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小说网 > 从零诗社之紫扁豆文集 > 葬礼
葬礼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从零诗社之紫扁豆文集最新章节!
前几天参加了三叔的葬礼。三叔是父亲的好友,为官至副厅级,最近几年经商,公司做的也很不错,女儿、女婿都是清华大学毕业知识分子,以为如此档次的家庭葬礼形式本应有所不同,然整个流程下来除了客多、车多之外,与平常人家无异。客人很多,有北京来的、省城来的,及本地很多商界、政界名流,送葬的车有一百余辆,且多是大几十万的豪车,我这低档的车子行进在浩荡的车队之中很是自惭形秽。凭一颗真心、怀一腔纯情为故人送一程,他们未必如我,情无贵贱,自己不比别人矮三分,想想坦然了许多。
三叔的骨灰先不埋,暂时存在殡仪馆的祠堂,所以车队的目的地就是本市新建成的殡仪馆。这也是新殡仪馆建成后我第一次光顾,第一感觉就是宽敞,西、北两个停车场连成一片,我们这在路上拥堵不堪的车队不足以填其一角,颇有石入大海的感觉。绿树成荫,楼阁亭台掩映其间,幽静雅致。难怪有同行的人低声耳语“从这儿路过很多次,起初还以为是疗养院或宾馆呢!宽敞,环境又美,死了葬在此处可安息了”“安息?死人能看到啥?还不都是给活人看的,如此奢华、宽敞没多大意义,人哪,一死百了!”“奢华?宽敞?全市的死人都在这儿,和活人比这算点儿啥?整个城市都是死人留下的,难道不应该吗?”听着这些关生死、关葬俗的感慨,不免也随之思索、感慨,视角不同,观点就迥然。
下车后从正门进入,草地平整、松柏葱郁、修剪规整的冬青似一道道矮墙把生活区、焚化区、悼念区、祠堂分割的错落有致。水面宽广的池塘中央一组喷泉喷出两三米高的水柱,四溅的水花给过于静谧的氛围添了些许响动,水声伴着偶尔的鸟鸣让无语送葬的人流敢于发出细碎的脚步声。前面孝子的嚎啕声清晰可闻,回想起三叔的音容笑貌,悲由心生。
三叔虽办事大手大脚,但个人生活十分简朴。由于老伴儿在北京帮着女儿照料孩子,所以他一人吃、住、办公皆在办公室,无应酬的时候三餐很简单,往往一杯热水、一碟咸菜、两个馒头或两角饼即可,偶尔奢侈也是上次应酬打包回来的剩菜。他处事向来不拘小节,穿着很随意,不讲究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也从来不计较繁琐的礼数,想来他的葬礼办成这样已非他所愿了。葬礼上的繁琐事宜不是一朝一夕可改变的,更有一部分也是不容改变的,因为其中蕴藏着根深蒂固的民俗文化。
临回,每一辆车上都发了两个苹果、两盒烟、一挂鞭,与我相邻车子的司机是北京来的客人,不知所以。我在旁解释:“两个苹果,取其谐音,是主家祝您回去的时候一路平安,两盒烟,算作谢礼,对您远道而来送葬表一份心意,鞭炮现在放了,葬礼毕竟不是什么吉利事儿,临走让我们驱一驱晦气好上路。”他先是点头表示明白了,后又摇头说:“破费这些没必要”“这是个礼儿,孝子们就不用挨个来谢了”我继续解释着:“您几百公里都来了,还随了份子,不这样主家也过意不去啊。”
坐在我车上的是位省城来的客人,车进了市区,行了一段后客人疑惑的问:“咱们不是走错路了吧?我记得刚才不是这条路啊?”“这叫不走回头路”至此我算找回了一点自信:“这是我们当地的习俗,但凡能绕就绕一下,好像是旧俗认为阴魂不散,怕认熟了路跟回来,呵呵,现在也就沿袭下来了。”
这些年参加的葬礼不少,但对葬礼中的很多礼数也只是一知半解。“礼多人不怪”凡参加葬礼看老人们怎么做自己也就怎么做“不知者不怪”做得不对的地方,悉听教诲,下次更正。虽多有糟粕,但这些葬俗就这样不间歇的传承着,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民俗文化。
很多礼数都体现着传统的儒家思想,长幼尊卑分明,同样是儿子,长子的孝服就不一样,同样是女儿,出嫁的和不出嫁的孝期也不同。死了也得男尊女卑,我们这里夫妻合葬一墓,男的生前不管有过几位媳妇全葬在一起,在男人右侧挨个排开,而且要按先后顺序一个比一个矮一头,不能平起平坐(就是棺材头挨个向后错一点儿,不能排成一条线)。早年间医疗条件差,妇女伤得厉害,大多是月子病,如我的祖母,就是祖父的前妻难产死后再续的。记得小时候,祖母和邻居的杨大奶奶、杨二大娘经常在一起发牢骚:“就算她来得早又怎样?她才几年?我们孙男娣女一大帮,她排在前也就罢了,还不让肩膀头一样齐!”(她俩年龄和祖母相仿,境遇也差不多)。开头不知道他们说什么,后来慢慢明白了,起初觉得老人们很迂腐,计较这些没必要,长大了逐渐有些理解了。他们生活在他们的时代,有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的价值观,说开了其实就是一种自觉的对封建礼教尊卑制度的不满和控诉,本真而质朴的反抗精神。
杨二大娘死的最晚,距今也十来年了,当初葬礼上的一幕让我至今难忘。她的长子是位大学教授,高级知识分子,当下葬的时候他竟一跃跳进墓坑,趴在母亲的棺材上大哭不止,好几个大小伙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拖上来。很多人不理解,皆说“孝子啊!”“疼晕头了,情绪失控了”其实我看不然,想必那些牢骚话当儿子的听了也不下百遍?教授,高级知识分子啊,什么不懂?什么不明白?不能让母亲如愿,事儿不能办,话又不能说,只能大哭了,为母亲,也为自己吧。
糟粕与文化向来混同在一起,甚至有些东西你很难去界定它算不算糟粕,就连三叔这样的知识分子家庭,不也沿袭这兼有糟粕的葬俗吗?教授呢?厌恶极了葬礼,还得遵循着。所谓糟粕曾经也是文化,只是如今不合时宜了,沿袭中自会慢慢地被淘汰,或被赋予新的内涵继续传承。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过程、这些糟粕其实就是一种文化,不管你爱它还是恨它,喜欢它还是讨厌它,传承它还是摒弃它。
前几天参加了三叔的葬礼。三叔是父亲的好友,为官至副厅级,最近几年经商,公司做的也很不错,女儿、女婿都是清华大学毕业知识分子,以为如此档次的家庭葬礼形式本应有所不同,然整个流程下来除了客多、车多之外,与平常人家无异。客人很多,有北京来的、省城来的,及本地很多商界、政界名流,送葬的车有一百余辆,且多是大几十万的豪车,我这低档的车子行进在浩荡的车队之中很是自惭形秽。凭一颗真心、怀一腔纯情为故人送一程,他们未必如我,情无贵贱,自己不比别人矮三分,想想坦然了许多。
三叔的骨灰先不埋,暂时存在殡仪馆的祠堂,所以车队的目的地就是本市新建成的殡仪馆。这也是新殡仪馆建成后我第一次光顾,第一感觉就是宽敞,西、北两个停车场连成一片,我们这在路上拥堵不堪的车队不足以填其一角,颇有石入大海的感觉。绿树成荫,楼阁亭台掩映其间,幽静雅致。难怪有同行的人低声耳语“从这儿路过很多次,起初还以为是疗养院或宾馆呢!宽敞,环境又美,死了葬在此处可安息了”“安息?死人能看到啥?还不都是给活人看的,如此奢华、宽敞没多大意义,人哪,一死百了!”“奢华?宽敞?全市的死人都在这儿,和活人比这算点儿啥?整个城市都是死人留下的,难道不应该吗?”听着这些关生死、关葬俗的感慨,不免也随之思索、感慨,视角不同,观点就迥然。
下车后从正门进入,草地平整、松柏葱郁、修剪规整的冬青似一道道矮墙把生活区、焚化区、悼念区、祠堂分割的错落有致。水面宽广的池塘中央一组喷泉喷出两三米高的水柱,四溅的水花给过于静谧的氛围添了些许响动,水声伴着偶尔的鸟鸣让无语送葬的人流敢于发出细碎的脚步声。前面孝子的嚎啕声清晰可闻,回想起三叔的音容笑貌,悲由心生。
三叔虽办事大手大脚,但个人生活十分简朴。由于老伴儿在北京帮着女儿照料孩子,所以他一人吃、住、办公皆在办公室,无应酬的时候三餐很简单,往往一杯热水、一碟咸菜、两个馒头或两角饼即可,偶尔奢侈也是上次应酬打包回来的剩菜。他处事向来不拘小节,穿着很随意,不讲究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也从来不计较繁琐的礼数,想来他的葬礼办成这样已非他所愿了。葬礼上的繁琐事宜不是一朝一夕可改变的,更有一部分也是不容改变的,因为其中蕴藏着根深蒂固的民俗文化。
临回,每一辆车上都发了两个苹果、两盒烟、一挂鞭,与我相邻车子的司机是北京来的客人,不知所以。我在旁解释:“两个苹果,取其谐音,是主家祝您回去的时候一路平安,两盒烟,算作谢礼,对您远道而来送葬表一份心意,鞭炮现在放了,葬礼毕竟不是什么吉利事儿,临走让我们驱一驱晦气好上路。”他先是点头表示明白了,后又摇头说:“破费这些没必要”“这是个礼儿,孝子们就不用挨个来谢了”我继续解释着:“您几百公里都来了,还随了份子,不这样主家也过意不去啊。”
坐在我车上的是位省城来的客人,车进了市区,行了一段后客人疑惑的问:“咱们不是走错路了吧?我记得刚才不是这条路啊?”“这叫不走回头路”至此我算找回了一点自信:“这是我们当地的习俗,但凡能绕就绕一下,好像是旧俗认为阴魂不散,怕认熟了路跟回来,呵呵,现在也就沿袭下来了。”
这些年参加的葬礼不少,但对葬礼中的很多礼数也只是一知半解。“礼多人不怪”凡参加葬礼看老人们怎么做自己也就怎么做“不知者不怪”做得不对的地方,悉听教诲,下次更正。虽多有糟粕,但这些葬俗就这样不间歇的传承着,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民俗文化。
很多礼数都体现着传统的儒家思想,长幼尊卑分明,同样是儿子,长子的孝服就不一样,同样是女儿,出嫁的和不出嫁的孝期也不同。死了也得男尊女卑,我们这里夫妻合葬一墓,男的生前不管有过几位媳妇全葬在一起,在男人右侧挨个排开,而且要按先后顺序一个比一个矮一头,不能平起平坐(就是棺材头挨个向后错一点儿,不能排成一条线)。早年间医疗条件差,妇女伤得厉害,大多是月子病,如我的祖母,就是祖父的前妻难产死后再续的。记得小时候,祖母和邻居的杨大奶奶、杨二大娘经常在一起发牢骚:“就算她来得早又怎样?她才几年?我们孙男娣女一大帮,她排在前也就罢了,还不让肩膀头一样齐!”(她俩年龄和祖母相仿,境遇也差不多)。开头不知道他们说什么,后来慢慢明白了,起初觉得老人们很迂腐,计较这些没必要,长大了逐渐有些理解了。他们生活在他们的时代,有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的价值观,说开了其实就是一种自觉的对封建礼教尊卑制度的不满和控诉,本真而质朴的反抗精神。
杨二大娘死的最晚,距今也十来年了,当初葬礼上的一幕让我至今难忘。她的长子是位大学教授,高级知识分子,当下葬的时候他竟一跃跳进墓坑,趴在母亲的棺材上大哭不止,好几个大小伙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拖上来。很多人不理解,皆说“孝子啊!”“疼晕头了,情绪失控了”其实我看不然,想必那些牢骚话当儿子的听了也不下百遍?教授,高级知识分子啊,什么不懂?什么不明白?不能让母亲如愿,事儿不能办,话又不能说,只能大哭了,为母亲,也为自己吧。
糟粕与文化向来混同在一起,甚至有些东西你很难去界定它算不算糟粕,就连三叔这样的知识分子家庭,不也沿袭这兼有糟粕的葬俗吗?教授呢?厌恶极了葬礼,还得遵循着。所谓糟粕曾经也是文化,只是如今不合时宜了,沿袭中自会慢慢地被淘汰,或被赋予新的内涵继续传承。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过程、这些糟粕其实就是一种文化,不管你爱它还是恨它,喜欢它还是讨厌它,传承它还是摒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