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借力打力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南宋异闻录最新章节!
第272章 借力打力
世间事物,总有万千联系。也许没有一个人高高在上,可以凌驾于人类社会之上,去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一一梳理清楚。
所以,他们只能用气运来解释。
所以,史学家的优势就是,他拥有众多已经发生的事件的资料,他可以按照这些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操纵这些事件的人物关系,进而推测出它们相互影响的内在关联。
对于三山世界来说,史学家们的解释是这样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帝国旧的秩序开始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旧的统治阶级对于上层权力的垄断,渐渐与新兴且壮大起来的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愈发激烈,这就给大动荡提供了内在的动力。
而整个三山诸国动荡的契机,其导火线就是一个人以及两种政体的碰撞。
蓬莱帝国的皇帝权力集中制与元老院的共和民主制产生了不可调和的激烈矛盾。
这种特殊政体本就是当年两大势力媾和的结果,历经五百年的发展,它们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再也无法维系下去了。
于是,元老院幕后策划,支持一个万夫长,发动了针对皇帝的叛乱。
方壶帝国,则是政权分离制与政教一体制的冲突。
同样,五百年前,教会诸公国之间尚处于蜜月期,教会需要诸国大公的支持来传教,各国大公需要教会来麻痹百姓,做他们的顺民,双方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五百年后,教会成了一个庞然大物,它越来越渗透到世俗势力中。它越界了,因此导致诸国政治势力的激烈反抗,于是,方壶帝国开始战乱不休。
于教会而言,这是圣战。
瀛洲帝国呢,却与政体冲突没什么关系。
它的动荡,仅仅是因为一个家族势力越来越大,它想取代原本的皇帝,自己做这个国家的主人。于是,它的动乱爆发了。
这三者之间都是由于各自存在的问题爆发的冲突,可它们同时爆发,有没有存在影响或者说是联系呢?
当然有的!
正是因为蓬莱帝国的皇帝与元老院率先对立,元老院暗中支持一个有野心的万夫长造反,陷入困境的皇室向教会投诚,借助外力。
教会势力趁机进驻蓬莱,导致教皇势力与蓬莱势力之间的几个公国感到非常不安。
它们担心在教会支持下蓬莱之乱平定,那时它们夹在中间,随时会被教会与蓬莱帝国联手镇压。
于是,趁着蓬莱帝国内战正酣无暇它顾,这几个公国结成联盟,血腥清洗国内教会,向教皇发起了挑战。
教皇号召忠于教会的诸国反击,方壶帝国圣战打响。
瀛洲与蓬莱帝国毗邻。唐家虽然积累了很大的力量,已经足以向皇室发起挑战,但是他们担心引来蓬莱帝国的干涉。
同样都是皇帝,没有谁愿意出现一个篡位者,并且取得成功。这种示范效应太糟糕了。
所以,唐家一旦造反而皇室向蓬莱帝国求援,可以预料,蓬莱帝国一定会出兵干涉。
所以,如果蓬莱不乱,瀛州唐家绝不会选择这个时间点造反,或许唐家积蓄、准备的时间还会持续一两百年,直到唐家认为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应对来自外部的干涉。
又或者,在这漫长的时间中,唐家已经坠落,又有新的势力兴起。
至于三山洲,虽然它后来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可是史学家们却一致认为,它只是一个在三大帝国各自陷入动荡时应运而生的一个幸运儿罢了。
三大帝国的动荡是必然要发生的,只是早与晚的问题。
三山帝国杨瀚的崛起,才是气运所钟。
因为,哪怕没有杨瀚大帝穿越时空,返回三山。唐家要借用三山洲的势力牵制木下亲王,也必然会扶保三山势力中的一个成为三山王。
事实上,唐家本来就在这么做,唐家本来接触、联系的是徐家,如果历史如此发展,那么三山洲上不过会出现唐氏的一个附庸国罢了。但是这个国家,是一定会出现的。
杨瀚的到来,凭借着他的雄才大略,改变了一点:原本只是应该在这个时间节点诞生,成为唐氏附庸,在三大帝国同时发生历史性大动荡的关键时刻出来划划水打打酱油的三山国,居然在这场举世大动荡中赢得了最好的发展机会,成为未来世界中的第一强国。
然而此时,在未来的史学家口中,承接了天地气运,成就了一方霸主的杨瀚,还连半个三山洲都没掌握。
他的势力,现在只有忆祖山及环绕忆祖山而建的几十个村落,但是经过近两年的准备,他已经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夺回王权了。
夺回王权的关键,就是掌握武力。
此时还没有人知道杨瀚打算何时做,也不知道他打算怎么做。
但是在后世史料中,这个步骤却是无比明晰。
杨瀚大帝攫取兵权的第一步,就是利用诸部精锐主力正在瀛州作战,大肆掳夺财富和人口而内部空虚的当口中儿,主动挑起了对“风月国”的战争。
“斩三刀”部落将要在明年元旦立国为“秦”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风月部落,风月部落的联盟酋长洪林果断决定抢先立国。
唯有如此,两个部落才能彻底无分彼此,拧成一股绳儿,以抗拒强大的秦国。
洪林自立称帝,定国号为“周”,开始对合盟的两个大部落进行最彻底的内部整合。
可是,整合刚刚完成一半,他的一个儿子就在巡视边界时,与三山王杨瀚国内的一个部落发生了冲突。
孰是孰非已经很难分清了,但结果是:他的儿子死了。
洪林勃然大怒,手下立即把正在该国做生意的一些三山国人抓了起来。然后,从他们口中听说了一个重要情报:三山国内主力如今全在瀛州,配合唐家作战。
洪林的大风部落一向独立,不服西山徐氏管教。如今更是自立一国,又毗邻三山国,原本就担心会受到三山国的攻伐,如今,更是有了主动一战的理由:
杀子之仇,不可不报!
三山国内部空虚,机不可失!
削弱三山国,便是壮大自己,不然等三山的百战之师回来,恐怕他就要腹背受敌,不管是“三山”还是“秦”,都够他喝一壶的。
于是,洪林果断决定,讨伐三山。
趁着三山空虚,说不定有机会吞并整个三山国呢,如果是那样的话……
人如果没有梦想,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
洪林不是咸鱼,所以他杀过来了。
这一路杀去,从那些商贾那里得来的消息果然不虚:三山国内如今何止是空虚,简直是十分空虚,留守各处山城堡寨的力量虚弱至极。
洪林亲率大军,竟是一路攻城掠地,势如破竹。
一时间各个部落留守于老城的人马和贮存于老城的物资,纷纷落入洪林手中。
三山各部闻讯震怒,他们意欲反击,可是诸部各自为政,对洪林根本就是防不胜防,吃了几次大亏后他们终于明白过来,各部人马必须得统合起来,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各方情报,才能抵挡这支日渐深入的队伍。
而这个人,他们发现,这个居中统筹的人,只能是杨瀚。
于是,各部首领,纷纷集中于忆祖山上。
自杨瀚登基,忆祖山上还是头一回这么热闹。
第272章 借力打力
世间事物,总有万千联系。也许没有一个人高高在上,可以凌驾于人类社会之上,去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一一梳理清楚。
所以,他们只能用气运来解释。
所以,史学家的优势就是,他拥有众多已经发生的事件的资料,他可以按照这些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操纵这些事件的人物关系,进而推测出它们相互影响的内在关联。
对于三山世界来说,史学家们的解释是这样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帝国旧的秩序开始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旧的统治阶级对于上层权力的垄断,渐渐与新兴且壮大起来的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愈发激烈,这就给大动荡提供了内在的动力。
而整个三山诸国动荡的契机,其导火线就是一个人以及两种政体的碰撞。
蓬莱帝国的皇帝权力集中制与元老院的共和民主制产生了不可调和的激烈矛盾。
这种特殊政体本就是当年两大势力媾和的结果,历经五百年的发展,它们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再也无法维系下去了。
于是,元老院幕后策划,支持一个万夫长,发动了针对皇帝的叛乱。
方壶帝国,则是政权分离制与政教一体制的冲突。
同样,五百年前,教会诸公国之间尚处于蜜月期,教会需要诸国大公的支持来传教,各国大公需要教会来麻痹百姓,做他们的顺民,双方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五百年后,教会成了一个庞然大物,它越来越渗透到世俗势力中。它越界了,因此导致诸国政治势力的激烈反抗,于是,方壶帝国开始战乱不休。
于教会而言,这是圣战。
瀛洲帝国呢,却与政体冲突没什么关系。
它的动荡,仅仅是因为一个家族势力越来越大,它想取代原本的皇帝,自己做这个国家的主人。于是,它的动乱爆发了。
这三者之间都是由于各自存在的问题爆发的冲突,可它们同时爆发,有没有存在影响或者说是联系呢?
当然有的!
正是因为蓬莱帝国的皇帝与元老院率先对立,元老院暗中支持一个有野心的万夫长造反,陷入困境的皇室向教会投诚,借助外力。
教会势力趁机进驻蓬莱,导致教皇势力与蓬莱势力之间的几个公国感到非常不安。
它们担心在教会支持下蓬莱之乱平定,那时它们夹在中间,随时会被教会与蓬莱帝国联手镇压。
于是,趁着蓬莱帝国内战正酣无暇它顾,这几个公国结成联盟,血腥清洗国内教会,向教皇发起了挑战。
教皇号召忠于教会的诸国反击,方壶帝国圣战打响。
瀛洲与蓬莱帝国毗邻。唐家虽然积累了很大的力量,已经足以向皇室发起挑战,但是他们担心引来蓬莱帝国的干涉。
同样都是皇帝,没有谁愿意出现一个篡位者,并且取得成功。这种示范效应太糟糕了。
所以,唐家一旦造反而皇室向蓬莱帝国求援,可以预料,蓬莱帝国一定会出兵干涉。
所以,如果蓬莱不乱,瀛州唐家绝不会选择这个时间点造反,或许唐家积蓄、准备的时间还会持续一两百年,直到唐家认为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应对来自外部的干涉。
又或者,在这漫长的时间中,唐家已经坠落,又有新的势力兴起。
至于三山洲,虽然它后来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可是史学家们却一致认为,它只是一个在三大帝国各自陷入动荡时应运而生的一个幸运儿罢了。
三大帝国的动荡是必然要发生的,只是早与晚的问题。
三山帝国杨瀚的崛起,才是气运所钟。
因为,哪怕没有杨瀚大帝穿越时空,返回三山。唐家要借用三山洲的势力牵制木下亲王,也必然会扶保三山势力中的一个成为三山王。
事实上,唐家本来就在这么做,唐家本来接触、联系的是徐家,如果历史如此发展,那么三山洲上不过会出现唐氏的一个附庸国罢了。但是这个国家,是一定会出现的。
杨瀚的到来,凭借着他的雄才大略,改变了一点:原本只是应该在这个时间节点诞生,成为唐氏附庸,在三大帝国同时发生历史性大动荡的关键时刻出来划划水打打酱油的三山国,居然在这场举世大动荡中赢得了最好的发展机会,成为未来世界中的第一强国。
然而此时,在未来的史学家口中,承接了天地气运,成就了一方霸主的杨瀚,还连半个三山洲都没掌握。
他的势力,现在只有忆祖山及环绕忆祖山而建的几十个村落,但是经过近两年的准备,他已经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夺回王权了。
夺回王权的关键,就是掌握武力。
此时还没有人知道杨瀚打算何时做,也不知道他打算怎么做。
但是在后世史料中,这个步骤却是无比明晰。
杨瀚大帝攫取兵权的第一步,就是利用诸部精锐主力正在瀛州作战,大肆掳夺财富和人口而内部空虚的当口中儿,主动挑起了对“风月国”的战争。
“斩三刀”部落将要在明年元旦立国为“秦”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风月部落,风月部落的联盟酋长洪林果断决定抢先立国。
唯有如此,两个部落才能彻底无分彼此,拧成一股绳儿,以抗拒强大的秦国。
洪林自立称帝,定国号为“周”,开始对合盟的两个大部落进行最彻底的内部整合。
可是,整合刚刚完成一半,他的一个儿子就在巡视边界时,与三山王杨瀚国内的一个部落发生了冲突。
孰是孰非已经很难分清了,但结果是:他的儿子死了。
洪林勃然大怒,手下立即把正在该国做生意的一些三山国人抓了起来。然后,从他们口中听说了一个重要情报:三山国内主力如今全在瀛州,配合唐家作战。
洪林的大风部落一向独立,不服西山徐氏管教。如今更是自立一国,又毗邻三山国,原本就担心会受到三山国的攻伐,如今,更是有了主动一战的理由:
杀子之仇,不可不报!
三山国内部空虚,机不可失!
削弱三山国,便是壮大自己,不然等三山的百战之师回来,恐怕他就要腹背受敌,不管是“三山”还是“秦”,都够他喝一壶的。
于是,洪林果断决定,讨伐三山。
趁着三山空虚,说不定有机会吞并整个三山国呢,如果是那样的话……
人如果没有梦想,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
洪林不是咸鱼,所以他杀过来了。
这一路杀去,从那些商贾那里得来的消息果然不虚:三山国内如今何止是空虚,简直是十分空虚,留守各处山城堡寨的力量虚弱至极。
洪林亲率大军,竟是一路攻城掠地,势如破竹。
一时间各个部落留守于老城的人马和贮存于老城的物资,纷纷落入洪林手中。
三山各部闻讯震怒,他们意欲反击,可是诸部各自为政,对洪林根本就是防不胜防,吃了几次大亏后他们终于明白过来,各部人马必须得统合起来,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各方情报,才能抵挡这支日渐深入的队伍。
而这个人,他们发现,这个居中统筹的人,只能是杨瀚。
于是,各部首领,纷纷集中于忆祖山上。
自杨瀚登基,忆祖山上还是头一回这么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