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小说网 >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 第34节 做君子的好处
第34节 做君子的好处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最新章节!
来见我的人,只要能够自愿拿出十条干肉作为礼,我都会给他教诲的。我教导学生,不到他非想弄明白不可的时候,是不会去开导他的;不到他想出来但说不出来的时候,是不会去启发他的;交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这种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我就不会再教他了。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都没有吃饱过。如果这一天孔子因为吊丧而哭泣,那这一天他就不会再唱歌了。
用我呢,我就去做;不用我呢,我就呆在一边;这样的情怀,只有我和颜回有了。子路请教孔子:夫子,如果统帅三军的话,您愿意和谁一起共事呢?孔子回答:赤手空拳就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就直接渡河,死了都不会后悔,这样的一介武夫,我是不会和他一起共事的;我所共事的那种人,是面临任务时就立刻变得恐惧谨慎,善于谋略而最终又能完成任务的人。
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有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富贵如果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了,那还是按照自己的爱好去做事情吧!孔子小心谨慎地对待三件事,它们是斋戒、战争和疾病。孔子在齐国时听到了《韶》这种音乐,竟然陶醉在其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尝不出肉的滋味来,他赞美道:想不到《韶》乐这么美,已经达到了迷人的地步。
冉有问子贡:你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做事情吗?子贡回答:嗯…我去问问他;于是子贡走到了孔子的房间,问了一句:老师,您觉得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回答:古代的贤人呀!子贡又问:那他们有过怨恨吗?孔子听后,思忖片刻回答:他们求的是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会有怨恨呢?子贡行礼后从孔子那里走出来,回来对冉有说:老师是不会帮助卫君的。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会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孔子在谈论《易经》时说道:过几年,等我五十岁的时候再学习《易经》,估计就可以能很好地理解它了。
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想知道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一时也没有回答上来;孔子得知后,连忙对子路说:你可以这么说嘛,他这个人,做学问发奋用功,有时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我不就是这样的嘛!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学问,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孔子在谈论问题时,不涉及怪异、暴力、变乱、鬼神这几个方面。孔子在读《诗经》、念《尚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雅言同方言相对称,在意义上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会从他的身上学习好的品德,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以此为鉴,对照改掉自己身上的缺点。孔子在经过宋国的时候,有一回在大树下教弟子们礼,桓魋(tuí)带着一帮人来砍周围的大树,以骚扰孔子;孔子在众多学生的保护下离开了这里;孔子笑着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孔子的弟子们觉得孔子至高至大,怎么也学不到他的精髓,有人就怀疑是不是老师有所隐瞒了;孔子明白了弟子们的想法后说道:孩子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所隐瞒吗?没有的,我不是整天和你们在一起吗?我一直不都是这个样子吗?孔子平时教授学生文、行、忠、信四项内容。
我这辈子是不可能看到圣人了,不过能看到君子,这就足够了;善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但能看到始终如一保持好品德的人,这也就足够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很难有恒心去保持好品德的。孔子在钓鱼时,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鱼竿,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射鸟时,只射飞鸟,从来都不射巢中歇宿的鸟。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从来都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东西来学习;多看,然后把有用的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孔子感觉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说话,但孔子却接见了互乡的一个童子,学生们都感到疑惑不解;孔子笑着解释道:我是在肯定他的进步,不是在肯定他的倒退;做人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为了进步,已经改正了错误,我们就应该肯定他,不要死抓着他的过去不放。孔子说:仁真的离我们很远吗?不是吧!只要我想到仁的时候,仁就来了。
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懂礼吗?孔子回答:懂得。孔子离开后,陈司败向身旁的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离自己近些。陈司败对巫马期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之心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作为夫人,是国君的同姓,国君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后来,巫马期把这句话转告给了孔子。孔子听后笑道:我真是幸运,如果犯了错,别人一定会提出来的。
孔子和别人一同唱歌的时候,如果听到对方唱得好,就一定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跟着他一起唱。就书本上的知识来说,我和别人掌握得其实是差不多的,真正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我还是不能做到。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朝圣与仁的方向一直在努力着,这是我从来都没有厌烦过的事情;给别人教诲,从没感觉到疲惫,这是我可以承认的;公西华听后感慨道: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呀!
来见我的人,只要能够自愿拿出十条干肉作为礼,我都会给他教诲的。我教导学生,不到他非想弄明白不可的时候,是不会去开导他的;不到他想出来但说不出来的时候,是不会去启发他的;交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这种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我就不会再教他了。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都没有吃饱过。如果这一天孔子因为吊丧而哭泣,那这一天他就不会再唱歌了。
用我呢,我就去做;不用我呢,我就呆在一边;这样的情怀,只有我和颜回有了。子路请教孔子:夫子,如果统帅三军的话,您愿意和谁一起共事呢?孔子回答:赤手空拳就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就直接渡河,死了都不会后悔,这样的一介武夫,我是不会和他一起共事的;我所共事的那种人,是面临任务时就立刻变得恐惧谨慎,善于谋略而最终又能完成任务的人。
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有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富贵如果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了,那还是按照自己的爱好去做事情吧!孔子小心谨慎地对待三件事,它们是斋戒、战争和疾病。孔子在齐国时听到了《韶》这种音乐,竟然陶醉在其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尝不出肉的滋味来,他赞美道:想不到《韶》乐这么美,已经达到了迷人的地步。
冉有问子贡:你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做事情吗?子贡回答:嗯…我去问问他;于是子贡走到了孔子的房间,问了一句:老师,您觉得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回答:古代的贤人呀!子贡又问:那他们有过怨恨吗?孔子听后,思忖片刻回答:他们求的是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会有怨恨呢?子贡行礼后从孔子那里走出来,回来对冉有说:老师是不会帮助卫君的。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会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孔子在谈论《易经》时说道:过几年,等我五十岁的时候再学习《易经》,估计就可以能很好地理解它了。
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想知道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一时也没有回答上来;孔子得知后,连忙对子路说:你可以这么说嘛,他这个人,做学问发奋用功,有时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我不就是这样的嘛!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学问,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孔子在谈论问题时,不涉及怪异、暴力、变乱、鬼神这几个方面。孔子在读《诗经》、念《尚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雅言同方言相对称,在意义上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会从他的身上学习好的品德,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以此为鉴,对照改掉自己身上的缺点。孔子在经过宋国的时候,有一回在大树下教弟子们礼,桓魋(tuí)带着一帮人来砍周围的大树,以骚扰孔子;孔子在众多学生的保护下离开了这里;孔子笑着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孔子的弟子们觉得孔子至高至大,怎么也学不到他的精髓,有人就怀疑是不是老师有所隐瞒了;孔子明白了弟子们的想法后说道:孩子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所隐瞒吗?没有的,我不是整天和你们在一起吗?我一直不都是这个样子吗?孔子平时教授学生文、行、忠、信四项内容。
我这辈子是不可能看到圣人了,不过能看到君子,这就足够了;善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但能看到始终如一保持好品德的人,这也就足够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很难有恒心去保持好品德的。孔子在钓鱼时,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鱼竿,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射鸟时,只射飞鸟,从来都不射巢中歇宿的鸟。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从来都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东西来学习;多看,然后把有用的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孔子感觉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说话,但孔子却接见了互乡的一个童子,学生们都感到疑惑不解;孔子笑着解释道:我是在肯定他的进步,不是在肯定他的倒退;做人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为了进步,已经改正了错误,我们就应该肯定他,不要死抓着他的过去不放。孔子说:仁真的离我们很远吗?不是吧!只要我想到仁的时候,仁就来了。
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懂礼吗?孔子回答:懂得。孔子离开后,陈司败向身旁的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离自己近些。陈司败对巫马期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之心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作为夫人,是国君的同姓,国君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后来,巫马期把这句话转告给了孔子。孔子听后笑道:我真是幸运,如果犯了错,别人一定会提出来的。
孔子和别人一同唱歌的时候,如果听到对方唱得好,就一定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跟着他一起唱。就书本上的知识来说,我和别人掌握得其实是差不多的,真正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我还是不能做到。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朝圣与仁的方向一直在努力着,这是我从来都没有厌烦过的事情;给别人教诲,从没感觉到疲惫,这是我可以承认的;公西华听后感慨道: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