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小娘子_分卷阅读_44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军户小娘子最新章节!
李氏他们搬去新家时,芸娘曾经去过一次,当时既忙乱又仓促,所以也没有仔细打量过他们的新家。后来,遵守着宋思年婚前不能见面的嘱咐,芸娘更是一次也没有去过。昨晚听许安慧说得夸张,芸娘心生好奇和向往之余,又有些埋怨萧靖北太过于铺张浪费。
她知道,这次王防守虽然奖励了萧靖北一些银两,可也不能随意花费。前些日子萧家送来了聘礼和聘金,除了丰厚的各色聘礼,聘金居然也给了五十两银子,这在张家堡普通军户家里,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
当时,宋芸娘本想用十两采买嫁妆,二十两留下作为私房钱,剩下的二十两留给宋思年。可是宋思年说什么也不肯接受,还激动得老泪纵横,一个劲儿地说自己没有用,他都没有为女儿备下丰盛的嫁妆,哪能要女儿的钱。他又不是卖女儿,怎可收女儿的聘金。
芸娘无奈,只好收回了银子,心中却暗自打定主意,开年后,她便送荀哥儿去靖边城的书塾念书,她来负担荀哥儿的学习、生活等一概费用。想到荀哥儿,芸娘不禁神色一振,挺直了腰背,觉得前途一片光明,生活充满了希望。
许安平上次归来,虽然给宋、许两家带来了不小的波动,但是他带给宋思年的那个关于军户除籍的新规定,却好似在漆黑的小屋上开了一道天窗,让灿烂的阳光照耀到宋家的每一个人,让他们重新开始新的人生规划。
宋思年已经和柳大夫展开了一番长谈,两人一致决定,让荀哥儿牢牢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不再继续学医,而是以念书为主。
柳大夫在张家堡围城之战中更加出名,王远已经免了他的税粮,让他不必受制于成日种田,而是让他全力辅助胡医士,正式重新开始他大夫的生涯。柳大夫虽然不舍聪明好学的荀哥儿,但是为了荀哥儿的前途,他还是忍痛割爱。同时,为了让荀哥儿不记挂自己、安心读书,他还挑选了两个机灵的少年做学徒。
荀哥儿没有了要袭替军职、不能科举的顾虑,为了不辜负宋思年和柳大夫的期望,这些日子以来,他更加发奋,常常通宵达旦地念书。宋思年便有了送他去书塾接受正规学习的念头,唯一的困难就是办完了芸娘的婚事之后,家里的余钱不够多。
宋芸娘自然深知家里的情况,所以决定自己出资让荀哥儿念书。她心想,付了荀哥儿的学资之后,剩下的银子一定要好好谋划用途,决不能像萧靖北一样随意花费在不必要的地方。她暗下决心,过了门之后,务必要将萧靖北大手大脚花钱的毛病给制止掉。
虽然前几天下了雪,但是这两日天气晴好,宋家院子里的积雪早已清除掉,所以院子里可以摆下三桌酒席,正房里还摆着两桌,已经坐了一些街坊邻居和好友,此时正在说说笑笑,热闹非凡。
前来道喜的军户们有的是宋家的近邻好友,有的是曾被柳大夫诊治过的病人,还有的则是冲着萧靖北的总旗身份,想借此机会打好关系。他们送的礼大多并不厚重,有的是几尺布头,有的是几钱银子,主要都是那份心意。
他们大声地祝贺着宋思年和柳大夫,这个说:“宋老弟,你家芸娘有福气啊,虽说耽误了几年,但现在一嫁就是嫁了个总旗。我看这萧总旗年轻有为,以后只怕还有更好的造化呢。”那个道:“柳大夫,你义女和那萧总旗真的是郎才女貌,十分登对呢!”
宋思年和柳大夫两人都穿上了新棉衣,笑容满面地站在院子里招呼客人,一一和他们答着话。柳大夫容光满面,宋思年喜悦之余,却还是有些不舍。转念想到芸娘毕竟嫁得不远,之前萧家搬家时,他也跟着前去看过,那小院比自己的住所的确好上很多。他想到萧靖北已是总旗,凭他的能力,以后只怕还会大有作为,芸娘总算可以苦尽甘来,他便有些欣慰。
厨房里,几个妇人正忙的不可开交。宋思年专门请了几个善厨艺的妇人前来帮忙,他们昨日已经在宋家忙了小半天,准备好了各色菜肴的材料。现在锅上架好了蒸笼,冒着腾腾的热气,里面的菜已经蒸好,随时准备着开席后端上餐桌。
张氏和田氏也在厨房里帮忙。张氏的心情最是复杂。前几日,许安平已经让人带话回来,今年不回来过年。张氏自然清楚许安平不回家的原因,但是,她再心酸,在芸娘成亲之日,也仍是强作笑容过来道喜。毕竟她一直将芸娘视作女儿,从心里疼爱她,此刻便也忍住心酸,笑嘻嘻地去厨房帮忙。
可是许安文却留在家中没有过来,他心里毕竟有着一根刺,一直对宋家人别别扭扭的。在宋芸娘的大喜之日,他想到自己孤零零一人在外的二哥,便越发气闷。
“来啦,来啦,是花轿!花轿来啦!”随着院子里小孩子们激动的欢呼声,隐隐约约听到远处传来欢快喜气的唢呐声和锣鼓声。
坐在屋内的芸娘听到萧靖北居然是用花轿来迎亲,心里又是喜悦又是埋怨。毕竟花轿的费用高,张家堡一般军户人家成亲都是用的牛车。
身旁一个女子羡慕地说:“芸娘,你家萧总旗真有心,居然请了花轿来接你。你这般风风光光地出嫁,真的是羡煞旁人啊。他们萧家这般看重你,你嫁过去后,想必会对你更好。”
许安慧得意地笑着:“那当然。那萧四郎有幸娶到了我们芸娘这样又美貌又能干的女子,还不得全心全意地疼爱。”她一向视芸娘为妹妹,虽然内心深处忍不住为许安平惋惜,但还是真诚地为芸娘欢喜。
芸娘半低着头,只觉得浑身燥热,双颊滚烫,一颗心也扑通扑通跳得厉害。
一会儿工夫,唢呐声和锣鼓声已经近在门口,还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将这一向寂静的小军堡吵得分外热闹。
荀哥儿他们早已关上了院门,一群嘻嘻哈哈地小孩子挤在门口,头叠着头,透过门缝往外看。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年过得好啊!开年后重新开始更新了!仍延续以前的习惯,一周五更或者六更,中间用一两日的时间修文。请亲们继续支持哦!!
☆、萧靖北的迎亲(下)
萧靖北骑着高头大马,身穿威风的总旗官服,头戴官帽,簪花披紅,器宇轩昂地走在前面。他的身后,是白玉宁、张大虎、刘仲卿等一干朋友,一个个高大威猛、气势逼人。
迎亲的队伍里,还有十二名敲锣打鼓、吹着唢呐的乐手,四名壮汉抬着一顶大红花轿走在队伍的中间,走在花轿旁的,是打扮得花枝招展、一身喜气的刘媒婆。
萧家的迎亲队伍一路上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行过来,引得附近的军户们纷纷跟着跑出来看热闹。
来到宋家院门前,看到紧闭的院门,萧靖北还没动作,张大虎已经忍不住圆目一瞪,一边卷袖子一边大步向前,嘴里嚷道:“来来来,萧老弟,让俺老张来为你将这门给捶开。”
一旁的白玉宁和刘仲卿等人忙忍俊不禁地将张大虎拉住,白玉宁更是捉狭道:“大虎兄,使不得,等你以后娶新娘子的时候再去捶门吧!”
萧靖北已经翻身下马,笑着走到院门,伸手轻轻敲了敲门。
隔着一扇门,只听到里面嘻嘻哈哈、叽叽喳喳分外热闹,一会儿,却又安静下来。听到荀哥儿稚嫩又一本正经的声音响起:“萧大哥,你今日来迎娶我姐姐,却也没有那么容易,要先过我这一关才行。”
随后又听到一个声音怂恿着,“荀哥儿,你可是个才子,快出个极难对的对子,难一难他。”
另一个声音道:“对,让他作诗,你们一家都是文人,这个女婿也不能差。”
萧靖北不在意地笑了笑,他虽然热衷于武艺,但是以前毕竟念了那么些年书,在诗文上虽不是很拿手,倒也不是很怕。他一边抬手示意迎亲队伍里的人们安静下来,一边朗声道:“没问题。”
门里门外安静了一会儿,只听荀哥儿清脆的声音响起,“萧大哥,你要我开门,须得回答我三个问题。”
萧靖北笑着点了点头,心想,别说三个,三百个也没问题,嘴上却郑重地回道:“荀哥儿请问。”
“第一个问题,请问我姐姐最喜欢吃的是什么?”此言一出,众人都纷纷笑着摇头,心道,到底是小孩子,只记得吃。
萧靖北却愣住了,军堡贫苦,每日里吃的粗糙,不是馒头就是稀粥,再就是白菜、萝卜加野菜,他哪里知道芸娘最喜欢吃什么,迟疑了会儿,试探着说:“饺子?”
荀哥儿收敛了笑容,“错了。我姐姐最爱吃的菜,是楼外楼的西湖醋鱼,最爱吃的点心,是知味居的玫瑰松子糕。”顿了顿,又问:“第二个问题,我姐姐最爱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
萧靖北又被难住了,他见到的芸娘,每日里不是麻布粗衣,就是青布衫,他挠了挠头,决意赌一赌,答道:“红色的袄裙。”
“又错了。我姐姐最爱的是上穿浅粉或鹅黄的绣花孺衫,下配月华裙,行动时飘飘欲仙,如蟾宫仙子。”当年在江南之时,荀哥儿虽年幼,但记忆中仍记得那时芸娘的模样,此时回忆起来,不觉带了些泪意。
“第三个问题”,荀哥儿继续道:“我姐姐闲暇时最爱干什么?”
萧靖北额上已经冒出了密密的汗,想了想,答道:“她喜欢做面脂。”
一时间,院门内外分外安静,众人见萧靖北连错两次,都希望萧靖北能够答对这最后一个问题。
可最后众人还是失望,只听到荀哥儿叹了一口气,“闲暇时,我姐姐最喜欢与知已好友焚香烹茶,弹琴下棋,做面脂只不过是为了生计而已。”
萧靖北呆呆站在门外,难堪之余,眼中蒙上了一层雾气,他已经有些明白荀哥儿的用意,却忘了言语,只能无声地站在那里。
他身后的张大虎等人见萧靖北一个问题都没有答对,不禁又好气又好笑,看着紧闭的院门,又有些着急。只有那白玉宁似若有所思,微微点着头,面容上浮现出几分了然和赞许的笑容。
突然,门一下子打开了,瘦小的荀哥儿站在门口,小小的脸上露出与他年龄不相符的凝重表情。他看着萧靖北淡笑着说:“萧大哥,我今日问你三个问题,绝不是为难与你,而是想让你知道,我姐姐以前也曾是富贵人家娇养的女儿。在这张家堡的五年,她为了爹爹和我,受尽了磨难,吃尽了苦头,从未吃过一餐好饭,穿过一件好衣,更别提闲暇放松玩乐。今日,萧大哥迎娶了姐姐,我只期盼萧大哥以后能善待我姐姐,让她过上真正舒心的日子。”
萧靖北定定看着荀哥儿,眼中泪光闪烁,重重点了点头。院子里,宋思年已经眼流满面,柳大夫、张氏、田氏等人也都抹着眼泪。厢房里,芸娘坐在床上,更是捂住嘴泣不成声。一旁的许安慧急得直冒汗,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劝着芸娘,“我的小姑奶奶,今日大喜的日子,你哭个什么呀?”
秋杏也劝道:“是呀,好不容易装扮好了,这下可好,妆都给哭花了。待会儿,萧总旗娶回去,掀开盖头一看,得了,取了个大花脸回来了。”芸娘啐了她一口,又忍不住想笑。
院门打开后,萧靖北带来的一帮人一拥而入,越发显得小小的院子分外拥挤。人群里,刘媒婆的声音脆亮而高昂,“宋老爹,快让你家宋娘子快些出来吧,可别耽误了拜堂的吉时了啊!”
厢房里,许安慧和秋杏等人正手忙脚乱地为芸娘重新整理妆容。方才她已经哭花了脸,现在没有时间重新装扮,便只能略略补些粉。好在芸娘天生丽质,稍稍一打扮,便已是娇美的不可方物。
打扮完毕后,许安慧为芸娘带上了红色的盖头,和秋杏一左一右扶着她出了房门。
院子里,萧靖北刚刚又接受了宋思年的一番训诫,此时,见芸娘步出了房门,不禁屏住了呼吸。他已经有好几日未见到芸娘,此刻见她身着精美的大红嫁衣,俏然挺立在自己面前,雍容华贵,娇艳美丽,可惜一张红盖头遮住了她的面容,却越发显得神秘。他傻傻地看着芸娘,不觉有些呆住。
柳大夫在一旁咳嗽了几声,一旁得刘媒婆等人已经回过神来,忙让许安慧扶着芸娘走过来。芸娘和萧靖北一起跪拜了宋思年和柳大夫,又去亡母的牌位前跪拜了一番。跪拜父母的时候,芸娘又忍不住哭了一场,也惹得宋思年频频垂泪。
最后,柳大夫劝慰道:“宋老弟,萧家的新居离这儿也就不到一千步的距离,你平时散个步就去了,哪有那么舍不得?”宋思年虽然点头称是,但心想着,芸娘出嫁后,毕竟就成了萧家妇,做人媳妇总归是没有做女儿家舒适。他看着眼前的一对璧人,有欣慰,更多的却还是不舍。
宋芸娘最后拜别了院子里的众位亲朋好友,便要随萧靖北一起出门了。
按照习俗,新娘应由娘家哥哥背上花轿。芸娘没有哥哥,只有荀哥儿一个弟弟。荀哥儿虽然瘦小,却坚持要背着姐姐上轿,宋思年他们劝说无果,只好应允了他。
芸娘虽然纤瘦,但此时毕竟正值寒冬,她的嫁衣里面穿上了棉袄,伏在瘦小的荀哥儿身上,荀哥儿便有些吃重。
走到门槛时,荀哥儿不小心腿一软,身子一下子收不住便往下一沉。一直紧张地伏在他背上的芸娘大吃一惊,紧紧的抓住了荀哥儿的肩。
荀哥儿的身子晃了两下便稳住了,透过红盖头,芸娘看到一旁伸过来一双手,已经紧紧扶住了荀哥儿。
“小心!”声音有些粗噶,却是已经处于变声期的许安文。他这些日子一直气着芸娘、躲着芸娘,此刻到底还是忍不住,出来观看芸娘的婚事。
芸娘心中又酸又软,微微侧头,轻声道:“三郎,谢谢你。”
那双手僵硬了一会儿,随即又放松,仍是紧紧地扶住荀哥儿,托着他一起背着芸娘慢慢向停在院门外的花轿走去。芸娘听到许安文有些生硬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芸姐姐,你选择了这个人,务必要过得好好的。否则,我饶不了他,也不会原谅你。”
芸娘心中涌上一股软意,还未开口,却听得一旁响起了萧靖北的声音,稳重而坚定,“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待芸娘,她日后若受了半点苦,你们唯我是问。”
说话间,荀哥儿背着芸娘来到花轿前,扶着她上了花轿。芸娘坐进了花轿,她不舍的拉住荀哥儿的手,重重地捏了捏。
荀哥儿自然知道芸娘心中所忧所想,他沉声道:“姐姐,你放心,爹爹和家里的一切都有我,我现在已经长大了。你只管安安心心地嫁给萧大哥,不要老是记挂着家里。”
一番话毕,一旁得刘媒婆笑道:“哟,还真是个懂事的小大人。只不过,你还叫什么萧大哥,还不改口叫姐夫。”
荀哥儿小脸一红,看着笑眯眯地站在一旁的萧靖北,低声道:“姐……姐夫,你……务必要善待我姐姐。”
萧靖北拍了拍他的肩,“你放心,我视你姐姐比我的性命都要重要,我一定会好好待她。”
坐在花轿中的宋芸娘只觉得心中涌出阵阵暖意,又为荀哥儿的懂事欣慰不已。正待开口再嘱咐荀哥儿几句,突然只觉得眼前一暗,花轿的门帘已经放了下来,随后,身子一轻,花轿已经抬了起来。
萧靖北再次拜别了站在门口的宋思年等人,翻身上马,张大虎等人也纷纷跟在他身后。
一时间,锣鼓声、唢呐声响起,宋芸娘坐在晃晃悠悠的花轿里,随着迎亲的队伍一起,向着上西村的萧家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宋芸娘的新婚(上)
萧家所在的上西村和宋家所在的上东村都在张家堡的北端,出了上西村的长巷,穿过南北大街,就进入了上东村的长巷。
虽然两家隔得近,但是萧靖北遵循着接亲不走回头路的习俗,接了芸娘离开宋家后,便继续往东走,走到东城墙尽头后方才由另一条小巷折返。穿过南北大街后,也不再走来时经过那条小巷,而是从相邻的另一条小巷走到西城墙尽头再折返到萧家所在的小巷。
因此,萧靖北的接亲队伍贯穿了四条小巷,震动了大半个张家堡,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十二个乐手敲锣的敲锣,打鼓的打鼓,吹唢呐的吹唢呐,张大虎等人还一路上放着鞭炮,将寂静的张家堡彻底掀动了起来。
许多军户人家纷纷跑到院子门口观看,看到颇有阵势的接亲队伍,特别是那一顶四人抬的花轿,都议论纷纷,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毕竟用花轿接亲在张家堡并不多见,除了少数官员,就只有为数不多的富户。众人站在门口,对着接亲队伍指指点点,还有一群小孩子便干脆追在后面跑着跳着,撒下欢声笑语一片。
宋芸娘坐在摇摇晃晃的花轿里,心中有欣喜,有期盼,更多的却是紧张难安。虽说萧家近在咫尺,和萧家人也十分熟稔,但毕竟是嫁为人妇,对以后全然陌生的日子始终有着未知的惶恐。耳边的锣鼓唢呐声不绝,鞭炮声也响个不停,巷子两旁人们的嬉笑声和谈论声也听得清清楚楚,芸娘便有些埋怨萧靖北太过于招摇和铺张。
骑着高头大马行在前面的萧靖北却恰恰觉得这场婚事办得简陋寒酸,他扭头看了看身后那顶寒酸的小花轿,眼中闪过深深的愧疚之色。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骑在高头大马上迎娶新娘。那一次的婚事,是京城两大豪门的联姻,极其盛大隆重。他还记得那时,作为荣国公府唯一嫡女的孟娇懿,她陪嫁的十里红妆看花了多少京城人的眼,繁华的街道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带着掩饰不住的艳羡。他当时骑在马上,心中除了有着完成家族任务的轻松,也仍是有着好奇和期盼。
他当时并非对婚姻生活没有向往,每一个青春少年,都希望能娶到一红颜知己,交心谈心,吐露心事,纾解烦恼,过上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日子。
可是,婚后一段日子的相处,他却发现孟娇懿和自己有着天然的隔阂,两人似乎在交流上有着困难,她的想法总是太过于复杂,自己随意的一句话,她总能理解成其它更深的意思。她出身于环境复杂的深宅大院,习惯性地将真实的自己藏在那张永远波澜不惊的面容之下,始终维持着雍容华贵、端庄优雅的仪容,也习惯性地琢磨着别人的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句话,查寻其中的深意,谋划应付之道。
日子久了,萧靖北除了简单的家庭琐事,便不再和她有更深的交谈。他本就心烦沉闷的家庭气氛,更不愿对着一个心机深沉的妻子,便干脆成日在外,与一帮公子哥儿们巡游狩猎,饮酒作乐。
想不到来到张家堡后,在他人生的最低谷,最万念俱灰的时候,居然会遇到能和他交心的姑娘。在芸娘面前,他似乎可以完全放松自己。同时,本有些意志消沉的他,也被坚韧的芸娘吸引和感染着,激起了自己直面艰难生活的斗志和信心。
萧靖北骑着马,走在狭长的小巷里,两旁是低矮破旧的小院,围观的是衣衫褴褛的军户,宋芸娘的嫁妆也只有简单的几抬,但萧靖北的心情却远胜于当年走在繁华的京城大街上。那时,他更多的是彷徨和紧张,现在,却是得偿心愿的喜悦和激动。
敲敲打打的接亲队伍已经来到了萧家小院。院门口,早有人在翘首以盼,此刻立即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宋芸娘只觉得听了一路的鞭炮声,此时这一串鞭炮,更是响得厉害,不禁令人震耳欲聋,再加上一路的颠簸,便越发有些头昏脑涨。
昏昏沉沉间,却发现花轿已经停了下来,门帘外,已经响起了刘媒婆高昂响亮的声音,“新郎官踢轿门啦!”
在经历了踢轿门、跨火盆、跨马鞍等全套仪式后,宋芸娘好似过五关、斩六将般突破重重关卡,终于被搀扶着进了正房。正房里,李氏坐在正中的太师椅上,眼中含泪,望着这一对璧人,心情激动不已。
萧靖北请了千户严炳和自己的上司余百户二人做傧相。他二人虽然做这样的事情,也是和芸娘一样,是新姑娘上花轿头一回,但此刻也做得有模有样,一本正经地主持着芸娘和萧靖北拜堂。
萧家的院子宽敞,摆下了六桌酒席,前来道喜的都是萧靖北军中的朋友,俱都是些粗人,此刻便站在门口闹哄哄地笑着。有的干脆粗着嗓子大喊着:“萧总旗,快点儿拜了堂好进洞房啊!”惹得一众粗野汉子哄堂大笑。
严炳瞪了他们一眼,制止了他们的喧哗,继续一本正经地主持拜堂。
李氏他们搬去新家时,芸娘曾经去过一次,当时既忙乱又仓促,所以也没有仔细打量过他们的新家。后来,遵守着宋思年婚前不能见面的嘱咐,芸娘更是一次也没有去过。昨晚听许安慧说得夸张,芸娘心生好奇和向往之余,又有些埋怨萧靖北太过于铺张浪费。
她知道,这次王防守虽然奖励了萧靖北一些银两,可也不能随意花费。前些日子萧家送来了聘礼和聘金,除了丰厚的各色聘礼,聘金居然也给了五十两银子,这在张家堡普通军户家里,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
当时,宋芸娘本想用十两采买嫁妆,二十两留下作为私房钱,剩下的二十两留给宋思年。可是宋思年说什么也不肯接受,还激动得老泪纵横,一个劲儿地说自己没有用,他都没有为女儿备下丰盛的嫁妆,哪能要女儿的钱。他又不是卖女儿,怎可收女儿的聘金。
芸娘无奈,只好收回了银子,心中却暗自打定主意,开年后,她便送荀哥儿去靖边城的书塾念书,她来负担荀哥儿的学习、生活等一概费用。想到荀哥儿,芸娘不禁神色一振,挺直了腰背,觉得前途一片光明,生活充满了希望。
许安平上次归来,虽然给宋、许两家带来了不小的波动,但是他带给宋思年的那个关于军户除籍的新规定,却好似在漆黑的小屋上开了一道天窗,让灿烂的阳光照耀到宋家的每一个人,让他们重新开始新的人生规划。
宋思年已经和柳大夫展开了一番长谈,两人一致决定,让荀哥儿牢牢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不再继续学医,而是以念书为主。
柳大夫在张家堡围城之战中更加出名,王远已经免了他的税粮,让他不必受制于成日种田,而是让他全力辅助胡医士,正式重新开始他大夫的生涯。柳大夫虽然不舍聪明好学的荀哥儿,但是为了荀哥儿的前途,他还是忍痛割爱。同时,为了让荀哥儿不记挂自己、安心读书,他还挑选了两个机灵的少年做学徒。
荀哥儿没有了要袭替军职、不能科举的顾虑,为了不辜负宋思年和柳大夫的期望,这些日子以来,他更加发奋,常常通宵达旦地念书。宋思年便有了送他去书塾接受正规学习的念头,唯一的困难就是办完了芸娘的婚事之后,家里的余钱不够多。
宋芸娘自然深知家里的情况,所以决定自己出资让荀哥儿念书。她心想,付了荀哥儿的学资之后,剩下的银子一定要好好谋划用途,决不能像萧靖北一样随意花费在不必要的地方。她暗下决心,过了门之后,务必要将萧靖北大手大脚花钱的毛病给制止掉。
虽然前几天下了雪,但是这两日天气晴好,宋家院子里的积雪早已清除掉,所以院子里可以摆下三桌酒席,正房里还摆着两桌,已经坐了一些街坊邻居和好友,此时正在说说笑笑,热闹非凡。
前来道喜的军户们有的是宋家的近邻好友,有的是曾被柳大夫诊治过的病人,还有的则是冲着萧靖北的总旗身份,想借此机会打好关系。他们送的礼大多并不厚重,有的是几尺布头,有的是几钱银子,主要都是那份心意。
他们大声地祝贺着宋思年和柳大夫,这个说:“宋老弟,你家芸娘有福气啊,虽说耽误了几年,但现在一嫁就是嫁了个总旗。我看这萧总旗年轻有为,以后只怕还有更好的造化呢。”那个道:“柳大夫,你义女和那萧总旗真的是郎才女貌,十分登对呢!”
宋思年和柳大夫两人都穿上了新棉衣,笑容满面地站在院子里招呼客人,一一和他们答着话。柳大夫容光满面,宋思年喜悦之余,却还是有些不舍。转念想到芸娘毕竟嫁得不远,之前萧家搬家时,他也跟着前去看过,那小院比自己的住所的确好上很多。他想到萧靖北已是总旗,凭他的能力,以后只怕还会大有作为,芸娘总算可以苦尽甘来,他便有些欣慰。
厨房里,几个妇人正忙的不可开交。宋思年专门请了几个善厨艺的妇人前来帮忙,他们昨日已经在宋家忙了小半天,准备好了各色菜肴的材料。现在锅上架好了蒸笼,冒着腾腾的热气,里面的菜已经蒸好,随时准备着开席后端上餐桌。
张氏和田氏也在厨房里帮忙。张氏的心情最是复杂。前几日,许安平已经让人带话回来,今年不回来过年。张氏自然清楚许安平不回家的原因,但是,她再心酸,在芸娘成亲之日,也仍是强作笑容过来道喜。毕竟她一直将芸娘视作女儿,从心里疼爱她,此刻便也忍住心酸,笑嘻嘻地去厨房帮忙。
可是许安文却留在家中没有过来,他心里毕竟有着一根刺,一直对宋家人别别扭扭的。在宋芸娘的大喜之日,他想到自己孤零零一人在外的二哥,便越发气闷。
“来啦,来啦,是花轿!花轿来啦!”随着院子里小孩子们激动的欢呼声,隐隐约约听到远处传来欢快喜气的唢呐声和锣鼓声。
坐在屋内的芸娘听到萧靖北居然是用花轿来迎亲,心里又是喜悦又是埋怨。毕竟花轿的费用高,张家堡一般军户人家成亲都是用的牛车。
身旁一个女子羡慕地说:“芸娘,你家萧总旗真有心,居然请了花轿来接你。你这般风风光光地出嫁,真的是羡煞旁人啊。他们萧家这般看重你,你嫁过去后,想必会对你更好。”
许安慧得意地笑着:“那当然。那萧四郎有幸娶到了我们芸娘这样又美貌又能干的女子,还不得全心全意地疼爱。”她一向视芸娘为妹妹,虽然内心深处忍不住为许安平惋惜,但还是真诚地为芸娘欢喜。
芸娘半低着头,只觉得浑身燥热,双颊滚烫,一颗心也扑通扑通跳得厉害。
一会儿工夫,唢呐声和锣鼓声已经近在门口,还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将这一向寂静的小军堡吵得分外热闹。
荀哥儿他们早已关上了院门,一群嘻嘻哈哈地小孩子挤在门口,头叠着头,透过门缝往外看。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年过得好啊!开年后重新开始更新了!仍延续以前的习惯,一周五更或者六更,中间用一两日的时间修文。请亲们继续支持哦!!
☆、萧靖北的迎亲(下)
萧靖北骑着高头大马,身穿威风的总旗官服,头戴官帽,簪花披紅,器宇轩昂地走在前面。他的身后,是白玉宁、张大虎、刘仲卿等一干朋友,一个个高大威猛、气势逼人。
迎亲的队伍里,还有十二名敲锣打鼓、吹着唢呐的乐手,四名壮汉抬着一顶大红花轿走在队伍的中间,走在花轿旁的,是打扮得花枝招展、一身喜气的刘媒婆。
萧家的迎亲队伍一路上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行过来,引得附近的军户们纷纷跟着跑出来看热闹。
来到宋家院门前,看到紧闭的院门,萧靖北还没动作,张大虎已经忍不住圆目一瞪,一边卷袖子一边大步向前,嘴里嚷道:“来来来,萧老弟,让俺老张来为你将这门给捶开。”
一旁的白玉宁和刘仲卿等人忙忍俊不禁地将张大虎拉住,白玉宁更是捉狭道:“大虎兄,使不得,等你以后娶新娘子的时候再去捶门吧!”
萧靖北已经翻身下马,笑着走到院门,伸手轻轻敲了敲门。
隔着一扇门,只听到里面嘻嘻哈哈、叽叽喳喳分外热闹,一会儿,却又安静下来。听到荀哥儿稚嫩又一本正经的声音响起:“萧大哥,你今日来迎娶我姐姐,却也没有那么容易,要先过我这一关才行。”
随后又听到一个声音怂恿着,“荀哥儿,你可是个才子,快出个极难对的对子,难一难他。”
另一个声音道:“对,让他作诗,你们一家都是文人,这个女婿也不能差。”
萧靖北不在意地笑了笑,他虽然热衷于武艺,但是以前毕竟念了那么些年书,在诗文上虽不是很拿手,倒也不是很怕。他一边抬手示意迎亲队伍里的人们安静下来,一边朗声道:“没问题。”
门里门外安静了一会儿,只听荀哥儿清脆的声音响起,“萧大哥,你要我开门,须得回答我三个问题。”
萧靖北笑着点了点头,心想,别说三个,三百个也没问题,嘴上却郑重地回道:“荀哥儿请问。”
“第一个问题,请问我姐姐最喜欢吃的是什么?”此言一出,众人都纷纷笑着摇头,心道,到底是小孩子,只记得吃。
萧靖北却愣住了,军堡贫苦,每日里吃的粗糙,不是馒头就是稀粥,再就是白菜、萝卜加野菜,他哪里知道芸娘最喜欢吃什么,迟疑了会儿,试探着说:“饺子?”
荀哥儿收敛了笑容,“错了。我姐姐最爱吃的菜,是楼外楼的西湖醋鱼,最爱吃的点心,是知味居的玫瑰松子糕。”顿了顿,又问:“第二个问题,我姐姐最爱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
萧靖北又被难住了,他见到的芸娘,每日里不是麻布粗衣,就是青布衫,他挠了挠头,决意赌一赌,答道:“红色的袄裙。”
“又错了。我姐姐最爱的是上穿浅粉或鹅黄的绣花孺衫,下配月华裙,行动时飘飘欲仙,如蟾宫仙子。”当年在江南之时,荀哥儿虽年幼,但记忆中仍记得那时芸娘的模样,此时回忆起来,不觉带了些泪意。
“第三个问题”,荀哥儿继续道:“我姐姐闲暇时最爱干什么?”
萧靖北额上已经冒出了密密的汗,想了想,答道:“她喜欢做面脂。”
一时间,院门内外分外安静,众人见萧靖北连错两次,都希望萧靖北能够答对这最后一个问题。
可最后众人还是失望,只听到荀哥儿叹了一口气,“闲暇时,我姐姐最喜欢与知已好友焚香烹茶,弹琴下棋,做面脂只不过是为了生计而已。”
萧靖北呆呆站在门外,难堪之余,眼中蒙上了一层雾气,他已经有些明白荀哥儿的用意,却忘了言语,只能无声地站在那里。
他身后的张大虎等人见萧靖北一个问题都没有答对,不禁又好气又好笑,看着紧闭的院门,又有些着急。只有那白玉宁似若有所思,微微点着头,面容上浮现出几分了然和赞许的笑容。
突然,门一下子打开了,瘦小的荀哥儿站在门口,小小的脸上露出与他年龄不相符的凝重表情。他看着萧靖北淡笑着说:“萧大哥,我今日问你三个问题,绝不是为难与你,而是想让你知道,我姐姐以前也曾是富贵人家娇养的女儿。在这张家堡的五年,她为了爹爹和我,受尽了磨难,吃尽了苦头,从未吃过一餐好饭,穿过一件好衣,更别提闲暇放松玩乐。今日,萧大哥迎娶了姐姐,我只期盼萧大哥以后能善待我姐姐,让她过上真正舒心的日子。”
萧靖北定定看着荀哥儿,眼中泪光闪烁,重重点了点头。院子里,宋思年已经眼流满面,柳大夫、张氏、田氏等人也都抹着眼泪。厢房里,芸娘坐在床上,更是捂住嘴泣不成声。一旁的许安慧急得直冒汗,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劝着芸娘,“我的小姑奶奶,今日大喜的日子,你哭个什么呀?”
秋杏也劝道:“是呀,好不容易装扮好了,这下可好,妆都给哭花了。待会儿,萧总旗娶回去,掀开盖头一看,得了,取了个大花脸回来了。”芸娘啐了她一口,又忍不住想笑。
院门打开后,萧靖北带来的一帮人一拥而入,越发显得小小的院子分外拥挤。人群里,刘媒婆的声音脆亮而高昂,“宋老爹,快让你家宋娘子快些出来吧,可别耽误了拜堂的吉时了啊!”
厢房里,许安慧和秋杏等人正手忙脚乱地为芸娘重新整理妆容。方才她已经哭花了脸,现在没有时间重新装扮,便只能略略补些粉。好在芸娘天生丽质,稍稍一打扮,便已是娇美的不可方物。
打扮完毕后,许安慧为芸娘带上了红色的盖头,和秋杏一左一右扶着她出了房门。
院子里,萧靖北刚刚又接受了宋思年的一番训诫,此时,见芸娘步出了房门,不禁屏住了呼吸。他已经有好几日未见到芸娘,此刻见她身着精美的大红嫁衣,俏然挺立在自己面前,雍容华贵,娇艳美丽,可惜一张红盖头遮住了她的面容,却越发显得神秘。他傻傻地看着芸娘,不觉有些呆住。
柳大夫在一旁咳嗽了几声,一旁得刘媒婆等人已经回过神来,忙让许安慧扶着芸娘走过来。芸娘和萧靖北一起跪拜了宋思年和柳大夫,又去亡母的牌位前跪拜了一番。跪拜父母的时候,芸娘又忍不住哭了一场,也惹得宋思年频频垂泪。
最后,柳大夫劝慰道:“宋老弟,萧家的新居离这儿也就不到一千步的距离,你平时散个步就去了,哪有那么舍不得?”宋思年虽然点头称是,但心想着,芸娘出嫁后,毕竟就成了萧家妇,做人媳妇总归是没有做女儿家舒适。他看着眼前的一对璧人,有欣慰,更多的却还是不舍。
宋芸娘最后拜别了院子里的众位亲朋好友,便要随萧靖北一起出门了。
按照习俗,新娘应由娘家哥哥背上花轿。芸娘没有哥哥,只有荀哥儿一个弟弟。荀哥儿虽然瘦小,却坚持要背着姐姐上轿,宋思年他们劝说无果,只好应允了他。
芸娘虽然纤瘦,但此时毕竟正值寒冬,她的嫁衣里面穿上了棉袄,伏在瘦小的荀哥儿身上,荀哥儿便有些吃重。
走到门槛时,荀哥儿不小心腿一软,身子一下子收不住便往下一沉。一直紧张地伏在他背上的芸娘大吃一惊,紧紧的抓住了荀哥儿的肩。
荀哥儿的身子晃了两下便稳住了,透过红盖头,芸娘看到一旁伸过来一双手,已经紧紧扶住了荀哥儿。
“小心!”声音有些粗噶,却是已经处于变声期的许安文。他这些日子一直气着芸娘、躲着芸娘,此刻到底还是忍不住,出来观看芸娘的婚事。
芸娘心中又酸又软,微微侧头,轻声道:“三郎,谢谢你。”
那双手僵硬了一会儿,随即又放松,仍是紧紧地扶住荀哥儿,托着他一起背着芸娘慢慢向停在院门外的花轿走去。芸娘听到许安文有些生硬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芸姐姐,你选择了这个人,务必要过得好好的。否则,我饶不了他,也不会原谅你。”
芸娘心中涌上一股软意,还未开口,却听得一旁响起了萧靖北的声音,稳重而坚定,“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待芸娘,她日后若受了半点苦,你们唯我是问。”
说话间,荀哥儿背着芸娘来到花轿前,扶着她上了花轿。芸娘坐进了花轿,她不舍的拉住荀哥儿的手,重重地捏了捏。
荀哥儿自然知道芸娘心中所忧所想,他沉声道:“姐姐,你放心,爹爹和家里的一切都有我,我现在已经长大了。你只管安安心心地嫁给萧大哥,不要老是记挂着家里。”
一番话毕,一旁得刘媒婆笑道:“哟,还真是个懂事的小大人。只不过,你还叫什么萧大哥,还不改口叫姐夫。”
荀哥儿小脸一红,看着笑眯眯地站在一旁的萧靖北,低声道:“姐……姐夫,你……务必要善待我姐姐。”
萧靖北拍了拍他的肩,“你放心,我视你姐姐比我的性命都要重要,我一定会好好待她。”
坐在花轿中的宋芸娘只觉得心中涌出阵阵暖意,又为荀哥儿的懂事欣慰不已。正待开口再嘱咐荀哥儿几句,突然只觉得眼前一暗,花轿的门帘已经放了下来,随后,身子一轻,花轿已经抬了起来。
萧靖北再次拜别了站在门口的宋思年等人,翻身上马,张大虎等人也纷纷跟在他身后。
一时间,锣鼓声、唢呐声响起,宋芸娘坐在晃晃悠悠的花轿里,随着迎亲的队伍一起,向着上西村的萧家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宋芸娘的新婚(上)
萧家所在的上西村和宋家所在的上东村都在张家堡的北端,出了上西村的长巷,穿过南北大街,就进入了上东村的长巷。
虽然两家隔得近,但是萧靖北遵循着接亲不走回头路的习俗,接了芸娘离开宋家后,便继续往东走,走到东城墙尽头后方才由另一条小巷折返。穿过南北大街后,也不再走来时经过那条小巷,而是从相邻的另一条小巷走到西城墙尽头再折返到萧家所在的小巷。
因此,萧靖北的接亲队伍贯穿了四条小巷,震动了大半个张家堡,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十二个乐手敲锣的敲锣,打鼓的打鼓,吹唢呐的吹唢呐,张大虎等人还一路上放着鞭炮,将寂静的张家堡彻底掀动了起来。
许多军户人家纷纷跑到院子门口观看,看到颇有阵势的接亲队伍,特别是那一顶四人抬的花轿,都议论纷纷,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毕竟用花轿接亲在张家堡并不多见,除了少数官员,就只有为数不多的富户。众人站在门口,对着接亲队伍指指点点,还有一群小孩子便干脆追在后面跑着跳着,撒下欢声笑语一片。
宋芸娘坐在摇摇晃晃的花轿里,心中有欣喜,有期盼,更多的却是紧张难安。虽说萧家近在咫尺,和萧家人也十分熟稔,但毕竟是嫁为人妇,对以后全然陌生的日子始终有着未知的惶恐。耳边的锣鼓唢呐声不绝,鞭炮声也响个不停,巷子两旁人们的嬉笑声和谈论声也听得清清楚楚,芸娘便有些埋怨萧靖北太过于招摇和铺张。
骑着高头大马行在前面的萧靖北却恰恰觉得这场婚事办得简陋寒酸,他扭头看了看身后那顶寒酸的小花轿,眼中闪过深深的愧疚之色。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骑在高头大马上迎娶新娘。那一次的婚事,是京城两大豪门的联姻,极其盛大隆重。他还记得那时,作为荣国公府唯一嫡女的孟娇懿,她陪嫁的十里红妆看花了多少京城人的眼,繁华的街道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带着掩饰不住的艳羡。他当时骑在马上,心中除了有着完成家族任务的轻松,也仍是有着好奇和期盼。
他当时并非对婚姻生活没有向往,每一个青春少年,都希望能娶到一红颜知己,交心谈心,吐露心事,纾解烦恼,过上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日子。
可是,婚后一段日子的相处,他却发现孟娇懿和自己有着天然的隔阂,两人似乎在交流上有着困难,她的想法总是太过于复杂,自己随意的一句话,她总能理解成其它更深的意思。她出身于环境复杂的深宅大院,习惯性地将真实的自己藏在那张永远波澜不惊的面容之下,始终维持着雍容华贵、端庄优雅的仪容,也习惯性地琢磨着别人的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句话,查寻其中的深意,谋划应付之道。
日子久了,萧靖北除了简单的家庭琐事,便不再和她有更深的交谈。他本就心烦沉闷的家庭气氛,更不愿对着一个心机深沉的妻子,便干脆成日在外,与一帮公子哥儿们巡游狩猎,饮酒作乐。
想不到来到张家堡后,在他人生的最低谷,最万念俱灰的时候,居然会遇到能和他交心的姑娘。在芸娘面前,他似乎可以完全放松自己。同时,本有些意志消沉的他,也被坚韧的芸娘吸引和感染着,激起了自己直面艰难生活的斗志和信心。
萧靖北骑着马,走在狭长的小巷里,两旁是低矮破旧的小院,围观的是衣衫褴褛的军户,宋芸娘的嫁妆也只有简单的几抬,但萧靖北的心情却远胜于当年走在繁华的京城大街上。那时,他更多的是彷徨和紧张,现在,却是得偿心愿的喜悦和激动。
敲敲打打的接亲队伍已经来到了萧家小院。院门口,早有人在翘首以盼,此刻立即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宋芸娘只觉得听了一路的鞭炮声,此时这一串鞭炮,更是响得厉害,不禁令人震耳欲聋,再加上一路的颠簸,便越发有些头昏脑涨。
昏昏沉沉间,却发现花轿已经停了下来,门帘外,已经响起了刘媒婆高昂响亮的声音,“新郎官踢轿门啦!”
在经历了踢轿门、跨火盆、跨马鞍等全套仪式后,宋芸娘好似过五关、斩六将般突破重重关卡,终于被搀扶着进了正房。正房里,李氏坐在正中的太师椅上,眼中含泪,望着这一对璧人,心情激动不已。
萧靖北请了千户严炳和自己的上司余百户二人做傧相。他二人虽然做这样的事情,也是和芸娘一样,是新姑娘上花轿头一回,但此刻也做得有模有样,一本正经地主持着芸娘和萧靖北拜堂。
萧家的院子宽敞,摆下了六桌酒席,前来道喜的都是萧靖北军中的朋友,俱都是些粗人,此刻便站在门口闹哄哄地笑着。有的干脆粗着嗓子大喊着:“萧总旗,快点儿拜了堂好进洞房啊!”惹得一众粗野汉子哄堂大笑。
严炳瞪了他们一眼,制止了他们的喧哗,继续一本正经地主持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