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小说网 > 公文写作知识 > 常用应用文写作灵感

常用应用文写作灵感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公文写作知识最新章节!

    灵感对于写作活动具有突破性和突发性的推动作用。凡有写作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无论是题材的发现,主题的确定,还是篇章的构建,标题的制作,甚至妙言警句的产生,都有灵感之光在闪耀。没有作者的思维灵感,就不会有浑然天成的艺术佳作问世。因此,探求写作灵感的激发规律和途径,有助于我们创造条件自觉诱发灵感,为写作服务。

    一、积累是激发写作灵感的基础

    灵感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现象,其产生是有物质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作者的长期积累。周恩来说:“作品的产生,可以是偶然得之,但是这种偶然得之是建筑在长期的生活和修养基础上的,这也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1]这个“辩证统一”很深刻地揭示了“偶然得之”与“长期积累”的内在依存关系。写作灵感的引发是需要积累的,积之愈厚,发之愈佳。只有在生活素材、思想感情、学识修养等多方面进行积累,才能为灵感的产生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生活积累 生活是灵感的来源。人脑对社会生活的感应如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具有全息性与多维性。它积累越多,涉及面越广,与外界信息撞击的触发点愈多,就越便于触景生情,托物取喻,借物发端,引发艺术灵感的概率就愈高。元好问说:“眼处心声句自神”(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他认为通过自己切身体验,把握生活的真谛,才会产生灵感,才会“句自神”。鲁迅说,他写狂人是“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之族,因此成篇”。[2]但他酝酿这篇小说,却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他因一个患有迫害狂的表弟而产生了写作冲动,又耳闻目睹了封建社会残害人们的许多事实,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生活经验的积累,才“偶阅通鉴”,一触即发,写就了狂人日记。契诃夫为观察生活、搜集素材,曾作过大量的生活笔记,一部整理出版的契诃夫手记就达20万字,这位被托尔斯泰称为“没人能比的艺术家”就是靠这种艰苦的劳动,积累生活素材、锻炼观察能力、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激发写作灵感的。可见灵感只有深深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能绽放出鲜艳的花朵。作者应该坚持深入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之水中激起灵感的浪花,从而写出优秀的文章和作品。

    情感积累 激情是灵感的催化剂。狄德罗说:“天才是各个时代都有的情感在胸怀堆积、酝酿,凡是具有喉舌的人都感到有说话的需要,吐之而后快。”[3]热情燃烧时,作者的感觉异常敏锐,思维异常活跃,以往感知的信息迅速浮现,创造性的想象急剧盘旋,在这种情况下,偶遇触发,极易产生写作冲动,也就常会有所谓神来之笔。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写作活动,并不是为了金钱、名声,而是一个活跃生命的自身的要求和诉求,是情感的不可遏制的抒发和倾泻。也正因如此,人们读到这些作品的时候,感到它们浑然天成,似有神助。例如,著名作家巴金就多次说过他并不想当作家,他之所以拿起笔来写作,是为了倾诉心中的苦闷,表达对旧社会的控诉。他在关于家(十版代序)中谈到其创作家的缘由与动机时说:“我的悲愤太大了。我不能忍受那些不公道的事情。我常常被逼迫着目睹一些可爱的生命怎样任人摧残以至临到那悲惨的结局。那个时候我的心因爱怜而苦恼,同时又充满了恶毒的诅咒。我有过觉慧在梅的灵前所起的那种感情。我甚至说过觉慧在他哥哥面前说的话:‘让他们来做一次牺牲品罢。’我不忍掘开我的回忆的坟墓,‘那里面不知道埋葬了若干令人伤心断肠的痛史!’我的积愤,我对于不合理的制度的积愤直到现在才有机会倾吐出来。我写了家,我倘使真把这本小说作为武器,我也是有权利的。”由此可见,长期的情感积蓄导致他如火山爆发式地宣泄自己的悲愤,从而创作了家等一系列文学佳作。作家的创作经历对普通写作也是有启发意义的:与其等待灵感这位神奇的不速之客的光临,不如强化抒情意识,有意积淀写作情感,当激情满怀,不可遏止,非要拿起笔来不吐不快时,自然会有灵感来袭,下笔如神。

    知识积累 知识是培育灵感之花的养料。一方面,知识积累愈丰富,写作资本愈丰厚,引发写作灵感的机会就愈多;另一方面,也只有积累了丰厚的知识,才能使作者的主体情性得到陶冶,写作灵感得到更好的发挥。刘勰提倡“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词”(文心雕龙神思),主张通过后天的积宝、酌理、研阅、驯致,以提高天赋,激扬性灵,为艺术灵感的产生创造物质条件。这的确比西方唯心主义灵感论的观念高明得多。纵观古今卓有成就的作家,他们往往学富五车,知识底蕴极其宽厚。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有一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既是他的经验之谈,也是对积累知识能获得写作灵感的生动说明。一部红楼梦被称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涉及的知识包括文学、历史学、美学、建筑学、医学甚至烹饪学等方面,可谓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足以让后人惊叹。开国领袖毛泽东,他的以创造性的想象,浪漫的笔法,奇特的比兴,超越时空,坐地巡天,锻古铸今,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除了伟大的政治家气魄、诗人形象焕发出来的风采,他的诗词还充溢着令现代文人为之倾倒的知识魅力。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所说的“神”就是灵感,它是从苦读中积累了方方面面的知识而培养和激发出来的。无数事实证明,人的天赋灵性有差别,后天的努力更重要。经过后天长期的努力,积累了丰厚的学识,陶冶了艺术的性灵,写作中就可以得到灵感之助。

    二、诱发写作灵感的主客观因素

    有了丰厚的积累,并不意味着就有了写作灵感,灵感的爆发需要外界的触发契机和内心的诱发机制。明人谢榛所言:“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说出了写作灵感是主体与客体的碰撞,是心理与物理的神会,是外界触发和内心诱发的双重结果,是作者无意触发和有意诱发的产物。我国当代作家王汶石对写作灵感是需要激发的阐述更详细:“作家在生活阅历中,积累了大大小小数也数不清的人和事、经验和各种感情它们像燃料似的保存在作家的记忆里,就像石油贮存在仓库里一样,直到某一天,往往由于某一个偶然的机遇忽然得到了启发(人们通常把这叫做灵感),它就像一支擦亮了的火柴投到油库里,一切需要的生活记忆都燃烧起来,一切细节都忽然发亮,互不相关的事物,在一条红线上联系了起来,分散在各处的生活细节,向一个焦点上集中凝结一篇文学作品就这样形成了。”[4]作家所说的“一支擦亮了的火柴”,就是激发灵感的机缘和机制。纵观古今文学家的艺术实践,至少有这样几种基本的灵感激发形式。

    思想启发 思想是点燃灵感之光的火石。作者受新思想的启发,用新思想观照原来的生活积累,能迅速“照亮”记忆深处的积累,实现思维活动中质的飞跃。对此,当代作家峻青曾有深刻的体会。1962年峻青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山东胶东半岛,为故乡人民在三年自然灾害中艰苦奋斗、毫不动摇的乐观精神所感动,他很想将收集到的素材写成作品,但苦于找不到突破口,迟迟没有动笔。正好这年9月,党中央召开会议,会议指出:“我们的国家不愧为伟大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不愧为伟大的人民,我们的军队不愧为伟大的军队,我们的党不愧为伟大的党!”这些闪光的思想使他豁然开朗,生活素材全部被“照亮”了,他一下找到了作品的主题所在,于是接连写了秋色赋、傲霜篇、壮志录、瑞雪图等一组作品,歌颂了我们伟大的人民。由此可见,应该关注与学习新的思想与真理,那是灵感的源泉。

    情境感发 创作灵感不是逻辑推理的结果,而是在因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强烈冲动下,对原有信息(艺术家的生活积累)的迅速改造和神经联系的瞬间沟通。在一种特定的情景、气氛中,作者触景生情,感物兴叹,产生遐想,引起观照,文思泉涌便十分自然。唐代诗人崔护曾写下著名诗歌:“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他由“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眼前之情境,触发灵感,沟通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回忆,一挥而就,写成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雪莱谈他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写作时说:“我的这首诗大部分是在万山丛中的卡拉古浴场残留的遗址上写作的。广大的平台,高巍的穹门,迷魂阵一般的曲径小道,到处是鲜艳的花草和馥郁的树木。罗马城明朗的晴天,温和的气候,空气中活跃的春意,还有那种令人神醉的新生命的力量,这些都是鼓励我撰写这部诗剧的灵感。”这些都是情境感发诗兴的典型实例。因此古人提倡在灞桥、风雪和驴子背上寻找诗情,就是对情境感发艺术灵感的形象说明。

    联想生发 灵感之所以具有创造性功能,关键在于它能够冲破相关信息构成的思维框架,而跃入更广泛的领域进行思索与搜寻,从而获得创造性突破。一个人的思维跨度越大,创造的自由度就越大,产生灵感的可能性就越多。因而联想与想象以其思维的这种非相关性与跨越性备受创造者青睐。具体到写作领域,联想与想象能最大限度地将看似不相关的信息、意念、形象进行巧妙的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形象,因而它们具备引发艺术灵感的主要心理功能。托尔斯泰看到路旁的一棵被车轮压过却仍顽强生长着的牛蒡花,联想到历史人物哈吉穆拉特,从而引发出历史小说哈吉穆拉特的写作灵感;屠格涅夫乘船游莱茵河,因看到岸边楼上眺望的老妇和少女,产生联想和想象,由此写成阿霞;巴金由桌上一本野草,联想到四十年前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写作了秋夜。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今文坛才思横溢的巨匠,只不过是善于联想与想象罢了,没有联想与想象,就没有艺术灵感,也就没有作家作品。

本站推荐:神级龙卫美女总裁爱上小保安:绝世高手都市之最强狂兵重生之妖孽人生怪医圣手叶皓轩重生之都市仙尊超级保安在都市神魂丹帝我老婆是冰山女总裁霸道帝少请节制

公文写作知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龙门小说网只为原作者admin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admin并收藏公文写作知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