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小说网 > 吴三桂发迹史(出书版) > 吴三桂发迹史(出书版)_分卷阅读_211
吴三桂发迹史(出书版)_分卷阅读_211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吴三桂发迹史(出书版)最新章节!
那人说:“正是!不过现在却有名有姓了!”
吴三桂一愣,问:“请教先生大名?”
那人说:“汪士荣。”
吴三桂在心中将汪士荣三字陌念了一遍。与此同时,他联想起另一个有趣的问题。当年他与那老者相聚于锦州城外之时,他曾问那书童叫什么名字,小书童说姓名乃身外之物,何必记在心上。如今,他却特意提醒自己说他已有名字!这是为何?是生活的磨练使他不得不看重名字?还是他现在才有名字?
吴三桂又想到了那老人,问:“你师傅呢?”
汪士荣说:“家师已仙逝多年了!”
吴三桂便唏嘘起来。汪士荣神态自然地陪坐着。吴三桂突然记起与那老人的相约,心中一动,难道现在正是老人所说的大势已成之时么?他的心中充满了莫名其妙的激情,激动地问:“先生可是来助我成大事的?”
汪士荣说:“正是!”
吴三桂问:“先生认为此时正是大势已成之时么?”
汪士荣说:“不是!”
吴三桂问:“那先生怎么此时出现了呢?”言下之意,按他与那老者相约,必须等到大势将成之时才来。所以,吴三桂有此一问。
汪士荣说:“若不来,恐大势难成!”
吴三桂惊诧地问:“先生何出此言?”
汪士荣说:“汪某绝非在耸人听闻!”
吴三桂平静下来,诚恳地问:“先生能否详细告知?”
汪士荣转动着手中的茶杯说:“有人说,水满则溢。其实,此话有失偏颇,对于一杯满水来说,如果不动杯子,水是不会溢出来的。”
吴三桂觉得汪士荣的话说得挺玄乎,不知是何意,但他只得认真地听,因为他知道正题在后面。
果然,汪士荣将手中之杯慢慢倾斜,让水从杯口低处流出来,然后说:“当今之势,本已有如此杯,茶杯已倾,茶水外泻。然而,平西王却在暗暗地将茶杯扶正,不使杯子继续倾斜,阻止了大势的形成!”
吴三桂急切地说:“先生何出此言?”
汪士荣说:“清兵入关之初,本呈清强明弱之势。那时,汉族民众虽有反清复明之念,但由于多数人已对大明失望而未成大势。之后,由于清兵对汉人推行愚民之策,令汉人剃头,尊满人为贵族,本已激起汉人之愤慨,但终究稍纵即逝了。”
吴三桂觉得汪士荣分析得有理,又问:“如今之势呢?”
汪士荣说:“如今之势,君权微弱,奸臣当道,朝廷昏庸,政府腐败,势利小人无忌,贪官污吏横行!苛捐杂税繁多,民众生活无靠,天下之民众均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若有人振臂一呼,拥护者必众!”
吴三桂觉得汪士荣此论有言过其实之处,便问:“民众当真在等待振臂一呼么?纵观历史,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时,并非就是起兵造反之机。我认为,其关键之处不在于民众之生活状态,而在于民众是否对当权者失去信心。如今之民众对清廷失去信心了么?”
汪士荣说:“平西王之论固然有理,但却有失偏颇。汪某刚才之论只是针对当局者而言。当局者将民众推入水深火热之中,而无人将他们救出的话,大势仍然难成。”
吴三桂说:“吴三桂不知其中之玄妙,望先生明言。”
汪士荣说:“这就好比水满杯倾,茶水外溢,若任其自然,茶水虽多,却不能成势,只是朝着四方流去。若能挖渠掘沟,将茶水引之,久而久之,外溢之茶水必能成势!”
吴三桂渐渐明白了汪士荣话中之意,便问:“难道吴某不是这样做的么?”
汪士荣说:“恕我直言,平西王适得其反。正如我先前所言,杯子已倾,平西王却在慢慢将其扶正!”
吴三桂又不解了,问:“我又怎么是在扶正杯子呢?”
汪士荣说:“清廷之施政,重于满人而轻于汉人,而天下之汉人多于满人。所以,天下之众,拥满者日寡,思明者日众。然而,平西王却也如满人一般,虐待于民众,拒民众于千里之外,不因势利导而成大势,岂不是在扶正茶杯么?”
吴三桂听到此处,恍然大悟,执汪士荣之手说:“谢先生良言!”
汪士荣说:“平西王不用客气!”
吴三桂说:“先生先去休息!我们改日再谈。”
汪士荣微笑着点点头。
三、汪士荣纵论吴三桂的势坎所在
汪士荣随小六去了,吴三桂独坐于客厅之中思索起来。
吴三桂在认真考虑着汪士荣的话的可信程度。按理说,他是那老者之高徒,而那老者是自己舅父祖大寿之幕僚,他不可能千里迢迢地赶来骗自己!但是,他所说令人难以信服,是否有实用价值,也尚未可知!然而,汪士荣如果是真才实学之辈,自己可算得上如虎添翼了。
想到此处,吴三桂觉得不管如何,自己都得进一步试探一下,若汪士荣真有才学,便委以重用。吴三桂打算当夜与汪士荣秉烛长谈。
当夜,吴三桂让人在庭院之中摆酒置食。
等汪士荣在自己对面坐定之后,吴三桂亲自为汪士荣斟酒,并说:“先生不负前约,远道而来,令吴三桂敬仰,故置酒相待先生,以表情意。”
汪士荣笑道:“其实有清风明月相伴,有人生知己相谈便足矣!何需以酒促兴?”
吴三桂先是一怔,继而大笑:“先生之论甚合吾心!”
于是,两人均大笑起来。
吴三桂说:“本王想请教先生几个问题,不知先生肯赐教否?”
汪士荣说:“汪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吴三桂赞声好,便说:“依先生之意,本王如何才能成其大事?”
汪士荣说:“凡成大事者,必然顺乎天意,得乎民心,有大势相助,才可能成之。依汪某观来,平西王如今之局,其坎在势!”
吴三桂问:“何为势?”
汪士荣说:“所谓势,看起来非常简单,说起来非常复杂!譬如说,一人为单,二人为双,三人称众,已有小势,万民方成大势,这可称之为人势;又譬如说,滴水下落,其势不在落,而在于未落,这叫力势;又譬如说:国之将成,君之将立,其势不在成与立,而在于未成与未立,这叫国势。除此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势。”
吴三桂点点头说:“听君之言,茅塞顿开!”然后语气一转,又问,“势对人的成败很重要么?”
那人说:“正是!不过现在却有名有姓了!”
吴三桂一愣,问:“请教先生大名?”
那人说:“汪士荣。”
吴三桂在心中将汪士荣三字陌念了一遍。与此同时,他联想起另一个有趣的问题。当年他与那老者相聚于锦州城外之时,他曾问那书童叫什么名字,小书童说姓名乃身外之物,何必记在心上。如今,他却特意提醒自己说他已有名字!这是为何?是生活的磨练使他不得不看重名字?还是他现在才有名字?
吴三桂又想到了那老人,问:“你师傅呢?”
汪士荣说:“家师已仙逝多年了!”
吴三桂便唏嘘起来。汪士荣神态自然地陪坐着。吴三桂突然记起与那老人的相约,心中一动,难道现在正是老人所说的大势已成之时么?他的心中充满了莫名其妙的激情,激动地问:“先生可是来助我成大事的?”
汪士荣说:“正是!”
吴三桂问:“先生认为此时正是大势已成之时么?”
汪士荣说:“不是!”
吴三桂问:“那先生怎么此时出现了呢?”言下之意,按他与那老者相约,必须等到大势将成之时才来。所以,吴三桂有此一问。
汪士荣说:“若不来,恐大势难成!”
吴三桂惊诧地问:“先生何出此言?”
汪士荣说:“汪某绝非在耸人听闻!”
吴三桂平静下来,诚恳地问:“先生能否详细告知?”
汪士荣转动着手中的茶杯说:“有人说,水满则溢。其实,此话有失偏颇,对于一杯满水来说,如果不动杯子,水是不会溢出来的。”
吴三桂觉得汪士荣的话说得挺玄乎,不知是何意,但他只得认真地听,因为他知道正题在后面。
果然,汪士荣将手中之杯慢慢倾斜,让水从杯口低处流出来,然后说:“当今之势,本已有如此杯,茶杯已倾,茶水外泻。然而,平西王却在暗暗地将茶杯扶正,不使杯子继续倾斜,阻止了大势的形成!”
吴三桂急切地说:“先生何出此言?”
汪士荣说:“清兵入关之初,本呈清强明弱之势。那时,汉族民众虽有反清复明之念,但由于多数人已对大明失望而未成大势。之后,由于清兵对汉人推行愚民之策,令汉人剃头,尊满人为贵族,本已激起汉人之愤慨,但终究稍纵即逝了。”
吴三桂觉得汪士荣分析得有理,又问:“如今之势呢?”
汪士荣说:“如今之势,君权微弱,奸臣当道,朝廷昏庸,政府腐败,势利小人无忌,贪官污吏横行!苛捐杂税繁多,民众生活无靠,天下之民众均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若有人振臂一呼,拥护者必众!”
吴三桂觉得汪士荣此论有言过其实之处,便问:“民众当真在等待振臂一呼么?纵观历史,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时,并非就是起兵造反之机。我认为,其关键之处不在于民众之生活状态,而在于民众是否对当权者失去信心。如今之民众对清廷失去信心了么?”
汪士荣说:“平西王之论固然有理,但却有失偏颇。汪某刚才之论只是针对当局者而言。当局者将民众推入水深火热之中,而无人将他们救出的话,大势仍然难成。”
吴三桂说:“吴三桂不知其中之玄妙,望先生明言。”
汪士荣说:“这就好比水满杯倾,茶水外溢,若任其自然,茶水虽多,却不能成势,只是朝着四方流去。若能挖渠掘沟,将茶水引之,久而久之,外溢之茶水必能成势!”
吴三桂渐渐明白了汪士荣话中之意,便问:“难道吴某不是这样做的么?”
汪士荣说:“恕我直言,平西王适得其反。正如我先前所言,杯子已倾,平西王却在慢慢将其扶正!”
吴三桂又不解了,问:“我又怎么是在扶正杯子呢?”
汪士荣说:“清廷之施政,重于满人而轻于汉人,而天下之汉人多于满人。所以,天下之众,拥满者日寡,思明者日众。然而,平西王却也如满人一般,虐待于民众,拒民众于千里之外,不因势利导而成大势,岂不是在扶正茶杯么?”
吴三桂听到此处,恍然大悟,执汪士荣之手说:“谢先生良言!”
汪士荣说:“平西王不用客气!”
吴三桂说:“先生先去休息!我们改日再谈。”
汪士荣微笑着点点头。
三、汪士荣纵论吴三桂的势坎所在
汪士荣随小六去了,吴三桂独坐于客厅之中思索起来。
吴三桂在认真考虑着汪士荣的话的可信程度。按理说,他是那老者之高徒,而那老者是自己舅父祖大寿之幕僚,他不可能千里迢迢地赶来骗自己!但是,他所说令人难以信服,是否有实用价值,也尚未可知!然而,汪士荣如果是真才实学之辈,自己可算得上如虎添翼了。
想到此处,吴三桂觉得不管如何,自己都得进一步试探一下,若汪士荣真有才学,便委以重用。吴三桂打算当夜与汪士荣秉烛长谈。
当夜,吴三桂让人在庭院之中摆酒置食。
等汪士荣在自己对面坐定之后,吴三桂亲自为汪士荣斟酒,并说:“先生不负前约,远道而来,令吴三桂敬仰,故置酒相待先生,以表情意。”
汪士荣笑道:“其实有清风明月相伴,有人生知己相谈便足矣!何需以酒促兴?”
吴三桂先是一怔,继而大笑:“先生之论甚合吾心!”
于是,两人均大笑起来。
吴三桂说:“本王想请教先生几个问题,不知先生肯赐教否?”
汪士荣说:“汪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吴三桂赞声好,便说:“依先生之意,本王如何才能成其大事?”
汪士荣说:“凡成大事者,必然顺乎天意,得乎民心,有大势相助,才可能成之。依汪某观来,平西王如今之局,其坎在势!”
吴三桂问:“何为势?”
汪士荣说:“所谓势,看起来非常简单,说起来非常复杂!譬如说,一人为单,二人为双,三人称众,已有小势,万民方成大势,这可称之为人势;又譬如说,滴水下落,其势不在落,而在于未落,这叫力势;又譬如说:国之将成,君之将立,其势不在成与立,而在于未成与未立,这叫国势。除此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势。”
吴三桂点点头说:“听君之言,茅塞顿开!”然后语气一转,又问,“势对人的成败很重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