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小说网 >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 第463节 学记
第463节 学记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最新章节!
代人主持祭祀时,祭祀完毕将肉送人时,要说:把祭祀的福气送给您。主持自家的祭祀,祭祀完毕将肉送人时,要说:送点好吃的请品尝。如果是举行祔祭和练祭,祭祀完毕送肺肉时,要说:我刚刚举行了祔祭和练祭,特来告诉。凡是送肉给国君,主人要亲自加以检查审视,在东阶南面交给使者,面向南再拜稽首礼来送使者处罚;使者完成使命回来,主人又面向南再拜稽首礼,来接受使者带回的君命。
致送肉的礼数是:如果是用太牢祭祀,那就送牛的左肩、臂、臑这个三个部位,每个部位折为三段,共九段。如果是用少牢祭祀,那就送羊的左肩,折为七段;如果是用一只猪来祭祀,那就送猪的左肩,折为五段。
国家财政紧张时,车子就不要雕刻花纹,铠甲也不用组縢作为装饰,食器也不用刻镂,有身份的人也不要穿丝鞋,马也不经常喂谷物。
*********
(18)学记
《学记》写作于战国晚期,据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语言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以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总结和概括了先秦华夏民族的教育经验。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主张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和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看到差距,才能立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
《学记》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就是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之处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了教师崇高的地位,提出尊师的思想。
执政者发布政令,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他们接近贤明之士,亲近和自己疏远的人,就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置学校施行教育。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置学校施行教育。《尚书》中说:始终要以设置学校施行教育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尚书·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古代设置学校施行教育,每25家的闾设置有学校叫做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
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备有祭菜来祭祀先哲,表示尊师重道,学生要吟诵《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歌,使他们一入学就产生要做官的感受;要学生按照鼓声开箱取出学习用品,使他们严肃地对待学业;同时展示戒尺,来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学生春季入学,教官没有匣祭不去考查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按照自己的志愿去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事先告诉他们什么,以便他们能用心思考。年长的学生请教教师,年少的学生要注意听,而不要插问,因为学习应该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这七点,是施教顺序的大纲。古书上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官首先要尽职,读书人要先立志,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大学的教育活动,按时令进行,各有正式课业;休息的时候,也有课外作业。课外不学杂乐,课内就不可能把琴弹好;课外不学习音律,课内就不能学好诗文;课外不学好洒水扫地、酬答宾客的知识,课内就学不好礼仪。可见,不学习各种杂艺,就不可能乐于对待所学的正课。
代人主持祭祀时,祭祀完毕将肉送人时,要说:把祭祀的福气送给您。主持自家的祭祀,祭祀完毕将肉送人时,要说:送点好吃的请品尝。如果是举行祔祭和练祭,祭祀完毕送肺肉时,要说:我刚刚举行了祔祭和练祭,特来告诉。凡是送肉给国君,主人要亲自加以检查审视,在东阶南面交给使者,面向南再拜稽首礼来送使者处罚;使者完成使命回来,主人又面向南再拜稽首礼,来接受使者带回的君命。
致送肉的礼数是:如果是用太牢祭祀,那就送牛的左肩、臂、臑这个三个部位,每个部位折为三段,共九段。如果是用少牢祭祀,那就送羊的左肩,折为七段;如果是用一只猪来祭祀,那就送猪的左肩,折为五段。
国家财政紧张时,车子就不要雕刻花纹,铠甲也不用组縢作为装饰,食器也不用刻镂,有身份的人也不要穿丝鞋,马也不经常喂谷物。
*********
(18)学记
《学记》写作于战国晚期,据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语言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以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总结和概括了先秦华夏民族的教育经验。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主张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和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看到差距,才能立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
《学记》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就是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之处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了教师崇高的地位,提出尊师的思想。
执政者发布政令,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他们接近贤明之士,亲近和自己疏远的人,就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置学校施行教育。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置学校施行教育。《尚书》中说:始终要以设置学校施行教育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尚书·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古代设置学校施行教育,每25家的闾设置有学校叫做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
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备有祭菜来祭祀先哲,表示尊师重道,学生要吟诵《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歌,使他们一入学就产生要做官的感受;要学生按照鼓声开箱取出学习用品,使他们严肃地对待学业;同时展示戒尺,来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学生春季入学,教官没有匣祭不去考查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按照自己的志愿去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事先告诉他们什么,以便他们能用心思考。年长的学生请教教师,年少的学生要注意听,而不要插问,因为学习应该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这七点,是施教顺序的大纲。古书上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官首先要尽职,读书人要先立志,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大学的教育活动,按时令进行,各有正式课业;休息的时候,也有课外作业。课外不学杂乐,课内就不可能把琴弹好;课外不学习音律,课内就不能学好诗文;课外不学好洒水扫地、酬答宾客的知识,课内就学不好礼仪。可见,不学习各种杂艺,就不可能乐于对待所学的正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