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17岁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巴山大地文集最新章节!
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天亮时分女儿才从工作地回到家。乘车一整夜,上午只能让她补补瞌睡。待到午时过了许久才吃午饭,下午我们决计出去走走。
“爸爸,去那里?”女儿问我。我想逛街也没意思,附近的公园也经常去。“去六口河看看檀木梁隧道口吧”我就这样决定了回答道。“那年不是去过了嘛!又去?”女儿有些不解地问。“我又想去看看,这个季节,那里是青山绿水哦,值得一看”我带着诱惑的口气回答。“那好吧”女儿似乎明白了我的意图。
六口河,是一个上有襄渝铁路(1)线,下有210国道蜿蜒穿过的峡谷带小地名。檀木梁隧道,是襄渝铁路(1)线,穿越大巴山腹地经过的一个普通隧道。
上世纪70年代末,襄渝铁路就一条单线,没有后来修建的复线,所以今天称它为襄渝铁路(1)线。那时候我刚高中毕业才17岁,被当时还叫公社(现称乡政府)安排去县护路民兵连。县护路民兵连由县武装部领导,全连有二十几个班,一个班有八九上十多个人不等,任务是守护铁路经过本县区域的桥梁或隧道,保证火车运行畅通,还有一个机动班负责查岗查哨和应急处置。
我报到后,把我分配在一个地属钢铁厂附近的九班的,这个班的任务是守护两座桥梁。没过多久,就把我调到了檀木梁隧道上口的7班。
檀木梁隧道,长1700多米,隧道上下两个口各驻有一个班。两个班的任务就是防守不被破坏,确保隧道安全畅通。我们负责守护的上隧道口,处在旁边是悬崖峭壁的峡谷段,铁路出隧道口向前延伸不到300米,就是一座跨河桥梁。经过大巴山腹地的襄渝铁路,基本上都是桥隧相连,若还能辨认是一条铁路的话,就只能看到大山峡谷中的桥梁和隧道口。
出门下楼驱车,随国道下行。暮春时节的晴天,午后的阳光尤为灿烂。一路青山从车窗两边滑过,出发不到半个小时,就达到了目的地。
我将车停放在国道边缘,下车就向国道右侧上面的铁路隧道口望去。只见隧道口的铁路外边有绿色的铁丝网,隧道外一条工整的梯坎路,从国道边竖折通向了隧道口的上面。“哎!怎么有这样一条路呢?那年来也没有啊?”我好像突然被整蒙了。这条路的地方原来是一处悬崖峭壁,要去隧道口上面的地方,必须从隧道口横穿铁路才能上去。
反正我估计,这条路是可以达到隧道口上面的。不然隧道口后面山上的人,无法抵达公路上的。看来这是一条为了绕过铁路,到达隧道口上方的一条必经之路。
顺竖折的梯坎路拾级而上,行至超过铁路高时,我停下脚步,看到隧道口直到前面桥梁的这段铁路,是多么的熟悉啊!而现在铁路两边不可逾越的绿色铁丝网才是那么陌生。此时我终于明白,脚下这条路无疑是铁路部门,为了隧道口上面山上的老百姓,不横过铁路保障安全,才在原来的悬崖峭壁上,修了这样一条梯坎路。
到达上面的平缓地,我站在原来营房的后坎上,看着坎下原是一排整齐营房的地方,现已是一块结满油菜夹的庄稼地,曾经的营房模样又浮现在我眼前。
当年我们住的营房,是铁道兵修建铁路时留下来的。整整齐齐一排,好像有8间屋子。当头的一间是厨房,中间是办公室或者说是会议室,还有一间保管室,用于存放擦枪油或者其它公物,其余的就是我们的寝室。我们班有8个人,班长、副班长一人一个寝室,我们当战士的资历老一点就两个人一个寝室,年轻的就3、4个人一个寝室。
好想再次走进原来的营房,我信步来到油菜地里,发现当年营房的基石还在,也依稀可辨当时房间的位置。我在里面走进走出,好像又回到了当年营房的情景。
在当年会议室的位置,我仿佛看到了挂在墙壁上的学习记录簿、点名册,执勤登记薄,还有学习园地里每个人的学习心得。班长,副班长都是从部队回来退伍军人,思想和军事素质都是我敬佩的。每周末开班务会的情景还清晰记得,长期给我们讲的就是责任,要不惜一切确保守护的目标不受破坏,保障铁路运输畅通。
在当年寝室的位置,想起那时的白天,我除了站岗的时间外,基本上都是在寝室读书看报。连里给我们每个班订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民兵杂志。我觉得这些好像不够(好)看,我用每月32元工资的部分,还去所在地(公社)邮政所订了当代、小说月报、散文等文学刊物,读着那些作品,我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也奠定了对人生的向往与追求。
在当年厨房的位置,我想起那时当炊事员,是我感到最难过的时间。轮流替换每人当一个月炊事员,不管你会不会做饭都得学做。那时我们享受象非农业人口一样吃国家供应粮,只不过是叫统筹粮。反正是与非农户一样的价格,一样的供应标准(60%的大米,40%的面粉),每人每月30斤(比非农业人口还多两斤)。每次煮饭按人头定量计算,煮米饭就炒菜、还要给每个人分均匀,扯面片就汤汤水水每人一碗。
营房周围有几块菜地,班里每周都要组织一次劳动。除开站岗执勤的,每个人都要参加,劳动也就是种植我们自己要吃的蔬菜。劳动时大家有说有笑,七手八脚,齐心协力,充分体现着集体的的温暖。随季节我们种植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当炊事员的可以自由选择采摘,每每吃到我们自己劳动的成果,一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感觉洋溢在心
营房侧面不远的溪沟,已看不见当年的情景了。那时的这条溪流,平时流水潺潺,清澈透明,遇大(暴)雨也山洪暴发,汹涌澎湃。溪水流经营房前面的地巴坎,再流下铁路下的涵洞,注入国道坎下的后河水。别看这条小溪,我们煮饭、洗衣、洗澡用水都依靠着它,没事时坐在溪沟边观花开叶落景,听潺潺流水声,都是一种唯美的感觉。
营房前面的地巴并不宽阔,现已长满了荒草。那时却是我们经常整队集合的地方。当时我们每个人都配发了一支63式自动步枪,5发子弹是站岗时轮流交接。每到换岗时间,我们必须扎好胸前子弹贷,左臂佩戴好印制着省军区的红色“执勤”袖标,肩挎着枪从地巴角走向铁路的梯坎路。在地巴角我找到了当年到岗亭的那条梯坎路头,现已掩藏在荒草丛中而人迹罕至。
从油菜地回到隧道口上面的平缓地,我伫立凝望营房对面的树林,还是当年春天时的葱茏,好像还比那时还要茂密。转过头来俯视,两条铁轨静静卧在枕木上,一直向远方延伸,这是我看过了多少次的景观啊!今天再看依然是那样美丽。
我久久地凝视那条铁路,隐约听见一声火车的鸣叫,遥看远方露出的一段铁路上,一列客车正向隧道口这边驶来,我叫女儿赶快给我拍下列车过来的瞬间。女儿使用了连拍,记录了列车由远及近的多个镜头。
列车钻进隧道后,女儿对我说:“那个来破坏铁路,有啥守的嘛!”“你不知道,那个时代与今天不同啊!那个年代我们国家还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可能是担心一些出身成份不好或者外国什么特务来破坏铁路。历史是在不断的变化,所以我们护路民兵也是那个时代诞生的产物嘛”我给女儿讲着我自己认为的解释。
太阳已靠近西山边,柔和的斜阳照耀着我们,也笼罩着片片青山。举目四望夕阳晚照的美景,我简直忘却了该下山回家了。还是女儿一句“爸爸,我们走啊!”才提醒我起步往下走去。
慢步走在梯坎路时,我不由得又停下来,一直端详着依然矗立在隧道口铁路边的岗亭,那曾经昼夜都要在里面站岗度过几个小时的岗亭,留下了我太多的回忆。
岗亭,我们有时叫岗楼或哨楼,有时也叫哨位。无论叫啥,反正是我们执勤的地点,也是体现我们责任的地方。岗亭设在紧临隧道口的铁路外边,只有不过3米高3平米宽,门开在旁边。面对铁路方向有一窗户,可以看见进入隧道口的铁路。那时除铁路巡道工外,一般的人是不能随便进入隧道的,附近居住的老百姓,想走捷径到隧道那方去,除非是特别熟悉的才偶尔放行。
白天站岗执勤,每个人一般4小时。若班里要人请假,班长就要调整时间。反正岗不离人,人不脱岗,哨楼必须保证有人执勤。白天执勤可在岗楼内,也可在岗楼外,但不能离开岗楼太远,反正看住不能有人进入隧道。当火车经过时,无论在内在外,都要求面向铁路站立端正。尤其是客车来时,要挺胸抬头、勒紧枪带、行注目礼,给旅客展现出一个护路民兵的飒爽英姿。
白天执勤的时间虽长,但活动空间大,感觉很惬意轻松。有时可以在岗楼偷偷地看看小说;有时可以在岗楼外面走走;有时可以走进隧道里去看看;有时可以去桥上看清清的河水。当漫步在铁路枕木上,我多想能有那么一天,顺着这条铁路,到外面去看看更精彩的世界。
晚上站岗执勤,每个人一般只有两小时。虽会换岗较勤,但要轮流循环,若轮到初夜或拂晓的执勤,倒是无所畏惧,若轮到深更半夜,还真有些害怕。峡谷的夜晚的岗楼周围一片寂静,只有火车经过的轰鸣声,还有国道上偶尔驶过的汽车声打破夜的静谧。刚到这个班时,有很多个深夜我都不敢到隧道口的岗楼去,只有抱着枪坐在从营房下来的梯坎路上,死死盯住隧道口的动静。
夜晚执勤的时间虽短,但哨楼没有灯,感觉很寂寞漫长。有时只有在岗楼或坐或站,有时只有静听阴深隧道里铁轨道热胀冷缩的响声;有时只有走出来仰望满天繁星;有时只有静听月光下夜鸟的鸣叫。当每个夜晚执勤时,我多想能有那么一天,顺着这条铁路,到外面去寻找我人生的天亮。
岗楼无言,却是我坚守的阵地;隧道无语,却是我保护的目标。多少个风和日丽的晴天,我游走在隧道口;多少个狂风暴雨的夜晚,我站立在哨位上。那时的襄渝铁路(1)线,跑多最多的是货车,客车好像很少,也不是今天的“和谐”电力机车头。当看着轰隆隆的“东风”内燃机车头,牵引着长长的列车,顺利通过我们守护的隧道,我的心里就荡漾着一种成就感。
岗亭,它容纳着我,隧道,我守护着它。我多想再走进岗楼和隧道口去看看,而绿色的铁丝网已封闭得无处可进。我知道从原来上铁路的小路,可以到铁路边正面看到岗楼和隧道口。
图片
来到国道边的停车处,我取出相机对妻子和女儿说:“你们等我一会”我一路小跑到铁路桥下,沿着曾经走过无数次那条斜坡小路,来到铁路边的铁丝网前。那清晰可见的隧道口和岗楼,是多么的熟悉和亲切啊!我仔细地看着并拍下了那曾经天天伴随的地方。
岗楼、隧道口、营房,有我17岁青春的足迹;有我对人生追求的思索。营房、隧道口、岗楼,是我初涉社会的第一站;是我领悟和担当责任的启蒙地;是我人生走向未来的起点。一年多后,我告别了护路民兵连,告别了营房、隧道口、岗楼,告别了天天抚摸的钢枪,从这条铁路走进了西北军营。
当兵两年后,一次特殊的探亲假,我也曾来过这个地方,拜望过去朝夕相处的班长和战友,他们依然忠诚地守护这个隧道。我四年的军旅生活退伍回来后,听说护路民兵连到85年才撤销解散,那些重点桥梁、隧道也再没有人守护了。
铁丝网能阻挡我的身躯,却隔不断我对它的思念。“爸爸,下来走啊!”女儿的叫喊,让我意识到已是黄昏该回家了。我不舍地回望了隧道口和岗楼,才走下来时的小路。
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天亮时分女儿才从工作地回到家。乘车一整夜,上午只能让她补补瞌睡。待到午时过了许久才吃午饭,下午我们决计出去走走。
“爸爸,去那里?”女儿问我。我想逛街也没意思,附近的公园也经常去。“去六口河看看檀木梁隧道口吧”我就这样决定了回答道。“那年不是去过了嘛!又去?”女儿有些不解地问。“我又想去看看,这个季节,那里是青山绿水哦,值得一看”我带着诱惑的口气回答。“那好吧”女儿似乎明白了我的意图。
六口河,是一个上有襄渝铁路(1)线,下有210国道蜿蜒穿过的峡谷带小地名。檀木梁隧道,是襄渝铁路(1)线,穿越大巴山腹地经过的一个普通隧道。
上世纪70年代末,襄渝铁路就一条单线,没有后来修建的复线,所以今天称它为襄渝铁路(1)线。那时候我刚高中毕业才17岁,被当时还叫公社(现称乡政府)安排去县护路民兵连。县护路民兵连由县武装部领导,全连有二十几个班,一个班有八九上十多个人不等,任务是守护铁路经过本县区域的桥梁或隧道,保证火车运行畅通,还有一个机动班负责查岗查哨和应急处置。
我报到后,把我分配在一个地属钢铁厂附近的九班的,这个班的任务是守护两座桥梁。没过多久,就把我调到了檀木梁隧道上口的7班。
檀木梁隧道,长1700多米,隧道上下两个口各驻有一个班。两个班的任务就是防守不被破坏,确保隧道安全畅通。我们负责守护的上隧道口,处在旁边是悬崖峭壁的峡谷段,铁路出隧道口向前延伸不到300米,就是一座跨河桥梁。经过大巴山腹地的襄渝铁路,基本上都是桥隧相连,若还能辨认是一条铁路的话,就只能看到大山峡谷中的桥梁和隧道口。
出门下楼驱车,随国道下行。暮春时节的晴天,午后的阳光尤为灿烂。一路青山从车窗两边滑过,出发不到半个小时,就达到了目的地。
我将车停放在国道边缘,下车就向国道右侧上面的铁路隧道口望去。只见隧道口的铁路外边有绿色的铁丝网,隧道外一条工整的梯坎路,从国道边竖折通向了隧道口的上面。“哎!怎么有这样一条路呢?那年来也没有啊?”我好像突然被整蒙了。这条路的地方原来是一处悬崖峭壁,要去隧道口上面的地方,必须从隧道口横穿铁路才能上去。
反正我估计,这条路是可以达到隧道口上面的。不然隧道口后面山上的人,无法抵达公路上的。看来这是一条为了绕过铁路,到达隧道口上方的一条必经之路。
顺竖折的梯坎路拾级而上,行至超过铁路高时,我停下脚步,看到隧道口直到前面桥梁的这段铁路,是多么的熟悉啊!而现在铁路两边不可逾越的绿色铁丝网才是那么陌生。此时我终于明白,脚下这条路无疑是铁路部门,为了隧道口上面山上的老百姓,不横过铁路保障安全,才在原来的悬崖峭壁上,修了这样一条梯坎路。
到达上面的平缓地,我站在原来营房的后坎上,看着坎下原是一排整齐营房的地方,现已是一块结满油菜夹的庄稼地,曾经的营房模样又浮现在我眼前。
当年我们住的营房,是铁道兵修建铁路时留下来的。整整齐齐一排,好像有8间屋子。当头的一间是厨房,中间是办公室或者说是会议室,还有一间保管室,用于存放擦枪油或者其它公物,其余的就是我们的寝室。我们班有8个人,班长、副班长一人一个寝室,我们当战士的资历老一点就两个人一个寝室,年轻的就3、4个人一个寝室。
好想再次走进原来的营房,我信步来到油菜地里,发现当年营房的基石还在,也依稀可辨当时房间的位置。我在里面走进走出,好像又回到了当年营房的情景。
在当年会议室的位置,我仿佛看到了挂在墙壁上的学习记录簿、点名册,执勤登记薄,还有学习园地里每个人的学习心得。班长,副班长都是从部队回来退伍军人,思想和军事素质都是我敬佩的。每周末开班务会的情景还清晰记得,长期给我们讲的就是责任,要不惜一切确保守护的目标不受破坏,保障铁路运输畅通。
在当年寝室的位置,想起那时的白天,我除了站岗的时间外,基本上都是在寝室读书看报。连里给我们每个班订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民兵杂志。我觉得这些好像不够(好)看,我用每月32元工资的部分,还去所在地(公社)邮政所订了当代、小说月报、散文等文学刊物,读着那些作品,我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也奠定了对人生的向往与追求。
在当年厨房的位置,我想起那时当炊事员,是我感到最难过的时间。轮流替换每人当一个月炊事员,不管你会不会做饭都得学做。那时我们享受象非农业人口一样吃国家供应粮,只不过是叫统筹粮。反正是与非农户一样的价格,一样的供应标准(60%的大米,40%的面粉),每人每月30斤(比非农业人口还多两斤)。每次煮饭按人头定量计算,煮米饭就炒菜、还要给每个人分均匀,扯面片就汤汤水水每人一碗。
营房周围有几块菜地,班里每周都要组织一次劳动。除开站岗执勤的,每个人都要参加,劳动也就是种植我们自己要吃的蔬菜。劳动时大家有说有笑,七手八脚,齐心协力,充分体现着集体的的温暖。随季节我们种植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当炊事员的可以自由选择采摘,每每吃到我们自己劳动的成果,一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感觉洋溢在心
营房侧面不远的溪沟,已看不见当年的情景了。那时的这条溪流,平时流水潺潺,清澈透明,遇大(暴)雨也山洪暴发,汹涌澎湃。溪水流经营房前面的地巴坎,再流下铁路下的涵洞,注入国道坎下的后河水。别看这条小溪,我们煮饭、洗衣、洗澡用水都依靠着它,没事时坐在溪沟边观花开叶落景,听潺潺流水声,都是一种唯美的感觉。
营房前面的地巴并不宽阔,现已长满了荒草。那时却是我们经常整队集合的地方。当时我们每个人都配发了一支63式自动步枪,5发子弹是站岗时轮流交接。每到换岗时间,我们必须扎好胸前子弹贷,左臂佩戴好印制着省军区的红色“执勤”袖标,肩挎着枪从地巴角走向铁路的梯坎路。在地巴角我找到了当年到岗亭的那条梯坎路头,现已掩藏在荒草丛中而人迹罕至。
从油菜地回到隧道口上面的平缓地,我伫立凝望营房对面的树林,还是当年春天时的葱茏,好像还比那时还要茂密。转过头来俯视,两条铁轨静静卧在枕木上,一直向远方延伸,这是我看过了多少次的景观啊!今天再看依然是那样美丽。
我久久地凝视那条铁路,隐约听见一声火车的鸣叫,遥看远方露出的一段铁路上,一列客车正向隧道口这边驶来,我叫女儿赶快给我拍下列车过来的瞬间。女儿使用了连拍,记录了列车由远及近的多个镜头。
列车钻进隧道后,女儿对我说:“那个来破坏铁路,有啥守的嘛!”“你不知道,那个时代与今天不同啊!那个年代我们国家还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可能是担心一些出身成份不好或者外国什么特务来破坏铁路。历史是在不断的变化,所以我们护路民兵也是那个时代诞生的产物嘛”我给女儿讲着我自己认为的解释。
太阳已靠近西山边,柔和的斜阳照耀着我们,也笼罩着片片青山。举目四望夕阳晚照的美景,我简直忘却了该下山回家了。还是女儿一句“爸爸,我们走啊!”才提醒我起步往下走去。
慢步走在梯坎路时,我不由得又停下来,一直端详着依然矗立在隧道口铁路边的岗亭,那曾经昼夜都要在里面站岗度过几个小时的岗亭,留下了我太多的回忆。
岗亭,我们有时叫岗楼或哨楼,有时也叫哨位。无论叫啥,反正是我们执勤的地点,也是体现我们责任的地方。岗亭设在紧临隧道口的铁路外边,只有不过3米高3平米宽,门开在旁边。面对铁路方向有一窗户,可以看见进入隧道口的铁路。那时除铁路巡道工外,一般的人是不能随便进入隧道的,附近居住的老百姓,想走捷径到隧道那方去,除非是特别熟悉的才偶尔放行。
白天站岗执勤,每个人一般4小时。若班里要人请假,班长就要调整时间。反正岗不离人,人不脱岗,哨楼必须保证有人执勤。白天执勤可在岗楼内,也可在岗楼外,但不能离开岗楼太远,反正看住不能有人进入隧道。当火车经过时,无论在内在外,都要求面向铁路站立端正。尤其是客车来时,要挺胸抬头、勒紧枪带、行注目礼,给旅客展现出一个护路民兵的飒爽英姿。
白天执勤的时间虽长,但活动空间大,感觉很惬意轻松。有时可以在岗楼偷偷地看看小说;有时可以在岗楼外面走走;有时可以走进隧道里去看看;有时可以去桥上看清清的河水。当漫步在铁路枕木上,我多想能有那么一天,顺着这条铁路,到外面去看看更精彩的世界。
晚上站岗执勤,每个人一般只有两小时。虽会换岗较勤,但要轮流循环,若轮到初夜或拂晓的执勤,倒是无所畏惧,若轮到深更半夜,还真有些害怕。峡谷的夜晚的岗楼周围一片寂静,只有火车经过的轰鸣声,还有国道上偶尔驶过的汽车声打破夜的静谧。刚到这个班时,有很多个深夜我都不敢到隧道口的岗楼去,只有抱着枪坐在从营房下来的梯坎路上,死死盯住隧道口的动静。
夜晚执勤的时间虽短,但哨楼没有灯,感觉很寂寞漫长。有时只有在岗楼或坐或站,有时只有静听阴深隧道里铁轨道热胀冷缩的响声;有时只有走出来仰望满天繁星;有时只有静听月光下夜鸟的鸣叫。当每个夜晚执勤时,我多想能有那么一天,顺着这条铁路,到外面去寻找我人生的天亮。
岗楼无言,却是我坚守的阵地;隧道无语,却是我保护的目标。多少个风和日丽的晴天,我游走在隧道口;多少个狂风暴雨的夜晚,我站立在哨位上。那时的襄渝铁路(1)线,跑多最多的是货车,客车好像很少,也不是今天的“和谐”电力机车头。当看着轰隆隆的“东风”内燃机车头,牵引着长长的列车,顺利通过我们守护的隧道,我的心里就荡漾着一种成就感。
岗亭,它容纳着我,隧道,我守护着它。我多想再走进岗楼和隧道口去看看,而绿色的铁丝网已封闭得无处可进。我知道从原来上铁路的小路,可以到铁路边正面看到岗楼和隧道口。
图片
来到国道边的停车处,我取出相机对妻子和女儿说:“你们等我一会”我一路小跑到铁路桥下,沿着曾经走过无数次那条斜坡小路,来到铁路边的铁丝网前。那清晰可见的隧道口和岗楼,是多么的熟悉和亲切啊!我仔细地看着并拍下了那曾经天天伴随的地方。
岗楼、隧道口、营房,有我17岁青春的足迹;有我对人生追求的思索。营房、隧道口、岗楼,是我初涉社会的第一站;是我领悟和担当责任的启蒙地;是我人生走向未来的起点。一年多后,我告别了护路民兵连,告别了营房、隧道口、岗楼,告别了天天抚摸的钢枪,从这条铁路走进了西北军营。
当兵两年后,一次特殊的探亲假,我也曾来过这个地方,拜望过去朝夕相处的班长和战友,他们依然忠诚地守护这个隧道。我四年的军旅生活退伍回来后,听说护路民兵连到85年才撤销解散,那些重点桥梁、隧道也再没有人守护了。
铁丝网能阻挡我的身躯,却隔不断我对它的思念。“爸爸,下来走啊!”女儿的叫喊,让我意识到已是黄昏该回家了。我不舍地回望了隧道口和岗楼,才走下来时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