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水太深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文艺生活最新章节!
林子轩和韩三评的这次会面就是吃吃饭,聊聊天,互相认识一下。
第一次不会谈合作,更多的是看看这个人怎么样,是不是值得结交,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真要是合不来,勉强没意思。
这顿饭吃下来感觉还行。
大家说了些演艺圈的轶闻趣事,对彼此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
看得出韩三评的性格颇为强势,喜欢掌握主动。
林子轩的性子较为温和,讲究与人为善,低调圆融。
在华国,想要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如何,要么在酒桌上,要么在麻将桌上。
酒品和牌品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性情,所以华国人喜欢在酒桌上谈事情。
张国粒说韩三评有意思,是指这人不像其他领导那么刻板,循规蹈矩,而是懂得变通,他看似强势,其实很懂得做人和做事。
在厂子里他是副厂长,要保持威严,在外边交际,他也会表现出风趣的一面。
每个人都有几张面孔,在不同的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如果林子轩和韩三评都是性格强势的人物,那么合作起来会相当困难,好在两人都不偏执,有了张国粒的从中周旋,这顿饭吃的还算愉快。
好梦公司,三位公司高层聚在一起开了个小会。
“尤哥,冯哥,你们觉得怎么样?”林子轩征求意见。
“我没意见,觉得这人还行,你们看着办吧。”葛尤表态道。
一般情况下,葛尤很少发表意见,他不是个善于拿主意的人,可一旦拿定主意,就会非常坚持,怎么劝都不行。
这就是常说的认死理,也是他的底线,坚持他觉得应该坚持的东西。
“京影厂现在的情况不景气,就是不知道他能走到哪一步。”冯晓刚琢磨道。
就算京影厂再不景气,也比他们这种民营的影视公司强上百倍,他们在京影厂有人脉,不一定非要和韩三评合作,每个厂子都有各个派系和圈子。
韩三评属于过江龙,从外地调过来,在京影厂没有根基,如果他们选择和韩三评合作,就可能失去其他的人脉。
这是个站队的问题,没有人可以一直左右逢源。
“听张哥说,韩三评这人能力很强,在巴影厂的时候做了不少改革,引起了上面的重视,这才调到了京影厂,上面有人很看重他。”林子轩解释道,“我打听说,这是真事。”
林子轩在总局有些关系,这些小事能打听的出来。
韩三评受到重视不假,可他想在京城有一番作为并不容易,不说京影厂内部遗留的问题,光是其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就够他头疼了。
这儿毕竟是京城,京影厂里有不少德艺双馨的老前辈,名导和明星更是一大堆。
这些人的关系网不光是在演艺圈,真牵扯起来那就太复杂了。
以林子轩为例,看起来只是一家民营影视公司的老板,可他背后还有一帮人呢,得罪了他,还想在电视圈和出版行业混下去的难度不小。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句话,京城的水太深。
“看来上面是想要改革京影厂了,那咱们就赌一赌好了。”冯晓刚揣摩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就算韩三评没能成功,大不了咱们不走京影厂这条线了,还有其他电影厂可以合作。”林子轩打算道。
京城有好几家电影厂,比如京城青年电影制片厂,厂长是郑洞添,林子轩和他认识。
当然,这几家电影厂没有京影厂规模大,资源多,只是后备计划。
“这样也好,有了国粒的这份交情,要好谈的多。”冯晓刚赞成道。
就这样,好梦公司决定和韩三评进行合作,加深彼此的关系。
他们还讨论了一下电影拍摄的计划,《甲方乙方》要开始筹备了。
拍电影不是说等钱凑齐了再开始筹备,也不可能一开始账户里就有200万,那不现实,《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一边拍一边筹钱。
这是一种常态,资金短缺是华国影视行业的普遍现象。
林子轩把《炊事班的故事》的版权卖给了空政中心,拿到了50万,这就可以启动《甲方乙方》这个项目了,后面的资金会陆续到位。
有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的投资,有《炊事班的故事》的盈利,还有从社会上找到的投资商。
在计划经济时代,一般是国家拨款给电影厂,由电影厂拍摄电影,到了民营影视公司时代,是四处找资金,集资拍片。
“尤哥的片酬就定在15万,冯哥的片酬定在7万,这里面包含了作为导演的酬劳。”作为制片人,林子轩做出来计划书。
“不用那么多,咱们自个的戏,有个几万块钱就行了。”葛尤摆摆手,不同意道。
葛尤拿了金牛奖影帝后拍片子的起步价是10万,以目前的市场行情,15万是正常价码,等到《活着》在国外拿大奖后,他的片酬还会涨。
冯晓刚在片子里饰演一个角色,片酬是1万,另外6万是导演酬劳。
这个导演酬劳和张亿谋不能比,和姜闻也有差距,不过比他拍电视剧赚的太多了。
“尤哥,现在都市场经济了,咱们还是按照市场规律来,你现在就值这个价。”林子轩劝说道,“再说了,你要是只拿五万的片酬,让其他演员怎么办,你是最大的腕,他们的片酬只能比你低,人家肯定在背后骂咱们这是变相压价呢。”
“让你这么一说我还成罪人了,得,那就这么着吧。”葛尤点头道。
“这也是为了定个标准,你以后接戏就按这个价码来,只能高不能低,低了跌份啊,你可是咱们公司的艺术总监,光这个头衔就值一百万。”林子轩说笑道,“对了,张导有消息么?片子该做好了吧?”
“听说是到国外做后期了,等回来差不多就成了。”葛尤估摸着。
林子轩挺希望张亿谋的《活着》能通过审查,在国内上映,那样他的小说也能跟着出版,在国内畅销,拿到版税。
再说,只要《活着》能过关,就说明上面的审查放松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更没问题了,姜闻容易找到投资商,把片子弄完。(未完待续。)
林子轩和韩三评的这次会面就是吃吃饭,聊聊天,互相认识一下。
第一次不会谈合作,更多的是看看这个人怎么样,是不是值得结交,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真要是合不来,勉强没意思。
这顿饭吃下来感觉还行。
大家说了些演艺圈的轶闻趣事,对彼此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
看得出韩三评的性格颇为强势,喜欢掌握主动。
林子轩的性子较为温和,讲究与人为善,低调圆融。
在华国,想要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如何,要么在酒桌上,要么在麻将桌上。
酒品和牌品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性情,所以华国人喜欢在酒桌上谈事情。
张国粒说韩三评有意思,是指这人不像其他领导那么刻板,循规蹈矩,而是懂得变通,他看似强势,其实很懂得做人和做事。
在厂子里他是副厂长,要保持威严,在外边交际,他也会表现出风趣的一面。
每个人都有几张面孔,在不同的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如果林子轩和韩三评都是性格强势的人物,那么合作起来会相当困难,好在两人都不偏执,有了张国粒的从中周旋,这顿饭吃的还算愉快。
好梦公司,三位公司高层聚在一起开了个小会。
“尤哥,冯哥,你们觉得怎么样?”林子轩征求意见。
“我没意见,觉得这人还行,你们看着办吧。”葛尤表态道。
一般情况下,葛尤很少发表意见,他不是个善于拿主意的人,可一旦拿定主意,就会非常坚持,怎么劝都不行。
这就是常说的认死理,也是他的底线,坚持他觉得应该坚持的东西。
“京影厂现在的情况不景气,就是不知道他能走到哪一步。”冯晓刚琢磨道。
就算京影厂再不景气,也比他们这种民营的影视公司强上百倍,他们在京影厂有人脉,不一定非要和韩三评合作,每个厂子都有各个派系和圈子。
韩三评属于过江龙,从外地调过来,在京影厂没有根基,如果他们选择和韩三评合作,就可能失去其他的人脉。
这是个站队的问题,没有人可以一直左右逢源。
“听张哥说,韩三评这人能力很强,在巴影厂的时候做了不少改革,引起了上面的重视,这才调到了京影厂,上面有人很看重他。”林子轩解释道,“我打听说,这是真事。”
林子轩在总局有些关系,这些小事能打听的出来。
韩三评受到重视不假,可他想在京城有一番作为并不容易,不说京影厂内部遗留的问题,光是其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就够他头疼了。
这儿毕竟是京城,京影厂里有不少德艺双馨的老前辈,名导和明星更是一大堆。
这些人的关系网不光是在演艺圈,真牵扯起来那就太复杂了。
以林子轩为例,看起来只是一家民营影视公司的老板,可他背后还有一帮人呢,得罪了他,还想在电视圈和出版行业混下去的难度不小。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句话,京城的水太深。
“看来上面是想要改革京影厂了,那咱们就赌一赌好了。”冯晓刚揣摩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就算韩三评没能成功,大不了咱们不走京影厂这条线了,还有其他电影厂可以合作。”林子轩打算道。
京城有好几家电影厂,比如京城青年电影制片厂,厂长是郑洞添,林子轩和他认识。
当然,这几家电影厂没有京影厂规模大,资源多,只是后备计划。
“这样也好,有了国粒的这份交情,要好谈的多。”冯晓刚赞成道。
就这样,好梦公司决定和韩三评进行合作,加深彼此的关系。
他们还讨论了一下电影拍摄的计划,《甲方乙方》要开始筹备了。
拍电影不是说等钱凑齐了再开始筹备,也不可能一开始账户里就有200万,那不现实,《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一边拍一边筹钱。
这是一种常态,资金短缺是华国影视行业的普遍现象。
林子轩把《炊事班的故事》的版权卖给了空政中心,拿到了50万,这就可以启动《甲方乙方》这个项目了,后面的资金会陆续到位。
有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的投资,有《炊事班的故事》的盈利,还有从社会上找到的投资商。
在计划经济时代,一般是国家拨款给电影厂,由电影厂拍摄电影,到了民营影视公司时代,是四处找资金,集资拍片。
“尤哥的片酬就定在15万,冯哥的片酬定在7万,这里面包含了作为导演的酬劳。”作为制片人,林子轩做出来计划书。
“不用那么多,咱们自个的戏,有个几万块钱就行了。”葛尤摆摆手,不同意道。
葛尤拿了金牛奖影帝后拍片子的起步价是10万,以目前的市场行情,15万是正常价码,等到《活着》在国外拿大奖后,他的片酬还会涨。
冯晓刚在片子里饰演一个角色,片酬是1万,另外6万是导演酬劳。
这个导演酬劳和张亿谋不能比,和姜闻也有差距,不过比他拍电视剧赚的太多了。
“尤哥,现在都市场经济了,咱们还是按照市场规律来,你现在就值这个价。”林子轩劝说道,“再说了,你要是只拿五万的片酬,让其他演员怎么办,你是最大的腕,他们的片酬只能比你低,人家肯定在背后骂咱们这是变相压价呢。”
“让你这么一说我还成罪人了,得,那就这么着吧。”葛尤点头道。
“这也是为了定个标准,你以后接戏就按这个价码来,只能高不能低,低了跌份啊,你可是咱们公司的艺术总监,光这个头衔就值一百万。”林子轩说笑道,“对了,张导有消息么?片子该做好了吧?”
“听说是到国外做后期了,等回来差不多就成了。”葛尤估摸着。
林子轩挺希望张亿谋的《活着》能通过审查,在国内上映,那样他的小说也能跟着出版,在国内畅销,拿到版税。
再说,只要《活着》能过关,就说明上面的审查放松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更没问题了,姜闻容易找到投资商,把片子弄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