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君子之约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三国之扶持刘备最新章节!
黄巾蛾贼之乱后,天下逐渐崩坏,沿途盗匪极多。太平时期,哪怕是一个穷书生都敢远赴千里之途,可如今,哪怕是田豫这样有点儿勇武的人,都很难独自一人远走。
这也就是为什么刘备会给田豫安排扈从的原因。
田豫强忍着悲伤,带着几个扈从,往北而去,才走不到几里地,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的歌谣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时值六月,骄阳似火,哪里有什么芳草碧连天的景象呢?
只不过,这声音中,却倒是惨杂了几分悲伤的情感,这倒是让才相别刘备的田豫,更加有些伤感了。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歌谣继续传了过来。
田豫竖起了耳朵,一般的民间风谣大多都是有很强的针砭时弊以及谶纬之说这样的目的性,可这首歌谣,似乎在述说的别离?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听到后面这几句后,田豫立刻寻找这声音的来处,将目光放在了不远处的短亭。
秦汉时期,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长亭有亭舍,也就是住的地方,还有专门的亭长、亭卒来管理,在地方上还会起到缉捕盗贼、维持治安等作用,而短亭却真的只是让行人用来躲避风雨,歇脚的地方。
此时的短亭中,田豫的两位相识却在那边久侯。
“宪和、公乐,为何在此?”
田豫从马上下来,微微整理了一下衣着,然后朝着不知道等待多久的简雍、荀逸两人行了一礼。
荀逸、简雍于是回了一礼。
然后,简雍就忍不住先说了,“国让,难道非走不可嘛?陶徐州才病逝,使君定然会成为徐州之主的,建功立业,就在眼前!此时若走,岂不是憾事!”
这些年的奔波,使得刘备身边从幽州一起走出来的旧部也是越来越少了,而文士,也就只有田豫和简雍两个人了。现在田豫这么一走,那就只剩下简雍一个人了。
也是令人唏嘘。
故而,哪怕是知道田豫去意已决,简雍还是想劝一下。
“使君若是能够成为徐州之主,那自然是极好的,可要建功立业,只怕也是有些困难。”
田豫自嘲的一笑,“今使君身边,也有陈长文、袁曜卿这样的名士辅佐,哪怕是没有我,也依旧能够成一番事业。可我母亲远在幽州,垂垂老矣,万万不能没有我的!昔日年少,不听家母之言,为了志向而随使君四载,今日若还不归乡,枉为人子!”
两汉时期,孝道那是看得十分之重的。
田豫的话,实在是让人难以反驳。
为母亲而辞去,还有什么可劝说的?即便是刘备万分不舍,也断然不会挽留。如果强行挽留,田豫的母亲真的有什么意外,而田豫不能为其养老送终后,反倒是成了仇人。
“此一别,可还回来?”
荀逸忽然问道。
他到底才来刘备军中,哪怕是和田豫认识,可并不是那么熟。可他好歹也知道田豫可是一位良才,这么错失了,实在是可惜。
“不知。”
田豫茫然摇头。
他是真的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这一走,定然是要照顾他老母亲直至去世的。
说不定,他母亲长寿,还能多活很多年呢,那时候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可多半,只怕是回不来了!
田豫到底还和简雍有所区别,他是有宗族的!曾经年少时,往奔刘备,不仅仅是因为刘备的个人魅力,还因为那时候刘备在幽州混呢。这个时代,人们的乡土观念很深。若非迫不得已,实在是没有人会背井离乡的。
荀逸看出来了田豫此时内心的犹豫以及挣扎,长叹一声,“国让难道真的就这么弃使君而去了嘛?这四载的艰苦,还是让你觉得使君在这数年之内,依旧是难以成事的!”
“使君志向远大,且礼贤下士,仁德无双,定然能够成事的……”
田豫话才及一半,忽然止住。
他是坚定刘备能够成事的。
可这数年之内,恐怕极为艰难!
他若是真的笃定刘备在这数年之内能够成事,那么便不会这么坚定的在此时而去了!
“使君若成为徐州五郡之主,这数年之内,难道不能成事嘛?”
简雍也看出来田豫的犹豫迟疑,不忿的说道。
他只觉得不值!
刘备白手起家,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不知遇到了多少挫折和打击!可无论怎么做,依旧是不为人所看好。所有人不是质疑刘备的个人能力,只是感慨于他出身卑微,在这样的环境下,还坚定着以人为本的理想和抱负,实在是太难了。
若不是前汉有汉高祖刘邦以区区微末的亭长之位夺得天下,后汉又有世族光武帝刘秀这个在家耕田的农夫重建大汉天下,以致于很多人都觉得他刘家有这样的天命在。这换成别姓的,只怕连一丝被人看好的可能性都不会有!
田豫立在原地,久久沉默。
良久之后,他才转移话题,却是询问起了那歌谣,“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此民谣出于何处,为何我在乡里之间从未听闻过……”
简雍将目光看向荀逸,“此乃公乐所作,还未曾有人传唱过,国让你自然是未曾听闻过。”
两汉时期,还没有词的出现,文学上流行的是诗经和策赋。这诗的文体还是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都极少,更不用说词了。这词的兴起最早也只能追溯到唐朝。
这首近代李叔同所作的这首送别,在这个时代看来,算不上是文学,只能说是民谣。
但即便如此,这送别词里蕴含的情感,那却是共通的。在这样的场景下,吟唱出来,更是让人徒增伤感。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田豫轻轻吟唱着,不知觉间,眼泪居然流了下来。这何尝说的不是自己呢?这一生,又能有多少真正的知己呢?弃了刘备,他还能找到那个和他志同道合的主君嘛?
“这个天下,永远也没有第二个刘使君了!”
荀逸深吸一口气,坚毅的语气说着,“国让,我要和你作一个君子之约!”
黄巾蛾贼之乱后,天下逐渐崩坏,沿途盗匪极多。太平时期,哪怕是一个穷书生都敢远赴千里之途,可如今,哪怕是田豫这样有点儿勇武的人,都很难独自一人远走。
这也就是为什么刘备会给田豫安排扈从的原因。
田豫强忍着悲伤,带着几个扈从,往北而去,才走不到几里地,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的歌谣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时值六月,骄阳似火,哪里有什么芳草碧连天的景象呢?
只不过,这声音中,却倒是惨杂了几分悲伤的情感,这倒是让才相别刘备的田豫,更加有些伤感了。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歌谣继续传了过来。
田豫竖起了耳朵,一般的民间风谣大多都是有很强的针砭时弊以及谶纬之说这样的目的性,可这首歌谣,似乎在述说的别离?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听到后面这几句后,田豫立刻寻找这声音的来处,将目光放在了不远处的短亭。
秦汉时期,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长亭有亭舍,也就是住的地方,还有专门的亭长、亭卒来管理,在地方上还会起到缉捕盗贼、维持治安等作用,而短亭却真的只是让行人用来躲避风雨,歇脚的地方。
此时的短亭中,田豫的两位相识却在那边久侯。
“宪和、公乐,为何在此?”
田豫从马上下来,微微整理了一下衣着,然后朝着不知道等待多久的简雍、荀逸两人行了一礼。
荀逸、简雍于是回了一礼。
然后,简雍就忍不住先说了,“国让,难道非走不可嘛?陶徐州才病逝,使君定然会成为徐州之主的,建功立业,就在眼前!此时若走,岂不是憾事!”
这些年的奔波,使得刘备身边从幽州一起走出来的旧部也是越来越少了,而文士,也就只有田豫和简雍两个人了。现在田豫这么一走,那就只剩下简雍一个人了。
也是令人唏嘘。
故而,哪怕是知道田豫去意已决,简雍还是想劝一下。
“使君若是能够成为徐州之主,那自然是极好的,可要建功立业,只怕也是有些困难。”
田豫自嘲的一笑,“今使君身边,也有陈长文、袁曜卿这样的名士辅佐,哪怕是没有我,也依旧能够成一番事业。可我母亲远在幽州,垂垂老矣,万万不能没有我的!昔日年少,不听家母之言,为了志向而随使君四载,今日若还不归乡,枉为人子!”
两汉时期,孝道那是看得十分之重的。
田豫的话,实在是让人难以反驳。
为母亲而辞去,还有什么可劝说的?即便是刘备万分不舍,也断然不会挽留。如果强行挽留,田豫的母亲真的有什么意外,而田豫不能为其养老送终后,反倒是成了仇人。
“此一别,可还回来?”
荀逸忽然问道。
他到底才来刘备军中,哪怕是和田豫认识,可并不是那么熟。可他好歹也知道田豫可是一位良才,这么错失了,实在是可惜。
“不知。”
田豫茫然摇头。
他是真的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这一走,定然是要照顾他老母亲直至去世的。
说不定,他母亲长寿,还能多活很多年呢,那时候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可多半,只怕是回不来了!
田豫到底还和简雍有所区别,他是有宗族的!曾经年少时,往奔刘备,不仅仅是因为刘备的个人魅力,还因为那时候刘备在幽州混呢。这个时代,人们的乡土观念很深。若非迫不得已,实在是没有人会背井离乡的。
荀逸看出来了田豫此时内心的犹豫以及挣扎,长叹一声,“国让难道真的就这么弃使君而去了嘛?这四载的艰苦,还是让你觉得使君在这数年之内,依旧是难以成事的!”
“使君志向远大,且礼贤下士,仁德无双,定然能够成事的……”
田豫话才及一半,忽然止住。
他是坚定刘备能够成事的。
可这数年之内,恐怕极为艰难!
他若是真的笃定刘备在这数年之内能够成事,那么便不会这么坚定的在此时而去了!
“使君若成为徐州五郡之主,这数年之内,难道不能成事嘛?”
简雍也看出来田豫的犹豫迟疑,不忿的说道。
他只觉得不值!
刘备白手起家,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不知遇到了多少挫折和打击!可无论怎么做,依旧是不为人所看好。所有人不是质疑刘备的个人能力,只是感慨于他出身卑微,在这样的环境下,还坚定着以人为本的理想和抱负,实在是太难了。
若不是前汉有汉高祖刘邦以区区微末的亭长之位夺得天下,后汉又有世族光武帝刘秀这个在家耕田的农夫重建大汉天下,以致于很多人都觉得他刘家有这样的天命在。这换成别姓的,只怕连一丝被人看好的可能性都不会有!
田豫立在原地,久久沉默。
良久之后,他才转移话题,却是询问起了那歌谣,“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此民谣出于何处,为何我在乡里之间从未听闻过……”
简雍将目光看向荀逸,“此乃公乐所作,还未曾有人传唱过,国让你自然是未曾听闻过。”
两汉时期,还没有词的出现,文学上流行的是诗经和策赋。这诗的文体还是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都极少,更不用说词了。这词的兴起最早也只能追溯到唐朝。
这首近代李叔同所作的这首送别,在这个时代看来,算不上是文学,只能说是民谣。
但即便如此,这送别词里蕴含的情感,那却是共通的。在这样的场景下,吟唱出来,更是让人徒增伤感。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田豫轻轻吟唱着,不知觉间,眼泪居然流了下来。这何尝说的不是自己呢?这一生,又能有多少真正的知己呢?弃了刘备,他还能找到那个和他志同道合的主君嘛?
“这个天下,永远也没有第二个刘使君了!”
荀逸深吸一口气,坚毅的语气说着,“国让,我要和你作一个君子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