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建安夜其十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大魏食货志最新章节!
</script>
曹操一连休养了几日,当他再次精神矍铄地出现在众人眼中时,册立魏太子的诏书也落到了众人耳边。
虽是皇帝颁下的诏书,起草却出自曹氏之手。
这日是个十分平常的日子,无风无云。曹丕起床时更未想到他等待了许久的一天就是今日。这一天来得有些在意料之外,但因没有任何铺垫,也没有任何暗示,倒显得一切如常发展,一切顺理成章。
“总算松了口气了,嗯?”郭照笑看了曹卉一眼,见她一脸喜不自胜,几乎高声笑出来。
曹卉闻得喜讯自是神清气爽,光彩照人,好比她当年出嫁时风光。
她起身风风火火地走了,人虽不见,话音犹在:“我要先给子林修书一封,告诉他我下月就回去。晚些时候等阿兄回来,我要设宴为他庆祝!”
房中只剩下郭照一人,她一手支起额头,看着室内中央的铜炉吐出袅袅香烟,不禁设想着曹丕回来后该是带着怎样的笑容。光是想想,她的唇角也漾开一个笑。
不及傍晚,屋外突然响起一阵喧哗,然后是她所熟悉的脚步声。她坐在妆台前涂抹好最后一点胭脂,刚刚簪好一对如意钗时,房门也被倏地推开。
她抬头转身,见到他如往常一样走进来,薄唇紧抿着,双目中却缀满星辰。
郭照缓缓从妆台前站了起来,她换了一身前几日才做好的衣裙,用的料子是他悉心挑选的藤紫锦绣。不等他走近,她先行了个礼,道:“拜见魏王太子殿下。”
曹丕大步走上来,紧抿着的唇早已高高扬起,漾着浓浓的笑意。他双手扶起她,顺便将人拥进怀里,哑声道:“今日恭贺我之人不计其数,唯独你最得我欢心。”他低头尝试着唤了一句,好似在细细品味美妙精致的甜点:“太子妃?”
太子妃虽尚未册立,曹丕却理所当然认定了她,恐怕过不了几日他便要为她求得这个位置。至少当夜在曹卉设的宴上,郭照是以正妻的身份出席。
同上次游园之宴相似,受邀前来的大抵还是同样的人。相较之下的不同点便是不再意气风发的曹植。
前几年有崔娴约束他,他收敛了不少。而最近却像是要将那时没有喝够的酒尽数补上一样,以酒代水,不消一月脸色就变得苍白,憔悴了七分。他今日肯来,最先松一口气的便是郭照,她最不愿兄弟不和的传闻出现。
众人都以为曹植的眼神中会有痛失嗣位的失意与落寞,而他坐在席间谈笑风生,却与往常无异,只是脸上写满了传闻中他已对权力与地位的心灰意冷,不再有任何争强好胜之心。
曹丕今日适逢大喜,一整天都带着笑容,而这足以使众人看花了眼。筵席中有不乏满面红光、神采奕奕之人,正如郭奕所说的“鸡犬升天”,仿佛人人都同曹丕一样取得了太子之位,踌躇满志,斗志昂扬。但曹丕一向喜怒不形于色,善于矫情自饰的他今日终于忍不住喜笑颜开,引得人人侧目。
不过当他的目光偶尔触及曹植时,喜悦的神色便骤然冷却三分。
若是有人捕捉到这一点,定会将其理解为兄弟之间的龃龉与恩怨,并认为他们所展现的兄友弟恭不过是逢场作戏,粉饰太平。
曹植一整夜都很少看向上座,而那是曹丕与郭照的位置。当他不得不面向曹丕时,眼底尽是藏不住的阴寒与愤恨。
当曹丕少年时目睹曹植成长在众星捧月之下,身负与生俱来的才华,稍微动一动笔便能写出比他彻夜构思逐字斟酌强上千倍的好文章。无论是众人的赞誉还是父亲的喜爱,曹植得来的不费吹灰之力,而他若想取得,则需要苦心经营。
所以他以为曹植的一生都会在得意与快乐中度过,不曾想过他竟会流露出这样阴鸷的负面情绪。
即使是因为他的妻子。
“子建,你留下,我有话要与你说。”宴席散场时,曹丕走到曹植身侧,沉声落下一句话,抬步走向了他的书房。
曹植顿了顿,终究还是甩了下衣袖跟了上去。
他在席间几次不善的注视,郭照不可能察觉不出,只是不能确定他所表达的恨意是冲着她而来,还是曹丕。
不过她略一揣摩了一番,推测他的目标,应当是她吧。
她听了曹丕的嘱咐,散宴之后先行离开。她脑中回想着初来曹家那几年,将手中白茅有模有样地递给她的曹植,还是个灵动活泼的清秀少年,一脸狡黠地问她:“姊姊,这是阿兄写的诗,要看么?”
……
月夜下,一个颀长的人影立在高台之上,一身清减,一阵寒风吹过,撩起他的层层衣袂,仿佛此人即将成仙归去,而高台之下宛若萤火的灯光因此显得更加迷幻。
郭照定睛驻足,借着高台两侧暖灯认出他的脸部轮廓,是郭奕。
她恐高,不敢再上前,于是站在原地问道:“你在醒酒么?”
郭奕今夜喝了不少,其中有大半是陪着曹植喝的,只是他与大名鼎鼎的临淄侯相比还是有些不胜酒力,不过几轮便面色潮红,目光迷离了。
此刻他的酒大概是醒得差不多了,闻声转过身来,什么也没解释,直言道:“四公子似乎认为姊姊你与崔娴的死有关。”
“我?”郭照怔住。
“众所周知,崔娴的死对他的打击可见一斑。甚至有人传言,正是因为他失了斗志、主动退出立嗣之争,才使得二公子被选中的。”郭奕顿了顿,闭上眼睛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所以崔娴之死,获益最大之人是二公子。同时,甄氏也卷入其中,如今算是命运堪忧。在你我看来,姊姊是魏太子妃的不二人选,只是心怀叵测之人则认为姊姊你可以利用这次机会,一举击垮四公子与甄氏两人。”
如此达到与曹丕的双赢。
郭照听后沉默许久,花了半晌才消化了郭奕的话:“你是说子建认为我是向父亲告密之人?”
她说不出自己心中作何感想,她分明不是后世戏文中那个城府深沉,野心勃勃的郭女王,此刻自己却好像将那个角色演活了似的。除了觉得造谣生事之人有些天真可笑之外,还因她这个工于心计的形象感到有趣。
“也许吧。”郭奕抬手掩了掩唇,压下一个酒嗝,道:“姊姊放心,不用等二公子吩咐,我便会替你查出来。”
郭照对他很是放心,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过多停留。她认为太子之位既定,风波暂停,郭奕的婚事也就终于可以继续提上议程了。
不过真如她所想,陈群曾说郭奕终于想通、肯妥协成婚,只是缓兵之计罢了。
“你也知道的,若我不答应,长文叔叔定是能追着我一整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郭奕一脸无奈,写满了他的身不由己。
“不过……”眼见郭照挑了挑眉,似是要对他说教,他轻笑一下,低下头徐徐说道:“我近日却一直在思索长文叔叔那天说过的话——生命的延续。”
“他说我是父亲留给世间最好的礼物。尽管他十分明白,我自幼就想做个与父亲不一样的人,我想摆脱他的影子,而这种欲.望在成年之后尤甚。”
他转头远眺向高台之外的夜幕,使人看不见他的表情:“我亦十分抗拒旁人看到我便想起父亲,我抵触旁人说我很像他。我分明已经选择了与他截然不同的道路,我也注定无法成为他那样的人。”
就算是郭奕,许多时候也无法去形容他的父亲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就只能用“郭嘉那样的人”这种世间独一无二的形容去描述他了吧。
“但我又不得不承认,我的确继承了他的不少秉性。我想,这大概就是父子,也是生命的延续吧。”
***
曹丕与曹植对坐彻夜长谈至天明。
在郭照的记忆中,他们兄弟两人已经许多年没有过这样的夜晚了。
次日清晨,曹丕归来时带着酒气,不知是他又饮了酒,还是从曹植那里蘸来的。
他回来时只字未提曹植的事,仅简短说道:“贾如要入宫做女史,就在这里,督导征儿的学业。”
“做女史?”这不是意味着她与郭奕的婚事没了可能么?
不过她要来西园为官,围在曹征左右,只怕要与郭奕朝夕相见。
这应当是贾如的另一迂回之策吧。
郭照这样想,却没料到贾如来到之后,却有一半心思是来为她出谋划策的:
“临淄侯认为您是向魏王告密之人,大概是关心则乱,不曾想过若是您去告密,无论是于自身还是于太子殿下,都不见得有得益之处。他的断定需有个前提——告密之人定是魏王最信任的人,且这个人应与魏王站在同样的立场,不容怀疑。”
</script>
曹操一连休养了几日,当他再次精神矍铄地出现在众人眼中时,册立魏太子的诏书也落到了众人耳边。
虽是皇帝颁下的诏书,起草却出自曹氏之手。
这日是个十分平常的日子,无风无云。曹丕起床时更未想到他等待了许久的一天就是今日。这一天来得有些在意料之外,但因没有任何铺垫,也没有任何暗示,倒显得一切如常发展,一切顺理成章。
“总算松了口气了,嗯?”郭照笑看了曹卉一眼,见她一脸喜不自胜,几乎高声笑出来。
曹卉闻得喜讯自是神清气爽,光彩照人,好比她当年出嫁时风光。
她起身风风火火地走了,人虽不见,话音犹在:“我要先给子林修书一封,告诉他我下月就回去。晚些时候等阿兄回来,我要设宴为他庆祝!”
房中只剩下郭照一人,她一手支起额头,看着室内中央的铜炉吐出袅袅香烟,不禁设想着曹丕回来后该是带着怎样的笑容。光是想想,她的唇角也漾开一个笑。
不及傍晚,屋外突然响起一阵喧哗,然后是她所熟悉的脚步声。她坐在妆台前涂抹好最后一点胭脂,刚刚簪好一对如意钗时,房门也被倏地推开。
她抬头转身,见到他如往常一样走进来,薄唇紧抿着,双目中却缀满星辰。
郭照缓缓从妆台前站了起来,她换了一身前几日才做好的衣裙,用的料子是他悉心挑选的藤紫锦绣。不等他走近,她先行了个礼,道:“拜见魏王太子殿下。”
曹丕大步走上来,紧抿着的唇早已高高扬起,漾着浓浓的笑意。他双手扶起她,顺便将人拥进怀里,哑声道:“今日恭贺我之人不计其数,唯独你最得我欢心。”他低头尝试着唤了一句,好似在细细品味美妙精致的甜点:“太子妃?”
太子妃虽尚未册立,曹丕却理所当然认定了她,恐怕过不了几日他便要为她求得这个位置。至少当夜在曹卉设的宴上,郭照是以正妻的身份出席。
同上次游园之宴相似,受邀前来的大抵还是同样的人。相较之下的不同点便是不再意气风发的曹植。
前几年有崔娴约束他,他收敛了不少。而最近却像是要将那时没有喝够的酒尽数补上一样,以酒代水,不消一月脸色就变得苍白,憔悴了七分。他今日肯来,最先松一口气的便是郭照,她最不愿兄弟不和的传闻出现。
众人都以为曹植的眼神中会有痛失嗣位的失意与落寞,而他坐在席间谈笑风生,却与往常无异,只是脸上写满了传闻中他已对权力与地位的心灰意冷,不再有任何争强好胜之心。
曹丕今日适逢大喜,一整天都带着笑容,而这足以使众人看花了眼。筵席中有不乏满面红光、神采奕奕之人,正如郭奕所说的“鸡犬升天”,仿佛人人都同曹丕一样取得了太子之位,踌躇满志,斗志昂扬。但曹丕一向喜怒不形于色,善于矫情自饰的他今日终于忍不住喜笑颜开,引得人人侧目。
不过当他的目光偶尔触及曹植时,喜悦的神色便骤然冷却三分。
若是有人捕捉到这一点,定会将其理解为兄弟之间的龃龉与恩怨,并认为他们所展现的兄友弟恭不过是逢场作戏,粉饰太平。
曹植一整夜都很少看向上座,而那是曹丕与郭照的位置。当他不得不面向曹丕时,眼底尽是藏不住的阴寒与愤恨。
当曹丕少年时目睹曹植成长在众星捧月之下,身负与生俱来的才华,稍微动一动笔便能写出比他彻夜构思逐字斟酌强上千倍的好文章。无论是众人的赞誉还是父亲的喜爱,曹植得来的不费吹灰之力,而他若想取得,则需要苦心经营。
所以他以为曹植的一生都会在得意与快乐中度过,不曾想过他竟会流露出这样阴鸷的负面情绪。
即使是因为他的妻子。
“子建,你留下,我有话要与你说。”宴席散场时,曹丕走到曹植身侧,沉声落下一句话,抬步走向了他的书房。
曹植顿了顿,终究还是甩了下衣袖跟了上去。
他在席间几次不善的注视,郭照不可能察觉不出,只是不能确定他所表达的恨意是冲着她而来,还是曹丕。
不过她略一揣摩了一番,推测他的目标,应当是她吧。
她听了曹丕的嘱咐,散宴之后先行离开。她脑中回想着初来曹家那几年,将手中白茅有模有样地递给她的曹植,还是个灵动活泼的清秀少年,一脸狡黠地问她:“姊姊,这是阿兄写的诗,要看么?”
……
月夜下,一个颀长的人影立在高台之上,一身清减,一阵寒风吹过,撩起他的层层衣袂,仿佛此人即将成仙归去,而高台之下宛若萤火的灯光因此显得更加迷幻。
郭照定睛驻足,借着高台两侧暖灯认出他的脸部轮廓,是郭奕。
她恐高,不敢再上前,于是站在原地问道:“你在醒酒么?”
郭奕今夜喝了不少,其中有大半是陪着曹植喝的,只是他与大名鼎鼎的临淄侯相比还是有些不胜酒力,不过几轮便面色潮红,目光迷离了。
此刻他的酒大概是醒得差不多了,闻声转过身来,什么也没解释,直言道:“四公子似乎认为姊姊你与崔娴的死有关。”
“我?”郭照怔住。
“众所周知,崔娴的死对他的打击可见一斑。甚至有人传言,正是因为他失了斗志、主动退出立嗣之争,才使得二公子被选中的。”郭奕顿了顿,闭上眼睛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所以崔娴之死,获益最大之人是二公子。同时,甄氏也卷入其中,如今算是命运堪忧。在你我看来,姊姊是魏太子妃的不二人选,只是心怀叵测之人则认为姊姊你可以利用这次机会,一举击垮四公子与甄氏两人。”
如此达到与曹丕的双赢。
郭照听后沉默许久,花了半晌才消化了郭奕的话:“你是说子建认为我是向父亲告密之人?”
她说不出自己心中作何感想,她分明不是后世戏文中那个城府深沉,野心勃勃的郭女王,此刻自己却好像将那个角色演活了似的。除了觉得造谣生事之人有些天真可笑之外,还因她这个工于心计的形象感到有趣。
“也许吧。”郭奕抬手掩了掩唇,压下一个酒嗝,道:“姊姊放心,不用等二公子吩咐,我便会替你查出来。”
郭照对他很是放心,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过多停留。她认为太子之位既定,风波暂停,郭奕的婚事也就终于可以继续提上议程了。
不过真如她所想,陈群曾说郭奕终于想通、肯妥协成婚,只是缓兵之计罢了。
“你也知道的,若我不答应,长文叔叔定是能追着我一整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郭奕一脸无奈,写满了他的身不由己。
“不过……”眼见郭照挑了挑眉,似是要对他说教,他轻笑一下,低下头徐徐说道:“我近日却一直在思索长文叔叔那天说过的话——生命的延续。”
“他说我是父亲留给世间最好的礼物。尽管他十分明白,我自幼就想做个与父亲不一样的人,我想摆脱他的影子,而这种欲.望在成年之后尤甚。”
他转头远眺向高台之外的夜幕,使人看不见他的表情:“我亦十分抗拒旁人看到我便想起父亲,我抵触旁人说我很像他。我分明已经选择了与他截然不同的道路,我也注定无法成为他那样的人。”
就算是郭奕,许多时候也无法去形容他的父亲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就只能用“郭嘉那样的人”这种世间独一无二的形容去描述他了吧。
“但我又不得不承认,我的确继承了他的不少秉性。我想,这大概就是父子,也是生命的延续吧。”
***
曹丕与曹植对坐彻夜长谈至天明。
在郭照的记忆中,他们兄弟两人已经许多年没有过这样的夜晚了。
次日清晨,曹丕归来时带着酒气,不知是他又饮了酒,还是从曹植那里蘸来的。
他回来时只字未提曹植的事,仅简短说道:“贾如要入宫做女史,就在这里,督导征儿的学业。”
“做女史?”这不是意味着她与郭奕的婚事没了可能么?
不过她要来西园为官,围在曹征左右,只怕要与郭奕朝夕相见。
这应当是贾如的另一迂回之策吧。
郭照这样想,却没料到贾如来到之后,却有一半心思是来为她出谋划策的:
“临淄侯认为您是向魏王告密之人,大概是关心则乱,不曾想过若是您去告密,无论是于自身还是于太子殿下,都不见得有得益之处。他的断定需有个前提——告密之人定是魏王最信任的人,且这个人应与魏王站在同样的立场,不容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