精湛却未在青史上留名的外科医生。例如《三国志》卷十五《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记载,曹魏的大臣贾逵,颈部长了囊状大肿瘤,当时叫做“瘿”,并且流传有“十人割瘿九人死”的说法,即进行切除手术的话,十个人中会有九个人死亡。笔者的老伴就当过外科医师,据她判断,这很可能是现代医学所说的颈部甲状腺瘤,外科手术切除后的伤口观察期间,如果照顾不细致,造成伤口有血块淤积,未能及时清除,就会出现死亡的风险。而贾逵坚持要找高明的医生开刀切除,手术后却安然无恙。《三国志》卷五十五《凌统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又记载,孙吴的勇将凌统,在沙场上身负重伤,命悬一线,幸好军队中配备了治疗外伤的特效药,得以起死回生。这种神奇的药物,是一位姓卓的医生的独家秘方,当时明确标明为“卓氏良药”,可见已经具有了品牌意识,相当于三国时期的云南白药。总而言之,当时的中医临床外科手术,已经达到了比较高超的技术水准,所以那位无名医生,为关羽的左臂开刀动手术,并且将其疾患成功治愈,完全没有问题,只不过真实的主刀者,并非华佗而已。
至于华佗死亡的具体时间,据程喜霖先生《华佗之死及其生卒年》一文考证,认为也在建安十三年(208),死时六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