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宅那些事儿_分卷阅读_62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后宅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这话说的大义凛然,其实意思就是,皇帝陛下让我戴罪立功呢,只在这大同府内,我立什么功啊,而不能立功我就是有违圣训啊。这话有些牵强,不过廖宗旭也找到了万一有个什么事推脱的理由。
好吧,就这么办吧,真有麻烦了,那就是陛下的旨意。
于是,在朱抵来到大同两年又七个月后,他终于有机会带着自己的兵走向战场了。当然,他没有这么说走就走,在走之前,他也把查得兄弟带来的货卖的一干二净。大同的大小将领们也许没钱练兵,但买些奢侈品还是可以的,特别查得兄弟带来的还是正宗来自海外的时鲜物,一经推出就广受追捧。
除了他们,还有一些蒙古兄弟也愿意砸下重金。
是的,蒙古人。虽然大明不时的要和蒙古打上一仗,但不妨碍他们做生意。比如蒙古却锅碗瓢勺,大明却缺牛马,这完全可以互市。当朝太、祖就说过这样的话:“战争是战争,生意是生意。”
当然,此话在后来很受诟病,还有很多人认为这并不是太、祖大人说的,但在大同,却形成了这样的景象。查得兄弟带来的东西不出三天就卖个干净,直把兄弟俩乐的笑没了眼,见了谁都是呵呵呵,再没有初来时的忐忑不安了。
朱抵要离开了,查得兄弟也要走了,他们急着回江宁运一批货再带回来,虽然这一路辛苦,走的还是大明腹地,可得到的利润就连爱德华也没有怨言。
大同特产是不少,什么小明绿豆,广灵小米,可特别值钱却不多。朱抵现在手中有了钱,就觉得光给安姐捎这些有些不够了,想来想去,他让查得兄弟捎回去了两匹画眉驴,给安姐捎回去的信中说,这驴除了能干外,还寿命长,也算是个有彩头的东西。安姐看着那两头驴,哭笑不得,在现代她见过很多吉祥物,什么鸭子青蛙都能出现,可驴……
围着那两头驴转了两圈,安姐只有让人把驴牵到马棚里,先这么养着,哪一天家里的马不够了,也可以坐驴车。这事让高老太太知道了,却落了个话柄:“说什么未来郡王,就送了两头驴,让人知道了,还不知道怎么笑话呢!”
这话在有心人的努力下传到了安姐的耳里,她只是一笑。最近高家有些不太平,这不太平一来自高老爷,过去高老爷虽然也会出去喝个花酒,听个戏曲,大半日子还是在家中的。但这段时间他却天天公务繁忙,江宁最近平定安稳,除了倭寇,也没听说还有别的什么麻烦,而倭寇又不在江宁,他这么忙碌,就显得有些异常了。于是从上到下,就猜他在外面是不是另有安置。
对于这个猜想,杨氏是不在乎的。这些年她的心早从热的磨成了凉的,现在完全就是冷的。如果说还有什么念想,那一是安姐过的舒服;二来就是再得一个孩子,这倒不是对高老爷还有什么感情,或者想生个儿子从高家得到什么产业,不,前者她是根本就没有再想,后者她也没有再思忖。
她就是想要一个孩子。
没有高老爷她一个人也生不出孩子,但她身体还没调理好,也就不在乎高老爷是在哪儿了。
另一个不安稳因素则是绿儿了,本来她还算一个老实丫头。有了身孕就不一样了,特别是高老爷又给她拨了丫头妈子后,她也觉得自己不同以往了。
她是江宁本地的,并不太清楚吴氏的事,可杨氏的例子就在眼前。成了姨娘有了自己的院子,生个哥儿那是自不用说了,就算生个姑娘,若是能同安姐似的结一门亲也是无限风光,无比荣耀。所以她现在天天盼着提姨娘,本来若只是她一个,也就是想想,最多找高老爷撒撒娇,可现在有金氏怂恿着,她也开始了折腾。
今天肚子疼,明天头疼,倒也不大闹,但每天都是可怜兮兮的。现在杨氏管家,这事本该她来管的,不过她早就推的一干二净,最后还是跑到高老爷那里。
一次两次,高老爷本就为公务烦心,绿儿这么闹腾令他更是头疼,同时对金氏的恼恨也就更大了。但金氏是弟妹,他也不好教训,只有找绿儿:“你既有了身孕就好好养胎,别的一概不要理会。我总不会亏了你!”
绿儿低着头不说话,她知道金氏并不是一心为她着想,可她说的,又何尝不是真的?
☆、第64章
第十六章
说起来,江宁知州是个肥差。高老爷本来一心入内阁,对来地方上还有些抵触,但来到这里就尝到甜头了,他也不用贪赃枉法,也不用搜刮民生,只要别人怎么做,他跟着草规萧随就足足的了。
平时的庶务,自有师爷官吏处理。真有闹到他这里的,只要不是背后另有蹊跷,他就尽量凭良心处理,而就算一方来头比较大,他不是太好处理,也会尽量给另一方争取些补偿。这么两年下来,隐隐的也得了个晴天的称号,他装作不在意,心中却是极得意的,这官也就越发做出了滋味。
不过这段日子他却比较心烦,一是倭寇闹腾,这些倭寇不仅在海上闹,还上了陆地。据说一伙百十人的队伍在宁波、舟山一代四处流窜,偏偏他们发公函过去询问,那边总是含糊不清。也不知道这是以讹传讹,还是那边怕担责任,现在还不敢暴露;除此之外周判官也令他闹心。本来,这两年多他同周判官合作的也算不错。
虽然周判官只是一个同进士,没什么意外的话,这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但他为人圆滑,处理公务老道,对他这个初来乍到的知州也比较尊敬。他虽然心中看不起对方出身,可也知道这样的人最好不要得罪,对方敬着他,他也敬着对方。周判官带着他发财,他也尽量给对方面子。这么处下来,他们也算是合作默契,可这段日子,周判官总找他说些莫名其妙的话,他一开始还不在意,后来细思,却出了一身冷汗,这周判官,却是想与他结党的!
要说结党也不稀罕。比如他,就抱着北定侯的大腿,而北定侯,又属于勋贵这个圈子的。此外朝中还有书院派、地方派。此外每个派别里又有若干分支,而某人也有可能同时算是两边的人。
比如在勋贵这个圈子里,就有可能是从南山书院毕业出来的学生。再比如说他,论他的出身,算是地方派,但他娶了张氏,又隐隐的属于勋贵圈,不过像他这样的身份,在那个圈子里又有些尴尬。一方面,他不是正儿八经的勋贵,而另外一方面,他又是正儿八经的探花。就这一点,排资历的时候他就能力压很多进士、同进士,特别是建文十四年以后的进士,哪怕年龄比他大,官职比他高——当然这个概率比较小,不过不管怎样,论起资格,总是要敬他几分的。
张家之所以下这么大的力气拉拢他,也有这个原因。
所以结党很正常,不结党倒是不正常了。但周判官不可能不知道他的身份,还对他这么试探,并且言语中还流露出一种他要是换个党派,会有更好发展的意思,这就令人思量了。
真以官员的数量来看,勋贵这个圈子的力量相对比较弱小。像张家,除了继承爵位的张老太爷,下面最大的官就是京指挥佥事张老爷了,也不过就是个正四品,比他才大两级。当然,张老爷的能量要大他百倍,但他将来有可能成为尚书入阁,张老爷要想成三品都千难万难。这一来是因为勋贵家的读书种子的确不多,二来无论是一般的大臣还是皇帝,都不希望勋贵人家再出重臣。可要说其他党派能给予他的好处更多,那也不见得。
勋贵人家,历经几朝,姻亲遍布,那种势力底蕴却不是一般的书院派、地方派能比的,诗书传家的另外说,不过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周判官却能这么给他透露,是胡乱许诺,还是真有后台?
前者,以周判官的为人处世看来是真不像;后者……他那后台又是什么?
地方派?
目前看来是这样的,可地方派又怎么会有这样的能量?还是周判官走的是宫里的路子?想到从京中得到的一些消息,高老爷更闹心了。以他的想法,圣上既然无子,身体又不是太好,就该早早过继一个儿子,这样万一有个好歹,也不至于动摇国本。当然,这也是大多数官员,特别是正经考出来的文官的想法。可如今圣上就觉得自己千秋鼎盛,起码能再活个五十年,在有心人的奉承下,对于所有上这种奏折的,要不训斥,要不降职,有的惹恼了,甚至能打出去。
只是上个月,被打出来的言官就有三个。虽然本朝言官以挨廷杖为荣,可这廷杖背后的意思却令人胆寒。
“大明,会走到哪一步呢?”在喝花酒、对月吟诗之余,高老爷也会叹息这个问题。而这一次周判官对他的拉拢,更让他怀疑是不是宫里的奸人已经把手伸到了地方上。
他当然不会附庸周判官的,但对于这样的人他也有些束手无策。首先,周判官的地方基础很好,在江州六年,周判官也算有口皆碑了,虽然说不上什么清天,可大家都知道周大人是能办事的;其次,周判官的领导基础也很好,本来做满了两任,周判官是要调离的,可人家硬生生的留了下来;第三,周判官很会来事,做事情滴水不漏,轻易不会让人抓到把柄。
高老爷扪心自问,只比做官的话,周判官是要比他强的。所以最后他也只能把这边的事写成信,让人送到张家。信是送过去了,现在还没有回信。
一大堆的烦心事在这里等着高老爷,再看绿儿,就没有那么明媚娇人了。绿儿也看出高老爷心烦,要在过去,她要不给高老爷捏捏肩,要不唱个曲,总之是绝对不会再惹麻烦的。现在她却不这么想了。
“妹妹现在是最娇贵的时候。待生了,若是个哥儿,那自不必说,若是个姑娘呢?妹妹不要看杨姨娘如何如何,不是我说的,妹妹还真不能与她比。就算没有二姑娘,她同大老爷也是少年时的情分,再怎么样,大老爷也不会亏了她。可妹妹呢?妹妹应该知道,早先这家里还有一个吴姨娘,就是四姑娘的姨娘,她得宠的时候啊,那真是……啧啧,就算当初我还在老家呢,也是听过的。不说别的,你只要看四姑娘现在的穿戴,也能想到一二。可最后怎么着,说打发出去就打发出去了。所以啊,这颜色再好、再得宠,也只有一时的,要想一世稳妥,总要有些别的。”
吴氏的事在高家是个忌讳,下面虽有人在传,到底不详细。绿儿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能确定的就是吴氏惹了高老爷,然后就被打发到了庄子上,这还是看在她生了舒姐的份上,否则就被发卖出去了。此时听金氏这么一说,她立刻道:“姐姐的意思是……”
“咱们大老爷啊,还有一个妾,不过在京里没带来,那是大夫人的贴身丫头,虽不怎么得宠,却也不会有麻烦。你可知,这代表了什么吗?”
绿儿就算不怎么聪明,此时也明白了。杨氏是贵妾,有往日情分,另一个妾有后台,她若想在这府里呆的舒服,也需要有人。而金氏现在对她伸出了手,就看她接不接。
她很犹豫,她是别人送给高老爷的,这种身份,就算做了妾也是最低等的,是真的需要一个后援。不过她也知道金氏有自己的小算盘,她想不到金氏会想着高老爷的院子——这种不可能的事情让她绞尽脑汁也是想不到的,所以她猜想,金氏大概是想插手家务。要说,这也算在理,毕竟杨氏再好,也是个妾。有正儿八经的二夫人在,她早就该让贤了。
思前想后,绿儿觉得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当下拜倒:“以后,绿儿就全靠姐姐了。”
金氏连忙把她扶起:“傻妹妹,我早说了看你欢喜,还来这些虚的做什么?你现在最最要紧的,是得了名份有个自己的院子,否则万一等孩子生下来,难保没有变化,甚至……这孩子能不能生下来,都不好说啊!”
绿儿深以为然,和她一样身份的,鳞波轩还有三个。过去大家都一样,互相捻酸斗法,而现在,那三个竟仿佛隐隐抱成一团了。万一哪天哪个丧心病狂推她一把,她可是哭都没地方。所以现在明知道高老爷不高兴,她还是道:“绿儿知道不该让老爷为我的事烦心,可绿儿是真的……想要个自己的院子。”
“以后自然会有你的。”
“可……”
她还想再说什么,高老爷已经拂袖而去,到了前面,就让人把高二老爷叫来了,高二老爷本在对账,被他慌里慌张的叫过来也有些莫名其妙,再见他脸色不对,当下就提起了小心:“大哥叫我来,是有什么事吗?”
高老爷虽然绷着脸,但还是让人给他上了茶,又指了座,然后道:“老二,这些年我可有对不住你的地方?”
“大哥说的是哪里话,我若没有大哥,又哪有今日?”
“那么,你有什么要求,往日不方便的,今天都可以对我说。”
高二老爷看了他一眼,觉得有些不妥,可想想这是自己的亲大哥,因此搓了下手道:“大哥,你知道的,我这辈子是就这样了,就想着大郎二郎能有出息。”
高老爷点点头:“大郎二郎现在有白先生教着,再过两年就可以去试试灵山书院了。”
高二老爷的两个孩子完全继承了他的资质——平平,虽然很用功,虽然在老家的时候就没少抓紧,但经过高老爷考核,还是比较一般。江州最好的书院灵山书院不是有钱就能上的,就算勉强上了,也是跟不上。高老爷就先给他们找了一位不得意的老举人做西席。这老举人虽然考了几次进士都没能考上,为人也缺乏变通,基本功还是有的,给大郎二郎打基础完全足够。
“这真要大哥多费心了。”
“他们是我的侄子,我自然责无旁贷。还有吗?”
高二老爷有些茫然的摇摇头,他现在的小日子过的不错,江宁繁华,他哥是知州,人人见了他都给几分面子。经营的生意虽然他哥占了大半,但他哥也就年底看看帐,平时很少过问。要说有什么不舒服的,也就是每天身上都会有些金氏留下的印记,但他也习惯了。
“好,你若没有,那我有,管好金氏,家里的事不要让她再插手了!”他咬牙切齿道,本来他是不想说破的,他一个做大伯的说弟妹,不说礼教,只是他读书人的体面都要没有了。可金氏越来越过分,过去在他娘耳边嘀咕也就罢了,现在还怂恿绿儿,再这样下去是不是连舒姐也要来找他说话了?
高二老爷的脸一下红了,嗫嚅着:“大哥……她、她没坏心的。”
“我不管她好心坏心,总之让她少管家里的事,否则你们一家还是出去住吧。”
高二老爷搓着手:“大哥怎么这样,怎么这样说……”
这话说的大义凛然,其实意思就是,皇帝陛下让我戴罪立功呢,只在这大同府内,我立什么功啊,而不能立功我就是有违圣训啊。这话有些牵强,不过廖宗旭也找到了万一有个什么事推脱的理由。
好吧,就这么办吧,真有麻烦了,那就是陛下的旨意。
于是,在朱抵来到大同两年又七个月后,他终于有机会带着自己的兵走向战场了。当然,他没有这么说走就走,在走之前,他也把查得兄弟带来的货卖的一干二净。大同的大小将领们也许没钱练兵,但买些奢侈品还是可以的,特别查得兄弟带来的还是正宗来自海外的时鲜物,一经推出就广受追捧。
除了他们,还有一些蒙古兄弟也愿意砸下重金。
是的,蒙古人。虽然大明不时的要和蒙古打上一仗,但不妨碍他们做生意。比如蒙古却锅碗瓢勺,大明却缺牛马,这完全可以互市。当朝太、祖就说过这样的话:“战争是战争,生意是生意。”
当然,此话在后来很受诟病,还有很多人认为这并不是太、祖大人说的,但在大同,却形成了这样的景象。查得兄弟带来的东西不出三天就卖个干净,直把兄弟俩乐的笑没了眼,见了谁都是呵呵呵,再没有初来时的忐忑不安了。
朱抵要离开了,查得兄弟也要走了,他们急着回江宁运一批货再带回来,虽然这一路辛苦,走的还是大明腹地,可得到的利润就连爱德华也没有怨言。
大同特产是不少,什么小明绿豆,广灵小米,可特别值钱却不多。朱抵现在手中有了钱,就觉得光给安姐捎这些有些不够了,想来想去,他让查得兄弟捎回去了两匹画眉驴,给安姐捎回去的信中说,这驴除了能干外,还寿命长,也算是个有彩头的东西。安姐看着那两头驴,哭笑不得,在现代她见过很多吉祥物,什么鸭子青蛙都能出现,可驴……
围着那两头驴转了两圈,安姐只有让人把驴牵到马棚里,先这么养着,哪一天家里的马不够了,也可以坐驴车。这事让高老太太知道了,却落了个话柄:“说什么未来郡王,就送了两头驴,让人知道了,还不知道怎么笑话呢!”
这话在有心人的努力下传到了安姐的耳里,她只是一笑。最近高家有些不太平,这不太平一来自高老爷,过去高老爷虽然也会出去喝个花酒,听个戏曲,大半日子还是在家中的。但这段时间他却天天公务繁忙,江宁最近平定安稳,除了倭寇,也没听说还有别的什么麻烦,而倭寇又不在江宁,他这么忙碌,就显得有些异常了。于是从上到下,就猜他在外面是不是另有安置。
对于这个猜想,杨氏是不在乎的。这些年她的心早从热的磨成了凉的,现在完全就是冷的。如果说还有什么念想,那一是安姐过的舒服;二来就是再得一个孩子,这倒不是对高老爷还有什么感情,或者想生个儿子从高家得到什么产业,不,前者她是根本就没有再想,后者她也没有再思忖。
她就是想要一个孩子。
没有高老爷她一个人也生不出孩子,但她身体还没调理好,也就不在乎高老爷是在哪儿了。
另一个不安稳因素则是绿儿了,本来她还算一个老实丫头。有了身孕就不一样了,特别是高老爷又给她拨了丫头妈子后,她也觉得自己不同以往了。
她是江宁本地的,并不太清楚吴氏的事,可杨氏的例子就在眼前。成了姨娘有了自己的院子,生个哥儿那是自不用说了,就算生个姑娘,若是能同安姐似的结一门亲也是无限风光,无比荣耀。所以她现在天天盼着提姨娘,本来若只是她一个,也就是想想,最多找高老爷撒撒娇,可现在有金氏怂恿着,她也开始了折腾。
今天肚子疼,明天头疼,倒也不大闹,但每天都是可怜兮兮的。现在杨氏管家,这事本该她来管的,不过她早就推的一干二净,最后还是跑到高老爷那里。
一次两次,高老爷本就为公务烦心,绿儿这么闹腾令他更是头疼,同时对金氏的恼恨也就更大了。但金氏是弟妹,他也不好教训,只有找绿儿:“你既有了身孕就好好养胎,别的一概不要理会。我总不会亏了你!”
绿儿低着头不说话,她知道金氏并不是一心为她着想,可她说的,又何尝不是真的?
☆、第64章
第十六章
说起来,江宁知州是个肥差。高老爷本来一心入内阁,对来地方上还有些抵触,但来到这里就尝到甜头了,他也不用贪赃枉法,也不用搜刮民生,只要别人怎么做,他跟着草规萧随就足足的了。
平时的庶务,自有师爷官吏处理。真有闹到他这里的,只要不是背后另有蹊跷,他就尽量凭良心处理,而就算一方来头比较大,他不是太好处理,也会尽量给另一方争取些补偿。这么两年下来,隐隐的也得了个晴天的称号,他装作不在意,心中却是极得意的,这官也就越发做出了滋味。
不过这段日子他却比较心烦,一是倭寇闹腾,这些倭寇不仅在海上闹,还上了陆地。据说一伙百十人的队伍在宁波、舟山一代四处流窜,偏偏他们发公函过去询问,那边总是含糊不清。也不知道这是以讹传讹,还是那边怕担责任,现在还不敢暴露;除此之外周判官也令他闹心。本来,这两年多他同周判官合作的也算不错。
虽然周判官只是一个同进士,没什么意外的话,这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但他为人圆滑,处理公务老道,对他这个初来乍到的知州也比较尊敬。他虽然心中看不起对方出身,可也知道这样的人最好不要得罪,对方敬着他,他也敬着对方。周判官带着他发财,他也尽量给对方面子。这么处下来,他们也算是合作默契,可这段日子,周判官总找他说些莫名其妙的话,他一开始还不在意,后来细思,却出了一身冷汗,这周判官,却是想与他结党的!
要说结党也不稀罕。比如他,就抱着北定侯的大腿,而北定侯,又属于勋贵这个圈子的。此外朝中还有书院派、地方派。此外每个派别里又有若干分支,而某人也有可能同时算是两边的人。
比如在勋贵这个圈子里,就有可能是从南山书院毕业出来的学生。再比如说他,论他的出身,算是地方派,但他娶了张氏,又隐隐的属于勋贵圈,不过像他这样的身份,在那个圈子里又有些尴尬。一方面,他不是正儿八经的勋贵,而另外一方面,他又是正儿八经的探花。就这一点,排资历的时候他就能力压很多进士、同进士,特别是建文十四年以后的进士,哪怕年龄比他大,官职比他高——当然这个概率比较小,不过不管怎样,论起资格,总是要敬他几分的。
张家之所以下这么大的力气拉拢他,也有这个原因。
所以结党很正常,不结党倒是不正常了。但周判官不可能不知道他的身份,还对他这么试探,并且言语中还流露出一种他要是换个党派,会有更好发展的意思,这就令人思量了。
真以官员的数量来看,勋贵这个圈子的力量相对比较弱小。像张家,除了继承爵位的张老太爷,下面最大的官就是京指挥佥事张老爷了,也不过就是个正四品,比他才大两级。当然,张老爷的能量要大他百倍,但他将来有可能成为尚书入阁,张老爷要想成三品都千难万难。这一来是因为勋贵家的读书种子的确不多,二来无论是一般的大臣还是皇帝,都不希望勋贵人家再出重臣。可要说其他党派能给予他的好处更多,那也不见得。
勋贵人家,历经几朝,姻亲遍布,那种势力底蕴却不是一般的书院派、地方派能比的,诗书传家的另外说,不过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周判官却能这么给他透露,是胡乱许诺,还是真有后台?
前者,以周判官的为人处世看来是真不像;后者……他那后台又是什么?
地方派?
目前看来是这样的,可地方派又怎么会有这样的能量?还是周判官走的是宫里的路子?想到从京中得到的一些消息,高老爷更闹心了。以他的想法,圣上既然无子,身体又不是太好,就该早早过继一个儿子,这样万一有个好歹,也不至于动摇国本。当然,这也是大多数官员,特别是正经考出来的文官的想法。可如今圣上就觉得自己千秋鼎盛,起码能再活个五十年,在有心人的奉承下,对于所有上这种奏折的,要不训斥,要不降职,有的惹恼了,甚至能打出去。
只是上个月,被打出来的言官就有三个。虽然本朝言官以挨廷杖为荣,可这廷杖背后的意思却令人胆寒。
“大明,会走到哪一步呢?”在喝花酒、对月吟诗之余,高老爷也会叹息这个问题。而这一次周判官对他的拉拢,更让他怀疑是不是宫里的奸人已经把手伸到了地方上。
他当然不会附庸周判官的,但对于这样的人他也有些束手无策。首先,周判官的地方基础很好,在江州六年,周判官也算有口皆碑了,虽然说不上什么清天,可大家都知道周大人是能办事的;其次,周判官的领导基础也很好,本来做满了两任,周判官是要调离的,可人家硬生生的留了下来;第三,周判官很会来事,做事情滴水不漏,轻易不会让人抓到把柄。
高老爷扪心自问,只比做官的话,周判官是要比他强的。所以最后他也只能把这边的事写成信,让人送到张家。信是送过去了,现在还没有回信。
一大堆的烦心事在这里等着高老爷,再看绿儿,就没有那么明媚娇人了。绿儿也看出高老爷心烦,要在过去,她要不给高老爷捏捏肩,要不唱个曲,总之是绝对不会再惹麻烦的。现在她却不这么想了。
“妹妹现在是最娇贵的时候。待生了,若是个哥儿,那自不必说,若是个姑娘呢?妹妹不要看杨姨娘如何如何,不是我说的,妹妹还真不能与她比。就算没有二姑娘,她同大老爷也是少年时的情分,再怎么样,大老爷也不会亏了她。可妹妹呢?妹妹应该知道,早先这家里还有一个吴姨娘,就是四姑娘的姨娘,她得宠的时候啊,那真是……啧啧,就算当初我还在老家呢,也是听过的。不说别的,你只要看四姑娘现在的穿戴,也能想到一二。可最后怎么着,说打发出去就打发出去了。所以啊,这颜色再好、再得宠,也只有一时的,要想一世稳妥,总要有些别的。”
吴氏的事在高家是个忌讳,下面虽有人在传,到底不详细。绿儿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能确定的就是吴氏惹了高老爷,然后就被打发到了庄子上,这还是看在她生了舒姐的份上,否则就被发卖出去了。此时听金氏这么一说,她立刻道:“姐姐的意思是……”
“咱们大老爷啊,还有一个妾,不过在京里没带来,那是大夫人的贴身丫头,虽不怎么得宠,却也不会有麻烦。你可知,这代表了什么吗?”
绿儿就算不怎么聪明,此时也明白了。杨氏是贵妾,有往日情分,另一个妾有后台,她若想在这府里呆的舒服,也需要有人。而金氏现在对她伸出了手,就看她接不接。
她很犹豫,她是别人送给高老爷的,这种身份,就算做了妾也是最低等的,是真的需要一个后援。不过她也知道金氏有自己的小算盘,她想不到金氏会想着高老爷的院子——这种不可能的事情让她绞尽脑汁也是想不到的,所以她猜想,金氏大概是想插手家务。要说,这也算在理,毕竟杨氏再好,也是个妾。有正儿八经的二夫人在,她早就该让贤了。
思前想后,绿儿觉得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当下拜倒:“以后,绿儿就全靠姐姐了。”
金氏连忙把她扶起:“傻妹妹,我早说了看你欢喜,还来这些虚的做什么?你现在最最要紧的,是得了名份有个自己的院子,否则万一等孩子生下来,难保没有变化,甚至……这孩子能不能生下来,都不好说啊!”
绿儿深以为然,和她一样身份的,鳞波轩还有三个。过去大家都一样,互相捻酸斗法,而现在,那三个竟仿佛隐隐抱成一团了。万一哪天哪个丧心病狂推她一把,她可是哭都没地方。所以现在明知道高老爷不高兴,她还是道:“绿儿知道不该让老爷为我的事烦心,可绿儿是真的……想要个自己的院子。”
“以后自然会有你的。”
“可……”
她还想再说什么,高老爷已经拂袖而去,到了前面,就让人把高二老爷叫来了,高二老爷本在对账,被他慌里慌张的叫过来也有些莫名其妙,再见他脸色不对,当下就提起了小心:“大哥叫我来,是有什么事吗?”
高老爷虽然绷着脸,但还是让人给他上了茶,又指了座,然后道:“老二,这些年我可有对不住你的地方?”
“大哥说的是哪里话,我若没有大哥,又哪有今日?”
“那么,你有什么要求,往日不方便的,今天都可以对我说。”
高二老爷看了他一眼,觉得有些不妥,可想想这是自己的亲大哥,因此搓了下手道:“大哥,你知道的,我这辈子是就这样了,就想着大郎二郎能有出息。”
高老爷点点头:“大郎二郎现在有白先生教着,再过两年就可以去试试灵山书院了。”
高二老爷的两个孩子完全继承了他的资质——平平,虽然很用功,虽然在老家的时候就没少抓紧,但经过高老爷考核,还是比较一般。江州最好的书院灵山书院不是有钱就能上的,就算勉强上了,也是跟不上。高老爷就先给他们找了一位不得意的老举人做西席。这老举人虽然考了几次进士都没能考上,为人也缺乏变通,基本功还是有的,给大郎二郎打基础完全足够。
“这真要大哥多费心了。”
“他们是我的侄子,我自然责无旁贷。还有吗?”
高二老爷有些茫然的摇摇头,他现在的小日子过的不错,江宁繁华,他哥是知州,人人见了他都给几分面子。经营的生意虽然他哥占了大半,但他哥也就年底看看帐,平时很少过问。要说有什么不舒服的,也就是每天身上都会有些金氏留下的印记,但他也习惯了。
“好,你若没有,那我有,管好金氏,家里的事不要让她再插手了!”他咬牙切齿道,本来他是不想说破的,他一个做大伯的说弟妹,不说礼教,只是他读书人的体面都要没有了。可金氏越来越过分,过去在他娘耳边嘀咕也就罢了,现在还怂恿绿儿,再这样下去是不是连舒姐也要来找他说话了?
高二老爷的脸一下红了,嗫嚅着:“大哥……她、她没坏心的。”
“我不管她好心坏心,总之让她少管家里的事,否则你们一家还是出去住吧。”
高二老爷搓着手:“大哥怎么这样,怎么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