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欢度元宵夜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幸福的小农民最新章节!
205。 欢度元宵夜
元宵节就要到了,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有关元宵节吃汤圆的话题也随即展开了,元宵节吃汤圆的起源: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
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
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俗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相信大家选择在元宵节吃汤圆的目的很明确“汤圆”的谐音是“团圆”
元宵节吃汤圆是意味着新的一年一家团团圆圆,而在过去元宵节吃汤圆是一家老小围着桌子坐在一起吃汤圆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一家人一年到头都团圆在一起的又有几家呢?
特别是过春节回家难,春假假期短,很多在外工作的人都根本不可能呆到元宵节过完才出来上班,如果在元宵节吃汤圆,更加是勾起身边没家人团圆在一起的凄凉,如果在异地他乡孤身一人在元宵节吃汤圆,更多地是思念的情怀,更多地是心中的凄凉。
不过,这些问题在两年孙刚还会感觉有些凄凉,现在呆在家里,陪着爸妈,也就感觉不到以前的那种心情了。
想到元宵节,一不留神便把孙刚拉进童年甜蜜的回忆之中,让他心施神往。
童年的元宵节,村子里是孩童们的天地。
孩子们总是在大人忙碌中吵嚷着让他们给购买灯笼。
那时的农村,各家各户相对贫穷。
街上商贩卖得灯笼也不像现在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仅仅只有纸灯笼,还是折叠的那种。
条件差的家庭买不起灯笼,总是在孩子们的吵闹中,用高粱杆做支架,用纸糊上一个简单的灯笼。
元宵节晚上,小伙伴们会不约而同地拿着各自的灯笼,兴高采烈地走出各自家门,相互炫耀、比试,看谁的灯笼最漂亮,谁手中的小蜡烛多,吵吵嚷嚷直到深宵。
记得在童年的元宵节里,孙爸总是经不住孙刚兄弟的软磨硬缠,不得不在元宵节的晚上,骑上他那辆老旧的“永久”牌自行车“吱吱呀呀”的往镇上赶,或者乘坐村子里谁家的老牛车去街上看花灯。
那时的灯展在孙刚的记忆中总是无限精彩,不像现在街上的花灯多少年来就那几样,没有一点新意。
孙爸是一边抱着孙刚,一边拉着孙阳,行走在拥挤的街道上。
一边走一边不停地叮嘱孙阳不要乱跑,以免走丢。
对于每个花灯,他们总是百看不厌,恋恋不舍。
拥挤的街道上还不时涌来各村的秧歌队、旱船队、舞狮队,这样一来本已拥挤的街道显得更加拥挤不堪,但那些精彩的表演总会一次又一次的把节日的小镇推向欢乐的高潮。
童年的元宵节,家里是自己做汤圆的。
元宵节前夕,孙爸会上街把家里的糯米磨成“汤圆面”
汤圆面碾制出来,拿回家后,孙妈就会将汤圆面加水活好。在妈妈的指挥下,孙刚兄弟把团成圆的汤圆蘸点水在汤圆面的簸箕里滚来滚去,汤圆像个雪球一样越滚远大。
如今,每到元宵节,只需到镇上超市购买几斤速冻元宵回家煮煮;孩童们对灯笼也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因为他们的生活中从不缺少玩具,灯展也总是没有新意,元宵节似乎成了节日的符号,再没有了童年时的欢乐。
孙刚家一直保留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传统。因为孙爸孙妈喜欢吃实心汤圆,也就是什么馅也不包的那种。
正月十四,孙刚就去街上磨好了汤圆面,现在都是机器,很快就弄好了。不像以前用石磨,磨的又慢,面还不细。
记忆中,儿时磨汤圆面的时候,是在村子里的大碾盘上,孙刚和哥哥总是抢着推大石磨,一边推一边馋涎于那甜甜的元宵,讲着笑话,谈着学习,石碾盘边总是洒下他们银铃般的笑声。
记忆中的妈妈总是拿着把高粱梢子做成的小刷把子,不时的将碾盘边上的米面望碾盘中间推,碾制的差不多后就用细孔面筛子筛选汤圆面。
正月十五的早晨,孙妈起床和面,团汤圆,由于不包馅子,所以很快就团了一锅盖。
农村的锅盖一般都是高粱秆制作的,所以经常用来放汤圆、饺子、馒头之类的,很方便。
等孙刚跨进院门,孙妈就开始往开水锅里下汤圆,这玩意儿和饺子一样,要现吃现下。
出锅后,往碗里加糖,一样的甜,而且比超市卖的很多种馅料的汤圆好吃多了,有种特别的清新感。
到了晚上,自然是几家人又聚到一起,这次是在孙刚小叔家吃的。
吃完饭,六点多,天还没有完全黑透,孙小雨就拿出她爸爸买的烟花。
小叔买了很多烟花,可是站在院子里反倒看不好,在空旷的地方就最好,孙刚就带着他们跑到大门外的路上,一个接着一个的放。
最后,轮到放那个最高最大的了,果然不同凡响,蹿的很高,很响,洒下的烟花十分美丽,绽放着各式的花样,洒满夜空,引起大家的啧啧赞赏。
也没有半路停下来,一直全部放完,大家边议论边说还是这样的好。
就这样大家说说笑笑的放着欣赏着。在院子里,也时时看到别家的院子里放出来的烟花,有高的,还有就在院子里闪烁的。每家都烟雾笼罩,鞭炮声声,火树银花,煞是美观。
205。 欢度元宵夜
元宵节就要到了,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有关元宵节吃汤圆的话题也随即展开了,元宵节吃汤圆的起源: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
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
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俗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相信大家选择在元宵节吃汤圆的目的很明确“汤圆”的谐音是“团圆”
元宵节吃汤圆是意味着新的一年一家团团圆圆,而在过去元宵节吃汤圆是一家老小围着桌子坐在一起吃汤圆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一家人一年到头都团圆在一起的又有几家呢?
特别是过春节回家难,春假假期短,很多在外工作的人都根本不可能呆到元宵节过完才出来上班,如果在元宵节吃汤圆,更加是勾起身边没家人团圆在一起的凄凉,如果在异地他乡孤身一人在元宵节吃汤圆,更多地是思念的情怀,更多地是心中的凄凉。
不过,这些问题在两年孙刚还会感觉有些凄凉,现在呆在家里,陪着爸妈,也就感觉不到以前的那种心情了。
想到元宵节,一不留神便把孙刚拉进童年甜蜜的回忆之中,让他心施神往。
童年的元宵节,村子里是孩童们的天地。
孩子们总是在大人忙碌中吵嚷着让他们给购买灯笼。
那时的农村,各家各户相对贫穷。
街上商贩卖得灯笼也不像现在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仅仅只有纸灯笼,还是折叠的那种。
条件差的家庭买不起灯笼,总是在孩子们的吵闹中,用高粱杆做支架,用纸糊上一个简单的灯笼。
元宵节晚上,小伙伴们会不约而同地拿着各自的灯笼,兴高采烈地走出各自家门,相互炫耀、比试,看谁的灯笼最漂亮,谁手中的小蜡烛多,吵吵嚷嚷直到深宵。
记得在童年的元宵节里,孙爸总是经不住孙刚兄弟的软磨硬缠,不得不在元宵节的晚上,骑上他那辆老旧的“永久”牌自行车“吱吱呀呀”的往镇上赶,或者乘坐村子里谁家的老牛车去街上看花灯。
那时的灯展在孙刚的记忆中总是无限精彩,不像现在街上的花灯多少年来就那几样,没有一点新意。
孙爸是一边抱着孙刚,一边拉着孙阳,行走在拥挤的街道上。
一边走一边不停地叮嘱孙阳不要乱跑,以免走丢。
对于每个花灯,他们总是百看不厌,恋恋不舍。
拥挤的街道上还不时涌来各村的秧歌队、旱船队、舞狮队,这样一来本已拥挤的街道显得更加拥挤不堪,但那些精彩的表演总会一次又一次的把节日的小镇推向欢乐的高潮。
童年的元宵节,家里是自己做汤圆的。
元宵节前夕,孙爸会上街把家里的糯米磨成“汤圆面”
汤圆面碾制出来,拿回家后,孙妈就会将汤圆面加水活好。在妈妈的指挥下,孙刚兄弟把团成圆的汤圆蘸点水在汤圆面的簸箕里滚来滚去,汤圆像个雪球一样越滚远大。
如今,每到元宵节,只需到镇上超市购买几斤速冻元宵回家煮煮;孩童们对灯笼也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因为他们的生活中从不缺少玩具,灯展也总是没有新意,元宵节似乎成了节日的符号,再没有了童年时的欢乐。
孙刚家一直保留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传统。因为孙爸孙妈喜欢吃实心汤圆,也就是什么馅也不包的那种。
正月十四,孙刚就去街上磨好了汤圆面,现在都是机器,很快就弄好了。不像以前用石磨,磨的又慢,面还不细。
记忆中,儿时磨汤圆面的时候,是在村子里的大碾盘上,孙刚和哥哥总是抢着推大石磨,一边推一边馋涎于那甜甜的元宵,讲着笑话,谈着学习,石碾盘边总是洒下他们银铃般的笑声。
记忆中的妈妈总是拿着把高粱梢子做成的小刷把子,不时的将碾盘边上的米面望碾盘中间推,碾制的差不多后就用细孔面筛子筛选汤圆面。
正月十五的早晨,孙妈起床和面,团汤圆,由于不包馅子,所以很快就团了一锅盖。
农村的锅盖一般都是高粱秆制作的,所以经常用来放汤圆、饺子、馒头之类的,很方便。
等孙刚跨进院门,孙妈就开始往开水锅里下汤圆,这玩意儿和饺子一样,要现吃现下。
出锅后,往碗里加糖,一样的甜,而且比超市卖的很多种馅料的汤圆好吃多了,有种特别的清新感。
到了晚上,自然是几家人又聚到一起,这次是在孙刚小叔家吃的。
吃完饭,六点多,天还没有完全黑透,孙小雨就拿出她爸爸买的烟花。
小叔买了很多烟花,可是站在院子里反倒看不好,在空旷的地方就最好,孙刚就带着他们跑到大门外的路上,一个接着一个的放。
最后,轮到放那个最高最大的了,果然不同凡响,蹿的很高,很响,洒下的烟花十分美丽,绽放着各式的花样,洒满夜空,引起大家的啧啧赞赏。
也没有半路停下来,一直全部放完,大家边议论边说还是这样的好。
就这样大家说说笑笑的放着欣赏着。在院子里,也时时看到别家的院子里放出来的烟花,有高的,还有就在院子里闪烁的。每家都烟雾笼罩,鞭炮声声,火树银花,煞是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