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的教书匠_分卷阅读_32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穿到古代的教书匠最新章节!
“啊,我来介绍,叶哥,这是我神童试时住一屋的哥哥成讳寅,字季虎。这位是叶哥,名讳上知下秋,字排云,圣上亲封的邶国公,如今是我的幕友嘉宾。”崔瑛替两人做了一个介绍,成寅与叶知秋行了一礼,叶知秋颔首致意,打量成寅年纪与崔瑛差不多,眼神也清正,稍稍勾起了嘴角。
“你接着说打算做什么吧。”叶知秋又看向崔瑛问道。
“首先学田肯定是要有的,一块由朝廷拨下来的学田也是养士的意思。”崔瑛拎着毛笔简单写下几个数据,开列道:“教谕、巡导是有俸禄的,县学生现在也就十二三个人,一人一个月三贯钱该够了,再加上门子和杂役的佣钱,零零碎碎的合在一块儿,也不会超过五十贯,五万钱而已,有五顷地绰绰有余。不趁现在民生初定先划出学田来,以后人口滋长,怕是不容易找到整块的好地。”
“这条已经议定了,再说别的。”叶知秋看了崔瑛一眼,那意思是说:你小子如果没有别的新鲜主意,那章程别想我帮忙。
“再一个,我想弄一个县学办的印刷厂,那油印机除了我就我那学生张雷才能刻蜡纸,这活计可以转给县学里字好的生员来做。”
“这也行,派两个役夫印蜡纸就是了。”叶知秋点头。
“什么油印?”成寅问道,他在京城里,这油印的法子虽然由吕蒙正写了奏折呈上了,却并没有进行广泛推广,主要是油印的数量实在是高不成低不就,印邸报份数不太够,在国子学太学里用吧,那满手油污,实在让学里那些养尊处优的学生嫌弃到死。
“一会儿你去我家看一下就知道了,而且除了油印之外,我还打算弄套活字印刷的东西,好歹能多印一些东西。”
“活字印刷?”叶知秋皱眉道:“恐怕不好做,泥的一烧就变形,木的容易干裂,铁的铸造困难,我们都试过了,弄出来的东西太丑了。”
看着叶知秋不能更明显的嫌弃表情,崔瑛越发肯定那位穿越的皇后娘娘年纪不大,估计是个好学生或新毕业的老师。沈括的《活字》是初中一篇挺有名的文言文,学生背清了字词解释和重点句后,很容易记住泥活字的制作过程。
但课文从来不会告诉学生,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之所以没有推广开是因为质量太差了,从字迹到泥活字的大小不一,种种问题会让活字印刷的产品显得很乱很丑。古代能识字的不是见识不凡就是家资富裕,通常不会喜欢这种丑丑的印刷品。
“唔,我打算用铅锡制作活字。”崔瑛在叶知秋还打算继续嫌弃之前说道:“可能要朝廷的允许,毕竟铅锡主要被朝廷用来铸钱了。”
“这是小事,”叶知秋道:“铅锡能制成活字?不会太软而使字迹不清么?”
“不会,你看司……庙里的铜器不是做的精巧得很么。”崔瑛本来想说司母戊鼎的,话到嘴边才想起,离那东西现世还得一千多年呢,他又一时想不起好的金器代表,只好拿当时人们熔钱铸的铜器当借口。
铅锡早在商周时期就作为铜的添加剂参与到精巧的器物制作上去了,这两种矿产的提取采集根本不是问题,而铅活字所需的另一种元素锑则是锡的伴生矿,也比较容易找。
“这活计倒合适这些学生。”成寅点头赞同,“也就县学生成做好这个厂子。”
这是活字印刷的另一个麻烦,汉字不像欧洲的字母文字,就那么几个,放置拣选都方便,汉字多,放置拣选要麻烦的多。如果再多几个字体字号,那光存字的字库就得占不小的地方。而捡字这活计必须得是识字的人才能做,但识字的人做什么不比当个拣字工挣得多呢?所以中国活字印刷发明了近千年,但在清朝依然是以雕版书籍和手抄书为主就不足为奇了。
还好崔瑛也没指望这个印刷厂一开始能挣多少钱,还得等周围识字的人多了,人们也有闲钱买乐子了,这印刷厂才会和铸币厂一样日进斗金。
“唔,也许还能让这些生员先去当一会扫盲班老师?”崔瑛暗自嘀咕道。
第33章县学改革(下)
“什么扫盲班?”成寅耳朵灵,连忙追问道。
“唔,就是让生员到各村各乡去,帮着教老百姓点常用字、普及普及法律、税收常识,顺便帮忙调查点东西,”崔瑛含含糊糊地说:“上回和殿下调查产后风那事做了一半,有点挂心。”
“难为你还记挂着,陛下与殿下对你那一碰缩三尺的德性不满意极了好么?”叶知秋一记白眼翻过来,“你打算怎么做?”
“还没想好,生员还得上课呢。”崔瑛继续含糊,在哪个时代让学生去做社会实践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就算去远足一趟,老师都得提前一星期嘱咐一堆注意事项,更别说现在的生员可比现代的学生金贵多了,要是不小心折了一两个,弹章不把自己淹了才怪。
“不过他们上课的事我倒计划好了。”崔瑛声音一提,仿佛刚才那个含含糊糊的人根本不是他,“一旬一休沐,其他的时候上课的学习质量要严格把关,有针对性的学习,”崔瑛把他从去年开始准备进士科考试的方法和成寅还有叶知秋一说,“经义就照这样学,策论嘛先给选题让他们去调查,然后过渡成让他们自己选题去做就是了,嗯,一年有两个社会实践期,一次一个月,顺便办短期扫盲班好了,正好趁农闲,一举数得。”崔瑛一下子将思路理顺了,一拍手,高兴道。
“你那复习方法挺好的,但生员进度不一,怎么排名?排名靠后的又打算怎么惩戒?”成寅问的是最实际的管理问题,毕竟县学是由他直接主管的,弄不好麻烦最大的也是他。
“从头考起,一条一条经义去过,我记得告老的前教谕是学《易》的,就他一个教谕,生员应该也是学《易》的,正好用我那套材料。”崔瑛回忆起当年用《五*三》支配学生的场景,“将能搜集到的与《易》相关的试题搜集起来,先写再读中试的例文,反复做几次自然就摸到门了。”
“我写信让殿下给你送一套来吧。”叶知秋无奈道:“也这做法也实在是不太养德性。”
“经义说白了就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不用弄得太复杂,策论才是治国根本,重点要学的是那个好不好。”崔瑛反驳道:“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就是要多练,这才是最磨炼心性的呢,真磨去了浮躁气,明心正性了,后面用策论去格物致知就顺理成章了。”
叶知秋不再说什么,提起笔在纸笺上又写了几行字,算做默许。
“至于惩戒措施,”崔瑛沉吟一下,还是觉得打板子这东西不太符合他的观念,为了怕挨板子而认真念书的,这书念起来也没什么意思,“生员成绩分三等,上等额外多奖笔墨,中等不奖不罚,下等初次斥责教导,再犯罚执帚于庭院,连续三次都在下等罚去学田劳作一旬,半年内达不到合格线的,直接斥退就是。”
“那不是过几年县学生就没几个人了?”成寅担心道。
“当然要有准入制度啦,”崔瑛想了一下,直接把现代的升学制度搬过来算了,顺便完善一下现在还有一堆漏洞的科举制度,“每年择一日准备考试,在本县居住三年以上,无作奸犯科的,且祖上三代没有犯法之辈的,由里正作保就可以应试,每年录取二十人,只许在县学里待三年,三年还没取得一次发解试资格的,就让他们去自谋生路吧,别误人误己。”
崔瑛其实非常不喜欢中国民间神话故事那种家人辛辛苦苦供一个读书人出来,然后读书人遇到各种麻烦,最后一朝得中,全家鸡犬升天的套路。
这和现代早期农村里飞出的凤凰儿一样,全村尽力供养出一个大学生,有事自然也愿意找他帮忙,不帮就是忘恩负义,帮了就是一个一辈子的负担。若家人明理还好,若是将以权谋私视为对之前辛苦的补偿呢,百姓何辜,要遇上这样一个父母官?现代凤凰儿最多拖累两个家庭,在古代可是要拖累一地民生的。
将读书的时间缩短,避免长时间的单方面付出,对谁都是一件减轻负担的好事情。
“人财事都齐全了,我们列个章程和生员们说说?”成寅在心底盘算一下,提议道。
“你写个学规出来吧,我去找匠户做铸字机和捡字板,还要再叫张雷准备准备,给这些生员上上课,教他们怎么教人,现在的私塾真是太没效率了。”崔瑛继续将写作的任务推给别人,给自己找借口不做文书工作。
“行,我写完给你帮我斧正一下,毕竟县令才是一县之主,总要你点头才好。”完全没有意识到崔瑛用心的成寅还觉得这是崔瑛在推让功劳给他,欢快地接下了这个差事。
叶知秋看出来了,却也懒得提醒,周瑜打黄盖,给这小东西一点磨炼也不是什么坏事。他看着还没长开的成寅心底有点忧虑,这一个县里,主政的是个小孩子,管县学的也是个小孩子,这吏部郎中脑袋发昏了吧。
他却不知道,这个决定是柴宗训下的,柴荣本想找个老成持重的人做教谕,既不会如县丞主薄一样会分薄县令的权柄,又因做全县读书人的老师,掌着一地舆情,正可以给崔瑛一些指点与限制。
“可是父皇,德华那小子本来就够会缩得了,他爱惜自己的名声跟什么似的,再加上天性重情尊老,怕会放不开手脚,不如让他放手去做,反正排云就在他身边,真闹得过了,排云自然会插手。”柴宗训劝道。
“唔,也罢,反正你对那小子更熟,以后他也是你的臣子,你说了算。”被驳了意见的柴荣撇了一下嘴,挥挥手道:“那就传话去把那个和崔瑛住一屋子的那个小明经派过去吧,他们俩处得不错。”这才是成寅能顺利到六安来的原因。
崔瑛要处理的杂事不少,他除了叶知秋没有其他的幕僚,也没有人仆役,朝廷拨发的力役做点杂事还行,帮着做事就欠了点,于是崔瑛直接将两个要写章程的人丢在了县学,自己直奔匠户区去了。
匠户区在城西,相比其他地方更整齐些,却也更破些。匠人要承担的徭役特别重,地位又低,随便一个小吏都能让他们有破家之难。
匠户区的里正见崔瑛到这里来,诚惶诚恐地半弯着腰迎了崔瑛到自己家来。
“乡老不必惊慌,本官来不过是要寻几个手艺好些的铁匠做事,不是徭役,不必怕。”崔瑛笑眯眯地说。
说实话,崔瑛的形象是非常好的,就是中老年人最喜欢的那种,看起来天真单纯,外貌又清俊可人。要不然也不会在县里跑了半个月,人人都晓得有个小县令在微服私访却依然愿意和他说些实情了。
老里正给他一安抚,虽然明知官府不太管匠户的死活,也还是将心放下一半来,待细细听崔瑛给他讲了要做的东西——铸字机和字盘还有油印机的钢板,便拍着胸脯应承下来。
“县尊尽管放心,您过去认得的都是连进匠户都没资格的小徒弟,咱们这片的几个人,虽不如您支去做脱粒机的师傅们手艺强,但基本的东西还是能做的,只这几处关节还得请师傅们出手。”
“啊,我来介绍,叶哥,这是我神童试时住一屋的哥哥成讳寅,字季虎。这位是叶哥,名讳上知下秋,字排云,圣上亲封的邶国公,如今是我的幕友嘉宾。”崔瑛替两人做了一个介绍,成寅与叶知秋行了一礼,叶知秋颔首致意,打量成寅年纪与崔瑛差不多,眼神也清正,稍稍勾起了嘴角。
“你接着说打算做什么吧。”叶知秋又看向崔瑛问道。
“首先学田肯定是要有的,一块由朝廷拨下来的学田也是养士的意思。”崔瑛拎着毛笔简单写下几个数据,开列道:“教谕、巡导是有俸禄的,县学生现在也就十二三个人,一人一个月三贯钱该够了,再加上门子和杂役的佣钱,零零碎碎的合在一块儿,也不会超过五十贯,五万钱而已,有五顷地绰绰有余。不趁现在民生初定先划出学田来,以后人口滋长,怕是不容易找到整块的好地。”
“这条已经议定了,再说别的。”叶知秋看了崔瑛一眼,那意思是说:你小子如果没有别的新鲜主意,那章程别想我帮忙。
“再一个,我想弄一个县学办的印刷厂,那油印机除了我就我那学生张雷才能刻蜡纸,这活计可以转给县学里字好的生员来做。”
“这也行,派两个役夫印蜡纸就是了。”叶知秋点头。
“什么油印?”成寅问道,他在京城里,这油印的法子虽然由吕蒙正写了奏折呈上了,却并没有进行广泛推广,主要是油印的数量实在是高不成低不就,印邸报份数不太够,在国子学太学里用吧,那满手油污,实在让学里那些养尊处优的学生嫌弃到死。
“一会儿你去我家看一下就知道了,而且除了油印之外,我还打算弄套活字印刷的东西,好歹能多印一些东西。”
“活字印刷?”叶知秋皱眉道:“恐怕不好做,泥的一烧就变形,木的容易干裂,铁的铸造困难,我们都试过了,弄出来的东西太丑了。”
看着叶知秋不能更明显的嫌弃表情,崔瑛越发肯定那位穿越的皇后娘娘年纪不大,估计是个好学生或新毕业的老师。沈括的《活字》是初中一篇挺有名的文言文,学生背清了字词解释和重点句后,很容易记住泥活字的制作过程。
但课文从来不会告诉学生,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之所以没有推广开是因为质量太差了,从字迹到泥活字的大小不一,种种问题会让活字印刷的产品显得很乱很丑。古代能识字的不是见识不凡就是家资富裕,通常不会喜欢这种丑丑的印刷品。
“唔,我打算用铅锡制作活字。”崔瑛在叶知秋还打算继续嫌弃之前说道:“可能要朝廷的允许,毕竟铅锡主要被朝廷用来铸钱了。”
“这是小事,”叶知秋道:“铅锡能制成活字?不会太软而使字迹不清么?”
“不会,你看司……庙里的铜器不是做的精巧得很么。”崔瑛本来想说司母戊鼎的,话到嘴边才想起,离那东西现世还得一千多年呢,他又一时想不起好的金器代表,只好拿当时人们熔钱铸的铜器当借口。
铅锡早在商周时期就作为铜的添加剂参与到精巧的器物制作上去了,这两种矿产的提取采集根本不是问题,而铅活字所需的另一种元素锑则是锡的伴生矿,也比较容易找。
“这活计倒合适这些学生。”成寅点头赞同,“也就县学生成做好这个厂子。”
这是活字印刷的另一个麻烦,汉字不像欧洲的字母文字,就那么几个,放置拣选都方便,汉字多,放置拣选要麻烦的多。如果再多几个字体字号,那光存字的字库就得占不小的地方。而捡字这活计必须得是识字的人才能做,但识字的人做什么不比当个拣字工挣得多呢?所以中国活字印刷发明了近千年,但在清朝依然是以雕版书籍和手抄书为主就不足为奇了。
还好崔瑛也没指望这个印刷厂一开始能挣多少钱,还得等周围识字的人多了,人们也有闲钱买乐子了,这印刷厂才会和铸币厂一样日进斗金。
“唔,也许还能让这些生员先去当一会扫盲班老师?”崔瑛暗自嘀咕道。
第33章县学改革(下)
“什么扫盲班?”成寅耳朵灵,连忙追问道。
“唔,就是让生员到各村各乡去,帮着教老百姓点常用字、普及普及法律、税收常识,顺便帮忙调查点东西,”崔瑛含含糊糊地说:“上回和殿下调查产后风那事做了一半,有点挂心。”
“难为你还记挂着,陛下与殿下对你那一碰缩三尺的德性不满意极了好么?”叶知秋一记白眼翻过来,“你打算怎么做?”
“还没想好,生员还得上课呢。”崔瑛继续含糊,在哪个时代让学生去做社会实践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就算去远足一趟,老师都得提前一星期嘱咐一堆注意事项,更别说现在的生员可比现代的学生金贵多了,要是不小心折了一两个,弹章不把自己淹了才怪。
“不过他们上课的事我倒计划好了。”崔瑛声音一提,仿佛刚才那个含含糊糊的人根本不是他,“一旬一休沐,其他的时候上课的学习质量要严格把关,有针对性的学习,”崔瑛把他从去年开始准备进士科考试的方法和成寅还有叶知秋一说,“经义就照这样学,策论嘛先给选题让他们去调查,然后过渡成让他们自己选题去做就是了,嗯,一年有两个社会实践期,一次一个月,顺便办短期扫盲班好了,正好趁农闲,一举数得。”崔瑛一下子将思路理顺了,一拍手,高兴道。
“你那复习方法挺好的,但生员进度不一,怎么排名?排名靠后的又打算怎么惩戒?”成寅问的是最实际的管理问题,毕竟县学是由他直接主管的,弄不好麻烦最大的也是他。
“从头考起,一条一条经义去过,我记得告老的前教谕是学《易》的,就他一个教谕,生员应该也是学《易》的,正好用我那套材料。”崔瑛回忆起当年用《五*三》支配学生的场景,“将能搜集到的与《易》相关的试题搜集起来,先写再读中试的例文,反复做几次自然就摸到门了。”
“我写信让殿下给你送一套来吧。”叶知秋无奈道:“也这做法也实在是不太养德性。”
“经义说白了就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不用弄得太复杂,策论才是治国根本,重点要学的是那个好不好。”崔瑛反驳道:“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就是要多练,这才是最磨炼心性的呢,真磨去了浮躁气,明心正性了,后面用策论去格物致知就顺理成章了。”
叶知秋不再说什么,提起笔在纸笺上又写了几行字,算做默许。
“至于惩戒措施,”崔瑛沉吟一下,还是觉得打板子这东西不太符合他的观念,为了怕挨板子而认真念书的,这书念起来也没什么意思,“生员成绩分三等,上等额外多奖笔墨,中等不奖不罚,下等初次斥责教导,再犯罚执帚于庭院,连续三次都在下等罚去学田劳作一旬,半年内达不到合格线的,直接斥退就是。”
“那不是过几年县学生就没几个人了?”成寅担心道。
“当然要有准入制度啦,”崔瑛想了一下,直接把现代的升学制度搬过来算了,顺便完善一下现在还有一堆漏洞的科举制度,“每年择一日准备考试,在本县居住三年以上,无作奸犯科的,且祖上三代没有犯法之辈的,由里正作保就可以应试,每年录取二十人,只许在县学里待三年,三年还没取得一次发解试资格的,就让他们去自谋生路吧,别误人误己。”
崔瑛其实非常不喜欢中国民间神话故事那种家人辛辛苦苦供一个读书人出来,然后读书人遇到各种麻烦,最后一朝得中,全家鸡犬升天的套路。
这和现代早期农村里飞出的凤凰儿一样,全村尽力供养出一个大学生,有事自然也愿意找他帮忙,不帮就是忘恩负义,帮了就是一个一辈子的负担。若家人明理还好,若是将以权谋私视为对之前辛苦的补偿呢,百姓何辜,要遇上这样一个父母官?现代凤凰儿最多拖累两个家庭,在古代可是要拖累一地民生的。
将读书的时间缩短,避免长时间的单方面付出,对谁都是一件减轻负担的好事情。
“人财事都齐全了,我们列个章程和生员们说说?”成寅在心底盘算一下,提议道。
“你写个学规出来吧,我去找匠户做铸字机和捡字板,还要再叫张雷准备准备,给这些生员上上课,教他们怎么教人,现在的私塾真是太没效率了。”崔瑛继续将写作的任务推给别人,给自己找借口不做文书工作。
“行,我写完给你帮我斧正一下,毕竟县令才是一县之主,总要你点头才好。”完全没有意识到崔瑛用心的成寅还觉得这是崔瑛在推让功劳给他,欢快地接下了这个差事。
叶知秋看出来了,却也懒得提醒,周瑜打黄盖,给这小东西一点磨炼也不是什么坏事。他看着还没长开的成寅心底有点忧虑,这一个县里,主政的是个小孩子,管县学的也是个小孩子,这吏部郎中脑袋发昏了吧。
他却不知道,这个决定是柴宗训下的,柴荣本想找个老成持重的人做教谕,既不会如县丞主薄一样会分薄县令的权柄,又因做全县读书人的老师,掌着一地舆情,正可以给崔瑛一些指点与限制。
“可是父皇,德华那小子本来就够会缩得了,他爱惜自己的名声跟什么似的,再加上天性重情尊老,怕会放不开手脚,不如让他放手去做,反正排云就在他身边,真闹得过了,排云自然会插手。”柴宗训劝道。
“唔,也罢,反正你对那小子更熟,以后他也是你的臣子,你说了算。”被驳了意见的柴荣撇了一下嘴,挥挥手道:“那就传话去把那个和崔瑛住一屋子的那个小明经派过去吧,他们俩处得不错。”这才是成寅能顺利到六安来的原因。
崔瑛要处理的杂事不少,他除了叶知秋没有其他的幕僚,也没有人仆役,朝廷拨发的力役做点杂事还行,帮着做事就欠了点,于是崔瑛直接将两个要写章程的人丢在了县学,自己直奔匠户区去了。
匠户区在城西,相比其他地方更整齐些,却也更破些。匠人要承担的徭役特别重,地位又低,随便一个小吏都能让他们有破家之难。
匠户区的里正见崔瑛到这里来,诚惶诚恐地半弯着腰迎了崔瑛到自己家来。
“乡老不必惊慌,本官来不过是要寻几个手艺好些的铁匠做事,不是徭役,不必怕。”崔瑛笑眯眯地说。
说实话,崔瑛的形象是非常好的,就是中老年人最喜欢的那种,看起来天真单纯,外貌又清俊可人。要不然也不会在县里跑了半个月,人人都晓得有个小县令在微服私访却依然愿意和他说些实情了。
老里正给他一安抚,虽然明知官府不太管匠户的死活,也还是将心放下一半来,待细细听崔瑛给他讲了要做的东西——铸字机和字盘还有油印机的钢板,便拍着胸脯应承下来。
“县尊尽管放心,您过去认得的都是连进匠户都没资格的小徒弟,咱们这片的几个人,虽不如您支去做脱粒机的师傅们手艺强,但基本的东西还是能做的,只这几处关节还得请师傅们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