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小说网 > 战国求生手册 > 战国求生手册第42节

战国求生手册第42节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迷奸传奇之美丽人妻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战国求生手册最新章节!

    “高先生和百里家的人是游历天下的人,你或许可以问问他们,他们或许能帮到你。”

    嬴政的话让江宁茅塞顿开,她一脸崇拜地看着嬴政:“王上你太聪明!”

    “……知道了,你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不用再说了。”嬴政一手半握拳放在唇边,微微咳了一下,一手拿起奏章一本正经地看起来。

    意识到嬴政大概是被自己夸得不好意思了,江宁扑哧一乐。

    嬴政大抵是觉得没面子了,先是瞪了她一眼,随后又板着脸;“还不去准备,当心到时候跟仲父一起朝堂挨批。”

    “是是是,臣这就去办。”江宁站了起来行礼,而后像是想到什么一样,又贱嗖嗖地说道,“王上,你现在这样真的很像一个小孩子,不想别人提起自己的丢人的事情时就威胁人。”

    见嬴政欲开口,江宁立刻抱着自己的东西开溜,边跑边笑着说:“不劳王上相送,臣这就走——”

    “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虽嘴上抱怨着,但嬴政眉眼间的笑意,却暴露他此刻心情不错。

    这边刚江宁从章台宫出来,准备去成蟜那里找百里茹,却冷不丁地瞧见一个寺人快步向甘泉宫的方向走去。她捏着下颌想着,这个寺人有点眼熟啊。

    第56章

    对了,这个人是当时在群臣面前拦着赵姬的那个寺人。因为他颇有胆色地拦住了暴怒的赵姬,所以江宁对他有点印象。不过他跑到章台宫来做什么?

    江宁抿了抿嘴,经过上次的“朱砂鱼”事件,她长不少心眼儿。于是请宦者令帮忙查一下那个寺人。

    通过高尧和百里家强大的人脉网,倒是有不少大家赴秦,不过比起评选字体他们更想跟人切磋书法。

    “那评委非名动一时的大家,都不能让人信服。”江宁靠在凭几上转着笔感叹。

    正在跟蒙恬对弈蒙毅闻言啊了一声,一时分心被蒙恬寻了到了破绽,吃掉了主帅。蒙恬微微一笑:“你输了。”

    蒙毅咋舌:“你们两个是商量好的吧。”他拍了拍手看向江宁询问,“那你打算怎么办?总不能没开始就垮台吧。”

    “时也命也,不可强求也。”江宁摊手。

    “王上你瞅瞅,她要撂挑子,置我大秦颜面于不顾了。”蒙毅开始告状。

    嬴政抬起头看了看蒙毅,转头询问江宁:“邹衍邹先生过几日会入秦,你准备妥当了?”

    江宁眉眼弯弯:“自然安排妥善了,王上放心。”

    “就是那个创立五行学说的邹衍?”蒙毅一脸惊讶。

    江宁颔首:“是啊。不止有邹先生还有荀况荀先生。”

    蒙毅摆出了一副“一觉醒来世界都变了”的模样,引得江宁忍俊不禁,就连嬴政都勾起了嘴角。

    蒙恬秉持兄弟情谊提醒道:“你们没有发现李大人和左中郎将这两日告假了吗?”

    “我以为他们病了,谁知道是去接人。”蒙毅的声音越来越小。

    蒙恬闻言扶额,他的弟弟为何这般迷糊?

    宫人走进室内通传:“王上,诸位大人,李大人带着荀况先生入咸阳城了。”

    大儒荀况再次入秦自然意义非凡,作为君王嬴政自然要亲自迎接以示尊敬。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八百里秦川更是生机盎然。一辆马车在卫队的护送下慢慢驶入咸阳城,停在了江宁准备好的院落前,李斯先下了马车。在他身后跟着两个人,一个看起来大概二十多岁,另一个则是个十来岁的小孩儿。

    不过当荀子出现的那一刻,众人的视线便被他身影吸引住了。即便白发苍苍皱纹密布,周身气度竟比阳光还要耀眼。在一众达官显贵中非但不黯然失色,反而更因气质独特更加醒目。

    不愧是能在高必备篇目留下篇章的人,江宁感叹着实器宇不凡啊。

    随着大儒荀子入秦后,各国慕名而来的人更多了。莘莘学子谁不想见一见闻名于世的大家呢?但人多了纷争也多了,这不江宁便撞见了成蟜跟赵国学子吵起来了。

    听着围观人的七嘴八舌,江宁差不多弄清楚了。原来是两人不小心碰到了一起,成蟜本打算道歉了事,奈何对方不依不饶,还讽刺秦国无礼教。这下成蟜恼了,便同对方吵了起来。

    “行了行了,就算是我的错吧。我从不与无礼之人争辩。”那人做出一派大度的模样,好似成蟜才是那无理取闹之人。他这一说再被围观群众传出去,书法鉴赏大会不是白举办了?

    不行,花了她好一个月的时间筹备的,哪能让这宵小毁了。

    “周公讲同姓者不为婚也,我秦国恪守周公礼,未曾出现同姓婚配情况,反观山东六国——”江宁笑了一下,“到底是谁不尊礼法,岂不一目了然乎?”

    这倒是江宁在秦国发现的很有意思的现象,秦人大多为单婚,少有一夫多妻,且恪守着周礼中同姓不婚制。在礼法崩坏的时代算得上一股清流。

    那人顿时脸色涨红,指着江宁,一个你字说了半天也没说出后面的字。

    “岂不闻黄鸟交交,何人从穆啊?”那人的同伴上前,挖苦秦国粗鄙,施行殉葬戕害良臣。

    江宁蹙眉心道,没完了是吧?要挖老黄历,我奉陪!

    “交交黄鸟尚有我秦人怀念,为其鸣冤。可怜晋公,何人哀之?”江宁听两人的口音是三晋的,于是反唇相讥,“乱臣贼子瓜分社稷,竟为小人所绝祠,悲矣悲矣。”

    这下两个人哑巴了,都感到一个巴掌拍在自己的脸上。三家分晋是以人臣谋君之社稷,乃大不敬,可不是什么风光的事情。

    江宁此言犹如魔法对冲,比的就是谁的杀伤力大。你说我殉葬无礼,我说你以臣谋君得国不正。要说无礼,我看你才是目无尊卑礼教更如野兽之人。

    “我大秦知错就改,废除陋习。你们敢把国土还给晋公之后吗?”

    江宁又补了一句,彻底掐死两人的话。

    两人见说不过江宁,便企图以身份压制江宁让她闭嘴。

    江宁撇撇嘴心道,这就破防了,心理素质真差。她懒得搭理这两个捣乱的,冲着围观群众拱手:“今日只是口头争辩罢了,不涉国事,诸位切勿误会。”

    言罢,江宁冲着成蟜招了招手,示意他们该走了。

    “放肆,本公子允许你走,谁准你这刁民走的!”

    结果江宁要走,却不想对方狗急跳墙,非要从她找回面子。江宁被纠缠得不耐烦,这两个混蛋要是敢撒泼打诨,她就让人把这两个人打包丢出咸阳城。

    “书法鉴赏本为风雅之事,何必因一场辩论伤和气?不如看在我的面子上化干戈为玉帛?”只见一个粉琢玉器的少年走了过来,大概十三四岁,不过说话老道想来身份不简单。

    那人还想说什么,少年像是料到对方要说什么一样,抢先开口道:“我名唤张良,家父乃是韩宰相张平。”接着又介绍了同行人,“这是韩公子非。”

    那人斟酌了一下三晋目前的关系,抬了抬下巴:“算了给你个面子,就放过——”

    江宁面带微笑:“我乃秦中谒者令江宁,这位是王弟成蟜。”

    此话一出那人的脸色瞬间白了,江宁猜对方的肠子都要悔青了。连忙求饶求两人原谅,全无刚才的咄咄逼人。她咋舌,有此子弟盘踞国中,也难怪国家衰败。

    “滚吧。”

    听到成蟜的语气,江宁看向按了按太阳穴的成蟜。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成蟜今天与以往相比有些——暴躁?她正想询问成蟜发生何事了,成蟜却先寻了个理由离开了。

    看着成蟜的背影,江宁想着还是让他一个人待一会儿吧,她过一会儿再去看望他。

    “没想到大人便是江宁,久仰大名。”张良笑着行礼。

    “久仰大名?外臣不过是个小官罢了,张男子说笑了。”江宁还礼后,细细打量这位未来的“汉初三杰之一”。不得不说太史公对留候的外貌描述很是准确,虽然张良此刻尚未稚嫩,但仔细打扮确实可以扮成小姑娘,还不会让人觉得怪异。

    张良疑惑:“可是良的脸上有东西?”

    “不不不,”江宁笑着摇头,解释,“只是觉得男子貌若天人。想必将来定有无数佳人才女为之倾倒。”

    冷不丁地被人这么直白的夸奖,张良在呆住之余又有些害羞,白净的耳垂上染上了胭脂红。

    一旁的韩非笑着拍了拍张良的后背:“怎么样,我就说秦地民风豁达,你肯定会被人夸的。这下信了吧。”

    张良无奈地叫一声公子。

    江宁将目光落在了韩非的身上。相比于还是少年人的张良,韩非这个成年男子,显得身材高大修长,虽然性情开朗但眉宇间不免染上了成年人的颜色。

    不过江宁倒是不在意这个,她比较在意的是韩非好似并非口吃,为何有史料记载他是口吃呢?

    “女子入蜀除邪,又跟蒙氏家族平定东郡之乱,我和良在韩国早就如雷贯耳了。”韩非笑着解释了江宁的疑惑。

    “都是诸位大人的功劳,外臣可不敢自居。”江宁失笑,她岔开话题,“对了,荀先生的住处就在这附近,公子和男子若是想去探望外臣可代为引路。”

    韩非和张良对视一眼,大概实在好奇自己怎么知道他们两个要见荀子。江宁微微一笑,解释:“李斯大人时常提起老师和诸位师兄弟,久而久之的,外臣便知道公子大名了。”

    韩非愣了愣,而后笑道:“没想到师兄还念着我们。有劳大人带路了。”

    “公子客气了。”江宁态度温和。

    一路上韩非虽问了不少关于秦国的事情,但绝非打探情报。从对方的一声声赞叹中,江宁听到了对方是真的非常喜欢变法后的秦国。

    虽然对韩非了解不多,但她知道韩非穷极一生都想在韩国变法,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像昔年的秦国一样,在变法中脱胎换骨摆脱任人宰割的地位。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为了母国,为国家奉献一生的人实在令人佩服。

    不知不觉中,三人已经到了荀子落脚的宅院前。江宁正欲说话,便瞧见嬴政和荀子从院子中走出,瞧着两人相谈甚欢的模样,想必是聊得不错。

    嬴政眼尖,一眼便看到了站在门口的江宁。在看到她后,眉峰上挑似乎是在问她怎么在这?她身后的两个人又是谁?

    第57章

    春光明媚,飞鸟掠水而过,一派欣欣向荣。

    修长白皙的手指夹住一枚黑子悬在棋盘上,似乎是在犹豫。

    “王上还没有想好如何落子?”荀子捋着胡子慢悠悠地说道,“机会可是稍纵即逝。”

    嬴政沉思片刻后,还是将棋子落在了空位。这一子使得黑白局势立刻奉命,黑子虽有所折损,但却将白子一网打尽。

    荀子见状笑了起来:“王上棋艺高超,老朽甘拜下风。”

    “先生过誉了,不过侥幸而已。”嬴政收起棋子。

    荀子:“王上的性情当真与昭襄王不同。若是老秦王赢的话,他此刻定会呼朋引伴好一番夸耀自己。”

    “曾祖父?”嬴政抬眸看向面前的老者,这还是他第一次别人如此形容昭襄王。

    “是啊。老秦王是个高调张扬的性子,做什么都声势浩大。老朽有幸与老秦王对弈,侥幸赢了几局便被老秦王抓住不放,直到他赢了才行。”荀子目光悠长,脸上带着怀念的神色,“争强好胜宛若稚童。”

    嬴政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争强好胜的老头的身影,他想原来为六国忌惮的曾祖父还有这样的一面,倒也是有趣。

    荀子眺望窗外,感叹:“秦国给人的感觉也跟那时不一样了。”

    “哦?”嬴政闻言倒有些惊讶,荀卿入秦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他对秦国的评价他细细研读过。他时常琢磨“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1]”的含义,考虑秦国的未来,担心荀子的话会成真。

    如今听到荀子再论秦国,从对方口中听到了他有所改观。这让他心头一喜,就好像一直盘踞在头顶的乌云有了消散的迹象。

    “明明秦法秦制未改,但老朽却感觉秦国的黔首不一样了。如果说以前的黔首不过是随遇而安并不在乎自己是谁的臣民,现在的话黔首们更愿成为秦国的臣民。”

    “我曾听闻秦岁首之时咸阳危矣,秦民上下竟自拧为绳护卫咸阳。令老朽很是震惊,意图寻找原因。后来李斯来访请我出山品字,老朽才有幸到此寻找原因。”

    嬴政:“先生可寻到答案?”

    “其实入秦之时便有答案了。”荀子长舒一口气,缓缓说道。

    “各国都曾有过相关惠民政策,但总是无疾而终。可在秦国大到农耕养畜治病,小到住所环境,国家都一一指导,且政策不废。庶民不过求方寸之安,衣食住行无缺罢了。而且秦国满足了他们的基本需求,尽管赋税法度不近人情,但总有人愿意留在这里。”

本站推荐:与狐说 (1v1 h)不甘寂寞的妈妈骇客伶姨校园里的娇软美人【NPH】我的大奶女友小瑄农村熟妇真淫浪迷奸传奇之美丽人妻姐姐与她的同学婚礼前后的淫乱乐妻子在别人身上的呻吟

战国求生手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龙门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海天一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海天一线并收藏战国求生手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