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清水九仓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龙门小说网 www.txtlm.com,最快更新万能客栈最新章节!
李幕遮留下顾青瓷和汤不够在原地等宁小鱼和沐堂堂,他带着汤够一起去了清水九仓。
清水九仓,是指清水县第九号粮仓,就在城北一处高地上,这是一家私人粮仓。
这里戒备比较森严,入口处就有护卫把守,来往的车马都载着粮袋,几乎没有瞎逛的闲人。
所以,当李幕遮和汤够出现在附近之后,很快就引起了护卫的注意。
李幕遮也没有鬼鬼崇崇地,而光明正大朝粮仓那边走了过去。
一个护卫走过来拦住了李幕遮和汤够:“你们两个干什么的?”
李幕遮指着粮仓:“过来看看。”
那护卫斜睨了李幕遮一眼:“没什么好看的,快走。”
李幕遮:“这里卖粮食吗?”
那护卫不耐烦道:“这里是粮仓,又不是粮铺,想买粮食去找粮铺。”
李幕遮笑了笑:“我就是开粮铺的,想来买点粮食。”
那护卫也笑了:“你是来逗我的吧,你开粮铺的话会不懂路子,傻愣愣地跑到这儿来买粮食?”
李幕遮掏出来几颗碎银递了过去:“这不刚从京城回来,听说这边粮食生意火爆就想来顺道发个财。”
那护卫接了碎银,估摸了一下成色,收进了腰袋:“原来是个散头,那你能买多少粮?”
李幕遮随口就编:“确实要不了太多,也就要个五千石。”
那护卫一愣:“你说多少?”
李幕遮心想难道自己报多了,一个县城的小粮铺确实应该不需要这么多的粮食。
正要改口的时候,那护卫不无鄙夷的说道:“五千石你也好意思来我们粮仓这儿买?去找朱门酒楼的掌柜就给你办喽。”
李幕遮听到一个熟悉的人:“你是说朱门酒楼的方掌柜?”
那护卫:“对,你认识他?”
李幕遮:“太认识了,还在他的酒楼里吃了个饭,他给了我一张会员卡呢。”
那护卫啐了一口痰在地上:“有卡你不早拿出来。”
李幕遮摸了摸兜里,发现钱包在沐堂堂那里,顿时说道:“不好意思,一时忘带了。”
那护卫摆摆手:“那你走吧,我们这里的粮食不外卖。你要是有人介绍或者有信物,或许还能成,什么都没有,那就恕不奉陪了。”
李幕遮从怀里掏出那五个铜钱:“你说的信物可是这个?”
那护卫心情很不爽:“我说你是不是特意来消谴我的,有信物不会早拿出来啊。”
李幕遮把铜钱递了过去。
那护卫接过铜钱后,数了一数,又辨认了一下钱上的字和花纹,喃喃自语道:“怪了,还真是五千石,我们仓里什么时候出过量这么少的粮食了。”
李幕遮听着这话不免有些意外。
清水县虽然也是所谓的江南鱼米之乡,但是恰逢灾年,县里又挤了那么多的灾民,应该没有多少余粮了才对,怎么这个护卫提起五千石居然是一副颇看不起的语气。
那护卫带着李幕遮和汤够一起进了第九粮仓的院内:“你们两个先在这里等着,我去跟粮仓总管说一声。”
汤够看着那一排排高耸的圆仓,问道:“当家的,这里能储存多少粮食啊?”
李幕遮答道:“我也不清楚,如果都是满的,那估计有二三十万石。”
汤够:“那会是满的吗?”
李幕遮摇头:“应该不是,在京城运赈灾粮来江南之前,江南的储粮就应该消耗得差不多了。”
汤够:“听刚才那位护卫的口气,这里的粮食应该不少才对。”
“确实有点奇怪。”
李幕遮想起来结野衣说过的话,难道这里的粮食真的就是之前被调包的赈灾粮?
汤够:“当家的,呆会他们真要你买粮怎么办?”
李幕遮:“还能怎么办,买呗。”
汤够:“你有那么多钱吗?”
李幕遮摊手:“钱包被拿走了,我现在身上一毛钱也没有。”
汤够:“你就不怕被打死吗?”
李幕遮:“把你押在这里抵债就行了。”
汤够:“还是想办法逃跑吧。”
这时候,一个大腹便便地中年商人缓缓走了过来,他身后跟着六个腰挎宝剑的私人护卫。
“你好,鄙人姓易,你可以叫我易总管。”
那中年商人笑呵呵地说道。
李幕遮却在想易总管怎么听着像是在称呼太监,心里这么想嘴上却很客气:“易总管幸会幸会,我叫孙不挡,刚从京城来的小粮商。”
易总管笑着说道:“怎么,京城没粮了吗?要劳烦孙老弟千里迢迢跑到这儿来调粮食?”
李幕遮应付道:“数百万石粮食运到了江南,京城那边自然是紧缺的。”
易总管挥了挥戴满祖母绿戒指的胖手:“哎,孙老弟说笑了,京城那些大富高官屯起来的粮食,比我这里多岂止十倍百倍,你这是舍近求远啊。”
李幕遮也是人精,这种状况还是能从容应对的:“那些高官巨富又怎么会容许我这等小人物分一杯羹,所以只好到江南来寻一笔财路。”
易总管转了话风:“你跟方掌柜很熟?”
李幕遮:“也算不上熟,在他那里花了点钱,得了张会员卡。”
易总管露出了然的神情:“也罢,既然你是方掌柜介绍来的,又有信物,我就给你匀出五千石粮食来。”
李幕遮:“那就多谢易总管了,不知我能不能先看看粮食?”
易总管似笑非笑地看着李幕遮,眼底还掠过一两丝的鄙夷:“李老弟放心,不过五千石粮食而已,就算是五万石、五十万石我们也出得起。”
李幕遮暗暗心惊,当然不是为了这位易总管的大气,而他大得惊人的口气。
“不知这里的粮仓能储存多少粮食?”
李幕遮装作随意地问了一句。
易总管:“这九号仓库是我们最小的仓库能储存三十万石,像这样的仓库我们东主还有几十个呢。”
几十个,那也就是说这些粮仓的幕后东主大概有四五百万石粮食,这倒是和失踪的赈灾粮数额差不多了。
李幕遮还是坚持道:“千万不要误会,不是不信任易总管,只是我这个人谨慎惯了,不看到粮食实在不安心。”
易总管有些不耐,想喝斥李幕遮两句,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说道:“护卫去提两袋粮来,让这位京城来大富商好好开开眼。”
李幕遮的目的是进粮仓内部看看,不过看这位易总管的样子,应该不会让他进去。
不一会儿,那护卫扛来一袋米来,往地上一撂,提起一把粮插就插开了粮袋。
易总管伸手抓起一把米,道:“孙掌柜,你仔细看好了,这可是上等的江南稻米。”
李幕遮瞥了那粮袋一眼,觉得有些眼熟,再想看的时候,粮袋已经被拿开了。
“确实是好米,质量顶呱呱。”
李幕遮感叹不已,甚至还抓了一小撮放嘴里,也不管有壳没壳,直接嚼了起来。
易总管笑而不语。
李幕遮笑呵呵地恳请道:“这一袋既然已经打开了,不如送给孙某怎么样?”
易总管最看不惯这等小气的粮商,不无嘲讽地说道:“孙老弟要是不怕累着就扛走吧。”
李幕遮立即冲汤够道:“还不扛着,难道要老爷我亲自扛吗?”
汤够抓着粮袋,把断口拧了一把,轻轻地一提就扛在了肩上。
易总管:“倒是有把好力气。”
说着又看了李幕遮一眼:“你若是有船的话,明天停在清河渡口,到时候自然有人把粮食装你船上。若是无船,我们可以托关系让你搭上漕运的船,不过要多付一成的价钱。”
李幕遮这才想起来还没谈价钱,看易总管的语气,他猜测价钱可能是内部人氏都知道的,所以忍住没问。
“想不到令东主居然还能驱驶漕运的船,真是背景通天啊。”
易总管只是笑笑没有说话,显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那你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李幕遮:“我有船却都是小船,如今在江上航行不太安全,能靠上漕运的大船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易总管:“那行了。今晚子时清河渡口见。”
“好好好。”
李幕遮拱手道:“既然事情说定了,那孙某就回去静等易总管的好消息了。”
易总管也没了陪李幕遮这种小粮商闲聊的兴趣,随意地冲他摆了摆手,让他自便。
李幕遮带着扛了一袋粮食的汤够大摇大摆地走了。
刚走出粮仓大院没多远,迎面走来一个人,看到李幕遮和汤够,张口叫道:“李小兄弟,你怎么在这里?”
来人是田捕头。
李幕遮回头看了一眼,发现那位易总管根本没理会这边,立即把田捕头拉到了一边。
田捕头有些不解:“怎么了?”
李幕遮:“没什么,田捕头,不知道你来这边是要做什么?”
田捕头道:“有个案子需要带这里几个护卫回去问话。”
李幕遮来了兴致:“什么案子?”
田捕头倒也没有隐瞒:“就是之前那个灾民与朱门酒楼起冲突的案子。”
李幕遮:“那个案子马知县不是已经结了吗。”
田捕头:“案子是结了,不过陈狗子的证据里提到过他们几百人半夜帮方掌柜搬粮食的事情,这点让马知县有些疑惑。”
李幕遮说道:“难道陈狗子他们搬的粮食就是搬到这里来了?”
田捕头点点头:“按陈狗了他们的描述应该就是这里了。不过方掌柜否认了,说没有这回事,只是让灾民帮着运了一些酒楼的日常酒菜。事情不是什么大事,但马知县让我来找几个粮卫问问清楚。”
李幕遮哦了一声,陷入了思考。
田捕头奇怪地看着李幕遮:“那你们是来这里做什么的,还扛了袋米?”
李幕遮打个哈哈:“就是来买米的。”
田捕头一副你骗鬼的表情:“我把你当小兄弟,你把我当大傻子吧。”
李幕遮:“确实是来买粮的。”
田捕头见李幕遮不想说,也没有再追问。
李幕遮有几个疑惑正想找人问问,既然碰到了田捕头,自然要问个清楚。
“田捕头,你知不知道这家粮仓的东主是谁?”
田捕头想了一会儿,摇头:“不清楚,只知道是南京来的人,当时跟大老爷见过一两次。”
李幕遮:“那你知不知道这家粮仓的粮食来源是哪里吗?”
田捕头:“这些粮仓无非是南粮北调、北粮南调,现在江南遭了灾,可能是从北边买来的粮食吧。”
李幕遮点点头。
田捕头:“你问这个做什么,难道这粮仓有什么问题?”
李幕遮笑着说道:“随口问问,你也知道我是开客栈的,粮食什么的消耗肯定也很大,要是跟粮仓什么的打好了关系,以后就不悉没粮食了。”
田捕头对这话显然是不怎么相信的,一个客栈每天能消耗多少粮,至于跟粮仓打好关系吗?
李幕遮感觉田捕头起了疑心,也就没再多问,直接告辞离开了。
“等等。”
田捕头忽然叫住了李幕遮。
李幕遮:“田捕头还有事?”
田捕头道:“就是那个关在牢里的小姑娘,下午的时候大老爷已经判她无罪,把她放出来了。”
李幕遮:“那是好事啊。”
田捕头犹豫了一下,又说道:“有人看到她跟一个腿脚有毛病的中年男人走了。”
李幕遮一听就猜那人是结野衣,于是说道:“那没事,应该是她认识的人。”
田捕头:“最好是这样。最近城里也出现了拐骗女子的人贩子,能小心还是小心一些。”
李幕遮拉着田捕头耳语了几句,然后拍拍他的肩:“多谢田捕头提醒,不过那个男人确实是她的朋友。没事的话,我们就先走了。”
田捕头看着李幕遮的背影,好一会儿才摇了摇头,继续走向前面的粮仓大院。
李幕遮留下顾青瓷和汤不够在原地等宁小鱼和沐堂堂,他带着汤够一起去了清水九仓。
清水九仓,是指清水县第九号粮仓,就在城北一处高地上,这是一家私人粮仓。
这里戒备比较森严,入口处就有护卫把守,来往的车马都载着粮袋,几乎没有瞎逛的闲人。
所以,当李幕遮和汤够出现在附近之后,很快就引起了护卫的注意。
李幕遮也没有鬼鬼崇崇地,而光明正大朝粮仓那边走了过去。
一个护卫走过来拦住了李幕遮和汤够:“你们两个干什么的?”
李幕遮指着粮仓:“过来看看。”
那护卫斜睨了李幕遮一眼:“没什么好看的,快走。”
李幕遮:“这里卖粮食吗?”
那护卫不耐烦道:“这里是粮仓,又不是粮铺,想买粮食去找粮铺。”
李幕遮笑了笑:“我就是开粮铺的,想来买点粮食。”
那护卫也笑了:“你是来逗我的吧,你开粮铺的话会不懂路子,傻愣愣地跑到这儿来买粮食?”
李幕遮掏出来几颗碎银递了过去:“这不刚从京城回来,听说这边粮食生意火爆就想来顺道发个财。”
那护卫接了碎银,估摸了一下成色,收进了腰袋:“原来是个散头,那你能买多少粮?”
李幕遮随口就编:“确实要不了太多,也就要个五千石。”
那护卫一愣:“你说多少?”
李幕遮心想难道自己报多了,一个县城的小粮铺确实应该不需要这么多的粮食。
正要改口的时候,那护卫不无鄙夷的说道:“五千石你也好意思来我们粮仓这儿买?去找朱门酒楼的掌柜就给你办喽。”
李幕遮听到一个熟悉的人:“你是说朱门酒楼的方掌柜?”
那护卫:“对,你认识他?”
李幕遮:“太认识了,还在他的酒楼里吃了个饭,他给了我一张会员卡呢。”
那护卫啐了一口痰在地上:“有卡你不早拿出来。”
李幕遮摸了摸兜里,发现钱包在沐堂堂那里,顿时说道:“不好意思,一时忘带了。”
那护卫摆摆手:“那你走吧,我们这里的粮食不外卖。你要是有人介绍或者有信物,或许还能成,什么都没有,那就恕不奉陪了。”
李幕遮从怀里掏出那五个铜钱:“你说的信物可是这个?”
那护卫心情很不爽:“我说你是不是特意来消谴我的,有信物不会早拿出来啊。”
李幕遮把铜钱递了过去。
那护卫接过铜钱后,数了一数,又辨认了一下钱上的字和花纹,喃喃自语道:“怪了,还真是五千石,我们仓里什么时候出过量这么少的粮食了。”
李幕遮听着这话不免有些意外。
清水县虽然也是所谓的江南鱼米之乡,但是恰逢灾年,县里又挤了那么多的灾民,应该没有多少余粮了才对,怎么这个护卫提起五千石居然是一副颇看不起的语气。
那护卫带着李幕遮和汤够一起进了第九粮仓的院内:“你们两个先在这里等着,我去跟粮仓总管说一声。”
汤够看着那一排排高耸的圆仓,问道:“当家的,这里能储存多少粮食啊?”
李幕遮答道:“我也不清楚,如果都是满的,那估计有二三十万石。”
汤够:“那会是满的吗?”
李幕遮摇头:“应该不是,在京城运赈灾粮来江南之前,江南的储粮就应该消耗得差不多了。”
汤够:“听刚才那位护卫的口气,这里的粮食应该不少才对。”
“确实有点奇怪。”
李幕遮想起来结野衣说过的话,难道这里的粮食真的就是之前被调包的赈灾粮?
汤够:“当家的,呆会他们真要你买粮怎么办?”
李幕遮:“还能怎么办,买呗。”
汤够:“你有那么多钱吗?”
李幕遮摊手:“钱包被拿走了,我现在身上一毛钱也没有。”
汤够:“你就不怕被打死吗?”
李幕遮:“把你押在这里抵债就行了。”
汤够:“还是想办法逃跑吧。”
这时候,一个大腹便便地中年商人缓缓走了过来,他身后跟着六个腰挎宝剑的私人护卫。
“你好,鄙人姓易,你可以叫我易总管。”
那中年商人笑呵呵地说道。
李幕遮却在想易总管怎么听着像是在称呼太监,心里这么想嘴上却很客气:“易总管幸会幸会,我叫孙不挡,刚从京城来的小粮商。”
易总管笑着说道:“怎么,京城没粮了吗?要劳烦孙老弟千里迢迢跑到这儿来调粮食?”
李幕遮应付道:“数百万石粮食运到了江南,京城那边自然是紧缺的。”
易总管挥了挥戴满祖母绿戒指的胖手:“哎,孙老弟说笑了,京城那些大富高官屯起来的粮食,比我这里多岂止十倍百倍,你这是舍近求远啊。”
李幕遮也是人精,这种状况还是能从容应对的:“那些高官巨富又怎么会容许我这等小人物分一杯羹,所以只好到江南来寻一笔财路。”
易总管转了话风:“你跟方掌柜很熟?”
李幕遮:“也算不上熟,在他那里花了点钱,得了张会员卡。”
易总管露出了然的神情:“也罢,既然你是方掌柜介绍来的,又有信物,我就给你匀出五千石粮食来。”
李幕遮:“那就多谢易总管了,不知我能不能先看看粮食?”
易总管似笑非笑地看着李幕遮,眼底还掠过一两丝的鄙夷:“李老弟放心,不过五千石粮食而已,就算是五万石、五十万石我们也出得起。”
李幕遮暗暗心惊,当然不是为了这位易总管的大气,而他大得惊人的口气。
“不知这里的粮仓能储存多少粮食?”
李幕遮装作随意地问了一句。
易总管:“这九号仓库是我们最小的仓库能储存三十万石,像这样的仓库我们东主还有几十个呢。”
几十个,那也就是说这些粮仓的幕后东主大概有四五百万石粮食,这倒是和失踪的赈灾粮数额差不多了。
李幕遮还是坚持道:“千万不要误会,不是不信任易总管,只是我这个人谨慎惯了,不看到粮食实在不安心。”
易总管有些不耐,想喝斥李幕遮两句,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说道:“护卫去提两袋粮来,让这位京城来大富商好好开开眼。”
李幕遮的目的是进粮仓内部看看,不过看这位易总管的样子,应该不会让他进去。
不一会儿,那护卫扛来一袋米来,往地上一撂,提起一把粮插就插开了粮袋。
易总管伸手抓起一把米,道:“孙掌柜,你仔细看好了,这可是上等的江南稻米。”
李幕遮瞥了那粮袋一眼,觉得有些眼熟,再想看的时候,粮袋已经被拿开了。
“确实是好米,质量顶呱呱。”
李幕遮感叹不已,甚至还抓了一小撮放嘴里,也不管有壳没壳,直接嚼了起来。
易总管笑而不语。
李幕遮笑呵呵地恳请道:“这一袋既然已经打开了,不如送给孙某怎么样?”
易总管最看不惯这等小气的粮商,不无嘲讽地说道:“孙老弟要是不怕累着就扛走吧。”
李幕遮立即冲汤够道:“还不扛着,难道要老爷我亲自扛吗?”
汤够抓着粮袋,把断口拧了一把,轻轻地一提就扛在了肩上。
易总管:“倒是有把好力气。”
说着又看了李幕遮一眼:“你若是有船的话,明天停在清河渡口,到时候自然有人把粮食装你船上。若是无船,我们可以托关系让你搭上漕运的船,不过要多付一成的价钱。”
李幕遮这才想起来还没谈价钱,看易总管的语气,他猜测价钱可能是内部人氏都知道的,所以忍住没问。
“想不到令东主居然还能驱驶漕运的船,真是背景通天啊。”
易总管只是笑笑没有说话,显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那你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李幕遮:“我有船却都是小船,如今在江上航行不太安全,能靠上漕运的大船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易总管:“那行了。今晚子时清河渡口见。”
“好好好。”
李幕遮拱手道:“既然事情说定了,那孙某就回去静等易总管的好消息了。”
易总管也没了陪李幕遮这种小粮商闲聊的兴趣,随意地冲他摆了摆手,让他自便。
李幕遮带着扛了一袋粮食的汤够大摇大摆地走了。
刚走出粮仓大院没多远,迎面走来一个人,看到李幕遮和汤够,张口叫道:“李小兄弟,你怎么在这里?”
来人是田捕头。
李幕遮回头看了一眼,发现那位易总管根本没理会这边,立即把田捕头拉到了一边。
田捕头有些不解:“怎么了?”
李幕遮:“没什么,田捕头,不知道你来这边是要做什么?”
田捕头道:“有个案子需要带这里几个护卫回去问话。”
李幕遮来了兴致:“什么案子?”
田捕头倒也没有隐瞒:“就是之前那个灾民与朱门酒楼起冲突的案子。”
李幕遮:“那个案子马知县不是已经结了吗。”
田捕头:“案子是结了,不过陈狗子的证据里提到过他们几百人半夜帮方掌柜搬粮食的事情,这点让马知县有些疑惑。”
李幕遮说道:“难道陈狗子他们搬的粮食就是搬到这里来了?”
田捕头点点头:“按陈狗了他们的描述应该就是这里了。不过方掌柜否认了,说没有这回事,只是让灾民帮着运了一些酒楼的日常酒菜。事情不是什么大事,但马知县让我来找几个粮卫问问清楚。”
李幕遮哦了一声,陷入了思考。
田捕头奇怪地看着李幕遮:“那你们是来这里做什么的,还扛了袋米?”
李幕遮打个哈哈:“就是来买米的。”
田捕头一副你骗鬼的表情:“我把你当小兄弟,你把我当大傻子吧。”
李幕遮:“确实是来买粮的。”
田捕头见李幕遮不想说,也没有再追问。
李幕遮有几个疑惑正想找人问问,既然碰到了田捕头,自然要问个清楚。
“田捕头,你知不知道这家粮仓的东主是谁?”
田捕头想了一会儿,摇头:“不清楚,只知道是南京来的人,当时跟大老爷见过一两次。”
李幕遮:“那你知不知道这家粮仓的粮食来源是哪里吗?”
田捕头:“这些粮仓无非是南粮北调、北粮南调,现在江南遭了灾,可能是从北边买来的粮食吧。”
李幕遮点点头。
田捕头:“你问这个做什么,难道这粮仓有什么问题?”
李幕遮笑着说道:“随口问问,你也知道我是开客栈的,粮食什么的消耗肯定也很大,要是跟粮仓什么的打好了关系,以后就不悉没粮食了。”
田捕头对这话显然是不怎么相信的,一个客栈每天能消耗多少粮,至于跟粮仓打好关系吗?
李幕遮感觉田捕头起了疑心,也就没再多问,直接告辞离开了。
“等等。”
田捕头忽然叫住了李幕遮。
李幕遮:“田捕头还有事?”
田捕头道:“就是那个关在牢里的小姑娘,下午的时候大老爷已经判她无罪,把她放出来了。”
李幕遮:“那是好事啊。”
田捕头犹豫了一下,又说道:“有人看到她跟一个腿脚有毛病的中年男人走了。”
李幕遮一听就猜那人是结野衣,于是说道:“那没事,应该是她认识的人。”
田捕头:“最好是这样。最近城里也出现了拐骗女子的人贩子,能小心还是小心一些。”
李幕遮拉着田捕头耳语了几句,然后拍拍他的肩:“多谢田捕头提醒,不过那个男人确实是她的朋友。没事的话,我们就先走了。”
田捕头看着李幕遮的背影,好一会儿才摇了摇头,继续走向前面的粮仓大院。