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出的侗寨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长空雁鸣文集最新章节!
汽车直接把我们拉进了肇兴侗寨中央。下车的时候我对售票员问了句:“这是肇兴吗?”我的意思是,这就是近些时候声名鹊起的肇兴侗寨吗?怎么会有宽阔的公路贯穿寨子?会不会肇兴是一个大地名,朋友推荐我寻访的是另一个比较僻静更加原生态的寨子呢?
公路那样宽阔那样笔直地延伸过去。两边是并不如何吸引人目光的房屋。倒是街尽头更远处的一座高山,巍峨奇秀。据说,肇兴不远处,有座萨岁山,传说是侗族女神萨殉难成仙的地方。我望着天光明亮的山顶,猜测那会不会就是侗族的“麦加圣地”?收回目光,公路右边的一溜房屋所依靠的青山,也那样挺拔青翠,让人愉悦。
这时有芦笙响起。却并不成调。寻声望去,那边有座古旧鼓楼,楼里摆放了成堆的芦笙。两小儿在芦笙堆前逡巡,好奇喜爱却又不敢轻易碰触的样子,看中一个实在让他们喜欢的,就抱过来,吹响,也就那么3、5声,又放下了。小儿就4、5岁光景,一男一女,女的稍微大点高点。怪不得侗家阿哥能够把芦笙吹那么好,直把阿妹的心吹到旖旎而迷醉,他们从小耳濡目染最终就无师自通啊?好喜欢这两个小东西,望望周围也没个大人,不能够征得给他们拍照的许可,不管了,我趁他们抱起一个芦笙,立即把相机对准他们。但两小东西成精了,虽然吹芦笙不辍,却知道一心二用转着圈躲避我的镜头,我拍到的只是芦笙,他们的小脸和身子,基本都被遮挡了。这成堆的芦笙是向游客出售的吗?我立即否定了自己这一问。周围没有人在照看,而且这些芦笙并没有被做到精巧,没有做半点装饰,不像是出售品。单论它们造型之巨大,也完全不适合游客带走。那么,这些就是寨民们日常吹奏用的了。热烈欢快的芦笙合奏在我想像里奏响,我忽然觉得这个寨子如此生动。我甚至觉得它亲切,往昔什么时候来过。
我开始用一种轻松和喜悦的心情浏览这个寨子。鼓楼旁边是一口池塘。鼓楼背后是木楼民居。重复表述一下吧,民居背后是青山,鼓楼前边是通衢。如此,对木楼里的居民来看,这该有多么惬意。公路上有身背竹制刀盒、臂夹扁担牵着枣红马走过的侗家阿叔。也有担一担无绳竹篮走过的阿婶。应该描述一下这些扁担。这些木制的扁担,那样精巧,两头翘起成龙头模样,与我家乡的木扁担安俩竹钉反差太大,折射出侗人生活的滋润和细致。侗人似乎永远有颗沉静的心,才把生活的细节打理得如此精致。侗人这种聪慧初看是天生,深思起来,应该是通过血液遗传,是没有文字传承但祖辈言传身教而习得。不得不崇敬把家园和生活都弄得如此雅致的侗人。
让我吃惊的是,不到数十步,又是一座鼓楼。后来看完整个寨子,知道这里有5座之多的鼓楼。还知道这个寨子居民全部姓陆。宗族每个支系建有一座鼓楼。这就好理解了:鼓楼是侗民议事的地方,每个宗族支系,有各自要议的事情。但是,同在一个村寨,每个支系也似乎可以做到不同时议事,那么,公用一个鼓楼未尝不可。要理解这些鼓楼,可能就得想到地方的富庶了。还应该想到鼓楼可能象征着寨民的信念和意志。信念和意志不应该被省略,所以5座鼓楼在同一个村寨拔地而起,寨民们却丝毫不觉得重复。
在墙里烟囱冒出淡蓝炊烟的巷口,有一男一女两小孩在鼓楼边的的池塘堤上玩耍。可能是姐弟吧。我觉得这些用小儿勾勒的景致,也与鼓楼一样永远不会显得重复。鼓楼里是一群学龄期儿童,似乎在议论什么,或者在商议一个游戏的开始吧。同行旅友没有跟过来,我也便没有走近他们。就这样远远地张望吧。我仿佛张望到了自己的童年。一种与我女儿他们完全两样的童年。没有城里的童年那种见多识广见怪不怪而生的大大咧咧,也没有因有条件比较、喜欢比较而生的挑剔苛刻。我的童年和这里的孩子们的童年,却是简单的,简单如同没有花草装点的一条清浅的溪流。然而这溪流也是清丽温馨的。来一丛变色芙蓉,整条溪流就会如诗如画地欢快起来。一个小小的愿望实现,我的童年就灿烂甜蜜得了不得。现今城里的童年没有当年的或这里的童年快乐了。除开教育攀比所形成的压力因素,主要是因为欲望太多。老聃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现在城里的孩子的心,已经缺乏感受幸福的敏感了。我拍下那条用石头垒出一壁高坎的村路,退身回来。
我们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寨子的更大部分,好像在马路那边。我们横过马路,走进寨子那边部分。有条清浅的小河在寨中流过。河两岸木楼前的道路,有些用卵石嵌排铺就,有些是石板。河上有风雨桥。我眺望了一下,有好几座风雨桥。桥上附属建筑并不轩昂高大,但桥柱粗大,结构扎实,瓦盖黛黑,朴实得如同村寨里家常装扮的阿叔。风味独特得也如侗家阿叔。这些桥与某些旅游区新修的风雨桥相比,也正如侗家阿叔与戏子相比一样区别巨大。我更喜欢这完全出于实用而产生的桥,它才真实亲切。这个寨子一下子也显得真实亲切了。
这个寨子的真实亲切还在于,你走过那些即使专门卖旅游纪念品的商店,店主人也不向你招徕生意。但是肯热情地回答你的问讯。河两岸一律并不光鲜的木楼。两层,显得很高。廊檐下晾晒着东西。有紫红的整匹的土布,扯开来怕有上百米长。有暗红的高粱穗子。廊下还有游戏的儿童。阿婶在小坝里洗菜。风雨桥下的石级上,有个巧妙的衣架,晾晒着几件红的黑的衣服。木楼和稍远处的鼓楼,在静潭里显现着宁静清晰的倒影。除了我们,好像完全没有游客。闲散寨民也不多。可以推想人们各有所事着。整个寨子很静谧。木楼和鼓楼在河对岸层层叠叠,望不到边的样子。据说,这个寨子是世界上最大的侗寨了。
我们觉得我们这才真正走入了这个寨子。我们在河两岸的木楼和鼓楼之间不知疲倦地不停地行走了几个小时。旅友最后走进一个手工艺品商店,挑选纪念品。店主人是位窈窕丰满的侗姑。皮肤微黑但五官周正。我问她:什么时候可以听到侗族大歌?她笑一下,说头几天就有啊。我又问,没有介绍肇兴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卖吗?她说:有啊。于是拿给我几个小册子。有个册子里有余秋雨来肇兴的照片。一身唐装露着笑容但显然满腹心事、已然步入了壮年的余,被一大群年轻的侗姑簇拥在中间。我一见笑了。我愿意相信余这时候的笑是打心底最自然处流溢出来的。我问:你不在内面吗?侗姑赧笑一下,在图片上指一下,说:这个是我。哦,对了,她在这里。右上角。带着满头的银饰和羽毛。之后我问如何去从江?侗姑一点不嫌麻烦地告诉我走的路线、交通工具、大概费用。
买一些手工艺品后,我们继续选择一条没有去过的巷路走一圈。回到公路上的时候,有侗族大歌嘹亮地唱起来。我们立即循声找去。找到的是肇兴乡文化站。辅导员在教唱大歌。学唱的是一大帮绿裤黑衣的侗姑。大歌不肯完整的唱下去。断断续续。我们静听一阵,默想一回。回到公路来。迎面是一对白人游客。
我们回到寨门去。来到这里的时候,在车上见到有个漂亮的寨门。我们觉得寨门附近应该是乘车离开的地方。可是寨门外只有一挂马车。一个侗姑一个阿婶在马路边等着什么人。回望寨子,我对它有了个大体的认识。这个庞大的侗寨,座落在高山夹峙的一块平地上。有一条河流和一条公路穿过它。它或许是一个旅游服务明显没有跟上来的寨子。有许多没有弄到漂亮的角落。但想着它不张不扬地庇护着那样多户可亲可敬的侗民,寨民们又都这样安居乐业着,我觉得这是个无比完美的寨子了。
好想在寨子里住上一宿。想看看夜色怎样落进这个寨子。想听听大歌和芦笙如何把夜伴奏得甜蜜神秘。想枕着小河的流水声,做一个梦,梦里没有那些肮脏的人事。想感受晨雾如何把整个寨子拉进一个曼妙的仙境
我们回到寨子中央,包租一辆面的,去从江辖下的洛香。我觉得这很富有象征意味。我们直接进入寨子中央,又从寨子中央上车,可以说我们并没有走出这个侗寨。事实上临走的时候,我感情上多么不想离开这个侗寨。我于是知道,我的神思,可能永远走不出这个寨子了
汽车直接把我们拉进了肇兴侗寨中央。下车的时候我对售票员问了句:“这是肇兴吗?”我的意思是,这就是近些时候声名鹊起的肇兴侗寨吗?怎么会有宽阔的公路贯穿寨子?会不会肇兴是一个大地名,朋友推荐我寻访的是另一个比较僻静更加原生态的寨子呢?
公路那样宽阔那样笔直地延伸过去。两边是并不如何吸引人目光的房屋。倒是街尽头更远处的一座高山,巍峨奇秀。据说,肇兴不远处,有座萨岁山,传说是侗族女神萨殉难成仙的地方。我望着天光明亮的山顶,猜测那会不会就是侗族的“麦加圣地”?收回目光,公路右边的一溜房屋所依靠的青山,也那样挺拔青翠,让人愉悦。
这时有芦笙响起。却并不成调。寻声望去,那边有座古旧鼓楼,楼里摆放了成堆的芦笙。两小儿在芦笙堆前逡巡,好奇喜爱却又不敢轻易碰触的样子,看中一个实在让他们喜欢的,就抱过来,吹响,也就那么3、5声,又放下了。小儿就4、5岁光景,一男一女,女的稍微大点高点。怪不得侗家阿哥能够把芦笙吹那么好,直把阿妹的心吹到旖旎而迷醉,他们从小耳濡目染最终就无师自通啊?好喜欢这两个小东西,望望周围也没个大人,不能够征得给他们拍照的许可,不管了,我趁他们抱起一个芦笙,立即把相机对准他们。但两小东西成精了,虽然吹芦笙不辍,却知道一心二用转着圈躲避我的镜头,我拍到的只是芦笙,他们的小脸和身子,基本都被遮挡了。这成堆的芦笙是向游客出售的吗?我立即否定了自己这一问。周围没有人在照看,而且这些芦笙并没有被做到精巧,没有做半点装饰,不像是出售品。单论它们造型之巨大,也完全不适合游客带走。那么,这些就是寨民们日常吹奏用的了。热烈欢快的芦笙合奏在我想像里奏响,我忽然觉得这个寨子如此生动。我甚至觉得它亲切,往昔什么时候来过。
我开始用一种轻松和喜悦的心情浏览这个寨子。鼓楼旁边是一口池塘。鼓楼背后是木楼民居。重复表述一下吧,民居背后是青山,鼓楼前边是通衢。如此,对木楼里的居民来看,这该有多么惬意。公路上有身背竹制刀盒、臂夹扁担牵着枣红马走过的侗家阿叔。也有担一担无绳竹篮走过的阿婶。应该描述一下这些扁担。这些木制的扁担,那样精巧,两头翘起成龙头模样,与我家乡的木扁担安俩竹钉反差太大,折射出侗人生活的滋润和细致。侗人似乎永远有颗沉静的心,才把生活的细节打理得如此精致。侗人这种聪慧初看是天生,深思起来,应该是通过血液遗传,是没有文字传承但祖辈言传身教而习得。不得不崇敬把家园和生活都弄得如此雅致的侗人。
让我吃惊的是,不到数十步,又是一座鼓楼。后来看完整个寨子,知道这里有5座之多的鼓楼。还知道这个寨子居民全部姓陆。宗族每个支系建有一座鼓楼。这就好理解了:鼓楼是侗民议事的地方,每个宗族支系,有各自要议的事情。但是,同在一个村寨,每个支系也似乎可以做到不同时议事,那么,公用一个鼓楼未尝不可。要理解这些鼓楼,可能就得想到地方的富庶了。还应该想到鼓楼可能象征着寨民的信念和意志。信念和意志不应该被省略,所以5座鼓楼在同一个村寨拔地而起,寨民们却丝毫不觉得重复。
在墙里烟囱冒出淡蓝炊烟的巷口,有一男一女两小孩在鼓楼边的的池塘堤上玩耍。可能是姐弟吧。我觉得这些用小儿勾勒的景致,也与鼓楼一样永远不会显得重复。鼓楼里是一群学龄期儿童,似乎在议论什么,或者在商议一个游戏的开始吧。同行旅友没有跟过来,我也便没有走近他们。就这样远远地张望吧。我仿佛张望到了自己的童年。一种与我女儿他们完全两样的童年。没有城里的童年那种见多识广见怪不怪而生的大大咧咧,也没有因有条件比较、喜欢比较而生的挑剔苛刻。我的童年和这里的孩子们的童年,却是简单的,简单如同没有花草装点的一条清浅的溪流。然而这溪流也是清丽温馨的。来一丛变色芙蓉,整条溪流就会如诗如画地欢快起来。一个小小的愿望实现,我的童年就灿烂甜蜜得了不得。现今城里的童年没有当年的或这里的童年快乐了。除开教育攀比所形成的压力因素,主要是因为欲望太多。老聃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现在城里的孩子的心,已经缺乏感受幸福的敏感了。我拍下那条用石头垒出一壁高坎的村路,退身回来。
我们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寨子的更大部分,好像在马路那边。我们横过马路,走进寨子那边部分。有条清浅的小河在寨中流过。河两岸木楼前的道路,有些用卵石嵌排铺就,有些是石板。河上有风雨桥。我眺望了一下,有好几座风雨桥。桥上附属建筑并不轩昂高大,但桥柱粗大,结构扎实,瓦盖黛黑,朴实得如同村寨里家常装扮的阿叔。风味独特得也如侗家阿叔。这些桥与某些旅游区新修的风雨桥相比,也正如侗家阿叔与戏子相比一样区别巨大。我更喜欢这完全出于实用而产生的桥,它才真实亲切。这个寨子一下子也显得真实亲切了。
这个寨子的真实亲切还在于,你走过那些即使专门卖旅游纪念品的商店,店主人也不向你招徕生意。但是肯热情地回答你的问讯。河两岸一律并不光鲜的木楼。两层,显得很高。廊檐下晾晒着东西。有紫红的整匹的土布,扯开来怕有上百米长。有暗红的高粱穗子。廊下还有游戏的儿童。阿婶在小坝里洗菜。风雨桥下的石级上,有个巧妙的衣架,晾晒着几件红的黑的衣服。木楼和稍远处的鼓楼,在静潭里显现着宁静清晰的倒影。除了我们,好像完全没有游客。闲散寨民也不多。可以推想人们各有所事着。整个寨子很静谧。木楼和鼓楼在河对岸层层叠叠,望不到边的样子。据说,这个寨子是世界上最大的侗寨了。
我们觉得我们这才真正走入了这个寨子。我们在河两岸的木楼和鼓楼之间不知疲倦地不停地行走了几个小时。旅友最后走进一个手工艺品商店,挑选纪念品。店主人是位窈窕丰满的侗姑。皮肤微黑但五官周正。我问她:什么时候可以听到侗族大歌?她笑一下,说头几天就有啊。我又问,没有介绍肇兴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卖吗?她说:有啊。于是拿给我几个小册子。有个册子里有余秋雨来肇兴的照片。一身唐装露着笑容但显然满腹心事、已然步入了壮年的余,被一大群年轻的侗姑簇拥在中间。我一见笑了。我愿意相信余这时候的笑是打心底最自然处流溢出来的。我问:你不在内面吗?侗姑赧笑一下,在图片上指一下,说:这个是我。哦,对了,她在这里。右上角。带着满头的银饰和羽毛。之后我问如何去从江?侗姑一点不嫌麻烦地告诉我走的路线、交通工具、大概费用。
买一些手工艺品后,我们继续选择一条没有去过的巷路走一圈。回到公路上的时候,有侗族大歌嘹亮地唱起来。我们立即循声找去。找到的是肇兴乡文化站。辅导员在教唱大歌。学唱的是一大帮绿裤黑衣的侗姑。大歌不肯完整的唱下去。断断续续。我们静听一阵,默想一回。回到公路来。迎面是一对白人游客。
我们回到寨门去。来到这里的时候,在车上见到有个漂亮的寨门。我们觉得寨门附近应该是乘车离开的地方。可是寨门外只有一挂马车。一个侗姑一个阿婶在马路边等着什么人。回望寨子,我对它有了个大体的认识。这个庞大的侗寨,座落在高山夹峙的一块平地上。有一条河流和一条公路穿过它。它或许是一个旅游服务明显没有跟上来的寨子。有许多没有弄到漂亮的角落。但想着它不张不扬地庇护着那样多户可亲可敬的侗民,寨民们又都这样安居乐业着,我觉得这是个无比完美的寨子了。
好想在寨子里住上一宿。想看看夜色怎样落进这个寨子。想听听大歌和芦笙如何把夜伴奏得甜蜜神秘。想枕着小河的流水声,做一个梦,梦里没有那些肮脏的人事。想感受晨雾如何把整个寨子拉进一个曼妙的仙境
我们回到寨子中央,包租一辆面的,去从江辖下的洛香。我觉得这很富有象征意味。我们直接进入寨子中央,又从寨子中央上车,可以说我们并没有走出这个侗寨。事实上临走的时候,我感情上多么不想离开这个侗寨。我于是知道,我的神思,可能永远走不出这个寨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