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民生多艰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风起代北最新章节!
大河东岸,五水交汇,有一湖名金河泊。
泊岸边的浅滩地势平坦,杂草、灌木丛生,数尺高的沙棘、马莲……遍及河谷。
桓穆之时,匈奴作乱中州,晋室坐观百姓沈溺而不拯救,美其名曰‘衣冠南渡’,晋大将军刘琨屠戮忠良,致使并州沦于敌手,百姓多逃亡至代国,代王安置于此屯垦。
至昭成时,代军屡破高车、库莫奚、铁弗、没歌,俘虏亦迁于此地屯垦,此为云中旧民起源。
秦国灭代,云中沦陷,鲜卑部族逃亡塞外,云中百姓无处可逃,沦于敌手,近况已不可知。
但见田地荒芜,一片萧瑟,早已无当年万人劳作、麦浪涌起、谷香芬芳的盛景。
不远处的矮山上,隐隐绰绰,似有人穿行其间,再看,山间小树光秃秃一片,只余些许枯枝落叶七零八落,如同一个个孤零零的人儿。
山脚下尽是漏风漏雨的茅草屋,村落中不见人烟升起。
小山的背面,有片荒芜的田地,田地里,一位身躯佝偻、白发苍苍、面容枯槁的老者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半桩孩童,像是在搜寻什么。
老者姓魏,小名三儿,祖籍上郡高奴,若是大汉帝国还在,凭借六郡良家子的身份,倒是有望做个羽林郎、期门郎。
但那时大汉已经亡了许多年,天下尽归司马氏,“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景象不可能再出现。
到了西晋末年,天下板荡,贼寇横行,胡虏侵扰中原,兼之水、旱、震、蝗、……灾害频发,又有皇后贾南风与诸王争权,朝廷根本无暇赈济,如此种种,魏三祖上由原本的殷实之家沦为流民,被迫逃亡至晋阳。
后来匈奴攻陷并州,魏三祖父随众逃亡到代国境内善无县,沦为鲜卑拓跋氏统治下的半农奴。
当时的代王拓跋猗卢威名远播,但他为人残暴,酷虐异常,是以胡汉百姓仍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直到拓跋什翼健即位,这一情况才有所好转,其人冲幼之年远赴邺城为质,耳闻目睹石赵兴衰,有所感悟,即位后迁徙百姓入云中,分予田地,逐渐减少对百姓的盘剥。
为了避免被鲜卑人欺压,晋朝遗民纷纷给自己改鲜卑姓,魏三父亲也给自己改了个类鲜卑姓——花,说是类,其实不伦不类。
魏三,或者说花三便是生于建国元年(338年)。
昭成之后,百姓生活较之前有好转,但是依旧被什六、什七的税赋压的喘不过气,好在魏三继承了父祖两代人摸索出的庄稼手艺,能够勉强度日。
近三十年过去,魏三已年近半百,他的生活阅历越来越丰富,而与他生活在同一代人的人也大都逝去。
瘟疫、兵灾、疾病、乏粮……,死字对于小民来说太过寻常,昭昭青史也不会记载他们的名字。
封建时代,‘民’只是一个符号!
是jiu菜!是野草!没有人会在乎他们的喜怒哀乐。
‘民’只是王朝的见证者、旁观者、受难者!
古代统治者常自称代天牧民,‘牧’字意为管理,由此可知,百姓在统治者心中意味着什么。
常言道人生充满起起伏伏,可这话放在魏三身上就不合适了。
他的一生没有起,只有伏。
建国十九年,他的结发妻子因为难产而亡,又五年,幼子冻毙于风雪之中,但这不是他噩运的结束,而是他噩运的开始。
建国三十九年,秦军过境,欲玷污魏三儿媳,魏三儿媳向来刚烈,不堪受辱投河自尽,从地里赶回的儿子听说此事,怒发冲冠,天黑之时提了把菜刀出门。
这一去,生死不知……
生死当然显而易见,但魏三不愿想……也不敢想……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从来如此,代国是秦国的敌国,种种恶行,无可厚非,苻坚固然是个仁人,但他无法对抗这个扭曲的世道。
儿子生死不知,但生活还是要继续,魏三成了秦军的屯户,累年累月,终日劳作,不得歇息。
田间日头,垄间风霜摧断了他的脊梁,令他的身躯不自觉佝偻,面上粗糙的纹路像是一条条沟壑,更艰难的是他的眼神不太好使了。
年纪渐大的魏三不再惧怕死亡,但他不敢死亡,他得把大儿子留下的子女抚养成人。
五月份,秦军退出云中前夕,四处出击,捣毁了原本种上糜子的田地,魏三至今还记得秦军将士驱赶马匹踩踏青苗的场景,但他敢怒不敢言,他不想孙儿辈步上儿子的后尘。
他认命了!
秦军走后,魏三生活回归平静,也更加艰难,采沙棘果、摘桑葚、择野菜,祖孙三人艰难的活着。
几日前,魏三在采沙棘果时惊奇的发现,秦军毁坏过的农田中有着不少的野豌豆(薇),是以今日带着孙儿孙女于田畔搜寻。
对于魏三来说,这‘薇’可是好东西,果实可以为粮,叶子可以熬汤。当年,老秦人便是吃着‘藿菜疙瘩汤’吊打六国。
但田地里的‘薇’终归不多,祖孙三人搜寻半日,堪堪得到一升。
魏三坐在田垄上,嘴里咬着一根柴草,手掌抚摸马蹄踏过、伤痕累累的田地,不住叹息。
魏三的愁绪不难猜测,夏季可以采薇而食,冬季呢?
田埂不宽,两个孩童嘻嘻哈哈走在前边,魏三看着他们的背影,低喃道:“秋收过后……抓紧翻田……将那湿气蓄在田里……来年开春撒上糜种……就又是一年……可惜啊……没有牛、没有种子……”。
男童闻言,放下手中的篮子,稚嫩的声音铿锵有力:“谁说没有牛,孙儿就是牛,牛能耕地孙儿也能耕地,种子也有,这野豌豆就是明年的种子”。
孙儿的懂事让魏三心生欣慰,魏三看着男孩儿身上脏兮兮的衣服,脸上的汗水,心中的疼惜溢于言表,伸出干枯的手,轻柔的擦拭着他脸颊的汗珠。
民生之艰,竟至于此!
远处的道路上,忽有烟尘扬起,马蹄声越来越近,眼神不好的魏三看不清外间情形,心跳却是越来越快。
大河东岸,五水交汇,有一湖名金河泊。
泊岸边的浅滩地势平坦,杂草、灌木丛生,数尺高的沙棘、马莲……遍及河谷。
桓穆之时,匈奴作乱中州,晋室坐观百姓沈溺而不拯救,美其名曰‘衣冠南渡’,晋大将军刘琨屠戮忠良,致使并州沦于敌手,百姓多逃亡至代国,代王安置于此屯垦。
至昭成时,代军屡破高车、库莫奚、铁弗、没歌,俘虏亦迁于此地屯垦,此为云中旧民起源。
秦国灭代,云中沦陷,鲜卑部族逃亡塞外,云中百姓无处可逃,沦于敌手,近况已不可知。
但见田地荒芜,一片萧瑟,早已无当年万人劳作、麦浪涌起、谷香芬芳的盛景。
不远处的矮山上,隐隐绰绰,似有人穿行其间,再看,山间小树光秃秃一片,只余些许枯枝落叶七零八落,如同一个个孤零零的人儿。
山脚下尽是漏风漏雨的茅草屋,村落中不见人烟升起。
小山的背面,有片荒芜的田地,田地里,一位身躯佝偻、白发苍苍、面容枯槁的老者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半桩孩童,像是在搜寻什么。
老者姓魏,小名三儿,祖籍上郡高奴,若是大汉帝国还在,凭借六郡良家子的身份,倒是有望做个羽林郎、期门郎。
但那时大汉已经亡了许多年,天下尽归司马氏,“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景象不可能再出现。
到了西晋末年,天下板荡,贼寇横行,胡虏侵扰中原,兼之水、旱、震、蝗、……灾害频发,又有皇后贾南风与诸王争权,朝廷根本无暇赈济,如此种种,魏三祖上由原本的殷实之家沦为流民,被迫逃亡至晋阳。
后来匈奴攻陷并州,魏三祖父随众逃亡到代国境内善无县,沦为鲜卑拓跋氏统治下的半农奴。
当时的代王拓跋猗卢威名远播,但他为人残暴,酷虐异常,是以胡汉百姓仍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直到拓跋什翼健即位,这一情况才有所好转,其人冲幼之年远赴邺城为质,耳闻目睹石赵兴衰,有所感悟,即位后迁徙百姓入云中,分予田地,逐渐减少对百姓的盘剥。
为了避免被鲜卑人欺压,晋朝遗民纷纷给自己改鲜卑姓,魏三父亲也给自己改了个类鲜卑姓——花,说是类,其实不伦不类。
魏三,或者说花三便是生于建国元年(338年)。
昭成之后,百姓生活较之前有好转,但是依旧被什六、什七的税赋压的喘不过气,好在魏三继承了父祖两代人摸索出的庄稼手艺,能够勉强度日。
近三十年过去,魏三已年近半百,他的生活阅历越来越丰富,而与他生活在同一代人的人也大都逝去。
瘟疫、兵灾、疾病、乏粮……,死字对于小民来说太过寻常,昭昭青史也不会记载他们的名字。
封建时代,‘民’只是一个符号!
是jiu菜!是野草!没有人会在乎他们的喜怒哀乐。
‘民’只是王朝的见证者、旁观者、受难者!
古代统治者常自称代天牧民,‘牧’字意为管理,由此可知,百姓在统治者心中意味着什么。
常言道人生充满起起伏伏,可这话放在魏三身上就不合适了。
他的一生没有起,只有伏。
建国十九年,他的结发妻子因为难产而亡,又五年,幼子冻毙于风雪之中,但这不是他噩运的结束,而是他噩运的开始。
建国三十九年,秦军过境,欲玷污魏三儿媳,魏三儿媳向来刚烈,不堪受辱投河自尽,从地里赶回的儿子听说此事,怒发冲冠,天黑之时提了把菜刀出门。
这一去,生死不知……
生死当然显而易见,但魏三不愿想……也不敢想……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从来如此,代国是秦国的敌国,种种恶行,无可厚非,苻坚固然是个仁人,但他无法对抗这个扭曲的世道。
儿子生死不知,但生活还是要继续,魏三成了秦军的屯户,累年累月,终日劳作,不得歇息。
田间日头,垄间风霜摧断了他的脊梁,令他的身躯不自觉佝偻,面上粗糙的纹路像是一条条沟壑,更艰难的是他的眼神不太好使了。
年纪渐大的魏三不再惧怕死亡,但他不敢死亡,他得把大儿子留下的子女抚养成人。
五月份,秦军退出云中前夕,四处出击,捣毁了原本种上糜子的田地,魏三至今还记得秦军将士驱赶马匹踩踏青苗的场景,但他敢怒不敢言,他不想孙儿辈步上儿子的后尘。
他认命了!
秦军走后,魏三生活回归平静,也更加艰难,采沙棘果、摘桑葚、择野菜,祖孙三人艰难的活着。
几日前,魏三在采沙棘果时惊奇的发现,秦军毁坏过的农田中有着不少的野豌豆(薇),是以今日带着孙儿孙女于田畔搜寻。
对于魏三来说,这‘薇’可是好东西,果实可以为粮,叶子可以熬汤。当年,老秦人便是吃着‘藿菜疙瘩汤’吊打六国。
但田地里的‘薇’终归不多,祖孙三人搜寻半日,堪堪得到一升。
魏三坐在田垄上,嘴里咬着一根柴草,手掌抚摸马蹄踏过、伤痕累累的田地,不住叹息。
魏三的愁绪不难猜测,夏季可以采薇而食,冬季呢?
田埂不宽,两个孩童嘻嘻哈哈走在前边,魏三看着他们的背影,低喃道:“秋收过后……抓紧翻田……将那湿气蓄在田里……来年开春撒上糜种……就又是一年……可惜啊……没有牛、没有种子……”。
男童闻言,放下手中的篮子,稚嫩的声音铿锵有力:“谁说没有牛,孙儿就是牛,牛能耕地孙儿也能耕地,种子也有,这野豌豆就是明年的种子”。
孙儿的懂事让魏三心生欣慰,魏三看着男孩儿身上脏兮兮的衣服,脸上的汗水,心中的疼惜溢于言表,伸出干枯的手,轻柔的擦拭着他脸颊的汗珠。
民生之艰,竟至于此!
远处的道路上,忽有烟尘扬起,马蹄声越来越近,眼神不好的魏三看不清外间情形,心跳却是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