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秋莎工作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秘境中的爱情最新章节!
从热切地盼望着毕业,到热切地盼望着工作,秋莎都总想早点结束这寄人篱下的日子。她天天用心计算着那些快要到来的工作的日子。
可是这些日子像专门要与秋莎作对,拖拖踏踏,如漫长而难熬的光阴老人,一寸寸地在宽广无比的地球上度着迟缓的步子,由着性子四处逗留嬉戏、打着哈欠。
五月过了,六月过了,七月过了,八月过了,九月过了,秋莎还没有工作的一点消息,而她的同学陆陆续续都走到了工作岗位。
熬过国庆节过后,秋莎终于盼到了去仓食镇中任英语教师的通知,这个迟到了几个月的通知,在国庆节后姗姗来迟。在秋莎都盼望了无数次,失望过无数次的时候,在盼着朝阳升起,又失望地望着夕阳西沉。她终于拿到了这张可以自食其力的通知单。
临行前,父亲将自己仅有的十元钱放在秋莎手上,非常郑重地对她说:“丫头,到了工作单位,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给工作单位讲条件,你年青,有的是力气,多出点,用了还会有的。”
秋莎捏着带着父亲体温的人民币,揣摩着父亲分别时的嘱托,含着泪点了点头,然后提着塞满了衣物和生活用品的粉红色塑料桶,背着一个布包,乘车去了漆澈的学校。
她默默盘算着,第一个月的工资,一定给年老体衰的父亲买一样卤牛肉,她从小就听父亲唠叨过,卤牛肉的香味,因为生活拮据,致使他几十年都没有再尝一口卤牛肉。
和漆澈感情的事就这样维持着。秋莎在学生时代对爱情的憧憬:穿着一双深红色皮鞋,着一袭雪白的婚纱,陪着自己跳探戈舞的绅士走上婚礼的红地毯,已经被现实摔得粉碎,因为绅士不仅有渊博的学识,有厚实的涵养,而且举止儒雅。
而漆澈仅仅有一副俊俏的面孔,学识涵养都不尽如人意。她以前对爱情的梦想,只是对白马王子奢侈的憧憬。因为人毕竟首先考虑的是生存,没有物质基础,什么都是空谈。
转了两趟公共汽车,秋莎和漆澈第一回赶到叫仓食的乡镇,已是午后一点钟。
漆澈扛着秋莎放假前存放在城里亲戚的大头木箱,里面全是跟随秋莎多年的书籍,秋莎背着一个布包,提着一塑料桶的东西,走过狭窄而悠长的石板街道,炙热的阳光无遮无挡地直射下来,他们又饿又渴,汗流浃背。
“喂,大叔,打听下仓食学校在哪里?”
秋莎对着商店里的大叔询问到学校的去路。
“跟着这条街道往前走,到南面转个拐,再走。”阴影里的大爷说。
“那谢谢啦!”
石板街太长了,他们走了二十多分钟,还不见拐弯处,这时漆澈放下箱子,跑到一个医院门口去问,“请问,到仓食学校怎么走。”
那个人热心地站在门口,指着前面的街道说:“就跟着左面的街道走,就到了。”
他们来不及歇息一下,扛起东西又往前赶,直到走完了街道,在场尾找到了背辟的学校,一个守门的老头说,“这里是小学,初中学校已经从小学搬迁出去,在离街道有六里路程的村子上。”停了停,那人又说,从学校的背后的一条小路出去,再沿着一条土公路走,就到了。
秋莎此时已经没有一丝力气了,她饥肠辘辘,漆澈扛着大头木箱子,已经汗流浃背。可是他们仍然走上了一条荒僻的小径上,炽热的太阳像要把他们身上的水分吸干。
走完小径,一条粗糙的土公路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咬着牙接着走,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仓食镇中学。
学校置身于周围的青山绿水中,几年前用红砖和水泥砖混建起的校园,进门是一块一千多平米的操场,紧挨校门口是垂直的两排教师宿舍,分别位于校门的左右方。另外两排教室与办公室形成一个正方形。
走过操场,沿着二十来步石梯拾级而上,兀自耸立着一幢四层楼的砖混教学楼,后面是低矮的伙食团。紧挨着办公室后面是一个厕所。
学校已经上课了,秋莎找到了校长,报了道。
学校让秋莎任初中一年级的英语教师,安排秋莎住到操场坝边的教师宿舍房里。
操场坝里垫了层厚厚的黄沙,像铺上了一层浅黄色的地毯,踩在上面软绵绵的。黄沙坑里积成了小水凼,水色浑黄。
在操场坝边,有一排青瓦红砖的教师宿舍,秋莎和一个女老师同住一套青瓦红砖的教师宿舍。这套房子有一间带窗的屋子和两间无窗的屋子,中间和小屋子都是聋子屋,秋莎住在中间,紧挨着小黑屋。
屋子中央挂着一盏十五瓦的电灯,靠墙的地方放着一张铺了棕垫的旧木床,紧挨着一张旧课桌,两条长木凳,加上秋莎带来的木箱子和塑料水桶,这就是秋莎全部的家档了。
不过,对秋莎来说,她己经很满足了。她终于有了一个稳定的窝,一个真正属于自己,能遮风敝雨的地方,一个能装下自己的世界,能安慰自己灵魂的空间。
放下大箱书,铺上棉被和床单,套上被盖和枕头,用高梁扫帚仔细打扫了地面,扯了把金灿灿的野菊花,插在捡来的灌头瓶里,整个房间显得生气勃勃。
收拾完整,漆澈第一次拥抱了秋莎,他用脸试探着秋莎,秋莎却将脸紧紧地埋在了他的怀里。
漆澈当天返回了他的学校。
晚上八点,秋莎拿出课本,正准备备课,可是寝室里的电灯突然熄灭了,同寝室冉老师的灯也熄灭了,整个学校一片漆黑。
“冉老师,怎么没电了?”秋莎着急地向同室老师打听。
“学校夜晚八点钟停电,第二天上午八点来电,天天都是这样的,我听说,学校和供电所的关系没摇通,”过一会她又强调说,“仅仅听说哈。不过你得准备长期抗战的准备哦。我们老师每天只能在煤油灯下备课和批改作业。”
“原来这样啊。”秋莎不无遗憾地回应着,思考着明天得上街买煤油和煤油灯。
经过多年的风雨漂泊,秋莎以为从此开始过上安宁的生活了,但是天有不测风云。
从热切地盼望着毕业,到热切地盼望着工作,秋莎都总想早点结束这寄人篱下的日子。她天天用心计算着那些快要到来的工作的日子。
可是这些日子像专门要与秋莎作对,拖拖踏踏,如漫长而难熬的光阴老人,一寸寸地在宽广无比的地球上度着迟缓的步子,由着性子四处逗留嬉戏、打着哈欠。
五月过了,六月过了,七月过了,八月过了,九月过了,秋莎还没有工作的一点消息,而她的同学陆陆续续都走到了工作岗位。
熬过国庆节过后,秋莎终于盼到了去仓食镇中任英语教师的通知,这个迟到了几个月的通知,在国庆节后姗姗来迟。在秋莎都盼望了无数次,失望过无数次的时候,在盼着朝阳升起,又失望地望着夕阳西沉。她终于拿到了这张可以自食其力的通知单。
临行前,父亲将自己仅有的十元钱放在秋莎手上,非常郑重地对她说:“丫头,到了工作单位,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给工作单位讲条件,你年青,有的是力气,多出点,用了还会有的。”
秋莎捏着带着父亲体温的人民币,揣摩着父亲分别时的嘱托,含着泪点了点头,然后提着塞满了衣物和生活用品的粉红色塑料桶,背着一个布包,乘车去了漆澈的学校。
她默默盘算着,第一个月的工资,一定给年老体衰的父亲买一样卤牛肉,她从小就听父亲唠叨过,卤牛肉的香味,因为生活拮据,致使他几十年都没有再尝一口卤牛肉。
和漆澈感情的事就这样维持着。秋莎在学生时代对爱情的憧憬:穿着一双深红色皮鞋,着一袭雪白的婚纱,陪着自己跳探戈舞的绅士走上婚礼的红地毯,已经被现实摔得粉碎,因为绅士不仅有渊博的学识,有厚实的涵养,而且举止儒雅。
而漆澈仅仅有一副俊俏的面孔,学识涵养都不尽如人意。她以前对爱情的梦想,只是对白马王子奢侈的憧憬。因为人毕竟首先考虑的是生存,没有物质基础,什么都是空谈。
转了两趟公共汽车,秋莎和漆澈第一回赶到叫仓食的乡镇,已是午后一点钟。
漆澈扛着秋莎放假前存放在城里亲戚的大头木箱,里面全是跟随秋莎多年的书籍,秋莎背着一个布包,提着一塑料桶的东西,走过狭窄而悠长的石板街道,炙热的阳光无遮无挡地直射下来,他们又饿又渴,汗流浃背。
“喂,大叔,打听下仓食学校在哪里?”
秋莎对着商店里的大叔询问到学校的去路。
“跟着这条街道往前走,到南面转个拐,再走。”阴影里的大爷说。
“那谢谢啦!”
石板街太长了,他们走了二十多分钟,还不见拐弯处,这时漆澈放下箱子,跑到一个医院门口去问,“请问,到仓食学校怎么走。”
那个人热心地站在门口,指着前面的街道说:“就跟着左面的街道走,就到了。”
他们来不及歇息一下,扛起东西又往前赶,直到走完了街道,在场尾找到了背辟的学校,一个守门的老头说,“这里是小学,初中学校已经从小学搬迁出去,在离街道有六里路程的村子上。”停了停,那人又说,从学校的背后的一条小路出去,再沿着一条土公路走,就到了。
秋莎此时已经没有一丝力气了,她饥肠辘辘,漆澈扛着大头木箱子,已经汗流浃背。可是他们仍然走上了一条荒僻的小径上,炽热的太阳像要把他们身上的水分吸干。
走完小径,一条粗糙的土公路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咬着牙接着走,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仓食镇中学。
学校置身于周围的青山绿水中,几年前用红砖和水泥砖混建起的校园,进门是一块一千多平米的操场,紧挨校门口是垂直的两排教师宿舍,分别位于校门的左右方。另外两排教室与办公室形成一个正方形。
走过操场,沿着二十来步石梯拾级而上,兀自耸立着一幢四层楼的砖混教学楼,后面是低矮的伙食团。紧挨着办公室后面是一个厕所。
学校已经上课了,秋莎找到了校长,报了道。
学校让秋莎任初中一年级的英语教师,安排秋莎住到操场坝边的教师宿舍房里。
操场坝里垫了层厚厚的黄沙,像铺上了一层浅黄色的地毯,踩在上面软绵绵的。黄沙坑里积成了小水凼,水色浑黄。
在操场坝边,有一排青瓦红砖的教师宿舍,秋莎和一个女老师同住一套青瓦红砖的教师宿舍。这套房子有一间带窗的屋子和两间无窗的屋子,中间和小屋子都是聋子屋,秋莎住在中间,紧挨着小黑屋。
屋子中央挂着一盏十五瓦的电灯,靠墙的地方放着一张铺了棕垫的旧木床,紧挨着一张旧课桌,两条长木凳,加上秋莎带来的木箱子和塑料水桶,这就是秋莎全部的家档了。
不过,对秋莎来说,她己经很满足了。她终于有了一个稳定的窝,一个真正属于自己,能遮风敝雨的地方,一个能装下自己的世界,能安慰自己灵魂的空间。
放下大箱书,铺上棉被和床单,套上被盖和枕头,用高梁扫帚仔细打扫了地面,扯了把金灿灿的野菊花,插在捡来的灌头瓶里,整个房间显得生气勃勃。
收拾完整,漆澈第一次拥抱了秋莎,他用脸试探着秋莎,秋莎却将脸紧紧地埋在了他的怀里。
漆澈当天返回了他的学校。
晚上八点,秋莎拿出课本,正准备备课,可是寝室里的电灯突然熄灭了,同寝室冉老师的灯也熄灭了,整个学校一片漆黑。
“冉老师,怎么没电了?”秋莎着急地向同室老师打听。
“学校夜晚八点钟停电,第二天上午八点来电,天天都是这样的,我听说,学校和供电所的关系没摇通,”过一会她又强调说,“仅仅听说哈。不过你得准备长期抗战的准备哦。我们老师每天只能在煤油灯下备课和批改作业。”
“原来这样啊。”秋莎不无遗憾地回应着,思考着明天得上街买煤油和煤油灯。
经过多年的风雨漂泊,秋莎以为从此开始过上安宁的生活了,但是天有不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