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完美的人是自的开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白衣悠蓝文集最新章节!
十四曾言,她写祸国这个故事的由起是因为姬婴,通过姜沉鱼的眼睛,描述那样一个男子——他看起来什么都不缺少,他处处完美,但他,没有自我。
人称白泽转世,姬婴相貌、性情、能力、家世、背景,平常人所渴望的特质,他无不具备,他让温柔纯善的沉鱼从天真少女一路涅,深情不悔;让四国第一美人的羲禾为他疯狂,即便幽处深宫,依旧难逃心魔。美玉冰璃的薛采为其俯首,坐拥江山的国君甘愿买账,算无遗策,智近乎妖,如同一个处处完美的标本,悬挂在世人眼前,令人望洋兴叹。
或许作者的意图是想把心底一个供奉若神的人物描绘出来,可惜,过犹不及,这么多溢美之词加诸其身的淇奥公子,始终存在感薄弱,他像一座仙气环绕的神像,一章文采华丽的诗篇,一曲多情悠扬的清歌,唯独不像一个饱满而深刻的人。不是描绘的不够全面,而是偏离了世俗,朦朦胧胧,毫无温度,我等看客都是庸碌的常人,对比仙人,更认可同类,小说人物也一样,但凡贴近生活的,才能触动心弦。
淇奥公子出生贵族,可惜成于家族,却又为家族所累,如他所言:‘一生不得自由。家族面前,无自我,无善恶,无是非。’——说的是人,更像个没有自我的傀儡。
他最后的下场是被人暗杀而死,讽刺的是,默许杀他的,正是他一心辅佐血浓于水的亲弟弟。悲哀吗?是的,可是纵观他的成长历程和性格发展,这样的结局无从避免。
说到成长历程,就不能忽略掉琅琊,姬婴之母琅琊,是钟尚书之女,少女时艳冠京都,嫁于鹿鼎侯姬夕为妻,她嫁给姬夕的时候,姬夕不过是个空有名头庸碌无为的侯爷,姬氏家族内部混乱,勾心斗角。原本第一的士族地位也被逐渐瓜分,被王薛姜三族取代。她嫁进姬家后,以铁腕政策治家,耗费十年的工夫,令一盘散沙的姬家重新凝聚起来,最终得以与四大士家平起平坐。
照书中描写来看,琅琊无疑是个强势且擅弄权术的女子,从慧帝开始,坐拥皇权的都是姬家血脉,但从先帝宠幸王氏,晋封为皇后起,掌握实权的后家对姬家进行打压。姬氏没落,因此,从姬家重新送一位继承人上位,在她眼里,就成了非常急迫的一件事情。当时本想让姬婴入宫,可惜他一生下来就有心疾,就由其弟昭尹顶替。这也造成昭尹弑凶的根由。
身为母亲,对子女寄望深切,是人之常情,姬忽、姬婴莫不是人中龙凤,但让我侧目的,是文中琅琊临死之前对姬婴的一番嘱咐:“而十年后,当时机成熟我示意太监将他领到荇枢面前,听说他连字都不认识时,我的心,就像被无数刀割一般,痛得无以复加”
她是小儿子在这十年里被人遗弃无人疼惜的心痛,还是孩子没有受到良好教育没能如自己所愿的焦虑?
身处侯门世家,琅琊她一定很清楚,天子手握生杀大权,必定要绝情弃爱,称孤道寡,看似富有四海,实则被天下操纵,他可以拥有天下,就是不能拥有自我。可是人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所谓的自我实现,就是自己能够为自己做出选择,是自己选择的,哪怕结局不完美,它对你仍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是你自己的意志;如果是被动选择或者是别人意志的结果,那么理由再怎么冠冕堂皇,你都会觉得不舒服。
这个掌控欲极强的女人,她操纵了自己两个儿子的一生——昭尹从一出生,就已经被琅琊安排好了人生,意愿没有被尊重,更谈不上选择权,正因为是被迫,所以身居高位,大权在握,仍难排痛苦愤恨,他夺人所爱,藐视人命,甚至到后来纵容姜相暗杀一心辅助他的姬婴,看似报复,实则自毁,因为世人在他身上看到的所谓成功,不是他自己的,而是他母亲的,她通过自己的儿子实现了她的梦想,琅琊是成功了,可是昭尹自己的意愿却被剥夺了,他没有成为他自己,而只是他亲生母亲的‘自己’的延续。
而姬婴呢?琅琊临死之前,要求自己的大儿子立下誓言:终他一生,全心全意辅佐其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她没有征求过姬婴的意愿,更无视昭尹心底的扭曲愤恨,径自的安排了她所认为的最好的延权道路。
或者说,姬婴在她前面,也没有个人意愿可言,否则也不会在她死后,马上就准备带曦禾远走高飞。文中昭尹对曦禾坦白,当得知自己是姬婴的弟弟后,他召见父亲姬夕入宫,直言要他哥哥的情人。由此可见,姬家对于昭尹的夺爱,是纵容的,哪怕他们知道,昭尹夺的,是自己另一个儿子的爱侣。文中‘临终前,告诉他的那番话,仿若尖刀割断筋骨,仿若血肉重新揉筑,一瞬间,天崩地裂,万劫不复。’则很好的说明了姬婴的心情
莫怪昭尹觉得姬婴欠了自己:如果他是宫人之子,那么母亲荏弱,他无依无靠,挣扎于生存线上,这是命运的玩弄,怨不到旁人,可是他实际上却是姬家的次子,如果不是母亲琅琊的野心,本该有个幸福的童年,最起码不会背负这么艰辛的过去,他童年的不幸遭遇,是他亲生母亲满足私欲的授意,怎么不叫他怨恨?同样都是姬家之子,凭什么姬婴就是天之骄子,受尽荣宠,而他却连拉娘亲回家都没有人施以援手,怎么让他平衡?
所以,当他得知一切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监视姬婴,去看看那个真正的天之骄子究竟过着怎样一种和他截然不同的风光生活。也是在那个时候,他看到了曦禾。当时的曦禾只是个贫困的卖花女,因为与昭尹娘亲同样喝酒驱寒的洗衣习惯,勾起昭尹的占有欲,引发了三个人的悲剧。
一个人,爱上另外一个人,要么是同类,要么与自己截然相反。国姿天色的曦禾夫人固然以美貌动四国,但是真正让昭尹欲罢不能的,是她与自己一样,都有一段贫苦辛酸的成长经历,曦禾入宫之后,骄奢跋扈,甚至公然与皇后的凤驾相抗,昭尹不但不惩戒,反而千方百计为其脱罪,甚至想扶她为后。他宠她,纵容她,如同宠溺着自己心底深处,那个年幼孤苦的自己。
可惜的是,曦禾到死,心里只容纳的下姬婴一人,他们相爱,早在进宫之前。那时的叶曦禾有一个嗜酒且情绪不稳定的父亲,和日夜擀面的母亲,有着令人侧目的美貌,挣扎于穷苦,居于贫民窟,日日沿街卖花,她遇到姬婴,后者对她一见钟情,他也曾年轻热情,也曾因为不知道该如何靠近心仪的女子而心跳加快,借口买她的花,他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过要娶她,却在远走高飞的时候,被人硬生生的破坏了计划,到了后来,他是图壁王朝的淇奥侯,而她则是圣眷正浓的准皇后。
他们相爱,从性格和成长环境上看,是再自然不过的,人的本性都是向往完美,炫目与精致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曦禾,缺乏家庭温暖,乍遇贵族阶级,天之骄子的又对她一见钟情的姬婴,怎么不心生向往?曦禾是安全感极度匮乏的女子,而姬婴,恰好属于无偿为他人奉献的一类。而对姬婴而言,曦禾除却美貌,还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我们往往被与自己性格反差大的人所吸引,从姬婴短短几个回忆片段,以及入宫之后的种种作为来观察,曦禾的性格强势,爱恨极端,从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激烈而富感染力,这些性格特质,都是从小平稳内敛,被训导泰山崩于前儿面不改色的姬婴所欠缺的,可以说他平时有多压抑,潜意识里就有多渴望。如果自己不能拥有这些,那么拥有一个有这些特质的爱人,也算一种对自身的补偿和‘圆满’。
姬婴和曦禾,看似爱的刻骨铭心,实际上,他们两个空有感觉,却都没有爱人,且自爱的能力。这样互补型的一对,如果没有外力阻挠,那么长相厮守下去,未尝不是神仙眷侣。可一旦有了外界干扰,他们各自的性格差异,就容易引发忧患。姬婴被动,来者不拒,是个随时为外界儿牺牲自己意愿的好人,这种救世主的性格值得瞻仰崇拜,可是一旦放到爱情和婚姻里,就容易让对方苦不堪言。当他在母亲死后,准备带曦禾私奔,因为管家告密,姬氏全族包括他的父亲在他面前集体下跪,恳求他不要丢下他们一走了之。
每个人的人生是由自己负责的,为何要把它全揽在自己身上?是琅琊从小灌输的理念,还是姬婴内心深处,也有这样的的恐惧和自恋?好比蜀国之相诸葛亮,日理万机,事必躬亲,最终疲乏病逝五丈原,如果不是潜意识里对他人的不信任,何必事必躬亲?他认可薛采,可是美玉如冰璃者,世间能有几人?这种对人才的高标准最终导致,因为缺乏锻炼机会,姬氏一族满门纨绔,无一人堪担大任。
非但姬氏一族,甚至连自己的爱人曦禾都拱手让人,族人下跪,仅仅只是求姬婴不要丢下大任吗?还包括放弃曦禾吧。他不明白,什么都可以,唯独爱情是不能让的,让,是没有尊重对方的意愿,私自做的决定。姬婴和曦禾的故事里,他从未对曦禾表明过自己那天失约的原因,分手是两个人的事情,为什么他单方面想解除就解除?或许他是想,让曦禾彻底对他死心,宁可她恨,也不要她冒险,可是难道因为这个看似伟大的理由,就可以剥夺人家的知情权?曦禾之后又真的过的好吗?
因为杏子林失约,曦禾被昭尹强抢至宫廷,她恨姬婴,因为爱人懦弱,为宫廷和所谓的血缘牺牲了自己,这让她的满腔眷恋情何以堪?曦禾本来就是爱恨极端的个性,安全感的极度欠缺导致她血液里有种自毁倾向,其实她很清楚,能报复姬婴,让其痛不欲生的,就是自己的毁灭,所以她在圣宠独占,本该低调收敛的时候,反而嚣张跋扈,得罪群妃,不留后路。这也是大部分读者不喜欢曦禾的原因之一吧,她爱姬婴,却从没有爱过自己,当得知相守无望后,她沉浸爱恨里,折磨他人,也折磨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女人,如何让别人珍爱?而姬婴死后,她为其复仇后紧随而去,爱一个人,既然甘愿以性命相酬,为何不懂得为他更好的活下去?
沉鱼虽不敌其貌,也爱姬婴,可是她天性豁达,单恋是件福至心灵的美事,借这场独角戏看懂内心,锻炼情商才是正经事,所以在退位之后,果断的嫁给一直等待着自己的赫奕,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说到这里,也可以谈谈沉鱼的爱情,沉鱼为当年不能与姬婴共挽鹿车而遗憾,实际上,姬婴也注定不是她的良人。她当初爱上的,是真实的姬婴,还是‘理想自我’?她对姬婴钟情,正是豆蔻年华,情窦初开之时,在心理学上,这个年龄阶段正是自我同一性混乱的时刻,需要“寻找真正自我”以往那个依赖着父母的“我”和即将独立的“我”开始搏斗,不断区分出自己喜欢的“好我”和自己讨厌的“坏我”然后通过冲突把“坏我”赶走,留下“好我”——最终形成稳定的同一的自我。
暗恋,是我们内部对“好我”的探求,向外投射的结果。她其实从头到脚都未与姬婴深交过,喜爱他,是因为他身上带有沉鱼希望自己也能获得的品质,她在心底惦记着,不断勾画着,想象他性格的细节,暗恋到了最后,对象已经不是这个人了,而是自己想象中已经完美化的姬婴。表面上是‘恋他’,实际上是‘自恋’,最终确立的是稳定的自我。
一趟远行,几经波折,开阔了眼界,扩展了胸襟,提高了智慧,姬婴死后,她与父亲决裂,不再受家族摆布,与薛采、曦禾联手为死者讨回公道,更接手了图壁江山,创建姜梨。薛采不幸染疫,英年早逝,死前劝告她还政新野,归隐嫁人,她也从善如流,与赫奕逍遥于人间山水。
姬婴或许美好,但其实他只是沉鱼人生旅途中一个意义重要的过客而已,她爱上他的目的并非是拥有他,而是通过他帮助自己成长。真正属于她的良人是赫奕,文中的宜国君主赫奕着墨不多,却是令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少好游,嗜酒,精于商,惰于政,情通明,性豁达,可与贩夫走卒相交也,优点明显,缺点也不少,却比看似周身完美的淇奥公子更真实,更令人愿意亲近,这个懂得欣赏她,怜惜她,给她无偿的快乐和帮助,懂得表达自己的情意且耐心等待她长大的男子,才是沉鱼真正的‘至死不渝’,平等真正的爱情是需要两个人努力的,它比暗恋更真实,更有机会成长为健康的亲密关系。
话题再拉回来,琅琊早年的教育方式,让姬婴自我价值感极低,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旁人而活的,从他的种种行为中似乎能感觉出潜藏着一种恐惧:我要对全族付出,如果不,别人不会爱我。他献身的时候,不是没有愤怒,而是不敢有愤怒,愤怒都被恐惧所取代了。
一个人那么渴望做别人的炮灰,是因为他觉得只做自己是那么的没有价值。只有和别人建立深深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和别人有关系,所以壁国大至国政决断,小至后妃争执,处处可见其解救的身影,他需要被人强烈的关系和铭记,才能感觉自己的存在。
他是令人称道救世主,可是救世主就意味着全部奉献,牺牲一切。
他为全族,为昭尹如此牺牲,可昭尹还是不待见他,他指派姬婴为自己收拾烂摊子,可是到头来还是无法容纳这个一心为己的哥哥——除却嫉恨,更因为他心怀内疚,所谓久负大恩必成仇,姬婴为他牺牲了这么多,却从来没有索取过回报,甚至连他夺其所爱强抢其妻,都无一怨言,一个人如果为你这么毫无原则地一味付出,你怎么受得了?大部分的人都会想逃跑吧,因为看到他就觉得欠了你的。
姬婴之死,是炮灰的经典结局,信奉牺牲的羔羊,结局很可能是全盘奉献,包括生命。很多时候我们做炮灰,是因为自恋,付出了这么多,若是回报不能成正比,岂能甘心?于是想着继续努力把意志实现,最终只能化为炮灰。
十四曾言,她写祸国这个故事的由起是因为姬婴,通过姜沉鱼的眼睛,描述那样一个男子——他看起来什么都不缺少,他处处完美,但他,没有自我。
人称白泽转世,姬婴相貌、性情、能力、家世、背景,平常人所渴望的特质,他无不具备,他让温柔纯善的沉鱼从天真少女一路涅,深情不悔;让四国第一美人的羲禾为他疯狂,即便幽处深宫,依旧难逃心魔。美玉冰璃的薛采为其俯首,坐拥江山的国君甘愿买账,算无遗策,智近乎妖,如同一个处处完美的标本,悬挂在世人眼前,令人望洋兴叹。
或许作者的意图是想把心底一个供奉若神的人物描绘出来,可惜,过犹不及,这么多溢美之词加诸其身的淇奥公子,始终存在感薄弱,他像一座仙气环绕的神像,一章文采华丽的诗篇,一曲多情悠扬的清歌,唯独不像一个饱满而深刻的人。不是描绘的不够全面,而是偏离了世俗,朦朦胧胧,毫无温度,我等看客都是庸碌的常人,对比仙人,更认可同类,小说人物也一样,但凡贴近生活的,才能触动心弦。
淇奥公子出生贵族,可惜成于家族,却又为家族所累,如他所言:‘一生不得自由。家族面前,无自我,无善恶,无是非。’——说的是人,更像个没有自我的傀儡。
他最后的下场是被人暗杀而死,讽刺的是,默许杀他的,正是他一心辅佐血浓于水的亲弟弟。悲哀吗?是的,可是纵观他的成长历程和性格发展,这样的结局无从避免。
说到成长历程,就不能忽略掉琅琊,姬婴之母琅琊,是钟尚书之女,少女时艳冠京都,嫁于鹿鼎侯姬夕为妻,她嫁给姬夕的时候,姬夕不过是个空有名头庸碌无为的侯爷,姬氏家族内部混乱,勾心斗角。原本第一的士族地位也被逐渐瓜分,被王薛姜三族取代。她嫁进姬家后,以铁腕政策治家,耗费十年的工夫,令一盘散沙的姬家重新凝聚起来,最终得以与四大士家平起平坐。
照书中描写来看,琅琊无疑是个强势且擅弄权术的女子,从慧帝开始,坐拥皇权的都是姬家血脉,但从先帝宠幸王氏,晋封为皇后起,掌握实权的后家对姬家进行打压。姬氏没落,因此,从姬家重新送一位继承人上位,在她眼里,就成了非常急迫的一件事情。当时本想让姬婴入宫,可惜他一生下来就有心疾,就由其弟昭尹顶替。这也造成昭尹弑凶的根由。
身为母亲,对子女寄望深切,是人之常情,姬忽、姬婴莫不是人中龙凤,但让我侧目的,是文中琅琊临死之前对姬婴的一番嘱咐:“而十年后,当时机成熟我示意太监将他领到荇枢面前,听说他连字都不认识时,我的心,就像被无数刀割一般,痛得无以复加”
她是小儿子在这十年里被人遗弃无人疼惜的心痛,还是孩子没有受到良好教育没能如自己所愿的焦虑?
身处侯门世家,琅琊她一定很清楚,天子手握生杀大权,必定要绝情弃爱,称孤道寡,看似富有四海,实则被天下操纵,他可以拥有天下,就是不能拥有自我。可是人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所谓的自我实现,就是自己能够为自己做出选择,是自己选择的,哪怕结局不完美,它对你仍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是你自己的意志;如果是被动选择或者是别人意志的结果,那么理由再怎么冠冕堂皇,你都会觉得不舒服。
这个掌控欲极强的女人,她操纵了自己两个儿子的一生——昭尹从一出生,就已经被琅琊安排好了人生,意愿没有被尊重,更谈不上选择权,正因为是被迫,所以身居高位,大权在握,仍难排痛苦愤恨,他夺人所爱,藐视人命,甚至到后来纵容姜相暗杀一心辅助他的姬婴,看似报复,实则自毁,因为世人在他身上看到的所谓成功,不是他自己的,而是他母亲的,她通过自己的儿子实现了她的梦想,琅琊是成功了,可是昭尹自己的意愿却被剥夺了,他没有成为他自己,而只是他亲生母亲的‘自己’的延续。
而姬婴呢?琅琊临死之前,要求自己的大儿子立下誓言:终他一生,全心全意辅佐其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她没有征求过姬婴的意愿,更无视昭尹心底的扭曲愤恨,径自的安排了她所认为的最好的延权道路。
或者说,姬婴在她前面,也没有个人意愿可言,否则也不会在她死后,马上就准备带曦禾远走高飞。文中昭尹对曦禾坦白,当得知自己是姬婴的弟弟后,他召见父亲姬夕入宫,直言要他哥哥的情人。由此可见,姬家对于昭尹的夺爱,是纵容的,哪怕他们知道,昭尹夺的,是自己另一个儿子的爱侣。文中‘临终前,告诉他的那番话,仿若尖刀割断筋骨,仿若血肉重新揉筑,一瞬间,天崩地裂,万劫不复。’则很好的说明了姬婴的心情
莫怪昭尹觉得姬婴欠了自己:如果他是宫人之子,那么母亲荏弱,他无依无靠,挣扎于生存线上,这是命运的玩弄,怨不到旁人,可是他实际上却是姬家的次子,如果不是母亲琅琊的野心,本该有个幸福的童年,最起码不会背负这么艰辛的过去,他童年的不幸遭遇,是他亲生母亲满足私欲的授意,怎么不叫他怨恨?同样都是姬家之子,凭什么姬婴就是天之骄子,受尽荣宠,而他却连拉娘亲回家都没有人施以援手,怎么让他平衡?
所以,当他得知一切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监视姬婴,去看看那个真正的天之骄子究竟过着怎样一种和他截然不同的风光生活。也是在那个时候,他看到了曦禾。当时的曦禾只是个贫困的卖花女,因为与昭尹娘亲同样喝酒驱寒的洗衣习惯,勾起昭尹的占有欲,引发了三个人的悲剧。
一个人,爱上另外一个人,要么是同类,要么与自己截然相反。国姿天色的曦禾夫人固然以美貌动四国,但是真正让昭尹欲罢不能的,是她与自己一样,都有一段贫苦辛酸的成长经历,曦禾入宫之后,骄奢跋扈,甚至公然与皇后的凤驾相抗,昭尹不但不惩戒,反而千方百计为其脱罪,甚至想扶她为后。他宠她,纵容她,如同宠溺着自己心底深处,那个年幼孤苦的自己。
可惜的是,曦禾到死,心里只容纳的下姬婴一人,他们相爱,早在进宫之前。那时的叶曦禾有一个嗜酒且情绪不稳定的父亲,和日夜擀面的母亲,有着令人侧目的美貌,挣扎于穷苦,居于贫民窟,日日沿街卖花,她遇到姬婴,后者对她一见钟情,他也曾年轻热情,也曾因为不知道该如何靠近心仪的女子而心跳加快,借口买她的花,他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过要娶她,却在远走高飞的时候,被人硬生生的破坏了计划,到了后来,他是图壁王朝的淇奥侯,而她则是圣眷正浓的准皇后。
他们相爱,从性格和成长环境上看,是再自然不过的,人的本性都是向往完美,炫目与精致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曦禾,缺乏家庭温暖,乍遇贵族阶级,天之骄子的又对她一见钟情的姬婴,怎么不心生向往?曦禾是安全感极度匮乏的女子,而姬婴,恰好属于无偿为他人奉献的一类。而对姬婴而言,曦禾除却美貌,还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我们往往被与自己性格反差大的人所吸引,从姬婴短短几个回忆片段,以及入宫之后的种种作为来观察,曦禾的性格强势,爱恨极端,从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激烈而富感染力,这些性格特质,都是从小平稳内敛,被训导泰山崩于前儿面不改色的姬婴所欠缺的,可以说他平时有多压抑,潜意识里就有多渴望。如果自己不能拥有这些,那么拥有一个有这些特质的爱人,也算一种对自身的补偿和‘圆满’。
姬婴和曦禾,看似爱的刻骨铭心,实际上,他们两个空有感觉,却都没有爱人,且自爱的能力。这样互补型的一对,如果没有外力阻挠,那么长相厮守下去,未尝不是神仙眷侣。可一旦有了外界干扰,他们各自的性格差异,就容易引发忧患。姬婴被动,来者不拒,是个随时为外界儿牺牲自己意愿的好人,这种救世主的性格值得瞻仰崇拜,可是一旦放到爱情和婚姻里,就容易让对方苦不堪言。当他在母亲死后,准备带曦禾私奔,因为管家告密,姬氏全族包括他的父亲在他面前集体下跪,恳求他不要丢下他们一走了之。
每个人的人生是由自己负责的,为何要把它全揽在自己身上?是琅琊从小灌输的理念,还是姬婴内心深处,也有这样的的恐惧和自恋?好比蜀国之相诸葛亮,日理万机,事必躬亲,最终疲乏病逝五丈原,如果不是潜意识里对他人的不信任,何必事必躬亲?他认可薛采,可是美玉如冰璃者,世间能有几人?这种对人才的高标准最终导致,因为缺乏锻炼机会,姬氏一族满门纨绔,无一人堪担大任。
非但姬氏一族,甚至连自己的爱人曦禾都拱手让人,族人下跪,仅仅只是求姬婴不要丢下大任吗?还包括放弃曦禾吧。他不明白,什么都可以,唯独爱情是不能让的,让,是没有尊重对方的意愿,私自做的决定。姬婴和曦禾的故事里,他从未对曦禾表明过自己那天失约的原因,分手是两个人的事情,为什么他单方面想解除就解除?或许他是想,让曦禾彻底对他死心,宁可她恨,也不要她冒险,可是难道因为这个看似伟大的理由,就可以剥夺人家的知情权?曦禾之后又真的过的好吗?
因为杏子林失约,曦禾被昭尹强抢至宫廷,她恨姬婴,因为爱人懦弱,为宫廷和所谓的血缘牺牲了自己,这让她的满腔眷恋情何以堪?曦禾本来就是爱恨极端的个性,安全感的极度欠缺导致她血液里有种自毁倾向,其实她很清楚,能报复姬婴,让其痛不欲生的,就是自己的毁灭,所以她在圣宠独占,本该低调收敛的时候,反而嚣张跋扈,得罪群妃,不留后路。这也是大部分读者不喜欢曦禾的原因之一吧,她爱姬婴,却从没有爱过自己,当得知相守无望后,她沉浸爱恨里,折磨他人,也折磨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女人,如何让别人珍爱?而姬婴死后,她为其复仇后紧随而去,爱一个人,既然甘愿以性命相酬,为何不懂得为他更好的活下去?
沉鱼虽不敌其貌,也爱姬婴,可是她天性豁达,单恋是件福至心灵的美事,借这场独角戏看懂内心,锻炼情商才是正经事,所以在退位之后,果断的嫁给一直等待着自己的赫奕,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说到这里,也可以谈谈沉鱼的爱情,沉鱼为当年不能与姬婴共挽鹿车而遗憾,实际上,姬婴也注定不是她的良人。她当初爱上的,是真实的姬婴,还是‘理想自我’?她对姬婴钟情,正是豆蔻年华,情窦初开之时,在心理学上,这个年龄阶段正是自我同一性混乱的时刻,需要“寻找真正自我”以往那个依赖着父母的“我”和即将独立的“我”开始搏斗,不断区分出自己喜欢的“好我”和自己讨厌的“坏我”然后通过冲突把“坏我”赶走,留下“好我”——最终形成稳定的同一的自我。
暗恋,是我们内部对“好我”的探求,向外投射的结果。她其实从头到脚都未与姬婴深交过,喜爱他,是因为他身上带有沉鱼希望自己也能获得的品质,她在心底惦记着,不断勾画着,想象他性格的细节,暗恋到了最后,对象已经不是这个人了,而是自己想象中已经完美化的姬婴。表面上是‘恋他’,实际上是‘自恋’,最终确立的是稳定的自我。
一趟远行,几经波折,开阔了眼界,扩展了胸襟,提高了智慧,姬婴死后,她与父亲决裂,不再受家族摆布,与薛采、曦禾联手为死者讨回公道,更接手了图壁江山,创建姜梨。薛采不幸染疫,英年早逝,死前劝告她还政新野,归隐嫁人,她也从善如流,与赫奕逍遥于人间山水。
姬婴或许美好,但其实他只是沉鱼人生旅途中一个意义重要的过客而已,她爱上他的目的并非是拥有他,而是通过他帮助自己成长。真正属于她的良人是赫奕,文中的宜国君主赫奕着墨不多,却是令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少好游,嗜酒,精于商,惰于政,情通明,性豁达,可与贩夫走卒相交也,优点明显,缺点也不少,却比看似周身完美的淇奥公子更真实,更令人愿意亲近,这个懂得欣赏她,怜惜她,给她无偿的快乐和帮助,懂得表达自己的情意且耐心等待她长大的男子,才是沉鱼真正的‘至死不渝’,平等真正的爱情是需要两个人努力的,它比暗恋更真实,更有机会成长为健康的亲密关系。
话题再拉回来,琅琊早年的教育方式,让姬婴自我价值感极低,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旁人而活的,从他的种种行为中似乎能感觉出潜藏着一种恐惧:我要对全族付出,如果不,别人不会爱我。他献身的时候,不是没有愤怒,而是不敢有愤怒,愤怒都被恐惧所取代了。
一个人那么渴望做别人的炮灰,是因为他觉得只做自己是那么的没有价值。只有和别人建立深深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和别人有关系,所以壁国大至国政决断,小至后妃争执,处处可见其解救的身影,他需要被人强烈的关系和铭记,才能感觉自己的存在。
他是令人称道救世主,可是救世主就意味着全部奉献,牺牲一切。
他为全族,为昭尹如此牺牲,可昭尹还是不待见他,他指派姬婴为自己收拾烂摊子,可是到头来还是无法容纳这个一心为己的哥哥——除却嫉恨,更因为他心怀内疚,所谓久负大恩必成仇,姬婴为他牺牲了这么多,却从来没有索取过回报,甚至连他夺其所爱强抢其妻,都无一怨言,一个人如果为你这么毫无原则地一味付出,你怎么受得了?大部分的人都会想逃跑吧,因为看到他就觉得欠了你的。
姬婴之死,是炮灰的经典结局,信奉牺牲的羔羊,结局很可能是全盘奉献,包括生命。很多时候我们做炮灰,是因为自恋,付出了这么多,若是回报不能成正比,岂能甘心?于是想着继续努力把意志实现,最终只能化为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