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家门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黑金王朝最新章节!
过去,在阳城,钟家实在算不上起眼。阳城的百姓都知道,在阳城县衙当差的老爷们,都集中居住在县城中部靠近县衙的地方,那里酒肆店铺林立,人来人往,是县城最热闹繁华的地段,是为县城的中心,从这里向西有一条主路,一直通往阳城西门,出了西门,再向西二百多里,便是省城,城西这一带,因与省城交通便利,往来客商不少,客栈也就较多,此一带居住了不少买卖之人,在阳城也算是仅次于城中心的富庶之地,而从县城中心往东还有一条主路,一直通往阳城东门,出了东门,再向东几十里,便是凤山,过了凤山,便是北省,因大山阻隔,东门外这一带的几个村,交通不便,十分闭塞,此地居住的人多,且尽是耕种的乡民,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生活贫苦,甚至有时遇到灾年,会出现食不果腹的情况,此一带是为阳城的贫民窟,破败、衰落的景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让人看不到任何希望,而钟家便是其中的一员。
钟家从祖上开始居住于东门外的上水村,已有不少代了,俗语说,穷不过三代,钟家却是个特例,祖祖辈辈延续至今,一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除了看天吃饭,没有其他任何生计。这么多代以来,钟家既未出过一个富商,更没有一人读书中举、考取功名,甚至连是否出过阳城,都无从考证,因为钟家从未有人提及阳城以外的任何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在这个狭小的空间,简单重复着相同的日子,说到底,就只是活着而已。
要想活着,其实也并非易事,钟家虽然有旧房一间,薄田二亩,但一年耕种下来,交了田赋,去除口粮,几无结余,遇到灾年,往往还要四处借粮,才能度过难关,过得如此之难,有诸多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钟家的人口结构出了问题。
乡民人家的想法很矛盾,他们既希望家丁兴旺,子孙满堂,只有这样,才能增加耕种的劳力,才可能有更多的收成,也才可能使家族更强大,然而,在孩童出生之初到成年之前,其实是在增加家庭的负担,因为多一个人就意味着多了一张吃饭的嘴,钟家现在面临的就是这样的问题:劳力少、孩子多。
钟家一共四口人,钟田当家,妻子牛氏,育儿三人,老大在出生不久便因病夭折,老二长到五岁时,老三刚出生,老三出生那夜,钟氏夫妇真是百感交集,既庆幸老天再降一子,以补老大夭折之痛,也生出不少担忧,一个孩子养起来已经困难,这再添一丁,他们又该如何是好。
倒是老二年岁虽小,却颇为懂事,察觉到爹娘的忧虑,便主动说起,自己已经五岁,可以帮助爹娘干农活了,如果这样,家里的收成会好些的,话语虽然质朴,但钟氏夫妇能听得出,老二沿袭了钟家的传统,老实本分,他们真希望老三能像老二一样,也继承这样的品质,为家族出力,为爹娘分忧。
钟家老二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自打钟三出生后,便在家里帮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从浆洗衣物到生火做饭,都学得很快,做得很好,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爹娘去远处的田地耕种时,还独自照看钟三,随着时日推移,兄弟俩的情谊也越发深厚,尤其是,二哥对于三弟,有着一种疼爱之心,家中粮米紧张的时候,宁愿自己挨饿,也要将自己的一些饭食,让给三弟吃,三弟对二哥也十分眷念,常常在他面前撒娇弄怪,引得钟氏夫妇哈哈大笑,兄弟俩的如此情谊,也算是给这个饱尝贫穷之苦的人家带来了些许慰藉。
如此般,时光荏苒,钟家老二长到了十岁,一般富裕人家的孩子长到这个年岁,就要入私塾求学了,若是大户人家,还要请个好老师上门教学,不过对于钟家来说,这些都是不可能的,家里连吃饭都成难题,怎么还有余力让儿子读书,而且,家里还指望着这个劳力,现在的钟二,已经开始像大人一样下地耕种了,尽管他还不能干重活,但毕竟比小时候增加了力气,为了能让爹娘少操点心,为了能让钟家少向外面借点米,也为了能让钟三不至于断粮,钟二和爹娘一样,总是一大早就到田里耕种,直干到日落西山,奋力干活的劲头丝毫不输大人。
钟二除了能干活,还有个优点,就是像少时一样,完全保留了老实的本性,农忙时,有些乡民家里人手不够,便会到钟家来借劳力,这个时候,如果爹娘忙不过来,钟二就会自告奋勇,在忙完自家农活后,不顾疲惫地继续为乡亲帮忙,钟二的帮忙是真出力,就像干自家农活一样,不会有任何保留,乡亲们看在眼里,热在心头,有时候为了感谢,会送他一点小米或是一个鸡蛋,钟二每次都不收,他心里知道,这些人家和自己家一样,上顿吃了不一定有下顿,一点小米,说不定就是明日一天的口粮,一只鸡蛋,那可是只有家里的病人才能吃的,他怎么可能因为干了这些活,就拿乡亲的东西呢。
从小小年纪的行为,已能看出一个人长大后的影子,钟二便是如此,凭着自己的勤劳与忠厚,赢得了乡亲们的一致赞誉,他们都对钟氏夫妇说:“你们有这样的儿子,以后一定会过上好日子!”说得钟氏夫妇也是满心欢喜,觉得钟二就是钟家世代相传的标准模板。
当然,钟二的出色并没有完全打消钟氏夫妇对儿子们的顾虑,小儿子钟三,在性格上就表现出了与二哥完全不同的一面,这些表现从钟三很小的时候,便被钟氏夫妇察觉,随着年岁增长而更加明显,最重要的不同,就是钟三的脑瓜似乎比钟二要更加聪明,想法更多,人也更加好动,当然在家务活和农活方面,则比较疏懒,有时候虽然能帮点小忙,但是不愿意做苦活、累活,当然他年纪尚小,可能也确实干不了什么,不过钟氏夫妇知道,在钟三这个年纪,钟二已经有模有样地为家里出力了。
钟氏夫妇也常常想,以后两个儿子长大,钟二他们不担心,一定会有乡亲愿意把女儿嫁过来,到成家后,凭借钟二的勤奋,一定可以把自己的日子过好,钟二从小体谅孝敬爹娘,夫妇俩的养老,也一定可以托付给钟二,他们对这些都有十足的把握。
然而对钟三,他们是担心的,在他们看来,农耕是立身之本、立家之本,如果钟三长大后不能勤奋耕种,不仅不会有人家愿意将女儿嫁给他,更大的风险,是钟三可能会像钟氏夫妇看不起的那些混世的地痞一样,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最终可能连生计都是问题,如果真是那样,钟氏夫妇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当然,事情并没有按照钟氏夫妇想象的那样发展,而是完全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过去,在阳城,钟家实在算不上起眼。阳城的百姓都知道,在阳城县衙当差的老爷们,都集中居住在县城中部靠近县衙的地方,那里酒肆店铺林立,人来人往,是县城最热闹繁华的地段,是为县城的中心,从这里向西有一条主路,一直通往阳城西门,出了西门,再向西二百多里,便是省城,城西这一带,因与省城交通便利,往来客商不少,客栈也就较多,此一带居住了不少买卖之人,在阳城也算是仅次于城中心的富庶之地,而从县城中心往东还有一条主路,一直通往阳城东门,出了东门,再向东几十里,便是凤山,过了凤山,便是北省,因大山阻隔,东门外这一带的几个村,交通不便,十分闭塞,此地居住的人多,且尽是耕种的乡民,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生活贫苦,甚至有时遇到灾年,会出现食不果腹的情况,此一带是为阳城的贫民窟,破败、衰落的景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让人看不到任何希望,而钟家便是其中的一员。
钟家从祖上开始居住于东门外的上水村,已有不少代了,俗语说,穷不过三代,钟家却是个特例,祖祖辈辈延续至今,一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除了看天吃饭,没有其他任何生计。这么多代以来,钟家既未出过一个富商,更没有一人读书中举、考取功名,甚至连是否出过阳城,都无从考证,因为钟家从未有人提及阳城以外的任何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在这个狭小的空间,简单重复着相同的日子,说到底,就只是活着而已。
要想活着,其实也并非易事,钟家虽然有旧房一间,薄田二亩,但一年耕种下来,交了田赋,去除口粮,几无结余,遇到灾年,往往还要四处借粮,才能度过难关,过得如此之难,有诸多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钟家的人口结构出了问题。
乡民人家的想法很矛盾,他们既希望家丁兴旺,子孙满堂,只有这样,才能增加耕种的劳力,才可能有更多的收成,也才可能使家族更强大,然而,在孩童出生之初到成年之前,其实是在增加家庭的负担,因为多一个人就意味着多了一张吃饭的嘴,钟家现在面临的就是这样的问题:劳力少、孩子多。
钟家一共四口人,钟田当家,妻子牛氏,育儿三人,老大在出生不久便因病夭折,老二长到五岁时,老三刚出生,老三出生那夜,钟氏夫妇真是百感交集,既庆幸老天再降一子,以补老大夭折之痛,也生出不少担忧,一个孩子养起来已经困难,这再添一丁,他们又该如何是好。
倒是老二年岁虽小,却颇为懂事,察觉到爹娘的忧虑,便主动说起,自己已经五岁,可以帮助爹娘干农活了,如果这样,家里的收成会好些的,话语虽然质朴,但钟氏夫妇能听得出,老二沿袭了钟家的传统,老实本分,他们真希望老三能像老二一样,也继承这样的品质,为家族出力,为爹娘分忧。
钟家老二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自打钟三出生后,便在家里帮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从浆洗衣物到生火做饭,都学得很快,做得很好,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爹娘去远处的田地耕种时,还独自照看钟三,随着时日推移,兄弟俩的情谊也越发深厚,尤其是,二哥对于三弟,有着一种疼爱之心,家中粮米紧张的时候,宁愿自己挨饿,也要将自己的一些饭食,让给三弟吃,三弟对二哥也十分眷念,常常在他面前撒娇弄怪,引得钟氏夫妇哈哈大笑,兄弟俩的如此情谊,也算是给这个饱尝贫穷之苦的人家带来了些许慰藉。
如此般,时光荏苒,钟家老二长到了十岁,一般富裕人家的孩子长到这个年岁,就要入私塾求学了,若是大户人家,还要请个好老师上门教学,不过对于钟家来说,这些都是不可能的,家里连吃饭都成难题,怎么还有余力让儿子读书,而且,家里还指望着这个劳力,现在的钟二,已经开始像大人一样下地耕种了,尽管他还不能干重活,但毕竟比小时候增加了力气,为了能让爹娘少操点心,为了能让钟家少向外面借点米,也为了能让钟三不至于断粮,钟二和爹娘一样,总是一大早就到田里耕种,直干到日落西山,奋力干活的劲头丝毫不输大人。
钟二除了能干活,还有个优点,就是像少时一样,完全保留了老实的本性,农忙时,有些乡民家里人手不够,便会到钟家来借劳力,这个时候,如果爹娘忙不过来,钟二就会自告奋勇,在忙完自家农活后,不顾疲惫地继续为乡亲帮忙,钟二的帮忙是真出力,就像干自家农活一样,不会有任何保留,乡亲们看在眼里,热在心头,有时候为了感谢,会送他一点小米或是一个鸡蛋,钟二每次都不收,他心里知道,这些人家和自己家一样,上顿吃了不一定有下顿,一点小米,说不定就是明日一天的口粮,一只鸡蛋,那可是只有家里的病人才能吃的,他怎么可能因为干了这些活,就拿乡亲的东西呢。
从小小年纪的行为,已能看出一个人长大后的影子,钟二便是如此,凭着自己的勤劳与忠厚,赢得了乡亲们的一致赞誉,他们都对钟氏夫妇说:“你们有这样的儿子,以后一定会过上好日子!”说得钟氏夫妇也是满心欢喜,觉得钟二就是钟家世代相传的标准模板。
当然,钟二的出色并没有完全打消钟氏夫妇对儿子们的顾虑,小儿子钟三,在性格上就表现出了与二哥完全不同的一面,这些表现从钟三很小的时候,便被钟氏夫妇察觉,随着年岁增长而更加明显,最重要的不同,就是钟三的脑瓜似乎比钟二要更加聪明,想法更多,人也更加好动,当然在家务活和农活方面,则比较疏懒,有时候虽然能帮点小忙,但是不愿意做苦活、累活,当然他年纪尚小,可能也确实干不了什么,不过钟氏夫妇知道,在钟三这个年纪,钟二已经有模有样地为家里出力了。
钟氏夫妇也常常想,以后两个儿子长大,钟二他们不担心,一定会有乡亲愿意把女儿嫁过来,到成家后,凭借钟二的勤奋,一定可以把自己的日子过好,钟二从小体谅孝敬爹娘,夫妇俩的养老,也一定可以托付给钟二,他们对这些都有十足的把握。
然而对钟三,他们是担心的,在他们看来,农耕是立身之本、立家之本,如果钟三长大后不能勤奋耕种,不仅不会有人家愿意将女儿嫁给他,更大的风险,是钟三可能会像钟氏夫妇看不起的那些混世的地痞一样,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最终可能连生计都是问题,如果真是那样,钟氏夫妇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当然,事情并没有按照钟氏夫妇想象的那样发展,而是完全超乎了他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