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意大利人在斯摩棱斯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意大利人没有祖国最新章节!
联军的突然溃退是几乎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甚至连那些跟着大部队一起溃逃的联军士兵都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皇帝为什么会逃,他们又为什么必须跟着皇帝逃。
拿破仑当然知道自己逃跑的原因,他和他的将军们明白,莫斯科的大火毁掉了他们最后的一线希望——几十万联军失去了最后的后勤来源,在这块被**成一片焦土的异国他乡面对补给充足士气高涨的俄军主力显然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再者说来,若是皇帝和大军被困在莫斯科的消息传回了奥地利和普鲁士,那些貌合神离的家伙恐怕第一件事就是点起兵马直入巴黎。
拿破仑不得不选择抛下几十万士兵独自逃跑,巴黎是他的根基,是他的根本,失去巴黎的他便将一无所有,他必须赶在心怀鬼胎的德意志人之前回到巴黎拼凑起一支大军震慑住他们。
他留下了几名将军在斯摩棱斯克整顿溃军,自己则轻车快马一路向巴黎狂奔——按照历史的进程,拿破仑的确成功回到了巴黎,并同时拉起了一支大军,而跟随他远征俄国的几十万联军士兵,最后只有三万人(并不包含那些零零散散回到国内的人)得以回到自己的家乡。
法军来时的路已经被折腾成了一片焦土,虽然这些逃散的士兵们悔不当初,但已经被摧毁的农村与农田却无法再生,虽然九月的俄罗斯并没有可怖的冬季严寒,但是广袤的焦土之上却很少见可食用的活物——无它,它们的生活环境被联军摧毁了,它们只好背井离乡去到其它水草丰美的地方。
法国人撤退时并非不想选择那些有富饶村庄与农田的道路,但是俄军的另一支部队正在彼得堡待机,而走乌克兰方向撤退的话——法国人确信自己的脑子还没有被莫斯科的大火烧糊。
因此他们只能走来时的路线,即华沙-维尔纽斯-斯摩棱斯克-维亚济马-莫斯科一线返程,享受着金秋时节莫斯科无边的旷野和难以忍受的饥饿——至少在跟着溃军一同撤退的意大利人看来的确是如此。
继续呆在莫斯科显然是不明智的,莫斯科和它周围的乡村已经被扫荡的一无所有了。投奔俄国人也不太可能,先不说意大利人们根本不知道库图佐夫和他的主力部队在哪里,就是找到了说不定也会被当做战俘羁押起来——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日内瓦公约》,各国对待战俘的手段虽然不说残忍到家,但是也谈不上什么人道。
意大利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自己的祖国摆脱法国人的控制,为此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此不惜,毕竟每年被法国人斩首的烧炭党人多如牛毛,但是却依然有意大利人前赴后继地加入反叛组织。
跟随溃军回到斯摩棱斯克进行重整的路非常艰难,卡洛斯他们并没有放弃徘徊在死亡线上的埃迪内洛,而是选择了带上他一起上路。
联军离开的很仓促,这些贪婪的士兵们带走了他们能带走的任何东西——其中大部分是从空荡荡的富商房子里搜刮出来的宝石和艺术品,也有一些装饰用的宝剑和重量惊人的盔甲。
跟着逃走的意大利人自然也捡漏似得带上了一些珍贵但没有价值的财务,莫斯科城仅有的食物要么被俄军带走,要么消失在了火海里,不论是联军还是意大利人都找不到多少可以果腹的东西,而很多人却又不愿意放弃到手的财物以减轻负重。
一具具干干净净的人骨架就这么散落在前往斯摩棱斯克的主干道的两旁,卡洛斯知道这些并不是早就风化了的尸体。它们的身边散落着各式各样的制服的零件——有法军的,有奥军的,也有意大利人的。
他们大部分是伤病员,这些伤员自知已经无法活着回到自己的祖国与故乡,便将自己的生命和最后的价值托付给了那些健康但饥饿的同僚们——吃人这种习俗在欧洲不过消失了不到一百年,克服了心理障碍、向上帝祈祷赎罪后的军人们自然能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些尸体——他们会很细心地分开皮肉,并且通过熏烤的方式减轻自己的负罪感。
埃迪内洛终究还是没有撑下来,这个和蔼善良的摩德纳人没有熬过饥饿与疼痛,但他还是在卡洛斯的照看下安详地逝去了。
队伍中不乏见着尸体便眼冒绿光的人,卡洛斯他们也知道最近几天总有一些因饥饿而死的尸体被从土里刨出来不知所踪。但他们知道了又如何?他们不敢管,也不能管。
卡洛斯已经将近快三天没有吃东西了,如果没记错的话,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离斯摩棱斯克还有两天的路。
虽然说人只要有充足的水分补充便能一周不吃东西,但这毕竟只是理想状态。卡洛斯他们不仅没有食物(如果从土里挖出来的杂草根也算的话),还要片刻不停地向斯摩棱斯克前进。事实上,支撑大部分人坚持走下去的正是斯摩棱斯克有食物补给这件事。
分散溃逃的部队大部分都因为饥饿死在了路上,卡洛斯所在的这支意大利人为主的部队同样如此,本来从莫斯科离开时有足足几千人和数十辆大车的大部队在抵达斯摩棱斯克城下时,只剩下了不到两百人——这还是不断尸体失踪的结果。
卡洛斯很庆幸,活着的人们至少还算有些良知,至少他们没有向刚刚还在和自己说话的朋友、同僚们下手,仅仅只是亵渎了那些没有坚持下去的人们的尸体。他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度过这五天的,虽然那位光头的柯吉尔大叔很照顾他,甚至把自己所剩无几的食物也分出来了一点给他,但是这五天的经历依旧让卡洛斯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临近。
但他好歹活过来了,不愿放弃抢来的财产的人大多抱着他们一辈子也用不上的宝石和黄金死在了路上,成为了一些人救命的口粮。而剩下那些带着财富活着回来的人,却平白为他人做了嫁衣——斯摩棱斯克守城的法军随便一搜,便能从这些家伙的破衣烂衫里搜出那些根本藏不起来的宝石——人可以活着进城,这些身外之物还是留下来当过路费吧。
但是斯摩棱斯克也撑不了多久,毕竟在哥萨克们夜以继日的袭击下,联军的后勤系统早就被砸了个稀巴烂,随着从莫斯科撤回斯摩棱斯克的败兵越来越多,城里储备的补给已经明显不够用了。更不要提摆在败兵们面前的还有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俄军,而由于拿破仑抛下军队逃跑,留在斯摩棱斯克的法军部队早已失去了再战的意志。
不过在严格的实物配给制度和将军们的整顿下,斯摩棱斯克残余的数万部队集结了起来,他们并非不想投降俄军,但是在这片焦土上同样缺乏补给的俄军恐怕也不会给他们这些侵略者好脸色看,说不定到时候的下场还不如拼死抵抗到最后。
他们并不知道后方的消息,拿皇是否已经抵达了永远忠诚于他的巴黎,奥地利和普鲁士是否已经背叛了他们本就不屑一顾的同盟,他们一概不知。幸存于斯摩棱斯克的法国人、奥地利人、普鲁士人、波兰人还有西班牙人现在已经放下了一切仇怨,他们目标一致,同仇敌忾,那就是坚守斯摩棱斯克——至少,他们想活下去……除了一些意大利人。
众所周知,意大利人是没有祖国的,这在启蒙时代和近代其实真的没什么,毕竟当时欧洲大部分人的国家概念并不清晰,封建主义的流毒依旧根深蒂固。
但巧就巧在拿破仑建立了法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主义的国家,确定了一个法国人的概念,并同时将这个概念通过征服、扩张等虽然充满着暴力与铁血的手段传播向了整个欧洲的各个角落——而现在,在一些意大利人眼里,他们的国家再也不应该是一个由各个隶属于不同家族的“贵族”所统治的分散的城邦了,意大利应该是一个统一的,由意大利人——至少也该是个意大利人国王——所统治的国家。
苟延残喘的联军没在斯摩棱斯克过上几天好日子,库图佐夫便带着他休整完备,补给充足的大军从彼得堡方向浩浩荡荡地开了过来,尽管沙皇亚历山大特别想撤他的职,但是库图佐夫凭借着博罗季诺一战的声望牢牢地坐稳了俄军总司令的位置。
被攻破了一次的斯摩棱斯克经过了法国人短暂的修补后勉强又成为了一座相对牢固的城市,如果没有特殊的办法,轻装简行缺少火炮的俄军恐怕很难在短期内攻下它。
斯摩棱斯克就是拿破仑扎在库图佐夫必经之路上的一颗钉子。如果库图佐夫坚持要打下这座城市,那么逃回巴黎的拿破仑就有机会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如果他不管这座城市,那么里面的守军又可能突然袭击切断补给线,甚至一举击溃腹背受敌的俄军。
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虽然库图佐夫已经保住了自己的祖国,让她的人民免于成为拿破仑铁蹄下奴隶(尽管奴隶主依旧是那些人),但到了反击的阶段,他却变得踌躇不前。
但他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在一百年后的东方有个光头曾经说过:攘外必先安内。库图佐夫虽然并没有听说过、也从来没说出过这句话,但是他丰富的作战经历告诉他,如果不管斯摩棱斯克的敌人,那么这颗钉子可能会导致整个俄国的内脏朽烂。
斯摩棱斯克这座千年古城即将在一个月内被进行两次大规模的攻城战,只不过,这次的攻守双方互换了……
;
联军的突然溃退是几乎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甚至连那些跟着大部队一起溃逃的联军士兵都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皇帝为什么会逃,他们又为什么必须跟着皇帝逃。
拿破仑当然知道自己逃跑的原因,他和他的将军们明白,莫斯科的大火毁掉了他们最后的一线希望——几十万联军失去了最后的后勤来源,在这块被**成一片焦土的异国他乡面对补给充足士气高涨的俄军主力显然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再者说来,若是皇帝和大军被困在莫斯科的消息传回了奥地利和普鲁士,那些貌合神离的家伙恐怕第一件事就是点起兵马直入巴黎。
拿破仑不得不选择抛下几十万士兵独自逃跑,巴黎是他的根基,是他的根本,失去巴黎的他便将一无所有,他必须赶在心怀鬼胎的德意志人之前回到巴黎拼凑起一支大军震慑住他们。
他留下了几名将军在斯摩棱斯克整顿溃军,自己则轻车快马一路向巴黎狂奔——按照历史的进程,拿破仑的确成功回到了巴黎,并同时拉起了一支大军,而跟随他远征俄国的几十万联军士兵,最后只有三万人(并不包含那些零零散散回到国内的人)得以回到自己的家乡。
法军来时的路已经被折腾成了一片焦土,虽然这些逃散的士兵们悔不当初,但已经被摧毁的农村与农田却无法再生,虽然九月的俄罗斯并没有可怖的冬季严寒,但是广袤的焦土之上却很少见可食用的活物——无它,它们的生活环境被联军摧毁了,它们只好背井离乡去到其它水草丰美的地方。
法国人撤退时并非不想选择那些有富饶村庄与农田的道路,但是俄军的另一支部队正在彼得堡待机,而走乌克兰方向撤退的话——法国人确信自己的脑子还没有被莫斯科的大火烧糊。
因此他们只能走来时的路线,即华沙-维尔纽斯-斯摩棱斯克-维亚济马-莫斯科一线返程,享受着金秋时节莫斯科无边的旷野和难以忍受的饥饿——至少在跟着溃军一同撤退的意大利人看来的确是如此。
继续呆在莫斯科显然是不明智的,莫斯科和它周围的乡村已经被扫荡的一无所有了。投奔俄国人也不太可能,先不说意大利人们根本不知道库图佐夫和他的主力部队在哪里,就是找到了说不定也会被当做战俘羁押起来——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日内瓦公约》,各国对待战俘的手段虽然不说残忍到家,但是也谈不上什么人道。
意大利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自己的祖国摆脱法国人的控制,为此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此不惜,毕竟每年被法国人斩首的烧炭党人多如牛毛,但是却依然有意大利人前赴后继地加入反叛组织。
跟随溃军回到斯摩棱斯克进行重整的路非常艰难,卡洛斯他们并没有放弃徘徊在死亡线上的埃迪内洛,而是选择了带上他一起上路。
联军离开的很仓促,这些贪婪的士兵们带走了他们能带走的任何东西——其中大部分是从空荡荡的富商房子里搜刮出来的宝石和艺术品,也有一些装饰用的宝剑和重量惊人的盔甲。
跟着逃走的意大利人自然也捡漏似得带上了一些珍贵但没有价值的财务,莫斯科城仅有的食物要么被俄军带走,要么消失在了火海里,不论是联军还是意大利人都找不到多少可以果腹的东西,而很多人却又不愿意放弃到手的财物以减轻负重。
一具具干干净净的人骨架就这么散落在前往斯摩棱斯克的主干道的两旁,卡洛斯知道这些并不是早就风化了的尸体。它们的身边散落着各式各样的制服的零件——有法军的,有奥军的,也有意大利人的。
他们大部分是伤病员,这些伤员自知已经无法活着回到自己的祖国与故乡,便将自己的生命和最后的价值托付给了那些健康但饥饿的同僚们——吃人这种习俗在欧洲不过消失了不到一百年,克服了心理障碍、向上帝祈祷赎罪后的军人们自然能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些尸体——他们会很细心地分开皮肉,并且通过熏烤的方式减轻自己的负罪感。
埃迪内洛终究还是没有撑下来,这个和蔼善良的摩德纳人没有熬过饥饿与疼痛,但他还是在卡洛斯的照看下安详地逝去了。
队伍中不乏见着尸体便眼冒绿光的人,卡洛斯他们也知道最近几天总有一些因饥饿而死的尸体被从土里刨出来不知所踪。但他们知道了又如何?他们不敢管,也不能管。
卡洛斯已经将近快三天没有吃东西了,如果没记错的话,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离斯摩棱斯克还有两天的路。
虽然说人只要有充足的水分补充便能一周不吃东西,但这毕竟只是理想状态。卡洛斯他们不仅没有食物(如果从土里挖出来的杂草根也算的话),还要片刻不停地向斯摩棱斯克前进。事实上,支撑大部分人坚持走下去的正是斯摩棱斯克有食物补给这件事。
分散溃逃的部队大部分都因为饥饿死在了路上,卡洛斯所在的这支意大利人为主的部队同样如此,本来从莫斯科离开时有足足几千人和数十辆大车的大部队在抵达斯摩棱斯克城下时,只剩下了不到两百人——这还是不断尸体失踪的结果。
卡洛斯很庆幸,活着的人们至少还算有些良知,至少他们没有向刚刚还在和自己说话的朋友、同僚们下手,仅仅只是亵渎了那些没有坚持下去的人们的尸体。他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度过这五天的,虽然那位光头的柯吉尔大叔很照顾他,甚至把自己所剩无几的食物也分出来了一点给他,但是这五天的经历依旧让卡洛斯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临近。
但他好歹活过来了,不愿放弃抢来的财产的人大多抱着他们一辈子也用不上的宝石和黄金死在了路上,成为了一些人救命的口粮。而剩下那些带着财富活着回来的人,却平白为他人做了嫁衣——斯摩棱斯克守城的法军随便一搜,便能从这些家伙的破衣烂衫里搜出那些根本藏不起来的宝石——人可以活着进城,这些身外之物还是留下来当过路费吧。
但是斯摩棱斯克也撑不了多久,毕竟在哥萨克们夜以继日的袭击下,联军的后勤系统早就被砸了个稀巴烂,随着从莫斯科撤回斯摩棱斯克的败兵越来越多,城里储备的补给已经明显不够用了。更不要提摆在败兵们面前的还有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俄军,而由于拿破仑抛下军队逃跑,留在斯摩棱斯克的法军部队早已失去了再战的意志。
不过在严格的实物配给制度和将军们的整顿下,斯摩棱斯克残余的数万部队集结了起来,他们并非不想投降俄军,但是在这片焦土上同样缺乏补给的俄军恐怕也不会给他们这些侵略者好脸色看,说不定到时候的下场还不如拼死抵抗到最后。
他们并不知道后方的消息,拿皇是否已经抵达了永远忠诚于他的巴黎,奥地利和普鲁士是否已经背叛了他们本就不屑一顾的同盟,他们一概不知。幸存于斯摩棱斯克的法国人、奥地利人、普鲁士人、波兰人还有西班牙人现在已经放下了一切仇怨,他们目标一致,同仇敌忾,那就是坚守斯摩棱斯克——至少,他们想活下去……除了一些意大利人。
众所周知,意大利人是没有祖国的,这在启蒙时代和近代其实真的没什么,毕竟当时欧洲大部分人的国家概念并不清晰,封建主义的流毒依旧根深蒂固。
但巧就巧在拿破仑建立了法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主义的国家,确定了一个法国人的概念,并同时将这个概念通过征服、扩张等虽然充满着暴力与铁血的手段传播向了整个欧洲的各个角落——而现在,在一些意大利人眼里,他们的国家再也不应该是一个由各个隶属于不同家族的“贵族”所统治的分散的城邦了,意大利应该是一个统一的,由意大利人——至少也该是个意大利人国王——所统治的国家。
苟延残喘的联军没在斯摩棱斯克过上几天好日子,库图佐夫便带着他休整完备,补给充足的大军从彼得堡方向浩浩荡荡地开了过来,尽管沙皇亚历山大特别想撤他的职,但是库图佐夫凭借着博罗季诺一战的声望牢牢地坐稳了俄军总司令的位置。
被攻破了一次的斯摩棱斯克经过了法国人短暂的修补后勉强又成为了一座相对牢固的城市,如果没有特殊的办法,轻装简行缺少火炮的俄军恐怕很难在短期内攻下它。
斯摩棱斯克就是拿破仑扎在库图佐夫必经之路上的一颗钉子。如果库图佐夫坚持要打下这座城市,那么逃回巴黎的拿破仑就有机会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如果他不管这座城市,那么里面的守军又可能突然袭击切断补给线,甚至一举击溃腹背受敌的俄军。
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虽然库图佐夫已经保住了自己的祖国,让她的人民免于成为拿破仑铁蹄下奴隶(尽管奴隶主依旧是那些人),但到了反击的阶段,他却变得踌躇不前。
但他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在一百年后的东方有个光头曾经说过:攘外必先安内。库图佐夫虽然并没有听说过、也从来没说出过这句话,但是他丰富的作战经历告诉他,如果不管斯摩棱斯克的敌人,那么这颗钉子可能会导致整个俄国的内脏朽烂。
斯摩棱斯克这座千年古城即将在一个月内被进行两次大规模的攻城战,只不过,这次的攻守双方互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