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之否定的弹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带雨的云文集最新章节!
我不是学哲学专业的,才学了点基础知识。忽然想起哲学虽然乏味,常为备考苦思冥想得梦也不得安宁。可一旦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得到答案,甚至梦中得到了解答,就能高兴得不得了。一天,忽然想再尝尝那苦中之乐。课本丢下了六十年,变得已经胸无成竹、没有把握,一时兴起也顾不得“孔夫子门前卖书”之嫌,就叫“否定之否定”的吧,既然是乱弹就无需严格的章法。
现在说辩证法,许多人只说“矛盾”不说“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核心是:事物通过否定之否定的周期循环,从第一个否定起步,然后二次否定而前进、上升、发展。还认为:虽然从外表看,第二次否定后常与第一次否定之前相似,仿佛回到了起点,实则是进入了更高更完美阶段,非直线而是螺旋式上升而已。
我糊涂了,既然再一次否定之后回到了被否定之前,又何需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不如省了第一次否定的麻烦。再者,第二次否定既然回到被否定之前,岂不意味着前一次的否定错了,意味着本来就是正确,无需否定的。还有,况且是回到被否定之前,又何前进之有。
有个常理叫负负得正,否定之否定的实质就是负负得正。比如第一人批评否定了某某,第二人又批评否定了第一人对某某的批评否定,被第一人批评否定的某某岂不是正确的。比如有人第一次说你欠他钱,然后否定,说你没有欠他钱。究竟欠不欠呢?按否定之否定和负负得正的道理当然没有欠。
再比如b被a“打倒”又被a重新“扶起来”人们便禁不住要问:既然b需要被重新扶起来,岂不说明不该被打倒,意味着打倒b的行为是错误的。假设b应该被打倒,a就不应该把b重新扶起来,a重新扶起b的行为是个错误的了。二者必错其一,不可能打倒与扶起来都是正确的吧。
我并不怀疑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规律,却不认同它是必然性的,觉得说它是必然性不合情理,还觉得无论前者后者,错了就该说清楚,不能来个稀里糊涂,忽悠百姓个蒙头转向,得说明白究竟错在哪里,二错必择其一。
再一个想法,既然否定之后再一次否定,就表示那个否定已经被纠正,属于掉头、回头、纠偏、改弦更张,是回到正确的路上,不能模棱两可甚至是强词夺理的还是叫做前进,先往东走然后掉头往西走岂不明明白白是回头,怎叫做前进呢。
比如政治运动中处分错了才需要落实政策、平反昭雪、拨乱反正、恢复职务怎么叫法都属否定之否定,就是不承认前面的否定,否决前面的否定,把前面的否定推翻重来,既然是推翻重来就叫回头不能叫前进。
有理论家以社会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为例,证明否定之否定的正确性。
理论家说,生产资料所有制从公有到私有再从私有到公有,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必然性体现,公有的原始时代必然被否定,进入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的私有,然后又必然性的否定资本主义私有,进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公有,他们以此证明没收私有财产的必然性必要性。
初看,否定之否定的理论价值是为消灭私有建立公有,可是已经建立了公有怎么又否定呢?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公有不是已经被渐渐被变成了私有吗?有人悄悄说是“换汤不换药”呵呵,否定之否定的说服力在哪里呢?
理论家们也许会这样说,第一个否定之后矛盾运动没有结束,所以需再一个否定,再一次的否定,几乎从公有返回了私有,还能叫做什么呢?
理论家们不会说回到私有,如果说回到资本主义岂不大跌眼镜,无论如何得证明仍然是发展,仍然是前进,仍然在上升,于是就有了“特色论”叫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叫做资本家,叫做业主和企业家,可是背地里却被称做资本家,或者红色资本家、党的资本家、党员资本家、革命资本家
再一次否定之后,红土地里满山遍野的长了多少又粗又长的“雨后春笋”呵,无论私有的程度、比例、密度、质与量,都大大高于那个从前,那个过去,理论家能怎么描述、形容理论的合理化呢。
原来,否定之否定理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哪里?我那点哲学基础知识闹不清楚,理论家们才闹得清楚。
面临三岔路口之际,往哪边去得看哪种人,看他们以什么人的利益为出发点。
小心谨慎的和以千百万百姓利益为出发点者,会边走边问,边走边瞧,边走边打探百姓的需求。只顾自己,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者则急不可待,勇猛往前冲,不问百姓,脑袋也不回。这种人可能走错,与百姓如同两根非平行线,越离越远,等突然发现就难了,改弦更张?改变名称?一路走到底?
大事小事都有,大如政治、人事,只牢牢记住你的人、我的人,不断的“走马灯”唯独忘了百姓。连小事修桥、补路、装饰门面,没几年换一次,没几年换一次,一次次的否定之否定,又一次次的否定之否定,不要百年大计了。
连读书不多的农民工都已经心知肚明,过路的问他们怎么又整,他们会笑嘻嘻说,不整又做什么,搞成了百年大计、一劳永逸,管理部门怎么玩钱,官员咋向“前”看,农民工去哪就业,gdp怎么提升?
社会使我渐渐明白,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与其它事物一样的多种多样,并非千篇一律,既有前进的也有后退的。有细心慎重与粗心大意者的区别,有从什么人利益出发的区别,有聪明人和不识时务者的区别
或者边走边问边听,或者急匆匆往前冲,发现走错也不回头,或者回了头则不肯承认,照样叫做前进。蛮不讲理嘛,充其量只能叫改进、修正、半吊子。
否定否定何时休,弯弯绕绕又回头;
前次否定成玩笑,强词夺理找理由。
眼睛长在屁股后,小心不慎栽跟斗;
懵懵懂懂往前行,难免头破又血流。
靓丽外衣真可惜,光有名声和美丽;
绣花枕头一包糠,灰尘虫豸吓煞你。
不图名字的魅力,甭看包装重实际;
要紧的是日子好,理论不过是空屁。
哲学这玩意实在太枯燥乏味,听过个张果老倒骑驴,后来被神仙点化修炼成仙的故事,挺有哲理与趣味,且借来凑个趣,也供哲理的琢磨思考:
张果老发现当官不易,怕留下千古骂名和笑柄而辞官归隐。路见一女子便搭讪调戏,结果发现竟是自己的女儿,没脸回家,不好意思调头,于是倒骑着那头白毛驴,离家远去深山老林。张果老算是知趣识时务,终于被神仙点化,修炼成仙。
张果老把女调戏,没了颜面见妻女;
神仙点化去修炼,脸朝家门倒骑驴。
恋恋不舍远远去,日日密林高山里;
终于修炼成正果,助人为乐留行迹。
我不是学哲学专业的,才学了点基础知识。忽然想起哲学虽然乏味,常为备考苦思冥想得梦也不得安宁。可一旦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得到答案,甚至梦中得到了解答,就能高兴得不得了。一天,忽然想再尝尝那苦中之乐。课本丢下了六十年,变得已经胸无成竹、没有把握,一时兴起也顾不得“孔夫子门前卖书”之嫌,就叫“否定之否定”的吧,既然是乱弹就无需严格的章法。
现在说辩证法,许多人只说“矛盾”不说“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核心是:事物通过否定之否定的周期循环,从第一个否定起步,然后二次否定而前进、上升、发展。还认为:虽然从外表看,第二次否定后常与第一次否定之前相似,仿佛回到了起点,实则是进入了更高更完美阶段,非直线而是螺旋式上升而已。
我糊涂了,既然再一次否定之后回到了被否定之前,又何需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不如省了第一次否定的麻烦。再者,第二次否定既然回到被否定之前,岂不意味着前一次的否定错了,意味着本来就是正确,无需否定的。还有,况且是回到被否定之前,又何前进之有。
有个常理叫负负得正,否定之否定的实质就是负负得正。比如第一人批评否定了某某,第二人又批评否定了第一人对某某的批评否定,被第一人批评否定的某某岂不是正确的。比如有人第一次说你欠他钱,然后否定,说你没有欠他钱。究竟欠不欠呢?按否定之否定和负负得正的道理当然没有欠。
再比如b被a“打倒”又被a重新“扶起来”人们便禁不住要问:既然b需要被重新扶起来,岂不说明不该被打倒,意味着打倒b的行为是错误的。假设b应该被打倒,a就不应该把b重新扶起来,a重新扶起b的行为是个错误的了。二者必错其一,不可能打倒与扶起来都是正确的吧。
我并不怀疑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规律,却不认同它是必然性的,觉得说它是必然性不合情理,还觉得无论前者后者,错了就该说清楚,不能来个稀里糊涂,忽悠百姓个蒙头转向,得说明白究竟错在哪里,二错必择其一。
再一个想法,既然否定之后再一次否定,就表示那个否定已经被纠正,属于掉头、回头、纠偏、改弦更张,是回到正确的路上,不能模棱两可甚至是强词夺理的还是叫做前进,先往东走然后掉头往西走岂不明明白白是回头,怎叫做前进呢。
比如政治运动中处分错了才需要落实政策、平反昭雪、拨乱反正、恢复职务怎么叫法都属否定之否定,就是不承认前面的否定,否决前面的否定,把前面的否定推翻重来,既然是推翻重来就叫回头不能叫前进。
有理论家以社会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为例,证明否定之否定的正确性。
理论家说,生产资料所有制从公有到私有再从私有到公有,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必然性体现,公有的原始时代必然被否定,进入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的私有,然后又必然性的否定资本主义私有,进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公有,他们以此证明没收私有财产的必然性必要性。
初看,否定之否定的理论价值是为消灭私有建立公有,可是已经建立了公有怎么又否定呢?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公有不是已经被渐渐被变成了私有吗?有人悄悄说是“换汤不换药”呵呵,否定之否定的说服力在哪里呢?
理论家们也许会这样说,第一个否定之后矛盾运动没有结束,所以需再一个否定,再一次的否定,几乎从公有返回了私有,还能叫做什么呢?
理论家们不会说回到私有,如果说回到资本主义岂不大跌眼镜,无论如何得证明仍然是发展,仍然是前进,仍然在上升,于是就有了“特色论”叫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叫做资本家,叫做业主和企业家,可是背地里却被称做资本家,或者红色资本家、党的资本家、党员资本家、革命资本家
再一次否定之后,红土地里满山遍野的长了多少又粗又长的“雨后春笋”呵,无论私有的程度、比例、密度、质与量,都大大高于那个从前,那个过去,理论家能怎么描述、形容理论的合理化呢。
原来,否定之否定理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哪里?我那点哲学基础知识闹不清楚,理论家们才闹得清楚。
面临三岔路口之际,往哪边去得看哪种人,看他们以什么人的利益为出发点。
小心谨慎的和以千百万百姓利益为出发点者,会边走边问,边走边瞧,边走边打探百姓的需求。只顾自己,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者则急不可待,勇猛往前冲,不问百姓,脑袋也不回。这种人可能走错,与百姓如同两根非平行线,越离越远,等突然发现就难了,改弦更张?改变名称?一路走到底?
大事小事都有,大如政治、人事,只牢牢记住你的人、我的人,不断的“走马灯”唯独忘了百姓。连小事修桥、补路、装饰门面,没几年换一次,没几年换一次,一次次的否定之否定,又一次次的否定之否定,不要百年大计了。
连读书不多的农民工都已经心知肚明,过路的问他们怎么又整,他们会笑嘻嘻说,不整又做什么,搞成了百年大计、一劳永逸,管理部门怎么玩钱,官员咋向“前”看,农民工去哪就业,gdp怎么提升?
社会使我渐渐明白,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与其它事物一样的多种多样,并非千篇一律,既有前进的也有后退的。有细心慎重与粗心大意者的区别,有从什么人利益出发的区别,有聪明人和不识时务者的区别
或者边走边问边听,或者急匆匆往前冲,发现走错也不回头,或者回了头则不肯承认,照样叫做前进。蛮不讲理嘛,充其量只能叫改进、修正、半吊子。
否定否定何时休,弯弯绕绕又回头;
前次否定成玩笑,强词夺理找理由。
眼睛长在屁股后,小心不慎栽跟斗;
懵懵懂懂往前行,难免头破又血流。
靓丽外衣真可惜,光有名声和美丽;
绣花枕头一包糠,灰尘虫豸吓煞你。
不图名字的魅力,甭看包装重实际;
要紧的是日子好,理论不过是空屁。
哲学这玩意实在太枯燥乏味,听过个张果老倒骑驴,后来被神仙点化修炼成仙的故事,挺有哲理与趣味,且借来凑个趣,也供哲理的琢磨思考:
张果老发现当官不易,怕留下千古骂名和笑柄而辞官归隐。路见一女子便搭讪调戏,结果发现竟是自己的女儿,没脸回家,不好意思调头,于是倒骑着那头白毛驴,离家远去深山老林。张果老算是知趣识时务,终于被神仙点化,修炼成仙。
张果老把女调戏,没了颜面见妻女;
神仙点化去修炼,脸朝家门倒骑驴。
恋恋不舍远远去,日日密林高山里;
终于修炼成正果,助人为乐留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