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念那种香的家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曾世和文集最新章节!
鸡的演变
“无鸡不成宴”鸡,在我们家乡成了宴席佳肴的主角。席上缺少鸡,就如同一部电影没有了主演。一出戏没有了花旦一样,没滋没味,人们就提不起精神。主人就有缺乏诚意之嫌。
鸡的荣耀
鸡,既普遍、普通,却又是一种宝贝的家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伴侣。是主人从内心绽放在脸上的一片绚丽的云彩。
儿子到了婚娶年龄,在媒婆的引领下,去女孩子家相亲,必有一至二担见面礼。其中鸡更是一块鲜艳的“招牌”其它烟、酒、糖果、糕点自不必细说了。单说这块招牌吧!这是由一对耀眼的大阉鸡制成(没有人用项鸡或母鸡),这对阉鸡,健壮肥大,身毛金黄发亮。尾巴茂盛,或深蓝或墨黑。并呈半弧形。鸡笼上方系着大红飘带,鸡就更显得精神抖数。一路上,它们抓住许多有关与无关人的目光。似乎在说,我们也是相亲队伍中的成员。少了这块“招牌”这次相亲的成功率,或许就大打折扣。人们似乎从这块招牌,就能看出主人为人处世的概貌。所以主人就要做到匠心独运。这迹象表明,一对新的凤与凰就要诞生了。
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儿子由新娘陪同,去岳父、母家拜年,也必定要有一对阉鸡。它们肩负着男方主人向女方客人敬礼的使命。
儿媳妇生头胎孩子,男方的家族,每家每户都送来一至二只项鸡(没生过蛋,如同未婚姑娘)作为产后补身营养。
平常,我们是吃不到鸡肉的,因为鸡要用在刀刃上。只有过年过节,才能杀鸡。我们乡村人家只过农历节。如春节、土地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节、灶王节(腊月二十三小年,送灶王爷上天宫开会)。国庆节和元旦,都不杀鸡设宴。
此外,只有招待客人,才能享受杀鸡待遇。如稀客远道而来。还有国家机关进驻农村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工作队员,从进驻的第一天晚饭,必定要杀鸡为他们接风洗尘。让鸡告诉贵宾,我们家主人让我告诉您,对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款待。在乡村这是高规格的接待。我父亲是贫农、生产队长、共产党员,是共产党信得过和依靠的中坚力量。所以“土改”、“四清”、“社教”、“文革”等一批批工作队驻村时,我们家都有接待一名队员的任务。他们撤离时的最后晚餐,也是用鸡来欢送的。
鸡胸脯肉是作为行孝的极品。它的肉厚厚,骨少少,雪白白的,看上去非常养眼。最适合老年人吃。似乎这个部位专为老年人而长的。每个年、节、斩鸡肉时,我母亲特意把鸡胸脯肉另放一碗,是孝敬爷爷奶奶的,谁也不能动。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吧!我们家年年如此,节节如此,一直行到孝道的尽头。
在我们家乡,吃鸡腿是所有孩子们的专利,这是家庭人丁兴旺,后继有人的象征。因此,鸡腿是不能砍成一块块吃的。我和弟弟,刚好一人一个。吃饭时我们兄弟草草地吃一些作为陪衬的猪、鸭、鱼肉等,鸡腿才是我们瞄准的靶心。三下五除二地扒完饭,然后抓起鸡腿往外跑,在我们家的四合院门前上下,满世界地边玩边吃,舍不得大口地吃,细细嚼,慢慢地品。这是年、节里一幅朝气逢勃的画面吧!那时候,我天真地认为,世上没有比吃鸡腿更为惬意的事了。我甚至把吃鸡腿的企盼作为一种幸福的追求。现在回想起来,那鸡腿的香味仿佛还缠绕在我的嘴边。
我们无缘于山珍海味,鸡腿伴随着我度过贫穷而又开心的童年。
鸡的美食。我们南方人,喜欢吃白斩鸡。做法方便简易。除净毛后,取出内脏,整个鸡放到锅里,用清水煮熟。捞起来冷却,然后斩成小块。按一个鸡匍伏的姿势,摆放在一个大拼盘里。色泽光鲜,白里透黄。美观大方。香味弥漫,令人垂涎欲滴。挟一块蘸着用酱油、蚝油、麻油、蒜米、沙姜、香菜做成的佐料,送进嘴时,肉质柔软,富有弹性,肥而不腻,香甜微脆,朗朗上口,豪爽无比。吃了一块又一块。如果你有喝酒的嗜好,那么这个香度似乎成倍地提高。你会嫌胃太小,并忘了时光的开溜。这在美食的领域中,不失为一支绚丽的奇葩。
但听北方人说,吃白斩鸡不卫生,荒唐!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吃过来的呀!也没有谁因吃白斩鸡而丧命的。
其次,炖鸡。将鸡斩成一块块,用香姑、淮山、红枣、杞子、木耳等配料清炖。此吃法是够补的了,不过太油腻,只怕补过了头。
还有炒“月婆鸡”炒滑鸡等。
鸡的伺侯
鸡肉好吃,鸡难养,你想让鸡成为你的“天使”达到你养殖它的目的。你就要恭顺它为宝贝,精心呵护,周到侍候。尊重它的生长自然规律。满足它的吃喝玩乐需求和习性。只要你为它付出了心思,付出了辛劳,它也会让你达到吃肉香甜,送客体面,卖得好价的愿望来回报你。
首先,要把握好养殖周期,除项鸡约半年时间,阉鸡的成熟期约一年为佳,才好食用。第二、喂养的原料,以谷、米、杂粮、饭、粥、糠、青菜等。喂这些原料的鸡,就是原汁原味原生态的绿色食品。第三、改良。也就是说阉鸡。当一批童子鸡长到啼鸣,而且追赶项鸡和母鸡要xìng交时,你如需要选择一只作为更换前公鸡外,其余的全部阉掉。强化肉质改良。说到阉鸡,这里就要多费几句口舌了。每家只能留一只公鸡。在这块“一亩三分地”的鸡群里,它就是“皇上”鸡,也有与虎相似之处,就是“一山不容二虎”如果在一群鸡里,同时有两只公鸡,那就有好戏看了。它俩各自都想霸占所有的项鸡和母鸡。于是就你死我活地决斗。如果它们会讲话,吵架起来一定非常动听。那年,我们家想在两只童子鸡中选一只鸡王。有天上午。我们看到它们打架两败俱伤,满冠千疮百孔,血流淋淋。我们赶快采取果断措施。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法则,结果那个高大威猛的,就坐上“皇上”的宝座。“亚军”者,陶汰也。它提前“飞上”我们的餐桌。
当上公鸡,就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整天陶醉在大群项鸡母鸡的怀抱里。有公鸡作陪,母鸡就下蛋快,下蛋多。这公鸡如同古代的皇帝,拥有二三千个娇妻美妾的待遇。所以,它非常得意。浪漫和潇洒。由于它幸福快乐,因此,它也懂得做好事来感恩,为人们报晓。每天佛晓,只要听到一声喔呜呜的清脆响亮的啼鸣,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紧接着左右邻舍和全村所有的公鸡,都在各自的家里,以同样的声调,迅速地汇成一个无形的“大合唱”陈容。此起彼伏地奏起了黎明交响曲。雄鸡一唱天下白。这就告诉你,新的一天由此拉开序幕。此时,我正处于似睡非醒的朦胧状态,但并不烦恼,习惯成自然,而且还以此作为难得的催眠曲。在乐曲的停顿间隙,又美美地回到甜甜的梦乡。
相比之下,阉鸡就凄凉了。它们当不上鸡王不说,还被主人无情地阉掉生殖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公鸡在光天化日之下,尽情地风流。它们连对项鸡母鸡打点主意的资格都没有。只好整天地吃喝长肉,像清朝的太监不近女色,乖乖地做朝廷的顺服工具,了却他们白来人间走一遭的悲惨人生。阉鸡们的最好归宿,是人们宴席上的美味佳肴。这正是主人阉掉它们,想要达到它们的肉更韧香,更好吃,更营养的目的。
鸡的演变
记得八十年代中期的一天,我与一位科委的干部聊天时,他告诉我一个惊人的消息,他说他与一位同事,下各养鸡场检查科学养鸡情况,天天餐餐都吃鸡肉“近水流台先得月”嘛!一个星期后回来,结果两人同时患上肝炎。
分析结论:是鸡肉惹的祸。这里有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是鸡肉里有毒素无疑。至于毒的程度如何,只能由科学去解读了;二是在短期内吃鸡肉过多是否有直接关系?
另据报道,那场席卷全国的可怕“非典”根源“饲料鸡”是逃脱不了干系的。后来又暴发几场大规模的“禽流感”疫情,其罪魁福首的箭头,都指向了“饲料鸡”可见“饲料鸡”是个餐桌上的杀手。
所谓的“科学养鸡”是用何尔蒙激素做成的饲料,叫催长素(催胀法)。鸡吃了后,从出生到出栏,仅用三个月的时间。真是赛过“深圳速度”啊!这是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的做法。但是,这种“新事物”的诞生,人们出于好奇之心,纷纷购买。经济效益,泡沫式地上去了。后来人们冷静地发现,这种鸡与原来的鸡有天壤之别。它的肉质软绵绵的,没一点韧性,没一点弹性,淡无甜味,更找不到一点香气。营养价值低,吃过后,有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还有发热的感觉。
此后,鸡就派生出一个新的鸡族,为了不混洧这两种鸡,人们分别给它们予尊称和贬称。前面用谷、米、糠、饭、粥及杂粮等原料喂养的鸡,就叫“家鸡”也叫“本地鸡”后面用何尔蒙激素做成饲料喂养出来的鸡,叫“饲料鸡”很多人看不起“饲料鸡”的。
“饲料鸡”养的人不吃,吃的人不养,说到它的名声就能闻到它的嗅味。在人们的心目中,它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尴尬地境地。但它还能在市场上,扭扭捏捏地走过三十多年。现在它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了”已经占领了“家鸡”的全部阵地了。目前,市场很难找到“家鸡”的踪影了。
原因有二,其一“家鸡”不上市。值得欣喜的是,广大父老乡亲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不用为“五斗米折腰”不再靠“家鸡”来挣孩子们的学费和油盐钱了。所以,他们一年辛苦养出的鸡,还是留给自己吃吧。这样一来“家鸡”就等于把它们祖祖辈辈打下的市场江山,拱手让给了“饲料鸡”抖掉了身上竞争的红尘,躲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晚霞里,过着乡村的隐居生活,与世无争。“饲料鸡”轻而易举地拿到了市场的准入证,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捂着嘴偷着笑。
其二“偷梁换柱”要以我的秉性“饲料鸡”根本就没有生存的资格。我宁可吃咸萝卜、酸菜,也绝不会让“饲料鸡”靠近一步。咱哥儿们上馆子过酒瘾,点鸡肉时,首先与小二口头立约,铁定必是“家鸡”否则退货。并得大家的有力支持。
可事物并不都是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中意“饲料鸡”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认为这种鸡有“价格优势”比“家鸡”便宜一半。换句话说,买一个“家鸡”的钱,就能买到两只“饲料鸡”对于贪便宜的人来说,诱惑力蛮大的。这类食客,他们也并不是不知道“家鸡”的好。只是口袋像个“瘪三”只好半推半就地接纳“饲料鸡”他们还自我安慰:鸡毕竟是鸡,萝卜、酸菜再好也算不上鸡呀,管它什么味道不味道,有奶便是娘。这样就如同给“饲料鸡”搭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平台。也就是说,有人吃,就有人卖,有人买,就有人养。这就是市场经济啦!
但“饲料鸡”这只乌鸦打扮得再漂亮,也成不了凤凰。怎么看它都是灰头土脸的“下得厨房,难上厅堂”在喜宴上,如果吃到“饲料鸡”的话,哼!客人们不把怨气写成眼涩的标语,偷偷地贴在主人的屁股才怪呢。
但是“家鸡”养殖的周期长,成本高。对于养殖专业户而言不合算。可是“饲料鸡”无法受食客们的青睐。这就矛盾了。为解决这问题,于是鸡老板们“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们采取“偷梁换柱”的办法。将“家鸡”与“饲料鸡”合二为一。也就是说,先用何尔蒙激素饲料,把小鸡养至三个月后,就停止这种饲料的喂食。全部改用“家鸡”的原料喂食,多喂约三个月。这就悄悄地摘掉“饲料鸡”的帽子。将出栏周期定为半年时间。比“家鸡”原本一年时间提早了六个月。而比“饲料鸡”推迟约三个月。这种鸡,虽算不上“家鸡”但又比“饲料鸡”好一点,是个不伦不类的杂牌鸡。所以,在鸡的家族史上,又派生出另一种新的鸡族,叫“群鸡”这样,鸡老板们对食客总算有个“中气不足”的交待了。
目前,鸡市行情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群鸡”就是鸡行上的“老大”进入购销两旺的常态。“饲料鸡”也厚着脸皮占据一角。苟且偷生。但买卖潇条,好像处于低温阴雨状态。
这就是鸡演变的全部过程。
据资料介绍,地球上的每个动物种类的形成,需要二、三千万年时间。而我们这代人,竞用二、三十年时间,就把“家鸡”的本质篡改得一塌糊涂。罪过!
我们的科学,如果以牺牲人们的健康为代价,而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话,那么,它非但没有功劳,反而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犯罪行为。
从八十年代发明了这种“催胀法”至今,明明都知道对人体是有害的。几十年了,这种“科学”为何没有一点的改进和提高呢?这些所谓的科技人员,都干什么吃(去)了?你为何不能在催胀的同时,保持鸡的原汁原味呢?
我们的“家鸡”迟早要全部毁在这帮败家子的手里,他们必将遭到千古骂名。
当我第一次吃到假冒伪劣的“家鸡”时,我的额头,就本能地聚拢着一大堆的皱纹。我的舌头怎么也无法搜寻到当年吃着那香喷喷鸡腿惬意的味觉。我的喉头,很难打开大门,让这种垃圾式的“饲料鸡”肉塞进肚里。
我怀念那种香喷喷的“家鸡”
鸡的演变
“无鸡不成宴”鸡,在我们家乡成了宴席佳肴的主角。席上缺少鸡,就如同一部电影没有了主演。一出戏没有了花旦一样,没滋没味,人们就提不起精神。主人就有缺乏诚意之嫌。
鸡的荣耀
鸡,既普遍、普通,却又是一种宝贝的家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伴侣。是主人从内心绽放在脸上的一片绚丽的云彩。
儿子到了婚娶年龄,在媒婆的引领下,去女孩子家相亲,必有一至二担见面礼。其中鸡更是一块鲜艳的“招牌”其它烟、酒、糖果、糕点自不必细说了。单说这块招牌吧!这是由一对耀眼的大阉鸡制成(没有人用项鸡或母鸡),这对阉鸡,健壮肥大,身毛金黄发亮。尾巴茂盛,或深蓝或墨黑。并呈半弧形。鸡笼上方系着大红飘带,鸡就更显得精神抖数。一路上,它们抓住许多有关与无关人的目光。似乎在说,我们也是相亲队伍中的成员。少了这块“招牌”这次相亲的成功率,或许就大打折扣。人们似乎从这块招牌,就能看出主人为人处世的概貌。所以主人就要做到匠心独运。这迹象表明,一对新的凤与凰就要诞生了。
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儿子由新娘陪同,去岳父、母家拜年,也必定要有一对阉鸡。它们肩负着男方主人向女方客人敬礼的使命。
儿媳妇生头胎孩子,男方的家族,每家每户都送来一至二只项鸡(没生过蛋,如同未婚姑娘)作为产后补身营养。
平常,我们是吃不到鸡肉的,因为鸡要用在刀刃上。只有过年过节,才能杀鸡。我们乡村人家只过农历节。如春节、土地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节、灶王节(腊月二十三小年,送灶王爷上天宫开会)。国庆节和元旦,都不杀鸡设宴。
此外,只有招待客人,才能享受杀鸡待遇。如稀客远道而来。还有国家机关进驻农村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工作队员,从进驻的第一天晚饭,必定要杀鸡为他们接风洗尘。让鸡告诉贵宾,我们家主人让我告诉您,对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款待。在乡村这是高规格的接待。我父亲是贫农、生产队长、共产党员,是共产党信得过和依靠的中坚力量。所以“土改”、“四清”、“社教”、“文革”等一批批工作队驻村时,我们家都有接待一名队员的任务。他们撤离时的最后晚餐,也是用鸡来欢送的。
鸡胸脯肉是作为行孝的极品。它的肉厚厚,骨少少,雪白白的,看上去非常养眼。最适合老年人吃。似乎这个部位专为老年人而长的。每个年、节、斩鸡肉时,我母亲特意把鸡胸脯肉另放一碗,是孝敬爷爷奶奶的,谁也不能动。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吧!我们家年年如此,节节如此,一直行到孝道的尽头。
在我们家乡,吃鸡腿是所有孩子们的专利,这是家庭人丁兴旺,后继有人的象征。因此,鸡腿是不能砍成一块块吃的。我和弟弟,刚好一人一个。吃饭时我们兄弟草草地吃一些作为陪衬的猪、鸭、鱼肉等,鸡腿才是我们瞄准的靶心。三下五除二地扒完饭,然后抓起鸡腿往外跑,在我们家的四合院门前上下,满世界地边玩边吃,舍不得大口地吃,细细嚼,慢慢地品。这是年、节里一幅朝气逢勃的画面吧!那时候,我天真地认为,世上没有比吃鸡腿更为惬意的事了。我甚至把吃鸡腿的企盼作为一种幸福的追求。现在回想起来,那鸡腿的香味仿佛还缠绕在我的嘴边。
我们无缘于山珍海味,鸡腿伴随着我度过贫穷而又开心的童年。
鸡的美食。我们南方人,喜欢吃白斩鸡。做法方便简易。除净毛后,取出内脏,整个鸡放到锅里,用清水煮熟。捞起来冷却,然后斩成小块。按一个鸡匍伏的姿势,摆放在一个大拼盘里。色泽光鲜,白里透黄。美观大方。香味弥漫,令人垂涎欲滴。挟一块蘸着用酱油、蚝油、麻油、蒜米、沙姜、香菜做成的佐料,送进嘴时,肉质柔软,富有弹性,肥而不腻,香甜微脆,朗朗上口,豪爽无比。吃了一块又一块。如果你有喝酒的嗜好,那么这个香度似乎成倍地提高。你会嫌胃太小,并忘了时光的开溜。这在美食的领域中,不失为一支绚丽的奇葩。
但听北方人说,吃白斩鸡不卫生,荒唐!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吃过来的呀!也没有谁因吃白斩鸡而丧命的。
其次,炖鸡。将鸡斩成一块块,用香姑、淮山、红枣、杞子、木耳等配料清炖。此吃法是够补的了,不过太油腻,只怕补过了头。
还有炒“月婆鸡”炒滑鸡等。
鸡的伺侯
鸡肉好吃,鸡难养,你想让鸡成为你的“天使”达到你养殖它的目的。你就要恭顺它为宝贝,精心呵护,周到侍候。尊重它的生长自然规律。满足它的吃喝玩乐需求和习性。只要你为它付出了心思,付出了辛劳,它也会让你达到吃肉香甜,送客体面,卖得好价的愿望来回报你。
首先,要把握好养殖周期,除项鸡约半年时间,阉鸡的成熟期约一年为佳,才好食用。第二、喂养的原料,以谷、米、杂粮、饭、粥、糠、青菜等。喂这些原料的鸡,就是原汁原味原生态的绿色食品。第三、改良。也就是说阉鸡。当一批童子鸡长到啼鸣,而且追赶项鸡和母鸡要xìng交时,你如需要选择一只作为更换前公鸡外,其余的全部阉掉。强化肉质改良。说到阉鸡,这里就要多费几句口舌了。每家只能留一只公鸡。在这块“一亩三分地”的鸡群里,它就是“皇上”鸡,也有与虎相似之处,就是“一山不容二虎”如果在一群鸡里,同时有两只公鸡,那就有好戏看了。它俩各自都想霸占所有的项鸡和母鸡。于是就你死我活地决斗。如果它们会讲话,吵架起来一定非常动听。那年,我们家想在两只童子鸡中选一只鸡王。有天上午。我们看到它们打架两败俱伤,满冠千疮百孔,血流淋淋。我们赶快采取果断措施。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法则,结果那个高大威猛的,就坐上“皇上”的宝座。“亚军”者,陶汰也。它提前“飞上”我们的餐桌。
当上公鸡,就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整天陶醉在大群项鸡母鸡的怀抱里。有公鸡作陪,母鸡就下蛋快,下蛋多。这公鸡如同古代的皇帝,拥有二三千个娇妻美妾的待遇。所以,它非常得意。浪漫和潇洒。由于它幸福快乐,因此,它也懂得做好事来感恩,为人们报晓。每天佛晓,只要听到一声喔呜呜的清脆响亮的啼鸣,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紧接着左右邻舍和全村所有的公鸡,都在各自的家里,以同样的声调,迅速地汇成一个无形的“大合唱”陈容。此起彼伏地奏起了黎明交响曲。雄鸡一唱天下白。这就告诉你,新的一天由此拉开序幕。此时,我正处于似睡非醒的朦胧状态,但并不烦恼,习惯成自然,而且还以此作为难得的催眠曲。在乐曲的停顿间隙,又美美地回到甜甜的梦乡。
相比之下,阉鸡就凄凉了。它们当不上鸡王不说,还被主人无情地阉掉生殖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公鸡在光天化日之下,尽情地风流。它们连对项鸡母鸡打点主意的资格都没有。只好整天地吃喝长肉,像清朝的太监不近女色,乖乖地做朝廷的顺服工具,了却他们白来人间走一遭的悲惨人生。阉鸡们的最好归宿,是人们宴席上的美味佳肴。这正是主人阉掉它们,想要达到它们的肉更韧香,更好吃,更营养的目的。
鸡的演变
记得八十年代中期的一天,我与一位科委的干部聊天时,他告诉我一个惊人的消息,他说他与一位同事,下各养鸡场检查科学养鸡情况,天天餐餐都吃鸡肉“近水流台先得月”嘛!一个星期后回来,结果两人同时患上肝炎。
分析结论:是鸡肉惹的祸。这里有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是鸡肉里有毒素无疑。至于毒的程度如何,只能由科学去解读了;二是在短期内吃鸡肉过多是否有直接关系?
另据报道,那场席卷全国的可怕“非典”根源“饲料鸡”是逃脱不了干系的。后来又暴发几场大规模的“禽流感”疫情,其罪魁福首的箭头,都指向了“饲料鸡”可见“饲料鸡”是个餐桌上的杀手。
所谓的“科学养鸡”是用何尔蒙激素做成的饲料,叫催长素(催胀法)。鸡吃了后,从出生到出栏,仅用三个月的时间。真是赛过“深圳速度”啊!这是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的做法。但是,这种“新事物”的诞生,人们出于好奇之心,纷纷购买。经济效益,泡沫式地上去了。后来人们冷静地发现,这种鸡与原来的鸡有天壤之别。它的肉质软绵绵的,没一点韧性,没一点弹性,淡无甜味,更找不到一点香气。营养价值低,吃过后,有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还有发热的感觉。
此后,鸡就派生出一个新的鸡族,为了不混洧这两种鸡,人们分别给它们予尊称和贬称。前面用谷、米、糠、饭、粥及杂粮等原料喂养的鸡,就叫“家鸡”也叫“本地鸡”后面用何尔蒙激素做成饲料喂养出来的鸡,叫“饲料鸡”很多人看不起“饲料鸡”的。
“饲料鸡”养的人不吃,吃的人不养,说到它的名声就能闻到它的嗅味。在人们的心目中,它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尴尬地境地。但它还能在市场上,扭扭捏捏地走过三十多年。现在它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了”已经占领了“家鸡”的全部阵地了。目前,市场很难找到“家鸡”的踪影了。
原因有二,其一“家鸡”不上市。值得欣喜的是,广大父老乡亲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不用为“五斗米折腰”不再靠“家鸡”来挣孩子们的学费和油盐钱了。所以,他们一年辛苦养出的鸡,还是留给自己吃吧。这样一来“家鸡”就等于把它们祖祖辈辈打下的市场江山,拱手让给了“饲料鸡”抖掉了身上竞争的红尘,躲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晚霞里,过着乡村的隐居生活,与世无争。“饲料鸡”轻而易举地拿到了市场的准入证,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捂着嘴偷着笑。
其二“偷梁换柱”要以我的秉性“饲料鸡”根本就没有生存的资格。我宁可吃咸萝卜、酸菜,也绝不会让“饲料鸡”靠近一步。咱哥儿们上馆子过酒瘾,点鸡肉时,首先与小二口头立约,铁定必是“家鸡”否则退货。并得大家的有力支持。
可事物并不都是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中意“饲料鸡”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认为这种鸡有“价格优势”比“家鸡”便宜一半。换句话说,买一个“家鸡”的钱,就能买到两只“饲料鸡”对于贪便宜的人来说,诱惑力蛮大的。这类食客,他们也并不是不知道“家鸡”的好。只是口袋像个“瘪三”只好半推半就地接纳“饲料鸡”他们还自我安慰:鸡毕竟是鸡,萝卜、酸菜再好也算不上鸡呀,管它什么味道不味道,有奶便是娘。这样就如同给“饲料鸡”搭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平台。也就是说,有人吃,就有人卖,有人买,就有人养。这就是市场经济啦!
但“饲料鸡”这只乌鸦打扮得再漂亮,也成不了凤凰。怎么看它都是灰头土脸的“下得厨房,难上厅堂”在喜宴上,如果吃到“饲料鸡”的话,哼!客人们不把怨气写成眼涩的标语,偷偷地贴在主人的屁股才怪呢。
但是“家鸡”养殖的周期长,成本高。对于养殖专业户而言不合算。可是“饲料鸡”无法受食客们的青睐。这就矛盾了。为解决这问题,于是鸡老板们“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们采取“偷梁换柱”的办法。将“家鸡”与“饲料鸡”合二为一。也就是说,先用何尔蒙激素饲料,把小鸡养至三个月后,就停止这种饲料的喂食。全部改用“家鸡”的原料喂食,多喂约三个月。这就悄悄地摘掉“饲料鸡”的帽子。将出栏周期定为半年时间。比“家鸡”原本一年时间提早了六个月。而比“饲料鸡”推迟约三个月。这种鸡,虽算不上“家鸡”但又比“饲料鸡”好一点,是个不伦不类的杂牌鸡。所以,在鸡的家族史上,又派生出另一种新的鸡族,叫“群鸡”这样,鸡老板们对食客总算有个“中气不足”的交待了。
目前,鸡市行情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群鸡”就是鸡行上的“老大”进入购销两旺的常态。“饲料鸡”也厚着脸皮占据一角。苟且偷生。但买卖潇条,好像处于低温阴雨状态。
这就是鸡演变的全部过程。
据资料介绍,地球上的每个动物种类的形成,需要二、三千万年时间。而我们这代人,竞用二、三十年时间,就把“家鸡”的本质篡改得一塌糊涂。罪过!
我们的科学,如果以牺牲人们的健康为代价,而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话,那么,它非但没有功劳,反而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犯罪行为。
从八十年代发明了这种“催胀法”至今,明明都知道对人体是有害的。几十年了,这种“科学”为何没有一点的改进和提高呢?这些所谓的科技人员,都干什么吃(去)了?你为何不能在催胀的同时,保持鸡的原汁原味呢?
我们的“家鸡”迟早要全部毁在这帮败家子的手里,他们必将遭到千古骂名。
当我第一次吃到假冒伪劣的“家鸡”时,我的额头,就本能地聚拢着一大堆的皱纹。我的舌头怎么也无法搜寻到当年吃着那香喷喷鸡腿惬意的味觉。我的喉头,很难打开大门,让这种垃圾式的“饲料鸡”肉塞进肚里。
我怀念那种香喷喷的“家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