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如意佳婿最新章节!
既然刘延宁都花力气,给弟弟妹妹寻了那么多学习工具托人送回来,而刘大爷蒋氏等人也对此十分重视,特意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先把孩子们配套的书桌椅子都给打好,在这样的情形下,本来只是打算随便教一教的李氏,也不免认真了起来。
刘家一时间换了种氛围,每日清晨,都能听见院子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为了不打扰他们背书,蒋氏都特意叫负责剁猪草的儿媳妇到后院却剁。
李氏现在都不大干家务了,每日干完活回家,她的任务只有一个——教书。
于是本该李氏负责的家务,便被平均分给了王氏林氏等人。
当然王氏林氏和安氏也没有意见就是了,她们的孩子都跟着大嫂识字呢,看公婆重视的样子,自家孩子如果是这块料,也能像大侄子一般,被培养起来,以后的前途就不可估量了。
说白了,他们拼死拼活的种地赚钱,不就是想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吗,眼瞧着孩子就要有别的前程了,她们巴不得大嫂再认真教才好,哪还有什么不平衡的?
这段日子,整个刘家的气氛是前所未有的和谐,大家干活更有干劲了。
只是刘青混在一群真正的小孩子中,一边要应付她娘严厉的教学,一边又怕表现得太过,不得已藏拙,委实有些辛苦。
刘青上辈子就接受过十多年的教育,基础早就打好了,什么《三字经》《诗经》,都是上辈子耳熟能详知识了,几乎李氏读一遍,她都能跟着背出来。
而这个时代的文字,与她上辈子的相差也不大,就是简体改成了繁体,连蒙带猜也能猜出个大概来,认字就更不是什么难事。
真正对刘青来说,稍微有点难度就是练字了。
然而刘青一开始也没想到自己要学写字,且不提刘家人根本不会为她一个小丫头片子,特意去买什么笔墨纸砚,花这么大的力气培养她,在刘家这样传统的农家,她身为女孩能有幸认得几个字,就已经算不错了。
包括她娘李氏在内,谁没指望教出一个能够舞文弄墨的女先生来。
但是谁能想到远在县城的亲哥如此给力又上心呢?笔墨纸砚全给他们备好了,啥都不用他们费心,就只要好好学习便是了。
于是刘青也只能在措手不及中,被赶鸭子上架了。
虽然她的本意只是想找个借口跟她娘学一阵子认字,以后她识字这事便可以光明正大的表现出来,但这个时候她想打退堂鼓也是不行的了,只能重新拿起了笔,像小学生那样一笔一划的学写字。
诚然,对刘青这个从小写惯了硬笔字的人而言,软笔字一开始写起来让她很不习惯,每天不下于一个时辰的悬腕练习也让人很是煎熬,但这些都是小问题,一旦刘青习惯了用毛笔,一旦入了门,进步便是飞快的。
更何况教她的人还是她自己的亲娘,她的水平如何,她娘比谁都清楚。
李氏还记得自己教学的初衷和大儿子这么费心的缘由是什么——都是为了好好培养女儿,满足她的愿望。
因此李氏就算不假公济私,心里也有轻重之分,其他孩子都是顺道,她女儿才是重中之重。
刘青在她娘的虎视眈眈之下,堪称是战战兢兢的在藏拙,但是再怎么藏,底子摆在那里,也不是其他的小孩子能比的,刘青顶多把读一遍就能背出来的东西,多读了几遍才磕磕巴巴的背出来,她也怕自己再藏拙下去就变成真蠢了。
但怎么说,刘青再如何藏,身为她娘的李氏,女儿有没有上心,一眼就能瞧出来的,李氏便不由有些心惊,女儿吊儿郎当的态度,都能学得这么快,倘若她认真起来,又将是如何场景?
不过李氏这番复杂的心思,并没有同任何人透露,包括刘青也不知道,还以为自己伪装的天衣无缝。
李氏转头就给自己在城里的儿子写了信。李氏这么多年没再碰过纸笔,确实能写的字不多,但是勉强也能把信写清楚。
以前刘家给刘延宁写信,宁愿去镇上花钱请人,是因为觉得就写几封信,没必要特意花钱买纸笔和砚台,就算自家写好了,还得托人送去城里,倒不如一并请人写了送过去省事。
但现在家里的文房四宝都备着,想给刘延宁写信,不过是分分钟的事,就算是省一文钱,蒋氏他们也更宁愿让李氏来负责写,她的字写得磕巴就磕巴,反正自家延宁才华横溢,能看懂就行。
因此全权负责给刘延宁写信的李氏,瞒着公婆在里面夹带了一段私货,也并无人发现,只是刘延宁收到信后,却又托人送了些东西回来,一本《千字文》,和一本据说是他自己练过的字帖。
于是在大家还在摇头晃脑的背《三字经》和《诗经》的时候,刘青已经开始练起了字帖。
刘青听到她娘私下告诉自己,这两样东西都是亲哥专门给她准备的时候,便知道他们已经瞧出她在藏拙了,索性她自己藏来藏去也累,这下干脆大大方方的露出来,至于对刘家人的解释,她娘和亲哥肯定已经想好了。
虽然刘家人不知道孩子们都学的如何,但是刘青的特殊待遇,很快就被发现了,眼睛最尖也最先提出疑问的人是王氏。
王氏现在还在全家人跟前伏低做小,怒刷好感值的时期,行为举止比以往多了许多圆滑,不再是上来就质问,反而开玩笑似的问李氏:“哟,大嫂,咱们青青字写得真好啊,她用的纸都跟其他孩子的不一样呢。”
本来还只是站在旁边瞧着,不想靠太近打扰了孩子们的刘大爷他们,听到这话,不由往前走了几步,便也瞧见了不同,其他小家伙们还在练着笔画,刘青已经端端正正的在写字了,众人不由一惊,顿时有些面面相觑。
刘大爷抿唇问:“老大家的,青青怎么进度与小五他们的都不同?”
毫无疑问,刘青的与众不同,让大家以为李氏给她开小灶了。
“延宁叮嘱我别说,倒是被弟妹瞧出来了。”李氏露出了个无奈的笑容,低声道,“青青认字的速度本来就跟其他几个孩子不一样,可能她年纪大一些,教过的东西都记得住,不用再教第二遍,就连写字上手也比他们快。我以为他们现在的水平,能先把笔画练好就不错了,便没急着教他们写字,没想到青青自个儿就在练字了,还偷偷写了东西夹在我写给延宁的信里头,是延宁写信回来我才发现的。”
“延宁说青青资质难得,虽然只是姑娘家,但既然开始认字了,就不要埋没了这番资质,这次托人带来的两本书,便是专门给青青用的。然而延宁又说了,学习之事最怕攀比,千叮咛万嘱咐我保密,叫同青青一块学习的小五他们瞧见这差距,万一生出些自卑的心理,于学习一事便是耽误了。”
众人闻言都愣住了,好半响刘大爷才开口,声音有些发抖的问,“照老大家的意思,前头两本书,青青都学会了?”
李氏毫不迟疑的点头,刘大爷又问:“那青青现在会写多少字?”
这个问题李氏没有回答,而是转头问刘青:“你爷问你能写哪些字呢。”
刘青想着除了生僻字,现在就没有她不会写的了,只是见刘大爷激动的满脸涨红的样子,怕这么说把老人家吓坏,便含蓄的道:“娘上回给大哥写的那些字,我都会写呢!”
饶是刘青如此低调,仍是险些就把刘大爷给震惊的晕过去,他身后的刘二叔等人,也俱是用难以置信又饱含期望失望的眼神看着刘青,因为家里出了一个刘延宁那样的人物,他们很清楚刘青这份资质代表着什么,若是个男孩,那也是不输于她哥哥的啊!
刘大爷搓着手,都激动的语无伦次了,一直在重复着说:“好,很好……”
唯有王氏委实难以置信,或者说失望太大,竟忍不住脱口而出:“大嫂,青青真的以前没跟你学过字?才短短两个月,当年延宁开蒙的时候,学习的速度也没这么快啊!”
“爹娘没同意,我哪里敢私下教青青识字?何况我也没那个闲工夫。”李氏脸色微冷,道,“再说弟妹拿青青同延宁比,延宁开蒙的时候才多大?他那时才四五岁,能听得懂先生说什么,抓得稳笔就不错了。而青青现在都十三岁了,还能比不过四五岁的孩子?”
李氏这话便有些不留情面了,名义上是回答王氏的疑问,顺道又把王氏讽刺了一遍。
王氏她引以为豪的女儿刘雅琴,可不就连小六小七那几个孩子都学不过吗!
李氏刚开始的小课堂,学生只有五个人,刘青和三个堂弟,除刘青以外的另一个女孩五丫,还是她年纪小,一惯形影不离的小伙伴小七如今不能陪她玩了,她也就只能跟着过来陪读。
至于刘雅琴和三丫四丫,蒋氏他们还是觉得姑娘没必要识字,再说她们自个儿也不是很感兴趣。
但自从刘延宁托人送了纸笔回来后,王氏也警觉了,堪堪认得几个字,和会舞文弄墨是不一样的,能写文章的那可都是才女,名声传出去那可就是一家有女百家求了!李氏如今都知道为女儿打算,自家的就算再比不过刘青那臭丫头,却也不能差太多。
王氏憋着一口气,不知道用什么法子说服了刘雅琴,自从要练字起,刘雅琴也来跟着李氏来学习了。
只是刘雅琴年纪也不小,早有自己的主见和心思,她没心思学,便只应付了个表面,别说跟刘青这个本来就有基础的人比了,跟她那同胞兄弟小七相比,却也是没什么优势的。
李氏的话刚落音,安氏的目光,便不由自主的往刘雅琴那儿看过去,果然看到她桌案上惨不忍睹的墨迹,一时忍不住吃笑出声,收回了视线。
王氏被李氏讽刺,又被安氏毫不留情的笑话,顿时有些面红耳赤起来,到底知道今时不同往日。刘青那丫头如今是公婆心尖尖上的人儿,在他们心里的位置跟孙子也差不多了,连带着李氏的待遇也跟着水涨船高;而她自己在公婆心底的坏形象还没有彻底扭转回来。
意识到眼下不是同大房起冲突的时候,王氏挤出了个笑容,“大嫂说得是,青青有延宁那般聪明的大哥,她自个儿这般聪慧也正常,是我想多了。”
“不怪二弟妹。”李氏忽然笑了,慢条斯理的道,“二弟妹心里着急也正常,只是学习一事,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在孩子们正是打基础的时候,等他们基本功练好了,字帖这些也会给他们都用起来,延宁都说了,等小五他们都用得到的时候,他再去书肆寻一些好的字帖送回来。”
刘大爷闻言点头道:“老大家的说得很是,该怎么教孩子们,孩子们学的如何,老大家的才清楚,咱们什么都不懂,就别去指手画脚了。”
说到最后,刘大爷的目光似有若无的往王氏身上瞥了一眼,他就知道这个儿媳妇不是真的老实了,面上装的那么好,一有机会就想挑拨离间,叫他们差一点就误会老大家了,真真是个不安分的!
顺着刘大爷的目光,蒋氏也看过去,狠狠瞪了王氏一眼。
殊不知盯着公婆锐利的视线,王氏心里也后悔不迭,她本来打算伏低做小,彻底把公婆对她的负面印象给洗掉的,哪里想到一时大意,以为真能抓住李氏的把柄,从而在公婆跟前表现一番,结果反倒自乱了阵脚,这两个月好不容易让婆婆对她的态度稍有缓和,现在只怕又白费功夫了。
王氏心里懊恼归懊恼,面上还要陈恳的接受刘大爷的敲打,又对李氏笑道:“是我什么都不懂就乱说,还望大嫂不要介意。”
李氏笑着摇头,语气温和下来:“咱们一家人,有什么不能说的?二弟妹快别见外了。”
刘青学习进度远远高过其他小伙伴的事,不过是件小插曲,因为她是个姑娘家,刘家再怎么想培养,也培养不出个女状元来,因此大家只是那几日有些惊讶,过后便丢开了。
刘家如今正忙着,小辈的学习还真不是他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刘家的茶叶蛋,在周边几个镇子的市场都打开了,加上金桥镇,他们一共要去四个镇子上卖茶叶蛋,而每个镇赶集的日子都不一样,加起来一个月便有十二天要出摊的,每一次都是满载而去,满包袱而归,刘家人的干劲更足,小买卖做得那叫一个如火如荼。
茶叶蛋卖得这么好,买牛的事自然也迫在眉睫了。
板车早就在刘大爷和几个儿子的努力下打好了,木板都被打磨得光滑细腻,一看就是费了心的,蒋氏还带着几个儿媳妇收拾了后院的猪圈,空出一块地方来当牛栏,可见全家人都在期待着这头牛的到来。
于是在一次金桥镇的集会,卖完茶叶蛋的刘大爷回来,便众望所归的牵了头高大的壮牛回来,在农村买牛可是大事,刘大爷一行人从村口便被村人围住了,一群人拥簇着他们回来刘家院子,还在热火朝天讨论着刘家的牛多少钱买来的。
这头牛也毫无疑问成了蒋氏的新宠,蒋氏连她那几头膘肥体壮的猪宝贝都没时间搭理了,每天一回家,问得最多的便是有没有及时给牛喂草。
忙碌而充实日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更何况现在茶叶蛋的销量打开了,刘家每个月的进账翻了好几倍我,发家致富只是时间问题,刘青彻底丢开不管,每天不是练字就是绣花,时间过得就更快了,一眨眼便到了十二月。
在农村,腊月正是忙碌的,不是农忙,而是忙着置办年货,家家户户都准备过一个红火的新年。
村里的半吊子屠户老根叔变得炙手可热起来了,因为过年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杀猪。
蒋氏养猪有一手,去年抱回家的四头猪,被她全须全尾的养活了,而且养得白白胖胖,膘肥体壮,正是宰杀的好时候,因此早在月初,蒋氏便同老根叔打了招呼,叫他定个日子来家里杀猪。
因着今年刘家收成好,赚的钱多了,蒋氏也大气了一回,决定这回卖掉三头猪,剩下的一头都留给自家吃!
刘青听得这个消息都不由双眼放光,她目测一头猪少说都有百来斤,整整一头都给自家吃,那种幸福的场景简直不敢想象。
至少好几个月里,猪肉都是吃不完的了。
大家都期待着老根叔来家里杀猪。
只是家家户户都等着杀猪,而农村杀猪又有讲究,还得算日子和时辰,可老根叔就一个,一天顶多安排个两三场,根本忙不过来,轮到刘家,都到腊月底了。
好在刘青堂伯家的猪杀得早,腊月初便杀完了,蒋氏便去堂伯家借了二十几肉,拿回家准备制作腊肉和腊肠,要过个丰厚的年,这些腊味都是不能缺的。
刘家杀猪的这一日,刘青也没心思睡懒觉了,早早爬起来看热闹。
自从进入腊月里,便是属于女人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准备各式各样的年货吃食,大扫除,每日忙得不可开交。
还有些人家这年收成好了,舍得几个钱给家里人做棉衣——刘家今年就属于丰收年,上个月蒋氏去镇上回来,给扯了十几尺布,让媳妇们给家里大大小小的做身新衣裳。
刘青和刘延宁都有新衣裳过年,自然得李氏来做,这个时候就是其他妯娌想帮她分担,也实在分/身乏术,李氏便停了授课,全当给孩子们放寒假了。
而刘青师傅那边的情况,同李氏也差不多,都是忙得脱不开身,刘青师傅家上个月就开始忙起来了,因为大花姐即将出嫁,越临近出嫁的日子,要忙的事便越多。
大花姐是腊月初嫁的人,她以前在家管着事,她娘还有闲工夫教刘青绣花,如今一出门,家务便全落到刘青师傅和严大娘身上,刘青师傅也只能暂且停了刘青的课。
于是刘青彻底成了个闲人,每天睡到自然醒也没人说她。
反倒是今儿她一大早起来,被安氏等人拉着打趣了一番。
刘家一次性杀了四头猪,活动并没有在自家小院子里进行,而是在院门口挂起的架子,村里好些个壮汉都来帮忙了。
杀猪也是个细致活,一大群人,天刚亮就忙活起来,忙忙碌碌到太阳都升起来了,还没彻底消停,等挂在木架上的猪血都放完,刘家人又一桶一桶的猪血往隔壁家送,当然自家也留了一大桶。
刘青对猪血没多大兴趣,便顿在旁边看刘大爷他们给猪烫毛剁肉,另外三头猪都被老根叔联系来的屠户买走了,剩下这头除了刘家自己人吃,还要拿出一部分来当杀猪肉,招待今天来帮忙的众人。
“姑娘家家的,瞧什么杀猪。”刘大爷抬头瞧见刘青又凑了过来,不由摆了摆手,轰道,“没事替我去外边看看,小五他们又把牛牵哪去耍了。”
自从停了课,家里的熊孩子们有了一项新的兴趣爱好,牵着牛,领着小弟们去外边放风,因此听到刘大爷的吩咐,刘青想也不想道,“肯定是去村口晒谷场了,那儿地宽平坦,才方便他们骑牛嘛。”
虽然这么说,刘青还是乖乖出去瞧了,走到村口,果然瞧见熊孩子们和他们久违的小弟们,正在为了轮到谁骑牛而争论不休,刘青正要走过去,却忽然又停下了脚步,因为她远远的瞧着,好像有人赶着车往村口这边而来。
还是马车?
谁家认识这样的壕?
既然刘延宁都花力气,给弟弟妹妹寻了那么多学习工具托人送回来,而刘大爷蒋氏等人也对此十分重视,特意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先把孩子们配套的书桌椅子都给打好,在这样的情形下,本来只是打算随便教一教的李氏,也不免认真了起来。
刘家一时间换了种氛围,每日清晨,都能听见院子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为了不打扰他们背书,蒋氏都特意叫负责剁猪草的儿媳妇到后院却剁。
李氏现在都不大干家务了,每日干完活回家,她的任务只有一个——教书。
于是本该李氏负责的家务,便被平均分给了王氏林氏等人。
当然王氏林氏和安氏也没有意见就是了,她们的孩子都跟着大嫂识字呢,看公婆重视的样子,自家孩子如果是这块料,也能像大侄子一般,被培养起来,以后的前途就不可估量了。
说白了,他们拼死拼活的种地赚钱,不就是想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吗,眼瞧着孩子就要有别的前程了,她们巴不得大嫂再认真教才好,哪还有什么不平衡的?
这段日子,整个刘家的气氛是前所未有的和谐,大家干活更有干劲了。
只是刘青混在一群真正的小孩子中,一边要应付她娘严厉的教学,一边又怕表现得太过,不得已藏拙,委实有些辛苦。
刘青上辈子就接受过十多年的教育,基础早就打好了,什么《三字经》《诗经》,都是上辈子耳熟能详知识了,几乎李氏读一遍,她都能跟着背出来。
而这个时代的文字,与她上辈子的相差也不大,就是简体改成了繁体,连蒙带猜也能猜出个大概来,认字就更不是什么难事。
真正对刘青来说,稍微有点难度就是练字了。
然而刘青一开始也没想到自己要学写字,且不提刘家人根本不会为她一个小丫头片子,特意去买什么笔墨纸砚,花这么大的力气培养她,在刘家这样传统的农家,她身为女孩能有幸认得几个字,就已经算不错了。
包括她娘李氏在内,谁没指望教出一个能够舞文弄墨的女先生来。
但是谁能想到远在县城的亲哥如此给力又上心呢?笔墨纸砚全给他们备好了,啥都不用他们费心,就只要好好学习便是了。
于是刘青也只能在措手不及中,被赶鸭子上架了。
虽然她的本意只是想找个借口跟她娘学一阵子认字,以后她识字这事便可以光明正大的表现出来,但这个时候她想打退堂鼓也是不行的了,只能重新拿起了笔,像小学生那样一笔一划的学写字。
诚然,对刘青这个从小写惯了硬笔字的人而言,软笔字一开始写起来让她很不习惯,每天不下于一个时辰的悬腕练习也让人很是煎熬,但这些都是小问题,一旦刘青习惯了用毛笔,一旦入了门,进步便是飞快的。
更何况教她的人还是她自己的亲娘,她的水平如何,她娘比谁都清楚。
李氏还记得自己教学的初衷和大儿子这么费心的缘由是什么——都是为了好好培养女儿,满足她的愿望。
因此李氏就算不假公济私,心里也有轻重之分,其他孩子都是顺道,她女儿才是重中之重。
刘青在她娘的虎视眈眈之下,堪称是战战兢兢的在藏拙,但是再怎么藏,底子摆在那里,也不是其他的小孩子能比的,刘青顶多把读一遍就能背出来的东西,多读了几遍才磕磕巴巴的背出来,她也怕自己再藏拙下去就变成真蠢了。
但怎么说,刘青再如何藏,身为她娘的李氏,女儿有没有上心,一眼就能瞧出来的,李氏便不由有些心惊,女儿吊儿郎当的态度,都能学得这么快,倘若她认真起来,又将是如何场景?
不过李氏这番复杂的心思,并没有同任何人透露,包括刘青也不知道,还以为自己伪装的天衣无缝。
李氏转头就给自己在城里的儿子写了信。李氏这么多年没再碰过纸笔,确实能写的字不多,但是勉强也能把信写清楚。
以前刘家给刘延宁写信,宁愿去镇上花钱请人,是因为觉得就写几封信,没必要特意花钱买纸笔和砚台,就算自家写好了,还得托人送去城里,倒不如一并请人写了送过去省事。
但现在家里的文房四宝都备着,想给刘延宁写信,不过是分分钟的事,就算是省一文钱,蒋氏他们也更宁愿让李氏来负责写,她的字写得磕巴就磕巴,反正自家延宁才华横溢,能看懂就行。
因此全权负责给刘延宁写信的李氏,瞒着公婆在里面夹带了一段私货,也并无人发现,只是刘延宁收到信后,却又托人送了些东西回来,一本《千字文》,和一本据说是他自己练过的字帖。
于是在大家还在摇头晃脑的背《三字经》和《诗经》的时候,刘青已经开始练起了字帖。
刘青听到她娘私下告诉自己,这两样东西都是亲哥专门给她准备的时候,便知道他们已经瞧出她在藏拙了,索性她自己藏来藏去也累,这下干脆大大方方的露出来,至于对刘家人的解释,她娘和亲哥肯定已经想好了。
虽然刘家人不知道孩子们都学的如何,但是刘青的特殊待遇,很快就被发现了,眼睛最尖也最先提出疑问的人是王氏。
王氏现在还在全家人跟前伏低做小,怒刷好感值的时期,行为举止比以往多了许多圆滑,不再是上来就质问,反而开玩笑似的问李氏:“哟,大嫂,咱们青青字写得真好啊,她用的纸都跟其他孩子的不一样呢。”
本来还只是站在旁边瞧着,不想靠太近打扰了孩子们的刘大爷他们,听到这话,不由往前走了几步,便也瞧见了不同,其他小家伙们还在练着笔画,刘青已经端端正正的在写字了,众人不由一惊,顿时有些面面相觑。
刘大爷抿唇问:“老大家的,青青怎么进度与小五他们的都不同?”
毫无疑问,刘青的与众不同,让大家以为李氏给她开小灶了。
“延宁叮嘱我别说,倒是被弟妹瞧出来了。”李氏露出了个无奈的笑容,低声道,“青青认字的速度本来就跟其他几个孩子不一样,可能她年纪大一些,教过的东西都记得住,不用再教第二遍,就连写字上手也比他们快。我以为他们现在的水平,能先把笔画练好就不错了,便没急着教他们写字,没想到青青自个儿就在练字了,还偷偷写了东西夹在我写给延宁的信里头,是延宁写信回来我才发现的。”
“延宁说青青资质难得,虽然只是姑娘家,但既然开始认字了,就不要埋没了这番资质,这次托人带来的两本书,便是专门给青青用的。然而延宁又说了,学习之事最怕攀比,千叮咛万嘱咐我保密,叫同青青一块学习的小五他们瞧见这差距,万一生出些自卑的心理,于学习一事便是耽误了。”
众人闻言都愣住了,好半响刘大爷才开口,声音有些发抖的问,“照老大家的意思,前头两本书,青青都学会了?”
李氏毫不迟疑的点头,刘大爷又问:“那青青现在会写多少字?”
这个问题李氏没有回答,而是转头问刘青:“你爷问你能写哪些字呢。”
刘青想着除了生僻字,现在就没有她不会写的了,只是见刘大爷激动的满脸涨红的样子,怕这么说把老人家吓坏,便含蓄的道:“娘上回给大哥写的那些字,我都会写呢!”
饶是刘青如此低调,仍是险些就把刘大爷给震惊的晕过去,他身后的刘二叔等人,也俱是用难以置信又饱含期望失望的眼神看着刘青,因为家里出了一个刘延宁那样的人物,他们很清楚刘青这份资质代表着什么,若是个男孩,那也是不输于她哥哥的啊!
刘大爷搓着手,都激动的语无伦次了,一直在重复着说:“好,很好……”
唯有王氏委实难以置信,或者说失望太大,竟忍不住脱口而出:“大嫂,青青真的以前没跟你学过字?才短短两个月,当年延宁开蒙的时候,学习的速度也没这么快啊!”
“爹娘没同意,我哪里敢私下教青青识字?何况我也没那个闲工夫。”李氏脸色微冷,道,“再说弟妹拿青青同延宁比,延宁开蒙的时候才多大?他那时才四五岁,能听得懂先生说什么,抓得稳笔就不错了。而青青现在都十三岁了,还能比不过四五岁的孩子?”
李氏这话便有些不留情面了,名义上是回答王氏的疑问,顺道又把王氏讽刺了一遍。
王氏她引以为豪的女儿刘雅琴,可不就连小六小七那几个孩子都学不过吗!
李氏刚开始的小课堂,学生只有五个人,刘青和三个堂弟,除刘青以外的另一个女孩五丫,还是她年纪小,一惯形影不离的小伙伴小七如今不能陪她玩了,她也就只能跟着过来陪读。
至于刘雅琴和三丫四丫,蒋氏他们还是觉得姑娘没必要识字,再说她们自个儿也不是很感兴趣。
但自从刘延宁托人送了纸笔回来后,王氏也警觉了,堪堪认得几个字,和会舞文弄墨是不一样的,能写文章的那可都是才女,名声传出去那可就是一家有女百家求了!李氏如今都知道为女儿打算,自家的就算再比不过刘青那臭丫头,却也不能差太多。
王氏憋着一口气,不知道用什么法子说服了刘雅琴,自从要练字起,刘雅琴也来跟着李氏来学习了。
只是刘雅琴年纪也不小,早有自己的主见和心思,她没心思学,便只应付了个表面,别说跟刘青这个本来就有基础的人比了,跟她那同胞兄弟小七相比,却也是没什么优势的。
李氏的话刚落音,安氏的目光,便不由自主的往刘雅琴那儿看过去,果然看到她桌案上惨不忍睹的墨迹,一时忍不住吃笑出声,收回了视线。
王氏被李氏讽刺,又被安氏毫不留情的笑话,顿时有些面红耳赤起来,到底知道今时不同往日。刘青那丫头如今是公婆心尖尖上的人儿,在他们心里的位置跟孙子也差不多了,连带着李氏的待遇也跟着水涨船高;而她自己在公婆心底的坏形象还没有彻底扭转回来。
意识到眼下不是同大房起冲突的时候,王氏挤出了个笑容,“大嫂说得是,青青有延宁那般聪明的大哥,她自个儿这般聪慧也正常,是我想多了。”
“不怪二弟妹。”李氏忽然笑了,慢条斯理的道,“二弟妹心里着急也正常,只是学习一事,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在孩子们正是打基础的时候,等他们基本功练好了,字帖这些也会给他们都用起来,延宁都说了,等小五他们都用得到的时候,他再去书肆寻一些好的字帖送回来。”
刘大爷闻言点头道:“老大家的说得很是,该怎么教孩子们,孩子们学的如何,老大家的才清楚,咱们什么都不懂,就别去指手画脚了。”
说到最后,刘大爷的目光似有若无的往王氏身上瞥了一眼,他就知道这个儿媳妇不是真的老实了,面上装的那么好,一有机会就想挑拨离间,叫他们差一点就误会老大家了,真真是个不安分的!
顺着刘大爷的目光,蒋氏也看过去,狠狠瞪了王氏一眼。
殊不知盯着公婆锐利的视线,王氏心里也后悔不迭,她本来打算伏低做小,彻底把公婆对她的负面印象给洗掉的,哪里想到一时大意,以为真能抓住李氏的把柄,从而在公婆跟前表现一番,结果反倒自乱了阵脚,这两个月好不容易让婆婆对她的态度稍有缓和,现在只怕又白费功夫了。
王氏心里懊恼归懊恼,面上还要陈恳的接受刘大爷的敲打,又对李氏笑道:“是我什么都不懂就乱说,还望大嫂不要介意。”
李氏笑着摇头,语气温和下来:“咱们一家人,有什么不能说的?二弟妹快别见外了。”
刘青学习进度远远高过其他小伙伴的事,不过是件小插曲,因为她是个姑娘家,刘家再怎么想培养,也培养不出个女状元来,因此大家只是那几日有些惊讶,过后便丢开了。
刘家如今正忙着,小辈的学习还真不是他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刘家的茶叶蛋,在周边几个镇子的市场都打开了,加上金桥镇,他们一共要去四个镇子上卖茶叶蛋,而每个镇赶集的日子都不一样,加起来一个月便有十二天要出摊的,每一次都是满载而去,满包袱而归,刘家人的干劲更足,小买卖做得那叫一个如火如荼。
茶叶蛋卖得这么好,买牛的事自然也迫在眉睫了。
板车早就在刘大爷和几个儿子的努力下打好了,木板都被打磨得光滑细腻,一看就是费了心的,蒋氏还带着几个儿媳妇收拾了后院的猪圈,空出一块地方来当牛栏,可见全家人都在期待着这头牛的到来。
于是在一次金桥镇的集会,卖完茶叶蛋的刘大爷回来,便众望所归的牵了头高大的壮牛回来,在农村买牛可是大事,刘大爷一行人从村口便被村人围住了,一群人拥簇着他们回来刘家院子,还在热火朝天讨论着刘家的牛多少钱买来的。
这头牛也毫无疑问成了蒋氏的新宠,蒋氏连她那几头膘肥体壮的猪宝贝都没时间搭理了,每天一回家,问得最多的便是有没有及时给牛喂草。
忙碌而充实日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更何况现在茶叶蛋的销量打开了,刘家每个月的进账翻了好几倍我,发家致富只是时间问题,刘青彻底丢开不管,每天不是练字就是绣花,时间过得就更快了,一眨眼便到了十二月。
在农村,腊月正是忙碌的,不是农忙,而是忙着置办年货,家家户户都准备过一个红火的新年。
村里的半吊子屠户老根叔变得炙手可热起来了,因为过年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杀猪。
蒋氏养猪有一手,去年抱回家的四头猪,被她全须全尾的养活了,而且养得白白胖胖,膘肥体壮,正是宰杀的好时候,因此早在月初,蒋氏便同老根叔打了招呼,叫他定个日子来家里杀猪。
因着今年刘家收成好,赚的钱多了,蒋氏也大气了一回,决定这回卖掉三头猪,剩下的一头都留给自家吃!
刘青听得这个消息都不由双眼放光,她目测一头猪少说都有百来斤,整整一头都给自家吃,那种幸福的场景简直不敢想象。
至少好几个月里,猪肉都是吃不完的了。
大家都期待着老根叔来家里杀猪。
只是家家户户都等着杀猪,而农村杀猪又有讲究,还得算日子和时辰,可老根叔就一个,一天顶多安排个两三场,根本忙不过来,轮到刘家,都到腊月底了。
好在刘青堂伯家的猪杀得早,腊月初便杀完了,蒋氏便去堂伯家借了二十几肉,拿回家准备制作腊肉和腊肠,要过个丰厚的年,这些腊味都是不能缺的。
刘家杀猪的这一日,刘青也没心思睡懒觉了,早早爬起来看热闹。
自从进入腊月里,便是属于女人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准备各式各样的年货吃食,大扫除,每日忙得不可开交。
还有些人家这年收成好了,舍得几个钱给家里人做棉衣——刘家今年就属于丰收年,上个月蒋氏去镇上回来,给扯了十几尺布,让媳妇们给家里大大小小的做身新衣裳。
刘青和刘延宁都有新衣裳过年,自然得李氏来做,这个时候就是其他妯娌想帮她分担,也实在分/身乏术,李氏便停了授课,全当给孩子们放寒假了。
而刘青师傅那边的情况,同李氏也差不多,都是忙得脱不开身,刘青师傅家上个月就开始忙起来了,因为大花姐即将出嫁,越临近出嫁的日子,要忙的事便越多。
大花姐是腊月初嫁的人,她以前在家管着事,她娘还有闲工夫教刘青绣花,如今一出门,家务便全落到刘青师傅和严大娘身上,刘青师傅也只能暂且停了刘青的课。
于是刘青彻底成了个闲人,每天睡到自然醒也没人说她。
反倒是今儿她一大早起来,被安氏等人拉着打趣了一番。
刘家一次性杀了四头猪,活动并没有在自家小院子里进行,而是在院门口挂起的架子,村里好些个壮汉都来帮忙了。
杀猪也是个细致活,一大群人,天刚亮就忙活起来,忙忙碌碌到太阳都升起来了,还没彻底消停,等挂在木架上的猪血都放完,刘家人又一桶一桶的猪血往隔壁家送,当然自家也留了一大桶。
刘青对猪血没多大兴趣,便顿在旁边看刘大爷他们给猪烫毛剁肉,另外三头猪都被老根叔联系来的屠户买走了,剩下这头除了刘家自己人吃,还要拿出一部分来当杀猪肉,招待今天来帮忙的众人。
“姑娘家家的,瞧什么杀猪。”刘大爷抬头瞧见刘青又凑了过来,不由摆了摆手,轰道,“没事替我去外边看看,小五他们又把牛牵哪去耍了。”
自从停了课,家里的熊孩子们有了一项新的兴趣爱好,牵着牛,领着小弟们去外边放风,因此听到刘大爷的吩咐,刘青想也不想道,“肯定是去村口晒谷场了,那儿地宽平坦,才方便他们骑牛嘛。”
虽然这么说,刘青还是乖乖出去瞧了,走到村口,果然瞧见熊孩子们和他们久违的小弟们,正在为了轮到谁骑牛而争论不休,刘青正要走过去,却忽然又停下了脚步,因为她远远的瞧着,好像有人赶着车往村口这边而来。
还是马车?
谁家认识这样的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